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百胜镇丛林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方案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发展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发展提升特色高效农业保障供应能力突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推进农业由生产向生活服务和环境生态多功能转变,积极发展都市型、生态型、外向型、品牌型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打造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202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格局现状与未来动向研究,着力保障粮食供给安全。
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确保种植面积稳定在135万亩以上。
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推进农业水利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
积极选育高产优质粮食新品种,提高粮食作物良种普及率,推行高产栽培技术和模式,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提升收储调动能力。
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进优质粮食深加工和品牌化建设。
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强化区域统筹,加快形成以榨菜、中药材两大百亿级产业为主导的“2+X”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围绕做响品牌、做优基地、做强集群、做大市场,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榨菜全产业链。
突出大规模、大品种、大产区、大健康,建设全国知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加快发展柑橘、龙眼荔枝、茶叶、生态畜牧、蚕桑、生态渔业等特色种养殖业以及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笋用竹、花卉苗木等林下产业,大力发展兼具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农业产业,积极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产业带。
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挖掘利用道地种质资源,研发一批品质好、产出高的优良种养品种,建设一批扩繁基地、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培育一批现代种业龙头企业。
开展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和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
做强农业平台支撑。
坚持突出重点、全面覆盖、协同发展、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做优做特农业产业发展支撑平台。
实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工程,联合眉山打造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建成全国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加快建设中国(重庆)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促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建成国家农副产品及调味品质量检验技术机构。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涪陵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涪陵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05•【字号】渝府[2011]123号•【施行日期】2011.1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涪陵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渝府〔2011〕123号)涪陵区人民政府:你区《关于审批涪陵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请示》(涪陵府文〔2009〕95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涪陵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你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是重庆市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是“一小时经济圈”的东部增长极和辐射带动渝东北、渝东南的重要节点,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水平较低,城镇及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和协调生态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
你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土地利用,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
三、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优化农用地结构。
充分发挥耕地和基本农田的生产、生态和社会功能,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努力提高耕地质量。
到2020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120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93100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少于2500公顷。
优化农业结构,打造坪上优质农产品区,适度增加园地规模、优化园地结构,提高产出效益。
加快库周绿化带和长江两岸“森林工程”等生态建设,稳步扩大林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
四、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以统筹城乡和协调区域发展为重点,科学安排重点产业和民生工程用地,合理控制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提高用地集约水平。
合理安排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移民迁建用地,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doc48)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doc48)〝十一五〞时期〔2006—2020年〕是片面树立小康社会十分重要的时期。
统筹城乡开展,树立现代农业,兴盛乡村经济,添加农民支出,推进社会主义新乡村树立,既是片面树立小康社会的严重担务,也是〝十一五〞时期全区经济任务的战略重点。
为实在增强对农业乡村经济任务的指点,加快我区农业乡村开展步伐,依据«重庆市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开展的理想基础和环境条件第一节〝十五〞开展成就〝十五〞时期,面对日益突出的〝三农〞效果,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和片面树立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以〝三大工程〞和〝四篇文章〞为抓手,鼎力推进农业乡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运营,鼎力推进乡村革新开放和农业科技提高,鼎力推进乡村基础设备和农业支持维护体系树立,取得了清楚成就,是革新开放以来经济总量添加较快、乡村相貌变化较快、农民失掉实惠最多的时期。
一、乡村经济实力不时增强,经济结构发作积极变化。
