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形框架桥顶进法施工技术
顶人法施工的框架式通道桥箱涵顶进施工工艺
![顶人法施工的框架式通道桥箱涵顶进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b0cae73280eb6294dc886cbf.png)
27 箱涵顶进施工工艺27.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桥梁工程从现有铁路、道路路基下通过、在现场工作坑内现浇闭合框架结构(箱涵),釆取顶人法施工的框架式通道桥。
27.2施工准备27.2.1材料要求1箱涵制作所需原材料(模板、支架、钢筋、混凝土原材料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产品标准规定,应符合本标准第 1,2,3 章规定。
2顶进后背、滑板所需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产品标准规定,应符合本标准第1、2、3 章规定。
27.2.2机具设备1土方机械:反铲(挖掘机)、自卸车、翻斗车等。
2顶进吊装设备:高压栗站、高压油管、双作用千斤顶、顶铁、顶柱、横梁、连接板、汽车吊等。
3仪器工具:经纬仪、水准仪、激光指向仪、撬棍、扳手、水平尺、小线27.2.3作业条件1施工现场具备三通一平,满足施工要求。
2箱体顶进前完成线路加固工作、完成既有线路监测布置。
3工作坑作业范围内的地上构筑物、地下管线调查、改移已完成27.2.4技术准备1认真熟悉图纸,进行现况调查、根据现场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有关部门批准。
确定桥涵顶进、引道施工、排水栗站及其他地下管线施工的占地范围、相互关系、施工顺序、施工工法。
2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向班组进行交底。
3组织施工测量放线。
27.3操作工艺27.3.1工艺流程现场调查一工程降水一工作坑开挖一后背制作一滑板制作一铺设润滑隔离层一箱涵制作T顶进设备安装一既有线路加固一箱梁顶进启动、试顶、空顶一吃土顶进T监控与检查一箱体就位一拆除加固设施一拆除后背及顶进设备一工作坑恢复。
27.3.2现场调查、包括下列内容:1客、货车辆运行状况,车辆通过次数、车辆间隔和运行速度、股道数量、间距和高程;线路及道岔种类和使用性质。
并应了解路基中埋设的地下管线、电缆及其他障碍物等情况及所属单位对施工的要求;施工期间交通疏导方案的可行性。
2设计桥涵长度、顶进坑位置和顶进方向是否与实际一致。
3桥涵结构设计能否满足顶进要求。
4桥位及附近的地形、地貌及现况地面排水系统,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简析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
![简析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0a71828ad51f01dc381f1b7.png)
简析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前言:在整个铁路运输施工中,顶进施工法凭借其施工周期短、影响小、不扰乱铁路正常运行受到人们的青睐。
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利用顶进设备将事先预制好的箱形构筑物顶入路基中,使其形成立体交叉通道,该施工方法能够从根本上加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安全可靠的同时且操作简单。
1、顶进前的准备工作在整个顶进施工前,其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单位应结合着工程所在地的实际状况,提前向该地的铁路局提出慢性点申请,并设置相应的慢性标志,第一时间与铁路工务部分联系,签订相应的安全协议后组织人员将相关顶进设备运到施工现场;其次,对施工线路需要加固的质量进行整体评估,并对其加固件的接触点绝缘处理进行仔细检查,在确保绝缘及接缝点后方可安装千斤顶,并在使用前进行一到三次的压力试验;最后,安装完毕油管路后,需要进行相应的试运转,按照规定标准对压力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按照施工要求,对油管的漏油情况,顶铁的长度"规格"数量配置情况等进行检查;同时对测量仪器的齐全性"良好性,测量平台的完备性等情况进行检查。
如图一:地道桥注浆固化范围纵桥向剖面图。
2、顶进前技术措施地区进行铁路框构桥施工建设时,由于当地地下水位较高,因而桥位除路基稳定性不足。
加之当地路基为回填土,更为其路基性能增添了一份不稳定因素,故该铁路施工路段很容易出现溜塌现象,导致滑板断裂的不安因素也一直存在。
针对这种情况,工程在进行顶进施工時,做了如下准备:2.1路基降水由于该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故施工前首先对当地水位问题进行了处理。
通过先查勘察发现,桥址最深处位于水下4.6m位置处,由于顶进施工时要求滑板水位需要比水位高出1m以上,故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防水处理。
通过分析当地地质资料,发现桥址砂土层不明显,四周黏土较多,故实际防水性较低。
为解决高水位给顶进施工带来的不便,防止铁路路基下沉,顶进施工正式开始前10天,通过设立降水口的方式对施工路段进行降水处理。
顶进桥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顶进桥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201e0ce45c3b3567ec8b93.png)
顶进桥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根据设计,本标段共有xx 座顶进框架地道桥,分别为3m 、4m 、5m 、6m 、7m 、9m 等跨度,xx 框架地道桥采用吃土顶进,其余采用空顶法。
顶进施工时根据涵身长度采取一次顶进或分节顶进的方案。
顶进涵开工前1个月向铁路管理方和甲方报送施工方案和慢行封锁计划,待审核批准后,认真核对批复的施工时间、地点、内容,并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顶进涵总体施工顺序如下图。
顶进框构桥施工流程图⑴工作坑、后背施工工作坑是预制框构箱体的工作场地,施工前根据既有铁路两侧的地形、场地的大小及地质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布置在线路一侧,采用挖掘机开挖,基底人工开挖平整,用小型碾压机具碾压密实。
后背采用钢轨桩加固,夯填土,浇筑钢筋混凝土后背梁,确保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⑵滑板施工滑板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
