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心肺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

心肺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

心肺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赵冬琰;武亮;胡菱【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心肺运动康复组及对照组均进行慢性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进行4周的心肺运动康复训练,在入组时及干预结束后2周随访,进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量表评分.结果与入组时相比,4周干预后心肺运动康复组较对照组SDNN明显升高:111.77±11.00ms:100.76±5.6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mSSD明显升高,38.41±5.53ms:32.63±6.1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2周后随访进行MLHFQ评分,两组患者MLHFQ评分:36.00±4.47:40.18±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运动康复可以提高慢性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善其生活质量.【期刊名称】《中国老年保健医学》【年(卷),期】2018(016)001【总页数】3页(P3-5)【关键词】心肺运动康复;慢性心力衰竭;心率变异性【作者】赵冬琰;武亮;胡菱【作者单位】北京小汤山医院 102211;北京小汤山医院 102211;北京小汤山医院102211【正文语种】中文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心肺疾病的最终转归,患者心肺功能下降,由此引发的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甚至最终导致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疾病反复加重,患者反复住院,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1]。

心力衰竭发生的基本机制与神经体液代偿有关。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可以反映神经体液因素对窦房结的调节作用,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的指标。

心脏康复运动疗法结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分析

心脏康复运动疗法结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分析

心脏康复运动疗法结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分析郝亚逢;张利峰;王学智;李远;苗睿;王献忠;武国霞【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24(39)1【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运动疗法结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衰(CHF)的效果。

方法:选取120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

对照组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脏康复运动治疗。

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运动耐力水平。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期末容量(LVESV)及左心室舒张期末容量(LVEDV)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及最大通气量(MVV)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心排血量、心排血指数、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6 min步行距离(6MWD)、运动峰耗氧量(PVO_(2))及氧脉搏(VO_(2)/HR)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心脏康复运动治疗结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有利于改善CHF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流动力参数,提升运动耐力。

【总页数】5页(P46-50)【作者】郝亚逢;张利峰;王学智;李远;苗睿;王献忠;武国霞【作者单位】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二科;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心内一科;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急诊科;涉县医院老年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相关文献】1.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效果及对其NT-proBNP水平和肌酐清除率的影响2.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射血分数下降慢性心衰患者效果及对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3.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分析4.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效果5.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与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对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摘要】老年慢性心衰是老年人常见疾病,给患者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而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有着重要的影响。

运动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适应性和耐力。

运动康复护理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不适。

运动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有积极作用,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运动康复护理也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疾病风险。

长期的运动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应进一步完善运动康复护理方案,个性化服务,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PositiveButton【关键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护理、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并发症预防、长期康复、重要性、发展方向、观点总结。

1. 引言1.1 介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情况老年慢性心衰是一种多发性疾病,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

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功能不全,包括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肌炎等。

患者常表现为气短、乏力、心悸、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且容易导致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等。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容易出现猝死等严重后果。

在不断老龄化的社会中,老年慢性心衰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

1.2 介绍运动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运动康复护理可以帮助心衰患者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心脏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

通过适当的运动训练,患者的心肺功能得以提升,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荷减轻,从而减少了心脏负担,改善了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运动康复护理还可以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适当的运动训练和生活方式改变,患者可以增强自身的体能和精神状态,从而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这对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良好的生活质量可以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还可以帮助他们预防并发症,改善心理健康,实现长期康复。

运动康复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作用研究

运动康复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作用研究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系统中最复杂、最普遍、最古老的一组临床表现,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其5年的生存率和恶性肿瘤相当。

对于心衰患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患者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更重要的是要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让其平稳地回归家庭和社会,所以,要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综合的心脏康复,包括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监测、一般药物治疗、患者教育、定期门诊复诊以及运动康复等。

其中,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是心力衰竭治疗的主要目标。

一、运动康复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作用心力衰竭病人有明显的疲倦、呼吸困难等表现,所以他们所能承担的运动负荷通常较小,即便接受了强化的药物治疗,也常常无法得到彻底的改善,生活品质有明显的下降。

而运动康复能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改善病人的运动耐力,可以缓解或消除呼吸困难和疲倦,运动耐力的增强能够改善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缓解压力,改善整体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耐力锻炼可以提高心脏病人的有氧代谢能力15~30%,而锻炼是改善病人身体状况的最好方法。

Belardinelli等在一个以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为对象的随机控制试验中,发现经过2个月的锻炼,病人的心脏缺血和舒张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Hambrecht和他的同事们的调查表明,运动训练使患者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峰值心排血量也增加,但是,更多的是由于周围的血液循环后的压力而导致的。

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持续的运动中,左心房重塑可以被扭转,并且在心脏收缩及舒张的后期体积会有明显的降低,同时增加左室射血分数。

通过对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运动恢复,能有效地改善通气量与CO2排放的不正常联系,改善整体的通气效果,缓解病人的呼吸障碍等。

