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瞿秋白是中国现代翻译事业的杰出代表

合集下载

近代中国翻译家介绍及鲁迅翻译理论

近代中国翻译家介绍及鲁迅翻译理论
“_傅__雷____的译文不仅译出了作品的文字,还译 出了作品的生命。”
傅雷在翻译中还讲究用字不重复。比如在原著中 两次出现表示“难过”的法语单词,他却在译文 中用“悲哀”和“苍凉”来区分。法语中对“难 过”不像中文分得这么细,但傅雷通过自己仔细 的阅读和精心的体会,准确体现了两种心情的差 异。什么心情用什么字,很有讲究。
“宁信而不顺” 来源
1931年3月,复旦大学教授赵景深在《读书 月刊》上发表了《论翻译》一文,文中说: “译得错不错是第二个问题,最要紧的是译 得顺不顺。” 鲁迅痛恨这种不负责任的乱译, 将其文的精义归纳为“与其信而不顺,不如 顺而不信”〔1〕(p567) 。在这种特殊的 情况下鲁迅针锋相对地提出“宁信而不顺” 〔2〕(p588),事实上是想告诉大家,如 果没有任何中间路可寻而只 有两个极端的话, 他是宁肯选择“信而不顺”的。
____马_建__忠_,__梁_启__超_____二人为中国的近代翻 译建立了理论和政治基础
__严__复____则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为中国
的近代翻译指明了“信、达、雅”的原则和 标准。“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 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 (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 (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 这条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 实践的影响很大,民国时期的译者将其奉为 圭臬,其影响绵延至今。
双关语,杨宪益采取了直译,然后注释的方法。如对
“王仁”这个人名的翻译,中文读者知道它代表“忘
仁”。杨宪益译作:Wang Ren (forgetting humanity),
而霍克斯则仅仅翻成Wang Ren。对于书名的处理,杨
译本直译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霍译本为

翻译理论(1) (上课用)中国翻译史、严复、鲁迅及其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1) (上课用)中国翻译史、严复、鲁迅及其翻译理论

“信”、“达”、“雅”提出的历史背景
• 严复是中国近代第一位系统介绍西方学术 的启蒙思想家,在介绍西学的同时提出了 翻译的标准 — “信、达、雅”,对中国现 代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影响巨大。
社会背景
当时民族危机和国内政治危机不断加深。严复深感国势危
急,他思考西方列强富强、中国贫弱之原因,清醒地认识
翻译理论家;浙江上虞人 • 在理论建树方面,率先提出 “建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 理论”(1984), 即由“案本—求信—神似—化境”等基本 观念构建的理论整体。 • 主要译作如斯汤达《红与黑》(公认为世 界名著之重译佳作
严复和他的翻译思想
严复主要译著
1. 2. 3. 4. 5. 6. 7. 8. T.H.赫胥黎的《天演论》(1898) A.斯密的《原富》(1902) H.斯宾塞的《群学肄言》(1903) J.S.密尔(又译穆勒)的《群己权界论》(1903) 甄克思的《社会通诠》(1904) C.de孟德斯鸠的《法意》(1904~1909) 《穆勒名学》(1905) W.S.耶方斯的《名学浅说》(1909)等
翻译目的
翻译外国学术名著,引进近代西方先进 科学思想,作为改造中国人世界观的理论 基础和思想启蒙的武器,为救国富国服务。 译文要更容易被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所接受, 实现思想启蒙的目的,从根本上彻底改造 中国。
译品类型
• 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严复的翻译著作主要有《天演论》、《原富》、 《群学肆言》、《社会通诠》、《穆勒名学》、 《名学浅说》、《法意》和《群己权界论》。这 些作品都是西方社会科学著作。为什么他选择翻 译西方社会科学著作呢?这与他的学习经历和当 时的社会背景有关。 1877 年到 1879 年,严复等被 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 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 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 论。因此翻译西方社会科学著作他就有强烈的兴 趣和丰富的理论基础。

翻译简史及翻译理论

翻译简史及翻译理论
旅游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人们不仅对翻译的 科学 、艺术和技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 而且发展了机器翻译。
在这一时期 ,受希腊文化的影响 ,罗马文学家把
荷马的史诗《奥德赛》(Odyssey)译成了拉丁语 ,
同时把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 、欧里庇德斯等人 的希腊戏剧翻译成拉丁语 ,把古希腊戏剧介绍到罗 马 ,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TheI l i a d )和《奥德赛》(Odyssey)。
在这个时期 ,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 而且对近代和当代的作品也发生了很大的兴趣 。塞 万提斯 、莎士比亚 、 巴尔扎克等大文豪的作品被译 成各国文字 , 东方文学作品也陆续被翻译。
} 在这个时期 ,翻译扩大到了科技 、教育 、艺术、 商业 、旅游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翻译成为一项 专门的职业; 此外 ,人们不仅对翻译科学 、翻译艺 术和翻译技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而且 发展了机器翻译 ,利用人工智能来进行翻译 ,大大 减轻了翻译者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劳动。
明万历二十九年至清朝雍正年间 ,先后有数十 名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 ,和中国知识分子合作 ,翻 译了大量的西方科学著作 ,包括西方几何 、测量 、 算学 、农业 、水利、机械 、哲学、天文学 、物理学 和采矿冶金等学科 ,其中最著名的是利马窦与徐光 启合译的《几何原本》和《测量法义》等书 ,这些 译著标志着中国译著的方向性转变。
严复是清末著名的翻译家 , 中国思想史上第一 个系统介绍西方学术 ,提倡用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 来挽救中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严复的译作多 为西方政治和经济学说 ,最著名的译著包括《天演
论》(EvolutionandEthics)和 《原富》(The WealthofNations) 等 。

