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系统解决方案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系统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32b64a866fb84ae45c8da1.png)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系统解决方案系统概述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是指针对各种危害(包括重大安全事件、事故、突发灾害、潜在危害因素、甚至战争)及其隐患对城市设施、居民和社会造成的不安全因素,而采取的各种应对策略、技术和措施。
系统内容利用DT-iCOP 建立起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信息传输与处理平台,将110 、119 、120 、122 、环保监测、森林防火监测、抗旱防汛、防空防灾、地震监测、重要基础设施保护、公共事业等各专业系统联网,实现公共安全应急视频会议会商、图像监控、数据网络互联、电话调度等功能,使各专业系统的信息能实时、迅速、准确地汇集到指挥中心,实现高度自动化的人情、工情、灾情监测网络系统。
本系统适合于以应急预案为核心的公共安全指挥系统平战结合的需求。
不仅可以解决实时响应、即时调度、及时救助的目标,同时保护了原有系统的投资和独立,充分实现了应急资源的信息融合和集成。
指挥中心分别与各个应急子系统相连接。
在平时状态下,处警工作仍然由各个应急子系统负责, 中心负责各应急系统的信息数据交换和转达,并监督全面应急工作的状况。
在战时状态下,指挥中心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充分调度各方资源,进行统一指挥,此时的指挥中心将会成为一个网络连接中心、数据交换中心、指挥调度中心与应急数据资源中心。
本系统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突发公共事件,适应四种不同类型的应急响应: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有助于形成“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的应急联动体系,使日常预防和应急处置有机结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系统特点·信息汇集与预警·预案编制与执行·支持评估与辅助决策·多部门实时协同·应急快速调度·提供社会综合服务。
2023年公共卫生应急预案(通用5篇)_1
![2023年公共卫生应急预案(通用5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9b26dc7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68.png)
2023年公共卫生应急预案(通用5篇)公共卫生应急预案1为了确保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校园内师生员工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健康的事件。
一、组织与指挥(一)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及校内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履行下列主要职责:1、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具体组织、指挥、协调,指挥有关科室及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2、协调并配合县内有关医院开展救治工作;3、根据需要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等相关设施、设备;4、根据需要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报请区教育局、卫生局等行政部门及社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法采取紧急措施;5、根据需要对涉及师生及员工的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6、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和指导。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结合实际,拟定本部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
(四)保证通信联络畅通。
应急状态期间,各科室人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主要领导及值班人员电话要及时上报学校领导小组,并保持24小时畅通。
(五)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导小组,负责协助医院预防、诊断、救治及隔离观察工作。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285abd2bb4cf7ec4afed0c8.png)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年4月第28卷第2期Chin. J of PHM.Apr.2012 VoL28 No.2 ··作者单位:1.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人才与技术服务中心,南宁530021;2.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2003年的SARS、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给全球的危机管理带来挑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3年以来,我国加快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步履,加强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完善的地方。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1.1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够健全,应急能力不够强目前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组织网络还不够健全,特别是在基层,一些地区和单位尚未建立起承担综合协调管理的应急工作机构,应急管理人员不足,应急工作成为应对工作[1]。
据王世平[2]、刘小青[3]等作者对哈尔滨、江西等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现状调查报道,设区市的卫生局具有独立编制的应急管理机构不足50% ,县级卫生局则还不到10% ,从2011年卫生部有关会议上获悉这也是目前全国性的普遍问题。
此外,还存在应急指挥系统不够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运行不规范,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低,评估体系不够健全[2]等问题。
1.2监控预警系统不够完善,信息管理不够科学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特点为以部门为单位逐级汇报,信息分散,部门垄断,无法在危机出现时刻统一调集,迅速汇总。
应急体系的信息系统底层薄弱,信息漏报、误报现象时有发生,信息不能及时全面利用[4]。
监控预警系统不够健全,指挥决策系统尚未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这些都制约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预警能力。
信息披露方面制度尚不够健全,卫生管理部门与媒体合作欠规范,不利于信息的控制与传播[1],不能满足大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知晓的需求。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应急管理】凌玉1,陈发钦2中图分类号:R19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 9561(2012)02- 0189- 03评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调度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调度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31772d5901020206409c07.png)