二、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主要适应证和禁忌证《2013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学会(ACCF/AHA)成人心力衰竭诊治指南》建议,对于心力衰竭稳定的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选择进行运动康复,主要适应症为:稳定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心力衰竭治疗稳定后3~4周,以及能够进行体育锻炼等。

心力衰竭与心脏康复运动

心力衰竭与心脏康复运动

心力衰竭与心脏康复运动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的平均年龄呈上升趋势,高血压、冠心病成为目前中国心衰患者的主要病因,心衰患者住院病死率为4.1%,较以往有所下降。

但我国仍面临着高患病率、高再入院率、高死亡率的特点[1]。

心力衰竭往往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最后的战场,但在这场战役中,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如何延缓心衰发展进程、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减少再入院率,改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等。

1.心脏康复是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组成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心脏康复可以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反复住院次数,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合理控制医疗成本。

心脏康复是指多种协同的、有目的的各种干预措施,包括康复评估、运动训练、饮食指导、规律服药、宣传教育、定期监测各项指标等,既包括心脏疾病预防及前期功能锻炼,还包括心脏疾病后期功能恢复,全程全面关注患者,帮助其回归家庭和社会[2]。

心脏康复五大处方主要为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

人员构成方面,心脏康复团队一般由心血管科医师、治疗师、营养师、护士、心理咨询师组成。

2.运动康复是心衰康复的核心内容在心脏康复中,运动康复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心力衰竭管理指南把运动康复列为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IA类推荐。

运动康复对心衰患者的确定效果主要有: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内皮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提高骨骼肌肌力何耐力,以及改善骨骼肌氧化酶活性等;可能带来的效果有:提高心排出量,改善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容量,降低血浆神经激素水平,改变骨骼肌组织学特点和抗炎等。

虽然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为了顺利执行运动方案,必须在运动处方制定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详细评估,包括对患者病史资料、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体适能的评估,严格把握运动康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争取最小风险最大获益。

心脏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心脏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心脏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分析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康复治疗是心脏病患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改善心理状态,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心脏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一、康复治疗对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心脏病患者由于身体功能下降和病情的不确定性,常常面临着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

康复治疗通过一系列的运动锻炼、营养指导、心理支持等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运动锻炼康复治疗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运动计划,包括适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适度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帮助患者更好地完成日常活动。

此外,运动还可以促进代谢,减轻体重,改善血脂和血糖水平。

2. 营养指导心脏病患者的饮食习惯对康复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康复团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人特点提供营养指导,帮助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

合理的饮食可以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和血脂,减少心脏负担,改善生活质量。

3. 心理支持心脏病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康复治疗还包括心理支持,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应对压力,提高心理抵抗力。

心理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康复治疗对心脏病患者的身体功能的影响心脏病会导致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和心血管系统失调,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功能。

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身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1. 心肺功能的改善康复治疗中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加心肺负荷,提高心肺功能。

通过逐步加大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患者的心肺功能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从而提高身体耐力和生活质量。

2. 身体力量和柔韧性的增强康复治疗中的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可以增强心脏病患者的身体力量和柔韧性。

通过定期进行锻炼,患者的肌肉和关节灵活性可以得到改善,能够更好地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3. 康复治疗的持续性康复治疗并不是一次性的疗程,患者需要长期坚持并定期参与康复活动。

运动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运动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运动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崔荣,张姝,吴丽英,付琳,张思宁黑龙江省医院心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使用运动康复治疗对心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0月黑龙江省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研究组(运动康复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实验距离、疾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总临床效果(93.33%)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P<0.05);治疗后研究组6MWT恢复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MLWHFQ生活质量评分均有降低,且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动恢复治疗方式能够很好地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能量,从而改善心功能、生命质量。

[关键词]运动康复治疗;老年慢性心衰;生活质量;心功能[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5(b)-0036-05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CUI Rong, ZHANG Shu, WU Liying, FU Lin, ZHANG Sini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0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October 2022 were ran‐dom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study group (sports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30 cases each, to compare, the experimental distance of 6 min walking, and the effect of dis‐ease treat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study group (93.33%)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0.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454,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recovery level of 6 MW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MLWHFQ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decresed, and all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exercise energ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thus improving cardiac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the elderly; Quality of life; Cardiac function老年群体各种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呈下降趋势,当抵抗力较差时,身体伴随的疾病也会随之变多,其中慢性心衰对生命健康威胁极大,患者及家属都应该及早认识发病特点,以便于及时救DOI:10.16662/ki.1674-0742.2023.14.036[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2019-14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摘要: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

近年来,心衰的药物治疗等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多数患者仍受呼吸困难、疲乏活动耐量下降等症状的困扰,生活质量差。

既往认为心力衰竭患者应限制体力活动和运动,但近年来提出运动康复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及改善生活质量,已成为一级推荐治疗方案。

