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

合集下载

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

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一条说:“温病者,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一条说:“ 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 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范围 扩大,病种增多。 扩大,
现在:一般把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外感热病 都列入温病的范围。 本教材:风温、春温、暑温、暑湿、湿温、伏 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湿热疫 等 温病命名的根据:季节、四时主气、病侯特点 季节:春温、秋燥、冬温; 四时主气 :风温、暑温、湿温、秋燥 发病特点:大头瘟、烂喉痧 流行特点 :伏暑、暑燥疫、湿热疫
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及 实质损害具有规律性的变化。 前期以机体功能失常为主 后期可有明显的器质性损害,主要是阴 液的耗损及重要器官的损害。 病情: 由轻加重 病机: 由实转虚
病程有明显的阶段性:
温邪→卫分→气分→营分→ 温邪→卫分→气分→营分→血分 温邪→上焦→中焦→ 温邪→上焦→中焦→下焦 病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正确的观点: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 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大多来势 迅猛,病情危重,危害较一般温病更甚 。 在概念上区别温疫与温病,意义在于引 起对温疫防治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 预防和治疗措施,控制温疫的发展和蔓延。
六、温病与温毒
温毒:有两层含义: 1. 病名 2. 病因 病名 王叔和《 王叔和《伤寒论 序例》中说:“ 序例》中说:“阳脉洪 数,阴脉实大者,更遇 温热,变为温毒,温毒 为病最重也” 为病最重也”。 认为 温毒是温病中最重的一 种疾病。
苔薄白,脉浮紧等 嗽,头痛,苔薄白,舌边 尖红赤,脉浮数等
发热微恶寒,口微渴,咳 初起症状 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
初起治则 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温病学-2 温病的概念

温病学-2 温病的概念

(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特异性: 一是不同于内伤杂病的病因; 二是有别于伤寒、中风等风寒性质外感病
的病因。
(二) 传染性
大多数温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 在人群中传播。
有几点需要明确:
一是温病的传染是指大多数 病种而言,也有少数温病并不具 有传染性;
二是温病的传染程度强弱差 异很大;
温病的传染性与传染病的关系。
1、中医: 四时温病 2、西医:多种急性传染病
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 少数非感染性急性发热性疾病 注意:温病范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二)温病的命名
1、根据发病季节命名 2、根据四时主气命名 3、根据临床特点命名 4、根据初起证侯特点命名
四、温病的分类
1、根据病因性质是否兼湿,分为 温热与湿热两类。
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秋燥、 大 头瘟、烂喉痧、暑热疫等
后期既可燥化伤阴,出现腑
实、营、血分以清热救阴为大法
以化湿清热为大法
2、根据温病发病初起的证候 特点分类
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 为主
伏邪温病: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偏 重为特点
五、温病与相关概念的分析
(一)温病与伤寒
1、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关系 (1)伤寒有广、狭二义 广义伤寒——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凡由外
邪引起的都可称为伤寒。
风寒性质——伤寒、中风 急性热病
温热性质——温病、热病、湿温 狭义伤寒——五种病之一,为感受风寒病邪
引起的外感热病
(2)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 有别于狭义伤寒
隶属关系:温病包括在广义伤寒范围之内。 平列关系:它与狭义伤寒,则是外感病中两类 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
2、温病与狭义伤寒的证治区别
温病的季节性特点,主要是由于不同季节 气候变化对病邪产生、传播和对人体机能影响 的结果。

《温病学》讲义

《温病学》讲义

第七章 风温
【诊断依据】 1、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冬多见 2、发病急骤,初起表现为发热、恶风、咳 嗽、口微渴等肺卫症状,继而出现壮热、咳 嗽气喘,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等气分 证,后期多致肺胃阴伤。 3、部分病例可出现神志异常等热陷心包证。
第七章 风温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1、邪袭肺卫:P109 2、邪入气分:P110 (1)邪热壅肺: P110 (2)肺热腑实: P111 (3)肺热移肠: P111 (4)肺热发疹: P111
第十五章
疫疹
【诊断依据】 1、本病所涉及病种较多,不同季节有不同 性质的疫疹发生。P225,有较强的传染性, 能引起流行。 2、起病急骤,迅速传变,症状复杂,病情 凶险。
第十五章

疫疹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1、初发证治: (1)风热伤络: P227 (2)卫气同病: P227 (3)邪遏膜原: P227 2、阳明热炽,迫及营血: P228 3、邪入营血: (1)邪毒炽盛,气营(血)两燔: P228 (2)血分实热,血热妄行: P229
二、三焦辨证
2、中焦证候: P44 (1)阳明热炽:病机及主要症状 (2)阳明热结:病机及主要症状 (3)湿热中阻:病机及主要症状 (4)湿热积滞搏结肠腑:病机及主要症状 3、下焦证候: (1)肾精耗损:病机及主要症状 (2)虚风内动:病机及主要症状
第四章 温病常用诊法
三、温病的主要治法
(七)开窍醒神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6 (八)息风止痉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7 (九)滋阴生津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7 (十)固脱救逆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8 (十一)外治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8

