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儿童游戏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Leabharlann Baidu、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游戏内容与形式有所不同
(1)力量型、运动技能型的对抗性游戏与个人技能技巧型 游戏。 在西方文化中,游戏多是力量型、运动技能型的对 抗性游戏。在东方文化中,如在我国,力量型、运动技能 型的对抗性游戏相对较少,个人技能技巧型游戏较多,智 力游戏(如七巧板游戏、华容道)和文字游戏高度发达和 盛行,同时,还具有独特的筵宴游戏(如投壶、酒令)。 (2)亲近自然、动手操作的游戏与以玩具为中介的游戏 在现代社会,随着文化交流的频繁,不同文化下儿 童游戏的区别在减少,但仍然存在差异,如西方国家非常 重视儿童亲近自然、动手操作的游戏,如玩土、玩水和玩 沙等游戏,在我国则非常重视以玩具为中介的游戏。
2 、游戏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与高等动物 相比,人类的游戏更为高级 人类游戏与高等动物游戏的联系: (1)游戏是人类和一些高等动物共享的活动现象。 (2)游戏在生存资料满足生命体生存需要前提下产生。
人类游戏与高等动物游戏的区别: (1)高等动物的游戏更多是生存和适应环境的本能行为, 人类的游戏更多是学习行为。 (2)人类拥有想象游戏这种高级的游戏形式。 (3)人类创造了玩具这种独特的游戏工具。
第二章
儿童游戏的特点
第一节 国内外儿童游戏特征的观点
二、国外对儿童游戏特征的分析 (一)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 (Neumann,1971) 1、内部控制 2、内部真实 3、内部动机
(二)克拉思诺和佩培拉的游戏四因素论 Krasnor,Peplerp,1980 1、灵活性(flexibility)。指游戏活动在形式与内容上 的多变性。 2、肯定的情感(positive affect)。指游戏者的情绪 体验总是快乐的,笑容是这种肯定的情感的标志。 3、虚构性(nonliterality)。指游戏总带有想象的 因素。 4、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指游戏不受 外部规则或社会性要求的制约,游戏者是为游戏而游戏, 玩即目的。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儿童游戏概述 儿童游戏的特点 儿童游戏的分类与发展 儿童游戏的发展价值 儿童游戏的环境创设 儿童的分类指导 儿童网络游戏
第一章 儿童游戏概述
第一节 儿童游戏的涵义
一、语言学中的游戏
游戏与运动、动作有关,是一种轻松、松散、休闲、自在的 娱乐活动,没有沉重的任务负担之意;游戏是无价值、不认真和 不严肃的。 英文中游戏广泛用于某些轻松的行为和运动,泛指儿童的假 装活动、成人的各种体育活动、玩笑幽默和艺术活动等,常用 play与game两个词。中文中有玩、嬉、游、遨等来表达游戏。
(2)出现经典的游戏理论,试图解释儿童游戏出现 的原因与意义。 英国斯宾塞的游戏“剩余精力说” 德国拉查鲁斯的“松弛说” 德国格鲁斯的“前练习说“(生活预备说)
(3)出现儿童游戏最初的系统观察研究 20世纪30年代前后进行许多儿童游戏的研究。 如帕顿(Parten)1932年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 发展的研究。 研究者一般不注重条件控制,对于结果一般不作 测量,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观察,对结果作简单 分类。
(四)鲁宾的游戏行为六倾向说 (Rubin,1983) 1、内部动机。儿童游戏是因为他们想游戏,而不依从 于外部的要求或奖赏。 2、对手段的注意。儿童为游戏过程本身所吸引,而不 把注意力放在活动的结果上。 3、我能拿它做什么。游戏是“我能拿它做什么”,而 探究是“这个东西有什么用”。 4、想象或虚构。游戏是假装的行为,不同于工具性行 为。 5、规则来自游戏的需要,而不是来自游戏之外。 6、游戏者积极参与。
二、社会学中的游戏
游戏是人类社会的活动现象,是一种社会文化 现象。 1、游戏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或宗教活动 游戏在人类劳动中汲取养料,丰富自己 活动的内容,许多远古的游戏在最初可能来 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另外,游戏在远古时 代往往是有着某种神秘性和神圣性的、与部 落生存相关的巫术祭奠活动。游戏的目的并 不是为了自娱,而是为了敬神。
2、象征动作 象征动作是指在表象作用支配下的想象性虚构性动作,象 征性动作包括以一物假装代替另一物来使用,也包括以言语、动 作来代替或标志另一事物和动作的意义。
3、嬉戏动作 嬉戏动作是指故意做“坏事”或用某种动作来取乐,带有幽默、逗乐、 玩笑的性质。
(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 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 象征性动作。 1、机能性角色 2、互补性角色 3、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愤 怒
哭
厌烦 无聊
茫然 发呆
专注 认真
平和 轻松
微 笑
嬉 笑
夸张 变形
放声 大笑
兴奋性程度增强 图:游戏的表情特征
(二)动作
1、探索动作
探索动作是指探索当前事物的性质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 关系、事物的变化与自己的动作之间的关系的动作,通常是视觉、 听觉、触摸觉、本体觉等感知觉的联合活动。
•对物体性质的探索 •对物体之间关系的探索 •对动作效应的探索