施工准备框构箱体预制线路加固安装顶进设备箱体顶进线路恢复后背、滑板施工工作坑开挖滑板施工工艺流程图滑板施工方法如下:滑板是预制框构的底板,两侧支墩起导向作用。
滑板应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采用C25钢筋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厚20cm ,并设置钢筋混凝土地锚梁和导向支墩。
基底碾压密实,检查标高和平整度,测量定位滑板位置,用方格网控制高程,测设滑板施工模板的位置和标高拉线施工。
滑板与后背梁一并施工,为防止顶进中滑板与后背梁的连接处断裂,将滑板的纵向钢筋伸入后背梁内,伸入长度不小于30d ,端部设标准弯钩并连结到后背梁的钢筋骨架上,以保证滑板与后背梁的整体性。
滑板混凝土的浇筑要确保混凝土的刚度、强度和表面平整度,浇筑过程中随时检查模板标高,发现偏差,及时调整,控制平整度误差不超过3毫米。
滑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养生,养生采用覆盖草垫并及时洒水,保持滑板混凝土湿度。
养生达到规定时间后铺设由润滑层和塑料布组成的润滑隔离层。
⑶框构箱体预制在滑板上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构箱身,框构箱身采用就地浇筑,模板采用整体钢模以中线和边墙高度为基准全桥统一设计和安装,以使板缝顺直美观。
框构桥(涵)顶进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
![框构桥(涵)顶进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058c263169a4517723a36d.png)
目录一、顶进施工工艺 (1)㈠、顶进顺序 (1)㈡、工艺流程 (1)二、顶进施工方法 (2)㈠、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2)2.机具设备准备 (3)㈡、试顶 (4)㈢、顶进作业 (4)1.顶进方法 (4)2.顶进过程注意事项 (5)3.桥(涵)体顶进的轨迹 (5)4.顶进方向和高程的控制 (6)三、质量标准 (6)㈠、主控项目 (6)㈡、一般项目 (7)附页顶进记录表 (8)框构桥(涵)顶进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一、顶进施工工艺㈠、顶进顺序桥(涵)身开始顶进时,对单孔、双孔或三孔连续框架结构,没有顶进的先后次序问题。
对双孔不连续结构,只要两箱身保持一定的搭接长度,谁先谁后都可以。
对三孔不连续结构,在路基内顶进时,必须保证中孔领先顶进。
㈡、工艺流程1.当箱身在工作坑底板上移动时,不论孔跨多少,其工艺流程都相同。
底板顶进施工工艺流程2.当箱身与路基接触后,增加挖运土方工序。
路基顶进施工工艺流程二、顶进施工方法㈠、施工准备顶进作业开始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全面检查顶进前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1)做好施工调查、核对设计文件,认真审核并热悉设计图纸,做好定位复测工作。
(2)检查桥(涵)身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强度。
(3)计算顶程以及观测人员的组织和仪器装置。
(4)检查线路加固、后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掌握《铁路桥涵施工规范》的有关要求。
(6)根据顶力选择顶进设备。
桥涵顶进时,必须克服箱身与周围土壤之间的摩擦阻力及端部刃脚切土的抗力,这些阻力的总和即为桥涵顶进时的顶力,顶力根据顶进长度、土的性质、地下水情况、桥体外形及施工方法等因素,按下列计算式计算: P=K[N 1f 1+(N 1+N 2)f 2+2Ef 3+RA]式中:P ——最大顶力;N1——桥涵顶部荷载(KN).(包括线路加固材料重量);f1——桥涵顶部表面与顶部荷重之间的摩阻系数,如荷重仅为线路材料可取f=0.2~0.5;复土较厚时取f=0.7~0.8;N2——箱身自重(KN)f2——箱身底板与基低土的摩阻系数,一般取0。
铁路箱型桥顶进施工方案
![铁路箱型桥顶进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43535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a.png)
铁路箱型桥顶进施工方案1. 引言铁路箱型桥顶进施工是桥梁施工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它能够有效地减少对列车运行的干扰,提高施工效率。
本文将介绍铁路箱型桥顶进施工的方案和相关步骤。
2. 方案概述铁路箱型桥顶进施工是指在铁路箱型桥上方搭设工作平台,利用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桥梁维修和改造工作。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前准备•搭设工作平台•进行桥梁维修和改造工作•施工后清理3.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铁路箱型桥顶进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施工前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2 资源准备准备需要的施工机械、设备、材料和人力资源,确保施工能够按计划进行。
3.3 安全防护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设置合理的防护措施,保护施工人员和列车运行的安全。
4. 搭设工作平台铁路箱型桥顶进施工需要在桥梁上方搭设工作平台,以便进行施工工作。
搭设工作平台的步骤如下:4.1 确定施工范围根据桥梁的实际情况和施工需求,确定施工范围和施工平台的位置。
4.2 搭设支架在桥墩上方搭设支架,用于支撑工作平台和保证施工的稳定性。
4.3 安装工作平台在支架上安装工作平台,确保平台的稳定和安全。
4.4 安全检查在平台搭设完成后,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平台符合相关施工要求和标准。
5. 桥梁维修和改造工作在搭设好工作平台后,可以开始进行桥梁的维修和改造工作。
具体的工作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而定,可能包括以下方面:5.1 桥面修复对桥面进行修复,包括填补裂缝、修复破损部分等工作。
5.2 防水处理对桥梁进行防水处理,确保桥梁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5.3 加固工程对桥梁进行加固,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4 其他维修和改造工作根据实际需求,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的维修和改造工作,如护栏修复、涂料更新等。
