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育评价概述

第一节教育评价的概念

1、评价活动是在事实判断基础上进行的价值判断。

2、教育价值取向是人们依据某种价值观,根据自身需要,对教育活动作出选择和判断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3、要理解教育评价的内涵,必须明确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教育评价是为教育而进行的评价,最终是为了实现教育的发展;

第二,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保证教育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最终促进人的发展;

第三,“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核心;

第四,价值判断必须以一定的事实为依据;

第五,教育评价要对教育活动的显性和隐性效果都进行价值判断。

※教育评价的定义: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在系统而科学地收集和运用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第二节教育评价的类型【会区分】

1、根据评价方法可将教育评价分为

(1)量化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进行定量分析后,制定出量化标准,然后按一定的量化标准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评价方法。

(2)质性评价:是指在自然情境中,通过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互动来收集相关信息,如采用参与式观察、开放式访谈、调查、查阅各种文献资料等方式,获取评价对象各方面的信息对评价对象的状况作出描述和分析,从而进行价值判断。

2、根据评价的作用和功能可将教育评价分为

(1)诊断性评价:一般指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

(2)形成性评价:又称即时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以便能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活动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评价。

(3)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育活动告一段落时,对活动结果进行评价。

3、根据评价参照的标准可将教育评价分为

(1)绝对评价:也称目标参照评价,是指以既定的目标为标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进行的评价。

(2)相对平价:又称常模参照评价,是指在一个团体内,以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

(3)个体内差异评价:也称自我参照评价,指以评价对象的某一状况作为评价标准而实施的评价。

★第三节教育评价的功能

鉴定-选拔功能

导向-激励功能

诊断-改进功能

反馈-调节功能

第二章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西方教育评价的发展

一、西方教育评价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阶段:

1、考评阶段

2、测量阶段

在这一阶段,桑代克在《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提出著名的论断“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卖柯尔补充“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是可以测量的”

3、描述阶段

在这一阶段,泰勒发表《史密斯-泰勒报告》,也称八年研究;泰勒也是第一个正式对“教育评价”下定义的人,也因此被称为“教育评价之父”

★泰勒的“目标模式”不足之处:

①它是一种注重结果的总结性评价;

②评价受到技术的限制;

③忽略了非预期的教育效果;

④目标本身的合理性没有得到判断。

4、判断阶段

★这一阶段出现的各种评价模式:

(1)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模式

他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这一模式包括背景评价(context)、输入评价(input)、过程评价(process)、成果评价(product)四个方面。

(2)斯克里文的目标游离模式

认为教育活动会产生“非预期效应”。

(3)斯塔克的应答模式

听取不同人的意见

(4)欧文斯等人的反对者模式

重视反对者的意见

5、建构阶段

建构性评价的基本评价方法:回应性聚焦法、建构性探究法

★这一阶段教育评价的主要特点:

①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与评价有关的各方通过“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

②评价受多元主义价值观的支配。

③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评价对象是评价的参与者,也是评价的主体之一。

④强调质性方法的运用。

⑤评价具有较强的哲学理论基础。

⑥建构性评价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与特征。

第二节我国教育评价的发展

西周的科举选士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人才选拔制度。

★第三节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1、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互补

2、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并重

3、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结合

4、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共存

5、元评价(对评价的评价)日益受到重视

第三章教育评价的理念与原则

第一节教育评价的理念

1、以人为本

2、注重发展

1967年,斯克里文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3、重视过程

★第二节教育评价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真实性原则

3、动态性原则

4、协商性原则

5、多元化原则

6、伦理性原则

第四章教育评价的程序与设计

第一节教育评价的程序

★一、教育评价的准备

1、背景分析

任务:确定评价活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内容:社会背景分析

教育发展阶段重要问题分析

评价委托人需要分析

被评价人心理分析

2、组织准备

3、方案准备

内容:明确评价的目的

设计评价的准则和权重

确定评价的标准

选择收集和处理评价信息的方法

二、教育评价实施的步骤

1、预评期

预评期的评价也称为“自我评价”

2、再评期

再评期的评价也称为“确定性评价”

★三、教育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1、评价活动的质量检验

2、评价结果的诊断分析

3、评价报告的撰写

4、评价信息的有效反馈

四、教育评价过程中的心理调控

评价者:知觉定势(晕轮效应、逻辑误差、情绪效应、投射效应);频数与次序效应;肯定效应

评价对象:被审心理、防卫心理、应付心理、迎合心理

第二节教育评价的设计

※评价方案的定义:评价方案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教育活动及评价活动的一般规律,对评价的内容、范围、方法、手段、程序和组织领导等加以规范,并作出规定的基本文件。它具有目的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