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往事 千载艳声 风月秦淮
杜牧《泊秦淮》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杜牧《泊秦淮》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排行十三,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以祖居长安南樊川,世称“杜樊川”。
文宗大(太)和二年(828)进士,又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
旋应沈传师之辟,为江西、宣州幕吏。
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掌书记,世称“杜书记”。
入朝为监察御史、左补阙,复出为黄、池、睦三州刺史。
再入为司勋员外郎,因称“杜司勋”。
出为湖州刺史。
官终中书舍人,故世称“杜舍人”。
因中书舍人尝称紫微舍人,故又称“杜紫微”。
两《唐书》有传。
杜牧是晚唐杰出诗人,诗学杜甫,时称“小杜”。
其诗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古体诗风格跌宕豪雄,近体诗更富独创性,特别是绝句,能于拗折峭健之中,兼寓风华掩映之美,充溢着一种俊爽清丽而又明快自然的情韵。
与李商隐齐名,而风格各有特色。
为别于李白、杜甫,时号“小李杜”。
明人杨慎曰:“律诗至晚唐,李义山而下,惟杜牧之为最。
宋人评其诗豪而艳,宕而丽,于律诗中特寓拗峭,以矫时弊,信然。
”(《升庵诗话》卷五)现存诗五百余首,有《樊川文集》行世。
【原文】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1]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2] ,隔江犹唱《后庭花》 [3] 。
【注释】[1]笼:笼罩。
[2]商女:歌女,或指商人妇。
刘禹锡《夜闻商人船中筝》:“扬州市里商人女,来占江西明月天。
”白居易《盐商妇》:“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
”[3]《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属乐府吴声歌曲,为陈后主所作。
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
”刘禹锡《金陵五题•台城》亦云:“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译文】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解读】秦淮,即秦淮河,流经今南京市区西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时所凿,向为游览胜地。
陈寅恪说:“牧之此诗所谓‘隔江’者,指金陵(即今南京)与扬州二地而言。
《蟾宫曲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
《蟾宫曲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蟾宫曲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蟾宫曲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问钱塘佳丽谁边?且莫说诗家:白傅坡仙。
胜会华筵,江潮鼓吹,天竺云烟。
那柳外青楼画船,在西湖苏小门前,歌舞留连。
栖越吞吴,付与忘言。
【译文】问钱塘临安首都气象何在?尚且不要说诗词名家的白居易苏东坡。
而今游人整天华宴歌舞,江面上乐曲阵阵,天竺山上香的人很多,整天烟雾缭绕。
那柳外的青楼画船,都停留在西湖名妓苏小小门前,留连于美人的歌舞之中,只顾的寻欢作乐。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复仇的事,今天的游人早已忘掉了。
【赏析一】杭州本是南宋的首府,元军却从这里来灭掉了宋朝,使全民族遭到异族压迫。
然而此时的游人只知寻欢作乐,早已忘掉越王勾践就在这里与国人同心协力,发愤图强,终于灭掉吴国,洗雪耻辱。
通过历史与现状的对比作者感到故国恢复无望,因而无限感伤。
【赏析二】运用对比,历史与现状对比,突出感伤主题。
借古讽今,借用白居易,苏东坡,苏小,栖越吞吴等历史人事,讽刺了忘却国恨家仇,苟且偷安的当年的南宋统治阶级和现在的人民。
【赏析三】(约1243——1315后),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涿郡(今河北涿县人)。
官至翰林学士承旨。
《全元散曲》收其小令一百二十首,其数量之多,在前期散曲作家中仅次于马致远。
《蟾宫曲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2蟾宫曲·长沙怀古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州搴若,谁为招魂?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译文及注释译文早上还享受着登瀛洲般的幸运,傍晚已在湖滨泊船,去岳麓山寻求写诗的灵感,到湘水边寻找春天。
在水乡中把兰花穿以为佩,在小洲中拔取香草杜若,又有谁为之招魂呢?只是徒然地极目远望那环绕在苍泽山上的暮云,湘山昏暗,那湘水之神的宝瑟也聚满了灰尘。
世态纷争,悠久而古老的长沙又接纳过多少的迁客骚人呢?注释蟾宫曲:曲牌名,又名折桂令。
长沙:古代又称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李煜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五代: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标签生活、帝王、追怀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地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月光毫无遮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注释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
