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回忆我的母亲》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另外,文中大量褒义词语的运用,不少的突出中心句的段落,段中穿插的点点议论,都可以在同学们的品析、品味之中。
(四)归纳主题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三)赏析课文
1.教师:课文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勤劳朴实的特点。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热情洋溢的抒情,但于平静的叙说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深沉的爱。因此,文中寓深意于平实、寄深情于质朴的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品析。
2.请同学们读课文,对课文的语言进行赏析,每位同学准备用……写(用)得好,写出了…… ”的句式说一句话。
1.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2.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五 教学主要过程
(一)感知课文
1.同学们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母亲的品德。 2.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句子,要求在课文之中尽情搜寻、概括,从而理解课文运用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立体地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特点。
如课文开头“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一段,有叙述,有议论,有抒情;有富于力度的动词,有表示强调的虚词,表达了作者极为浓郁的情感。又如课文的最后一段,一抒哀痛之情,二议如母亲一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的伟大,三表自己的决心,语言质朴庄重,深沉之中涌动着激情,既抒写了深挚的孝心,又表现了博大的胸怀。
同学们进行课堂说话活动:
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 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 母亲是个好劳动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引导学生概括母亲的典型事例,体会母亲的优秀品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和默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激发学生对亲情的珍视。

引导学生从母亲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概括母亲的事例,分析母亲的形象。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议论性语句的含义,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将文中母亲的品质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获得人生启示。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2、问题引导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

3、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母亲的温馨视频或展示几张母亲与孩子的温馨照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母亲的感受,从而引出课题《回忆我的母亲》。

(二)初读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读音和理解上的问题。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强调易错字词,如“溺”“佃农”“劳碌”等。

(三)整体感知1、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回忆了母亲的哪些方面?(四)精读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概括母亲的典型事例,如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等。

2、分析这些事例中体现出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五)重点语句赏析1、找出文中的议论性语句,如“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等。

2、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语句的含义和作用,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敬意。

(六)情感升华1、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2、组织学生交流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进一步体会亲情的珍贵。

2024年《回忆我的母亲》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2024年《回忆我的母亲》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朱德的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坚强的劳动妇女形象,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词析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长辈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教学难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母亲了解多少?请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自己的母亲。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理解课文内容。

a.朱德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劳动妇女?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一下自己从课文中感悟到的朱德母亲的形象。

四、品词析句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描写朱德母亲的精彩句子,并说明其好在何处。

2.教师选取几处典型的句子,进行分析讲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回顾朱德母亲的形象。

2.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朱德母亲的美好形象,那么作者是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的呢?二、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表达朱德对母亲怀念之情的句子,并进行品析。

三、写作训练1.请同学们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描写母亲的形象,并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教师选取几篇优秀作文进行点评,指导同学们如何更好地描写人物。

四、课堂小结2.强调尊敬母亲、热爱母亲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回忆我的母亲》。

2.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2.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朱德母亲的勤劳、善良、坚强等品质,通过具体事例感受这些品质的具体体现。

2.指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学习朱德如何运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形象,以及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传达深厚的情感。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朱德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并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表达类似的情感。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并掌握课文新字和词语。

2.整体感知,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手法。

3.学生能够品味本文朴实动人的语言特色。

4.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感受母亲的高尚品德,使学生了解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

5.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感恩母爱。

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手法。

2.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教学策略、方法: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师友自主讨论教学法。

课前预习:查阅作者简介,疏通字词,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一、交流感知:(一)新课导入:1.引用有关的诗词导入本课。

2.用多媒体出示本课学习目标:了解作者,掌握课文新字和词语;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写真人真事,记叙中可穿插议论、抒情;整体感受,概括事例,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突出主旨的结果特点;深入领会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的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

3.作者简介:朱德(1886-1976)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他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革命活动。

朱德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4.写作背景: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钟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

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逝世。

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

让我们怀着崇敬之心一起走进朱德的内心世界,回忆母亲的一生。

(二)师友互相检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1.师友朗读课文,给下列红字注音,并解释成语。