温病概论汇总课件

温病概论汇总课件

避免外感邪气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外感风 寒、暑湿等邪气。
接种疫苗
按照国家规定接种相关疫苗,预防传染病的 发生。
调护方法指导
中药调理
根据个体体质差异,选用适 当的中药进行调理,如养阴
清热、祛湿解毒等。
1
食疗保健
通过食疗保健,如食用具有 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作用的 食物,以辅助治疗和康复。
针灸推拿
地域性:温病的发生与地域环境密切相 关,如南方多湿热,北方多干燥。
季节性:温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如春温、风温等。
特点 传染性:温病具有传染性,易于流行。
温病分类方法
按病证性质分类
将温病分为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两大类。温热类温病包括风温 、春温、暑温、秋燥等;湿热类温病包括湿温、伏暑等。
按发病季节分类
忽视中医药治疗。中医 药在温病防治方面具有 独特优势,应根据个体 情况选用合适的中医药 治疗方法。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 不良生活习惯,以免降 低机体免疫力。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 期开窗通风,有助于降 低病毒传播风险。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
关键知识点总结
温病基本概念
明确温病定义、分类及发病特点。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各类温病典型症状分析
01
02
03
04
风热感冒
发热、恶风、头痛、咳嗽 、咽痛、口渴、苔薄黄、 脉浮数。
暑湿感冒
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头 重如裹、胸闷脘痞、口黏 不渴、苔薄白腻或黄腻、 脉濡数。
湿热痢疾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下痢赤白脓血、肛门灼热 、小便短赤、舌苔黄腻、 脉滑数。
温毒发斑
高热、烦躁、口渴、斑疹 外发、色泽鲜红或深红、 舌红绛、苔黄燥或黑苔、 脉洪数。

温病学知识点总结

温病学知识点总结

温病学知识点总结一、疾病分类温病主要包括温热病和温瘟疫病两大类。

温热病是指由热邪侵蚀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病种有温病、疟疾、流感等。

温瘟疫病是指瘟疫、霍乱等热性传染病。

温热病在中医传统中有很长的历史,对于温热病的研究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温病的病因1. 热邪侵袭:温病的主要病因是热邪的侵袭。

热邪是一种外邪,以热症为主要特征,能够侵袭人体而引起疾病。

热邪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以及接触传播等途径侵入人体,引起温病的发生。

2. 情志不畅:情志不畅也是引起温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情志不畅可以导致气机郁滞,进而引发内热。

在中医理论中,七情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温病的病机1. 邪正交争:温病的病机是邪气与正气相争,邪气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的正气相争,引发机体的异常反应,进而导致温病的发生。

2. 阴阳失调:温病的发生也与人体的阴阳失衡相关。

热邪侵袭机体,破坏了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阴阳失调,使病变更为负性,形成病理状态。

四、温病的临床表现温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身痛、口渴、尿黄、大便秘结等。

在不同的温病类型中,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五、温病的诊断方法诊断温病主要基于辨证论治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温病的基本方法,通过对患者的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六、温病的治疗原则温病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辨病辩证、扶正祛邪、辨证施治等。

中医治疗温病的原则是以辨证为基础,根据病情特点进行辩证施治,及时扶正祛邪,恢复机体平衡,促进疾病康复。

七、温病的预防措施预防温病主要包括加强体质,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提高自我免疫能力,避免接触传染源等。

在传染高发季节,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地,佩戴口罩等,减少接触病毒和细菌的可能性。