一任:任凭。
吴本、吕本、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作“一行”。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一片”。
粟本《二主词》、《历代诗余》、《全唐诗》作“桁(héng)”。
一桁:一列,一挂。
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
”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
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
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
蒿莱: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
秦淮:即秦淮河。
是长江下游流经今南京市区的一条支流。
赏析起句“往事只堪哀”,将全篇基调定出,并凝结到一个“哀”字上。
这“哀”是如此深重,以至于“对景难排”。
本来“对景难排”就在说无人可以倾诉,只好独自面对景物,希望能作排遣,在诉说哀痛深重的同时,已有孤独之意。
由此拈出“难”,是说孤苦之深,面对景物也无法排遣。
更接以“秋风庭院藓侵阶”,用苔藓满地写无人造访,用庭院秋风写空旷凄凉,景色已然寂寞,孤苦唯见深重。
这样便将人的孤独写得很具体,很形象,那内心的哀伤,非但是“难排”,“对景”更是徒然增痛而已。
时当秋天,是枯索萧瑟之季;身在庭院,有高墙围困之难。
而在这小院中,秋风吹过,树叶黄落,唯一的绿色就是蔓延生长的苔藓,那层暗绿一直爬到了进入堂室的台阶上,看着令人心酸。
《桃花扇》余韵原文、注释及解析
《桃花扇》余韵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余韵《桃花扇》[西江月] (净扮樵子挑担上)放目苍崖万丈,拂头红树千枝;云深猛虎出无时,也避人间弓矢。
建业城啼夜鬼②,维扬井贮秋尸③;樵夫剩得命如丝,满肚南朝野史④。
在下苏昆生⑤,自从乙酉年同香君到山,一住三载,俺就不曾回家,往来牛首、栖霞⑥,采樵度日。
谁想柳敬亭与俺同志⑦,买只小船,也在此捕鱼为业。
且喜山深树老,江阔人稀,每日相逢,便把斧头敲着船头,浩浩落落⑧,尽俺歌唱,好不快活。
今日柴担早歇,专等他来促膝闲话,怎的还不见到? (歇担盹睡介)(丑扮渔翁摇船上)年年垂钓鬓如银,爱此江山胜富春⑨;歌舞丛中征战里,渔翁都是过来人。
俺柳敬亭送侯朝宗修道之后,就在这龙潭江畔,捕鱼三载,把此兴亡旧事,付之风月闲谈。
今值秋雨新晴,江光似练,正好寻苏昆生饮酒谈心。
(指介)你看,他早已醉倒在地。
待我上岸,唤他醒来。
(作上岸介)(呼介)苏昆生。
(净醒介)大哥果然来了。
(丑拱介)贤弟偏杯呀⑩! (净)柴不曾卖,那得酒来?(丑)愚兄也没卖鱼,都是空囊,怎么处? (净)有了,有了! 你输水,我输柴,大家煮茗清谈罢。
(副末扮老赞礼(11),提弦携壶上)江山江山,一忙一闲。
谁赢谁输,两鬓皆斑。
(见介)原来是柳、苏两位老哥。
(净、丑拱介)老相公怎得到此? (副末)老夫住在燕子矶边(12),今乃戊子年九月十七日(13),是福德星君降生之辰(14);我同些山中社友,到福德神祠祭赛已毕(15),路过此间。
(净)为何挟着弦子(16),提着酒壶? (副末)见笑见笑! 老夫编了几句神弦歌(17),名曰[问苍天(18)]。
今日弹唱乐神,社散之时,分得这瓶福酒。
恰好遇着二位,就同饮三杯罢。
(丑)怎好取扰。
(副末)这叫就“有福同享”(19)。
(净、丑)好,好! (同坐饮介)(净)何不把神弦歌领略一回? (副末)使得! 老夫的心事,正要请教二位哩。
(弹弦唱巫腔)(净、丑拍手衬介)[问苍天] 新历数,顺治朝,五年戊子;九月秋,十七日,嘉会良时。
宋词《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译文赏析及注释答案
宋词《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译文赏析及注释答案《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是由李煜所创作的,这首词写当前的孤寂,与往日的繁华相对,不过不是直接道出,而是借景抒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浪淘沙·往事只堪哀》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五代: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相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古诗简介《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是词人从一个亡国之君的立场和思想感情来写他追怀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词中以直抒悲怀领起,继之以一系列鲜明的图景。
词中有眼前景,有象征景,有想象景,把他的凄凉之感,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寄寓其中,突出地表现了词人善于捕捉形象的艺术才能。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翻译/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地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月光毫无遮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注释①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
②一任:任凭。