溺辍私塾劳碌和蔼管束慰勉为富不仁:节衣缩食:(三)速读全文,师友交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模式:文章回忆了(),赞颂了母亲()优秀品质,抒发了()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决心。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

6.《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散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优秀的保留篇目。

文章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母亲的优秀品质。

本文既是八年级学生学习写作记叙文的典范,也是一篇德育教材。

二、教学方法以导读、设疑、点拨、讨论、总结为主。

给学生提供更大更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章内容,欣赏作品朴素平实而饱含真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朱德母亲的优秀品质,深入领悟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培养学生的亲情观。

4、重点、难点选材精当、典型、合理的谋篇布局,语言朴实于平时中见深刻的特色。

四、课前活动流程五、课中活动过程㈠事例导入调动情感(微视频1)1、看幻灯片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姑娘,想要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

”年轻人听了连忙去向他母亲要那颗心。

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就挖出自己的心教给儿子,年轻人高兴的捧着母亲的心去见自己的情人。

可是,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这时,那颗还滴着鲜血的母亲的心连忙问:“孩子你摔疼了吗?”这,就是母亲心。

天下母亲各有各的不同,但有一点:心是相同的!我们何以为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2、学生交流课下搜集有关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的材料。

(幻灯片:作者像)(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1、幻灯片显示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2、听录音配乐范读。

思考:作者着重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3、快速浏览获取信息。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默读或跳读,用笔标出关键词语。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4篇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4篇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篇4【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当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享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母爱。

生活在妈妈苦心为我们营造的绿荫下,我们倍感幸福和温馨。

母爱是人世间最普遍而又最广博的一种爱。

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表现“母爱”的诗篇,又有多少歌唱家用歌声传唱母爱的崇高,不论是凡夫俗子,还是名家伟人,从拥有生命的那一刻起,都会拥有那份浓浓的母爱。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赞颂母亲的散文。

【幻灯片3】《回忆我的母亲》【幻灯片4】学习目标检测字词:【幻灯片5】一、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佃农(diàn)祖籍(jí)勉强(qiǎng)迁徙(xǐ)慰勉(wèimiǎn)溺死(nì)衙门(yá)私塾(sīshú)调料(tiáo)血溅(jiàn)瞒着(mánzhe)二、解释下列词语【幻灯片6】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任,担当、承受。

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节衣缩食:尽量节省。

节,减省;缩,缩减。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聊叙:叙谈叙谈。

聊,姑且、略;叙,谈,姑且谈谈。

回忆录知识介绍【幻灯片7】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202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

202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夏暮,树木葱笼,芳草连天。

山坡上,星星点点的山丹丹花灿若红霞,在悠闷的风中摇曳。

落日的余辉依恋地洒在西边老牛山的山头,天边一朵透着青色的白云悠悠地飘着,徘徊着,寻觅着,像是母亲寻觅的身影,她在寻觅着她百般怜爱、贴心贴肝的孩子们……我忽地想起了那生我养我、疼我怜我、想我念我而今已与我阴阳相隔、生死两茫茫的母亲;那令我潸然泪下、肝肠寸断、欲思欲痛的母亲。

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梳理行文思路,概括主要事件,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2、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质朴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重点:梳理行文思路,概括主要事件,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质朴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影响。

一、导入朱德同志自投身革命以来,经历了很多磨难,但在任何困难时刻,他始终坚如磐石,毫不动摇。

我们再读《回忆我的母亲》,追随着朱德去开启一场精神寻根之旅。

二、读文本忆品质回顾第一课时第2—8段的内容,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思考:从平凡小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三、赏语言悟情感浏览课文2—13段,品味质朴平实的语言,感悟母亲对“我”的影响,品味“我”对母亲的情感。

思考: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影响?“我”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回忆母亲的?提示:可以找直接点明母亲给“我”影响的句子。