6. 施工后清理桥梁维修和改造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确保施工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浅析既有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
![浅析既有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4c63d63f242336c1eb95efb.png)
浅析既有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摘要:文章简要介绍在不影响既有铁路运营条件下,采用顶进法施工铁路框构桥的施工工艺流程、线路加固、施工注意事项以及顶进作业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既有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顶进施工法是利用顶进设备将预制好的箱形构筑物逐渐顶入路基,以构成立体交叉通道的施工方法。
该法施工中对铁路运输干扰时间短,不中断行车,能保证铁路正常运营,同时能保证路基的稳定,且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施工时间短,质量也能得到保证,因此被广泛用于地道桥、箱形桥涵工程施工中。
1、顶进施工工艺桥涵顶进施工就是在既有铁路线的某一侧开挖工作坑,现浇滑板,在滑板上浇筑钢筋混凝土桥体,修筑后背。
同时进行线路加固,安装顶进设备。
当顶进前方挖土完成一个顶程后,即开动高压油泵,使顶镐产生顶力,通过传力设备(顶铁、顶柱和横梁)并借助于后背的反作用力将桥体向前推进。
待推进一个顶程后,在空挡处放顶铁,挖运出一个顶程距离,以待下次开顶。
如此循环进行,直到整个桥体顶进就位为止。
桥涵顶进法如图1所示,顶进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
2、线路加固线路加固是框架桥涵顶进施工的关键,顶进前要收集现场有关资料,认真研究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线路加固方案,以确保框架桥涵顶进施工时既有铁路的绝对安全。
框构桥顶进施工中铁路线路加固常用的方法有吊轨梁法、吊轨横梁法、D型便梁法、钢轨束梁法、工字钢束梁法等,以下主要介绍D型便梁法加固线路施工方法。
2·1 D型便梁安装D型便梁可采取2种方案安装:(1)先纵梁,后横梁主要安装步骤:①按计划位置,先将一片纵梁就位,另一片纵梁高出枕木0·2m左右,以便抽出枕木;②待纵梁垫稳撑后,安装接板及牛腿;③按照工务六抽一规则要求抽出枕木,换安横梁,从纵梁两端向中心排列抽换,抽1根枕木塞1根横梁,塞入横梁时要对准主梁联结板并定位,同时垫好橡胶板,并上好扣件;④将垫高的一片纵梁降落就位,并联接纵横梁;⑤逐渐扒除道碴,安装斜杆和所有联结系统,上满螺栓、弹簧垫圈等。
浅析铁路框架箱桥预制顶进施工技术
![浅析铁路框架箱桥预制顶进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50605af25c52cc58ad6be47.png)
浅析铁路框架箱桥预制顶进施工技术摘要:本文通过对许昌市瑞贝卡营业线框架箱桥预制顶进施工技术为例,深入的对道路预制箱桥顶进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为相关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铁路框架箱桥;预制顶进;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拟建许昌市瑞贝卡大道与阳光大道连通(下穿京广铁路)工程,位于京广铁路许昌车站至临颍车站区间,距离许昌车站2.5km。
道路中线与铁路斜交,斜交角度为68°,道路中心线与京广铁路下行线交叉处铁路里程为K765+510.7。
铁路以路堤形式通过,铁路路肩与两侧地面基本齐平,东侧路基半宽5.7m,路肩上设有养护道路和封闭网,养护道路宽2.0m;西侧路基半宽5.4m,路肩上设有养护道路和封闭网,养护道路宽2.0m。
股道中间没有路基侧沟,路基水散排铁路西侧距离轨道车库线19.8m为既有丰产路,丰产路平行于铁路,路宽6.4m,道路以西为兴华路,地形平坦,为大量民房。
架空范围南侧外4米处有既有轨道车库一座,架空范围外北侧50米处有既有人行箱涵一座,其中轨道车库离圆管涵距离为不小于10米,小箱涵与顶进箱涵不小于100米。
均不影响此次架空顶进作业。
图1 架空范围最北端(断面一)路基横断面图2 箱桥预制技术要点箱桥在既有铁路东侧进行预制。
主体箱桥形式为9m+(12m+12m)+9m四孔箱桥,机动车道箱桥连续,非机动车道分离。
天然气护管涵采用φ1.5m钢筋混凝土圆管,每节2m,共30节。
采用架空范围内带土顶进,中心线与铁路交叉里程为京广下行K765+545,交角73°,位于新建箱桥东侧5m,西侧15m,涵顶离轨面4m,采用人工顶管施工。
提前预制机动车道箱桥及非机动车道箱桥,护管涵在顶进前购置完毕。
机动车道箱桥施工按照常规工艺正常施工,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盘扣式钢管支架,支架立杆纵向间距为120cm,横向间距为90cm,步距为150cm;盘扣式钢管支架的搭设应符合《JGJ231-201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
框架桥顶进施工及施工工艺
![框架桥顶进施工及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eb8e54f94693daef5ef73d2b.png)
2 .后背墙、 .4 1 粱的施工
() 4 固定横粱与底板 和后 背 就要求顶镐随桥体人土深度增加
后 背 墙 采 用 C 0 筋 混 凝 梁的连 接不得 有 间隙 ,出现间 隙 逐渐 减少 右边 顶镐数 而增加左 边 2钢 土 ,在墙 与千斤顶 之 间设 置钢 筋 及 时用 适 当厚 度 的钢 板楔 紧 , 再 顶镐 数 ,以平衡桥 体受 到 的变 化
石蜡 滑石粉 润滑层 以减小 顶进 时 检查 确认 , 包括箱体混凝 土强 度是 定位 置时 ,左转力矩 与右 转力 矩
的阻力 ,同时在框架两侧 5m处 否达到设计强度、 e 线路加固情况、 相等 , 桥体处于暂时平衡, 随后侧
设置 导 向墩 和导 向钢轨控 制顶进 后 背情况 、 顶进 设备情 况 、 场照 现 时 的方 向偏差 。 明 以及 与交通部 门联 系情 况等 。 向土压 力产 生的左 转力矩 将大 于 正 面 土 阻力 产 生 的右 偏 力矩 , 这
211工 作 坑 开 挖 ..
工作 坑 是 预制 和顶 进 的 临时 性 工作 场地 。 工作 坑 内设有 滑板 , 其上 铺 设润 滑 隔离 层 ,箱 体在 工 作 坑 内预制 。箱体 顶进 工 作能 否 顺利 进 行 与工 作坑 的 布局 关 系很
囝珏
大。
212排 除 地 表 水 及 降低 地 ..
