怎样评估一节语文课1
怎样评语文课
教学方法是影响课堂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表达能力。老师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效果
评价一堂语文课的好坏,最终还是要看教学效果。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是否提高了语文素养,是否增强了文学鉴赏能力等都是评判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通过考试、作业、口头表达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六、综合素质培养
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全面的,既要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也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语文课上不仅要学会写作、阅读、理解,还要培养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情感体验等。
总的来说,评价语文课的好坏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要考虑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度、情感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等多个方面。只有综合考量,才能更准确地评价一堂语珠,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怎样评语文课
评语文课,是每位学生都会经历的过程。在评价一堂语文课的优劣时,我们需要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接下来,我将从这些方面来展开讨论。
一、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核心学科,其内容应该涵盖文言文、现代文学、作文、阅读等多方面内容。好的语文课内容设计既要有经典文学的研读,也要与时俱进,融入当代热点话题,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四、学生参与度
学生参与度是评价一堂语文课的重要指标之一。课堂上,学生是否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虚心学习是衡量课程质量的重要标准。老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演讲、课堂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
五、情感教育
语文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情感教育。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自己的情感认知和情感体验。语文课应该是一个让学生在感悟中成长的过程。
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
评价一节语文课的方法:看理念的更新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就是理念的不同。
所以衡量一节语文课的首要标准是看它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贯穿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应视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并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以学论教”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观的核心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节课上,如果老师理念陈旧,传统教学,只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完成得怎样,而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那这样的课堂教学只能算是任务关注型教学,绝不是新理念的教学。
评价一节语文课的方法:看目标的落实落实“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标准对一节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在的课是越来越花哨:配乐朗读、配画朗读、光碟、幻灯、课件.....让人应接不暇。
但听完课一回味,一节课热闹是热闹,但目标的落实却是即虚又浮的。
课件(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教学目标,它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刻意地去追求课堂的所谓“丰富”而不管目标的落实,它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节注重形式的课。
看一节课不仅要看落实是否目标,还要看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课后反馈是否紧紧围绕、落实教学目标。
此外还要看老师是否善于发现教学内容的创新新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否根据语文特点和学生学习规律,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并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此外,一节课里教师还应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教育因素,注重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评价一节语文课的方法:过程的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认识、掌握知识的过程。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质疑、合作、探究、解疑、交流的过程。
如何评价一堂语文课
如何评价一堂语文课一堂小学语文课,从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执教者具有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素质,它具体体现在执教者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媒体辅助教学的选择,教学产生的实际效果等几大教学体系中。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应从观念入手,整体考虑,讲究方法,全面评价。
一、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当前,在贯彻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情况下,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应看执教者是否做到了如下几个思想观念转变:(一)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
重发展,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在语文课上得到人格、智力、能力、情感、态度、习惯等的和谐发展。
要树立四会培养目标(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发展)(二)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意识。
每个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个性特长、非智力因素、学习领域都存在差异,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三)由重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
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只关注学习的结果。
(四)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转变——树立研究意识。
单向信息交流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综合信息交流是以讨论研究为形式的课堂教学结构,信息在师生、生生间达到了最大限度的交流。
(五)由居高临下向平等和谐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
学生学习过程,伴随着感受、情绪、意志等而展开,思维发展、创新意识培养需要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六)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