2005年全区完成乡镇消费总值41亿元,比2000年增长65.3%;农业总产值24.5亿元,增长56.6%;农业添加值15.47亿元,增长64.2%;乡镇企业总产值56.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1.7亿元,区分增长2.4倍和1.8倍;粮食总产量44.66万吨,全区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左右;乡镇财政支出1.27亿元,同口径增长2.3倍。
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时优化。
粮经作物面积比由2000年的74.4∶25.6调整为67.2∶32.8;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由38.8%提高到41%;乡村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28.3∶27.7∶44;转移乡村休息力23.5万人,占乡村休息力的48.4%。
二、特征农业基地初具规模,产业化运营体系日趋完善。
青菜头面积到达41.1万亩,五年添加13.6万亩;桑园面积8. 8万亩、年产茧才干10万担以上;生猪、家禽出栏量82.56万头、845万只,区分添加9.1万头、103万只;新开展苎麻3.6万亩;果园12.7万亩,商品蔬菜12.8万亩,烤烟1.15万亩,水产品产量9580吨。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涪陵区市级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涪陵区市级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6.21•【字号】涪陵府办发〔2016〕93号•【施行日期】2016.06.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涪陵区市级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涪陵府办发〔2016〕93号涪陵新城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涪陵区市级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6月21日涪陵区市级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切实抓好市级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创建,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助推涪陵绿色崛起,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线和林业发展规则,以盘活森林资源、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依托涪陵林权交易所这一核心,着力建设市级林业要素专业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全区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以林业产业规划为依托,探索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机制;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体系建设为重点,探索建立林权抵押服务体系和林业综合金融支持体系,创新商品林开发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林权制度改革经验,推动全市林业持续稳定优质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结合实际、制度创新。
紧紧围绕涪陵林权交易所的发展和建设,在林权交易中介服务、财政金融扶持、林业信用、森林保险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开展试点探索,建立有利于推动林业发展的体系制度。
(二)坚持服务大局、突出重点。
按照全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总体部署和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的统一安排,重点探索试验平台建设、体系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经验。
涪陵 发展 规划方案-更新版
涪陵发展规划方案背景涪陵位于重庆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
经过多年的发展,涪陵已经成为了一个有着较高工业化水平和强大经济实力的地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涪陵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土地利用、公共基础设施、空气污染等等。
因此,为了进一步实现涪陵可持续发展,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政府积极进行规划和方案制定,以期推动城市的全方位进步和发展。
目标涪陵发展规划方案的目标是为了科学规划涪陵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路径,充分发挥涪陵所具备的特色资源和经济潜力,提高涪陵的综合竞争力,构建一个可持续、安全、宜居的城市。
重点任务经济发展涪陵作为一个有着较高工业化水平和强大经济实力的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聚焦“工业+服务”并重,加强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具体包括:•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加强对高端制造业的支持,积极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产业集聚度,推动产业链条升级。
•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和培育,特别是加强金融和文化产业发展。
提高服务质量,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
涪陵现有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因此涪陵在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些重点任务包括:•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市内交通流动。
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拓宽城市快速路、立交桥、桥隧路、城市主干路等城市公路的建设。
同时,加速公路转型升级,解决瓶颈问题,改善交通拥堵问题。
•加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供水、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城市绿化建设等方面的改善。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涪陵发展规划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城市发展中,保护好生态环境被认为是城市之基,因此涪陵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需要做出相应的努力:•加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改善大气环境和水环境。
采用科技手段控制污染,加强环保法规、技术和政策的制定,推动能源变革和低碳发展。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拓展,特别是加强远山发展,把握好引导旅游、农业等“生态补偿”的时机。
涪陵 发展 规划方案-最新版
涪陵发展规划方案1.前言涪陵区是重庆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重庆市中心区域的西南部,距离市中心约60公里。
涪陵区地势复杂,交通不便,但区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涪陵区政府积极推进区域发展规划并提出了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目标,本文旨在探究涪陵发展规划方案。
2. 发展现状2.1 经济发展涪陵区经济主要以工业为主,机械、化工以及钢铁等行业占据较大比重,农业和第三产业相对较弱。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涪陵区也逐渐开始拓展其他产业,如旅游、物流等。
2.2 人口和社会涪陵区近年来人口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
但相较于其他地区,人口发展较慢,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对较好,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相对完善。
2.3 城市基础设施涪陵区的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交通出行不便利,城市管理水平也不高,城市环境需要优化改善。