吴本、吕本、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作“一行”。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一片”。
粟本《二主词》、《历代诗余》、《全唐诗》作“桁(héng)”。
一桁:一列,一挂。
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
”③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④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
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
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
秦淮古诗词
探寻古代秦淮诗词之旅,一起品读诗人秦淮佳作金陵旧院清代:蒋超锦袖歌残翠黛尘,楼台塌尽曲池湮。
荒园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
秣陵竹枝词四首明代:文震亨秦淮冬尽不堪观,桃叶官舟阁浅滩。
一夜渡头春水到,家家重漆赤栏干。
桃花扇传奇偶题八绝句清代:张问陶竟指秦淮作战场,美人扇上写兴亡。
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金陵夜泊唐代:罗隐冷烟轻澹傍衰丛,此夕秦淮驻断蓬。
栖雁远惊沽酒火,乱鸦高避落帆风。
地销王气波声急,山带秋阴树影空。
六代精灵人不见,思量应在月明中。
题寅叔小园宋代:梁栋深巷浑无市井喧,主人有客便开樽。
数竿修竹三间屋,几树间花一亩园。
楚岫和云移怪石,秦淮流月下高源。
此身且此渊明乐,母在高常子候门。
出金陵却寄蒋山元师宋代:郑獬不及林间红鹤群,飞泉却得夜深闻。
风帆又绝秦淮去,回望北山空白云。
春江花月夜词唐代:温庭筠玉树歌阑海云黑,花庭忽作青芜国。
秦淮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
杨家二世安九重,不御华芝嫌六龙。
百幅锦帆风力满,连天展尽金芙蓉。
珠翠丁星复明灭,龙头劈浪哀笳发。
千里涵空澄水魂,万枝破鼻飘香雪。
漏转霞高沧海西,颇黎枕上闻天鸡。
鸾弦代雁曲如语,一醉昏昏天下迷。
四方倾动烟尘起,犹在浓香梦魂裹。
后主荒宫有晓莺,飞来只隔西江水。
寄友三首唐代:唐彦谦新酒秦淮缩项鳊,凌霄花下共流连。
别来客邸空翘首,细雨春风忆往年。
寒灯孤对拥青毡,牢落何如似客边。
却忆花前酣后饮,醉呼明月上遥天。
客里逢春一惘然,梅花落尽柳如烟。
无情最恨东来雁,底事音书不肯传。
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清代:王士祯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建康唐代:罗隐潮平远岸草侵沙,东晋衰来最可嗟。
庾舅已能窥帝室, 王都还是预人家。
山寒老树啼风曲,泉暖枯骸动芷牙。
欲起九原看一遍,秦淮声急日西斜。
投宿清凉寺宋代:贺铸建业衣冠集,秦淮舟楫屯。
东西万里客,朝暮两潮浑。
何处契心赏,片时清耳根。
仆夫浪见问,但出石城门。
己亥杂诗 其一二二清代:龚自珍六朝古黛梦中横,无福秦淮放棹行。
夜泊秦淮杜牧笔下的秦淮夜色
夜泊秦淮杜牧笔下的秦淮夜色夜晚,当黄昏的余晖褪去,夜幕降临时,秦淮河上的景色开始变得神秘而宁静。
在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秦淮夜色被描绘得如此美丽,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带人们进入另一个世界。
本文将以杜牧的《夜泊秦淮》为素材,描述秦淮夜色的壮丽与韵味,让读者领略这个城市的独特之处。
秦淮河,位于中国南京市中心,早已有着悠久的历史。
杜牧以其独特的诗意,将秦淮夜色描绘得富有浪漫情怀。
他在《夜泊秦淮》中写道:“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何处古石无灯火。
”这些诗句勾勒出了秦淮夜晚独特的景色:明月照耀着波澜壮阔的秦淮河,映照出波光粼粼的水面。
而沿岸的古老石桥、灯火辉煌的楼阁,更是为夜晚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秦淮河畔的夜景,常常让人深陷其中,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杜牧写道:“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些景色让人沉醉其中,仿佛宛如世外桃源,让人忘却尘世的纷扰与忧虑。
夕阳余晖的美,映衬着秦淮河畔的静谧和河水波光粼粼,令人心旷神怡。
夜晚的秦淮河岸,摇曳着灯火通明的河边古街。
杜牧写道:“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歌舞回文乐未央。
”这些诗句勾勒出了秦淮河边繁华的夜晚景象:路上行人络绎不绝,夜市灯光璀璨,酒家、小吃摊位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吸引着游客和市民们前来品尝美食。
牧童歌舞之声飘荡在夜空中,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欢乐的境界。
不仅如此,夜晚的秦淮河岸还有独具魅力的古建筑。
杜牧描述道:“红楼隔雨乱相望,云树直看青云路。
遥汉漫天摇落霞,此地长堤怨别离。
”这些古老的建筑,隐约透露出历史的沧桑。
即使是在夜晚,红楼与云树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在述说着曾经的故事。
长堤上的人们,有的走在河边,惆怅别离之情溢于言表。
总之,夜泊秦淮是杜牧笔下的秦淮夜色,呈现出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画面。
在这里,夜晚的河水闪耀着明月的光辉,河岸的灯火闪烁,古桥、古建筑与繁华夜市交相辉映。
这种独特的景色,使得秦淮河成为南京的一张独特的名片。
孔尚任《折桂令·问秦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孔尚任《折桂令·问秦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孔尚任《折桂令·问秦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试题】(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借代、反问。