也可以找母亲的一言一行,分析其对“我”产生的影响。

学生活动:(1)组内交流、讨论(2)班级展示成果。

派组代表结合关键语句进行交流。

1、初步感知母亲对“我”的影响,关注文中直接点明母亲给“我”影响的句子。

2、深入分析,感悟母亲的言行对“我”的滋养。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6篇)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6篇)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6篇)回忆我的母亲篇一学习目标:1、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初步了解表达方式的运用。

2、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3、体会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的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

4、深入领会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

重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学会提炼归纳要点。

难点:赏析文章质朴语言中透出的真情。

第一课时课文导入: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姑娘,想要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

”年轻人听了连忙去向他母亲要那颗心。

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就挖出自己的心教给儿子,年轻人高兴的捧着母亲的心去见自己的情人。

可是,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这时,那颗还滴着鲜血的母亲的心连忙问:“孩子你摔疼了吗?”这,就是母亲心。

天下母亲各有各的不同,但有一点:心是相同的!我们何以为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自主学习:一、审题。

你能从标题“回忆我的母亲”中猜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哪些信息呢?知识链接:回忆录:一种文学体裁。

运用叙述和描写的方式,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的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要求真实可靠,不允许虚构。

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可兼有抒情议论,它具有文献的价值。

二、初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作家作品知识:《回忆我的母亲》选自《》。

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

2.熟读课文,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溺爱辍学私塾劳碌和蔼迁徙管束慰勉祖籍妯娌衙门3.解释下列词语:(参看书下注释或查字典)任劳任怨:周济:为富不仁:辍:三、快速阅读,获取信息,了解文章大意。

1、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2、作者回忆了母亲的一生。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 6 回忆我的母亲》优质教案_5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 6 回忆我的母亲》优质教案_5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梳理归纳本文讲述的母亲的主要事迹,了解母亲的优秀品质。

2.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3.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教学设想1.使学生了解,朱德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与他母亲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

2.学习使用朴实的语言,选择精当的材料来歌颂母亲,表达作者深切真挚感情的写法。

3.深入理解文章最后四段的内容和作用。

4.协助学生理解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写法。

5.用设疑、点拨、讲析、讨论、总结的方法,适当使用ppt演示组织课堂教学。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以电视剧《长征》引入作者朱德。

让学生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朱德是怎样一个人?(学生答:开国元帅,中国工农红军创始人,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关怀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忠诚于党的革命事业等等)ppt演示:朱德(1886~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他曾参加了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了南昌起义。

抗日战争后,任八路军总司令,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让学生说说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明确:朱德元帅的这些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与他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

母亲忠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

她勤劳一生,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去世。

朱德元帅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于1944年母亲逝世后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叙事散文。

2.听写字词并注音(2名学生板示)佃农( )祖籍()妯娌()勉强()迁徙()慰勉()溺死()衙门()私塾()调料()不辍()劳作聊叙()东挪西借()3.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2名学生板示)①不辍劳作(chuò):不停地劳动(耕作)。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我的母亲》。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作者朱德及其母亲的生活背景;分析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及写作特色;学习并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朱德及其母亲的生活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及写作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学会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与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感恩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及写作特色。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与怀念之情,并学会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预习资料、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首关于母爱的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预习反馈:检查学生对课文预习的情况,包括作者背景、字词掌握等。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及写作特色。