八、温病的中药治疗中药对温病有独特的疗效,中医治疗温病的主要方法是以中药为主。

温病学-概念

温病学-概念

温病学教研室
① 温病的传染是指大多数病种而言,也有少数温病并 不具有传染性,如夏季中暑;还有一些感染性疾病 传染性很小,如大叶性肺炎等。 ② 各种温病传染性的强弱有很大差异,有的具有强烈 的传染性,有的则传染性较小;这主要取决于温邪 的性质、毒力和人体正气的强弱。
③ 温病虽包括了多种急性传染病,但也并不是所有传 染病都属于温病范围,如狂犬病、破伤风和多数寄 生虫病等传染病,因不具有温病的基本特征,故不 属温病范围。
第二章
[目的要求]
熟悉温病的概念
温病的特点
掌握温病的特点——本章重点
了解温病的范围和分类
温病学教研室
一、温病的概念
• 温病——由温邪引起的以发 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 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 性外感热病。
温病学教研室
病因—— 温邪
内涵
温病
主症—发热及热象偏重
病机特点—易化燥伤阴
外延—— 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4、险(变):易出现险恶证候(易 内陷生变)
温病学教研室
1、起病急骤,传变较快
• 所谓起病急骤,是指患者有较确切的回答近期发病时 日。
• 温病起病急骤是区别于内科杂病中的许多慢性疾病的 主要依据之一。 • 温病一旦发生,即有病邪传变的可能,温邪传变速度 一般较快,有相应的复杂多样的证候变化。 • 温病中有极少数疾病起病较缓,传变较慢(如湿温), 这只是与温病中的其它疾病相比较而言,还不能与内 科杂病中的慢性病发病和变化缓慢相等同。
温病学教研室
2、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 发热是温病的主症,是温病最基本、最主要的临床表 现。 • 初起表热证,继呈里热证,后期虚热证。 • 但不同的温病在不同的病程阶段有其特殊的发热类型, 辨别这些热型,对于疾病的诊断、证候的辨别十分重 要。(发热恶寒\寒热往来\壮热\日晡潮热\身热不扬\发 热夜甚\夜热早凉\低热) • “热象”偏重: 如口渴、心烦、溲赤、舌红、苔黄、脉 数等。

1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

1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

外延 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第一点:引起温病的原因 第二点:从温病的临床表现和病机特 点看 推导:温病治疗的总体原则 撤热、养阴
温病的范围
首先,一类外感疾病 提问? 中医对疾病的分类? 外感和内伤
《温病条辨· 卷四· 杂说· 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 (兵贵神速,机圆法活,去邪务尽, 善后务细。盖早平一日,则人少受一 日之害) 治内伤如相 (坐镇从容,神机默运,无功可言, 无德可见,而人登寿域)
三、温病范围及分类
范围
多种急性传染病
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 少数非感染性的急性发热性疾病
明清以前《素问· 热论》”凡伤寒而成温 者,……“ 明清以后《温病条辨》温病者,有风温, 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 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9种 看各论目录
三、温病范围及分类
分类
按病证性质(是否夹湿)分类 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秋燥、 大头瘟、烂喉痧等 湿热类:湿温、伏暑等 按发病初起的见证分类 新感温病 伏气温病
温病发生后,其病变往往按卫气营血、 上中下三焦的顺序传变,所以可以把 温病的全过程划分为: 卫气营血四个阶段 三焦三个阶段
二 温病的特点
(四)临床表现具有共性 急 热 险 伤津
1 发病急、传变快、变化多
“一日而三变”吴又可《温疫论》 与一般内科杂病相比较
2 热象偏重
临床证候表现 发热—必见 发热重恶寒轻 一派热象---口渴、心烦、溲赤、舌红、脉 数等
温病的概念
上节课遗留问题
泻 基本字义:液体很快地流;排出稀屎 泄 基本字义 液体或气体排出 漏,露 尽量发出(情绪、情欲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 、温病的概念

温病学-上 篇

温病学-上 篇

上篇01 温病的概念一、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主因-外感温邪主症-发热证候特点-热象偏重病机特点-易化燥伤阴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二、温病的特点(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叶天士《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邪的特异性主要表现在:①从外感受(非内伤)②温热性质(非伤寒)温邪是一种具有特异性的致病因素,不应把它看作单纯的自然界的气候变化。

(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1.传染性大多数温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2.流行性流行性有大小之别。

与病邪本身的性质、自然和社会因素有关。

3.季节性温病具有季节性-温邪具有季节性4.地域性某种温病在某一地域较为多见,而在其它地域则少见或不见。

叶天士《温热论》:“吾吴湿邪害人最广!”(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1.传变特点:有一定的发展趋向和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致虚2.病理变化:有一定的病理演变规律当温邪作用于人体后,主要表现为人体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

在温病前期阶段多以机体功能失调为主;病情严重或发展至后期,侵犯营血、下焦,则有明显的实质损害,尤其可引起阴液耗伤,甚则导致阴竭阳脱。

(四)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1.发病、传变:“急”、“猛”、“快”、“多”;2.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3.易化燥伤阴,吴鞠通:“温热,阳邪也,阳盛伤人之阴也”;4.易内陷生变-病邪较盛,正气不敌,病邪可以内陷而发生各种变证、危证。

邪入营血-热盛动血邪陷厥阴-动风痉厥或闭窍神昏谵语邪陷正脱-气阴外脱、阳气外脱或内闭外脱三、温病的范围温病的命名主要是根据其发病季节、四时主气或病候特点而确立的:根据发病季节命名-春温、冬温按四时主气命名-风温、暑温、湿温,秋燥以其临床特点命名-大头瘟、烂喉痧、伏暑四、温病的分类1.按病证性质是否兼湿分类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湿热类-暑湿、湿温、伏暑、温热疫2.按发病初起是否见里热证分类新感类-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临床见证与当时的主气致病特点相一致如风温、秋燥、冬温。