车旅 行 速度 不 断 提高 以及 地 方经 济 的不 断发 展 ,地 方道 路 与 铁路 的交叉 越来 越 多 ,平交 道 口已经 不 能适 应铁 路 和道 路 高速 行 车 的
( 架 桥 )的施工 质量 易 于 控制 、 板 的现 浇 均在 工 作 坑 内进 行 , 框 同 可 以分 孔施 工 ( 孔框 架 桥组 合 多
顶进框构桥主要施工技术研究
![顶进框构桥主要施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7ccae45901020206409c83.png)
顶进框构桥主要施工技术研究摘要:顶进框构桥施工过程主要可以分为框构桥主桥结构的预制、铁路线路的加固以及顶进施工三个部分。
顶进框构桥的施工,能够最大限度缩短铁路线路加固时间,提高了铁路运营效率,保证了行车安全。
通过对顶进框构桥的施工过程的介绍,阐述了施工流程、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控制要求,提出了施工过程之中应当注意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一.顶进框构桥的施工概述顶进框构桥施工过程主要可以分为框构桥主桥结构的预制、铁路线路的加固以及顶进施工三个部分。
这种施工技术在铁路既有线路的改造工程和铁路施工之中使用较多。
在实际上是将框桥的施工过程分为桥体的预制和桥梁的顶进施工两个部分,有效提升了加固时的工程进行效率,对于提高铁路的运营质量以及行车安全保证有很大的意义。
二.工程实例分析1、工程概述本文所研究的工程项目为平交道口改立框构桥,桥梁的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两孔连续,净宽为2-8.0m,全长25m,全高为7.6m。
在施工现场,施工工作坑的位置根据工程现场的地形、场地以及土质情况进行选择。
在桥梁主体材料的选择上,框构桥的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在线路加固的选择上使用工字钢纵横梁法施工,施工之中使用千斤顶进行框构桥的顶进处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之中的主要难点是顶进施工之中可能会影响列车的运营以及铁路路基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之中除了保证施工过程的效率和质量之外还需要保证现有的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行。
2、施工顺序(1)工作坑施工在施工之中首先要进行的基坑的开挖。
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施工环境和施工需求进行基坑开挖座标的确定,在这个过程之中,技术人员的主要工作包括桥梁高程的测量放样、预制体箱梁的放样等。
在实际设计之中,在施工环境周边可能存在影响施工的因素比如河流等,在施工计划之中需要针对这些因素进行优化。
在工作坑的施工挖掘过程之中,针对施工区域之中存在的河流可以使用钢管和水泵进行水流的引流过程,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以及周边居民的正常用水。
框架桥涵顶进施工技术简介
![框架桥涵顶进施工技术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eeeec3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17.png)
框架桥涵顶进施工技术简介桥涵工程是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其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
框架桥是桥涵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结构类型,而框架桥涵顶进施工技术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方法。
顶进施工技术是一种适用于框架桥涵的施工方法,也被称为“钻孔法顶推法”。
该方法通过使用多个液压顶杆,以一定的速度和力量,将框架结构分段向预留的孔洞推进,直到框架结构完全推进到预定位置。
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先将整个框架结构制作成多个小段,再通过现场组装、涂漆和调试等工序完成整个结构的安装。
相对传统的建造方法而言,顶进施工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该方法无需临时支撑结构,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和成本。
其次,该技术通过模块化的生产过程,可以快速、准确地将框架结构分段制作,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厂房空间需求。
此外,该方法还可以防止土方、水流或建筑物对现场施工造成的干扰。
然而,顶进施工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最大的挑战是与现有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相适应。
由于桥涵结构本身的构造限制,顶进施工技术需要根据实际环境和条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在施工前要全面评估设计方案和现场施工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预防措施,确保成功完成顶进施工任务。
此外,在顶进过程中,技术工人需要密切合作、互相支持和敏锐地回应现场情况,以克服施工时可能出现的困难或问题。
框架桥涵顶进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其被广泛应用于市政桥梁、公路桥梁、铁路桥梁、航道桥梁、隧道、地下道路、通风井、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等领域。
特别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顶进施工技术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结合新的材料和建筑技术,顶进施工技术将更加成熟和成熟,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框架桥涵顶进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技术,已经在全球广泛应用,为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率。
