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元素周期表基础解析
化学元素周期表基础知识
化学元素周期表基础知识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以一种系统的方式组织了所有已知的化学元素。
本文将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包括元素的命名、元素符号、周期表的排列和元素的特性。
一、元素的命名和符号元素的命名通常基于其化学性质、发现者或者科学家的名字。
例如,氧(Oxygen)是来源于希腊语中的"oxys",意为“酸性”,因为氧气可支持燃烧。
铜(Copper)则是根据古埃及中的“ciprium”命名的,意为“塞浦路斯的金属”,因为古代埃及人最早发现了铜。
除了命名之外,元素还有特定的符号来表示,如氧的符号是O,铜的符号是Cu。
二、周期表的排列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国化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于1869年首次提出的。
元素周期表的主要结构有一横行称为周期,和一竖列称为族。
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也称为核电荷)从左至右排列。
周期表的左侧是金属元素,右侧是非金属元素,两者之间是过渡金属。
周期表还能够为我们提供关于元素的一些重要信息,如原子质量和电子结构等。
三、周期表的基本特性1. 周期性:周期表中的元素具有周期性质,即某一周期内的元素会表现出相似的化学性质。
这是由于它们具有相似的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
2. 原子序数:元素的原子序数是指元素核中的质子数,也就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数字。
例如,氢的原子序数是1,氧的原子序数是8。
3. 原子量:元素的原子量是指一个元素中所有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如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4. 化学性质: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将其分为多个类别,如气体、金属、非金属等。
这种分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
四、周期表的应用周期表是化学科学家研究和应用的基础工具。
根据周期表,我们可以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行为。
它还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元素信息,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元素或改进化学反应。
总结: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工具,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元素的重要信息。
化学元素周期表解读
化学元素周期表解读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集中展示了所有已知的化学元素,并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列。
本文旨在解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意义,以及解释周期表中各个元素的相关特征。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意义1.1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由一系列水平行和垂直列组成。
水平行称为周期,垂直列称为族。
周期数代表了元素的主能级数量,从1到7。
族数代表了元素的价电子层数,从1到18。
1.2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进行排列,即从左上方到右下方。
原子序数是指元素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
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反映了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化学性质。
1.3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元素周期表在垂直方向上分为s区、p区、d区和f区。
s区和p区分别包含了主要元素,而d区和f区包含了过渡金属和稀土元素。
1.4 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元素周期表不仅提供了元素的基本信息,如元素符号、原子质量和原子序数,还能展示元素的周期性趋势,如电子亲和能、离子半径和电负性。
二、周期表元素的相关特征2.1 周期性趋势周期表中的元素有着明显的周期性趋势。
例如,原子半径随着周期增加而减小,电离能随着周期增加而增大。
这些趋势有助于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行为。
2.2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的主族元素通常以A字母标识,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例如,1A族元素都是碱金属,2A族元素都是碱土金属。
主族元素的共同特点有利于研究它们的反应性和物理性质。
2.3 过渡金属周期表中的d区元素是过渡金属,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过渡金属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合金和电池等领域。
2.4 稀土元素周期表中f区的元素被称为稀土元素,它们在化学和光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质。
稀土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子、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3.1 化学反应预测通过研究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趋势,可以预测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和反应产物。
例如,根据电负性趋势可以判断元素间的化学键类型。
3.2 材料研究元素周期表为材料科学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化学元素周期表解读
化学元素周期表解读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的基本工具之一,它呈现了所有已知化学元素的有序排列。
每个元素都有一个独特的原子序数和化学符号,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周期表来查找。
通过解读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元素的特性、周期性规律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元素周期表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化学元素排列在一张表格中。
首先,周期表根据原子序数(即元素的质子数)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化学符号,比如氢元素的符号为H,氧元素的符号为O。
元素周期表还将元素按照周期性和相似性进行分组,共分为7个周期和18个族。
2.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揭示了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根据元素的位置,我们可以观察到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例如,在同一周期内,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
在同一族内,元素的化学性质会有相似之处,比如1A族元素都是碱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3.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在化学研究和材料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周期表可以帮助化学家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行为。
通过对周期表的分析,可以得知某个元素是否具有与其他元素反应形成化合物的倾向。
此外,周期表也是学习化学元素和其特性的基础,对于化学教育和科学研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4. 周期表中的分类元素周期表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解读。
根据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的区分,我们可以观察到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在表的左侧,非金属元素在右侧,而类金属元素(也称为过渡金属)则位于中间。
此外,周期表还可以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电子结构等进行分类,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元素的行为和性质。
5. 新发现的元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元素正在不断地被合成和发现。
这些新元素的发现使得周期表不断扩展和更新。
