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毕业论文)对中西方礼貌原则差异的研究

合集下载

课题研究论文:学科教育论文 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函电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课题研究论文:学科教育论文 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函电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学科教育论文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函电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xx年代,英语语言学家利奇(G.N.Leach,1983)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创立了“礼貌原则”。

利奇针对礼貌原则制定了6项标准,6项原则中的每项下又包含两条次原则。

(1)策略准则:使他人受损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

(2)宽宏原则:使自身受惠最小;使自身受损最大。

(3)赞誉原则: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

(4)谦虚准则: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尽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

(5)赞同准则: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分歧,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

(6)同情原则: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

1 什么是函电写作中的礼貌原则商务函电写作中的礼貌原则是商务沟通技巧中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商家最主要、最锐利的武器之一。

礼貌的商务函电彬彬有礼,重视对方的观点,尊重对方的权利、愿望和需要,迎合对方的心理,能产生令人愉快的感觉,从而带来无限的商机,促成和扩大对外贸易。

在商务信函的写作过程中,及时是礼貌之首。

此外,在撰写商务信函时,应避免使用可能激怒、伤害对方的言辞或语气,语调上尽可能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考虑到对方的意愿和背景,做到互惠互利。

2 礼貌原则运用的案例分析笔者从事多年商务英语函电的教学工作,每届学生在函电写作中都会暴露出一些共性的错误,有语言能力方面的,有思维方面的,也有写作技巧方面的。

以礼貌原则为例,笔者在此撷取一些在报盘、装运和索赔等业务中发生的实例。

案例一:在Enquiries and offers这单元中,我让同学试写一句:“请报最优惠价,注明原产地、包装、详细规格、可供数量和最早船期。

”很多同学都生硬地表达成“You are requested to make us the most favorable offer,stating origin, packing, detailedspecifications, quantity suppliable and theearliest time of shipment.”还有一些同学写成“ Please offer your best price, stating origin,packing, detailed specifications, quantity suppliable and the earliest time of shipment”,这还是不够礼貌。

对中西方礼貌原则差异的研究

对中西方礼貌原则差异的研究

对中西方礼貌原则差异的研究引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什么是礼貌行为的理解和实践方式会存在差异。

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一直是跨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将探讨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和原因。

一、语言交流方式上的差异1.直截了当VS委婉曲折在交流方式上,西方人更倾向于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而中国人则更善于使用委婉曲折的语言表达方式。

例如,在提出请求时,西方人可能会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而中国人则会通过言外之意或者暗示来表达。

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主义和直接性,而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和含蓄性。

2.控制话语VS尊重他人在对话交流中,西方人更倾向于控制话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中国人则更注重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寻求共识。

这是因为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而中国文化注重团队合作和和谐。

二、身体语言上的差异1.空间距离VS亲密接触在身体语言上,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空间和独立性,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中国人则更习惯于亲密接触和身体接触。

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边界和自我保护,而中国文化强调亲密关系和集体意识。

2.眼神接触VS礼貌避让在眼神接触方面,西方人注重眼神接触和直视,视对方为尊重的表现,而中国人则注重礼貌避让和眼神轻视,视直视为不礼貌的行为。

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注重个人权利和表达,而中国文化强调谦逊和尊重。

三、社交场合上的差异1.个人独立性VS社交关系在社交场合上,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独立性和私人空间,更倾向于进行面对面的、深入的一对一交流,而中国人则更注重社交关系和社交网络,更愿意进行团体交流。

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表达和独立性,而中国文化强调群体合作和社会关系。

2.时间观念VS灵活安排在时间观念方面,西方人注重准时性和时间管理,更愿意按照计划和日程安排行事,而中国人则更注重灵活安排和相互关照。

这是因为西方文化强调效率和个人时间,而中国文化强调灵活性和团队时间。

结论: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存在于语言交流方式、身体语言和社交场合等方面。

从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看跨文化语用原则

从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看跨文化语用原则

从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看跨文化语用原则[摘要] 礼貌原则是中西方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着力介绍了以利奇为代表的西方礼貌原则,并介绍了汉语的礼貌原则,由此探讨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并进一步指出合作原则可以看成是跨文化语用的最高原则。

[关键词] 礼貌原则;差异;跨文化语用;合作原则跨文化语用学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而且发展得很快的一个新的语用学分支。

这一领域的学术成果在语言教学、文化对比研究以及跨文化言语交际中被普遍认可。

其中,礼貌原则的研究是近几十年来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对跨文化语用学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利奇的礼貌原则英语著名语言学家利奇为了弥补格赖斯会话合作原则的不足而提出了礼貌原则。

利奇认为,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虽可解释话语意义与言外之意之间的关系,但不能充分解释为什么人们既要遵守合作原则又要违背合作原则的语言现象,所以利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了他的会话交际礼貌原则。

他的礼貌原则分为六个准则:(1)策略准则(得体准则);(2)慷慨准则;(3)赞扬准则;(4)谦虚准则;(5)赞同准则;(6)同情准则。

利奇的礼貌原则是以英语国家文化或西方文化为背景提出来的,这些理论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普遍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质疑。

维特根斯坦(1991)在评价言语行为理论时曾说塞尔等人的会话逻辑理论都认为美国白人的说话方式代表了人类一般的说话方式。

他的这一评价其实也同样适用于礼貌原则。

利奇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他的《语用学原则》一书中说:“本章对这一论题未论述的另一方面是与人际修辞有关的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类型研究。

至今我们对不同文化间在这一方面的了解是带有趣闻轶事性质的,比如有这样的观察:有的东方文化国家(比如说中国和日本)比西方国家更强调‘谦虚准则’,英语国家则更强调‘得体准则’和‘讽刺准则’。

”由此看出,利奇并未对东方文化进行过详细考察,那么他由西方文化背景得出的礼貌原则对其他文化的适应性是值得怀疑的。

英汉礼貌原则对比分析,英语其它论文

英汉礼貌原则对比分析,英语其它论文

英汉礼貌原则对比分析,英语其它论文A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Abstract] As we all know, different people hold different views about politeness and different cultures may lead to pragmatic differences. Because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sometimes what the Chinese people consider to be polite may not be true according to western culture. To be polite, there are some principles to follow, such as H. P.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Geoffrey N.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 and in China, there are Prof. Gu Yueguo’s five notions of politeness based on the Chinese conception of limao.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se principles, and also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Besides, this paper also attempts to shed light on some of the pragmatic differences o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dicating that typical Chinese and English politeness principles are similar to each other in nature b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re also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intercultural speech interaction. At the end, this paper analyses another maxim—Culture Self-identity Maxim, and indicates that grammatical mistak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n be forgiven, but improper use of language can often cause misunderstandings and embarrassments. So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becomes more important. Meanwhile,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to choose the right politeness maxims during communication are also very important.[Key Words] politeness; politeness principle; pragmatics difference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英汉礼貌原则对比分析【摘要】众所周知,不同的人对礼貌持有不同的观点,而不同的文化又会导致语用差异。

论中西方文化中“谦虚”的不同内涵及其成因

论中西方文化中“谦虚”的不同内涵及其成因

论中西方文化中“谦虚”的不同内涵及其成因一、Leech和顾曰国的“礼貌原则”礼貌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手段,它在言语交际中发挥重要作用。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普遍遵循礼貌的原则。

H.P.Grice在1967年提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交谈的双方要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即“合作原则”。

虽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并指出由于人们不遵守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歧义,但他不能够解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违反合作原则大量使用委婉客气的间接语言的原因。

Leech认为,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之所以违反合作原则是出于礼貌,为丰富和完善Grice的“合作原则”,他从语用学和人际修辞的角度提出了礼貌原则的六个准则:得体准则(tact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表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一致性准则(agreement maxim)及同情准则(sympathymaxim)。