关键词:心力衰竭;运动;康复;研究进展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运动康复的禁忌症和适应症目前很多学者,包括美国心脏病协会推荐,心功能二级和三级患者,射血分数在40%以下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进行运动康复治疗。

有的学者提出心功能四级患者也可行运动康复,但是并没有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2、评估运动耐量在进行运动锻炼前,药物治疗效果需要达到最佳状态,同时需要进行短时间内最大运动量、最大耗氧量、基础运动应激措施,基础心电图等多项运动训练前测试。

临床实践研究证明6分钟步行试验可以客观的评估患者的最大耗氧量,是一种科学、简便的运动训练前测试手段。

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运动康复的形式和方法运动康复的主要形式是:耐力运动、阻抗运动和柔韧性运动。

耐力运动是指通过慢跑、太极、游泳等有氧运动有效改善心衰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血管的舒缩能力、心率储备、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和自我效能感等。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的传统健身功法——太极拳,多项研究均提示太极运动能够改善射血分数减低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运动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心率变异性。

阻抗运动是指用拉力或重量较轻的训练器械刺激骨骼肌肉,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轻中度阻力,改善心衰患者骨骼肌的力量和新陈代谢,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柔韧性锻炼是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练习。

总之,运动康复主要是通过耐力运动提高有氧活动和肌肉舒张,再用阻抗运动刺激骨骼肌肉的新陈代谢,改善身体质量,最后辅以柔韧性运动提高患者的身体灵活度,让心衰患者的整体康复时间大大缩短。

运动康复及心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影响

运动康复及心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影响
it x e me tgo p a d c nr lgo p e c o p h d 5 a e.T ee p rme tgo p weei lme td e ecs e a n o e p r n ru n o to ru , a h g u a 0 c s s h x e i r i n u r mp e ne x rie rh — r
t n c n r d c h i td e r imy p ty p t n sh a t al r ae i rv h u l yo i fp t nsa d rd c h i a e u et ed l e a do o ah ai t e r i er t,mp o eteq ai fl e o ai t n e u et e o a e f u t f e
疗 及 心 理干 预 , 照组 进行 常规 治疗 及 健康 宣教 , 对 评定 两组 患 者并 发症 的 发生情 况 。 结果 : 随访 1年 中 , 试验 组 6m n i 步行 试 验 完 成 5 0例 , 对照 组 完成 4 2例 , 组 比较 ,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65 P 00 ) 试 验 组 完 成 6mi 两 差 x= . < . ; 4, 5 n步行 试 验 平 均 距 离为 ( 0 .6 3 .8 m, 照 组 平 均距 离 为 ( 7 .  ̄ 74 ) 试 验 组 明 显高 于 对 照组 , 异 有 高度 统 计 学 2 76  ̄ 64 对 1 82 2 .1 m, 5 差 意 义 ( 16 P< .1 ; 组 患 者 L E D、 VE x= .5, 00 ) 两 V D L F等 心 功 能 指 标 进 行 性 改 善 与 干 预 前 比 较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差 (< . ) P 00 ;试验 组 干预 后 心功 能 L E D、 V F等指 标分 别 为 (50  ̄ .1mm 和 ( 56  ̄ . ) 5 VD LE 5 .8 57 ) 4 .8 45 %,对照 组 分别 为 7 ( 26  ̄ . ) 6 .8 68 mm和 ( 24  ̄ .8 %, 2 3 .2 32 ) 两组 比较 , 差异 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 36 、 30 2 均 P 00 ) 试验 组再 住 院 5例 , t .7 t .9 , < . ; = = 5 无 死亡 病 例 , 照组 再住 院 2 对 0例 , 亡 2例 , 组 比较 , 异具 有统 计 学 意义 (281 、.5 均 P O0 ) 结论 : 施 死 两 差 X= .6 43 , < .5 。 实

康复运动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康复运动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康复运动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孙殿恩(德州学院体育学院,山东德州253023)〔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运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择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运动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两组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干预组进行为期20w 的康复运动。

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6min 步行距离(6MWD )、血浆脑钠素(BNP )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并利用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表(MLHFQ )测定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结果康复运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MWD 、BNP 、LVEF 、LVEDD 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

康复运动治疗20w 后,康复运动组6MWD 增加,BNP 水平显著降低,LVEF 明显升高,LVEDD 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均P <0.05)。

结论康复运动能有效降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NP 水平,调节并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健康。

〔关键词〕康复运动;慢性心衰;影响〔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9-1842-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9.031第一作者:孙殿恩(1977-),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

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的防治,传统疗法多要求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具有改善肾血流和外周循环、减轻心脏负担等益处;但是,患者长期不活动易引发痔疮、肌肉萎缩、静脉血栓等疾病以及焦虑、抑郁、敏感等负面情绪,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近些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对老年CHF 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1,2〕。

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运动对老年CHF 患者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德州市医院就诊的老年CHF 患者80例(均符合Framingham 国际心力衰竭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康复运动组和对照组。