截至目前,周期表中已经确认的元素有118个,其中最近被发现的元素是镄(Bh)和摩西(Mc)。
这些新元素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化学世界,也为科学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和探索机会。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解析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解析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份重要工具,它将化学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构建了一个有序的知识体系,为我们探究化学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先了解周期表的基本构架和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1. 元素周期表的构架和组成元素周期表是由德国化学家门德莱夫于1869年通过对元素性质进行研究而发明的。
它市面上常见的是长式元素周期表,它将118种已知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排列,每个元素都占据着一个位置,也称为“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通常由一个或两个拉丁字母组成,用来代表一个原子的化学元素。
例如,氢元素的符号为H,氧元素的符号为O。
不同列的元素在其化学性质和反应性质上存在着某些共性,这是元素周期表一个重要的特征。
周期表通常分成横行,称为周期,竖向分为列,称为族。
元素周期表总共有7个周期和18个族。
沿着某一列向下看,这些元素共享相似的化学性质。
同样,在一个周期内,由于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性质也逐渐发生变化。
2. 元素周期表中的主要分组元素周期表可分为主体和辅助的两大部分。
主体包括了像金属、半金属、非金属等元素,而辅助的部分则包括了钡和铅等拥有其他独特性质的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不同的特性被归入不同的族,其中,最基本的是8个主族元素和10个过渡族元素。
(1) 主族元素主族元素是周期表中最容易区分的元素。
它们是1A、2A、13A、14A、15A、16A、17A和18A元素,也称为第1至第18族元素。
它们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外层电子层的valence电子数相同。
例如,2A族元素钙,在当地区,其电子排布为2、8、8、2,具有2个valence电子。
因此,钙可以和其他2A族元素,如锶和镭共享共同的化学性质。
(2) 过渡族元素过渡族元素是指属于3至12族的元素。
它们具有广泛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为它们排列在元素周期表的中间。
由于它们的外层电子数量缺乏共性,所以它们的性质很不规则。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重要的工具,用于组织和分类已知的化学元素。
它的设计使得化学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元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元素的性质和行为的研究来推测其他未知元素的特性。
本文将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包括其结构、元素的排列以及周期表中常见的信息。
一、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是基于元素的原子序数,该序数代表了元素原子核中的质子数。
按照原子序数的递增顺序,元素周期表将元素从左到右地排列成若干水平行,称为周期,同时按照元素的性质和特点将元素垂直地划分成若干垂直列,称为族。
二、元素的排列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是根据元素的共有性质和特点进行的。
在元素周期表中,大多数元素的性质和行为都会出现一定的规律和周期性。
这种周期性是由于元素的电子结构的特性所决定的。
元素周期表的左侧是金属元素,右侧是非金属元素,而两者之间则位于具有中间性质的过渡元素。
三、周期表中的信息元素周期表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元素的信息和数据。
每个元素的方格内通常会标注元素的原子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此外,元素周期表还提供了元素的周期号、族号以及一些特殊的符号和颜色来指示元素的性质。
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元素的基本性质、电子结构、化合价以及一些元素的主要用途和应用。
四、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和其他科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化学家可以通过元素周期表推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包括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半径和电负性等。
周期表也为研究元素之间的反应、化学键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方向提供了基础。
此外,元素周期表也是研究原子核结构、放射性元素和核反应的重要工具。
结论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具。
通过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的排列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元素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同时,元素周期表也为我们研究和探索新的元素以及应用于各个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依据。
以上是对化学元素周期表基础知识的介绍。
元素周期表虽然看似简单的表格,但它所蕴含的信息和意义是深远的。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详解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详解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它是由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9世纪中期提出的,用于描述和分类元素的组织系统。
除了提供元素的基本信息,元素周期表还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解释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的排列方式,以及如何使用它来理解元素的特性。
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是由一系列水平排列的行和垂直排列的列组成。
行被称为“周期”,列被称为“族”。
每个元素都被放置在特定的位置,该位置由其原子序数(即元素的核电荷)和电子构型决定。
在周期表中,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
元素周期表还分为两个主要区域:主族元素和过渡金属。
主族元素位于表的左侧和右侧,它们的原子构型通常以s或p子壳为外层电子壳。
过渡金属则位于周期表的中间部分,其外层电子壳填充方式比较复杂。
2. 元素周期表的分类元素周期表的分类是基于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特征。
根据这些特征,元素被分为不同的族和周期。
(1)主族元素:主族元素是周期表中IA到VIIA族的元素。
它们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外层电子壳的电子数目决定。
例如,IA族元素(即碱金属)具有一个外层电子,倾向于失去这个电子以获得稳定性。
相比之下,VIIA族元素(即卤素)具有七个外层电子,愿意接受一个电子来达到稳定状态。
(2)过渡金属:过渡金属位于周期表的中间部分,从IIIB到IIB 族。
它们的化学性质复杂多样,通常具有多种氧化态,可以形成不同价态的离子。
(3)稀有气体:稀有气体位于周期表的VIIIA族。
它们通常是稳定的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很少参与。
3.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工具。
它提供了关于元素的许多信息,包括原子质量、原子序数以及电子结构等。
通过理解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应用方面:(1)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提供了关于元素的电子结构信息。
从元素的位置和行号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元素的电子排布方式以及其包含的电子层级。
化学元素周期表详解
化学元素周期表详解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科学中的重要工具,用于组织和展示元素的属性和关系。
它按照元素的原子数和化学性质将元素进行分类和排列。
本文将详细解释元素周期表的构造和元素分类,并介绍周期表中一些重要的元素和其特性。
一、周期表的构造元素周期表由一系列水平排列的行和垂直排列的列组成,其中行称为周期,列称为族。
元素周期表的基础是元素的原子数和化学性质。
原子数逐渐增加的顺序排列在周期的不同行,而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排列在同一族中。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或称为核电荷数)从小到大排列,即从左到右。