他认为根据这些准则合理使用语言就可以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Leech提出的这六条准则是根据英国文化特点而提出的,主要是说英国人如何运用礼貌原则而使言语行为恰到好处。

同时Leech也指出:“东方有些文化社团(如中国和日本)比西方国家更重视谦虚准则;操英语的文化社团(尤其是英国)更重视策略准则和反语准则;地中海国家更重视慷慨准则,而不太重视谦虚准则。

”这些不同的礼貌准则是礼貌原则在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具体表现,即礼貌语言的文化差异性表现。

同样,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顾曰国、何自然等从语用角度分析了汉语中礼貌现象及礼貌行为的文化特征。

Leech认为礼貌理论具有普遍性,但也清楚地意识到礼貌受文化制约的特性。

所以,我们在承认礼貌原则的普遍性的同时,也应认识到礼貌原则的特殊性,不应该追求并满足于普遍框架的趋势。

礼貌是一条普遍原则,既然它属于文化因素,那么在不同的文化里,就会产生相应的准则或准则变体。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优秀7篇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优秀7篇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优秀7篇中西方礼貌原则对比分析语言学篇一中西方礼貌原则对比分析不同文化类型中的“礼貌原则”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在礼貌用语中有充分的体现。

礼貌是对比语言学中语用对比研究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在迥异的中西方文化中更是如此。

中西方两种文化的礼貌原则有着较大的差异,了解这种差异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一、中西方“礼貌原则”的理论研究1.西方文化中的礼貌概念西方“礼貌”理论中较有影响的理论框架当属Brown & Levinson的“面子论”及Leech的“礼貌原则”。

两种理论对礼貌的内涵及外延作了较为系统深刻的研究,对不同文化领域的礼貌研究都有一定影响和借鉴意义。

Brown&Levinson的“面子”概念建立在Gofman的定义基础上。

根据Gofman的理论,面子对每一个人来说是最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对每一个交际者来说是最基本的、不容忽视的。

但Brown&Levinson的面子概念更为具体,他们认为所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子。

他们根据个人需要把面子分为两类: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即个人拥有行动自由、不受干涉的权利;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即个人的正面形象或“个性”包括希望这种自我形象受到赞许的愿望。

面子有双层性,而且构成面子的双方面是相互矛盾的。

在交往时,一方面我们需要与对方有所关联,或者关注对方,并且要向对方表示出我们的关注。

面子的“关联”方面就是积极面子,Levinson把它称之为积极礼貌(Positive politeness)。

“积极面子”所常用的语篇方略是:恭听对方谈话,对其表示兴趣,表示与对方有共同之处,相互以名字称呼等。

如:“Agree,I have always believed that,too.”另一方面,我们要维护一定的独立性,并且向对方表示我们也尊重他们的独立需求。

面子的“独立”方面就是消极面子,Levinson把它称之为消极礼貌(negative politeness)。

汉英礼貌用语对比与分析

汉英礼貌用语对比与分析

汉英礼貌用语对比与分析06秋专升本学员张先存学号z06205604001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国语言中,但由于语用文化价值差异和语用习惯特点的不同,人们对礼貌的理解、处理和运用方式则各不相同.中西方由于受到不同文化、民族心理和价值观的影响,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礼貌言行.而这种差异往往会影响我们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因此在英语学习中我们有必要了解汉英礼貌语用方面的差异.一。

汉英礼貌用语的对比:例1:问候语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别人见面打招呼,分手告别,也因东西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而不同。

西方人则注重逻辑,他们讲究科学,追求准确、系统的分析和实证,西方形式逻辑中有三大定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在演绎推理中有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在语言上表现为重视语言的形式,人称要一致、单复数有讲究、时态有要求,主语和谓语要配合,介词讲究搭配等等,每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例如:中文说“你吃了吗?”可以表示字面意义,也可以表示问候,这里的“吃”字后面的“饭”可以省略,不论早饭、中饭、晚饭都可以这样说,也不管什么时候吃的。

而英语中可能要说三句不同的话“Have you had your lunch/super/dinner?” 而且他们并不能用来表示问候,除了字面意义,这三句话可能用来暗示一种邀请,但说话人至少要考虑到两个问题:吃的是哪一餐饭,用什么时态,这些问题不清楚,这句话就没法说。

所以,中国人见面时常用的客套话是:“吃过饭了吗?”“你去哪儿?”而与英美人打招呼,不要说“Have you had your meal?”或者“Where are you going?”他们会以为你想邀请他一起外出用餐或你在打听他的私事呢。

而当他们正等着听你的下文时,你却谈起旁的事情。

这样往往会使对方觉得莫名其妙。

他们会想,不请我吃饭,干吗问我吃过饭没有?即使你见他正在用餐,一般也不能说“Are you having meal?”(你在吃饭?)或者“You are going to the dinning room?”(你去吃饭吗?)他们认为这简直是无用的话,明知故问,你不是看见我正在吃饭吗?又如你正巧遇见一个美国人在修理他的汽车,你走过去说声“Hello. ”或者“Hi.”就行了。

中英文中“礼貌原则”的异同点-英语论文-语言学论文

中英文中“礼貌原则”的异同点-英语论文-语言学论文

中英文中“礼貌原则”的异同点-英语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礼貌是人类语言文化中的重要要素, 它普遍存在于任何一种人类的语言文化中, 其目的都在于最大可能地减少交流中的话语冲突。

比较Leech的礼貌原则六条与顾曰国的即贬己尊人准则, 称呼准则, 优雅准则, 求同准则及德、言、行准则五个准则中体现文化差异, 并加以运用, 将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开展。

关键词:礼貌原则; 相似性; 差异性; 跨文化交际;礼貌是人类语言文化中的重要要素, 它普遍存在于任何一种人类的语言文化中, 其目的都在于最大可能地减少交流中的话语冲突。

三十多年来, 随着语用学的快速发展, 关于语言使用过程中的礼貌问题逐渐演变为一大研究主题, 就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 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在礼貌语用方面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最多。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外研究现状基于语言表达的礼貌原则理论, 是在国外语用学研究过程中逐渐发展并完善起来的。

20世纪50年代, 美国学者戈夫曼在其着作《Anchor Books》(1967) 中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面子行为理论, 建立了语言礼貌原则的雏形。

1987年, 英国学者Brown和Levinson根据Goffman的解释进一步提出了面子保全论, 指出礼貌是社会中具有正常交际能力的人, 即具有面子需求的理性人, 为满足其面子需求而采取的各种理性行为。

在20世纪80年代,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出版了自己的着作《Principles of Pragmatics》(1983) , 在这本书中, 利奇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 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六条着名的礼貌原则。

Leech的礼貌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把不礼貌意思的表达减弱到最低限度, 把礼貌意思的表达增大到最高限度。

2. 国内研究现状在我国, 顾曰国是该领域研究的第一人, 在1992年《外语教学与研究》第四期刊物上, 他发表了论文《语用与文化》。

中西文化下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差异

中西文化下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差异

2013.11学教育54量,来提高整个社会对产学合作教育的关注度。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企业参与其中的热情,还能够为学校开展产学合作提供更多的资金、人力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产学合作教育双方应该相互合作,深度沟通加强企业与学校的沟通,对学校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联合制定,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依靠这种紧密沟通合作,来完善产学合作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教育过程的高效顺利实施。

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企业发展过程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方向,定期的开展校企双方交流会,让学校明确企业需求,让企业了解学校的培养情况。

企业为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更多的条件,让学校的老师不仅仅具备技术理论知识,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业生产技能。

学校要经常聘请企业负责人或者专门技术人员来校做讲座,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企业文化,了解企业需求。