顶进施工技术的优势和挑战并存,在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需求。
道路下穿既有铁路箱形框架桥顶进法施工技术
![道路下穿既有铁路箱形框架桥顶进法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0910e1c551810a6f4248690.png)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道路与铁路交叉施工技术不断提 升,在立交桥等项目解决交叉问题上适用于铁路和道路高速 行车要求。道路下穿既有铁路箱形框架桥顶进法施工技术考 虑到各种因素影响,采用道路下穿方案在新建道路既有铁路 交叉处运用箱型框架桥顶进技术应用已经获得成熟的经验。
3.3 使框构与滑板分离
顶进作业检查顶力均匀性,借助于后背的反作用力,对设 备及滑板、后背梁等试顶和框构起动:试顶的目的是每次升压 后检查一下顶进设备是否正常,后背、滑板及箱体有无异状, 并试顶稳定 10min 后检查油泵应逐渐加压,进行检查中还要检 查是否发生裂缝。
147
Doors & Windows
查四个角上框架结构强度:检查与框架桥结构压强试件,离后 背稍远距离处线路防护抢险的草袋、枕木、道碴等。只有当框 构混凝土达到 100%,在框构一侧的前后端用环氧树脂粘设一 个标尺设计强度后方可顶进。在后背梁两端同条件养护中, 设立标尺,开顶前应做好各种故障处理方案,顶进方向偏差的 观测设立观测站以观测在框构洞以及内框构顶进时的中线和 水平偏差。进行后背变形观测进行高程测量。
注 浆 的 主 要 材 料 :采 用 水 泥 水 玻 璃 速 凝 浆 液 ,其 配 合 比为:
(1)水泥浆:(按重量)水灰比为 1:1。 (2)水玻璃浓度:15%~20%。 (3)速凝浆液:(按体积)水灰浆:水玻璃为 1:0.5。注浆压 力 0.6MPa~0.8MPa。 注浆成孔:采用油压钻机进行钻孔成孔,钻孔要平顺,倾 斜度不大于 1cm,孔内清理干净,孔径和深度严格按照设计要 求终孔。 注 入 压 力 及 终 孔 标 准 :按 照 设 计 注 浆 压 力 为 0.6MPa~ 0.8MPa,在 规 定 压 力 下 ,注 浆 量 小 于 1L / min 时 ,稳 压 2min~ 3min,若压力不下降或压力降值不超过 5%,则正常止浆。注 浆结束后拔出套管,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封孔,清洗注浆泵、 制浆机、储浆灌,移机至下一孔位继续施工。 施工框架桥的顶进法施工工艺: 在底部滑板顶面抹滑石粉、平整滑板场地井点降水及→ 既有线准备后背顶梁、绑扎框架桥箱身采用挖孔桩→砌筑后 背墙和→ 安装钢刃脚和混凝土并养生放塑料膜→浇筑底部 滑板、涂箱身防水层→开挖前端扣吊轨,支撑点加固→顶进框 架桥箱身的前端。施工过程挖孔桩继续顶进,当顶程不够时 顶进千斤顶, 吊轨加固线路浇筑框架桥箱身的钢筋应前移后 背顶梁, 框架桥就位恢复线路。
路下穿既有铁路箱形框架桥顶进法施工技术
![路下穿既有铁路箱形框架桥顶进法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73811dba1c7aa00b52acb59.png)
路下穿既有铁路箱形框架桥顶进法施工技术【摘要】当道路遇到铁路的时候,道路下穿既有铁路是一个常用的方法,本文以下内容对道路下穿既有铁路箱形框架桥顶进法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以供大家参考学习之用。
【关键词】:铁路;箱形框架桥;顶进法;施工技术[ Abstract ]: When the roads meet the railroad, road crossing under the existing railway is a commonly used method, i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road crossing under the existing railway box jacking frame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y for everybody reference learning to use.[ Key words ]: railway; a box-shaped frame bridge jacking metho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1、前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道路与铁路的交叉越来越多,而采用平交道口已经不能适用铁路与道路高速行车的要求,必须采用立交桥的形式解决交叉问题,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很多立交都采用了道路下穿既有铁路的方式。
本文以下内容对道路下穿既有铁路箱形框架桥顶进法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以供大家参考学习之用。
2、顶进法施工框架桥的施工工艺顶进法施工时先在设计桥位一侧开挖工作坑,然后框架桥箱体预制、背分配梁浇筑及工作坑滑板的现浇,这些均是在工作坑内进行的,同时进行加固铁路,最后顶镐借后背的反力将箱体顶入路基。
顶进施工期间要车辆要注意慢行,需设专门线路防护组随时检测加固铁路,坚决杜绝行车事故。
顶进施工的顺利进行与否与施工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相关,所以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调查公路和铁路的运行情况,如列车穿越股道数目、通过间隔时间、公路交通量以及复测道路中线、高程; 调查及丈量需要拆迁、征地面积,铁路所属地下管线、公路或农用涵渠; 确定施工时道路的临时过渡方案和框架预制场地; 同铁路有关部门、当地政府和公路管理部门签订有关协议以取得支持。
浅析道路下穿既有铁路箱型框架桥顶进法施工
![浅析道路下穿既有铁路箱型框架桥顶进法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f033965fc850ad02de8041ad.png)
浅析道路下穿既有铁路箱型框架桥顶进法施工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急需发展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体系,使这些城市连成一体。
在实际工程中,许多工程都会穿越已有公路或铁路系统,当线路与城市干道平面交叉时,工程的施工对交叉口的干扰很大,因此,本文进行道路下穿既有铁路箱型框架桥的施工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立交框架结构、施工、项进法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普遍,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这些都会带来大规模基坑工程的开挖与支护。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急需发展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体系,使这些城市连成一体。