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越大。
每个元素都用一个独特的符号表示,比如氢元素的符号为H,氧元素的符号为O。
二、周期表中的分类1. 主族元素:主族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的1A至8A族元素(以旧国际命名方式),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主族元素可以进一步分为碱金属、碱土金属、硼族元素等。
2. 过渡元素: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的3B至2B族,它们具有较高的原子数和更复杂的电子结构。
过渡元素常用于合金、催化剂等应用。
3. 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镧系和锕系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底部,它们都是内过渡元素。
这些元素具有复杂的电子结构和特殊的化学性质。
三、周期表中的重要元素及其特性1. 氢(H):氢是元素周期表中最简单的元素,原子数为1。
它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氢广泛应用于氢气燃料电池等领域。
2. 氧(O):氧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原子数为8。
氧气是生命的必需,用于呼吸和燃烧等过程。
氧还广泛应用于氧化反应和氧化剂等。
3. 碳(C):碳是生命的基础,原子数为6。
它是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生物分子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核酸。
碳的四个价电子使其能够形成多种化学键。
4. 金(Au):金是具有高度延展性和高反射率的贵金属,原子数为79。
它在珠宝制造、电子技术、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金是稀有和珍贵的元素,其产量较少。
初中化学的元素周期表入门知识
初中化学的元素周期表入门知识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的重要工具,它按照元素的性质和结构将元素有序地排列在一张表格中。
初中阶段接触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元素的基本认识,了解元素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初中化学中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入门知识,帮助学生快速上手。
1.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
元素周期表由横向排列的周期和纵向排列的族组成。
周期数表示元素的能级,族数表示元素的化学性质。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相邻元素的性质存在规律性。
2.元素周期表中的重要元素
主族元素
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和右侧,包括氢、碱金属、碱土金属等,它们的化合物常见且重要。
副族元素
副族元素位于主族元素之后,包括过渡金属、稀土金属等,它们在化学反应和工业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
杂族元素
杂族元素位于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之间,包括硼、硅等,它们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
3.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性
周期性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周期性规律排列,周期表的周期越靠下,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也有规律地变化。
周期性性质
元素的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性质随着元素周期表的变化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些性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元素之间的关系。
初中阶段的学生应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规律性,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可以更好地理解元素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基础。
希朼本文能帮助初中生快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入门知识,激发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化学元素周期表解读
化学元素周期表解读化学元素周期表(简称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工具,用于系统地组织和展示所有已知化学元素的信息。
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将元素分组并排列在一张表中。
该表提供了各个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量、元素符号等基本信息,为科学家们研究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开展化学实验提供了便利。
1. 元素周期表的组织结构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电子排布和化学性质,将元素划分为若干个周期和若干个族。
周期指的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壳层数。
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等,就是指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壳层数。
族是指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群。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和18个族,分别从第1周期到第7周期,从1族到18族。
元素周期表的主体部分由四个区域组成:主族元素区、过渡金属元素区、稀土元素区和超铀元素区。
主族元素区包含1族至2族和13族至18族,通常包括非金属、金属和半金属元素。
过渡金属元素区是3至12族,包含过渡金属元素和内过渡金属元素。
稀土元素区是位于主表之下的一行14个元素,它们被分组放置在一个矩形区域内。
超铀元素区则包含所有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
2. 周期表的基本信息元素周期表的每个格子代表一个元素,格子中常包含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原子量等信息。
元素符号是化学元素的缩写,如氢气的符号是H,氧气的符号是O。
原子序数是指元素原子核内所包含的质子数量,也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编号。
原子量则是指一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它的数值等于元素原子质量数的平均值。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还可以按照一些特定的属性进行分类。
例如,我们可以将元素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三类。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而非金属元素通常不具备这些性质。
半金属元素则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具有部分金属和部分非金属的特性。
3.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为科学家们研究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提供了基础和便利。
通过元素周期表,科学家们可以推断出一个元素的一些性质。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元素周期表是一张以化学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表格,它是化学领域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对于理解化学元素的性质、反应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以及周期表上的一些重要元素及其特点。
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元素周期表可以分为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两部分。
主族元素包括1A到8A族元素,它们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和右侧,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过渡元素位于主族元素之间,包括从3B到2B的元素以及内过渡元素。
元素周期表的主体部分被划分为7个水平排列的横行,称为周期。
每个周期都具有相同数量的元素,从左到右的原子序数递增。
周期表的竖列称为族,具有共同的性质。
主族元素的族号与元素周期数相同。
2. 周期表上的重要元素2.1 原子序数较小的元素氢(H)、氦(He)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最小的两个元素。