长时间高频率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深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对企业有了更深厚的感情,企业对学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3、企业是校企合作的关键企业是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主力,是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同建立“实训基地”是企业和学校二者实现“共赢”的方式之一,但是切不可流于形式,要利用学校的教师资源以及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的整个“实训”过程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与监督,为培养更多的企业“第一线”应用型人才提供保障。

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时,企业应该指派相应的技术人员作为带班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实践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授他们更多地实际操作技能,已能够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积累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

此外,由于学校教师普遍具有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企业在与学校相互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高校教师理论功底深厚的优势,来研发更多的新技术。

所以,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对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是有着一定帮助的。

4、学校应该为校企合作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专业性、应用性,所以在专业设置上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社会需求适当调整专业设置。

试析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试析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试析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摘要:受不同文化、价值观等影响,英汉语言的礼貌用语也有所不同。

这种差异往往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

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使学生了解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论文关键词:礼貌用语差异跨文化意识1引言礼貌是各种文化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礼貌用语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礼貌用语。

恰当使用礼貌用语,对调和及融洽人际关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跨文化交际也日益频繁,了解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无疑可以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2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表现在不同场合,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的人会话时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礼貌用语也有天壤之别。

下面主要从称呼语、称赞语、致谢、禁忌语与委婉语等方面来谈谈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

2.1称呼语不同的称呼语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取向、社会格局、人际关系等。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甲天下,一直遵循“上下有礼,长幼有序”称呼原则,称呼繁杂;而西方崇尚民主自由,称呼简单明了。

中国文化主张尊老讲辈分,各种称呼五花八门。

上辈直系亲属的称呼就有“舅舅”、“伯父”、“叔父”、“姨父”、“姑父”、“舅妈”、“姨妈”、“姑妈”等。

同辈中则有“堂哥”、“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在英语国家中,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亲属的称谓比较笼统且简单,上一辈中只有“uncle”、“aunt”,在同辈中也只有一个“cousin”。

晚辈和长辈之间、同辈之间都可以直呼对方的名字,甚至对父母也可直呼其名。

而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孩子不能直呼父母、长辈的大名,学生不可直接叫老师的名字,下属不能直接叫上司的名字。

否则,就会被视作缺少家教、没有教养、不守规矩等。

在社会交往中,汉语称呼语可用两种表达式来概括:“姓氏+官衔或职务/先生/女士//小姐/老”和“老/小、+姓氏”,如“张局长”、“王先生”、“郑老”、“老陈”等。

(英语毕业论文)广告语中的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英语毕业论文)广告语中的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2 论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3 论英语谚语的翻译4 从合作原则角度解读《成长的烦恼》中的言语幽默5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现实元素(开题报告+论)6 On Dreiser’s View of Womanhood in Sister Carrie7 从关联理论看《茶馆》两个英译本中修辞格的处理8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9 跨文化因素对字幕翻译的影响10 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渗透11 从归化异化角度浅析《三字经》两个英译版本12 浅析《洛丽塔》中亨伯特的分裂人格13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14 悖论式的唯美主义--论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15 从《卖花女》看萧伯纳的费边主义思想16 A Study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17 试析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18 浅析美剧台词中幽默的翻译——以《绝望的主妇》为例19 从颜色词的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20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21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看女性委婉语的语用功能22 谭恩美《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23 中英新闻标题的差异及翻译方法24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25 英语新闻标题中名转动词的认知阐释26 商标名的英译汉目的论研究——以洗护用品为例27 Error Analysis on English Writing b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28 从《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性格对命运的决定作用29 《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30 从电影《姐姐的守护者》分析人的自私性31 试论《出狱》中“房子”的意象32 《白象似的群山》里的潜意识33 浅析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34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硬汉精神35 《论语》中“孝”的英译——基于《论语》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36 An Analysis of Textual Functions of the English Passive Voice37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38 生态哲人约翰斯坦贝克39 黑暗中的光明—《蝇王》的主题探析40 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41 从"龙"一词的文化内涵看汉英文化的差异42 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中人物与社会的冲突43 论环境和社会制度对人的行为和品格的影响——以《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形象分析为例44 《荒原》中死亡与复活的意象分析45 A Study of Angel Clare’s Multiple Personaliti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46 《哈利波特》中的励志精神47 A Study of C-E Translation of Tourist Materi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e48 论英汉口译中的数字互译4950 简爱的双重性格分析51 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老人与海》看虚无主义中的抗争及其发展52 《鲁滨逊漂流记》两个翻译版本的文体分析53 英语商业广告以及公益广告的语言特点比较54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55 中西文化中女性家庭价值观之对比研究56 论《某人住在一个多美的小城镇》的语言艺术(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57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58 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59 《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原型60 英语新闻中批评性语篇的对比分析61 《绯闻少女》中的话语标记词研究62 如何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63 女性主义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的柯林斯64 中西见面礼节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65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透析王尔德的艺术人生观66 委婉语的适用性原则和策略67 魔鬼之子:论《呼啸山庄》和《呼唤》中的男主人公形象68 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69 出人意料的结局和夸张-基于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忙碌经纪人的罗曼史》70 “红”的中英对比及其翻译71 从语体学论《一九八四》中的反极权主义72 从服饰的变化看待中美文化的差异73 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与基督教传统的关系74 国际时政专有名词的翻译与解读75 《红楼梦》中文化词的翻译76 浅析托尔金在《魔戒》中的创作特色77 《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类所造成的毁灭78 案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79 从中英文动物词汇看中西方文化差异80 从合作原则浅析《飞屋环游记》中的言语幽默81 新闻标题中的对话性82 解读《拉帕希尼的女儿》中的父爱83 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84 The Tran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85 Sino-US Cultural Differences——Through Comparison Between APPLE and OPPO86 《爱玛》的婚姻观分析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87 大学生通过联想记忆词汇的方法88 The Localization Strategy of Multinationals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the Chinese Multinationals Overseas89 The Features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 English90 比较研究王维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观91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92 《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解读93 从《嘉莉妹妹》看本性与理性的斗争94 成语中的文化特色及其翻译95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96 A Discussion on the Accuracy of Language in Diplomatic Translation97 对盖茨比的美国梦幻灭的分析98 论《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悲剧之源99 对外交语言准确性与模糊性的语言特点的研究100 中国英语在中国文化输出中的作用101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达尔形象解析102 萨拉的性格魅力103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104 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商宴之道105 加工层次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词汇学习106 论旅游广告的显影性107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看《远离尘嚣》的生态悖论108 从功能翻译理论浅谈公示语翻译109 从读者接受理论看《达.芬奇密码》的成功110 英语与汉语中禁忌语的比较111 美国广告语中的会话含义研究112 象征主义手法在《白鲸》中的运用113 影响中国高中英语课堂中任务型教学实践的因素114 《通天铁路》中超验主义与清教思想救赎观冲突之探析115 信用证支付方式下进口方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116 旅游宣传品的翻译117 广告语中预设触发语的语用分析118 《时间中的孩子》成长主题分析119 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英译汉的技巧探析120 Hemingway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121 The Victims of Upper Clas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Heroes of The Great Gatsby and Tender Is the Night122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生态意识123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商业电视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124 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125 中外汽车文化对比研究126 Contrariety of William Blake--Image Analysis of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 127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128 浅析小说《教父》中教父的心理转变及其成因129 《红字》中海斯特性格分析130 On Symbolism in Fitzgerald’s “Winter Dream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31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修辞分析132 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133 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134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hristianity135 海明威《印第安人营地》新解136 论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影响137 基于认知语境的英语动物习语的理解策略研究——以“狗”的习语为例138 维多利亚时代的乡村图景——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展现的威塞克斯农业社会139 从植物词看英汉文化差异140 从广交会现场洽谈角度论英语委婉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功能与应用141 《简爱》的浪漫主义解读142 组织学习障碍及相应的对策143 中英思维模式比较分析144 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145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分析146 种族沟通的桥梁——对《宠儿》中两个丹芙的人物分析147 论《简爱》中的疯女人148 英汉形状类量词的隐喻认知分析149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150 《紫色》中的女性主义解读151 英文商务信函中礼貌原则的运用152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153 On Sentence Division and Combination in C-E Literature Translation154 The Gloss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Harry Potter155 《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黑人女性的悲剧根源156 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与培养——以天河中学学生为例157 《蝇王》中神话元素的象征意义158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olor Word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159 简析译者文化背景对其处理习语翻译的影响--《水浒传》赛珍珠译本中的习语翻译160 A Feminist Perspective to Pygmalion161 探究傲慢与偏见的独特魅力162 从日常交际礼貌用语失误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63 比较《简.爱》中女性“陈规形象”与《飘》中女性“新形象”164 《好人难寻》中哥特手法运用的分析165 《威尼斯商人》中的关键社会元素——莎士比亚心中的乌托邦社会166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167 从《喜福会》母女冲突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168 天鹅的涅槃——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喜福会》中母女关系169 The Cultural Predicament and Transcendence: Methods of Translating the Allusion in News 170 通过《喧哗与骚动》中三兄弟各自对于凯蒂的叙述分析三人各自性格特征171 浅析托尼.莫瑞森《最蓝的眼睛》中皮克拉悲剧命运的根源172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173 浅析《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174 论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175 《喜福会》所表现的中美文化的冲突和兼容176 艾伦金斯堡及其《嚎叫》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文化的影响177 (英语系经贸英语)浅谈成本领先策略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以格兰仕为例178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狗”习语的翻译179 观电影《刮痧》简析中西文化价值冲突180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181 论《紫色》中的性别暴力182 从《劝导》看简.奥斯汀创作思想的发展183 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之餐具比较——筷子和刀叉184 英汉味觉隐喻的对比研究185 简析《雾都孤儿》中善与恶在人物塑造上的体现186 两个反叛的女人——姚木兰和斯佳丽之对比分析187 试论《武林外传》与《老友记》中的中美文化差异188 A Diachronic Study on Sexism in English Lexicon189 一个自我矛盾的精神世界—《达洛卫夫人》中的对照与一致190 本我,自我,超我--《名利场》中利蓓加的形象分析191 言语行为理论在意识流作品中的应用——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例192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193 融入与挑战——从生态角度看《老人与海》与《瓦尔登湖》194 对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的研究195 A Study of Maggie’s Tragedy in The Mill on the Floss196 浅析《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197 浅析英文电影片名翻译198 “It be Adj of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语义的构式语法研究199 论《老人与海》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200 以《哈利波特与消失的密室》为例探讨哥特式风格在哈利波特小说系列中的应用。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的比较研究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的比较研究
 ̄_u— . __ ‘
2 1 0 1 NO ? 9
. - —
c h 。 Ed .