3. 发展目标3.1. 经济发展目标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时代,涪陵区也要积极适应这一潮流。
未来五年,涪陵区经济总量将努力达到1000亿元以上,到2035年,涪陵将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城市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得到提升,服务产业发展更加成熟。
3.2. 人口和社会目标未来五年,涪陵将努力提升人口素质,人才引进政策将得到改进和实施,同时,居民的生活质量将得到提高,城市建设形象将更加美好。
3.3. 城市基础设施目标涪陵区将在未来五年,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交通出行便利性,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同时,更加注重环保建设,改善空气和水质素质。
4. 发展路径4.1. 经济发展路径涪陵区将重点发展短板产业,进一步提升龙头产业,加强对外开放,拓展产业链条,布局产业空间。
通过加强创新研发,提升品牌价值,扩大产业规模,实现经济更好的发展。
4.2. 人口和社会路径涪陵区将实施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优化教育和医疗服务,发展文化创新产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涪陵区及25 个乡镇(街道)
涪陵区及25 个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方案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五年三月涪陵区及25个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方案编写单位: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项目负责人:丁洪富技术负责人:汪鹏莫燕刘燕编写人:薛圆王玲燕杨丽娜何星蒋海涛何建单位负责人:张孝成提交单位: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提交时间:2015年3月目录摘要 (I)一、规划修改的必要性 (1)(一)解决当前规划实施中存在问题的现实需求 (1)(二)新形势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必然要求 (2)二、规划修改的原则和依据 (3)(一)规划修改的原则 (3)(二)规划修改的依据 (4)三、规划修改内容 (4)(一)修改的总体思路 (4)(二)规划目标调整 (5)(三)城镇扩展边界优化调整 (7)(四)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7)(五)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6)(六)修改后乡级规划目标变化情况 (17)(七)新增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 (19)四、规划修改方案的影响评价 (19)(一)经济影响评价 (19)(二)社会影响评价 (20)(三)环境影响评价 (20)五、实施规划修改方案的保障措施 (20)(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措施,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20)(二)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合理引导用地方向 (21)(三)加强公众参与,强化规划引导和管控作用 (21)(四)完善节约集约举措,提升节约集约水平 (22)(五)强化规划修改方案实施效力,保障方案顺利实施 (22)(六)建立目标考核体系,适时监督规划实施 (22)六、附表 (23)七、附图 (23)摘要涪陵区是重庆市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上游与乌江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三峡库区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
2013年,全区紧紧围绕“城市拓展年”的工作主题,坚持“3151”1工作格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90.04亿元,人均GDP 62272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68%,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年)的批复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12.03•【字号】渝府〔2018〕46号•【施行日期】2018.12.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年)的批复渝府〔2018〕46号涪陵区人民政府:你区关于审批《重庆市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重庆市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涪陵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区,成渝城市群重要节点,重庆市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长江上游知名人文风景旅游目的地,山清水秀的绿色家园。
涪陵城市中心区是重庆区域性中心城市,重庆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成渝城市群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生态宜居的美丽城市。
要坚持创新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构建城乡一体的特色产业体系,以涪陵城市中心区为核心、小城镇为纽带,加强城乡经济互动,实现乡村振兴;坚持协调发展,联动周边区县,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坚持绿色发展,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原则,把构筑生态屏障摆在首位,从全域角度坚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统筹布局全域空间;坚持开放发展,充分发挥内陆开放平台的战略价值,重点围绕龙头港、高铁站、综合保税区等内陆开放平台,积极融入重庆全域乃至国家交通网络,强化内陆开放平台的价值发挥;坚持共享发展,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服务设施配置建设均等化,加强农村扶贫攻坚政策保障,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三、科学引导城乡空间布局。
科学划定涪陵区“三区三线”。
根据区域内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条件和功能定位,形成由涪陵城市中心区,新妙—石沱、清溪镇、白涛街道和蔺市镇等4个功能组团,珍溪镇、龙潭镇、焦石镇等3个重点镇,以及马武镇、南沱镇、百胜镇、青羊镇、大顺镇、同乐镇、增福镇、罗云镇、大木镇、武陵山镇等10个一般镇,共同构成的“城区—功能组团/镇”体系。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涪陵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的批复-渝府〔2015〕20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涪陵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的批复正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涪陵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的批复渝府〔2015〕20号涪陵区人民政府:你区《关于恳请局部修改涪陵区及25个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请示》(涪陵府文〔2015〕16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涪陵区及25个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方案》。
二、涪陵区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规划目标调整为7110.00公顷,新增建设用地总量规划目标调整为7219.50公顷,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划目标调整为4701.51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划目标调整为2356.31公顷,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划目标调整为7406.25公顷,其余规划目标维持原规划不变。