温病名词解释

温病名词解释

温病名词解释名词术语解释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系温病教研室2005年1月1、温病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2、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3、温疫: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

4、温毒:温毒是指因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临床除具一般温病的见症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发斑疹等独特表现的急性热病。

5、热象:热象是指性质属热的征象,证见发热、心烦、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一组证候群。

6、温邪:温邪是指外邪中具有性质属热、致病迅速、病位有别等特点的一类病邪。

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以及温毒、疠气等。

7、风热病邪:风热病邪是在春季温暖多风,冬季应寒反暖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温邪,其引起的温病,在春季称风温,冬季称冬温。

8、暑热病邪:暑热病邪是由夏季火热之气化生的一种温邪,可引起暑温病。

9、湿热病邪:湿热病邪多形成于长夏暑气犹盛,湿气偏重的气候条件下,可引起湿温病。

四季均有,以长夏为多。

10、燥热病邪:燥热病邪是在早秋“秋阳以曝”的温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温邪,可引起秋燥病。

11、温毒病邪:温毒病邪是六淫邪气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

12、疠气(戾气):疠气是六淫邪气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类致病因素。

13、新感温病:新感温病是指感受当令之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温病。

14、伏气温病:伏气温病是指感受外邪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初起病发于里的温病。

15、天受:见于吴又可《温疫论》,指通过空气传染。

16、传染:见于吴又可《温疫论》,指通过接触传染。

17、卫分证: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种证候类型。

18、气分证:是指温邪入里,未传入营血分,而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所出现的一类证候类型。

19、营分证:温邪深入营分,劫灼营阴,扰神窜络而出现的一种证候类型。

温病名词解释

温病名词解释

名词术语解释XX中医学院中医系温病教研室2005年1月1、温病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开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2、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3、温疫: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

4、温毒:温毒是指因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临床除具一般温病的见症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那么溃烂,或发斑疹等独特表现的急性热病。

5、热象:热象是指性质属热的征象,证见发热、心烦、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一组证候群。

6、温邪:温邪是指外邪中具有性质属热、致病迅速、病位有别等特点的一类病邪。

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以及温毒、疠气等。

7、风热病邪:风热病邪是在春季温暖多风,冬季应寒反暖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温邪,其引起的温病,在春季称风温,冬季称冬温。

8、暑热病邪:暑热病邪是由夏季炽热之气化生的一种温邪,可引起暑温病。

9、湿热病邪:湿热病邪多形成于长夏暑气犹盛,湿气偏重的气候条件下,可引起湿温病。

四季均有,以长夏为多。

10、燥热病邪:燥热病邪是在早秋“秋阳以曝〞的温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温邪,可引起秋燥病。

11、温毒病邪:温毒病邪是六淫邪气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

12、疠气〔戾气〕:疠气是六淫邪气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类致病因素。

13、新感温病:新感温病是指感受当令之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温病。

14、伏气温病:伏气温病是指感受外邪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初起病发于里的温病。

15、天受:见于吴又可?温疫论?,指通过空气传染。

16、传染:见于吴又可?温疫论?,指通过接触传染。

17、卫分证: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种证候类型。

18、气分证:是指温邪入里,未传入营血分,而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所出现的一类证候类型。

19、营分证:温邪深入营分,劫灼营阴,扰神窜络而出现的一种证候类型。

温病复习要点

温病复习要点

1、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病的分类方法㈠根据病因和病证性质分类可把温病分为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

温热类温病有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热疫、温疟等。

湿温类温病主要有湿温、暑温夹湿、伏暑、湿热疫、湿疟、霍乱等。

㈡根据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即根据是否有里热证,可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

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肺卫表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风温、秋燥、冬温等;伏邪温病是指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春温、伏暑等。

另外,暑温、湿温初起虽以里证为主,但其临床见证与当时主气的致病特点一致,所以一般仍将其归属于新感温病。

3、温病有哪些流派:温疫学派、主流学派、伤寒学派、兼融学派、伏温学派。

4、温疫学派的学术观点:温疫学派即是以温疫立论来研究温病防治规律的一大学术流派。

⑴强调特异性致病因素如吴又可的杂气论,刘松峰的邪毒说,余师愚的运气变衍为热毒说,杨栗山的热怫郁说等。

⑵重视尽早采用攻击性的祛邪治疗吴又可:①强调客邪贵乎早逐②认为邪为本,热为标,治疗温疫发热,当以祛邪,邪去则热自清③虽提出杂气致病说,但由于无法寻到针对杂气的特效药,“故勉用汗、吐、下三法以决之”。