I 。 1 Her d 。 。 al
科 教 论 坛
中西 跨 文化 交 (. 1 中共湖 南省委 党校 ; 2 湖南行政 学院 长 沙 4 0 0 ) . 1 0 6
准则 :
( ) 体 准 则 : 尽 量 不 冒 犯 别 人 或 使 1得 ①
美 国 媳 妇苏 珊 ( u a ) 她 的婆 婆 张 太 S s n与 太 在 机场 的 对 话 , 太 太 的 儿子 为 他 们 翻 张
译。
貌 总 是 和 谦 卑 紧 密 相 连 , 话 人 把 自 己放 说 在较低的位 置上以示对听话者 的礼貌 , 这 是因为受儒 家文化的深刻影 响 , 文化 斟 汉 的人 交往 强调 内敛 、 和的 中庸 之道 ( 平 黄
在 别人 征求 意 见的时 候 , . n 的非 Mr Ya g
2 礼貌原 则的跨文化差异
不 要 再 减 肥 了 , 体 健 康 才 最 重要 哪 ! 身
常含糊 的 回答 “ h n y u 会令 对 方 茫然 T ak o ” 不知 所 措 。 答 复英 美 人 的 邀 请 时 , 明确 在 要 是 接 受 还 是 不 接 受 , 棱 两 可 的 回 答 会 使 模 对方 迷惑 不 解 , 至 认 为 对 人 不 真 诚 。 甚
苏珊 : a k y u!Th a o y u. Th n o e sme t o
丈 夫翻 译 : 谢谢 妈 妈 , 祝 您身 体 健康 。 我
之 称 。 国 人 在 悠 久 的 历 史 和 文 化 背 景 下 中 形 成 r 自己 特 定 的 礼 貌价 值 观 。 日 国 根 益 于 张 太 太 的 儿 子 对 中西 文 化差 异的 成 功 交 际 产生 直 接 的 影 响 。 跨 文 化 交 际 中 , 顾 在 由 据 汉 语 言 文化 的有 关 礼 貌 的 渊源 提 出 了汉 驾驭 。 上 述 对 话 中 , 太太 虽 然 接受 儿 媳 于 价 值 观 体 系 的 不 同 , 国 人 和 外 国 人往 在 张 中 语 占 文化 的4个 方 面的 礼 貌特 征 : 重 、 尊 谦 妇 的邀 请 去 美 国纽 约 , 中 国人 讲 究 含 蓄 , 往 对 同 一 事 物 的 思 维 、 解 和 说 法 不 尽 一 但 理 逊 、 度 热 情 、 雅 , 时 还 总结 出 了 汉 语 不能 直 接 表 露 或 者 至 少 不 能 立 刻表 露 自己 致 , 至 有 很 大 的 差 异 。 态 文 同 甚 言文化的5 条准 则 : 的 态 度 。 英 美 文 化 注 重 明确 具 体 , 这种 而 在 () 己尊人 准 则 ;2 称呼 准 则 ;3 文雅 1贬 () () 准 则 ; ) 同准 则 ;5 德 、 、 准 则 。 ( 求 4 () 言 行 原 则 的 比 较 , 们 可 以 发 现 中 西 方 礼 貌 原 我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英委婉语对比分析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英委婉语对比分析
[3]尹云锋.礼貌原则下中英委婉语运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
[4]魏慧哲.中英死亡委婉语跨文化对比[D].河北师范大学,2004.
[5]刘瑞琴,韩淑芹.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6.
[6]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附件2:
英语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学生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论文
题目
中英委婉语对比分析
英文
题目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一、选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本人是否有创新
选题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委婉语伴随着整个社会的言语交际过程。委婉语不仅是每个社会中都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被定义为:“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愉快的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语言与语言学词典》,斯托克和哈特曼等编)委婉语是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研究的课题之一,同时也是跨文化交际中一个重要话题,它使用更礼貌文雅的方式,代替了唐突、直接的表达,顾及听话者的利益,给与其礼貌与尊重,最终达到良好的交际任务。它又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寻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恰当的语言形式,是用来维系人与人之间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润滑剂,是保全交际中双方面子的重要手段。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两种语言的委婉语在使用上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就中英两种语言的学习者和使用者而言,了解和掌握中英委婉语在社会交际中运用的异同可以借以避免尴尬的意图,交流信息,实现以言行事;减少语用失误、文化冲突带来的摩擦,维护说话双方利益并保全面子,从而提高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的语用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各方关系融洽,达到理想交际效果。

中西方礼貌原则及其差异分析

中西方礼貌原则及其差异分析

中西方礼貌原则及其差异分析作者:段嘉敏来源:《文学教育》 2020年第14期段嘉敏内容摘要: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对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有约束作用,在谈话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各国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对礼貌的标准也不一样。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易产生误解。