平度市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调度应急预案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医疗救援的公共事件,在全市建立“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反应迅速、处置果断”的医疗救援应急指挥体系,及时有效地组织现场医疗救援,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伤害,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制定本预案。
1、120指挥中心各级人员工作职责:(1)领导:主任:负责应急情况下指挥中心的全面指挥调度工作。
副主任:直接负责应急情况下指挥中心的指挥调度工作及“120”指挥系统的故障应急处置工作。
(2)成员:值班组长:开通全部受理工作台,设置重大事件专用受理台,及时向中心领导、卫生局应急办汇报灾情,请示下一步工作安排。
其他人员未到达时,由值班组长根据领导指示下达相关指令,代理指挥调度工作。
中心领导及有关人员进入指挥调度岗位后,值班人员进入正常值班工作状态,协助做好事件的医疗救援处理等指挥调度工作,做好信息的收集、反馈,通过网络系统下达相关指令。
接线调度员:在值班班长的指导下,做好信息的跟踪及必要联络,及时向值班班长汇报并与同班人员互通信息,保证急救信息的及时、准确输入。
及时做好重大事件有关情况的信息收集,领导指示是否得到有效落实,负责事件及信息的整理与数据准确性的落实,密切观察调度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等。
2、120指挥调度专用电话:外线电话:80811120、80812120.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该电话,确保指挥调度电话畅通无阻。
3、接线调度员在指挥中心电子地图中,及时标注事件地点与各入网医院。
4、值班班长根据事件性质和领导指令迅速通知急救站做好救援及防护的各种准备工作,通知救护车及有关车辆快速到达事故现场。
5、接线调度员随时做好现场情况跟踪,了解当前车辆所在方位及现场灾情,确定是否增援。
6、120指挥中心按上级或应急办指示,通知急救医院做好接收病员的相关准备工作;通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迅速组织人力、物力,立即到达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升级改造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60802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6.png)
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升级改造方案目录一、前言 (3)1.1 编写目的 (3)1.2 背景介绍 (4)1.3 关键术语解释 (5)二、现状分析 (7)2.1 系统功能与性能评估 (8)2.2 存在问题及不足 (9)2.3 升级改造需求 (11)三、总体设计 (12)3.1 设计目标与原则 (13)3.2 总体架构设计 (14)3.3 功能模块划分 (16)四、详细设计方案 (17)4.1 应急指挥中心硬件设施升级 (18)4.1.1 服务器升级 (20)4.1.2 交换机与路由器升级 (21)4.1.3 显示屏与大屏显示系统升级 (22)4.2 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升级 (23)4.2.1 操作系统升级 (25)4.2.2 数据库管理系统升级 (26)4.2.3 应急指挥软件升级 (27)4.3 系统安全与数据保护 (28)4.3.1 加密与解密技术应用 (29)4.3.2 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 (30)4.3.3 安全审计与日志记录 (32)4.4 系统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设计 (33)4.4.1 模块化设计思想 (34)4.4.2 API接口设计 (35)4.4.3 云计算支持 (36)五、实施计划与时间表 (37)5.1 项目启动与团队组建 (39)5.2 需求分析与方案制定 (39)5.3 设备采购与安装调试 (41)5.4 软件开发与测试 (43)5.5 系统上线与运维保障 (44)六、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44)6.1 技术风险及应对策略 (45)6.2 运营风险及应对措施 (47)6.3 其他潜在风险及应对措施 (48)七、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49)7.1 升级改造后的效果预测 (50)7.2 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51)7.3 持续改进计划 (52)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各类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以及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对应急指挥中心系统的效能与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f716c22b561252d381eb6e45.png)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卫生部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向国务院提出成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在本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成立地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建议和实际工作需要,决定是否成立国和地方应急指挥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国务院负责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作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大决策。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应急处理的需要确定,主要有卫生部(全国爱卫会)、中宣部、新闻办、外交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农业部、商务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民航总局、林业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旅游局、红十字会总会、全国总工会、总后卫生部、武警总部等。
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由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成,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省级人民政府统一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协调和指挥,作出处理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策,决定要采取的措施。
卫生部门(全国爱卫会)负责组织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技术方案;统一组织实施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和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并进行检查、督导;根据预防控制工作需要,依法提出隔离、封锁有关地区,将有关疾病列入法定管理传染病等建议;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标准,授权对外及时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负责组织全社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9534d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b.png)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一、工作目标本方案旨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落实预防措施,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风险。
(2)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3)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优化应急处置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高效运转。