余师愚:①认为热疫乃无形之毒,故主张不用硝、黄而重用石膏②使用方药直接针对病因病机,故组方稳定。

杨栗山:认为“阳热怫郁”是温疫的主要病因病机,六气化热或火热相兼同化。

①“阳热”是本,“怫郁”是标,故首当“热者寒之”。

②由于邪热导致“怫郁”,而大剂寒凉又有冰伏凉遏、加重“怫郁”之弊,故组方常配合轻清透解、攻下逐邪、通利小便等治法,形成清、透、通、利诸法并施的特点③温疫初起,虽有“表寒”之象,是因“怫热在里,由内而达外”,“皆里证郁结,浮越于外也。

虽有表证,实无表邪”,主张治以大清里热并结合透解、攻下、通利诸法,切中病机。

创升降散(白僵蚕、全蝉蜕、姜黄、川大黄)。

温病辨治汇讲第一讲(上)

温病辨治汇讲第一讲(上)

温病辨治汇讲第一讲(上)温病, 是中医临床常见病,也是中医急症的主要种类之一。

因其起病急, 热势重, 且多见危重证候, 对人体危害严重, 所以如何更有效地对温病进行预防与辨治,越来越引起中医界的广泛重视。

1 温病的概念温病, 是外感四时温热或湿热邪气所引起的,以急性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

在这里,应当注意温病的概念中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温病乃外感病, 其致病是由外界邪气所引起, 这就把温病和内伤杂病区别开来。

一是温病与四时(四季)关系非常密切, 不同的季节, 气候各异, 就导致一年四季中温病病种的不同。

一是温病的致病因素总的来说是温热邪气或湿热邪气, 简单地说, 也就是热邪。

这就把温病和伤寒区别开来。

温病和伤寒同为外感发热性疾病, 但病因不同, 一热、一寒, 所导致的病种、证候、发展趋势均不同,其治法当然也不相同。

一是温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感受热邪之后, 有明显的急性发热过程。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 温病并非单指某一种疾病, 而是具有上述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它主要包括多种感染性疾病, 其中当然也就包括多种急性传染病, 如流行性感冒、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黄疽型肝炎、痢疾等。

还有某些急性热病, 如中暑等, 虽非感染性疾病, 但因其符合温病的特征,也属于温病的范畴。

温病学,就是专门研究温病的病因病机、发展变化规律及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

2 温病的特点温病虽然包括多种疾病, 其证候类型复杂多变,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每一个病证都有其个性。

但由于同属温病, 所以它们又具有共同的特点, 也就是温病的共性,概括地说有五个方面。

2.1外感温热或湿热邪气而发病温病是外感性疾患, 其病种虽多, 总括起来不外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其病因不外温热邪气与湿热邪气。

2.2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温病是外感温热或湿热邪气而发病, 因此它具有既不同于内伤杂病,又不同于伤寒的临床表现。

简言之, 温热病主要表现为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伤津液等特点。

温病学题

温病学题

【绪论】复习思考题1.温病学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各个阶段有何特征?2.温病学成长阶段主要医家的学术观点是什么?3.刘河间和王安道对温病学的发展有哪些贡献?4.为什么说明清时期是温病学形成阶段?5.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各自的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有哪些?【第一章】温病的概念复习思考题1.温病病理演变的规律性是什么?2.温病有哪些特殊的临床表现?3.试述温病的范围,界定它有何意义?4. 现代医学疾病中哪些疾病名可归于温病的范围?5.温病的分类依据有哪些?各有什么临床意义?6.温病与广义伤寒及狭义伤寒的关系是什么?7.温病与温疫有什么区别?其意义如何?8.温毒的病变特点是什么?【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复习思考题1.温邪的共性有哪些?2.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及温热病邪、疠气各自的致病特点是什么?3.湿热病邪病变为什么以中焦脾胃为中心?4.温病发病的三大因素及两种感邪途径是什么?5.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如何鉴别?【第三章】温病的辨证复习思考题1.试述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纲领的形成。

2.卫气营血分证的病理特点与辨证要点各是什么?3.影响卫气营血证候传变的四大因素是什么?4.试述三焦辨证的病理与辨证要点,在临床上有何意义?【第四章】温病常用诊法复习思考题1.温病各种发热类型的表现特征及其病机是什么?2.温病出现大汗的病机有几种?3.试述温病各种神志异常的病机及临床表现?4.实风内动与虚风内动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的比较。