道路和大型桥梁工程的兴建,需要解决大量的地质工程问题,特别是超深基坑工程问题。
总之,基坑向深度大、面积大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通过对基坑开挖和框架顶进施工过程的现场测量,全面研究了施工过程中主要的方案和工艺,并着重研究了顶紧施工的方案要点,对同类穿越铁路或公路的基坑围护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1道路下穿既有铁路箱型框架桥顶进法施工主要施工方案和工艺1)降排水方案。
①井点降水:基坑内采用井点降水,以改善挖土条件,增加土体的被动土压力。
在基坑内设3排轻型井点,井点间距1.5米,外侧不设井点,以防止抽水时周围建筑物下沉和开裂。
若因围护桩渗透引起坑外地下水位下降(50~)时,应控制抽水力度或停止,并立即查明原因,进行止水帷幕修补。
②地面排水:围护桩外侧设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为了适应雨季施工和防止突发性涌水现象,还必须准备足够的基坑排水措施。
③便梁架设后,施工高压旋喷桩箱底基础之前,在每孔箱涵的便梁底下冲一排轻型井点,降水三天后施工箱涵下面的高压旋喷桩。
2)工作坑围护及地基加固。
顶进工作坑后背采用一排中钻孔灌注桩,外侧为两排密打φ700~双头深层搅拌桩,长18m,基坑两侧均为一排φ1000钻孔灌注桩,外侧为两排密打双头深层搅拌桩,长18m。
浅析既有铁路施工中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
![浅析既有铁路施工中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c338d4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61.png)
浅析既有铁路施工中框架桥顶进施工技术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马才德摘要:近年来由于铁路的快速发展,为确保人身及行车安全,既有铁路平交道口陆续取消,相应采用上跨立交桥或下穿框构桥所取代,相比两种类型的立交桥,上跨施工费用较高,征地拆迁范围广,而下穿立交桥则相对投入较低。
在维持既有线运营的条件下 ,采用顶进法施工下穿立交箱形框架桥的施工方法,应用广泛,技术日臻完善。
关键字:既有铁路桥涵顶进施工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南疆线增建第二线铁路改造工程,本桥位于库尔勒市城市主干道,铁门关道路与铁路相交夹角为69°57′4。
29″,线路中心里程为DK461+925,为平改立工程,下穿铁路为2-16米顶进框架桥。
本工程需要全封闭原有城市道路,进行开挖施工,框架涵预制阶段不影响既有铁路营运,最终采取铁路限速顶进法施工。
本工程地上地下迁改工程量较大,涉及产权单位多,施工干扰比较大。
2、工程特点(1)本工程为城市主干道下穿既有铁路立交桥,施工中必须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2)基坑为全开挖,铁路线两侧电力、通信、信号光电缆,自来水管道等干扰多,地质情况复杂;(3)因需短时间内开通封闭的市区道路,工期紧,任务重.3、施工技术措施3。
1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措施3。
1。
1施工准备(1)提前向铁路局提报计划,申请慢行点及封闭天窗点;(2)与工务段、车务段、电务段、通信段、供电段等相关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3)施工期间派驻站联络员到车站调度室随时掌握列车运行情况,及时通知施工现场负责人.(4)线路两端设防护人员,在列车通过施工地点时,及时与现场指挥人员联系,列车通过时暂停施工。
3。
1。
2顶进坑施工工作坑是进行框架箱身预制及顶进作业的工作场地,顶进作业时,工作坑内水位须降至基底下0.5~1.0m,因此应避开雨季施工,切实做好防洪、排水、降低水位等安全设施,保证顶进作业顺利进行。
基坑开挖时配合相关设备单位做好地下隐蔽设施的保护及改迁工作.根据设计和现场条件,选择工作坑位置。
浅谈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
![浅谈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0cacc2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9.png)
浅谈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摘要:现社会发展比较快,城市基础建设道路等级、规模比较高,市政道路穿行铁路/公路的宽度比较大,大型顶推框构随之越来越多,为解决城市的发展,同时不影响正常通行,采取预制框构顶推的施工方法。
本人结合工实例介绍框构桥顶推的施工技术和措施,希望同行借鉴。
关键词:框构桥;顶推为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输秩序,在市政道路与铁路、交叉口增设的下穿式框构桥大多采用顶进法施工。
框构桥顶进过程中严格进行测量监测,保证高程在规范范围内,存在最多的质量问题是“扎头”和“抬头”病害的防治,下面以工程为例,介绍顶进施工中采取的关键性技术措施。
一、总体施工方案下穿框构桥长度19.316m,采用顶进施工,顶程36.9m。
首先在既有线路基的一侧设置工作坑、修筑滑板,在滑板顶面上铺设隔离层,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构涵身,安装顶进设备,封锁时间架设既有线路,行车限速 45km/h,方可进行箱涵顶进施工作业,当顶进前方挖土完成一个顶程后,开动高压油泵,使顶镐产生顶力,通过传力设备,借助后背墙的反作用力把框构涵向前推进,待推进一个顶程后,在空挡处安放顶铁,框构前端挖土清运出一个顶程距离,为下次推进预先准备,按照此循环反复进行,直到整个框构涵体顶进就位。
线路架设施工在桥涵顶进作业中,是保障行车安全的核心环节。
合理的架设方案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
本桥顶进方案分为铁路线路架设、铁路路基加固两部分,轨道架设采用纵横抬梁架设,4组纵梁与横抬梁结合,3-5-3 扣轨,配合素混凝土支点带和枕木垛组合支撑的施工方案。
铁路路基采用高压旋喷桩注浆加固。
框构桥四角设防护桩,保持顶进过程中及架设系统拆除后路基稳定。