与鲁迅有关的故事

与鲁迅有关的故事

与鲁迅有关的故事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名字和事迹在中国文化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以下是与鲁迅有关的一些故事:1.鲁迅与闰土鲁迅在他的著作中经常提到他的故乡——绍兴。

在他的故事中,有一个名叫闰土的角色,这个角色以鲁迅为原型。

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小伙子,他教给鲁迅许多关于农村生活的知识。

这个角色也反映了鲁迅对农村生活的怀念和对农民的同情。

2.鲁迅与辣椒据说,鲁迅小时候为了读书,常常放一盘辣椒在书桌上。

每当他读到困倦时,就会吃一口辣椒,以此提神。

这个故事反映了鲁迅对学习的执着和刻苦精神。

3.鲁迅的弃医从文鲁迅原本在日本学医,但他发现医学只能治疗身体上的疾病,而不能治愈心灵上的痛苦。

于是,他决定放弃医学,转而从事文学创作,以此来唤醒国人的意识和思想。

这个故事表明了鲁迅对文化和思想的深刻关注和追求。

4.鲁迅与萧红鲁迅与萧红是文学史上的著名师生恋。

萧红是鲁迅的学生,她对鲁迅的才华和人格魅力深感敬佩。

两人之间的感情逐渐升温,最终走到了一起。

然而,这段恋情并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两人也因此遭受了许多压力和困难。

这个故事展现了鲁迅对爱情和自由的追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价值观。

5.鲁迅的幽默鲁迅是一个充满幽默感的人。

有一次,他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师问他要不要刮胡子,鲁迅回答说:“我可不是为了刮胡子才来的。

”这个简单的回答既表现了鲁迅的幽默感,也反映了他对理发的重视和自我形象的要求。

6.鲁迅与北大校长蔡元培鲁迅和北大校长蔡元培是好友。

蔡元培非常欣赏鲁迅的才华和思想,邀请他到北大任教。

然而,两人的观念逐渐产生分歧,最终分道扬镳。

这个故事表明了鲁迅对学术自由和独立思考的追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之间的复杂关系。

7.鲁迅与瞿秋白鲁迅和瞿秋白也是好友。

瞿秋白是著名的翻译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深受鲁迅的赞赏。

两人互相交流学术思想和文化观点,共同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

这个故事展现了鲁迅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之间的互相促进和支持。

瞿秋白鲁迅引以为知己的共产党朋友

瞿秋白鲁迅引以为知己的共产党朋友

瞿秋白鲁迅引以为知己的共产党朋友-权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瞿秋白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

会后,他因肺病发作留在了上海,直到1934年1月离开。

“脱离了政治舞台”的他又开始从事自己中意的读书写作,而更使他感到“最惬意”的是,他得以认识鲁迅,并成为肝胆相照的朋友和同志。

瞿秋白的译本令鲁迅高兴得“不可以言语形容”关于政治,瞿秋白似乎已开始“厌倦”。

那些无休无止的是非功过的纠缠,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幸好现在因病可以避开锋芒,过一段清静的日子。

他计划着回到“‘自己的家’——我所愿意干的俄国文学的研究”。

瞿秋白按照地下工作的暗号,很快便与老友茅盾会面。

久别重逢,分外高兴,两人有着说不完的话,他高兴地对茅盾说:“我早就想拿起笔写作,只是一直不得机会。

现在好了,我也可以从事写作,这是我所乐意做的事情。

”瞿秋白一直想见到鲁迅,他知道茅盾和鲁迅是亲密的朋友,便恳切地对茅盾说:“我读过鲁迅的很多文章,很佩服他的人品和文才。

只是一直无以谋面,始终引为憾事。

”茅盾知道他的心思,答应有机会一定引见。

瞿秋白在茅盾家见到了左联党团书记冯雪峰,便告诉冯雪峰:“中央已经让我在上海养病,我很想趁此机会重操旧业,翻译一些俄国作品。

雪峰同志,你可否给我找个安全僻静的地方?”冯雪峰费了一番周折,将瞿秋白夫妇安排到福康钱庄少爷谢旦如家住宿。

谢旦如既爱好文学,又同情革命,在他家里居住比较安全。

这样,由茅盾再由冯雪峰,他和左联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一天,冯雪峰来到鲁迅家,把瞿秋白的情况向他作了通报,鲁迅听后十分振奋:“这是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的《莫斯科通讯》,我看过,翻译的文章耐看好看。