涪陵区25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目标和布局相应调整。
三、你区要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要求,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确保各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并将本次规划局部修改方案的各项指标落实到村、社和地块,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附件:涪陵区25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主要控制指标表重庆市人民政府2015年4月14日附件涪陵区25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主要控制指标表单位:公顷名称耕地基本农田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工矿用地土地整治补充耕地敦仁街道0.000.0066.5566.550.00崇义街道53.17 0.00 614.30 600.56 577.02 8.80荔枝街道2981.41 2010.97 1488.90 1203.19 894.76 242.45江东街道4831.10 3689.03 957.55 577.51 246.40 263.32江北街道4159.49 2385.24625.68 282.65 442.42李渡街道8057.94 4300.50 4125.46 3098.80 2511.17 533.72龙桥街道3733.01 2690.38 1252.29 673.15 492.42 246.56白涛街道5252.84 3966.82 1924.77 1107.57 785.18 406.90义和镇3720.52 987.39 773.22 168.75 376.88百胜镇6834.56 7274.59 645.97 559.08 44.50 583.54珍溪镇10351.33 9086.39 1091.16 958.33 84.37 796.67南沱镇3177.87 2424.44 671.19 383.92 75.99 180.55清溪镇3858.39 3035.53 633.61 528.84 219.52 206.80焦石镇4774.61 4288.84 407.50 395.42 23.56 261.62马武镇7360.50 6494.80 743.12 606.82 78.12 396.40青羊镇4133.68 3662.14 533.89 384.36201.23龙潭镇6011.67 5141.71 471.29 396.84 79.35 484.77新妙镇6223.71 5252.94 769.15 540.99 127.55 470.09石沱镇4454.72 3744.30 819.00 557.86 126.42 256.83蔺市镇7581.76 8429.03633.79 127.89 286.14增福乡3002.05 2810.40 344.68 250.54 10.63 199.24大顺乡3814.44 3194.84 555.27 307.73 14.61 234.81同乐乡4297.28 5784.83 507.19 327.23 23.45 257.44罗云乡2673.80 212.16 190.5223.62155.08武陵山乡1305.39 966.85 337.64 147.1733.2074.00大木乡1107.27 723.77 224.5774.9619.2141.99 ——结束——。
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方案
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方案一、总体规划目标1.1基本目标根据当地农业资源禀赋情况,通过现代农业科技的引进和应用,构建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2具体目标(1)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农业产业,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3)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科技含量;(4)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5)保护农村环境,推进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二、空间布局2.1总体布局(1)主要分区:种植区、养殖区、加工区、科技创新示范区、生活服务区;(2)种植区和养殖区按照农产品特性和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合理布局;(3)加工区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厂,提高产品附加值;(4)科技创新示范区引进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推动科技创新;(5)生活服务区建设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文化娱乐中心等,提供便利服务。
2.2设施布局(1)建设现代化农田,推进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灌溉效率;(2)建设标准化养殖场,提高养殖效益和环境友好程度;(3)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加工厂,配套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4)建设研发中心,引进现代农业技术设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三、产业规划3.1种植产业(1)选择当地适宜的农作物和果树种植,推广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2)优先发展经济效益好、市场需求大的农作物和果树,保持品种多样性;(3)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包括大田种植技术、设施园艺技术、生物技术等;(4)注重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3.2养殖产业(1)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选择适宜养殖的禽畜种类;(2)建设标准化养殖场,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和饲养条件;(3)注重养殖业的环境保护和健康养殖,禁止使用无效的饲料和药物;(4)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
3.3加工业(1)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厂,实现农产品从原料加工到包装销售的全过程;(2)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3)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打造知名品牌。
金科涪陵现代农业园区战略发展策划汇报稿
第四,着眼于统筹国民收入分配,大力加强对“三农”发展的支持;
第五,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 第六,着眼于统筹新农村建设,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 第七,着眼于统筹城镇体系建设,大力打造城镇群。重庆市还将在全市范围内有 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社会保障 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农村金融制度、行政体制等改革。
报 告 人: 王志纲工作室广州战略策划中心 报告时间: 2008年7月
西部大开发,中国区域经济第四波浪潮
3、环渤海
5、中州战略策划中心 报告时间: 2008年7月
4、西部大开发
1、珠三角
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有独特的优势
共同优势:资源富集的优势;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 相对优势:科技教育优势;人才聚集优势;产业基础优势
第一部分 大势把握篇
一、宏观背景
二、聚焦重庆
三、关注涪陵 四、解读项目 五、企业背景
报 告 人: 王志纲工作室广州战略策划中心 报告时间: 2008年7月
(一)城市概况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
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辖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辖区总面积8.24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城 市。