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出个性、教出风格。
二、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的原则(一)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指对语文课的分析要以课堂的真实情况为基础,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不带任何偏见,不夹杂感情因素,不分厚薄亲疏,通用一把尺子,一个衡量标准。
怎样评价语文课
如何评语文课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点评定一节课成功的标准: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目标要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本领域的教学特点,体现良好学习素质的培养和基础性目标的完成,关注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培养。
2、充分体现新的学习方式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指导学法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朗读感悟;重视学生思维与表现方法的多样性,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求异,培养创新精神。
3、教学方法灵活,具有启发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路来设计教学,根据课堂学情的变化灵活而有效地调控预先安排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力求灵活多样,讲授生动,恰当,提问有启发性,对于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和矛盾,随机采取切实有效的引导及补救措施。
4、教学手段恰当、有效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手段,使现化教育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教师使用电教媒体技术熟练,效率高,效果好。
5、教师业务素质良好教师仪表端正,教态亲切,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富有启发性,引导性;板书精当,书写工整,组织教学能力强,善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集略,注意根据教学需要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
6、教学效果显著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教学任务完成好,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得,有所提高。
第一课时要完成三个基本目标:1、读的目标。
(课文朗读要达到正确、流利)2、生字学习的目标。
(重点字、难写的字要在课上范写、讲解)3、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的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
1.语文的第一课时先要读通文本,然后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2.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方法,让学生“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把词语置于具体语境中,体会其内涵。
3.揣摩作者的表达思路。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牢记:书读不熟不能开讲。
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
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一堂公开课要注意与传统评价方式的区别,要运用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
评课可以对教学工作起到检查、指导、督促、评估等作用,既能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较有层次的评课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它能在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一、指导思想作为评课者,首先应明确中学语文课的最终目标。
语文课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具有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授课教师,必须树立四个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二、评价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指对课的分析要以课堂真实情况为基础,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不带任何偏见,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
2.坦率诚恳的原则坦率诚恳就是对课的长处一定要充分肯定,看准了问题一定明确提出来,不能含糊。
当然评课者也要考虑教师的心理承受力。
3.兼顾整体的原则通常在分析课时经常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只注意了一节课的整体分析,而忽略对局部的分析;一是脱离整体孤立地对局部进行评价。
因此,评课者应该树立整体意识,把点和面,局部和整体结合起来。
4.激励性原则评课者科学的艺术的评课能激发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积极性。
5.差异性原则被评的教师情况不同,对课堂的要求不同,评课的侧重点也不同。
6.讲究方法的原则要充分尊重讲课者的劳动,褒贬要得当,要主次分明。
三、评价内容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是否符合大纲要求,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全面指能从语文知识、发展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如应该掌握的字词、语法知识等,有具体的要求,能力目标能结合本课文的特点提出明确要求,能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确定本课的思想情感目标;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语文教学大纲为指导,体现学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如何评好一节语文课
评好一节语文课的方法:辨证地看问题语文教学中涉及对、错的问题较少。
(多数是好不好、怎样更好的问题)例:《五彩池》学生“小组合作填诗句”。
有许多优点:紧密结合课文,语言的运用,向课外延伸,所填内容无统一答案,合作学习,展示个性等。
有没有值得探讨的呢?教师要预先搭一个框架,有一定的局限性。
(1)充分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
(2)善于从好的设计中发现不足。
例:《这条小鱼在乎》,“拯救”环节,“小鱼好像在说什么?”有利于想象入境,又是口语训练。
若再加一个环节,“我的心情怎样?”或“如果是你亲自救了小鱼,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的样子,想到小鱼说的的话,你的心情怎么样?”(3)要善于从问题中发现闪光之点。
例:《琥珀》研究课,课后质疑。
生:“晌午是什么意思?”全课精读都完了,居然有这样的问题?怎么看?敢于让学生质疑,学生敢于质疑这一点是值得大为赞赏,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赞赏。
怎么提高质疑水平、提高差生是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某位老师在教学中过多使用课外资料,重点不突出。
但其引导学生收集资料的意识、观念是新的,问题出在使用课外资料度的把握上。
要充分肯定其动机和出发点,新观念,再研究收集什么,怎样使用。
(4)允许存疑。
有些问题一时都说不清楚,有些问题各有道理,有时遇到固执己见的现象等均可暂时存疑。
教学设计的优劣是相对的,是比出来的,评好一节语文课的方法:因人而异,增强针对性要考虑这节课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解决?对这位老师来说,解决什么问题最能见效?是认识问题、观念的问题,还是教材理解的问题?是教学目的不明确、内容安排得不恰当,还是教学方法不够好?例:一位很优秀的教师,课上得很好,曾在市基本功竞赛中获奖。