三、组织管理1、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设立应急处置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信息收集、报告、对外联络等工作。
3、成立专家咨询组,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
4、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
5、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等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6、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工作制度,明确工作流程、职责分工、协调机制等,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开展。
四、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管理(1)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共场所、饮用水、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卫生监管。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8a1b19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2.png)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扩大,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增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医院运营和患者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建立高效的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重要性、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的建设要点以及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重要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以其突然性、广泛性和破坏性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严重影响。
对医院而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引起大量患者的涌入、传染性疾病的蔓延以及各类资源的紧缺,而这些因素进一步加重了医院的负担和风险。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医院的损失和风险,最大限度地保障医院的正常运作和患者的安全。
二、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的建设要点1.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责任人和协调机制等。
同时,预案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多种可能性,确保在不同情况下能够做出正确、迅速的应对决策。
2. 落实应急资源:医院应预留足够的应急设备、药品和物资,并做好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同时,建立紧急调拨机制,将资源合理分配到各个工作部门,并做好追踪管理,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监督。
3.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培训和演练是提高医院应急响应能力的有效手段。
医院应定期开展联合应急演练,提高医院各层级人员的协同配合能力和灵活应对能力。
此外,还应加强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依赖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形成有效的指挥链条。
同时,要与相关政府部门和公共卫生机构建立联络渠道,及时分享事件信息和资源需求,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三、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的实践案例1. “SARS”疫情爆发的应对经验:2003年我国爆发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给医院的应急响应能力提出了极大挑战。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abba769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9.png)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对医疗机构的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关系到医院的应对能力,也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探讨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完善这样的系统。
一、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的重要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包括疫情爆发、自然灾害、化学品泄露等。
这些事件可能对人身安全和公共卫生造成威胁,因此医院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能够提高医院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效率。
医院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需要精确的信息收集、快速的资源调配和有效的指挥决策。
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的建立可以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
其次,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能够提升医院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限制疫情蔓延、减少感染风险,以及安置和疏散受伤人员。
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的建立可以确保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避免资源浪费和调度混乱,从而提高医院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最后,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能够保障医院工作人员和病患的安全。
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威胁不仅仅限于疾病传播风险,也包括了安全和秩序的维护。
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可以协调医院与有关部门的合作,确保医院内部的安全和秩序得到妥善的保障,为医务人员和病患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和治疗环境。
二、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的建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与指挥系统的建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共享与传递: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系统,确保各个层级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畅通。
可以利用现代化的通信设备和技术,如无线电通讯、移动数据终端等,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性。
2. 协调与合作:建立跨部门、跨机构的合作机制,确保医院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
智慧应急指挥解决方案