相互关系,将效益最大化。
2、虽然,金科农业作为一产,与作为三产的金科房地产业有很大的不同,但两者间有 重的共同点,都是土地资源的开发。 3、虽然,金科农业项目在农村,农村与城市有很大的不同,但伴随着中国持续发展, 城市化将作为中国未来的重要课题,深刻影响农村、农业和农民,城市化与农村产业化在 这里交织,城市是主要课题。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基于此,王志纲工作室金科涪
涪陵 发展 规划方案
涪陵发展规划方案涪陵位于重庆市江北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在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机构改革,涪陵市实现了独立划。
为了促进涪陵的发展,我们提出了以下发展规划方案。
综述首先,涪陵市的发展应该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注重优化城市环境,提升民生福利。
同时,涪陵市应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抓住机遇,加速经济发展。
具体来说,我们的规划方案将涪陵市发展划分为“城市化、工业化、产业化、智慧化”四大步骤。
城市化涪陵市的基础设施需求较大,为此,我们的规划首要任务是发展城市化。
我们提出以下措施:•建设现代化轨道交通网,连接涪陵市内各个区域,并与重庆其他地区相连。
同时,加大公共交通工具的投入,方便广大市民的出行。
•强化城市规划,以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原则,搭建绿色城市的框架。
建设生态基础设施,如城市公园、湿地公园等,提高城市的绿色覆盖率。
同时,加强垃圾分类、废水处理等环保工作,保障市民的健康生活。
•建设完善的城市生活服务设施,如公共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儿童乐园等。
通过提供良好的社区服务,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工业化工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涪陵市也不能例外。
我们的规划将注重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推进工业升级,以下措施将会帮助实现这一目标:•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建设高端制造业技术平台。
重点培育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等新兴产业,提高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大力发展服务业,推进涪陵市的“服务业强市”战略。
加强对旅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扶持,提高服务业的支撑能力和创造力。
•推进“绿色工厂”和“企业生态化”建设,实现工业和环境的和谐共生。
同时,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环境保护和产业转型指导,引导经济发展走绿色、低碳、可持续路线。
产业化涪陵市的农业资源优越,因此在农业和农村产业化方面具有优势。
我们提出以下措施,发展涪陵市的农业和农村产业化:•支持农业现代化,将传统农业向高质量、高效率、高规模的现代化农业升级。
2011-07-14重庆涪陵首个体验农业园规划汇报会召开
重庆涪陵首个体验农业园规划汇报会召开
近日,涪陵首个体验农业园——涪陵绿杨溪现代农业体验园(以下简称“绿杨溪农业园”)规划汇报会在区委会议中心102会议室召开,重庆市环保局副局长、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德林,区委常委、副区长黄华,西南大学绿杨溪农业园专家组成员、区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及区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会议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况东权主持。
会议由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教授、绿杨溪农业园专家组负责人秦远好详细介绍绿杨溪农业园总体规划,并现场征求与会人员意见和建议。
根据园区初步规划,绿杨溪农业园由名特动物养殖区、现代设施农业区、忘忧湖酒文化体验区、芳香植物养殖区、乡村度假区、生态经果林区六部分组成,将形成集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乡村休闲、养生体验功能于一体的低碳、高效生产经营模式。
区级各部门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支持绿杨溪农业园建设,对园区首次提出建体验式农业园表示赞赏,对园区规划建设面临的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和需要解决的瓶颈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黄华同志建议,绿杨溪农业园建设中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注意园区内种养平衡,规划过程中应加强部门协调,多征求意见。
况东权同志最后强调,绿杨溪农业园建设一定要有开创性、科学性、文化性、坚韧性和实践性,与会各部门,要从各自职责分工给予园区政策支持。
绿杨溪农业园将打造涪陵首个体验式农业园,园区位于涪陵区龙桥街道,面积10平方公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发展蔬菜种植、养殖、休闲旅游观光和体验农业等产业。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7.20•【字号】渝府[2006]146号•【施行日期】2006.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渝府〔2006〕146号)涪陵区人民政府:你区《关于报批重庆市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请示》(涪陵府文〔2005〕64号)收悉。
经市人民政府第6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近期至2010年,规划城市人口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44平方公里;远期至2020年,规划城市人口7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65平方公里。
二、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全区城镇化水平:规划近期至2010年,总人口为1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6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8%;远期至2020年,总人口为12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84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0%。
三、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李渡私营经济示范区、桥南管委会和崇义、敦仁、荔枝、江北、江东5个街道办事处,龙桥、义和、致韩3个镇的行政区域范围,以及南沱核电站控制建设区,总面积为462.9平方公里。
四、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为:重庆市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上游与乌江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三峡库区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
五、同意远期形成“一城二区五片”的总体规划布局。
“一城”是指功能完备、职能互补的涪陵城区;“二区”是指以江南片区为核心的东部老城区和以李渡片区为核心的西部新城区;“五片”是指老城区的江南、江东、江北3个片区和新城区的李渡、南岸浦2个片区。
其中,江南片区以发展商贸商务、旅游服务、食品加工、化学医药和居住为主;江北片区以发展旅游观光、文化娱乐、临港产业和居住为主;江东片区以发展纺织加工、生活服务和居住为主;李渡片区以发展高新技术、轻工建材、机械装备、物流中转、教育和居住为主;南岸浦片区以发展化工、能源、物流中转为主。
涪陵区百胜镇丛林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方案
涪陵区百胜镇丛林片区万亩特色农业产业总体规划方案本规划方案以现有涪陵区百胜镇丛林片区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已形成的农业产业为基础,以功能定位划分若干产业区;以产业区辐射带动周边村社发展,形成规模产业;按照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功能显著、统筹布局、分期建设的原则,打造丛林片区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园。