本文旨在对中西方文化中的礼貌原则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礼貌原则中西方文化差异一.礼貌原则的概念与发展(一)西方礼貌原则的发展礼貌在所有文化中都被视为一种现象,礼貌有许多功能和特点。

Brown和Levinson在《论礼貌》中提出了“普遍性”的概念[1]。

尽管礼貌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它是我们日常生活和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一面镜子,礼貌的作用不可低估。

格莱斯提出了库柏原则:对话者应遵循数量原则、质量原则、关系原则和方式原则。

Leech在《语用学原理》中提出了Leech礼貌原则:得体原则、慷慨原则、赞扬原则、谦虚准则、协议准则和同情准则。

(二)中国礼貌原则的发展国内研究的奠基石是顾月国,他认为礼貌原则包括:自我贬低的意识、相互尊重意识、精炼准则和协议准则。

毛研究《周易》中礼貌的语言,他在《语用学杂志》上发表文章,阐述了布朗和莱文森的面子概念与中国人的面子概念的区别。

可见中西方国家的礼貌原则有相似之处,如自我贬值尊重他人、找到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共同点、让另外一些人更多的利益等。

二.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一)语言差异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于各种语言和文化中,在个体的语言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

礼貌语言主要表现为称呼、问候、祝贺、赞赏和道歉。

汉语系统丰富而复杂,英语则很简单。

年龄、收入、婚姻等都是英语中的禁忌,西方人见面常谈论天气;汉语的问候则包括生活各方面,直接赞赏也较少见。

根据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发展,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不同。

虽然中西礼貌原则都有机智原则,但汉语多指语言的得体性,英语则侧重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汉语礼貌原则有称呼原则,而英语没有。

中西方对待礼貌

中西方对待礼貌

中西方对待礼貌
中西方对待礼貌的态度和方式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比较:
1. 语言使用:在西方,礼貌用语通常包括“请”、“谢谢”、“对不起”等,而在中国,礼貌用语可能更加复杂,包括“您”、“请”、“劳驾”等。

此外,在西方,人们更注重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在中国,人们可能更加注重委婉和含蓄的表达。

2. 饮食文化:在西方,人们通常会在餐桌上分享食物,而在中国,人们则更注重个人用餐。

此外,在西方,人们通常会在餐后清理餐具,而在中国,这可能不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3. 社交礼仪:在西方,人们通常会更加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而在中国,人们可能更加注重社交和人际关系。

此外,在西方,人们通常会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和秩序,而在中国,人们可能更加注重互相尊重和礼貌。

总的来说,中西方对待礼貌的态度和方式存在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种方式比另一种方式更好或更差。

