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滨海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湾滨海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姓名:裴楚妮班级:景观12-2 学号:2012025233

一、研究区概况

杭州湾是钱塘江河口区外海滨部分, 外形呈喇22叭状, 自海口向内由宽变窄。受季风影响, 风向主要表现为季风特征, 风速湾口大于湾顶。全年空气比较湿润、多雨, 属亚热带地区。杭州湾泥沙为淤泥物质, 潮流是泥沙搬运、沉积的主要动力, 波浪在泥沙搬运中起着次要作用。研究区位于慈溪市, 是杭州湾的咽喉部分。由于其地理位置独特因而景观变化显著。其具体范围为: 东经120︒55︐~121︒30︐, 北纬30︒10︐~ 30︒42︐, 包括水域在内, 面积约2500km2。

二、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研究区采用2000 年6 月、2002 年11 月和2005年6月三期杭州湾慈溪湿地的TM 遥感影像。遥感信息的分析识别主要依据地物反射光谱特性,不同地物具有不同的反射光谱特性。例如湿地的水特性使得它的反射光谱特性与其他地类有很大不同,这是遥感监测湿地的基础。湿地植物种群有特定的反射光谱,尤其在近红外波段,不同植物种类的反射率离散程度较大,有利于湿地植被类型的识别,这也是湿地遥感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遥感数据处理采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IMAGIN E 8.

7 完成几何校正,方法采用从地形图到遥感图像的校正方法,二阶多项式拟合, 质量控制在均方根误差小于0.5像元。同样,将不同年份的遥感图像以已经经过校正并带投影坐标系统的2000 年遥感图像为基准,进行一一几何校正, 使各幅图像均具有相同的投影系统,并且能够在同一视窗下叠加显示,没有变化的部分应该完全重叠。根据分析需要,对T M 5、4、3波段做假彩色合成,岸线提取采用叠加分析的方法, 做出湿地岸线提取图。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为人工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但对湿地研究尚无成熟的完全自动分类方法,只能进行半自动解译[ 10],即对遥感图像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后,再参考目标区最新的土地利用图、地形图、交通图及其他相关图件进行人工目视解译修正。初始解译完成后需要进行野外实地检验,包括GPS 定位以及湿地类型的抽样判断。其Kappa系数为0.900,总精度达

到90. 71%,符合遥感解译精度要求。最后制作完成3个时期的湿地岸线提取图和湿地土地类型图。运用Arc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不同时期的湿地进行计算和分析, 并导入Frag stat s 和Excel对湿地景观的各种指标定量计算。通过模型运算分析5年来研究区的景观动态变化。

2.湿地景观分类

按照《湿地公约》标准以及《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结合慈溪市的具体情况,我们把研究区湿地划分为湖泊、沼泽、河口水域、滩涂、养殖场、库塘、沟渠、水田、其他等9 类,并解译出旱地、建设用地、园地、林地等非湿地土地利用类型( 见表1) 。

表1研究区湿地类型划分

3.景观转移矩阵模型

马尔科夫过程是一种特殊的随机运动过程。一个运动系统在T+ 1 时刻的状态和T 时刻的状态有关, 而和以前的状态无关, 这一点用于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预测是适合的[ 11] 。我们把研究区从2000 年到2005 年分成 2 个不同的时间段( 2000 年~ 2002年, 2002 年~ 2005 年) , 再以年为单位, 把景观格局变化分成

一系列的离散的演化状态, 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化, 可以获得各时间段内某类湿地景观类型的年平均转化率。

三、结果与分析

1.岸线与围垦淤涨状况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 2000 年~ 2005 年慈溪市滨海区域因围垦淤涨增加的湿地面积达41km2 , 平均每年以6. 84km2 的速度淤涨。海岸线增加1917m, 平均每年以395. 5m 的速度扩张。该期间面积发生明显变化的区域数达72 个, 其中增加面积区域54 个, 减少面积区域18 个, 面积大于1km2 的区域数为6个, 且都为面积增加区域对2000 年以来杭州湾围垦淤涨的特征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 1) 围垦淤涨面积。由图1、图2 可

知, 在2000年~ 2005年, 杭州湾区域

因围垦淤涨引起的陆地面积的年均净增

加面积, 除2000年~ 2002年外, 基本

上是逐年增加, 2002年最高, 慈溪滨海

湿地达到428km2 ( 由于2002 年的遥感

资料是2002 年11月的, 与2000年和

2005 年的6月份的有季节上的差异) ,

在最近3年又有所回落。从2000 年以

来的数据可推断, 在2001年~ 2003 年

间有一轮较大规模的围垦工程。

( 2) 围垦淤涨区域数量。从图1、

图2可以发现,2000 年以后每年面积增

长的区域数量急剧上升。对遥感图像进

行分析,认为主要是因为2000年以后杭

州湾南岸特别是慈溪沿海, 滩涂养殖场

发展迅速,大量的养殖场分布于海塘线

以外,从而造成大量的增长区块。2002 图22000 年~ 2005 年慈溪岸线周长及包围面积统计

年慈溪滨海湿地面积比2000 年增加191.7km2。从大面积( > 1km2 ) 围垦区域的数量来看, 2002年以后的数量也是比2000年多。从年平均的角度看,基本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000年~ 2005年, 平均每年1.2 个大面积围垦,现在平均每年5个大面积围垦。

( 3) 围垦淤涨区域地理分布。通过对围垦淤涨发生的地理分布分析,发现2000 年以来,1km2 以上的大面积围垦主要发生在杭州湾南岸,特别是曹娥江河口地区几乎在每个时期内都发生了大面积的围垦, 目前仍在继续。2000年~ 2005年, 累积围垦面积已达97km2 , 是围垦最为集中的地区。另外余姚、慈溪、镇海地区的西三闸—庵东—观城—澥浦—镇海一线沿海也是围垦的重点区域, 仅慈溪沿海2000年~ 2005年累积围垦的新增面积达41km2。在2002年前后进行大面积的围垦, 从遥感图像上还可以看到2005年以后, 更大面积的围垦正在进行。

2.土地类型变化结果与分析

从图3 中可以看出, 慈溪湿地主要以

河流湿地及水田为主, 分布范围广泛。滩涂

主要分布在沿江地区, 湖泊、沟渠主要分布

于城区内, 水库一般分布于近郊, 养殖场

则基本上分布于沿江沿河地区。湿地类型中

养殖场、沟渠、其他主要类型呈上升趋势,

沼泽、滩涂基本呈下降趋势( 2002 年解译

数据源为11 月份, 正处于退潮期, 因此在

解释分类上滩涂面积有所扩大, 仅作参

考) 。除了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在变化外,

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也在发生变化, 其中建

设用地、林地、基本呈上升趋势, 园地、旱

地面积下降。 土地利用变化综合考虑某一时段内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移, 着眼于变化的过程而非变化的结果, 其意义在于刻画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剧烈程度, 便于在不同空

图3 2000 年~ 2005 年慈溪湿地及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