二、框构桥预制按照施工图设计,本工程的框构桥在西侧设计U形槽内预制后,顶推就位至铁路轨道下方,然后再进行U形槽的施工。
2.1工作坑布置2.1.1 后顶背顶进时原后背基础采用M10浆砌片石砌筑而成,在整个顶进过程中,后背基础作为主要受力构筑物,由于现场土质承载力差,地下水丰富,为了保证后顶背的质量,防止后顶背土体偏移,后顶背处更换为10根钻孔灌注桩,桩长16m,桩径1.5m,间距1.85m,灌注桩上侧做1.7m宽,1.0m高冠梁连接。
顶人法施工的框架式通道桥箱涵顶进施工工艺
![顶人法施工的框架式通道桥箱涵顶进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6eba76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5.png)
顶人法施工的框架式通道桥箱涵顶进施工工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市道路建设需求也日益增多。
而通道桥、涵洞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交通畅通、枢纽间高效连接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其质量和进度安排,关系到城市正常运作及效率的提升。
为了满足对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高质、高效的要求,新型顶进施工工艺应运而生。
什么是顶人法施工?顶人法施工,是一种由上至下、从一端顶进至另一端的先进施工工艺。
它通过在地面上建造框架式施工架,作为施工平面,使得桥涵、隧道恒定横截面的“盒子”式结构,在施工平面上进行制作。
框架式通道桥箱涵顶进施工工艺的实现先进的顶进施工工艺,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和质量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
框架式通道桥箱涵作为先进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本着顶进施工的原则,进行施工措施的拓展和经验的,依次完成以下几个施工步骤,实现了顶进施工:1. 底板组装底板组装是整个施工的第一步,通过架设钢模板,实现底板的浇筑。
这里,底板的浇筑较为关键,需要精心操作,以确保底板的平整度和承重力。
底板完成后,进行坐标标注,准备进行壁板、顶板的安装。
2. 壁板安装在底板完成后,进行壁板的安装。
壁板的安装较为简单,通过架设钢制标准模板,在顶进平面上进行施工。
此环节中,施工人员应掌握合理的垂直度,确保壁板安装的精度和可靠性。
3. 顶板安装经壁板安装后,进行顶板的安装。
在这个环节中,需要施工人员掌握一些特定的操作技能,才能保证顶板的精度和高度。
因此,施工人员对于顶进施工的仪器和技术,需要进行细致的学习和掌握。
4. 预制件加固当完成以上三个步骤时,即可进行预制件的加固。
加固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高强度的支模,并在预制件加固处进行加固,以保证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此环节中,需严格按照预制件加固设计要求,确保加固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5. 顶进施工预制件加固完成后,施工人员可通顶进施工继续工作。
在顶进施工的过程中,应掌握合理的施工情况,确保预制件的完整性和顶进施工的精度。
铁路框架顶进施工
![铁路框架顶进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88f788bac77da26925c5b033.png)
框刚顶进施工施工方案箱形框架桥施工主要分以下几步:线路加固和防护、旧桥拆除、箱形框架预制和顶进。
一、线路加固、防护梁采用双层8根I55c工字钢。
工字钢横抬梁采用I36a,间距为1m,采用垂直线路正加固,基本轨底和工字钢间垫绝缘胶垫和木板各一层,防止轨道电路连电。
图见下图。
二、旧桥拆除先申请施工要点,作好拆除旧桥施工的机械、材料、人员准备工作,尽量缩短施工作业时间。
先解除线路,拆除钢轨、枕木,然后清除旧T梁上道碴,拆除两T梁间连接(先加固防倾倒),用汽车吊将梁吊装运走。
旧桥墩台、基础混凝土采用静态爆破拆除。
三、箱形框架顶进施工箱形框架顶进施工工艺流程为:工作坑设计→测量放线→后背钢轨桩施工→工作坑基坑开挖→基坑滑板及砼后背梁施工→滑板润滑层施工→箱体预制→箱体防水层施工→箱体试顶→箱体顶进就位→恢复线路1、后背钢轨桩施工后背钢轨桩采用打桩机打入,后背长50m,按9根∕m布置,打入工作坑下2.1m。
2、工作坑开挖及后背梁施工工作坑采用放坡开挖。
用挖掘机挖土距设计标高20cm左右,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及时检测基底承载力是否符合要求,尽量缩短工作坑基底的暴露时间。
基坑周围设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抽水机将地层滞水抽排坑外,确保基坑顶面干燥无水。
坑顶设土堰以防地表水流入。
后背梁施工时,与滑板联结成整体,防止顶进时滑板开裂及后背后移。
后背混凝土梁钢筋绑扎后,预埋δ=20mm的钢板,同时钢板要用靠尺控制其与滑板垂直,为下一步顶镐安装及顶进创造条件。
3、工作坑滑板施工滑板是顶进工艺极为重要的设施,主要作为预制箱体时的施工垫层及顶进启动时与基底土坯的隔离层,使箱体在浇筑砼的过程中不致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并能防止箱体与其地面以下土坯的粘结影响顶进启动。
该桥拟采用20cm厚钢筋砼滑板,设地锚梁、钢筋混凝土方向墩。
砼板顶面用4cm厚1:2水泥砂浆抹面找平,抹面分两(次)层,每层厚2cm,顶面平整度控制在±3mm。
润滑层用55-60号石蜡,待顶面干燥后用毛刷横竖各刷一遍,总厚不超过1mm,再刷一层机油后铺3mm厚滑石粉,上铺宽幅塑料布一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箱形框架桥顶进法施工技术
摘要:由于规划的需要,经常会出现新建道路必须与既有铁路交叉的情况,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上跨或下穿。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维持既有铁路正常运营的情况下,采用顶进法施工下穿箱形框架桥的施工特点、工艺原理及流程、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有关的力学计算、施工中的主要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供在今后施工中借鉴。
关键词:箱形框架桥;顶进法施工
1.概述
顶进施工技术是一种成熟的地下建(构)筑物不开槽的施工方法,我们将其应用于地方道路与铁路的公铁立交桥施工中,本文将结合深圳市南坪快速路与留仙大道联络段下穿平南铁路的顶进框架桥为例,对框架桥顶进法施工技术作介绍。