相反,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以促进更好的交流和理解。

中西礼貌原则差异的文化对比研究

中西礼貌原则差异的文化对比研究
文 化教 育 I I j
史 媛

中西礼 貌 原则 差 异 的文化对 比研究
( 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 学院, 扬 江苏 扬 州 2 50 ) 20 0
摘 要: 礼貌是一种普遍 的社会 现象, 普遍存在于各种语 言和文化 中, 在人类 交 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根据 Bo n L v s 的“ r 和 eio w n n 面子理论 . L eh的“ ec 礼貌原则” 以及 中国学者顾 日国总结的 汉语言文化礼貌 , , 针对 中西礼貌原 则的异 同进行对 比分析 , 并从 文化 的角度分析 了造成差异的原
因。
关 键 词 : 貌 原 则 ; 语 文 化 ; 语 文化 礼 汉 英
懂礼貌。其重要内容是“ 先用雅言, 禁用秽语; 多用 美后 往 往贬 低 自己 , “ 里, 里”“ 常说 哪 哪 ,这是 我应 礼貌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 , 也是一种语言现 委婉语 , 少用直言” 。球 同准则: 求同就是注意人 该做的” , 等 这使西方 人 感到 自己的话被直言否决 象。礼貌语言行为是历史文化的沉淀 , 与其历史渊 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 说话双方力求和 而丢了蕊子, 不礼貌。西方文化中, 人们常采取转 源、 价值观念、 思维模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不 同 谐一致。交际双方尽量减少分歧, 尽量和谐一致 , 移或降低对方的赞美来表示谦虚 , 而不是直言否 的文化导致了礼貌原则的差异,也 随之带来了沟 满足对方的要求, 同对方。 言行准则: 赞 穗 指在行 定 对 方 。 通的误会。因此 , 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对比研究对于 为动机上尽量减 、 付出的代价 ,增大他 ^的 !也人 1 4礼貌差异的成因 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用交际能力非常必要 利益。在言词上尽量夸大别人给 自己的好处, 说小 41思维方式 . 2中西 方礼 貌原 则 自己付出的代价 。 在西方 ,人们普遍认为世界是由唯一的神所 2 rw lBo n和 L v sn的 “ ei o n 面子理 论 ” 3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异同 创造和控制的, 逐渐形成了二重世界观。 他们对待 Gf a “ o m n把 面子” 界定为“ 一个人在某~具 3 . 同处 1共 世界的态度趋于客观 、 理性 , 人们相互平等 , 思维 体交际场合中,通过采取言语动作而为自己获得 中西方的礼貌原则对人类的言行举 I E 都具有 模式是线性 , 直接, 分析性的。 而中国, 们认为世 ^ 的正面的社会价值 ,是按照社会所赞许的属性而 普遍的概括眭。 其 I都是设身处地为他 ^ 着想, 界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的部分和谐组合而成的有机 创造的 自我形象” 。 尽量减少他人的付 出和反感 , 增大他人的好处和 整体,形成了整体世界观。人们对待世界更由主 1 1 英 国学 者 Bo n和 L v sn沿用 G f n 赞同, rw ei  ̄ n o ma 给足他人面子 , 增加对人的同情 , 扩大双方 观 , 思维模式是曲线, 问接, 感性的。 的“ 面子” 概念, 提出“ 面子f 论” 其 设定, 5 i 拴 。 参加 的—致性等等。中西方礼貌原则都是为了特定的 4 . 值取 向 2价 交际活动 的人都是典型人 ,就是社会集团中具有 交际 目 , 的 其应用都是根据其不同的谈话 内容, 不 西方文化强调个 人主 义, 以个人为中心, 言谈 正常交际能力的人。典型人所具有的“ 面子” 即是 同的对象和场合, 由具体语境和目的决定 的, 具有 举止只要不妨碍他 ^,一切 由个人 自主并为之负 每—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那种在公众中 定的指导性和适合性。 责。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 人偏好的生活方式受到 个 的 “ ^形象 ”分为消 极面 子和积 极 面子 。消极 面 个 , 3 . 异性 2差 重视 , 个人的情绪 、 、 愿望 目的和隐私都得到特别 子指有 自主的权利, 不希望别人强加于 自己、 干涉 3 . 子 .1面 2 的尊重和突出的表现。对个人的自由、 权利、 独立 自己的行 为 。积 极面 子指 需要 得到 对方 的承 认 和 从 Bo n和 L vno rw eisn的面子理论来看 ,面 的尊重在西方文化中被认为是礼貌的,反之则是 “ 喜爱, 与对方达成共识。 子”是—个公共的 自 我形象, 以 是 个人价值观为 不礼貌 的。 Be n和 L v sn rw ei o 将危及言说者 面子 的言 基础的, n 着眼于个体的。 个僻 下保: 全个 相反 ,中国文化是一种基于集体主义的价值 语行为称为“ 损害面子的行为” 受损的既可能是 人的“ 。 脸面”个人的面子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观 , , 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 强调社会、 群体对个人 说话 人的面子, 也可能是受话人的面子 ; 既可能是 面子不 仅包 括 积极 面子还 包 括消极 面 子。 消极 面 的约束 , 不突出个人和个性 , 而强调群体 的作用。 积极面 子 , 能 为消极 面子 。 亦可 子 的核 心就 是是 个 人隐私 和 自由 ,所 以任何 可 能 中国人重集体主义 , 做事总爱“ 面子”以贬抑 自己 , 任何理性的交谈者都会尽量 回避损害面子 阻碍他人 自由的言语行为都可能伤害他人的消极 来突出他 ^或群体。 人们以群体为中心, J个 ^ 强{ 哥 的行为, 或采用某些策略将损害降到最低。 说话 人 面子, 是不礼貌的。侧重于个 ^ 义的西方文化中 在群体成员中的适 当地位和适当的生活方式 。个 主 会根据面子的损害大小相应选择以下五种策略a 更偏重“ 消极面子” 中国人考虑的主要是“ 。 积极 人的情绪、 愿望、 目的、 隐私等相对于群体来讲无 直 言 ; 积极 礼貌 ;消极礼 貌 ;婉 言 ; 回避 。 h & d e 面 子”不 会 因为 主动 去帮 助别 人而 损 了 “ 极 面 足轻重, , 消 它们必须让位于群体的考虑。 2. ec 2 L eh的‘ L ‘ 貌原则” 辛 子 ” 。 5结 论 英 国语言学家 Leh将语用原则分为“ ec 人际 3 2称 呼准 则 2 礼貌原则是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要普遍遵 修辞”和“ 篇章修辞 ” 两大类 , 礼貌原则属于人际 称谓语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 地位、 角 守的原则 , 但其内涵, 准则可能由于各个民族之间 修辞的范畴。他根据英国文化特点提出了6条礼 色和相互关系的认定 ,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 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不同而有差异。所以在西方文 貌原则 :得体准则 :使他人受损最小 ; a 使他人受 关系的作用。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中西方在称谓 化背景下提出的礼貌原则在汉语言文化中未必适 惠最大。h 慷慨准则:使 自身受惠最小 ; 自身受 上存在着明显的反差 。中国文化注重长幼尊卑, 使 称 用 ,认 识 中西 方原 则的差 异 可以帮 助 学习者 减 少 损最大。a 赞誉准则 :尽量少贬低别人 ; 尽量多赞 呼十分复杂 ,因此称呼准则被特别提 出以显其重 语言学 习中的负迁移, 增强跨文化意识 , 提高语用 誉另J J l 人。d 谦虚准则:尽量少赞誉 自己; 尽量多贬 要 。中 国人 常用 姓 加上职 务来 称 呼别人 , “ 能力 。 如 王校 低 自己。e 一致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 长” ;也常把亲属称呼语外化使用 , 如称呼比自己 参考 文献 增加双方的一致。£ 同情准则:尽量减少对男人的 年 长的人 “ 爷 ”“ 奶 ” ;老 ” 中国代 表 着 见 【 o n J f 爷 、奶 等 “ 在 l w ,G & L v s n r e i o ,& S m nvras o n o e u iesl f 反感;尽量增YXN人的同情。 ./ , 多识广 , 足智多谋 ,小” “ 代表关系亲近, 常有“ + ln ug sg oin s p eo e aM] C m 小 ag aeua ̄plees hn m n[ . a - t rd e Un v r i P e s 9 . y L eh的礼貌原则明确指出区分礼貌与不礼 姓” 老 + 的称呼, ec 或“ 姓” 在英语文化里却是不礼貌 b i g i e st r s ,1 78 貌行为的标准 ,同时也指出礼貌行为既是一 种非 的。 一 2 1 礼貌, 用与文化田. 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 在西方 , 熟人间直呼其名( 不含姓) , 正式场合用 【顾 日国. 9 24 对 称的行 为 。 MrMi 、 S , 、 s Mr等 只有极少数职务、 s 职称能用来称 1 9 , 2 顾日园的礼貌准则 3 呼 别人 , 如总 统 、 医生 、 士等。 博 [1  ̄ . 编语 用学概要 I 上 海 : 海 外语 教育 34 7 - 新 】 上 出版 社 .9 9 19 . 我 国语 言学家顾日国(9 2总结 了与汉 语 19 ) 3 3赞誉准则和谦虚准则 2 言文化有关、 中国特 色的五种礼貌准则 :称呼 带 a 4贾玉新跨 文化 交际f . Mj 上海 : 海 外语 教学 出版 上 赞誉准则是尽量多赞誉别人,谦虚准则是尽 『l &,9 7 准则: 即用适当的称呼问侯对方。使用恰当的称呼 量多贬低 自己, 两者与贬己尊人准则是统一 的。 一 但  ̄ 1 9 . 语被认为是最起码的礼貌原则。b 己尊人准则: 发生冲突时, L 贬 中国人更注重谦虚准则, 西方人更多 作 者 简 介: (9 37 )女 , 苏省扬 州市 史媛 18 ,~ , 江 指谓 自己或与 自己 相关的事物时要“ , 谦 ” 使用赞誉准则。 贬”要“ ; 在西方, 受到赞扬时人们一般说 人,工作单位 :扬l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外语 州 指谓 昕者 或 与听 者有 关联 的 事物 要 “ ”要 “ ” “ ak yu表示接受 , 抬 , 尊 。 t n o” h 他们认为接受赞扬可以避 系, 助教, 学历: 硕士。0 8 20 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外国 。 雅言准则 : 出言高雅, 文质彬彬往往被人认为是 免损害对方的积极面子, 是礼貌的。中国人听到赞 语学院, 研究方向: 英语语言文学。