【课题申报】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与运动

【课题申报】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与运动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与运动《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与运动》一、背景与目的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特征是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入身体各个部位,导致疲乏、呼吸困难和体力下降等症状。

虽然药物治疗在心力衰竭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心脏康复与运动的潜力在逐渐被认识和重视。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与运动,并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主要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在心脏康复与运动中的适应性、安全性及效果。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参与心脏康复与运动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 心脏康复与运动对心力衰竭患者症状、体力功能、血流动力学和负荷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脏康复与运动中常用的评估工具和指标;- 心脏康复与运动的安全性和适应性;- 心脏康复与运动的最佳实践指导原则。

2. 研究方法(1)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评估: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心力衰竭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数据,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心功能等信息,使用标准评估工具如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等进行病情评估。

(2)心脏康复与运动方案设计: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康复需求,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包括有氧运动、力量锻炼和休息训练等。

运动方案应经过专业心脏康复团队的评估和指导,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3)心脏康复与运动效果评估:采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如运动耐力、肌力、心功率产品等,评估心脏康复与运动对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和体力功能的影响。

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评估心脏康复与运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三、预期成果与意义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揭示心力衰竭患者参与心脏康复与运动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评估心脏康复与运动对心力衰竭患者症状、体力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为临床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推动心脏康复与运动在心力衰竭管理中的应用,并促进临床实践的发展。

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研究进展心力衰竭是各种诱因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心脏病的最终结果。

目前康复治疗和康复运动因安全有效、简便易行成为慢性心衰治疗的核心内容,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就慢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进行总结,从康复运动的作用机制、具体康复运动方法以及结果评价等几方面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进行探讨,为康复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标签: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作用机制;运动方法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不规律饮食、吸烟酗酒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加之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进一步导致了心血管疾病的频发[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相关心脏病共同最终的结果,发病率高达1.5%~2.0%,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死亡人数在过去40年增长了6倍,且医疗费用比较高,临床症状复杂,尤其多发于老年人,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酗酒等[2]。

心衰典型症状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并且在活动时加重,因此心衰患者一般表现为疲劳、气促以及生活和工作能力的下降,为患者和家庭均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BurchGE[3]及KavanaughT[4]等学者研究发现,康复运动可以用于慢性心衰患者的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并于1990年提出了慢性心衰患者运动疗法[5]。

限制活动具有降低心衰患者的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肾上腺素动能的活动的优势,然而,长期卧床可导致患者远期运动耐量降低,此外还能够诱发各种并发症,如褥疮、静脉血栓以及肌肉萎缩和肺栓塞等。

ACEI或ARB等药物的治疗对心衰有一定疗效,可短期控制心衰症状,然而对患者的预后依然没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康复运动因其安全可靠,简单易行,且可有效降低治疗的费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治疗过程中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日益成为心脏康复计划的核心内容。

本文再次就康复运动从康复运动的作用机制、具体康复运动方法以及结果评价等几方面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心脏康复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

心脏康复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

- 129 -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1,55(9):975-980.[11]陆健美,葛建钢,王静,等.联合应用3.0T 磁共振T 2WI、DWI 及DCE-MRI 成像诊断前列腺癌[J].实用肿瘤杂志,2020,35(4):355-359.[12]王俊,卢环,刘少强,等.3.0T MR 多高b 值DWI 对前列腺癌诊断及与Gleason 分级相关性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8,34(5):730-732,739.[13]白铁阳,王心田,姜波,等.探讨1.5T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结合DWI 和ADC 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2,33(2):127-129,133.[14]李文进,石冬梅,扬贵昌,等.MR 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析[J].中国CT 和MRI 杂志,2019,17(6):116-118,140.[15]黄继伟,李健斐,王佳,等.3.0T MRI 多b 值DWI 与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术前诊断价值[J].中国CT 和MRI 杂志,2021,19(10):147-148,166.[16]吴娜娜,苟杰,胡炜,等.MR-DWI 联合TRUS 在前列腺癌诊断及Gleason 分级中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3):456-458,463.[17]黄松,盛伟华,李烨,等.MR 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值对前列腺癌诊断及与Gleason 评分的相关性[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3):501-504.[18]刘颖刚,徐云龙,王博.前列腺癌表观扩散系数值与Gleason 评分的关系[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9,35(9):1468-1471,1475.[19]温茹,赵文露,魏超刚,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与前列腺癌Gleason 评分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9,99(11):823-828.[20]成戈,周智鹏,陈鑫辉.表观扩散系数值对不同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J].广东医学,2020,41(21):2256-2260.[21]杨治平,张瑜,郭燕,等.MRI 表观扩散系数值与前列腺癌Gleason 分级的相关性[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1,46(1):69-72.(收稿日期:2023-03-08) (本文编辑:陈韵)*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zyw2022-120);张家港市青年科技项目(ZJGQNKJ202250)①江苏省张家港市第六人民医院 江苏 张家港 215625②江苏省张家港市澳洋医院③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通信作者:袁德敏心脏康复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何飞娜① 钱冬平① 匡征南① 李霜梅② 朱静德③ 袁德敏①【摘要】 目的:探究心脏康复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