4.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句子,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本文的写作方法,并选取代表进行汇报。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回忆我的母亲2. 板书内容:a. 作者:朱德b. 主题:母爱、怀念c. 写作特色:语言朴实、情感真挚d. 写作方法:选材典型、以小见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文的写作方法,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朱德的《母亲》,加深对作者及其母亲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精选)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精选)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 、感激和怀念之情。
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母爱,珍惜 亲情,并学会感恩和回报。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 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 人生观。
02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01
02
03
04
母亲的生平事迹和性格 特点
母亲对作者成长的影响
母亲在家庭和社会中的 地位和作用
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 念之情
巩固练习
阅读理解
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 度。
情感表达
让学生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表达出对母亲的 爱和感激之情。
讨论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母亲故事,感受母爱的共鸣 。
归纳小结
总结课文内容
回顾课文《回忆我的母亲》的主要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和作者对 母亲的深厚感情。
07 作业布置
阅读相关文献或资料
阅读《回忆我的母亲》全文,理解文章主旨和情感基调。
查阅有关母爱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或新闻报道,加深对母爱的理解和 感悟。
阅读有关亲情的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业书籍或文章,从多个角度 思考亲情的重要性和意义。
完成课堂练习题或思考题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关于母亲形象、性 格特点、母爱表现等方面的问题。
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个人经历或见闻,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和交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精选)
contents
目录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设计 • 评价与反馈 • 作业布置

八年级上册语文《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设计范文3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设计范文3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设计范文3篇长大的我们离开了家,但是母亲的关心从未远去。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关于八年级上册语文《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设计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上册语文《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设计范文一一、设计思路本文是写人单元的首篇,曾作为悼文、回忆录、叙事散文来读,我们作为写人记叙文来学。

这篇课文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母亲的优秀品质。

本文头绪多,跨度大,却条理清楚,这是因为作者采用了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人物特征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教学中可把重点放在学习揣摩课文的写作手法上。

本文语言质朴敦厚,情深意远。

教法以导读、设疑、点拨、讨论、总结为主,将教读和学法指导结合起来,发挥例文作用。

可适当运用电教手段,提供背景资料知识,梳理文章结构顺序。

二、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2、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3、通过揣摩本文简洁、质朴而敦厚的语言,学习朱德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三、教学步骤(一) 导入新课1、谁都有自己的母亲。

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

任何伟人也一样,也都有自己的母亲。

今天,我们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看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哺育了朱德总司令这样一位时代的伟人。

2、从引导学生介绍了解朱德,和他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入手。

朱德的伟大与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

今天我们就通过朱德的回忆,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二) 难点、重点突破1、将课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说说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作用和意义。

(这一段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是全文的纲。

其中:“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点明全文的中心;“她勤劳一生”是全文的叙事线索;“我爱我母亲”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教读第2-13自然段,说说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1) 阅读2-7段,用概括中心句的方法,说说选取了哪些日常生活琐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性格?点拨:通过写母亲生育之苦,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 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聪明能干,勤俭持家,和睦妯娌,周济穷人等典型事例,表现母亲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坚强不屈、宽厚仁慈的性格。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0课《回忆我的母亲》。

课文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自己去世的母亲而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通过回忆作者童年时与母亲相处的几个片段,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会提取信息,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培养学生的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难点:学会提取信息,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原文、相关图片、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展示一组关于母爱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母亲的了解和感受。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画的生字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精讲点拨: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如:“劳苦的一生”、“无私的爱”等。

5. 体会感情: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6. 拓展延伸:让学生谈谈自己母亲的故事,大家分享母爱的伟大。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回忆我的母亲勤劳善良热爱劳动母爱无私关心子女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母亲的形象,并写一段话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精讲点拨、体会感情、拓展延伸等环节,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理解本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作者母亲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敬爱之情。

(2)激发学生感恩父母、关爱家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2)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本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中真挚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指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她们用无私的爱陪伴我们成长,为我们付出了无数的心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走进他对母亲的深情回忆。

(二)作者简介朱德(1886 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文章回忆了母亲的哪些方面?(四)精读课文,分析母亲形象1、母亲勤劳的一生(1)文中哪些事例表现了母亲的勤劳?(2)从这些事例中,你能看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母亲的聪明能干(1)找出体现母亲聪明能干的语句,加以分析。