5.对温病重症患者血压观测的方法与意义是什么?6.辨斑疹的临床意义是什么?7.如何理解“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含义?10.白的形态及其治则是什么?11.舌苔之薄白而腻、白厚而腻、白厚而干燥、白腻而质红绛、白霉苔及黄白相兼、苔黄腻、苔黑腻的病变机理各是什么?12.舌质之纯绛鲜泽、镜面舌、绛而不鲜干枯而萎及杨梅舌猪肝舌的病变机理各是什么?【第五章】温病的治疗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温病祛邪的重要性?2.如何理解“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散血”与“治上焦如羽,治中焦……不沉”治疗原则的含义?3.如何理解温病扶正的重要性?4.泄卫透表法、清解气热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邪法、清营凉血法、滋阴生津法各自的具体治法及其代表方剂是什么?5.应用泄卫透表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邪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6.泄卫透表法、通下逐邪法及滋阴生津法的现代药理作用有哪些?7.如何理解温病养阴的重要性?【第六章】温病的预防复习思考题1.试述温病预防思想的现实意义。

温病学课件:温病的概念

温病学课件:温病的概念
• 2015年5月29日,广东卫生计生委通报,28日发 布的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疑似病例 ,29日上午判定为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
《素问·热论篇》: “今夫热病者,皆 伤寒之类也。”
广义伤寒——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凡由外邪引起的急性热
病都可称为伤寒。
风寒性质——伤寒、中风 温热性质——温病(热病、湿温)
《难经·五十八 难》:“伤寒有五: 有中风,有伤寒, 有湿温,有热病, 有温病。”
狭义伤寒——五种病之一,为感受风寒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温病与广义伤寒——从属关系 温病与狭义伤寒——并列关系
流行性乙型脑炎——夏暑季节
多在7-9月之间流行。 传染源为病人和动物(猪、牛、羊、马、狗、鸡等),通过蚊子 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而发病。
登革热——夏秋季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由蚊子传播给人类。
地域性
由于气候环境不同,人体体质、生活习惯、 卫生条件等差异,温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 地区特点。 如:登革热——东南沿海一带 流行性出血热——长江中下游、西北 波状热——牧区
吴又可《温疫论》:“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
但一些传染病如狂犬病、破伤风、某些寄生虫病却不 属温病,而一些病虽然无传染性如大叶性肺炎、中暑、 某些自身免疫病等可归温病范畴。 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
流行性
▼大部分温病可在人群中造成流行。 宋.庞安常《伤寒总病论》:“天行之病,大则流毒 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
并非截然分开,可交叉出现)
温病的范围
外感热病中,除外感风寒性质以外 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
温病的分类
1、以季节主气分:春温、冬病、伏气温病 3、以传染性大小分:温疫、四时温病 4、以证候性质分:温热类、湿热类

温病条辨归纳总结

温病条辨归纳总结

温病条辨归纳总结温病作为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系,以其独特的理论思维和治疗方法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温病的条辨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温病理论。

一、温病的概念和分类温病是中医学中的一类外感病,又称“温邪病”。

温病主要包括两大类: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

外感温病是指人体受到外界温邪的侵袭导致的疾病,如感冒、流感等;内伤温病则是由内因内伤所致,如肺炎、胃炎等。

二、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温病的病因主要是外界的温邪,也可以是内因导致的内伤。

而温邪进入人体后,通过侵袭脏腑经络,破坏正气和防御系统的功能,导致病理变化。

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邪气侵犯,正气失调以及脏腑功能紊乱。

三、温病的症状和体征特点温病的症状和体征特点多种多样,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一般来说,温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痛等。

此外,还会出现舌苔黄腻、脉象浮数等特点。

四、温病的辨证要点在治疗温病时,中医强调辨证求因,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温病的辨证要点主要有温热辨、寒邪辨、病位辨、气血辨等。

通过准确的辨证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指导。

五、温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中医治疗温病的原则主要包括解表、清邪、扶正、调理等。

在具体的治疗方法上,可以采用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中药汤剂等。

另外,还可以结合食疗、按摩、气功等辅助疗法,提高治疗效果。

六、温病的预防和养生对于温病的预防和养生,中医强调大力提高人体的自身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养生方面,可以通过合理饮食、适当锻炼、调节情绪等来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降低患病的风险。

七、温病疗效评估和随访在治疗温病时,及时评估疗效并进行随访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并且向患者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以促进康复。

