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山育林的重要意义及措施的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山育林的重要意义及措施的探究

摘要:在我国不少地区由于树木多代连栽,导致地力出现衰退,若继续经营则可能造成难以成林的后果,从而形成低价值的次生林。加上某些人为因素,使得土地退化成次生裸地。因此为了探讨封山育林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极其带来的生态效益,本文通过在四种不同封禁年限的林分中,进行调查和研究,得出了封山育林能够提高幼树成活率,改善林地土壤物理性状,使得森林生态效益达到最佳的结论。

关键词:封山;育林;意义;方法;探究;森林

封山育林,是按照自然规律,以封禁为手段,在排除或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利用森林天然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实行定期封山,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植物群落自然演替,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式,使疏林、灌木林、散生林木、荒山宜林地自然恢复成林的措施。通过实施封山育林工程,使森林植被得到迅速恢复,物种结构趋于合理,森林后备资源丰富,便于形成比较理想的森林群落,增强了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封山育林是一种成本低、绿化速度

快、利用期早、收效快、有利于保护物种资源、可以减少森林病虫害的政策措施,在保护环境,保护物种资源,实现生态平衡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封山育林的特点

1.成本低。封山育林到成林成材,成本只有人工造林的1/6到1/10。

2.绿化速度快。很多山区或半山区人力、资金短缺,若全靠人工造林,显然是无能为力,如果封山育林就可大大加快绿化速度。

3.利用期早,收效快。我省封山育林地,多是生长了10年以上的中幼林,或3~5年的幼树幼苗,封禁后利用期比砍掉重造要早得多,出效益也快。

4.有利于保护物种资源。育林不破坏植被,既可保护原有的树种资源,又能形成混交林,是保护珍稀树种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5.可以减少森林病虫害。封山育林使林分结构、林内气候改善,有利于天敌繁殖,不利于病虫孽生发展,特别是对控制分布最广的松毛虫危害有重要作用。

封山育林是中国传统的森林培育方法,简便易行,经济有效,是迅速恢复森林的重要方法之一。封山育林,往往与林区的副业生产、多种经营发生一定矛盾。因此,在长期的林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全封”、“半

封”和“轮封”三种封山育林模式,以求既保护森林,又照顾林区副业生产、多种经营的开展。“全封”的模式适用于人烟稀少的远山、高山和水土流失的地区,长期封禁,禁止一切人为活动。“半封”的模式则适用于人烟稠密的近山、低山。为了解决群众的实际需要,在保护林木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允许一定的季节在林内进行采樵、放牧和副业生产以及开展多种经营活动。“轮封”是把划定为封山育林的林分,相隔一定年限轮流封育管理。“轮封”期间,禁止一切人为活动;开封林分允许一定的季节在林内开展副业生产和多种经营活动。

二、封山育林的作用

1.扩大森林面积,促进天然更新,提高森林质量。林地被蚕食、灌木林遭受破坏是当前天然林区林牧矛盾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因此,封山育林是保护灌木林、疏林地的重要措施,是天然林区森林扩大面积,提高林地质量的关键措施。

2.减少人为破坏,促进天然更新。实施封山育林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人为偷、盗、伐林木,保护林木资源;能够减轻由于人为活动造成地表土壤上的不稳定,促进天然下种和幼苗萌发生长;能够有效地保护封育区的幼苗幼树免遭人为破坏和牲畜的啃食、践

踏,促进幼树成林。

3.封山育林能形成混交林。通过封禁培育起来的森林,多为乔、灌、草结合的混交复合层林分,有大量的枯枝落叶,能改善立地条件,形成良好的森林环境,给森林的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气候环境、改善森林质量,扩大森林资源、增强森林抗病虫害能力、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和增加群众经济收入等多方面的作用。

4.更为有效地发挥森林的多种生态效益。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地调节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动态平衡,使其生态效益得到有效地发挥,封山育林减少了人为活动的破坏,使脆弱的森林生态系统更趋稳定,物质和能量流动更趋合理,从而使生态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5.提高管护水平,促进林分郁闭。封育区内采取人工辅助措施,改善林地环境;能够根据局部生态环境的差异,采用不同强度、不同方式的干预,促进植被的进展演替;能够有效地增加林内养分的?e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能够在一系列管护活动中逐步掌握和应用植被演替规律和动态变化,不断提高管护水平。

6.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封育后,森林内的人为活动减少,生物物种多样性增加,使脆弱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向稳定方向发展,抗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能力增强,可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封山育林的做法和原则

1.建立组织机构、制定规划和封山公约。在充分考虑当地山林权属和群众副业生产及开展多种经营需要的基础上,制定封山育林规划,划定封山范围,明确权益以及封禁和开山的方法。同时订立护林公约和奖惩制度。

2.因地制宜,灵活封育。在实施中,根据当地地理位置、劳动力、林分状况以及群众的实际需要,灵活采用“全封”、“半封”、“轮封”等不同模式。

3.以封为主,封育结合。封是手段,育是目的。封的过程中,清除抑制幼树生长发育的杂草、灌木;对疏林进行补植,对密林进行抚育间伐。封山后如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也应及时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吴穹;秭归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唐骄萍;基于3S技术的洪雅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3]娄雪婷;黄土高原地区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监测及其时空格局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周湘山;四川省洪雅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田胜男;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邵军;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财政投资效益评价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