(2)、通过“百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
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作者简介】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
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著有《桃花扇》,时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注释】①秦淮:今南京秦淮河,作品中借杜牧《泊秦淮》之意,来表现国家风雨飘摇的情况下,众生还在歌舞升平。
②端阳:南方重大的节日,这里指经过战乱,歌女逃散,丝竹不闻,秦淮河无有当年的遗风余韵了。
③“白鸟”句:小鸟在白云端自由飞翔,秦淮河绿水滔滔,河岸红叶似火,黄花初绽,蝴蝶飞逐。
好一派万物争自由的勃然生机。
【译文】曾经的秦淮两岸画船窗寮,窗户上,破纸迎风瑟瑟作响,朽门外,潮水拍打空城阵阵传来,这风声,潮声反衬了人声寂寂,一片萧条冷落。
过去,这里游人如织,佳丽云集,舞榭歌台,笙箫彻夜。
河中,彩楫画肪闹端阳,岸上,酒旗耸立庆重九。
而现在,歌女逃散,丝竹不闻,秦淮河无有当年的遗风余韵了。
即使适逢节日,也是“端阳不闹”,“重九无聊”。
小鸟在白云端自由飞翔,秦淮河绿水滔滔,河岸红叶似火,黄花初绽,蝴蝶飞逐。
刚绽放的黄花上有几只蝴蝶在飞,刚落下的红叶如此美丽,却没有人来欣赏了。
【鉴赏】该散曲为清朝著名戏曲作家孔尚任所作,出自《桃花扇》结尾的一套北曲《哀江南》。
江南贡院对联
江南贡院对联篇一:秦淮往事千载艳声风月秦淮秦淮往事千载艳声风月秦淮秦淮河江东胜地最风流,十里秦淮画里游。
美味香招天下客,纱灯红透水边楼。
乌衣巷外明眸月,夫子庙前情侣舟。
千载艳声随梦去,一壶老酒品春秋。
《七律·夜游秦淮河》山水不系舟作于秦淮河畔烟笼寒水,桨声灯影,秦淮河在我脑海中被描绘过无数次,但哪一次都觉得不够真实。
带着一路风尘从当涂李白墓归来路过南京,当晚就住进了秦淮河畔的秦淮人家。
当夜幕降临,沿河灯火齐明,夜游的男女把夫子庙前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四下里望去,安吉农家乐廓描绘成了天外仙宫模样;河中的船灯又把那缓缓流淌的河水映照得如同琼浆玉液,于是,人们就仿佛到了童话世界一般。
但是,站在文德桥上向河中望去,看那河水被灯光染得腥红点点,就像那古代烟花巷里脂粉流淌到了今天,突然觉得这哪里是一处童话世界,分明是红尘中的红尘——饮食男女、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在这里曾被演绎得空前绝后。
走过文德桥,来到大石坝街的一个路口,抬头一看,骞然发现了“乌衣巷”三个字在一个巷口上方,再一转身,竟在一个楼头竖着一匾,上面写着“王导谢安纪念馆”。
乌衣巷、王导、谢安这三个专有名词,一下子就把秦淮河推到了一千五六百年前。
不过再深究一下秦淮河河名的由来,则一下子又把它推到了2200多年前的秦代。
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长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
据说有数术家说,正因为是千古一帝秦始皇断了南京的王气,所以尽管南京有六朝古都(三国吴、安吉农家乐)或十朝古都(另加上南宋、南唐、太平天国、蒋介石的中华民国)的美称,但六朝也好,十朝也罢,却没有一朝能真正统一中国。
于是就有了中国南弱北强、南柔北刚的理论,难道这是地域文化使然?说到乌衣巷,又让我们想到了三国时期的孙吴政权。
据说三国时期,吴国保卫京城的的禁卫部队驻扎在秦淮河南岸,因这些部队的官兵都身穿黑色军服,所以人们便把这驻地称为“乌衣巷”了。
最著名的十里秦淮诗句
最著名的十里秦淮诗句
1.《泊秦淮》唐.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秦淮杂诗》清. 王士祯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3.《春恨》唐. 钱珝负罪将军在北朝,秦淮芳草绿迢迢。
高台爱妾魂销尽,始得丘迟为一招。
4.《秦淮泛舟》唐. 王安石强扶衰病衰淮舸,尚怯春风溯午潮。
花与新吾如有意,山於何处不相招。
5.《怀金陵三首》松. 张耒璧月琼枝不复论,秦淮半已掠荒榛。
清溪天水相澄映,便是临春阁上魂。
6.《秦淮夜泊》宋. 贺铸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
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7.《秦淮海图》明. 唐寅淮海修真遗丽华,它言道是我言差。
金丹不了红颜别,地下相逢两面沙。
8.《高邮雨泊》清. 王士祯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秦淮的诗词 秦淮诗词解读
秦淮的诗词秦淮诗词解读1、泊秦淮杜牧〔唐代〕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迷离秦淮的诗词的月色下,轻烟笼罩寒水、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卖唱为生的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然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2、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王士祯〔清代〕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译文:一年多来那停泊秣陵画舫行舟让人想念,秦淮水上阁楼让人魂牵梦绕。
整个大地都笼罩在多日的细雨微风中,浓艳的春景在我眼中却似残秋哀景。
3、秦淮杂诗·其八王士祯〔清代〕新歌细字写冰纨,小部君王带笑看。