康复运动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康复运动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tv l mp o e q a i fl e r d c o l ai n , n ti a ey a d wo t y o r moi n i ey i r v u l y o i , e u e c mp i t s a d i ss t n rh fp o t . t f c o f o
义 ( >00 ) 具 有 可 比 性 。 P . , 5
12 方 法 .
和 射血 功 能 障碍 而 引起 的一 种 进 行 性 加 重 的临 床 综合 征 【 l J 。 随 着社 会 老 龄 化 ,慢 性 心 力 衰 竭 的 患病 率 逐 年 增 加 1 %~ . 5 2 6 %,0岁 以上 的患 病 率更 高 , 6 1 %闭 为 %一 0 。患 者 常感 疲劳 、 呼 吸困难 , 并可 出现 浮肿 等 症状 , 动 明显受 限 , 运 生活 质量 低 下。 加强 C HF的预 防和康 复治 疗 十分 迫切 和必 要 。 统 治疗 传 慢性 心 衰 的方 法 主要 是休 息 、 制活 动 , 限 以减轻 心脏 负荷 。 是
左 室射 血分 数 、 i 6m n步行 距离 、 生活质 量 比较 无显 著差 异 ( P>0 5 , . ) 治疗 8周 后 与对 照组 比较 , 0 康复 运 动组 左室 射 血 分 数升 高 , n步 行距 离显 著 增加 , 活 质量 明显 提 高 , 发症 显 著 降低 ( 6mi 生 并 P<00 ) 结 论 慢性 心 力 衰竭 患 者 .5 。 进 行康 复 运动 , 提 高生 活质 量 , 能 减少 并发 症 , 安全 性 高 , 且 值得 临 床推 广 。 【 关键 词 陉性 心力 衰竭 ; 动 疗 法 ; 运 生活质 量 【 中图分 类号】R 4 51 【 献标 识码 】 文 A 【 文章 编号】1 7 — 2 0(0 2 0 a) 0 7 — 2 6 3 7 1 2 1 ) 4( 一 0 3 0

Ⅰ期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Ⅰ期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2019年7月第25卷第13期•专科护理-I期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周德俊,王苏兰,宋林霞,陶立翠,吕家梅(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11)【摘要】目的:探讨I期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取106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I期心脏康复;比较两组心功能情况[包括B型脑利钠肽(BNP)、6min步行距离],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干预后,两组BNP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两组6min步行距离长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同期(P<0.01);干预后,观察组MLHFQ中体力、情绪、症状、社会维度和生活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除症状维度评分外,其余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P<0.01,P<0.05);干预后,两组MBI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I期心脏康复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I期心脏康复;心功能;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图分类号:R473.54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mn.1006-7256.2019.13.037文章编号:1006-7256(2019)13-0114-03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心内科常见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是慢性心衰的主要病因⑴*流行病学调查表明,65岁以上人群中慢性心衰发生率为6%-10%,且病死率逐年增长,5年病死率高达37%⑵*Gmliano等(3)研究表明,大多数慢性心衰患者存在运动耐力下降,约45%的患者出现明显的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因此,对患者展开心脏康复尤为重要*心脏康复分为3个阶段,I期心脏康复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康复锻炼*本研究以106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I期心脏康复在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上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6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参考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制定的慢性心衰的诊断和治疗指南⑷'②患者高血压分级<3级,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80mm Hg(1mm Hg=0.133KPa)和(或)舒张压<110mm Hg,且按时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③NYHA心功能分级为)级级;④意识清醒,认知正常;⑤患者知情同意,愿意参加本研究,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急性心衰;②近期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绞痛、心肌梗死;③严重主动脉瓣、二尖瓣狭窄、三尖瓣狭窄;④重度高血压(高血压3级);⑤近期出现血栓栓塞;⑥癌症晚期、尿毒症等终末期疾病,预计生存期<6个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35-71(54.22±7-25)岁;NYHA心功能分级:)级19例,%级18例,*级16例;冠心病3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9例,急性心肌炎3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2例*观察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38-75(56.78±6.11)岁;NYHA心功能分级:)级18例,%级18例,114*级17例;冠心病3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10例,急性心肌炎1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两组入院后,均采用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利尿、强心、扩血管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感,指导患者饮食注意事项,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I期心脏康复*科室内成立I期心脏康复干预小组,小组包含4名责任护士(护师及以上职称)、2名心内科医生(主治医生及以上职称)和1名康复治疗师(主管技师职称),均具有5年以上心内科工作经验*干预开展前,对小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包括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治疗措施、护理措施等,重点学习香港中文大学康复治疗专家组制定的I期心脏康复锻炼方案和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心脏康复7步法[5-6]*从患者入院治疗后、病情处于急性期末期即可开始干预,患者出院时干预停止*具体实施如下:①评估和监测*在康复锻炼前,应先评估患者身体情况和心脏功能状态*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询问患者呼吸困难情况*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密切监护,根据患者耐力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当患者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测评指数>2)、自觉辛苦、胸闷眩晕,或心率加快至160次/min、收缩压>180mm Hg时,必须停止运动*②康复锻炼方案*分7个步骤,第1步,患者床上进行呼吸锻炼和被动四肢活动;第2步,床上坐起,主动四肢活动;第3步,自行下床,借助辅具缓慢步行30m(每次中间无休息,下同);第4步,每次缓慢步行50m;第5步,每次缓慢步行100m;第6步,每次缓慢步行150叫爬1/2层楼梯;第7步,爬1层楼梯*③锻炼频率*以上7个步骤根据患者耐力而定,循序渐进,如果患者无法耐受某一步骤,调整运动强度齐鲁护理杂志2019年7月第25卷第13期为上一步骤,下次锻炼开始下一步骤。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1. 内容简述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早期运动康复是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旨在总结关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包括运动康复的时机、方式、强度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述和分析,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运动康复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同时强调个体化康复计划的重要性,确保运动康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早期运动康复,帮助患者改善心肺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再入院风险。