氢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它在化合物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氦是一种惰性气体,常用于气球充气和制冷。
2.2 表示周期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周期元素是碱金属,包括锂(Li)、钠(Na)等。
碱金属具有较活泼的化学性质,容易与其他元素反应。
第二周期元素是碱土金属,包括钙(Ca)、镁(Mg)等。
碱土金属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较活泼的反应性。
2.3 过渡元素过渡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两侧主族元素之间的元素,这些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变价性。
其中铁(Fe)、铜(Cu)等是重要的工业金属。
2.4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周期表中的大部分元素是金属,如钠、铁、铜等。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延展性。
除金属外,还有一些非金属元素,如氢、氦、氯等。
3.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可以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方式。
研究元素的周期规律也有助于开发新材料和药物。
此外,元素周期表也为教育和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学生可以通过周期表的学习,深入理解元素的分类和性质,并应用于解决化学问题。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详解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详解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家们研究元素特性和推断元素性质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是由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首次提出的,而如今的周期表已经发展成为包含118个元素的大型表格。
本文将详细解析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内容和特点。
一、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周期表由周期数和族(或称为组)来组成。
周期数表示元素的电子层,而族表示元素的化学性质和价态。
周期表的布局包括水平周期和垂直周期。
水平周期:它由每一行的元素组成,每行的元素数量逐渐增加。
水平周期从左到右的顺序是1至7,每个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都是填满了各个电子层的惰性气体。
垂直周期:它由每一列的元素组成,每列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所有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其最外层电子的数目相同。
二、元素周期表的分类1.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的1A到8A族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至8,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其中,1A到2A族元素通常被称为典型元素。
2.过渡族元素:周期表中的3B到2B族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至10。
这些元素具有多种氧化态和复合价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中。
3.稀土系列元素:这一系列元素位于周期表的下方两行,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至14。
稀土系列元素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在催化剂、磁体、发光材料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4.放射性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元素具有放射性,包括核辐射较强的放射性元素。
这些元素通常位于周期表下方,如镭、钋等。
三、周期表的标识和命名规则周期表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一个唯一的符号,通常是由其拉丁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组成。
例如,氢元素的符号是H,氧元素的符号是O。
元素的原子序数也是周期表中的重要标识,原子序数是指元素核中质子的数量,也就是元素中电子的数量。
四、周期表的元素属性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和性质,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元素属性:1.原子半径:元素的原子半径是指元素的原子核到最外层电子轨道的距离。
一般来说,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指将化学元素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
它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对于理解化学元素的性质和规律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元素的周期性规律以及一些常用的元素的特性。
一、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化学元素周期表通常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或称为核电荷数)进行排序。
原子序数是指元素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也等于元素的电子数目。
通常的周期表由18个纵列(也称为族)和7个横行(也称为周期)组成。
每一个元素的位置由其原子序数和周期数决定。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主要结构如下图所示:(图片仅作参考)在周期表中,元素按照升序排列。
纵列(族)由元素的性质相近而组成,每一周期表示一个能量层次。
周期表中最左侧的第一周期称为1A族或称碱金属,而最右侧的第十八周期称为18A族或称稀有气体。
二、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的排列不仅仅是有序的,还存在一定的规律。
这些规律被称为元素的周期性规律,主要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和金属活性等方面。
1. 原子半径: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在同一周期中,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2. 电离能: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增加;在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逐渐增加。
3. 电负性: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加;在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电负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加。
4. 金属活性: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元素的金属活性逐渐减弱;在同一周期中,元素的金属活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
以上规律的发现对于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非常重要,有助于深入理解元素和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
三、常用元素的特性除了周期性规律外,一些常见的元素拥有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1. 氢(H):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是化学反应和能源制备过程中的重要原料。
2. 氧(O):是呼吸和燃烧过程中必须的元素,也是水(H2O)和许多其他化合物的组成部分。
3. 碳(C):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构成了生物体中的许多重要化合物,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详解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详解元素周期表是化学领域里一张重要的图表,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进行了有序排列。
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元素的性质、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进行详细的解析。
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元素周期表由一系列的横行和纵列组成。
每一行被称为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
每一列被称为一个族,共有18个族。
周期表的左侧是金属元素区,右侧是非金属元素区,中间是过渡金属元素区。