中英社交礼仪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中英社交礼仪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How Chinese Culture Affect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erms Of Martial Arts2英文电影名汉译中的功能对等3浅谈《欲望号街车》所阐述的欲望4What Made Her Yield to the Reality?—An Analysis of Sue in Jude the Obscure5中国与日本茶文化的比较67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之比较分析8合作原则下幽默的语用分析9外交语言策略中的合作原则10英源外来词的翻译方法11爱伦坡《泄密的心》的恐怖效果12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13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分析14《愤怒的葡萄》的生态主义分析15美国宪法形成的历史和原因之研究16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17中西方文化面子观差异分析18国际商务合同的英语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探析19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McDonald’s Success20Conflict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Joy Luck Club21《芭芭拉少校》中的现实主义22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应用的调查23论《白鲸》主角的悲剧实质24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25《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26Western Women’s View on Love in The Thorn Birds27关联理论视角下《生活大爆炸》中言语幽默的汉译28简析《卡斯特桥市长》中亨查德的悲剧命运29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分析30论跨文化因素对广告汉英翻译的影响31从《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社会化及人的进取精神32《名利场》利蓓加.夏泼和《简.爱》简.爱的对比研究33从中英语言中的幽默表达看中西方思维差异34 A Brief Analysis of Jack London’s Attitude towards Life Reflected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35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36The Painful Growth of Scarlett O’Hara in Her Three Marriages37从《恋爱中的女人》看劳伦斯的男性霸权意识38论《黄墙纸》中女主人公女性主义思想的局限性(开题报告+论)39英语环境的营造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40从基因学的角度看多义词的词义关系41中英社交禁忌习俗异同之比较分析42Jane Austen’s Opinion towards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43商标文化特色和翻译技巧44分析《哈姆雷特》中两位女性的性格特点45交替传译中笔记的作用46《荆棘鸟》的女性主义解读47简.奥斯汀《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女性角色的地位分析48如何有效做好交替传译笔记49英语语音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50国际贸易往来电子邮件写作原则51仿拟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52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53论《在另一个国度里》中的象征主义54孤独的逃离者——《麦田的守望者》主角霍尔顿的反英雄形象分析55On Success of Gone with the Wind56《贵妇画像》主题和写作艺术特征57Self-Discovery:An Analysis of Celie in The Color Purple58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Memory Efficiency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59从《嘉莉妹妹》看现代女性的自我实现60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rotagonists’ Growth in Native Son and Invisible Man61An Analysis of Conflicts between Heroines in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62中西文化差异对品牌翻译的影响63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悲剧美学思想64浅析澳洲英语词汇文化的特色65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66分析《要说出全部真理,但不能直说》中的标记用法67从养老模式的异同看中西“孝”价值观68《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圣经原型人物解析69从台湾问题看中美关系70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隐喻研究71论汉语新词语的英译72E-learning的理论与实践73Major Barriers i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of College Students74肯克西《飞越疯人院》的女性主义批评75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对策76英汉委婉语比较研究77英汉颜色词隐喻的认知比较与研究78An Analysis of Jennie’s Tragedy in Jennie Gerhardt79Living in the Crack: A Study of the Grotesques in Winesburg, Ohio80Etiquette and Protocol on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81中西方新闻报道看道德观差异82回译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83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84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in the Study of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85守望爱情的孤独勇士--论电影《暮光之城》爱德华的永恒魅力86译者主体性观照下的中文菜名英译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87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88跨文化视角中中英颜色词的对比及翻译89从生态批评论梭罗《瓦尔登湖》中对工业化的思考90 A Study of C-E Translation of Tourist Materi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e91浅谈《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意象翻译92在概念整合理论下探讨英语复合词教学93《嘉莉妹妹》和《名利场》中的女性的性格及命运对比分析94从文化角度浅析新闻英语的翻译95李清照词英译研究96论英语自然地理术语的汉译97爱默生的自然观--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论自然》98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99从目的论角度比较研究《彼得.潘》两个中文译本100《夜莺与玫瑰》两中译本之比较:德国功能主义视角101珀西.雪莱抒情诗意象研究102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夜色温柔》中主人公迪克的堕落103从艾米莉.狄金森与李清照的诗歌看女性文化差异104从《看不见的人》中看黑人对自我身份的追求和探寻105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 in death of a salesman106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劳伦斯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07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vism to Task-based Reading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108对《名利场》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109从“动态对等”看品牌名的翻译110商务合同中译英准确性的研究111爱默生超验主义对世纪美国人生观的影响——以《论自助》为例112论《红字》中海斯特的女性主义113霍桑的罪恶观在《红字》中的体现114用情景教学法教语法——马街中学个案研究115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116The Archetype of the Ugly Duckling in The Secret Garden117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主题分析118A Study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119《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困惑120中英文化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121《彼得潘》中彼得潘形象分析122高中英语词汇课堂教学策略123浅析奈达等值理论与商务英语翻译124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贵妇画像》中的文化冲突125An Analysis of Symbols in Young Goodman Brown126从《生活大爆炸》中看中西幽默的差异127从理解文化角度翻译英语习语128顺句驱动原则下英汉同声传译中英语非动词转换为汉语动词的研究129构建和谐社会——以美籍黑人的种族歧视为例130初中生英语口语常见错误分析及纠错策略131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研究132浅谈企业形象广告设计133戏仿和影射—《洛丽塔》中的互文性134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135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词汇差异136析《狮子和宝石》中拉昆来失败的原因137《榆树下的欲望》之农场意象--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分析138以《新时代汉英大辞典》为例析中文谚语英译139马丁伊登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及其悲剧140“狗”在中西文化中的对比研究141詹姆斯乔伊斯的《阿拉比》与腐朽的宗教142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143英语前缀和后缀在初中单词教学中的应用144西方吸血鬼与中国鬼的文学形象比较145《冰与火之歌》的人文主义分析146英语习语学习策略的探究147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西148论中国特色时政新词的英译149英汉产品简介的对比分析150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151解析《永别了,武器》中亨利的人物形象152从语言角度看中英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153《飘》—斯嘉丽女性主义意识的成长历程解读154英汉称谓的文化差异研究155外贸合同中介词的用法与翻译156哥特电影的黑暗之美-市场与文化的交接157非语言交际中体语的文化分析158从文化角度探析品牌名称的翻译方法159《紫色》后殖民语境中耐蒂的觉醒160解读海尔奥运营销战略161星巴克的成功之道162排比的修辞功能在政治演讲辞中的应用163Analysis on Moon Image in Lawrence’s Novels------Industrialism and Chauvinism164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英社交称谓165从冲突到和解—解析《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166一个陌生女人来信的人物性格分析167中国春节与美国圣诞节的文化比较168《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魅力169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ree Translated Versions of YeYuJiBei170视觉文化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171《名利场》中女性命运对比172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词汇教学173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174Comparison of Chinese Lunar New Year and Western Christmas Da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ays of Celebrations175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176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和达西关系的转变177A Research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Ghost”in Anil’s Ghost178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179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策略180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181德伯家的苔丝中人类的欲望——悲剧的根源182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想在《远大前程》中的反映183《白鲸》原型批判的分析184伊丽莎白.贝内特与简.爱的婚姻观之比较185自然会话中会话结构的分析186《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187论《爱玛》中女性的婚姻观188浅谈电影台词的翻译技巧--以《追求幸福》为例189从《红色英勇勋章》看社会突变对人的成长的影响190The Gothic Beauty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Allan Poe’s Short Stories191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商标翻译192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的成长193《喜福会》体现的中美家庭观念冲突解析194《吉姆老爷》中吉姆的性格分析195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196从《最蓝的眼睛》看托尼莫里森如何重塑美国黑人文学中的黑人形象197英语“名词+ ly”类形容词的词化分析、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198Comparisons of Sino-U.S Family Education199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的礼节差异200中英社交礼仪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leech的礼貌原则-中西礼貌原则对比分析(Word可编辑版)

leech的礼貌原则-中西礼貌原则对比分析(Word可编辑版)

leech的礼貌原则|中西礼貌原则对比分析(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一、简介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哲学家奥斯汀创立了言语行为理论。

他认为人们说话不仅有所述,所为,还会产生言语的后果。

后来,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提出了会话中的礼貌原则,他认为人们有时会出于礼貌需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合作原则的不足。

可以看出,礼貌原则具有更高一层的调节作用,它不仅能维护交谈双方的地位平等,还有助于双方关系的促进。

在东西方交往方面,各自有不同的注重。

东方国家,如中国好日本,更为强调谦虚准则,而英语国家则更为看重策略准则。

以上这些准则具有一定普遍性,但是其相对重要性在不同的文化、社会和语言环境中各不相同。

这些差异产生于长期的历史过程中。

中国社会人们遵循的礼貌准则,与西方国家所遵循的原则有很大的不同。

二、西方礼貌原则英国语言学家Leech在总结P.Brown和S.Levinson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言语交际中的礼貌6原则。

Leech认为,人们违背语言交际合作原则的最根被原因是他们要遵守另一个原则――礼貌原则。

Leech从语用学(Pragmatics)和人际修辞学(Interpersonal Rhetoric)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原则进行了归纳和分类,也为人们礼貌用语的正确之用提供了一个可借鉴与遵循的标准(Leech,1983)。