本文还将探讨早期运动康复在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最佳证据的总结将基于最新的研究数据和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全面、实用的参考信息。

这将有助于医护人员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和回归正常生活。

1.1 研究背景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紧急症状,其特点是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不能满足身体各组织器官对于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

这种病症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各种诱因,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在此基础上,一些生理变化如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等进一步加剧了心脏负担,导致心功能的快速恶化。

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早期运动康复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和死亡率。

由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复杂且多变,如何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康复方案,确保患者在安全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康复益处,成为当前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挑战。

本篇文档旨在系统地总结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现有最佳证据,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建议。

1.2 目的和意义急性心力衰竭(AHF)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紧急状况,其特点是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和器官灌注不足。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作者:王颖张虹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6年第32期[摘要] 目前心力衰竭的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仍是临床心脏专家面临的重大挑战。

运动康复作为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上受到各临床指南、共识的推荐。

该文介绍了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为运动康复在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并提出问题。

[关键词] 心力衰竭;运动康复;治疗;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2-0165-04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引起机体血流动力学异常,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求的一种病理过程,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死因。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35~74岁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男性0.7%,女性1.0%[1],HF仍是住院的主要原因,而症状性HF患者的1年病死率可高达45%[2]。

2013年ACC/AHA指南将HF运动康复列为ⅠA类推荐[3],一定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其是安全有效的,运动康复可降低HF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反复住院次数,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合理控制医疗成本[4]。

目前各临床指南、共识均推荐运动康复,强调其在HF 治疗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既往运动康复被列为HF患者的禁忌证,20世纪70年代末国外开始注意到运动康复可提高HF患者运动耐力[5],我国也在20世纪90年代成立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了HF患者进行运动康复的益处,但我国HF运动康复仍处于早期阶段,很多医生及患者对HF运动康复的认识不足,接受正规系统运动康复治疗的HF患者少之又少,这就需要加大对HF运动康复治疗的推广力度,使越来越多的医生及患者了解与接受,而临床医生对运动康复治疗HF作用机制的了解与掌握则是最基本的。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目前心力衰竭的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仍是临床心脏专家面临的重大挑战。

运动康复作为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上受到各临床指南、共识的推荐。

该文介绍了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为运动康复在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并提出问题。

标签:心力衰竭;运动康复;治疗;作用机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引起机体血流动力学异常,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求的一种病理过程,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死因。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35~74岁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男性0.7%,女性1.0%[1],HF仍是住院的主要原因,而症状性HF患者的1年病死率可高达45%[2]。

2013年ACC/AHA 指南将HF运动康复列为ⅠA类推荐[3],一定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其是安全有效的,运动康复可降低HF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反复住院次数,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合理控制医疗成本[4]。

目前各临床指南、共识均推荐运动康复,强调其在HF治疗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既往运动康复被列为HF患者的禁忌证,20世纪70年代末国外开始注意到运动康复可提高HF患者运动耐力[5],我国也在20世纪90年代成立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了HF患者进行运动康复的益处,但我国HF运动康复仍处于早期阶段,很多医生及患者对HF运动康复的认识不足,接受正规系统运动康复治疗的HF患者少之又少,这就需要加大对HF 运动康复治疗的推廣力度,使越来越多的医生及患者了解与接受,而临床医生对运动康复治疗HF作用机制的了解与掌握则是最基本的。

2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2.1 运动康复与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液机制是HF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疾病进展,神经体液调节逐渐失衡,心肌损伤加重,HF进一步发展,此过程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的作用最为重要。