通过该结构,我们可以方便地找到特定元素所处的位置。
2.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出循环变化的趋势。
周期表中的每一周期都有明显的特点:第一周期只有两个元素——氢和氦;第二至第七周期分别有8个元素;在同一周期中,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差,非金属性越强。
3. 元素周期表的分类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和元素的性质,我们可以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三类。
金属元素大多数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非金属元素主要位于周期表的右上角,通常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和较差的导电性;过渡金属元素则位于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之间。
4.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命名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其独特的符号和名称。
元素的符号通常由一个或两个拉丁字母组成,如氧元素的符号为O,钠元素的符号为Na(来自拉丁文Natrium)。
元素的名称则多数情况下来自于人名、地名或者历史名词,如铁元素的名称来源于拉丁文Ferrum。
5. 元素周期表和化合价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常常可以通过它们的位置来推测其化合价。
原则上,元素的化合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的数目。
例如,在第一族(碱金属族)中,元素的化合价为+1,因为它们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而在第一族(卤素族)中,元素的化合价为-1,因为它们外层只缺少一个电子,容易接受。
6.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性趋势元素周期表还可以展示元素的周期性趋势,如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电离能和电负性等。
化学原理元素周期表解析
化学原理元素周期表解析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一张重要的参考表格,用于组织和分类元素。
它是由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首次提出并发展起来的,至今仍然是化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结构和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通过解析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元素的特性。
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从小到大排列,元素周期表中的水平行称为周期,垂直列称为族。
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原子符号和原子序数,同时还可以附带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周期表中的第1周期至第7周期共有7个,每个周期包含2至32个元素。
族的数量则根据元素的性质而定,最常见的是8个主族元素和10个过渡金属元素。
2. 元素周期表的分类元素周期表的分类基于元素的物理化学特性。
主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 主族元素: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和右侧,包括1A至8A 族元素。
它们的特点是外层电子层的电子数与周期数相同。
主族元素具有相似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 过渡金属元素:过渡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中间区域,包括3B 至2B族元素。
它们的特点是外层电子层的电子数比周期数少2。
过渡金属元素具有多变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中。
- 稀有气体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位于周期表的18A族,包括氦、氖、氩、氪、氙和氡。
它们的外层电子层都已满,属于化学上稳定的元素,不易与其他元素反应。
3.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展示了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其中最重要的规律是元素的周期趋势和族内性质变化的规律。
- 原子半径:原子半径从左上方到右下方逐渐减小,这是因为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逐渐增加,吸引外层电子的能力增强。
- 电离能:电离能从左下方到右上方逐渐增大,即从金属到非金属的顺序。
金属元素的电离能较低,非金属元素的电离能较高。
- 电负性:电负性从左下方到右上方逐渐增大,具有较高电负性的元素通常是非金属元素。
- 金属活性:金属活性从左上方到右下方逐渐增加,即金属元素的活性随周期增加而增加。
化学元素周期表基础知识解析
化学元素周期表基础知识解析化学元素周期表是现代化学科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包含了目前已知的所有元素,而且还为元素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清晰的图示。
在我们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周期表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和特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深入探究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
1. 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元素周期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当时,化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大量的元素,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将它们进行分类。
1869年,俄罗斯化学家杜布尼克提出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
他根据原子质量的大小将元素分为若干组,然后按照周期性的规律排列。
此后,元素周期表经历了多次改进和完善,直到目前的形式。
2.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由行和列组成。
水平行称为周期,垂直列称为族。
目前,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和18个族。
每个周期代表了原子中电子壳层数目的变化,从左到右依次增加。
每个族代表了原子中最外层电子的属性相似性。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是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进行排列的,原子序数越小的元素放在上方,原子序数越大的元素放在下方。
3.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分类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被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三类。
金属元素主要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和底部,它们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
非金属元素主要位于周期表的右侧和顶部,它们通常不导电,并且在某些条件下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半金属元素则是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一类元素,具有一定的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
4. 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趋势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不仅仅是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的,还显示了周期性趋势。
其中最常见的趋势是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和金属性。
原子半径是指原子的大小,通常用原子半径的大小来推测元素的化学特性。
电离能是指从一个原子中移去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它通常与原子的大小和电子云的密度有关。
电负性是指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较高的电负性通常表示更强的吸电子性。
(完整版)元素周期表主要知识点