千载秦淮呜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
译文:阮大铖用小字把新歌恭录素绢上,福王带着微笑观赏精彩的歌舞。
千百年来秦淮河流淌着呜咽的流水,不应再恨孔范还有人比秦淮的诗词他更突出。
4、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李煜〔五代〕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译文:往事只令人徒增哀叹,无论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都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门前的珠帘,任凭它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淹没在野草之中。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秋月澄明。
回想那精美辉煌的楼宇宫殿,如今是人去楼空,只有那楼影,空映在秦淮河的河水中。
5、人月圆·甘露怀古徐再思〔元代〕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
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
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
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译文:登上江边的高楼眺望前朝的甘露寺,秦淮河上已是一片秋色。
残垣断壁荒草萋萋,廊殿空寂落叶飘零,厚厚的青苔爬上秦淮的诗词了台阶。
游人都已归去了,暮色已深,只有大江日夜奔游不息,淘尽了千古英雄人物。
李煜《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原文及赏析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唐] 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相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作品赏析这是后主入宋后,思念故国,表达悲痛悔恨之情的作品.上片写对现实的无奈.故国已成往事,惨痛的现实无可更改,只能使人悲痛,除此之外,又还能做什么?亡国后,无人看望陪伴,只能任凭珠帘闲挂,独自一人清冷孤单.因为整日没有人来,台阶上已经生了一层绿苔.此情此景,令人心中悲苦无法排遣.下片写对往事的悔恨和对故国的思念.昔日辉煌的宫殿,已经被尘土掩盖,归于荒芜.旧时王气不再,也已被衰草湮没.秋日的夜空明净,月色清朗.想起故国南唐的宫殿,依旧在月色的笼罩之下.只是国既亡,江山易主,昔日曾经度过美好生活的故宫,徒留清影于秦淮河畔,自己却再也回不去了.本词开篇言往事,言哀愁,突然而又凄婉悱恻之极.整首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上片一个只字,一个任字,表达了后主心中的无奈和绝望.他盼望往事可以重来,但往事不再.期盼有人能来看望,可以诉说心中的凄苦,可是"终日谁来",只能一次次的失望.下片一个已字表达了国破家亡,覆水难收的悔恨.一个空字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可奈何.给全词奠定了一种绝望而又虚无的情感.----------------------------------------------------起句“往事只堪哀”,将全篇基调定出,并凝结到一个“哀”字上。
这“哀”是如此深重,以至于“对景难排”。
本来“对景难排”就在说无人可以倾诉,只好独自面对景物,希望能作排遣,在诉说哀痛深重的同时,已有孤独之意。
由此拈出“难”,是说孤苦之深,面对景物也无法排遣。
更接以“秋风庭院藓侵阶”,用苔藓满地写无人造访,用庭院秋风写空旷凄凉,景色已然寂寞,孤苦唯见深重。
这样便将人的孤独写得很具体,很形象,那内心的哀伤,非但是“难排”,“对景”更是徒然增痛而已。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赏析附译文【word版】.doc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赏析(附译文)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地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月光毫无遮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注释】①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
②一任:任凭。
吴本、吕本、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作“一行”。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一片”。
粟本《二主词》、《历代诗余》、《全唐诗》作“桁(héng)”。
一桁:一列,一挂。
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
”③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④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
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
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
众说皆可通。
锁:萧本、晨本《二主词》作“琐”。
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金剑”。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金敛”。
《古今词统》并注:“敛,一作剑。
”按:作敛不可解,盖承“金剑”而误。
⑤已:《草堂诗余续集》、《古今词统》作“玉”。