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

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
编辑, 任鸿兰
康 复运动对慢性 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
肖培 育
( 南省 南 阳市 中心 医院 , 南 南 阳 4 30 ) 河 河 7 0 9
摘 要: 目的 探 讨 康 复 运 动 对慢 性 心 力 衰竭 患 者 心 功 能 和 运 动 耐 量 的 影 响 。方 法 5 8例 慢 性 心 力 衰 竭 患者 被 随 机 分 成 康 复 组
情况是很重要的。根据我们的检测结果 , E B s 产 S L 对头孢唑
【 叶应 呋, 三. 1 】 王毓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 规程【】 M. 第二版.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卫生部医政同, 9 :8 - 0 . 1 73 6 4 1 9
林、 氨苄 西林和哌拉 西林 的耐药率 高达 9 % 10 , 曲 0 ~0% 对氨 南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也分别为 9. 和 6 ̄ 3% 0 3 %,鉴于此种 4
维普资讯
医学信 息 20 年 1 月第 2 卷 第 1 期 M d aI o ao. c.07V 12. 0 O 07 O o 0 ei ln r tn Ot20 . o.0N . c fm i 1
院感染控制提出了新 的课题 。 我院 3年间产 E B s S L 细菌发生 率逐年升高 , E B s 产 S L 大肠埃希菌从 1. 82 %上升到 2 .%, 77 产 EBs S L 肺炎克雷伯 菌从 1 . 58 %上升到 2 .%,产 E B s 69 S L 不动 杆菌从 1. 46 %上升到 2 . 81 %。这与近年来临床上在抗菌治疗
质粒 在细 菌间的传播速度加 快 , 使其对抗菌药物 的耐药率 升 高 。大 多研 究学者认 为 , 引起 E B s流行 的危 险因素有 : S LI 应用动脉导管或 中心静 脉导管 、 急腹症外科手术 、在重症监 护病房或普通病房住院时间较长 , 以往 应用抗 菌药物种类及 量较多 , 侵袭性操作较多 , 导尿及辅助呼吸等 , 为重 要获得 均 E B s的因素 。 SL 本研究对产 E B s S L 菌株 的来源进行 了病历资 料的调查 , 患者大多 为肺部感染 、 肿瘤 、 科手术后 感染 、 外 脑 血栓 、 泌尿 系感染及 曾使用过侵袭 性 的操作 , 院天数平 均 住 在6 0天以上 , 均使用过大 量三代头孢菌素治疗 , 以 E — 并 所 s B s 出率高是可 以理解 的。加 强 E B s L检 S L 的实验室检测 , 及

心脏康复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心脏康复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心脏康复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心脏康复是一种通过运动、营养和心理干预等综合手段来改善心脏疾病患者身体和心理状态的治疗方法。

心脏康复的目标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心脏康复对心肺功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心脏康复能够改善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是指心脏和肺部在运动中合作的能力。

通过有规律的运动锻炼,人体的心肺系统得到了锻炼和改善。

心脏康复的运动方案往往包括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和游泳等。

这些运动可以增加心脏和肺部的耐力,提高氧气的使用效率,增强心肺功能。

同时,有氧运动还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脂水平,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其次,心脏康复对心肺系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身体上,还包括心理层面。

心脏疾病往往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心脏康复的心理干预部分通过心理咨询、支持性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

研究发现,心脏康复的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症状,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心血管事件再次发生的风险。

另外,心脏康复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脏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和困扰,他们常常感到体力不支、容易疲劳,无法进行一些日常活动,也可能会受到其他人的偏见以及社会的歧视。

心脏康复通过改善心肺功能和心理健康,使患者能够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他们可以重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进行工作、运动和娱乐等。

心脏康复的效果是可持续的。

研究表明,心脏康复的效果在治疗结束后依然持续存在。

患者通过长期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和心理干预,可以保持心肺功能的良好状态,降低心血管疾病再发的风险。

因此,心脏康复不仅是一种短期的治疗手段,更是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心脏康复对心肺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改善心肺功能、减轻心理压力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

通过有氧运动、心理干预和营养调整等手段,心脏康复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并且持续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8-04-17T14:56:13.49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作者:胡礼玉1 方文军2 [导读] 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脏康复治疗对其心肺功能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保障患者的预后。

1.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科湖南湘潭 411100;
2.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观察给予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脏康复治疗对其心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在心力衰竭患者中择71例随机分为心脏康复组(36例)和常规治疗组(35),分别行心脏康复治疗+常规治疗和单纯常规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结果在LVESV、
LVESD、LVEDD、LVEF、LVEDV方面,两组数据于治疗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心脏康复组的LVEDV、LVESV、LVEF水平均显著增加,且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在VCmax、FVC、FEVl方面,心脏康复组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VV的变化方面,心脏康复组不仅高于治疗前,还比常规治疗组高(P<0.05)。