《宠物店的故事》,教材是一篇新课文,教参有些地方写得不明确,课文把握偏了。
怎么办?重点研究对教材的理解例:某教师自身语文水平低,教材理解及表达水平较低,说话病句多。
提什么建议?让学生好好读书。
评好一节语文课的方法:站在一定高度看问题只谈具体问题,对提高老师的认识水平不利,其所得到的只是细枝末节。
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小学初中通用)
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在众多学科中,语文学科的改革力度应该是最大的。
改革必然带来对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方式的巨大冲击。
也给我们老师带来一定的困惑。
那就是按照新的教育理念,老师应该怎么做,输应该怎么教。
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合格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我们都在摸索。
按照不同的教育理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制定出不同的评课标准。
比如,有些同志从“教学目标的制定”、“达标的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基本功”等方面来评价一堂课。
我认为我们今天评价一堂课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1、首先看这堂课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的情况。
新的教学理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正确把握语文的学科特点。
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丰富的人文性(人文内涵、多元文化的熏陶)、广泛的实践性、文本的整体性(综合性、整体感悟)、丰富的情感性(审美性)。
还包括鲜明的文体意识。
(2)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是我们评价一堂课的最基本的标准。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不是一节课可以完成的,但它至少应该体现出这方面的意识。
语文素养有可以不同的表述,我把它概括为四个方面,即文学品位、审美品位、文化品位和人格品质。
A、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是一切教育所承担的基本任务,所以从表面看,语文学科似乎又没更多的东西。
但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及其历史价值来看,其对发展人的个性和形成人格品质的作用,则是其他一切学科所无法企及的。
语文教育对人格的形成所具有的感染、熏陶、净化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B、文学品味和审美品位。
按照新的课程理念,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点。
文学品位和审美品味的提高,靠的是积累、感悟、熏陶。
而其标志体现在以下方面:C、文化品味。
指学生的文化积淀。
语文要求广阔的背景知识,要求厚实的生活积累。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遵循三维评价原则。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三个维度。
2、其次看对大纲教材的把握情况。
3、再次看对学情的了解。
一节语文好课的评价标准
一节语文好课的评价标准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具备以下标准:
1. 教学目标明确。
教师应该在课前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他们将要学习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2. 教学内容充实。
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3.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课堂氛围活跃。
教师应该营造一个积极、互动、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5. 评价方式科学合理。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小组讨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6. 教学效果显著。
教师应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
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评课培训讲座评价一堂语文课语文课评课
小学语文评课培训讲座评价一堂语文课语文课评课
评价一堂语文课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综合评估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任务、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环境与氛围、学生参与与互动、教师的指导与引导、学生的学习效果。
1. 教学目标:评估教师是否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并是否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追求达到这些目标。
2. 教学内容与任务:评估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学科要求相适应,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动机。
同时,评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任务是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
3. 教学方法与策略:评估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灵活,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
4. 教学环境与氛围:评估课堂是否能够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评估教师是否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发展。
5. 学生参与与互动:评估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是否能够主动提出问题,与教师和同学进行积极互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6. 教师的指导与引导:评估教师是否能够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7. 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成果,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综合评价一堂语文课,可以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
要正确评价一节好的语文课,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加深对语文课程的理解。
1、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一定要针对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
语文是母语。
母语,亦称第一语言,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
母语一般是自幼即开始接触、并持续运用到青少年或之后;并且,一个人所受的家庭或正式教育中,尤其是早期,有相当部分是通过母语传授的。
母语的运用能力对一个人进一步的学习过程至关重要,因为思考多是以母语为基础的;因此母语在教育过程中有核心的地位,也就是说,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要以学生母语应用水平的提高为依归, 语文教学不能违背母语学习规律,但不能用母语学习规律代替语文教学的规律。
2、掌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二、评价一节语文课的标准。
评课作为一种质量分析,首先要有质量标准,评课者首先要熟悉和掌握评课的一般标准。
评价一节语文课应坚持评价的基本原则,即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应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