《古今词统》并注:“玉,一作已。
⑥”蒿莱: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
⑦净:吴讷《百家词》旧抄本、吕本、侯本、萧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续集》、《词综》、《全唐诗》俱作“静”。
⑧秦淮:即秦淮河。
是长江下游流经今南京市区的一条支流。
据说是秦始皇为疏通淮水而开凿的,故名秦淮。
描写秦淮河夜景的诗句
描写秦淮河夜景的诗句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2.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3._stars_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苏轼《上元侍
宴》
4.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
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醉
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6.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辛弃疾《青玉案・元
夕》
7.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
官》
8.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9.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
弃疾《青玉案・元夕》
10.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1.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苏轼《鹊桥仙・七
夕送陈令举》
12.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 孔尚任《桃花扇》
13.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 孔尚任《桃花扇》
14.画舫灯影秦淮河,淮水银花人海—— 杨曙明《夜行船・词咏
金陵灯会其一》。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赏析(附译文)(最新整理)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赏析(附译文)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地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月光毫无遮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注释】①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②一任:任凭。
吴本、吕本、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作“一行”。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一片".粟本《二主词》、《历代诗余》、《全唐诗》作“桁(héng)”.一桁:一列,一挂。
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
"③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④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
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
众说皆可通。
锁:萧本、晨本《二主词》作“琐”。
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金剑"。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金敛”。
《古今词统》并注:“敛,一作剑."按:作敛不可解,盖承“金剑”而误。
⑤已:《草堂诗余续集》、《古今词统》作“玉”.《古今词统》并注:“玉,一作已。
⑥”蒿莱: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⑦净:吴讷《百家词》旧抄本、吕本、侯本、萧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续集》、《词综》、《全唐诗》俱作“静”。
⑧秦淮:即秦淮河。
是长江下游流经今南京市区的一条支流。
江南贡院对联
江南贡院对联篇一:秦淮往事千载艳声风月秦淮秦淮往事千载艳声风月秦淮秦淮河江东胜地最风流,十里秦淮画里游。
美味香招天下客,纱灯红透水边楼。
乌衣巷外明眸月,夫子庙前情侣舟。
千载艳声随梦去,一壶老酒品春秋。
《七律·夜游秦淮河》山水不系舟作于秦淮河畔烟笼寒水,桨声灯影,秦淮河在我脑海中被描绘过无数次,但哪一次都觉得不够真实。
带着一路风尘从当涂李白墓归来路过南京,当晚就住进了秦淮河畔的秦淮人家。
当夜幕降临,沿河灯火齐明,夜游的男女把夫子庙前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四下里望去,安吉农家乐廓描绘成了天外仙宫模样;河中的船灯又把那缓缓流淌的河水映照得如同琼浆玉液,于是,人们就仿佛到了童话世界一般。
但是,站在文德桥上向河中望去,看那河水被灯光染得腥红点点,就像那古代烟花巷里脂粉流淌到了今天,突然觉得这哪里是一处童话世界,分明是红尘中的红尘——饮食男女、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在这里曾被演绎得空前绝后。
走过文德桥,来到大石坝街的一个路口,抬头一看,骞然发现了“乌衣巷”三个字在一个巷口上方,再一转身,竟在一个楼头竖着一匾,上面写着“王导谢安纪念馆”。
乌衣巷、王导、谢安这三个专有名词,一下子就把秦淮河推到了一千五六百年前。