”他还告诉冯雪峰,由瞿秋白来过问左联的活动,将是一件好事。

鲁迅从日文版本转译过一些俄罗斯文艺理论的文章,他早就想从俄文版本直接翻译,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人才,现在瞿秋白就在上海,由他来接受这件工作,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鲁迅与瞿秋白翻译思想的比较研究_笔谈_4篇_

鲁迅与瞿秋白翻译思想的比较研究_笔谈_4篇_

第40卷 第5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9月Vol.40 No.5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Sep.2013鲁迅与瞿秋白翻译思想的比较研究[笔谈,4篇]【编者按】在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史上,对于如何理解西方思想资源,以及如何将其引入中国,并实现新文学的现代转化,文化先驱们的观点并不尽然相同,鲁迅与瞿秋白对翻译标准的不同理解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他们在通过翻译引入他国的文学资源,以建设中国的白话文方面,见解一致,但是在应当采取怎样的标准时,他们之间又表现出了“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完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与“宁信而不顺”的区别。

本刊在此编发关于鲁迅与瞿秋白翻译思想研究的四篇文章,或者由此谈及中国人的“主体性”建构问题,或者籍此考察二人新文化建设理念的差异,或者于此探寻他们对中国左翼文学思想的影响,或者借此剖析其翻译理念冲突背后的深层原因,均非就翻译问题的泛泛之谈,而是旨在探究其内在的肌理。

上述探讨对翻译问题复杂内容的揭示和关注,使得它们拥有了敏锐的现实品格,这在当前西方思想资源再次涌入国内的知识语境里,尤其显得宝贵。

为此,本刊特将其编辑发表,以飨读者。

浅析鲁迅与瞿秋白有关翻译的讨论铃木将久(一桥大学言语社会研究科,日本东京) 上海显然是接受海外文化的窗口。

在租界华洋杂居的特殊条件下,上海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就有机会接触海外文化。

比如李欧梵《上海摩登》介绍,从美国开到上海的轮船,同时也运来了美国的流行文化,水手在船上看通俗书、画报等等,到了上海卖给二手书店,其结果,上海街上到处都能看到美国最新流行文化的信息。

又比如鲁迅爱好的内山书店,也主要出售日本书籍给上海人。

上海文化人到内山书店,能够了解日本最新文化,而且通过日本的出版,还能了解日本翻译过来的西方文化。

当上海的中国人接受海外文化的时候,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翻译”。

精通外语的上海文化人积极翻译海外先进文化,努力普及海外文化。

古今中外名人友谊故事

古今中外名人友谊故事

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名人友谊的故事,以下是其中一些例子:
鲁迅和瞿秋白: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而瞿秋白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两人虽然政治立场不同,但彼此之间的友谊却十分深厚。

瞿秋白曾帮助鲁迅翻译苏联文学作品,鲁迅也曾为瞿秋白的安全担忧,并在文学上给予支持。

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位伟大导师,他们之间的友谊也十分深厚。

两人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并在政治、经济、哲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之间的通信和合作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佳话。

杜甫和李白:杜甫和李白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两人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彼此之间的友谊却十分深厚。

杜甫曾写诗赞美李白的才华,李白也曾写诗回赠杜甫。

托马斯·杰斐逊和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而本杰明·富兰克林则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

两人都是政治家、科学家和发明家,彼此之间的友谊也十分深厚。

他们共同参与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宪法制定,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些故事表明,名人之间的友谊不仅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还可以跨越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差异。

这些友谊不仅对个人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议鲁迅及其翻译思想

浅议鲁迅及其翻译思想

浅议鲁迅及其翻译思想作者:李二静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7年第06期【摘要】鲁迅是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杰出的翻译家,也是中国翻译文学的伟大开拓者。

其翻译思想见解独到,涉及翻译的多个方面,在当时翻译界影响深远,对现今翻译研究与实践仍有巨大指导作用,我们需认真解读鲁迅翻译思想,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关键词】鲁迅翻译思想翻译目的翻译方法翻译态度引言鲁迅是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杰出的翻译家,同时也是中国翻译文学的伟大开拓者。

翻译活动前后达33年之久,据不完全统计,他翻译介绍了14个国家近百位作家200多种作品。

鲁迅在近代翻译领域的成就不仅在于多产的译作,更在于其翻译思想,这些翻译思想见于其有关翻译研究的文章和译序跋、一些杂文集和书信集中,涉及翻译多个方面,对现今翻译研究与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

其翻译思想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一、翻译目的鸦片战争后,有识之士通过翻译引进西方科技、社会制度等踏上救国之路。

鲁迅是其中之一。

“他当时翻译的书籍或文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科学的文艺理论和革命的文学作品,另一类是除这些以外的文章和作品。

对于前一类理论书籍的翻译,他曾多次对人说,那好比是为起义的奴隶搬运军火,是直接为革命服务的。

”可见,鲁迅把翻译与社会革命及国民命运联系在一起,认为翻译是为改造社会,而不是为随心翻译。

秉承这种救国救民的思想,鲁迅借助日文转译不少东欧弱小国家、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因为他觉得这些民族的境遇与中国境遇形同,对于中国读者更有借鉴性。