具体来说,只要教师具有现代教学观念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善于探索创新,善于启发诱导,善于因材施教;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人格,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能适当地运用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这样的课就是好课。
如何评好一堂语文课
如何评好一堂语文课
如何评好一堂语文课,应注重以下方面:
一、注重学用结合
要学用结合,拉近语文课堂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要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要通过阅读能力去促进作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其实,语文课既可以教会学生如何读写,还会教会他们怎样做人。
二、要重视读后悟
其实,在教学语文时,学生只读,不去感受,体会课文内容,只顾读一遍完就了事,就根本对课文内容一无了知,索然无味。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只是一问一答探究,或者表面上轰轰烈烈,表面知道一点,那么,再热闹的假象也掩盖不了虚弱的“体质”和不足的底气。
四、要评细节处理
一个课时总有一两个教学重点,多数课都会面临教学难点。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总是伴随精心的设计,精炼的讲解,精辟的点拨,使学生掌握,使之巩固。
五、看课“五实”
即是否扎实、真实、充实、丰实、平实。
只有大力倡导“五实”的教风,才有可能还语文课堂以清醇可人的本来面目。
语文是应用广泛,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堂,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精心组织好一节课,该教学的内容,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欲望的乐园。
在这种欲望驱使下,学生就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这样学生就觉得越学越有趣,就有好学感,不厌学,偏科的现象。
一堂好语文课的评价标准
对于我们一线的任课老师,用感性的、直观的方法来认识或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是最方便也最适用的。
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观察。
一、从学科性质上看。
“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但它简练明确地表达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
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讲,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
这就是要用语文这一工具做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
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是实现语文积累,提高语文学习的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径。
要克服目前课堂上大量存在的非语文手段的现象,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二、从课堂形态上看。
“课标”指出: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
在课堂上不管老师表现了多么高超的语文才华,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活跃起来,没有思维、想象、情感的迸发,就不能算一节好课。
因此,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学习,应该是一节好课的主要标志。
三、从学生发展上看。
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这种发展应该表现在每一节具体的课上。
好的课堂,应能反映出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喜欢到喜欢的发展过程。
另外,学生的发展又应该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因此,以科学而又艺术化的方法过程,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课堂,才是好课。
四、从学习氛围上看。
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在好的课堂上,老师应该与学生是平等的,与学生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而不仅仅是过去所说的“教态”如何)。
有了好的学习心理氛围,课堂就一定会是民主的、和谐的,学生的学习就会是愉悦的。
五、从教学个性上看。
语文教学不但应该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自主的、个性化的发展,而且特别注重教师教学的个性化。
语文教材是一篇篇不同的选文。
不同的课文,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每篇课文都应该选择最适合教材的个性化的方法——因为内容决定形式。
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
如何评价一节优质小学语文课一堂好课,就是老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轻松,考得满意;一堂好课,就是学生的眼睛闪亮,小脸通红,小手高举,小嘴常开。
那么,一堂优质小学语文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呢?根据课程改革新理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能够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好的课堂理应是教师创设的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完全依靠故事、游戏或生动的情景来创设。
教师形象生动、富于智慧的语言,一个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问题,一个激起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这些都能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形成技能,也获得情感上的丰富体验。
二、目标明确,教法得当。
一堂好课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应以促动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教学内容应科学合理且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还应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
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水平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师上的每一节课都理应有针对性,没有一个教材和教案能适合任何学生。
教师一节课的设计,实际上就是一次创造性劳动。
教师应根据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准备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师的实际出发,从教材的实际出发,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设置合理的预期目标,以此为根据确定教学的容量、重点、难点、方法、节奏等,这样学生才能够消化、吸收。
三、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促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注重培养创新水平。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能动的发展过程,强调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堂好课,教师应十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创新水平。
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对语文课的评价
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
以下是对语文课的评价:
1. 教学内容: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涵盖语言知识、文学欣赏、文化传承等方面,同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进行合理安排。
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是否有深度和广度,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是评价语文课的重要指标。
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讲解、讨论、互动、探究等,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是评价语文课的又一重要指标。
3. 教学氛围:教学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语文课的教学氛围应该轻松、愉悦,同时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文化的底蕴。
教学氛围是否和谐、是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也是评价语文课的重要方面。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的教学评价应该全面、客观,既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也包括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否科学、是否能够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也是评价语文课不可忽视的一环。
综上所述,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具备丰富的教学内容、得当的教学方法、和谐的教学氛围和科学的教学评价。
这样的语文课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
第1页共1页。
怎样评价一节语文课
评课听课、评课是教育管理者检查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相互交流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估教学的重要手段。
由于在语文教学评估中有很多项目是较难精确量化的,也很难严格地控制全部的无关变量,所以,不能用测试得到的数据来说明所有的问题。
因此,常常通过听课,对教师的课堂活动进行系统的观察;通过评估,对教师的教学情况作出客观的判断。
下面就如何对一节语文课进行科学的分析,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估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次我们4人到南阳一共听19节课,每节语文课的性质、目的、任务不同,评估的标准是不同的。
如一节讲读课的评估标准,与一节古诗文的评估标准就不一样。
同是讲读课,由于要完成的教学内容、任务不同,评估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但总的来说,可从以以下方面着手。
一、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包括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主要指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目标是否明确,需要传授哪些知识。
进行哪些语文基本功训练,每一项知识、训练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十分明确、具体。
例如,对一节讲读课的评估,主要看讲、读、写训练是否落实;是否既能紧扣语言文字来理解内容,又能根据内容来体会语言文字的作用;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同时,又能时时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
王建利老师这节课教学设计,合理妥当,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王老师精心钻研教材,从文本出发,利用教材本身的特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紧抓重点,先抓住2、3、4自然段,带领学生追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追忆曾经的爱,然后再到第5自然段,“以爱激恨”,让学生体验“毁得让人心碎”。
这样把爱与恨,美与毁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整个课堂就营造得比较好。
不仅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更体现了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融,这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张凌老师在教学中还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还注意阅读的层次:初读——读熟——品读,并且一遍有一遍的要求,同时还注意评价的多元化:老师评价学生,学生互评,学生评价老师等,另外课堂氛围也较开放,如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作业的布置也用超市的形式出现,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介绍查找鸟知识的方法时,也是提供了多种方法让学生选择等。
如何评价一节小学语文课一节课上得怎样
如何评价一节小学语文课一节课上得怎样,是好是差,好在什么地方?有没有一个评价标准,我想,应该是有的。
一节语文课,由于要完成的教学内容、任务不同,评估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但总的来说,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包括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主要指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目标是否明确,需要传授哪些知识。
进行哪些语文基本功训练,每一项知识、训练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十分明确、具体。
二、看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理解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基础。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主要包括对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对词、句的正确理解,对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正确理解,对课文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的正确理解。
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反映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语文能力。
明确教学要求,把握重点、难点,这是正确理解教材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要求要定准,重点、难点要找准,这是教师钻研教材的基本功。
对词、句的理解,是指要抓住重点词和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对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理解,是指能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观点。
教师教一篇课文,要根据课文的中心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低、中年级语文教学不要求学生概括中心思想,但教师要能明确课文的中心,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理解体现中心的重点词和句。
对课文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的理解,是指分清段落层次,明确写作特点。
段落层次分得清,有利于指导学生分段和理清思路;写作特点明确,有利于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读学写。
三、看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恰当地处理好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关键。
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对教材的处理,主要是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以及据此设计的基本教学思路。