不过再深究一下秦淮河河名的由来,则一下子又把它推到了2200多年前的秦代。
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长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
据说有数术家说,正因为是千古一帝秦始皇断了南京的王气,所以尽管南京有六朝古都(三国吴、安吉农家乐)或十朝古都(另加上南宋、南唐、太平天国、蒋介石的中华民国)的美称,但六朝也好,十朝也罢,却没有一朝能真正统一中国。
于是就有了中国南弱北强、南柔北刚的理论,难道这是地域文化使然?说到乌衣巷,又让我们想到了三国时期的孙吴政权。
据说三国时期,吴国保卫京城的的禁卫部队驻扎在秦淮河南岸,因这些部队的官兵都身穿黑色军服,所以人们便把这驻地称为“乌衣巷”了。
关于秦淮的诗词歌赋
关于秦淮的诗词歌赋1.秦淮夜泊——赫铸宫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萧。
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2.秦淮远眺——张著赤栏桥下暮潮空,远火疏舂晻霭中。
星月半天分落照,断云千里附归风。
严城鼓角秋声早,故国山川王气终,莫讶时来一长望,越吟荆赋思无穷。
3.金陵晚眺——傅若金金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
白日馀孤塔,青山见六朝。
燕迷花底巷,鸦散柳荫桥。
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
4.金陵雨后登楼——彭泽醉依危栏看雨收,分明远树见晴洲。
千年壮丽山为郭,十里人家水绕楼。
燕子近来谁是主,凤凰已去有遗秋,如何东晋诸名士,却上新亭双泪流。
5.汤圆——顾起元杏花村外酒旗斜,墙里春深处处花,莫向碧云天外望,楼东一抹缀红霞。
6.《泊秦淮》唐.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秦淮杂诗》清. 王士祯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8.《春恨》唐. 钱珝负罪将军在北朝,秦淮芳草绿迢迢。
高台爱妾魂销尽,始得丘迟为一招。
9.《秦淮泛舟》唐. 王安石强扶衰病衰淮舸,尚怯春风溯午潮。
花与新吾如有意,山於何处不相招。
10.《秦淮歌》清. 乾隆祖龙东巡压王气,通淮凿断方山埭。
痴心虑后五百年,讵知亡秦在二世。
长源因此名秦淮,萦纡建业达水隈。
时塞时疏异沿革,秣陵终免淮为灾。
六朝往事难寻迹,王谢燕飞谁氏宅。
风流江令倦游归,惟见秦淮依旧碧。
杨吴窃据筑金陵,清波溶溶乃贯城。
十六红桥夹两岸,蜀娇越艳扬新声。
千金买笑轻一掷,缠头锦是寒女织。
会称盒子斗新奇,薛鸭袁羊饤珍食。
而今功令禁俳倡,歌楼舞馆都荒凉。
烟花丽景纵逊昔,瘅邪敦朴诚良方。
11.《怀金陵三首》松. 张耒璧月琼枝不复论,秦淮半已掠荒榛。
清溪天水相澄映,便是临春阁上魂。
12.《秦淮夜泊》宋. 贺铸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
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13.《秦淮海图》明. 唐寅淮海修真遗丽华,它言道是我言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淮往事千载艳声风月秦淮
秦淮河
江东胜地最风流,十里秦淮画里游。
美味香招天下客,纱灯红透水边楼。
乌衣巷外明眸月,夫子庙前情侣舟。
千载艳声随梦去,一壶老酒品春秋。
《七律·夜游秦淮河》山水不系舟作于秦淮河畔
烟笼寒水,桨声灯影,秦淮河在我脑海中被描绘过无数次,但哪一次都觉得不够真实。
带着一路风尘从当涂李白墓归来路过南京,当晚就住进了秦淮河畔的秦淮人家。
当夜幕降临,沿河灯火齐明,夜游的男女把夫子庙前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四下里望去,安吉农家乐/两岸的霓虹灯把所有楼房轮廓描绘成了天外仙宫模样;河中的船灯又把那缓缓流淌的河水映照得如同琼浆玉
液,于是,人们就仿佛到了童话世界一般。
但是,站在文德桥上向河中望去,看那河水被灯光染得腥红点点,就像那古代烟花巷里脂粉流淌到了今天,突然觉得这哪里是一处童话世界,分明是红尘中的红尘——饮食男女、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在这里曾被演绎得空前绝后。
走过文德桥,来到大石坝街的一个路口,抬头一看,骞然发现了“乌衣巷”三个字在一个巷口上方,再一转身,竟在一个楼头竖着一匾,上面写着“王导谢安纪念馆”。
乌衣巷、王导、谢安这三个专有名词,一下子就把秦淮河推到了一千五六百年前。
不过再深究一下秦淮河河名的由来,则一下子又把它推到了2200多年前的秦代。
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长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
据说有数术家说,正因为是千古一帝秦始皇断了南京的王气,所以尽管南京有六朝古都(三国吴、安吉农家乐/东晋、宋、齐、梁、陈)或十朝古都(另加上南宋、南唐、太平天国、蒋介石的中华民国)的美称,但六朝也好,十朝也罢,却没有一朝能真正统一中国。
于是就有了中国南弱北强、南柔北刚的理论,难道这是地域文化使然?
说到乌衣巷,又让我们想到了三国时期的孙吴政权。
据说三国时期,吴国保卫京城的的禁卫部队驻扎在秦淮河南岸,因这些部队的官兵都身穿黑色军服,所以人们便把这驻地称为“乌衣巷”了。
用中国历史学家的观点看,三国孙氏定都南京,带来不少中原贵族,是中原经济文化第一次向江南的大转移。
乌衣巷口,王谢堂前,这让我回忆起了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的第二次大转移。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会知道,魏晋以前,江南特别是现在称作鱼米之乡的东部
江南,竟是一块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
西晋末年的中原大乱,被封为山东琅琊王的司马睿带着大批贵族(史载有百家大族)在扬州渡过长江,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了东晋王朝。