八、温病理论的临床应用温病理论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无论是治疗感冒、发热等外感温病,还是肺炎、胃炎等内伤温病,温病理论都可以为中医师提供参考和指导,提高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发病特点: 温热类――发病急,来势凶猛,变化快,易伤 阴液(如春温)
湿热类――发病缓慢,传变慢,变化少,病情 緾绵难解,多留恋卫气分
3.辨证特点: 温热类――多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实到虚 ――多以卫气营血辨证为辨证纲领
湿热类――多在卫气分,很少到营血分――多 以三焦辨证为辨证纲领
4.症候特点: 温热类: 总的特点――热势宣扬,口渴、苔黄甚至焦 黑,脉洪滑数
①伤寒论⑥首先提出了温病的症状及与伤寒的辨证 要点。 ②六经辨证纲领对后世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有着 指导作用。 ③伤寒方为温病方剂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⑵温病学说是伤寒论继续发展的结果。
3.病机、辨证、治则上的联系:
⑴从病变发生和发展上看: 发病初期都不同程度的具有表证,病邪入 里,都见里热。
伤寒固多伤阳,也同样可伤阴;温病多伤 阴,但也不是绝对不伤阳
(3)季节性:温病的发生与四时气候的变化有 着密切的关系。
如:风温――多发生在温暖的春季
暑温――多发生在炎热的夏季 暑湿、湿温――多发生在雨湿较多的长夏
秋燥――多发生在干燥的秋季
不同季节不同的气候变化,还可对人体 发生影响造成人体对病邪反应性的差异。如: 冬春季节肺卫功能比较低下,故容易导致 风热病邪侵犯肺卫,病变以上焦为主。 夏秋季节热盛湿重,人体脾胃功能呆滞, 易导致湿热病邪侵犯脾胃,病变以中焦为主。 由此可见温病的季节性特点,主要是由 于不同季节气候变化对病邪产生、传播和对 人体机能影响的结果。
二是温病的传染程度强弱差异很大,有的具 有强烈的传染性,有的则传染性较小; 三是温病虽包括了多种急性传染病,但也并不 是所有传染病都属于温病范围,如狂犬病、破 伤风等传染病因不具有“温热”的特征,故不 属温病范围。
(2)流行性: 某些温病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可以在人群 中广泛蔓延。
庞安时说:“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 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 以上指出了温病流行的程度有大流行、小流 行和散在发生等几种情况。不同的温病流行性固 然不同,即使同一种温病在不同条件下流行性也 有差异。
⑵病变以脾胃为中心
热偏重在胃
湿偏重在脾
⑶留連气分时间较长,易发白培,易阻遏清阳, 易阻遏气机
⑷后期转归 湿重者易伤阳;热重者易伤阴
5.治疗特点:总的治疗原则――清热救阴 温热类――清热救阴,多用辛凉、甘寒、 苦寒、咸寒等法
湿热类――清热化湿,多用芳香、苦温、淡渗、 苦寒等(后期易伤阳或易伤阴,故既 需护阳,又要护阴)
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的含义 : 温病是由外感温邪所引起的以急性发 热,热象显著、易化燥伤阴为主要临床特征 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二.温病的范围和分类: (一)温病的范围: 温病主要有:风温、春温、暑温、暑湿、 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 湿热疫等。另外属于温病范畴的疫毒痢、急黄、 麻疹、水痘、百日咳、白喉等,已归列于内科、 儿科、喉科等相关学科中。
(2)易化燥伤阴(阳明温病后期伤胃津;下 焦温病后期伤肝肾之阴)
(3)易内陷营血(如营分证发斑、出血)
(4)易发斑疹、白培(温热类温病易发斑 疹;湿热类温病易发白培)
(5)易动风痉厥(抽搐、角弓反张、牙关 紧闭)
㈡温热类与湿热类特点比较: 1.病因特点: 温热类――感受温热病邪(纯热无湿)
湿热类――感受湿热之邪(湿与热合)
辨证治疗: 六经辨证,多用辛温解表
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辛凉疏表
(二)联系: 1.概念上的联系:萌芽阶段,温病包含在广义伤寒之 中。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 有温病”。
伤寒 感受寒邪(风寒)--寒化证 中风 湿温 热病 温病
感受温邪--热化证
2.学术体系上的联系: ⑴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发展的基础
又要了解温病学是受伤寒学说的影响发展 而来,它们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两方面是相互 联结的。
五.温病与温疫的关系:(自学)
六.温病与温毒的关系:(自学)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四时温病为什么有季节性的特点?
2.温病分温热类、湿热类的根据是什么?这种 分类有何意;
温病为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既重上 下出入,又重表里深浅。
温病、伤寒辨证纲领相互关系表
表里
三焦
上 太 太 少 厥
六经
阳 阴 阴 阴 心
脏腑
膀胱、小肠 肺 心包 胆、三焦
与卫气营血的关系
卫气营血