对于前一类书,“他主要是供大家参考,但着眼点仍是‘有用’和‘有益’”。

二、翻译方法鲁迅在翻译方法上主要提出以下几点:1.提倡“直译”:“直译”与“意译”之争,从佛经翻译时期至当代翻译,从未停歇,最初翻译家称其为文质之争。

鲁迅提倡“直译”,有些死译的人便高举鲁迅的旗帜,极力反对“意译”,但鲁迅提倡的“直译”实际是“正译”,其对立面是“歪译”,并非“意译”。

鲁迅没有将“意译”和“直译”对立,甚至赞成兼用“意译”。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与瞿秋白的上海往事李忆庐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与瞿秋白的上海往事李忆庐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与瞿秋白的上海往事李忆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虹口四川北路的多伦路、山阴路地区,是租界的“越界筑路”地段,成为租界与华界的中间地带。

这一地区的特殊地理格局,成为以鲁迅为首的先进文化的策源地和文化名人的聚集地。

鲁迅的朋友圈中,有一位特殊友人——瞿秋白。

鲁迅是著名作家,瞿秋白是共产党领袖,他们交往的时间并不长,从1932年5月第一次见面,到1935年6月瞿秋白牺牲,相互往来只有三年时间。

这三年里,瞿秋白曾经数次去鲁迅家里避难;他们合作编书;瞿秋白甚至借用鲁迅的笔名来发表杂文。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岂以时间论长短!历史记载的细节,让后人得以循着他们的足迹,重温四川北路底两人心灵唱和的吉光片羽。

一见如故1930年5月-1933年3月,鲁迅先生寓居在北四川路底的拉摩斯公寓(今四川北路2079-2099号北川公寓)A三楼一处居所。

这幢公寓由英国人建造,钢筋水泥四层建筑。

公寓前梧桐阴翳,公寓后面是多伦路,马路对面转角是内山书店。

虽然紧邻日军统治据点,不是很安全,但鲁迅一家在这里安静地生活与工作。

1931年初,瞿秋白因肺病发作,被党中央批准留在上海养病。

一位文化巨擘、一位共产党高层领袖,他们似很难有交集。

这年的5月初,党中央机关遭到破坏,瞿秋白在茅盾家避难。

适时,左联党团书记冯雪峰来到茅盾家,送来了左联机关刊物《前哨》。

瞿秋白一口气读完《前哨》上鲁迅的文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当读到“我们要十分哀悼和铭记,纪念我们的战死者,也就是要牢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结语时,瞿秋白不禁拍案叫绝:“写得好,究竟是鲁迅!”他恳切地对茅盾说:“我读过鲁迅先生的很多文章,很佩服他的人品和文才,一直无以谋面,始终引为憾事。

”后来,冯雪峰来到鲁迅家,把瞿秋白的情况向鲁迅做了介绍,鲁迅听后也很振奋,他说:“这是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的《莫斯科通讯》,我看过,他翻译的文章耐看。

”1931年秋,翻译家、散文家曹靖华从苏联寄给鲁迅《铁流》译稿,鲁迅发现序文没有翻译,感到很遗憾。

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十大作家

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十大作家

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十大作家摘要:1,鲁迅---民族魂,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先生的文字辛辣、尖锐、狂热、阴冷、沉郁、深邃、浓黑、悲凉,既愤世嫉俗、冷酷无情,又悲天悯人、忧世伤生,撕掉了五千年文明的虚伪面孔,刺痛了亿万国民久已麻木的神经,催人奋进,1,鲁迅---民族魂,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著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有《朝花夕拾》等,杂文集有《南腔北调集》等.鲁迅先生的文字辛辣、尖锐、狂热、阴冷、沉郁、深邃、浓黑、悲凉,既愤世嫉俗、冷酷无情,又悲天悯人、忧世伤生,撕掉了五千年文明的虚伪面孔,刺痛了亿万国民久已麻木的神经,催人奋进,发人猛醒。

鲁迅先生用他的黑暗照亮了我们的黑暗,由此,使我们于无边的孤寂彷徨苦闷空虚近乎窒息无所希望的痛苦深渊中得救。

先生已然作古,但其文字、其精神,必将历千年而不灭、万民信而得永生。

2,老舍著名作家,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名篇有《在烈日和暴雨下》.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且形式多样。

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

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

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3,周作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现代散文开山大师”之称。

他最早在理论上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文艺性的叙事抒情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其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洋溢著深厚的中国、东洋、西洋古典与近现代文化素养.4,沈从文中国杰出的小说家和历史文物研究家,一生共出版过三十多部短篇小说集和六部中长篇小说,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也是少数几个拥有世界性声誉的现代中国作家之一。

中国翻译史简介

中国翻译史简介

中国翻译史简介我国的翻译史可上溯到西汉哀帝时代,差不多有两千年的历史。

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1第一阶段:东汉桓(huan)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八年)到南北朝,历经四百多年。

中国翻译史的一页是从翻译佛经时揭开的,译者是安世高,波斯(今伊朗)人,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

后来月支国(西域)人娄迦谶(chen)来中国,他译了十多部佛经。

支娄迦谶译笔生硬,读者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一类问题了。

他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的人。

就在那时,月支派里还出现了一个名叫竺法护的大翻译家,他译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经,对于佛法的流传贡献很大。