(完整版)元素周期表主要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概述1、门捷列夫周期表: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出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现行常用元素周期表⑴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例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⑵周期表的结构:七个横行;7个周期[三短(2、8、8)、三长(18、18、32)、一不完全]18个纵行(列),16个族:7个主族(ⅠA~ⅦA);(1、2、13~17列);7个副族(ⅠB~ⅦB);(3~12列)Ⅷ族:3个纵行;(8、9、10列); 零族:稀有气体(18列)周期表中有些族有特殊的名称: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不包括氢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O、F除外)==价电子数非金属的负价的绝对值==8-主族序数(限ⅣA~ⅦA)4、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规律⑴主族元素:周期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⑵确定族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最后的差值即可确定。
基本公式:原子序数-零族元素的序数(或各周期元素总数)== 差值①对于短周期元素:若差值为0,则为相应周期的零族元素;若0<差值≤7,则元素在下一周期,差值即为主族序数。
差值为1~7时,差值即为族序数,位于Ⅷ族左侧;差值为8、9、10时,为Ⅷ族元素。
差值为11~17时,再减去10所得最后差值,即为Ⅷ族右侧的族序数。
若差值>17,再减14,按同上方法处理。
5、同主族元素上、下相邻元素原子序数推导规律:⑴ⅠA、ⅡA族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的元素总数⑵ⅢA~ⅦA、0族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本周期的元素总数二、核素1、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到的数值叫质量数(Li →Cs)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3、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 当某种元素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天然、稳定的同位素时,无论是在单质还是在化合物里,任意一种同位素在该元素内所占的原子数目百分比都不变4、同素异形体指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它们之间互称为同素异性体。
化学化学元素周期表解析
化学化学元素周期表解析化学元素周期表解析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基础,是我们理解和研究物质构成和变化的重要工具。
它以一种有序的方式展示了所有已知的化学元素,并提供了它们的重要信息,如原子序数、原子量和化学性质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析周期表的结构和意义,探索元素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1. 元素的排列方式在周期表中,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
元素周期表通常分为横向的周期和纵向的族。
周期表示了元素电子层的填充,而族则表示了元素的共性。
元素的位置和排列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元素的性质和趋势。
2. 周期表的分类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我们可以将周期表的元素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
金属元素包括铁、铜、铝等,它们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非金属元素包括氧、氮、碳等,它们通常不具有金属的性质。
类金属元素则是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元素,如硅、锗等。
3. 元素的周期性特征周期表展示了元素的周期性特征。
周期表中的每一横行被称为一个周期,横向从左到右,周期中元素的原子序数递增。
周期表中的每一族表示一组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纵向从上到下,族中元素的原子序数递增。
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趋势有周期性变化的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和原子的化合价等。
这些趋势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
4. 周期表的应用周期表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元素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通过周期表,我们可以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发现新的元素和合成化合物。
周期表也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5. 未来的发展尽管周期表已经包含了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但科学家依然在不断探索新的元素和化合物。
最近,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宣布发现了四个新的元素,丰田、锔、镇和尊。
这些新发现的元素将在未来的周期表中得到确认和归类。
总之,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元素的特征、性质和趋势。
化学元素周期表解读
化学元素周期表解读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领域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以图表形式展示了所有已知元素的信息。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解读元素周期表,并探讨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
一、周期表的基本结构1. 元素周期表的布局元素周期表通常由水平行(周期)和垂直列(族)组成。
水平行代表元素的主量子数(能级),而垂直列则表示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共同特征。
2.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元素周期表可以根据不同的分区进行解读,通常包括主族元素、过渡金属、稀土和放射性元素等。
二、周期表的元素信息解读1. 元素名称和符号每个元素都有独特的名称和符号。
名称通常源自拉丁语或化学家的名字,而符号是由元素名称的首字母或首几个字母构成的。
2. 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表示元素的核中所含的质子数,也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顺序。
相对原子质量表示元素的原子质量相对于碳-12的质量而言。
3. 周期和周期趋势周期表中的水平行称为周期,每个周期都代表了新一层能级的填充。
周期表中的元素呈现出多种周期性趋势,如原子半径、电离能和电负性等。
4. 主族元素和过渡金属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和右侧,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电子布局。
过渡金属位于周期表的中间部分,其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5. 稀土和放射性元素稀土元素是一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下面的两行。
放射性元素是指具有不稳定原子核的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通常以不同颜色或标记进行标示。
三、周期表的应用1.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周期表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如电子排布规律、化合价规律和离子半径规律等。
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理解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和物理特性。
2. 元素的化学性质预测通过观察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和特征,我们可以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
例如,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往往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我们可以根据这一规律预测新的元素行为。
3. 元素的发现和研究周期表不断推动着新元素的发现和研究。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解读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解读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领域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以一种有序的方式展示了所有已知元素的特性和属性。