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包含以下方面:1.看对教学内容的取舍是否合理。
一篇课文需要讲解的东西的确太多了,但教师要一定要有所取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舍得”。
如何评价一节语文1
如何评价一节语文11.12.23.3阅读教学应注重感悟一积累一运用,型来进行品读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品味文本内涵以读明理以读悟情,只有多读胸藏万汇才能勤写笔下生花,全员参与全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一个都不能少。
如何评价一节语文12017-07-30 02:32:51 | #1楼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一节语文课成功与否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呢?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我认为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必须突出“三个性”,抓好“三个点”,具有“四个度”。
教师把握这些评价要素,有助于听课、评课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一、语文课必须突出“三个性”(一)突出工具性所谓工具性就是指语文作为表情达意工具的特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三个维度,其一就是“知识与能力”。
所以,语文课应扎扎实实地进行“双基”(基础知识:字、词、句、段、篇;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书)训练,引导学生切实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基本技能。
1.识字教学应重视字理识字。
所谓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字原理。
识字教学应重视分析汉字的构字原理,针对每个汉字的构字特点,采用“分解一组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可以提高识字效果。
学生掌握了构字原理,在他们心中每个汉字就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幅画或一个故事,就会少写错别字,并且举一反三,形成自主识字能力。
2.阅读教学应注重“感悟一积累一运用”。
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以读代讲。
所谓感悟就是通过阅读来感受领悟文本内涵。
为此,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品词、品句、品读。
品词的方法有换词比较、换位比较、添词比较和省词比较等;品句往往通过变换句型来进行;品读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品味文本内涵,以读明理,以读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所谓积累就是把有关语言材料熟读成诵,牢记于心。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只有“多读胸藏万汇”,才能“勤写笔下生花”。
语文是用来交流思想感情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评估一节语文课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陈先云
听课、评课是教育管理者检查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相互交流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估教学的重要手段。
由于在语文教学评估中有很多项目是较难精确量化的,也很难严格地控制全部的无关变量,所以,不能用测试得到的数据来说明所有的问题。
因此,常常通过听课,对教师的课堂活动进行系统的观察;通过评估,对教师的教学情况作出客观的判断。
下面就如何对一节语文课进行科学的分析,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节语文课的性质、目的、任务不同,评估的标准是不同的。
如一节听话说话课的评估标准,与一节作文的评估标准就不一样。
同是听话说话课,由于要完成的教学内容、任务不同,评估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但总的来说,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包括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主要指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目标是否明确,需要传授哪些知识。
进行哪些语文基本功训练,每一项知识、训练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十分明确、具体。
例如,对一节阅读课的评估,主要看读、写训练是否落实;是否既能紧扣语言文字来理解内容,又能根据内容来体会语言文字的作用;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同时,又能时时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
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一夜工作》的片断,这段教学紧扣课文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很好地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起来。
师:课文中说“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你们想一想,花生米到底增加了没有从课文里找出依据。
生:没有增加。
因为课文里说“可以数得清颗数”。
生:增加了。
因为课文里说“好像并没有……增加”,好像没有增加,实际上是说增加了。
师:你说的是有一些道理,但还不够准确。
想一想,这句话如果去掉“好像”,是什么意思
生:肯定没有增加的意思。
师:那么加上“好像”呢
生:加上“好像”以后,这句话的意思是:本来应当增加,可看起来像没有增加似的。
师:对。
可见单从这句话不好判断到底增加了还是没有增加,再读读这句话前面的几句。
生:前面说“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既然茶增加了一杯,花生米当然也应增加一倍。
师:说得对。
既然花生米增加了,作者为什么说“好像并没有增加”呢
生:作者的意思是:增加了一个人的花生米才那么一点,可见平时总理一个人的时候就更少了。
说明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
对一堂阅读课的评估,往往只侧重在学生的回答漂亮不漂亮上,对学生读得如何,课文读得熟不熟,读得好不好往往重视不够,至于课堂上是否动动笔,练一练,就不大注意了。
有的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
如一位老师在讲读完《可爱的草塘》后,启发学生:“你们就要和小丽分手了,你不想对她说几句话吗你就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吧。
可以写赞美草塘的话,可以写感谢小丽的话,也可写赞美家乡并邀请小丽来做客的话。
”对于这种加强笔头练习的做法,评课时一要给予肯定,二是加强学习。
二、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
理解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基础。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主要包括对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对词、句的正确理解,对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正确理解,对课文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的正确理解。
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反映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语文能力。
明确教学要求,把握重点、难点,这是正确理解教材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要求要定准,重点、难点要找准,这是教师钻研教材的基本功。
对词、句的理解,是指要抓住重点词和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对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理解,是指能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观点。