结论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脏康复治疗对其心肺功能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保障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心肺功能;心脏康复治疗;心力衰竭
前言
心力衰竭一般是以两肺底部存在哮鸣音和湿干啰音、肺水肿、呼吸困难、乏力、咳嗽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病情发展严重时,还会导致心肺感染等,进而威胁该疾病患者的健康安全[1]。

通常,临床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如β受体阻滞剂、曲美他嗪、美托洛尔等)可取得良好疗效。

但研究表明,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开展能促进心脏功能康复的运动治疗,可获取更好的临床预后[2]。

因此,本文给予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脏康复治疗法,并分析了其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择71例随机分为心脏康复组(36例)和常规治疗组(35);时间:2016年7月~2017年7月。

心脏康复组中,年龄平均为61.28±1.36岁;平均病程为3.25±1.08年;心功能的分级均为Ⅰ级、Ⅱ级,例数分别为15例、21例。

常规治疗组中,年龄平均为61.81±1.04岁;平均病程为3.02±1.14年;心功能的分级均为Ⅰ级、Ⅱ级,例数分别为16例、19例。

在心功能分级等方面,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心脏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行心脏康复治疗+常规治疗和单纯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的方法:给予心力衰竭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每次10mg,1日3次)、曲美他嗪(每次30mg,1日3次)、美托洛尔(1次50mg,1日3次)等药物治疗,并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情况。

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饮食干预、用药干预等。

心脏康复治疗的方法:①以视频的方式将八段锦、六字诀、五禽戏、易筋经播放给患者,并详细讲解上述运动训练开展的重要性。

②引导患者按照视频中的动作讲解进行练习,如患者的动作不规范,则应及时纠正,直至动作到位,以确保训练的效果。

训练的时间应选择在每日下午患者接受治疗完毕之后进行。

注意锻炼的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高强度的训练而导致患者出现不适;同时,每次训练的持续时间应控制在30min至1h左右,避免时间过长。

③在患者进行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其病情情况,如患者出现疼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训练,并给予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处理。

④向患者家属说明坚持健身操、有氧运动等的必要性,并教授其训练的方法,认真讲解注意事项等,以提高患者家属的配合度,并监督患者每日完成一定的训练量;另外,告知患者家属如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返院检查,从而提高患者的训练依从性。

⑤给予为期1年的随访。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在LVESV(左心室收缩期末容量)、LVES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D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FVC(用力肺活量)、FEVl(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VCmax(最大肺活量)、MVV(最大通气量)的情况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相关数据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心肺功能指标)分别以(%)、()表示,并行、t检验。

若P<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患者心功能的情况
见表1。

在LVESV、LVESD、LVEDD、LVEF、LVEDV方面,两组数据于治疗前相比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心脏康复组的LVEDV、LVESV、LVEF均显著增加,且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

2.2患者肺功能的情况
见表2。

在VCmax、FVC、FEVl方面,心脏康复组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VV的变化方面,心脏康复组不仅高于治疗前,还比常规治疗组高(P<0.05)。

注: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相比,*#P<0.05。

3.讨论
心力衰竭通常是由于高血压、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等疾病并发而引起的,且在药物作用、血流动力学的负荷过重、严重心律失常、炎症等的影响下,也会引起心力衰竭[3]。

该疾病为慢性疾病,一般以左侧心室最先发病,发病时患者的心脏舒张及收缩功能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并致使静脉的排序量逐渐减少,从而导致心脏动脉缺血,并引发心脏综合征。

当前,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心脏运动康复在维持人体健康,保障生活质量,控制病情进展等方面的重要性。

其中,心脏康复主要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肺功能,促进生活品质,从而改善预后效果为目的,而运动训练则是该模式的核心内容[4]。

另外,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的运动训练有八段锦、六字诀、五禽戏、易筋经以及健身操、有氧运动等,临床针对患者的病情体征指导其展开正确的康复治疗,不仅能促进心力衰竭患者机体功能的迅速恢复,还能进一步增强患者肌肉纤维的强度和力量,提高其最大耗氧量,降低机体内血乳酸水平等,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5]。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提示,治疗后,心脏康复组的LVEDV、LVESV、LVEF均显著增加,且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在MVV的变化方面,心脏康复组不仅高于治疗前,还比常规治疗组高(P<0.05)。

由此可知,心脏康复治疗运动有助于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改善,且对患者病情的控制有重要、积极的作用。

综上,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脏康复治疗对其心肺功能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保障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张振英,孙兴国,席家宁,等. 心肺运动试验制定运动强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运动康复治疗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5):4302-4309.
[2]宋韵,闫伟,任骞. 心脏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 陕西医学杂志,2017,46(02):241-242.
[3]高华,张振英,刘艳玲,等. 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03):54-57.
[4]张振英,孙兴国,席家宁. 心肺运动试验整体功能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运动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5):4295-4301.
[5]李叶梅,李共梅,郭均涛,等. 心脏康复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储备功能、生活质量及NT-proBNP水平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1):1462-14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