这些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行为。

到了符秦时代,翻译事业出现了一大进步,成为有组织的活动。

在释道安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

道安自己不懂梵文,惟恐翻译失真,主张严格的直译,因此在他主持下翻译的《鞞(bi)婆沙》便是一字一句地翻译下来的。

道安在这期间请来了天竺(即印度)人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考证了以前的佛经译者,批评了翻译的文体,检讨了翻译的方法。

他全改以前群家的古直风格,主张意译,改正了过去音译(transliteration)的弱点,并提倡译者署名。

再后来,一个名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来到中国,译了四十九部经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1.2第二阶段:从随代(公元五九O年)起到唐代,是我国翻译事业的鼎盛时期。

隋代历史较短,译者和译经都不多,其中有释彦琮(cong)(俗姓李,赵郡人)者,梵文造诣很深。

他对于翻译理论,曾有比较透彻的发挥,认为译者应该:(一)“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二)“襟(jin)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三)“耽于道术,澹(dan)于名利,不欲高炫”。

在他以后,出现了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出发去印度(天竺zhu)求经,十七年后才回国。

鲁迅与瞿秋白

鲁迅与瞿秋白

鲁迅与瞿秋白作者:叶介甫来源:《读书文摘》2018年第02期瞿秋白是一介书生,论文著书,倚马可待,其文学功底在当年的中国共产党内是排在前几位的。

在大革命的浪潮中,作为一个理论家、宣传家,乃至革命教育家,瞿秋白才华横溢,绰有余裕。

1931年初,瞿秋白的领导岗位被解除了,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解脱,因为他可以在一直醉心向往的文學园地为党工作了。

从此,瞿秋白开始了他在文学活动中黄金般的辉煌时期。

鲁迅比瞿秋白年长18岁,又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在文坛的地位比瞿秋白重要得多。

然而,正如《〈三闲集〉序言》中所说:“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

”鲁迅把革新的希望寄托于青年,他对萧红等青年的温和,他同青年木刻家们的友谊,让人印象深刻。

也是在1931年,鲁迅和瞿秋白第一次通信,并逐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此后瞿秋白遇险时,曾数次前往鲁迅的住所躲避。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在福建长汀遇害,鲁迅非常愤慨,决定编订瞿秋白的译文集以资纪念,于是《海上述林》出版了。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这是鲁迅以清人何瓦琴的联句,书赠瞿秋白的条幅。

职位变更后,瞿秋白夫妇每月仅能领到十六七元的生活费,瞿秋白身体有病,但每天仍工作16小时以上。

他气定神闲,情绪内敛,从不在朋友、同志和妻子面前诉说其受到的打击。

见过他的人,对他的安详、平静、潇洒和幽默,都感到意外。

1931年4月下旬,茅盾到上海大西路两宜里看望瞿秋白,茅盾当时正写长篇小说《子夜》,想征求瞿秋白的意见。

在和茅盾的交往中,瞿秋白不时问起鲁迅。

他对鲁迅景仰已久,对至今未能与鲁迅见面引以为憾。

5月初,冯雪峰来到茅盾家。

瞿秋白看了冯雪峰带来的《前哨》上刊登的鲁迅所写《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高兴地说:“写得好,究竟是鲁迅。

”冯雪峰和茅盾考虑到瞿秋白的安全,打算把他安排到北四川路鲁迅的寓所,但又觉得不是长久之计。

最后由冯雪峰设法,在南市区紫霞路68号谢旦如家,替瞿秋白找到住房。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翻译主体的身份和语言问题——以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论争为中心1929 年9 月10 日,梁实秋( 1903 -1987)的批评文章《论鲁迅先生的“硬译”》在《新月》杂志上刊出。

此文引发了1930年代前期有关翻译问题的论争,在中国现代翻译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

梁文发表半年之后的1930年年3月,鲁迅(1881 - 1936)发表回应文章《“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论争局面初步形成。

1931 年12 月,鲁迅在《几条“顺”的翻译》一文中指出∶“在这一个多年之中,拚死命攻击‘硬译’的名人,已经有了三代:首先是祖师梁实秋教授,其次是徒弟赵景深教授,最近就来了徒孙杨晋豪大学生。

”由此可见论争之延续性。

同样是在1931年12月,鲁迅与瞿秋白用通信的方式讨论翻译问题,并先后将通信发表在《十字街头》和《文学月报》,有关翻译的讨论高潮再起。

鲁迅对翻译论争的参与,至少持续到1935年4月《非有复译不可》一文在上海《文学》月刊上发表。

这场翻译论争①发生在无产阶级文学兴起和“翻译洪水泛滥”②的特殊时期,由于众多翻译家的参与,涉及翻译的政治性、译者的身份以及翻译美学等中国现代翻译学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并与清末至1920年代中国固有的翻译观念构成关联。

本文试图以鲁迅与梁实秋的相关文章为中心,对此进行考察。

一翻译理论与政治性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的立论是从讨论“死译”和“曲译”的优劣开始的。