![智慧应急指挥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3cdb9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5.png)
救援指挥协同
通过可视化界面,实时展示救援现场情况 ,协助指挥人员制定救援策略、调配救援 力量。
救援效果评估
对应急处置和救援行动的效果进行实时评 估,为指挥人员提供决策反馈,优化救援 策略。
03
智慧应急指挥系统关键技术
大数据分析技术
数据整合
通过大数据技术,整合多 来源、多格式的应急数据 ,实现统一管理和处理。
上线与运维
将系统部署到实际运行环境中,进行长期 的运维和管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 据安全。
系统设计与规划
基于需求调研结果,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 和规划,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数据 流程等方面的设计。
系统测试与优化
在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全面的测试和优 化,消除潜在的问题和隐患,提高系统的 性能和响应速度。
网络安全防护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应急指 挥系统受到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等风险。
数据加密与完整性保护 采用数据加密技术,确保应急数 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 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篡改或窃 取。
04
智慧应急指挥系统实施与展望
系统实施流程与方法论
需求调研与分析
在实施智慧应急指挥系统前,需对应急管 理部门的需求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确保 系统功能和性能与实际需求相符合。
智慧应急指挥解决方案
汇报人: 日期:
• 智慧应急指挥概述 • 智慧应急指挥系统核心功能 • 智慧应急指挥系统关键技术 • 智慧应急指挥系统实施与展望
01
智慧应急指挥概述
智慧应急指挥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智慧应急指挥是一种基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急管理指挥系统,通过对各 类应急资源的整合、优化和调度,提高应急响应的速度和效率,降低灾害损失 。
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样本(4篇)
![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样本(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dabe7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1b.png)
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样本一、背景概述近年来,全球卫生体系屡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峻挑战,诸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禽流感等事件频发。
为有效应对此类突发状况,并全力保障公众健康与安全,卫生系统已构建了一整套紧急应对预案。
本文旨在针对____年度可能遭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出一套详尽的应急预案,旨在进一步强化卫生体系的应急响应能力。
二、预案宗旨1. 迅速识别并遏制疫情扩散;2. 确保紧急医疗救治与资源保障到位;3. 全力维护公众健康安全;4. 促进跨部门间的高效协作;5. 深入实施公众宣传与教育工作。
三、预案构成1. 信息监测与报告体系(1)构建并完善信息监测机制,实时掌握疫情动态;(2)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精准把握疫情传播特性与趋势;(3)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上报至上级卫生部门,加强信息共享与协同作战。
2. 策略制定与指导方向(1)组建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工作;(2)细化应急响应与处置方案,确保措施具体可行;(3)定期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提升应急能力;(4)不断优化防控策略,涵盖人员管控、卫生设施建设、疫苗研发等多个方面。
3. 医疗救治与资源保障(1)强化医疗救治力量的组织调配,确保迅速响应疫情防控需求;(2)建设并完善隔离与治疗设施,积极开展病例诊断与治疗工作;(3)加大医疗物资储备与调配力度,确保医疗资源的充足供应。
4. 公众宣传与教育引导(1)深化公众健康意识教育,提升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水平;(2)广泛开展公众宣传活动,普及防控知识,强化个人卫生习惯培养;(3)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准确解读疫情数据,避免引发社会恐慌与误导。
五、应急机制构建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架构(1)设立总指挥与若干副指挥职位,由卫生系统高层官员担任;(2)指挥部成员涵盖医疗机构代表、疫情监测专家、公共卫生部门工作人员等关键角色。
2. 卫生系统内医疗机构协作机制(1)各医疗机构设立专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组,负责日常疫情监测与信息报告;(2)提前规划医疗物资储备与调配方案,确保资源充足;(3)加强医疗机构间的协调合作,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
应急指挥平台实施方案
![应急指挥平台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3c7b4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6.png)
应急指挥平台实施方案在应急指挥工作中,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和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应急指挥平台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有效地指挥、协调和管理救援资源和人员,而建立的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的指挥系统。
下面将从硬件设施、软件系统和应急演练三个方面,对应急指挥平台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硬件设施。
1. 数据中心建设,应急指挥平台的数据中心是整个平台的核心,需要具备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
因此,需要选择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据中心设施,确保平台数据的安全存储和稳定运行。
2. 通信网络建设,通信网络是应急指挥平台与各救援单位和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指挥调度的重要基础。
应当建设覆盖范围广、信号稳定、带宽充足的通信网络,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指挥的顺利进行。
3. 指挥调度设备,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平台需要配备相应的指挥调度设备,如视频监控系统、GPS定位系统、应急通信设备等,以便对救援资源和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
二、软件系统。
1. 指挥调度系统,应急指挥平台的核心功能是指挥调度,因此需要建设一套完善的指挥调度系统,包括资源调度、人员调度、任务指派等功能,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置。
2. 数据分析系统,建设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对历史应急事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未来的应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参考。
3. 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建设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将各类应急预案纳入系统管理,实现预案的快速查阅和应用,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应急演练。