其内容有: 1.得体原则(Tact Maxim):减少有损他人的观点。

尽量少让自己吃亏;尽量多让别人得益。

2 慷慨原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自己的观点,尽量少使自己得益;多让自己吃亏。

3 赞誉原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对他人的贬损,尽量少贬低别人,多赞誉别人。

4 谦逊原则(Modest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尽量少赞誉自己,多赞誉别人。

5 一致原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观点的不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从《简爱》与《藻海无边》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2 从《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的对比看中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差异3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分析4 浅析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形成过程5 文化杂糅背景下的身份诉求——解读奈保尔的《半生》6 《占有》中维多利亚时代女权主义者的爱情观分析7 美国梦的破灭——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解析8 会话含义理论在法庭话语中的运用9 论海明威《一天的等待》的冰山原则写作风格10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分析11 浅析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中的叙事时间12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13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14 从《牧师的黑面纱》看霍桑矛盾的宗教情结15 《红字》中霍桑的女性观16 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纠错”17 论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18 从妇女主义视角看《紫色》中西丽的成长19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⑦⑨⑨⑦⑤⑦⑨③⑧20 “黑尔舍姆”教育尝试的失败—析石黑一雄小说《别让我走》(开题报告+论)21 追求自然和谐的童真理想—解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儿童形象22 跨文化背景下中德谈判方式的比较23 现代叙事艺术与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24 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25 英汉称呼语的对比研究26 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比较27 论英语演讲开场的决定性因素和相关策略28 从李安的父亲三部曲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29 从《一间自己的屋子》看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意识30 Roberta’s Role in An American Tragedy31 从电影《弱点》看美国的家庭教育32 An Imitation of the Primitive Society: Evil of Human Nature in Lord of the Flies33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34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研究35 英汉习语互译中的意象传递研究36 浅析语用预设在广告语中的运用37 中国传统文化中特色词语的翻译38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39 论《月亮宝石》的现实主义手法40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原则分析41 海明威的矛盾性格在其作品中的体现42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43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性格分析44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45 英汉植物文化词汇的差异及翻译研究46 英语电影的中文名称翻译47 Pragmatic Differences of Politenes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48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49 《嘉莉妹妹》之消费主义下的人物形象分析50 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5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52 从《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爱情观53 A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Words54 口译中的语用失误分析55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伊万杰琳形象分析56 从《嘉莉妹妹》看现代女性的自我实现57 女性意识在《红字》中的表现58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惨命运59 中西文化对红颜色的理解及翻译60 《奥罗拉李》中的女性形象解读61 从《法国中尉的女人》看约翰福尔斯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局限性62 从《喜福会》母女冲突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63 Pronunciation Problem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64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创造性叛逆原则65 一位《飘》不去的女性—《飘》中斯佳丽的女性主义性格特点成长分析66 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67 解析《红字》中清教主义对人物性格的塑造6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69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70 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Self-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71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72 《飘》中郝思嘉性格特征透析73 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谈汉语新词的英译74 英语“名词+ ly”类形容词的词化分析、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75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悲剧美学思想76 从认知语境的角度解读《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隐含意义77 从关联理论看《阿甘正传》的字幕翻译78 英语“名词+ ly”类形容词的词化分析、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79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解读80 从自然主义角度解读《人鼠之间》中的美国梦(开题报告+论文)81 英汉恭维语及其应答的对比分析82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电影台词翻译—电影“小屁孩日记”的个案研究83 从《狼改变美国》看人的狼性生存法则84 公示语翻译的问题及对策研究85 初中英语课堂反馈策略教学研究86 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87 “美国梦”的幻灭——论《人与鼠》的社会悲剧88 浅谈商务活动中的语言89 浅析《看不见的人》中的第一人称叙述策略90 The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Tes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91 On the Disillusion of Gatsby's American Dream92 从大学校训看中西方大学文化差异93 论约翰多恩诗歌中的张力94 解析凯特肖班的《觉醒》中的哥特因素:浅析维多利亚时期妇女文学的觉醒95 论《红字》的模糊性96 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97 分析鲁滨逊克鲁索的人物形象98 唐德里罗《白噪音》中精神生态的建构99 从任务型教学模式谈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预防策略100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101 (英语系经贸英语)国外对华“双反”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102 试论盖茨比对其梦想生活的追求103 从追求走向幻灭与死亡——谈马丁伊登的美国梦104 哈克贝利费恩对“文明世界”的适应105 英汉动物习语的隐喻认知分析106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文体分析107 从文化角度分析英汉数字习语的不同108 杰克凯鲁亚克与垮掉的一代109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Law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110 目的论指导下中国特色词的英译111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112 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漫画式的艺术魅力113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114 伯莎梅森形象分析115 从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看美国文化价值观116 汉语中英源外来词翻译研究117 英汉音节结构对比118 从《瓦尔登湖》看“天人合一”与梭罗超验思想119 嘉莉悲剧的原因探析120 化妆品品牌名称翻译审美与选词121 刍议美国情景喜剧中的美国俚语122 文本分类理论与广告翻译123 时政新词翻译探析124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重生125 从餐桌礼仪中的非语言交际角度看中英文化差异126 《贵妇的画像》的过渡性特征的分析研究127 从生态视角解读《瓦尔登湖》128 《潜鸟》女主人公——皮格特托纳尔悲剧的探析129 李清照词英译研究130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口语教学131 三星公司营销策略研究132 《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黑人女性的悲剧根源133 《紫色》中“家”的解读134 论斯嘉丽的形象特征分析135 从经济学角度看梭罗《瓦尔登湖》中独特的生活理念136 探究汉英翻译的中式英语现象137 英美国家政治委婉语的文化解读138 中西方文化差异139 分析《要说出全部真理,但不能直说》中的标记用法140 女性主义解读《威尼斯商人》中的女主角141 女性主义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情态意义解读142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根源143 《土生子》里的象征艺术144 从对等功能理论看《卡斯特桥市长》中的比喻修辞145 从关联理论看《博物馆奇妙夜》的字幕翻译146 A Study of Angel Clare’s Multiple Personaliti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147 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148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效度149 从《蝴蝶夫人》到《蝴蝶君》的蜕变150 中英姓名的文化内涵151 希腊神话对英语语言的影响152 商业广告英汉互译的审美研究153 浅谈高中英语练习课教学154 网络流行语翻译评析——“神马都是浮云”个案分析155 委婉语探究:起源、构成、交际功能156 英语新闻标题:特点及翻译157 试论达尔文主义对《远离尘嚣》创作的影响158 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二重世界159 《喧哗与骚动》之现代主义写作技巧分析160 《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161 中西校园流行语的文化对比162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163 The Influence of Westward Movement on American National Character164 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渗透165 论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的文化差异166 Unreliable Narration – The Approach to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167 从功能翻译理论分析高校网页的汉译英168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169 理想政体的历史超越性探因——《理想国》、《乌托邦》和《新亚特兰蒂斯》中哲学家的自我中心共性170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喜福会》171 《永别了,武器》中的自然象征意义172 《绝望的主妇》中的中美家庭价值观的比较研究173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女性主义174 论《红字》中的博爱精神175 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对比及汉译策略176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177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佳丽人物形象178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179 《红字》中女权主义意识探析180 从《简爱》和《藻海无边》看罗切斯特对女性和婚姻的态度变化181 从禁忌语看中西文化差异182 科技英语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研究183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藻海茫茫》184 试论美国第二代女权主义185 爱米丽的挣扎与终结——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爱米丽毁灭的间接和直接原因186 从动态对等角度分析中国旅游景点名称英译——以中国庐山网为例187 从福斯特《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看英国转型期中产阶级价值观188 双关的不可译性探索189 英汉委婉语及其相关文化心理解读190 Problems Occu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and Its Possible Solution 191 图式理论对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192 An Analysis of the Limitations in Charles Dickens’ Critical Realism Reflected in Oliver Twist193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及对策194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回避方式195 On Stylistic Features of Obama’s Victory Speech196 《德拉库拉》中病态感情和正常感情的对比和碰撞197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构建198 An Analysis of Shelley's Prometheus Unbound199 英汉工具类名转动词实时构建的整合分析--基于网络论坛语料200 中英广告中的双关语探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