文章开头引用陈西滢的观点——所谓“死译的病虽然不亚于曲译,可是流弊比较的少,因为死译最多不过令人看不懂,曲译却愈看得懂愈糟”,在此基础上反陈西滢之道而行之,认为“曲译”与“死译”相比尚有可取之处,理由是“曲译”不会通篇皆“曲”,“读的时候究竟还落个爽快”,而“死译一定是从头至尾的死译,读了等于不读,枉费时间精力。

况且犯曲译的毛病的同时绝不会犯死译的毛病,而死译者却不妨同时是曲译。

”那么何谓“死译”? 梁实秋依然是引用陈西滢的话——“他们非但字比句次,而且一字不可增,一字不可先,一字不可后,名曰翻译:而‘译犹不译’,这种方法,即提倡直译的周作人先生都谥之为‘死译’。

翻译史角度的直译和意译

翻译史角度的直译和意译

从翻译史角度论直译和意译摘要:本文详细探讨了中国翻译史上各代名家的翻译原则,尤其是对直译和意译的看法,没有纯粹的直译或意译,应该辩证地看待直译或意译,可以直译的直译,不可以直译的,在忠实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意译。

关键字:直译意译结合译史直译和意译一直是翻译界的热点话题,古时就有的文质之争,其实质就直译和意译之争。

直译意译到底孰优孰劣呢?中国的翻译史源远流长,按时代划分为五个历史时期,在各个时期,翻译家评论家都对直译和意译有不同的看法:古代: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近代: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时期现代:五四以后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当代:新中国成立以后古代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有文字记载的翻译始于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也有人认为东汉(公元1-2世纪)的佛经翻译才是中国文字翻译的开端。

而佛经究竟起于何时也有两种说法,史学界、佛学界公认公元67年《四十二章经》翻译为我国译经事业的开端,另据《高僧传》记载,东汉僧人安世高于公元147-170年抵达洛阳,将斋来的佛经译出34部,为我国翻译史上最早的直译者的代表。

我国古代佛经翻译史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东汉至西晋):安世高、支谶、支谦等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中期(东晋支隋代):鸠摩罗什、彦琮、道安等为该时期重要翻译家和翻译批评家后期(唐初至唐中叶):佛经翻译全盛时期,玄奘为当时主要翻译大师支谶主张“弃文存质”,不重文词,但存本意,与安世高一样是我国译史上最早的直译者的代表。

而支谶之徒支谦在其《句法经-序》中,阐述了自己的翻译思想,谈及翻译哲学、翻译美学、文与质的关系以及翻译标准等问题,其观点类似于“信达雅”,为其后严复提出“信达雅”理论作了充分理论准备和有力的理论支撑。

支谦主张意议,把雅作为佛经翻译标准。

道安主张直译,提出“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辩证法思想。

鸠摩罗什提倡“以信为本”,认为译文应该达到信与美的统一,为佛经翻译意译派的代表。

隋代彦琮主张“宁贵朴而近理,不贵巧而背源”,即宁可质朴,把道理讲清楚,而不讲求技巧背离原意,是一位直译论者。

交友名人故事50字左右

交友名人故事50字左右

交友名人故事50字左右在我们的生活中,交朋友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我国历史上,许多名人之间的友谊成为传世佳话。

下面我们将讲述两位著名人物之间的交友故事,以启示我们如何建立真挚的友谊。

首先,我们来了解鲁迅与瞿秋白之间的深厚友谊。

鲁迅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而瞿秋白是他的学生。

两人相识于1923年,当时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瞿秋白担任该校图书馆馆长。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鲁迅对瞿秋白的才华和为人产生了深刻印象。

此后,两人成为亲密的朋友,互相扶持。

在鲁迅的心目中,瞿秋白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们共同关注国家命运,探讨民族复兴的道路。

尽管鲁迅比瞿秋白年长近20岁,但这并没有成为他们友谊的障碍。

在鲁迅的引导下,瞿秋白逐渐成长为一位杰出的革命家。

这段友谊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另一段广为传颂的友谊是毛泽东与周恩来之间的故事。

毛泽东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周恩来则是他的亲密战友。

两人相识于1921年,共同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

从此,他们结下了长达40年的深厚友谊。

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和周恩来互相尊重、互相支持。

他们共同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即使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也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成为党内友谊的典范。

这些名人的友谊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首先,我们要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是友谊的基石。

其次,我们要真诚相待,互相扶持。

在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手,共同度过难关。

最后,我们要学会尊重和理解朋友。

在友谊中,相互包容和谦让是不可或缺的。

总之,友谊的力量是巨大的。

它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温暖,还能激发我们勇往直前的勇气。

精辟的论断 崇高的评价——读瞿秋白的《鲁迅的精神》

精辟的论断  崇高的评价——读瞿秋白的《鲁迅的精神》

精辟的论断崇高的评价——读瞿秋白的《鲁迅的精神》
尹美英
【期刊名称】《高校教育管理》
【年(卷),期】1982(000)002
【摘要】<正>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最早认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的先进分子之一,是中国人民革命的先驱,卓越的政治活动家,中国共产党早年的领导者之一,不屈不挠的烈士.他的战斗的一生,完全献给了祖国的人民解放事业.瞿秋白同志,同时又是一个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杰出的散文作家和出色的文学翻译家.在过去反动统治时代的文化战线上,他曾运用文艺这一工具作为锐利的武器,进行
【总页数】4页(P78-81)
【作者】尹美英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105周年 [J], 常州市瞿秋白研究会
2.悲壮而崇高的人生——读《瞿秋白传》有感 [J], 余玉花
3.读鲁迅着作,学鲁迅精神——学习毛主席关于“读点鲁迅”的指示 [J], 王德俊;吕惠君
4.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评价鲁迅?——再评周锡山先生对鲁迅的否定性论断 [J], 竺洪