1. 定期演练,应急指挥平台的实施并非一劳永逸,需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平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平台的持续稳定运行。
2. 多样化演练内容,应急演练内容应包括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以确保平台在各种应急情况下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3. 演练总结与改进,每次演练结束后,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平台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优化,不断提升平台的应急指挥能力。
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探索
![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cc0ad8c5a1c7aa00b52acb85.png)
专 业 论 坛 I rfs in l ou oe s a rm P o F
城市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应 急指挥 系统信息化建设 的探索
李 伟, 李 燕 , 江其 生
[ 要 】 目 的 : 讨 城 市 突发 公 共 卫 生 事 件 应 急 指挥 系统 信 息 化 建 设 。 方法 : 城 市公 共 卫 生 应 急 工 作 遇 到 的挑 战入 摘 探 从
(. etl ao t yG nr opa ot eod rlr Brn 008C i ; Shoo O t l tncn rao 1Cn aLbr o , ee l silfh Scn t e , ei 108, h a .col f p e coi Io tn& r ar aH t e Ai y l g n2 o e r fm i
ub n ae s Me td T e o ealfa wok a dfn t n ftes s m ee d sg e n te b sso e sriemo e r a ra . do i h vrl rme r n u ci so y t w r e in d o h a i ft evc d l o h e h
A s a t O jav T i ustei om t ao ftee egnycm n yt o u l el me e c si bt c r bo i o ods s h n r ai t no m rec o madss m frp bi hat e r n i n c f zi h e c h g e
公共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
![公共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99053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3.png)
公共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在当今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解决公共卫生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和组织关注的焦点。
公共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应运而生,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公共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数据收集和分析1.1 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收集和整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潜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趋势。
1.3 建立数据共享平台,促进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加强公共卫生管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二、疫情监测和预警2.1 利用信息化系统建立疫情监测网络,实现对疫情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2.2 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疫情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3 加强与国际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跨国疫情传播的挑战。
三、医疗资源管理3.1 利用信息化系统实现医疗资源的动态调配和优化配置,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3.2 建立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平台,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互通,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3 加强对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四、健康教育和宣传4.1 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公共卫生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4.2 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根据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和需求,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和服务。
4.3 借助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扩大健康宣传的覆盖范围,吸引更多人参与健康管理和预防工作。
五、应急响应和危机管理5.1 建立公共卫生信息化应急响应机制,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
5.2 利用信息化系统实现资源调度和指挥,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协同性。
5.3 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跟踪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公共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公共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在提升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应急响应和危机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急指挥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应急指挥信息系统-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e0dc0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d.png)
事故灾情
1
调查
事故灾情
2
核实
预测分析 3
事故灾情
4
备案
事故灾前、灾中、灾后预测
下级单位上报事故/灾情信息的统计与 核查,备案检索等
25
辅助决策-知识辅助分析
采用知识图谱技术,结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事故案例、专业知识等信息,建立面向各类事故灾害的辅助决策知 识模型,辅助分析领导救援决策。
26
辅助决策-辅助决策方案
联络
用 层
综合分析
协同会商
标
业务应用移动化
辅助决策
准
信息发布 指挥演练
案例推演 总结评估
视频接入
规
范
数 数据治理 数据接入
数据处理
数据资源池
交换共享
……
据
支 撑 层
业务系统 数据库 值班值守数据
应急演练数据
信息发布数据
专题研判数据
指挥体系数据
其他业务系统数 据库
传 输
有线/无线
卫星网络
短波/超 短波
应急指挥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1
目录
CONTENTS
1
2
3
4
行业形势 调研汇报 总体设计 解决方案
2
1
行业形势
3
3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 2014.12.31