通过对周期表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元素的结构、性质和相互关系,为化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一、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周期表由一系列水平排列的行和垂直排列的列组成。
每一行称为一个周期,每一列称为一个族。
周期表的左侧是金属元素,右侧是非金属元素,中间是过渡金属元素。
周期表的最上方是氢元素,最下方是镭元素。
二、周期表的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每个元素在周期表中都有一个独特的符号,用来表示该元素。
符号通常由元素的英文名称的首字母组成,有时也会使用拉丁文或其他符号。
元素符号的下方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表示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所含有的质子数。
三、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周期表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周期性规律。
这些规律是由元素的电子结构决定的。
每个周期都对应着一个新的能级,能级越高,元素的电子层数越多。
每个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是一个惰性气体,它们的外层电子层已经填满,非常稳定。
四、周期表的族特性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其化学性质和反应行为被分为不同的族。
每个族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例如,第一族是碱金属族,它们都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容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
第二族是碱土金属族,它们也是活泼的金属,但比碱金属更不活泼。
第十八族是惰性气体族,它们非常稳定,几乎不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
五、周期表的周期性趋势周期表中的元素不仅按照周期性规律排列,还存在一些周期性趋势。
这些趋势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元素的性质和行为。
其中最重要的趋势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和金属性等。
原子半径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减小,电离能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增大,电负性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增大,金属性则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减小。
六、周期表的应用周期表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为化学家提供了一个系统和有序的框架,帮助他们理解和研究元素的性质和行为。
周期表还被广泛用于教育和科学普及,帮助学生和公众更好地了解化学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周期表基础【要点梳理】要点一、元素周期表的编排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为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要点诠释:存在上述关系的是原子而不是离子,因为离子是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形成的,所以在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加上或减去离子的电荷数。
2.现在的元素周期表的科学编排原则(1)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称为周期;(2)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氦除外)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称为族。
要点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 周期族(1)周期: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也就是7 个周期。
前三周期叫短周期,后四个周期叫长周期。
第七周期排到112 号元素,共有26种元素,由于尚未排满,所以又叫不完全周期。
(2)族:常见的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分别叫第1 纵行、第2纵行⋯⋯第18个纵行。
把其中的第8、9、10 三个纵行称为第Ⅷ族,其余每一个纵行各称为一族,分为七个主族、七个副族和一个0 族,共16 个族。
族序数用罗马数字表示,主族用A、副族用B,并标在族序数的后边。
如Ⅰ A、ⅡA、ⅢA⋯⋯ⅠB、ⅡB、ⅢB⋯⋯(3)第18纵行的氦最外层有2个电子,其它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 个电子,它们都已达到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合价都定为0 价,因而叫做0 族。
(4)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 B 族到第Ⅱ B 族共10 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共60 多种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
(5)在周期表中根据组成元素的性质,有些族还有一些特别的名称。
例如:第Ⅰ A 族:碱金属元素;第ⅡA 族:碱土金属元素;第Ⅳ A 族:碳族元素;第Ⅴ A 族:氮族元素;第Ⅵ A 族:氧族元素;第Ⅶ A 族:卤族元素;0 族:稀有气体元素。
(6)第六周期的镧系元素、第七周期的锕系元素分别包含15 种元素,为了使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紧凑,放在第ⅢB 族;但实际上每种元素都占有元素周期表的一格,所以另外列出,放在元素周期表的下方。
3.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2)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对主族而言)(3)原子序数=质子数4.各族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分布要点三、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应用元素周期表,以典型金属元素族(碱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元素族(卤族元素)为例,运用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的方法,达到掌握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关系的目的。
重点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碱金属元素查阅元素周期表和课本,我们可得到碱金属元素的有关信息如下表:要点诠释:1)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①相同点: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 1 个电子,②不同点: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数各不相同。
(2)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①相似性:由于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所以都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都表现出很强的金属性,化合价都是+1 价。
②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故从锂到铯,金属性逐渐增强。
注:元素金属性强弱可以从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比较。
(3)碱金属单质的性质①化学性质: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等化合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金属氢氧化物和氢气;并且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碱金属单质与氧气、水等物质的反应越来越剧烈。
4Li+O 2 2Li 2O2Na+O 2 Na2O22Na+2H 2O==2NaOH+H 2↑2K+2H 2O==2KOH+H 2↑实验探究:对比钾、钠与氧气、水的反应实验中的注意事项:a.钠、钾在实验室里都保存在煤油中,所以取用剩余的金属块可放回原试剂瓶中,并且使用前要用滤纸把表面煤油吸干。
b.对钠、钾的用量要控制;特别是钾的用量以绿豆粒大小为宜,否则容易发生爆炸危险。
c.对碱金属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可用酚酞试液检验生成的碱。
②物理性质要点诠释: 相似性:除铯外,其余都呈银白色;都比较柔软;有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也都很好;碱金属的密度都比 较小,熔点也都比较低。
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碱金属单质的密度依次增大(钾除外);熔沸点逐渐降低。
2.卤族元素(1)原子结构的特点要点诠释:①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7 个。