5.关于科学评价鲁迅的若干思考─—重读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J], 王铁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大学外语学院
期末论文
鲁迅与瞿秋白翻译思想的对比研究
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科目中西翻译史
姓名薛亚男
学号 11051007 指导老师田玲
二〇一二年七月四日
鲁迅与瞿秋白翻译思想的对比研究
摘要:鲁迅与瞿秋白是中国现代翻译事业的杰出代表,也是一代译风的开创者。

他们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为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和中国现代翻译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鲁迅和瞿秋白同为“左翼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和白话文学的积极倡导者,其翻译思想有着共性的的一面,也存在着诸多分歧。

瞿秋白虽然赞扬鲁迅的译文“的确是非常忠实的”,但仍从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理论的角度,就“直译式”的文章所表现出的问题与鲁迅进行了商榷。

瞿秋白强调要用“绝对的白话”去解释,与他鼓吹欧化文艺的大众化和革命大众文艺的创造紧密相连。

鲁迅翻译主要着眼于提高而不是普及,目标在于精神界之战士,还不是暂时与文学和翻译无缘的大众。

鲁迅和瞿秋白都注重翻译的功用性,但鲁迅始终没有否认文学与翻译艺术本身的独立性及其本体的目的与特征。

关键词:鲁迅;瞿秋白;翻译思想;共性;分歧
一引言
鲁迅和瞿秋白有着太多的共同和相似之处。

他们二人在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而不可磨灭的贡献,都是与其所从事的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密不可分。

作为亲密的战友,鲁迅和瞿秋白在表达对翻译问题的看法时,虽然有着相同的一面,但彼此之间又始终保持着各自的出发点和立场,甚至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为了纪念这两位译界前辈,同时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他们在译介国内外先进文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和可贵的学术批评态度,本文旨在对鲁迅和瞿秋白在翻译思想中的共性与分歧进行探讨。

鲁迅和瞿秋白的最大的共同点是对翻译和汉语发展关系的认识。

瞿秋白努力从事汉语拉丁语化,希望通过语言大众化达到文艺大众化,从而完成群众革命启蒙和战争动员宣传任务。

鲁迅则从日语在翻译中不断添加新表现法而臻于完美的事实得到启发。

如何通过翻译来发展汉民族语言?鲁迅认为“宁信而不顺”也是一种译本,而“这样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

要克服中国文字的缺点,“只好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句法,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

”鲁迅继而认为,可以“一面尽量的输入,一面尽量的消化,吸收,可用的传下去,渣滓就听他剩落在时代里”,所以现在
可以容忍译文中出现“多少的不顺”。

而其中的一部分,将从不顺而成为顺。

二、鲁迅和瞿秋白翻译思想的共性
(一)对翻译的政治功能性的认识相同
鲁迅和瞿秋白最初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都是译作;都属于从天上窃的火来照亮人间的“普罗米修斯”,都可比作从国外运进军火来武装奴隶的“造反的战士”。

瞿秋白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及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翻译,不但向中国人民传输了马列主义,而且对他自己思想的改变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使他最后成了“中国最早宣传共产主义的思想先驱之一”。

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武器,解决中国三十年代革命文学运动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并积极将马列主义由西方介绍过来,对以后的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鲁迅,则是一如既往地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和“战斗的作品”,旨在影响国人思想,治疗中国“痼疾”。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所说明的译介“被压迫民族中的作者的作品”,正是他从事文学翻译限于文学创作的原因。

可见,瞿秋白与鲁迅都是在思想上和实践中解决落实了“翻译为谁服务”的问题。

(二)提倡“直译”的翻译方法
关于翻译中的“信”的问题,两人都坚持译文忠于原文的“直译”翻译观,因为“直译”是最能够忠实于原作的“首选”方法。

对于赵景深等人“宁顺而不信”的翻译主张,瞿秋白和鲁迅均完全一致地予以否定,指出了赵的翻译方法及其太普遍的翻译错误,强调翻译必须忠实于原作。

鲁迅指出“译得‘信而不顺’至多不过看不懂,译得‘顺耳不信’的却令人迷误,怎样想也不会懂,如果好像已经懂得那么你是入了迷途了。

”鲁迅对于“顺译”的批评,也就是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直译”的理论。

相同地,瞿秋白强调翻译外国革命文学作品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因此,翻译者必须“非常忠实”,要追求“精确”甚至应当估量每一个字眼。