本规划方案是指导丛林片区当前和今后五年新农村建设的行动纲领,是编制丛林片区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
一、基本情况1.适宜的自然气候条件是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保证丛林片区为溶岩喀斯特地形, 海拔550——700米,属于中山丘陵区。
现有国土面积75.81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为31009亩。
土壤为黄壤,肥力中等,保肥力好。
森林覆盖率为66.1%,环境条件好,空气质量优。
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4℃,全年平均气温18℃。
全年日照时数1287.7小时,年降雨量1100—1150mm,有效积温5800—6050度,无霜期285—310天,昼夜温差大,冬暖夏凉,水质环保无污染,非常适宜瓜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
2.丰富的经济社会资源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前提条件涪陵区百胜镇丛林片区位于涪陵北部,东面与长寿区接壤,东南面与李渡、江北、珍溪接壤,西面与镇内的观音、花庙、隆兴、红花等毗邻。
辖中心、紫微、回龙、桂花、百兴5个行政村,人口13000人。
现有的农业产业发展和居民经济收入为新的发展规划奠定了厚实的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为片区特色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必要条件;涪陵区百胜镇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为丛林特色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提供了充分保障。
3.初步形成规模的特色农产品基地是建设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的坚实基础特色农业是丛林片区的基础产业,目前已培育和形成了一批较大规模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拥有无公害蔬菜8000亩,无公害“蜜本南瓜”8000亩,160万袋食用菌,无公害丛林西瓜基地6000亩,无公害泉水鱼养殖3000亩,生猪存栏5万头,全年出栏3万头的规模。
涪陵城乡总体规划文本
第十条
(一)划定目的:遵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发展要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红线保护规划等相关国土空间规划相协调,兼顾保护与发展,综合统筹布局,以“城镇发展空间有保障且结构合理、不可替代生态空间不触动、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生态林地不破坏、保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导向,保证“城乡三类空间”划定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二)布局原则:
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立足资源生态环境本底和承载能力,控制开发强度,明确需要永久保护的生态空间。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进紧凑布局、组团式发展、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潜利用,减少对资源性土地消耗,提高用地效率和效益。
优化空间结构布局。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明确规划区范围空间发展的远景格局。
第四条
规划明确以下内容为强制性条款,采用带下划线的黑体字表示,应当在相关专业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进一步明确边界、范围:
(一)全域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二)全域内应当控制开发性建设的地域,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管制水域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地下矿产资源分布范围等;
(二)强化提升核心城镇发展片区。在确定沿江向西发展的空间格局基础上,以涪陵城区为核心,重点梳理新妙-石沱、清溪、白涛、蔺市四个功能组团的发展定位与职能分工,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城镇人口就近聚集,共同构建成为承载涪陵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要地区。
(三)因地制宜统筹全域空间。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发展条件进行综合评价,按照实际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制定各层级城镇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有效统筹全域空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城市性质:重庆大都市区重要的功能组团,重庆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与公共服务中心,成渝城市群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生态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区。
重庆市涪陵区国土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一五规划(1)
XX市XX区国土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一五”规划一、“十五”国土资源管理主要成果(一)土地资源保障能力得到增强。
始终坚持保护耕地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46个,开发整理土地近1000公顷,新增耕地500多公顷,核定现有基本农田近10万公顷,补充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0多公顷。
通过采取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等措施,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规模,在国家紧缩“地根”的情况下,用活用足土地政策,累计上报审批新征土地180余宗,近700公顷,保证了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需求。
(二)土地市场整治效果明显。
通过连续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土地市场逐步规X,促进了财政增收和城市建设。
共清理闲置土地200余宗、230公顷;查处土地、矿产XX案件1700多件;确立了国有土地储备制度,实现了政府对国有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共计储备土地1000多亩,为我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1.2亿元;建立了土地交易市场,结束了我区土地交易有市无场的历史,共计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58宗,面积70多公顷,成交价近2.5亿元,经营性土地招拍挂率达100%。
五年累计为财政直接收取土地出让金8000多万元,累计返还、减免出让金7.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移民搬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企业改制工作。
(三)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严格执行国家征地补偿安置政策,规X土地征用程序,实行征用土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和征地补偿登记制度,确保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
根据土地管理和形势发展的需要,顺时应势提高了征地补偿标准,应付征地补偿费兑现率达100%,被征地农民利益得到了切实保障,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四)地灾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编制了《XX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0—2015)》,完成了《XX区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制订了《XX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运行机制。