如《小马过河》这篇课文,它渗透了事物是相对的观点(老牛认为很浅的水,松鼠却认为很深),讲礼貌的观点(小马对长辈很有礼貌),关心他人的观点(松鼠见小马要过河,生怕它被淹死,便赶忙阻止)等。
假若全课的教学,把着眼点主要放在引
导学生理解上述几个观点或其中某个观点上,就容易偏离了课文的中心。
因为本课的中心集中表现在老马对小马所说的话里:“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教师教一篇课文,要根据课文的中心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低、中年级语文教学不要求学生概括中心思想,但教师要能明确课文的中心,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理解体现中心的重点词和句。
对课文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的理解,是指分清段落层次,明确写作特点。
段落层次分得清,有利于指导学生分段和理清思路;写作特点明确,有利于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读学写。
三、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
恰当地处理好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关键。
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对教材的处理,主要始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以及据此设计的基本教学思路。
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包含以下方面。
1.看对教学内容的取舍是否合理。
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要求学生掌握语法、修辞之类的知识(只要求学生部分地在实际中运用),如果教学中向学生讲授主语、谓语、拟人、比喻等语法、修辞知识,显然违背了大纲的要求,即“超纲”。
教学大纲规定六年制三年级“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如果教学时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这也不符合大纲的规定,即“越位”。
2.看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突出。
就语文课来说,所谓重点、难点,一是课文本身的重点、难点,指对突出课文中心起关键作用的内容和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
二是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指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进行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过程中,选择一两项着重进行训练。
如,《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不虚传。
课文按作者游览的顺序分四段描写:第一段(1一4自然段)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5—9自然段)作者和朋友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色;第三段(10-13自然段)作者和朋友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从课文的内容看,第二段具体描写大榕树的静态和第三段描写鸟的动态应作为课文的重点;在语文基本功训练方面,可根据本组的“事物的静态和动态”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把引导学生学习描
写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方法作为重点,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做到理解的重点与基本功训练的重点的统一。
3.看是否善于从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既符合教材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思路。
教学既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又考虑学生的实际。
首先,教学思路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的。
其次,教学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主要指“学”的一方出现了新情况,如学生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应纳入教学中解决;原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却比较容易得以解决,就不必多费功夫),调整教学设计,使之更加适合教学的需要。
四、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正确的教学思想
分析一节语文课,当然要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主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体现了正确的思想。
表现在以下方面。
1.看教师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看一节语文课是否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主要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结合得怎样。
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一看教师是否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二看是否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学习;三看是否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得出结论的过程;四看是否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朝着“自能读书”
“自能作文”的方向努力。
2.看课堂上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语文实践活动。
主要指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把大量的、有层次的语言文字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3.看教师如何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系。
主要看教师是单纯地传授语文知识,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
特别要看教师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看教师是否讲求实效。
讲求实效,就是要反对形式主义,反对毫无实效的走过场,也反对看似热热闹闹、生动活泼,实际上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上收效不大的现象。
五、教师的基本功、教学艺术如何
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语言基本功。
要求能够流畅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规范,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讲课通俗易懂,并能及时发现、纠正学生说话中的语病;(2)朗读基本功。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在朗读方面可为学生示范;(3)板书基本功。
要求写字正确、工整、熟练。
(4)教态。
要求教态自然、亲切,感情饱满,举止端庄。
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语言艺术。
如,说话是否得体,语言是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等;(2)启发诱导的艺术。
如,是否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否善于点拨、相机诱导等;(3)驾驭课堂教学过程的艺术。
如,是否善于使用引人入胜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环节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是否善于巧妙地处理课堂的偶发事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