(2)母亲的聪明能干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母亲的宽厚仁慈(1)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母亲的宽厚仁慈?(2)这种品质在家庭和社会中有着怎样的意义?4、母亲的坚强不屈(1)母亲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是怎样表现的?(2)母亲的坚强不屈对作者的成长有何重要作用?(五)品味语言,体会情感1、本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请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你的感受。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回忆我母亲》优秀教学设计(优质教案《回忆我母亲》优秀教学设计(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为《回忆我母亲》。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学生解并体会母爱伟大,同时掌握文章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伟大;掌握文章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孝敬父母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伟大;掌握文章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深入体会母爱伟大,并学会运用文章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母亲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母亲解和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课文主要讲述什内容?(2)作者回忆母亲哪些事情?(3)从这些事情中,你体会到什?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心得,互相交流对文章理解。

4. 例题讲解(1)插叙:作者在回忆母亲过程中,穿插母亲一些往事,使文章更加丰富。

(2)对比:通过对比母亲与他人待遇,突显母亲伟大。

(3)排比: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强调母亲辛勤付出。

5. 随堂练习(1)运用插叙写作技巧,描述一位你熟悉人。

(2)运用对比和排比修辞手法,表达对母亲感激之情。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回忆我母亲》2. 内容:(1)课文内容:母亲一生、母亲爱、母亲教诲(2)写作技巧:插叙、对比、排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运用所学写作技巧,写一篇关于母亲作文。

(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母爱理解。

2. 答案:(1)作文答案略。

(2)母爱是伟大、无私,我们要珍惜和感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他们对母爱有更深刻理解,同时也掌握文章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

怀念与感恩之情
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感恩之情, 用感人的语言抒发内心情感。
多媒体课件制作
精选图片素材
制作动画效果
搜集与母亲相关的图片素材,如家庭合影 、母亲年轻时的照片等,增强课件的视觉 效果。
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效果,如文字飞 入、图片切换等,使课件更加生动有趣。
插入音频文件
设计互动环节
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音频文件,如轻 柔的音乐或朗读音频,营造感人的氛围。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学 习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
学习本文朴实、自然、真挚的语言特 点,以及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 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敬 爱和怀念之情,培养 学生的感恩之心。
通过学习本文,激发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 趣和爱好,提高文学 素养。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 亲情对于个人成长的 重要性,树立正确的 家庭观念。
06
板书设计及多媒体运用
板书内容规划
母亲生平简介
包括母亲的姓名、出生年月、家庭背 景等基本信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 述母亲的一生。
母亲优秀品质
列举母亲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如 勤劳、善良、坚韧不拔等,并适当展 开说明。
母亲对我的影响
重点讲述母亲对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影 响,包括性格塑造、价值观形成等方 面。
所学知识。
阅读理解题
选取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相关阅读 材料,设计阅读理解题目,考查学 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写作练习题
结合课文内容,布置相关的写作任 务,如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或 者回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瞬间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拓展阅读材料推荐
《我的母亲》
推荐学生阅读老舍的同名 散文,感受不同作者笔下 的母亲形象,拓宽阅读视 野。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12)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12)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朱德【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2、能力目标:体会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的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

3、情感目标:深入领会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母亲的优秀品质。

难点:体味文章质朴、感情真挚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以及各种辅佐材料学生:搜集朱德同志的背景材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识“母亲”。

1、在课前,播放《母亲》的歌曲视频,渲染课堂气氛。

2、正式上课后,借用《母亲》中的歌词导入,“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她就是我们的母亲。

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看她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她给儿子留下了什么回忆?(课件出示朱德母亲像)3、学生交流搜集的朱德历史资料4、介绍文章体裁。

二、亲近文本,走近并认知“母亲”。

1、【读一读】速读课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2、【说一说】作者回忆了母亲的一生。

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句子。

学生发言后共同小结课堂说话活动: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母亲是个好劳动;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母亲是……3、【议一议】(1)、学生以四到六人学习小组的形式自主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并说说母亲经历的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1924-1927年(12段)1937年(12段)1944年(12段)(2)、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互相质疑,解疑,互相评价。