②不同点: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数不同。
(2)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①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7 个,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得到 1 个电子,都表现很强的非金属性,其化合价均 为- 1 价。
②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和电子层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元 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注: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以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 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推断。
3)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卤素单质颜色和状态 密度熔点/℃ 沸点/℃ F 2 淡黄绿色气体 1.69 g / L ( 15℃) -219.6 -188.1 Cl 2 黄绿色气体 3.215 g / L (0℃)-101 -34.6Br 2 深红棕色液体 3 3.119 g / cm 320-7.258.78 I 2紫黑色固体3 113.5184.4要点诠释: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状态由气→液→固;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都较低,且逐渐高。
3)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①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F 2+H 2=2HF 在暗处能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生成的氟化氢很稳定 Cl 2+H 2 2HCl光照或点燃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较稳定Br 2+H 2 2HBr加热至一定温度才能反应,生成的溴化氢较稳定△I 2+ H 22HI不断加热才能缓慢反应;碘化氢不稳定,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分解 为 H 2 和 I 2,是可逆反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 F 2、 Cl 2、Br 2、I 2)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 性逐渐减弱: HF>HCl >HBr >HI ;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②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实验探究:对比卤素单质( Cl 2、Br 2、 I 2)的氧化性强弱F>Cl>Br>I 。
(4)卤素的特殊性①氟无正价,无含氧酸;氟的化学性质特别活泼,遇水生成HF 和O2,能与稀有气体反应,氢氟酸能腐蚀玻璃,氟化银易溶于水,无感光性。
②氯气易液化,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且能杀菌消毒。
③溴是常温下唯一液态非金属单质,溴易挥发,少量溴保存要加水液封,溴对橡胶有较强腐蚀作用。
④碘为紫黑色固体,易升华,碘单质遇淀粉变蓝。
要点四、核素、同位素1.质量数: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要点诠释:(1)1 个电子的质量约为1个质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1 个质子的相对质量为1.007,1 个中子的相对质量为1.008,其近似整数值均为1。
(3)质量数的表达式:质量数(A )=质子数(Z)+中子数(N)(4)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5)精确的测定结果证明,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6 )是原子符号,其意义为:表示一个质量数为 A 、质子数为Z 的X 原子。
2.核素: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类原子叫做核素。
要点诠释:(1)核素概念的外延为原子,这里的原子泛指导电呈电中性的原子和带有电荷的简单阴、阳离子。
如与为同一种核素。
(2)绝大多数的元素都包含多种核素。
(3)有的核素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而有的核素具有放射性而不能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
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要点诠释:123(1)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如1H 、1H、1H 都是氢的同位素,见下表:(2)“同位”即指核素的质子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有相同的位置。
(3)许多元素都有同位素,如、、是氧的同位素。
(4)同位素中,有些具有放射性,称为放射性同位素。
如就是碳的放射性同位素。
(5)同位素中,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造的。
如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12 号的元素的各同位素都是人造的。
(6)天然稳定存在的同位素,相互间保持一定的比率。
(7)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其原因是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8)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按照该元素各核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9)同位素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如考古时利用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12H 和13H 用于制造氢弹,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育种、治疗癌症和肿瘤等。
【典型例题】类型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例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除0 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 种元素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碱金属元素是指第Ⅰ A 族的所有元素举一反三:【变式1】在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 .氢B.铁C.钙D.碘【变式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编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B.每一个横行就是一个周期C.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D.每一个纵行就是一个族【变式3】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所含元素种数分别是()A.8 、18、32、32B. 8、8、18、18C. 8、18、18、32D. 18 、18、32、32例2.在现有的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第ⅡA 、第Ⅲ A 族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A.1 B.11 C.18 D.25举一反三: 【变式 1】A 、B 两元素分别为某周期第Ⅱ A 族、第Ⅲ A 族元素,若 A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x ,则 B 元素的原子序 数可能为( )①x+1 ②x+8 ③x+11 ④x+18 ⑤ x+25 ⑥ x+32C .①③⑤D .②④⑥1989 年做出决定,建议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1 例,稀有气体元素为第 18 列。
据此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第 9 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B .只有第 2 列元素原子最外层有 2个电子C .第 1列和第 17 列元素的单质熔沸点变化趋势相反D .在所有列中,第 3 列的元素种类最多【变式 3】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 x ,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 )A .x+2B .x+4C .x+8D . x+18类型二: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例 3、114号元素( 289Uuq )是由设在杜布纳的核研究联合研究所的科学家 1998 年用钙轰击钚获得,是迄今为止 已知的最稳定同位素,半衰期达 30 秒,相比之下,是超铀元素中异乎寻常的长寿核素,似乎正在证实稳定岛理 论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