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汶川地震 - 2008.5.12
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 - 2015.8.12
H7N9禽流感疫情 - 2013.3
软件配置:应急资源保障、值班值守、综合分析、结构化预案 、协同会商、辅助决策、指挥调度、信息发布、指挥演练、专 题研判、案例推演、总结评估、业务应用移动化、系统管理等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68d163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6.png)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频发,这些事件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事件,建设一套完善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成为了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和特点出发,探讨应急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应用,以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和水平。
一、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和特点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突发性、规模较大、有爆发趋势或传播风险的疾病、突发事件或其他公共卫生事件。
这些事件具有以下特点:1. 突发性。
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突然而至,没有预警。
因此,应急响应必须及时。
2. 规模较大。
公共卫生事件可能会影响很多人的健康和生命,对社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3. 有爆发趋势或传播风险。
许多公共卫生事件会有爆发趋势,一旦发生就可能迅速蔓延,并引起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传播,威胁全球健康安全。
二、应急管理系统的构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是指一套体系和机制,用于保障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和管理。
该体系包括预案编制、组织机构、应急物资、信息和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
1. 预案编制预案编制是构建应急管理系统的核心,包括组织机构设置、应急流程、应急处置措施等,应按不同场景、不同等级进行编制,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
同时,预案的有效性需要经过定期演练和评估,随时修正和完善。
2. 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是应急管理系统的基础。
应急管理机构应包括主管部门、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队伍等多个环节。
应急指挥中心是应急管理的核心组织机构,应该具备指挥、协调和管理的能力。
3. 应急物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是应急体系运行的物质保障,包括防护物资、隔离物资、医疗物资等。
物资的储备、配送和使用需要精细规划和有效管理,确保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有足够的响应能力。
4. 信息和技术支持信息和技术支持是应急管理系统的技术保障,包括应急信息平台、数据中心、卫生监测和预警系统等。
应急信息平台是应急响应和信息系统的基础,可以提供实时的监测和预警信息,协调应急资源和物资。
公卫应急预案
![公卫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599b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c.png)
公卫应急预案公卫应急预案。
一、背景介绍。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发的、传染性强、易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或其他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在面对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以便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机制。
设立专门的指挥部和应急响应组,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各项救援工作。
2. 信息发布和宣传。
建立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和宣传机制,及时发布事件信息、预防措施和救援指南,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3. 应急资源准备。
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资源储备体系,包括医疗物资、防护用品、疫苗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调配和投放。
4. 应急处置流程。
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包括疫情监测、病例诊断、隔离治疗、医疗救援等各项工作流程,确保迅速、有序地进行救援工作。
5. 国际合作与援助。
建立国际合作与援助机制,积极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合作,共同应对跨国传播的公共卫生事件,共享资源和信息,提高全球公共卫生应对能力。
三、应急预案实施。
1. 一旦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各级政府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和处置工作。
2. 坚持科学防控原则,依法采取必要的隔离、检疫和治疗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 加强信息发布和宣传工作,及时向公众通报事件信息和防护措施,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4. 加强国际合作与援助,积极寻求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
四、总结。
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预案要求,加强应急准备和培训,确保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救援和处置工作。
同时,公众也应增强防范意识,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共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
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公共卫生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d792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3.png)
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一、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口流动和交流日益频繁,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为了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制定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
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的传染病和其他公共卫生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疾病传播,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三、预案内容。
1. 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决策的高效执行。
2. 疫情监测和预警。