(3)、师生共同进行小结。

4、【品一品】. (1)、教师:课文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勤劳朴实的特点。

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热情洋溢的抒情,但于平静的叙说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深沉的爱。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为《回忆我的母亲》。

该文是朱德同志为纪念其母亲逝世而作,通过对母亲生前种种感人事迹的回忆,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成语及修辞手法。

2. 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亲情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学习作者通过对母亲生前事迹的回忆,抒发对母亲敬爱和怀念之情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回忆性写作方法表达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首关于母爱的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成语,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a.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成语。

b. 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c. 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回忆自己与母亲相处的点滴,用文字表达出来。

5. 例题讲解:分析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回忆性写作方法表达情感。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写一段关于母亲的回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回忆我的母亲》2. 重点词汇、成语:勤劳、善良、无私、坚韧、任劳任怨等。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4. 课文结构:回忆母亲生前事迹——表达敬爱和怀念之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

答案: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进行批改,给出建议和评分。

2. 拓展延伸:阅读其他关于母爱的文章,感受母爱的伟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是否得到提升。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了解母亲的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3)学习本文以时间为序,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分析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母亲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感恩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梳理文章内容,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2)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2.教学难点:(1)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影响,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品味本文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投影出示老舍《我的母亲》中的一段话:“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教师引导:这段话表达了老舍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和感激之情。

今天,我们将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去感受他对母亲的那份深情。

二、作者介绍投影出示朱德的相关介绍: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三、字音教学1.教师出示重点字词,学生朗读:溺(nì)佃农(diàn nóng)劳碌(láo lù)私塾(sī shú)周济(zhōu jì)宽厚(kuān hòu)仁慈(rén cí)连夜(lián yè)慰勉(wèi miǎn)不辍(bù chuò)妯娌(zhóu li)任劳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为富不仁(wéi fù bù rén)2.教师强调易错字音:“溺”读“nì”,不要读成“niào”;“妯娌”的“妯”读“zhóu”,不要读成“yó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散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优秀的保留篇目。

文章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母亲的优秀品质。

本文既是八年级学生学习写作记叙文的典范,也是一篇德育教材。

二、设计意图
本文最大特点就是选材精当事例典型。

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人物特征为线索选材、组材条理清晰。

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揣摩课文的写作手法上。

本文没有华丽的词藻和过分的渲染,但深深打动读者,正所谓“朴实见真情”。

指导学生写作用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三、教学方法
以导读、设疑、点拨、讨论、总结为主。

给学生提供更大更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欣赏作品朴素平实而饱含真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朱德母亲的优秀品质,深入领悟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培养学生的亲情观。

4、重点、难点
选材精当、典型、合理的谋篇布局,语言朴实于平时中见深刻的特色。

五、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看幻灯片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姑娘,想要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

”年轻人听了连忙去向他母亲要那颗心。

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就挖出自己的心教给儿子,年轻人高兴的捧着母亲的心去见自己心爱的人。

可是,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这时,那颗还滴着鲜血的母亲的心连
忙问:“孩子你摔疼了吗?”这,就是母亲心。

2、学生齐读该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老师作总结并引出所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题目解读
2、写作背景
3、文体介绍
4、作者简介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幻灯片显示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划分的依据。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点题,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第二部分(第2—15段)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母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也表达了作者继续革命
的决心。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首段研读
爱、勤劳一生、特别、永远回忆
2、阅读2-13自然段落
(1)学生思考、讨论、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

(2)课件显示事件列表
(3)小结
3、阅读14-15自然段落
4、阅读16-17自然段落
第二课时
一、知识回顾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整日劳碌
节衣缩食教给我与困难
忆勤劳简朴任劳任怨做斗争的经验
宽厚仁慈周济穷人痛悼
母亲
被迫搬家尽忠反抗压迫送我读书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党
母亲支持革命坚持劳动和革命的意志人民
同情革命
支持革命
二、主题归纳
三、语言品析
四、拓展延伸
五、课后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