可见他们对于直译的观点是完全肯定的。

(三)都认为翻译可输入新的表现法
在当时文言文与白话文相接之时,他们都提倡输入新的表现方法和改进中文的文法句法,这也就是他们提倡直译的重要原因之一。

鲁迅亦认为: 倘要翻译, 就不能不既“输入新的内容”,又“输入新的表现法”,所谓“输入新的表现法”,就是引进一些外国的新词汇和新句法, 以丰富中国的文字。

瞿秋白指出了翻译应当帮助创造出“新的中国现代言语”的著名论点。

他主张翻译“就是帮助我们创
造出新的中国的现代言语”,即“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中国白话文”,“要把新的文化的言语介绍给大众。

”虽然二人在对待白话文程度上有差别但是在翻译中“输入新的表现方法”这一点上两者一致。

三、鲁迅与瞿秋白翻译思想的不同点
(一)翻译方法上的不同
1.虽说瞿秋白和鲁迅都坚持直译的翻译方法,但是在具体的观点上还是有区别的。

鲁迅坚持直译的翻译方法。

有的学者将他的“直译”与“硬译”混为翻译标准。

然而,“直译”和“硬译”应该是针对“翻译方法”而言的。

准确来说,鲁迅所坚持的“直译”翻译法和有的批评者所指的“硬译”,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鲁迅的“直译”是针对“歪译”而言的。

鲁迅的“直译”实际就是“正译”,它的对立面是“歪译”,而不仅仅是相对于“意译”而言的。

换言之,从浅处说,“直译”是与“意译”相对的一种译法;从深处说,鲁迅的“直译”是包括正确的“意译”在内的“正译”。

所以鲁迅的翻译方法可以总结为“宁信而不顺”的“直译”和必要的“意译”。

2.瞿秋白认为翻译“应当用中国人口头上可以讲得出的白话来写”这样既能保存原作的精神又能使译文“顺”,以避免“以质应文,则悦者寡”的结果。

瞿秋白还采取二至三人的“多人合作”的翻译方法,以确保他主张的既信又顺的翻译效果。

其实质是要求译者在“每一个字眼”上都要运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文字来进行翻译。

从瞿秋白的翻译作品中不难看出译文的“直译”的效果,都是用白话做本位来翻译的,读起来非常流畅。

瞿秋白的翻译方法概括起来说就是“既信又顺”的直译。

(二)翻译标准认识的不同
1. 鲁迅的提倡的是多元化、开放性的“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标准。

他表示:“所以现在容忍‘多少的不顺’,倒并不能算‘防守’,其实也不是一种‘进攻’”。

鲁迅所考虑的是在没有最好的翻译——既顺又信——得情况下,不妨用不顺但还可以信的翻译。

只“顺”不“信”是不能允许的,因为那是蒙骗读者。

其实,鲁迅的翻译标准是“宁信而不顺”。

从实际的情况看,鲁迅所追求的“原味”的翻译效果,在他的翻译思想中始终占据了主导地位。

鲁迅的翻译标准既有各自的针对性,又有读者的层次性,可以说是一种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标准观。

2.瞿秋白提倡的是“既信又顺”的翻译标准。

在他看来,翻译首先应该遵循
“信”的原则。

瞿秋白的主要作品是外国革命文学作品和马列主义理论著作,因而他认为必须将马列主义要义原原本本地译过来。

这体现了他对翻译工作的高度责任感。

因此,他认为翻译者必须非常忠实,要追求精确甚至应当估量每一个字眼。

瞿秋白认为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介绍给读者,完全不能容忍任何的“不顺”,当然更不能容忍“不信”。

“既信又顺”的标准在当时可能太苛刻,很难做到,但是是十分正确、理想的的标准。

四.结束语
鲁迅和瞿秋白都主张让翻译为大众服务,通过翻译来传播先进文化,改良中国大众,并促进中国现代语言文化的发展;但也在一些问题上没有达成完全一致。

综合看来其实质在于他们对“顺”的理解,以及是否应该实现、如何实现翻译语言大众化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瞿秋白与鲁迅之间的争论始终充满着诚挚、友好、信任的学术探讨气氛。

究其原因,就是两人的政治立场是一致的,都是为中华民族的兴衰而奋斗的亲密战友。

如果说,瞿秋白是为了“小百姓”能读懂的而用心良苦地追求“绝对的白话”来体现“既信又顺”的翻译标准是“求俗”;鲁迅坚持多少带有文言痕迹、似乎不属于完全白话的不太“顺”的“直译”。

从他们之间的探讨中,我们看到了无产阶级翻译家、翻译理论家一切为了民族大众的优秀品质和实事求是的学术批评态度,看到了我国的翻译事业曾走过的困难和艰辛,更看到了我们普通翻译工作者身上所担负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李今. 翻译的政治与翻译的艺术——以瞿秋白和鲁迅的翻译观为考察对象[J]. 河北学刊2007(2).
[3] 单演义. 鲁迅与瞿秋白[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4] 韦建华. 鲁迅与文学翻译[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1,(2):37.
[5] 王宏志. 论瞿秋白翻译理论的中心思想[J]. 中国比较文学,1998,(3):85-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