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丛林西瓜”产业发展思考
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丛林西瓜”产业发展思考
王斌
【期刊名称】《南方农业》
【年(卷),期】2013(007)001
【摘要】分析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丛林西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挥合作社带动作用,加强种植技术培训,发展无公害和早熟西瓜,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增加资金扶持力度,加强产业配套建设,打造‘丛林西瓜’品牌”等建议.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王斌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农业服务中心,40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51
【相关文献】
1.重庆市涪陵区榨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2.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榨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3.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畜牧兽医站关于2015年畜禽存栏下降分析及对策
4.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以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为例
5.浅析岩溶丘陵低山区坡耕地整理——以重庆市涪陵区丛林乡黄毛垭口土地整理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涪陵区百胜镇丛林片区万亩特色农业产业总体规划方案本规划方案以现有涪陵区百胜镇丛林片区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已形成的农业产业为基础,以功能定位划分若干产业区;以产业区辐射带动周边村社发展,形成规模产业;按照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功能显著、统筹布局、分期建设的原则,打造丛林片区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园。
本规划方案是指导丛林片区当前和今后五年新农村建设的行动纲领,是编制丛林片区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
一、基本情况1.适宜的自然气候条件是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保证丛林片区为溶岩喀斯特地形, 海拔550——700米,属于中山丘陵区。
现有国土面积75.81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为31009亩。
土壤为黄壤,肥力中等,保肥力好。
森林覆盖率为66.1%,环境条件好,空气质量优。
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4℃,全年平均气温18℃。
全年日照时数1287.7小时,年降雨量1100—1150mm,有效积温5800—6050度,无霜期285—310天,昼夜温差大,冬暖夏凉,水质环保无污染,非常适宜瓜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
2.丰富的经济社会资源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前提条件涪陵区百胜镇丛林片区位于涪陵北部,东面与长寿区接壤,东南面与李渡、江北、珍溪接壤,西面与镇内的观音、花庙、隆兴、红花等毗邻。
辖中心、紫微、回龙、桂花、百兴5个行政村,人口13000人。
现有的农业产业发展和居民经济收入为新的发展规划奠定了厚实的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为片区特色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必要条件;涪陵区百胜镇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为丛林特色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提供了充分保障。
3.初步形成规模的特色农产品基地是建设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的坚实基础特色农业是丛林片区的基础产业,目前已培育和形成了一批较大规模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拥有无公害蔬菜8000亩,无公害“蜜本南瓜”8000亩,160万袋食用菌,无公害丛林西瓜基地6000亩,无公害泉水鱼养殖3000亩,生猪存栏5万头,全年出栏3万头的规模。
“丛林西瓜”、“蜜本南瓜”、“早熟青菜头”、“丰姿牌香菇”远销市内外。
丛林片区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依托,成立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蜜本南瓜、丛林西瓜、早熟青菜头、食用菌、水洞口泉水鱼、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
其中:丛林西瓜协会、丛林南瓜协会、丛林水产协会、丛林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众帮鲜榨菜专业合作社、涪陵区水洞口养鱼专业合作社、山垦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山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新垦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丛林瘦肉型猪养殖协会等1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先后获得涪陵区区级示范合作经济组织,还有5个被评重庆市级示范合作经济组织。
其产品主要有西瓜、南瓜、香菇、糯玉米、早熟青菜头、刀豆、生姜、芫荽、蕃茄、四季豆、胡萝卜、豇豆、辣椒、黄瓜、丝瓜、莲藕、泉水鱼、生猪等具有无公害、特色、优质的农产品名扬四方。
4.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开展乡村休闲旅游提供了基本条件该片区旅游资源有黑龙洞、响水洞、后坪、小官山、三涨水、楠竹山等。
其中小官山山脚是成片的鱼塘,满山茂林修竹,山顶有天主教堂,走在其间,不但空气清新,景色迷人,爬上山顶更能体验“一览众山小”绝妙之处;三涨水古为求雨之地;后坪的中心地带有一块近200亩左右的平地,土壤肥沃,宜耕宜林,四周与林区紧密相接,特别适合旅游开发,修建山间小别墅,是一个休闲避暑的胜地。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百胜镇提出的“着力打造特色突出、实力雄厚、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新农村”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核心,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将丛林片区打造成脱贫致富、新农村建设、万元增收的示范园区。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设施农业建设,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富裕农民。
三、规划原则1.政府推进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强化政府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引导,统筹协调和政策扶持,尤其强化政府在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投入、农业机械化以及农产品质量监测和安全保证体系中的职能。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产业覆盖面大,对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
2.现代科技与传统种养相结合的原则在保持传统特色产业的同时,引进现代科技,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手段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提高农产品档次和质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3.先行示范和易于推广原则发展现代农业既要保持领先性,具有先行示范作用,又要具有可推广性。