浅深 由

焦 中
浅 气 入


阳 明 阴 阴 阴

胃 肠 脾 肾 肝 血 营 深
各阶段的特点: ⑴初起热象偏重 ⑵病变过程中易发生热闭心包的神昏谵语;热 盛动血的斑疹、出血;热盛动风的惊厥抽搐。 ⑶病变后期易出现阴亏液涸;水不济火;阴虚
动风等肝肾阴亏的证候
湿热类: 总的特点:身热不扬,口不渴,或渴不欲饮, 苔黄白相间而粘腻润滑,脉濡数或濡缓
各阶段的特点: ⑴起病以上中二焦的卫气同病多见,但以卫分 证为主。
2.发病特点: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急骤性
(1)传染性: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 状相似”。《素问· 剌法论》
吴又可说得更清楚,他指出“邪之所着,有天受, 有传染”。《温疫论》
以上的记述指出了温病的传染牲,并认识到病 邪可以通过口鼻、接触等途径传染给其他人,在人 群中引起互相传染。 有几点需要明确: 一是温病的传染是指大多数病种而言,也有少 数温病并不具有传染性,如夏季中暑;
(二)温病的分类 : 1.以发病季节分类:
⑴单纯以季节分类: 发于春季的为春温, 发于冬季的为冬温。
⑵以季节的主气分类: 如风温、暑温、暑湿、湿温、秋燥等
2.以发病的类型分类:
新感温病――疾病初起先有肺卫表证,然后由浅入 深,由表入里出现里证。 如风温、暑温、暑湿、湿温、秋燥等。 伏气温病――疾病初起没有明显的肺卫表证,其起病 急骤,病势凶险,开始即以里热证为主。 如春温、伏暑等。
四.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一)区别

病因: 感受寒邪



感受温邪
感邪途径:多自皮毛而入,先伤足太阳膀胱经 多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经 病 机 阴寒,变化较慢,郁阳化热 与 转 归:易伤阳,多表现为心肾阳衰 初起证 阳邪,热变最速,变化多 易伤阴,轻则肺胃阴伤;重则肝 肾阴伤
恶寒重,发热轻,恶寒持续时间长, 发热重,恶寒轻且时短,口渴, 口不渴,舌不红,小便清长,苔薄 小便淡黄,舌尖红,苔薄白 候表现: 白而润,脉浮紧 欠润,脉浮数
古人形容温病“其来也速,其去也快”,
“一日三变”,
“剥笋抽茧,层出不穷”。
3.病机特点: 发展趋向一般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 重,由实到虚。
病理变化: 其主要表现为人体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 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
其病机变化和演变过程 : 从卫气营血看
新感温病: 卫 气 营 血
伏气温病: 气
(4)地域性:我国彊土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 由于地域条件、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 不同,所以发生温病的种类也不相同。
如:江南水乡――水多湿重,气温偏高――多湿热病 西北高原干旱少雨―――很少见湿热病
两广、云南――多瘴气――多见瘴疟
⑸急骤性:温邪热变迅速,故温病有发病急, 来势猛,发展快,变化多的特点。
营血或
营血
转出气分
从三焦看
顺 顺
上焦肺卫

中焦脾胃
下焦肝肾
逆传心包
病机转归: ①燥化伤阴 燥化伤阴――多见于温热类温病(热邪不燥 胃津,必耗肾液(叶天 士)) ②湿化伤阳 湿化伤阳――多见于湿热类温病(湿胜则阳 微矣(叶天士))
4.临床特点:(症状特点) (1)热象偏盛(如阳明温病高热、恶热、大汗、 大渴……)
3.以温病证候性质分类: 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 头瘟、烂喉痧、暑燥疫等
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湿热疫 等
三.温病的特点(重点) ㈠一般特点:
1.病因特点--外感温邪 温邪具有致病迅速,从外感受,性质属热等特 点。 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毒和疠气及伏寒 化温的温热病邪等 。 不外乎温热病邪和湿热病邪两大类

太 焦

下 焦
少 厥
⑶从治则上看: 温病:初期――辛凉透解; 中期(中焦、气分)――清里、通下 ――白虎、承气类 伤寒:初期――辛温解表 中期――清里、通下――白虎、承气 两者治疗的总原则:解表、清里、补虚、泻实
(三)寒温学派之争(清代开始) 争论焦点是伤寒含义是广和狭 1.广义学派(经方派):又称独尊伤寒派 认为《伤寒论》中的伤寒是广义的,统括 了温病在内,其治法也统治温病。 陆九芝:“伤寒一书,无问全与不全,苟用其 法则足也。后人能治病全赖此书” 。 又说:“温病热从内燔,最重为阳明经腑两 证”。
2.狭义学派有(时方派)
认为《伤寒论》的理法方药只适宜于治 狭义伤寒,即风寒性质的外感病,而不适宜 治疗温病。 张洁古:“伤寒有用之方不过二分之一,古方 不能治今病”。 叶天士:“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 则与伤寒大异也”。

伤寒与温病的关系:
既要了解它们是研究两类不同性质疾病的 学科,有其各自的特殊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