2.施工工艺原理
顶进框架桥施工是在原有铁路线的一侧路基旁先开挖工作坑,在设计标高上浇筑砼滑板,修筑顶进后背,如地下水位较高还需进行降水和防排水处理;之后在滑板上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同时对原有铁路进行加固(既有线采用挖孔桩作支墩,施工便梁和工字钢扣、吊轨加固线路);根据滑板的摩阻力、周围土的摩阻力及刃角切土时的阻力(取决于框架自重、板顶荷重、箱身两侧土压力等)计算顶力,选择液压式千斤顶(一般每台顶力为2000~3000KN,顶程1~2m)数台;安装顶进设备并调试好,当前方挖土完成一个顶进行程后,即可开始顶进。
框架推进一个顶程后,便可从框架中取土,挖运土达到又一个顶程距离后,再次进行顶进。
如此挖土—顶进—挖土,循环往复进行,直到整个框架全部顶进就位。
3.顶进框架桥的施工方法
本项目为深圳市南坪快速路与留仙大道联络路下穿平南铁路框架桥,其中心线路里程:K20+230,
下穿平南铁路框架桥尺寸为两孔,其两孔尺寸分别为1-13m×6.5m和1-16m×6.5m,框架长度为10m,框架顶板至轨底的距离为:1.7m。
该顶进桥的主要施工步骤为:准备工作完成后,首先施工挖孔桩,同时进行工作坑开挖、滑板和顶进后背施工;然后在滑板上预制箱体;箱体预制后采用6片六四军用梁纵吊梁(每侧3片)、I45工字钢横抬梁对线路进行架空、加固;后背箱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及线路加固检查合格后即进行箱体顶进。
两孔框架桥分两次顶进,每跨一次性将框架顶入到位。
顶进就位后拆除线路加固防护设备,恢复线路行车。
框架顶进布置见下图。
⑴.开挖工作坑
框架顶进布置示意
工作坑是预制和顶进框架桥的场地。
其大小应根据原铁路线两侧的地形、场地大小、桥体埋深及平面尺寸、后背大小等情况综合考虑,并预留一定的操作空间。
坑边坡坡度大小应据规范要求设置,靠近铁路路基一侧的边坡应缓于1:1,坑顶边距铁路中心线不得少于 3.2m。
平南铁路顶进框架桥的顶进工作坑选在铁路线南侧。
在距铁路中心线5m处开挖工作坑。
土方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
开挖前首先对既有线路基进行加固和防护,并同时做好防排水。
工作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人工清理坑底,并夯填10cm碎石垫层,在工作坑四周挖0.5×0.5m排水沟,布置两个集水井,用抽水机及时抽出工作坑内积水。
⑵.滑板施工
滑板是用作预制箱体的底板,同时在箱体结构顶进时起导向和支撑作用。
也是安放顶进设备的场地,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滑板采用C20钢筋砼,滑板平整度要求在2米范围内凹凸差不超过5mm。
滑板厚30cm,板底设地锚梁,两侧设C20钢筋砼导向支墩。
为防止框架在顶进中出现扎头现象,除顶进前端滑板底设有船头坡外,滑板也在顶进方向做成千分之五的斜坡。
为防止顶进过程中滑板随桥体错动,在滑板尾端将滑板和后背钢筋砼分配梁浇筑在一起。
⑶.铺设隔离层
当底板制作好后立即铺设隔离层,隔离层用一层石蜡(掺25%机油),再涂3mm厚的滑石粉,上面再铺一层塑料薄膜,最后再铺一层石蜡(掺25%机油)。
⑷.施工顶进后背
后背主要是承受顶进时水平顶力之反力的临时结构。
在顶进全过程中要求不裂不断,更不能有较大的变形和移位。
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及设计要求,顶进后背采用打入钢轨桩和M10浆砌片石组合后背,背面用土回填夯实填至后背顶面。
⑸.框架预制和刃角安设
框架的预制与普通钢筋砼结构完全相同,这里不作详述,需要指出的注意事项有三点:
①.框架预制时要确保滑板中心与顶进中心线相一致,以减少顶进误差。
我
们这次施工的平南铁路顶进框架由于是两孔,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两孔框架可以同时预制,所以多做了一个横移后背,其作用是将后顶进的一孔框架横移至顶进中线位置。
②.船头坡。
为了防止扎头,我们一般要在箱底前端作2%的船头坡,以便顶进时将高出箱底的土壤压入箱底,增强其承载能力。
船头坡的制作方法:用黄土坯制成船头坡形,铺上油毡,灌注混凝土后即成。
③.刃脚。
刃角又称前端护壁,其主要作用是切土和防止路基塌方,同时减少顶进阻力。
刃脚安设在箱身前端,采用钢板制成,钢刃脚与箱身前端的预埋螺栓联结牢固。
④.防水及润滑。
在开顶前先进行箱顶和箱身的防水层施工,并在其表面进行润滑处理,以进一步减少顶进阻力。
⑹.既有线吊扣轨加固
由于线路轨底至框架顶部距离为1.7m,吊轨纵向梁为加强型六四军用梁(每侧3片),其高度为1.66m,再加上横抬梁I45工字钢,所以线路防护扣轨架空梁采用吊轨梁形式。
横抬梁与纵梁用Ф22U型螺栓进行吊挂。
横抬梁间距与既有线路混凝土枕间距一致(即每两根枕木间穿一根横梁,间距为0.55m)。
支墩采用直径2.0m的挖孔桩。
安装、拆除扣轨梁施工时均需利用封锁时间进行。
4.顶进法施工框架桥的主要注意事项
⑴.既有线行车安全。
顶进桥施工,安全工作是永恒的主题,特别是既有线行车安全。
顶进桥涵施工,专业性很强,技术要求高,必须由熟练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线路加固方案必须经过严格的力学检算,以保证安全;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既有线施工安全技术规则》及相关的铁路部门安全操作规程。
⑵.要防止施工过程中顶偏、扎头和抬头,这些是顶进法施工中较易出现的现象。
造成顶偏的主要因素有各千斤顶的顶力和顶程不均,后背墙的刚度不够,两侧土体的土质不均等;造成扎头的主要因素是当顶进框架前端顶出底板1/3长度后,由于前端土体潮湿偏软,则易出现扎头;造成抬头的主要因素是顶进的框架前端上翘过高,顶出底板长度后仍然不能通过压实前端土体来满足设计要求。
纠正方法:左右偏差,可用增减一侧顶力或用挖土量来调整;高程有偏差时,在底板前方超挖可纠正箱体上仰“抬头”现象,通过“船头坡”可防止下倾“扎头”现象。
当遇到场地土质松软,有可能导致箱体“扎头”时,可在底板前采取换填、浇筑砼等方法。
5.体会
⑴. 箱形框架桥顶进法施工是铁路改造立交框架、增加涵洞的一种常用方
法,特别适用于既有线的改造。
⑵.采用加强型六四军用梁加固线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既有线行车的影响,本项目除在线路加固过程中列车限速25km/h外,其余正常施工时间列车可恢复行车45km/h。
(3).要有专业的熟悉施工原理的劳务工人,分工协作,同时要备齐必要的机械设备。
(4).本项目狠抓现场管理,严控工序,,确保了工程质量,同时提前工期9天完成了施工任务,受到了业主及各级单位的肯定。
作者简介:易联兵1978年10月,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