这些世家大族不但人口众多,而且财力雄厚,势力强大。
史书上说,与司马睿长期共事并出谋划策的王导,被时人称为“王与马,共天下”。
而另一个大族谢氏原居河南,与王氏同时过江,其经济实力也非常了得。
这之后,中原又陷入十六国大乱,又有一批批中原富户迁入江南。
他们凭着巨大的财力,又带来北方先进的农耕技术,使南方生产力迅速提高,出现了经济繁荣的可喜局面。
偏安江南的司马氏政权正是靠着中原贵族和江东旧贵族的支撑才得以生存,所以,在经济繁荣的同时,对贵族也放纵起来。
于是,贵族们的享乐之风甚嚣尘上。
于是,从上游的桃叶渡到下游的朱雀桥,十里秦淮河两岸就出现了不少贵族府邸。
而其中最繁华的部分就是乌衣巷了。
乌衣巷还出了东晋几位文化名人。
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和画家顾恺之的故事至今脍炙人口。
其中王献之迎接其妾桃叶的渡口,给这一区域带来爱的温情和桃花颜色。
相传王献之的爱妾桃叶与其妹桃根乘舟来到这里,王献之来到渡口迎接,作《桃叶歌》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从此,这一渡口便被称为“桃叶渡”了。
从南朝开始,秦淮河两岸便出现了酒家林立、商船昼夜往来的景色。
于是许多歌女寄身其中,轻歌曼舞、丝竹飘缈、灯红酒绿,文人才子流连其间,从此拉开了这一带风月金粉的序幕。
南朝宋、齐、梁、陈的权力更迭多是篡位夺权,对秦淮河没有多大的破坏性,灯红酒绿的风情一直沿续下来。
可是在公元548年发生的侯景之乱,叛军最先占
领了秦淮河南岸,然后越河直入建康,兵锋所向,野草闲花为之失色。
后来,伴着陈后主“玉树后庭花”歌声的沉寂,秦淮河一带的风月顿失。
待到隋灭陈后,特别是唐王朝定都长安,秦淮河的繁华竟渐渐衰落下去,引来无数文人骚客的叹惋和凭吊。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曲悠长的歌,唱得人心旌震颤。
秦淮河艳冶之风复苏大约是在晚唐五代时期,南唐的李景李煜两个帝王让金陵重新步入“金粉东南”的轨道。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包括曾编过《花间集》的温庭筠、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的韩熙载在内的南唐统治者们,自知无法与北宋争锋,于是就苟且偷安地享乐一天是一天了。
直到北宋大将曹彬和平进入金陵,唐后主李煜唱出了“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以及他被囚北宋后咏叹的“想那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挤过熙熙攘攘的人流,我来到灯火阑珊处的夫子庙前。
据史书上说,南京夫子庙最早建成于南宋,与它同时建成的还有与之毗邻的江南贡院。
而且正是从那时开始,秦淮河便又焕发了青春,并一直兴盛到明清,延续到民国。
夫子庙、贡院都是读书人常去的地方,而一旦和读书人特别的年轻读书人扯到一起,那它的风流韵事就肯定少不了。
有宋一代,理学盛行,但娼妓业却被朝廷认可,看来人性到底还是战胜了理性。
贡院是古代读书人考取功名的地方,临近大考时,江南(今安徽东苏)考生们云集于此,于是卖文房四宝的,卖食品小吃的,卖图书字画的,摇卦算命的,甚至那些出卖色相的妓女都混迹于此,于是,这里就成了一个花花世界。
待到明朝迁都北京,南京贡院作为南选考场仍热闹非常,并且形成了最著名的色情风月场所。
明末清初在秦淮河出现的妓女之多没法统计,仅“秦淮八艳”的风流韵事就够那些喜欢舞文弄墨的人写出多部书了。
《板桥杂记》、《秦淮画舫录》、《秦淮闻见录》、《白门柳传奇》,就连学问大家陈寅恪也不甘寂寞,写出了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别传》。
当我漫步于乌衣巷口向西走出不远时,在大石坝街北侧,一座小楼的大门上赫然写着一匾:李香君故居陈列馆。
门两侧一副对联写着:花容兼玉质,侠骨共冰心。
进到楼里,一位收门票的女子向我介绍说,前面这座楼是后来修建的,后面那栋二层木楼才是真的李香君故居。
我来到木楼前,门楣上悬着“媚香楼”一匾,字体古朴中带着娇媚,似乎还有一种香气飘荡其中。
在楼上楼下走了一圈,我看到会客的客厅,琴房,还有卧室,都透着一股香艳气氛。
这一格局,大体上表现了那个时代名妓的生活场景。
幽幽的古琴声中,送走了多少妙龄女子的青春年华;深深的雕花床上,睡醒了多少调笑香梦;青青的客厅茶碗里,陪伴了多少柔骨情肠?
突然想到了,北国边陲胭脂沟那些妓女坟坟头,凄凄风雨中就像妓女们翘首望着苍天,她们不知魂归何处?
突然想到了秦淮八艳,这是一群明末清初改朝换代时的特殊群体。
她们八个人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具有爱国的民族气节,与贪生怕死、卖国求荣的贪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她们却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这实在让人惊叹不已!那些食国家俸禄多年反而投敌变节的大臣,连靠卖笑求生的妓女都不如!
突然想到了明代话本小说中那些描写妓女生活的故事,“三言”“两拍”中,有多少妓女表现出了惊人的人格魅力。
于是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妓女的出现只是社会的堕落而不是人格的堕落;妓女的生活无奈才选择了人生的无奈;妓女的行为扭曲而不是灵魂的扭曲。
还记得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位散文大家,他们俩曾共游十里秦淮,并各自写下了一篇同名的游记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在他们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作者对卖笑女的同情与尊重,看到了对十里秦淮的喜爱与眷恋。
秦淮河,连同那些描写妓女生活的话本小说,以及文人的笔记杂记,就像是一把把锋利无比的刀,刺破了蒙在主流社会媒体的一层层面纱,为我们洞悉古代社会生活内幕打开了一个个透亮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