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3. 应急物资储备。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包括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确保在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投放和分发。
4. 医疗救治。
加强医疗机构的应急救治能力,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5. 社会宣传和教育。
加强公众的卫生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疫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6.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分享信息和经验,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四、应急预案的实施。
一旦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各级政府部门应按照预案的要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突发事件,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五、总结。
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和提升预案的实施效果,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公卫应急预案
![公卫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abd89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7.png)
公卫应急预案公卫应急预案。
一、背景介绍。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由自然、人为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突发性、大范围传播的疾病、伤害或危害公共卫生的突发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可能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有效的应急预案来应对。
二、应急预案的目的。
公卫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少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三、应急预案的内容。
1. 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机制,建立应急指挥中心,确保信息畅通和指挥有序。
2. 应急资源保障,及时调集医疗、防护、救援等物资和人力资源,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应急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的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预警能力和准确性。
4. 应急处置措施,制定应对不同类型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方案,包括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社会心理援助等措施。
5. 应急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应急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四、应急预案的执行。
1. 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后,各级政府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各自职责和协作机制,迅速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
2.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确保应急工作的有序进行。
3. 公众应听从政府部门的指挥和安排,做好自我防护,配合救援和处置工作。
五、应急预案的评估和完善。
1. 公卫应急预案的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要及时总结经验,发挥长处,改进短板,完善预案。
2. 定期组织演练和应急预案评估,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水平。
六、结语。
公卫应急预案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和提高应急预案的执行能力,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是城市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体建设原则是:“应急优先,平战结合,立足长远”。
建设适合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需要的多维度、多领域的综合、联动、协作的信息系统,加强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三大体系的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方案概述
微软公司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提供整体系统架构解决方案。
“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示意图如下:
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系统由“一个中心、一个门户、四个系统支撑平台、四个核
心应用平台”构成。
如上图所示,一个中心指数据中心;一个门户指医疗卫生应急指挥综合服务门户;四个支撑系统平台指地理信息平台、公共卫生应急资源管理平台、数据挖掘平台、视频会议协同平台;四个核心应用平台指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公共卫生监测预警系统、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系统。
数据中心
应急指挥数据中心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该数据中心不仅完成数据的汇总和上报,同时要通过该系统统筹协调医疗资源,统一指挥调度,实时掌握本区救治活动发展变化情况,指导本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处理。
能够随时对现有疫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各法定传染病在不同地区(空间)、不同时间、不同人群(人间)的分布特征、流行现状及其动态变化等。
数据中心支持应急处置过程,以及预防控制过程中的人、财、物等资源消耗进行调度、协调、监控,辅助领导决策。
在需要跨部门、跨行业协作的情况下,能够及时整合相关信息,提供所需的原始数据分析结果,保证整个体系在指挥中心的指挥下能平稳地应对突发事件。
数据中心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能够随时了解当前传染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应急处置状况,以及对可能影响到的区域、疫区的应急处置情况,如疫区消毒、封锁疫区等;支持对相应疾病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传播、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和动态展示,并据此对制定的各种疾病预防控制预案,以及各种预防控制措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为领导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数据。
数据中心提供完整的商务智能平台,提供数据异常报警机制和通报机制,提供数据挖掘和数据切片分析,提供完整的、图形化的、开放的分析界面和查询设计工具,并支持OLAP 和第三方专业报表工具。
医疗卫生应急指挥综合服务门户
综合服务门户(Portal)是应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综合服务门户,将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的各种应用系统、数据资源、网络资源等信息集成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之上,为指挥首长、业务专家与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服务,并以统一的用户界面提