5、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存在不同 (1)游戏在各自生活中的地位不同 对成人,游戏只是一种陪衬和调剂 对儿童,游戏是基本的活动形式 (2)游戏的目的不同 成人游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休息或放松 儿童游戏是通过游戏来积累经验,促进发展 (3)游戏的内容不同 成人游戏多为有竞争的规则游戏,带有相当的功利性。 儿童游戏多为带有想象色彩的象征性游戏,较少功利性。
3、游戏跨越人类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而普遍存在
(1)游戏在古代和现代都普遍存在 古代儿童游戏主要在家庭中进行,游戏的形式主 要是体育游戏、戏剧游戏和益智游戏、生活游戏和角 色游戏。19世纪开近现代儿童游戏在家庭和专门教育 机构中进行,游戏的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和发展。
(2)游戏形式的变迁反映了历史的发展过程 研究者(刘焱,1997)研究发现,60年代游戏 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如抽汉奸、捉特务、炸碉堡等, 80年代游戏具有很强的自然性,游戏的形式、材料和 空间都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90年代出现了很多的商 品化玩具,儿童户外时间也在减少,因此户外游戏、 力量型游戏也随之减少。
三、教育学中的游戏
什么是儿童游戏? 儿童游戏是游戏者能动地驾驭活动对象的主体性 活动,它现实直观地表现为儿童的主动性、独立
性和创造性活动。
游戏具有想象和真实、自由和约束、紧 张和放松 、过程和结果等多种矛盾的性质。
第二节 儿童游戏理论研究的发展
一、儿童游戏研究的初步兴起阶段(19世纪下半 叶——20世纪30年代) 2.发展特点 (1)发现游戏期现象,游戏作为童年期特有的现 象受到关注 19世纪末德国学者格鲁斯根据生物学研究成果, 最早明确提出了游戏期现象。游戏期现象是指游戏是高 等动物和人类不成熟期特有的现象,不成熟期越长,游 戏期也就越长。
一、儿童游戏的外部行为 第二节 儿童游戏特点的具体表现
表情 动作 角色扮演 言语 材料
(一)表情
1、皮亚杰将微笑看作是游戏发生的标志。 对灵长类动物游戏的研究发现,动物游戏时有一种 特殊的脸部表情或“玩相”,幼儿在游戏时的表情与之很 相似,张大嘴巴,得意洋洋的神情,眼睛里充满了笑意。 2、儿童在游戏中有多种表情,构成一个正向的情绪连续体。
二、儿童游戏的内部心理特征
(二)游戏性体验
游戏性体验是指儿童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 验,它是游戏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成份,影响儿童对游戏的兴 趣和态度。
•兴趣性体验 •自主性体验 •胜任感或成就感 •幽默感 •驱力愉快
游戏活动的基本成分
(二)游戏性体验
1、游戏性体验是游戏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成份 和构成因素。一种活动是否是游戏,关键在于儿童能否 把这种活动体验为游戏性的。 2、游戏性体验是一种正向的情绪体验,或“快乐体 验”,对儿童的游戏起积极的强化作用。 3、兴趣性体验、自主感体验和胜任感体验都是游戏不 可缺少的最基本的成分。
三、儿童游戏研究的飞跃发展(20世纪70年代至今)
2.发展特点
(1)游戏研究领域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 (2)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占据主导地位 (3)出现游戏的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 (4)重视实验研究
游戏的觉醒理论的主要观点: 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 机体具有维持体内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当有新异刺激时机体采取探究的方式来降低觉醒水平 当缺乏刺激时机体采取游戏的方式来提高觉醒水平
(三)加维的游戏行为特征说 Catherine Garvey,1982 1、游戏是令人愉快、有趣的活动,即使有时并不一定 表示出快乐,但游戏者仍然做出积极的评价。 2、游戏没有外在的目标,游戏的动机是内在的,游戏 更多地是一种获得愉快的体验的手段,而不是为了某种 特别的目的而努力。 3、游戏是自发自愿的活动,它是非强制性的,由游戏 者自由选择。 4、游戏包括对游戏者的积极约束。 5、游戏与非游戏活动之间存在着联系。
第五节 游戏的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
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的主要观点: 贝特森(Bateson)认为,人类的交 际不仅有意义明确的言语交际,而且有意 义含蓄的交际,这种意义含蓄的交际就是 元交际。元交际依赖于交际双方对于隐喻 的信息的辨识和理解,这种隐喻的信息是 言外之意或不言之意。 游戏是信息的交流和操作过程,元交 际是它的特征。
二、儿童游戏研究的缓慢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 代——60年代)
2.发展特点
(1)精神分析的游戏理论在学前儿童游戏的研究中占统 治地位 (2)普遍重视游戏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价 值 (3)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一种游戏治疗技术 (4)发展出娃娃游戏这一典型的游戏疗法,用于人格发 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