要按照“方田起步、林网上路、水利先行、综合配套”的要求,以丛林片区中心村为中心区域,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力将该区域打造成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标志区、特色农业的示范区和农民增收的样板区。
而且做到见效快且效果显著,易于推广。
4.多元化投入和体制机制创新原则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园建设以争取上级部门投入道路、水利设施、基本农田设施为主,百胜镇财政适当补助为辅,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合作社、企业积极投资特色农业园区建设。
充分发挥各种经济主体在建设特色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的主体作用。
5.产业转型和生态保持的原则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过程中,要实现产业转型、结构转移和模式转轨。
即按照农业标准化建设,达到形态规模化、平台园区化、生产特色化、功能生态化、经营产业化和产业高端化。
在推进过程中要保持高度清醒,保护生态平衡,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6.发展特色农业与培育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原则要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亲农生活体验、田园风光、乡村文化品味、乡土饮食品尝等与旅游市场密切相关的内容,在规划建设中更多的注入乡土文化、乡情风俗等文化元素,促进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统一。
四、重要意义发展特色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百胜镇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问题,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丛林片区虽然拥有优越的农业产业资源,但农业产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如产业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不高、资金技术投入不足、知名品牌较少等。
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必须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因此,规划建设丛林片区特色农业产业园对于百胜镇优势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整体素质,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和模式,提高百胜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在重庆市、涪陵区农业产业优化重组的宏观大背景下,必须综合考虑百胜镇经济和社会条件,充分发挥丛林片区特色农业优势,整合资源,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这既有利于百胜镇打造建设特色农业示范镇,培育壮大农业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又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进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推进百胜镇整体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
五、总体目标以特色农产品生产上规模、上水平、树品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出发点,发挥各村的比较优势,对丛林片区农业区域进行重新评估、规划和整合,形成包括无公害蔬菜、丛林西瓜、食用菌、生猪养殖、无公害水洞口泉水鱼养殖等多个功能组团园区,总体目标是建立特色型产业示范园区和品牌型产业示范园区。
到2015年百胜镇丛林片区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园基本建成,特色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民收益大幅度增加。
六、具体目标1.形成三大农业产业体系。
⑴以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体系。
特色农产品生产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必须建与农产品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加工、销售体系,形成特色农产品市场集散中心。
⑵以生态、观光、休闲为特色的农业生态旅游体系。
积极发展回归自然生态系列、观光休闲系列、现代农业科普教育系列、乡土风情饮食系列、无公害蔬菜种植体验系列等多个特色产业集成发展的产业体系。
⑶以技术推广、信息服务、教育、培训、参观示范为一体的农业科技体系。
要充分利用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一优势和平台,积极引进名、特、优、新的特色农产品品种;将农业贸易与农业职业培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农业科教产业;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生产资料产业,引进与特色农业发展配套的良种良法、先进的农用物资、工厂化育苗等。
2.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转换和模式转轨。
⑴结构转换:重点突出三大功能:一是以“菜蓝子”、“瓜盘子”为主要内容,提供鲜活、优质、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功能;二是营造优美的田园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格局,传承和弘扬农耕传统文化,形成生态、休闲与乡土文化功能;三是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技术传播,信息互交,教育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功能。
⑵模式转轨: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加强“三个中心”建设。
第一,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流集散中心的建设。
根据丛林片区农产品特色、所处的市场对象,近期的重点是在中心村(原丛林场)建设一个农副产品交易、集散中心。
强化服务,提升农产品品牌,扩大对外影响力。
第二、加强农业先进技术和服务中心建设,依托科研院所,整合资源,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先进技术和优质服务。
第三、加强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重点培育几个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一批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七、规划思路(一)总体布局到2015年,建成1个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园,形成十公里长的特色产业带,产业发展覆盖率在90%以上。
具体设想为“1258工程”。
即建设一个园区,发挥两个作用,建设五个基地,实施八大项目。
1.建设一个园区:百胜镇丛林片区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园。
2.发挥两个作用: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农业科技示范作用。
3.建设五个基地:以西瓜、南瓜、鲜菜头为主的无公害瓜菜基地;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以反季节蔬菜大棚栽培和工厂化育苗为主的蔬菜育苗基地;以无公害养殖为基础的生猪、泉水鱼养殖基地;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的观光休闲基地。
4.实施八大项目:项目一:无公害瓜菜项目以现有特色无公害瓜菜——丛林西瓜、蜜本南瓜、早市青菜头、刀豆、红薯等特色农产品为基础,规划设计10公里特色无公害绿色瓜菜长廊,10000亩特色瓜菜基地。
项目二:反季节蔬菜种植和工厂化育苗项目规划建设100亩标准化瓜菜育苗中心,采取温控育苗,企业化常年生产。
在政府和公司的参与下,由中心统一引种,统一技术服务,为早市青菜头、西瓜、茄子等瓜菜提供种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