供给用户,快速的建立对公众、内部管理人员的信息通道,使用户以统一的、个性化的、多渠道的方式访问各种信息和服务。
另外,作为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统一用户界面,接收来自外界各种渠道的服务请求,通过对后台服务的调用,最终把结果依据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响应给请求端,从而提高效率、响应性和适应能力。
公共卫生应急资源管理平台
公共卫生应急资源管理平台包括医疗机构设置、各专科配置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主要设施设备、应急卫生救治队伍等静态信息资源,是应对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基础。
通过对医疗资源数据的动态统计,可随时了解当前辖区内医疗资源的分布,为医疗资源的紧急调配提供决策依据。
数据挖掘平台
在公共卫生体系内存在着大量的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工作,例如传染病调查、分析、趋势预测、成因分析、大气质量趋势与疾病关系分析、三间分布分析、病媒体分析、水质与疾病关系分析等等。
这些统计、分析、挖掘工作,在总体层面上需要有一个平台进行整合和统一处理,并对本系统所有子系统的数据分析、数据统计、数据挖掘工作提供支持。
视频会议协同平台
视频会议协同平台的实现环境为公共卫生的网络线路和卫星备用线路,用户单位为全部市级节点、区(县)卫生局和包括区(县)CDC、区(县)卫监所在内的部分区级单位,是应急指挥、专家远程会诊视、应急培训、行政办公等应用服务的基础性平台。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支持是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服务功能的最高层次的应用,是整个系统的中枢。
它以各专业应用系统为主体,完成对全国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分析、研究、
预测、决策、执行和反馈的全过程,其中包含围绕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各种政务活动。
决策支持主要包括医疗资源调度系统、应急处理指挥系统、疫区确定和隔离、流行病学监测,以及围绕应急医疗管理工作的医疗设施建设管理系统、医疗政务信息系统、卫生信息公众服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综合决策支持是最高层次决策支持的体现,其主要功能是协调各专业应用系统的领域决策冲突,实现在全区范围的决策一致性。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平台的具体功能包括:
(1)共享信息的管理。
(2)应用系统接入管理。
(3)工作流管理。
公共卫生监测预警系统
监测、监控与预警系统是整个应急预警处理系统的基础。
平时细致有效的监测与监控是第一步。
一旦发现有疫情、病情出现,对传染个体的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就可以展开及时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取样分析,防止病情的扩散。
在全面分析和科学判断的前提下,发出预警信号,提醒政府和社会进行相关的应对和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
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包括:
●传染病监测
●临床症状监测
●实验室监测
●急救监测
●影响区域监测
●动物和媒介监测
预警系统是指对监测数据(传染病个案、传染源、接触者、活动范围、居民健康档案等)、历年传染病、流行病发病情况及社会经济、人口、环境、气候等可能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判断,建立诊断和预测模型,对易造成疾病爆发、流行或重大危害的分布状态及危险因素进行早期报告。
公共卫生监测预警系统处理系统中的预案系统,包括:
●各种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理程序
●影响区域应急处理程序
●医疗物资调配应急处理程序
公共卫生监测预警系统要想达到高效、快速反应,首先必须形成完全覆盖,不留漏点。
但完全覆盖必然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许多医疗单位和行政、事业单位。
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
本子系统是集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特殊疾病、疫情等主动报告、跟踪、管理、自动分析预警为一体的综合业务应用系统。
通过建立以所需管理疾病(传染病)病例个案报告、个案跟踪服务、相关环境和疾病相关事件信息采集为基础的、全市所有监测单位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主要实现目前各类报告卡的电子化,以及便于进行各类查询、统计、分析、报表图表自动产生、质量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本市重点传染病信息计算机自动分析和报警模式,实现对全区传染病相关信息的集中管理和疫情的动态分析。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系统
本子系统是整个“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监测预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关子系统提供的日常医疗救治业务数据、传染病常态数据和病人就诊数据监测和分析,实现对各种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作用。
本系统还能与其他应用子系统协同,对可能出现卫生事件
的情况进行处理,并在日常医疗业务数据采集与监测中发现异常情况,便于指挥决策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微软公司根据“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建设原则和业务需求,结合各级城市安全体系建设和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合作伙伴紧密配合,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提供以下信息化服务和产品:
(1)设计完整的系统架构和业务应用功能体系。
(2)应用软件设计与集成。
(3)基于“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应用内容,设计其基本数据结构,设计并建立数据资源管理维护机制。
(4)根据应用——数据关系和应用实际分布,结合现有网络资源状况和应急指挥通信需要,设计系统的网络通信平台。
(5)根据应用——数据关系,提出应用软件与应急指挥平台的应用功能配置、界面划分、关联内容和关联方式,设计统一的系统内部数据交换接口和系统与外部系统数据交换接口,构建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
(6)根据应用——数据关系、数据处理能力要求、数据存储能力要求和系统备份要求,设计数据中心和灾备系统的硬件结构及系统软件基本组成。
(7)根据网络环境、应用环境和业务特性,设计系统的安全体系与有关管理制度。
(8)设计应急指挥平台的功能组成、设备配备、通信系统、对外(其他应急系统)数据交换内容和方式。
(9)设计模拟突发公共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置演练方案,并与其他包件中标方配合,协助用户完成模拟演练。
对演练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暴露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10)规划系统公共功能资源(门户、GIS平台、网站平台、报表工具、分析工具、安全保护手段等),并确立其使用模式。
(11)设计并建立系统的信息门户,制定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的规范。
为支持上述解决方案,我们建议参考以下运行环境:
服务器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 R2
数据库服务器:SQL Server 2008
BI门户服务器:SharePoint Portal Server 2007
数据交换及整合平台;Biztalk 2009
商务智能平台:SQL Server 2008
终端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Professional,Windows 7 Professional
数据访问和分析工具: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Office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