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的极限荷载

合集下载

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一、引言混凝土梁是建筑中常见的结构构件,其承载能力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计算梁的截面性能、受力状态、极限状态设计、变形控制等方面。

二、计算梁的截面性能1. 混凝土强度的计算混凝土强度的计算需要知道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强度等级。

配合比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或参照相关国家标准计算得出。

强度等级则根据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进行分类。

一般采用标准立方体试件进行试验,计算公式为:f_c=0.8f_t。

其中,f_c为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单位为MPa;f_t为混凝土的弯曲拉应力,单位为MPa。

2. 钢筋强度的计算钢筋的强度计算需要知道其钢号和直径。

一般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钢号和直径,按照标准进行计算。

钢筋的强度计算公式为:f_y=A_s/A_c*f_c。

其中,f_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单位为MPa;A_s为钢筋的截面积,单位为mm²;A_c为混凝土梁的截面面积,单位为mm²;f_c为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单位为MPa。

3. 梁截面面积的计算梁截面面积的计算是混凝土梁设计的基础。

梁截面面积可以根据梁的几何尺寸计算得出,包括宽度、深度等。

梁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A=bh。

其中,A为梁的截面面积,单位为mm²;b为梁的宽度,单位为mm;h为梁的深度,单位为mm。

4. 梁截面惯性矩的计算梁截面惯性矩是计算梁的弯曲性能和扭曲性能的基础。

梁截面惯性矩可以根据梁的几何尺寸计算得出。

梁截面惯性矩的计算公式为:I=bh³/12。

其中,I为梁的截面惯性矩,单位为mm⁴;b为梁的宽度,单位为mm;h为梁的深度,单位为mm。

5. 梁截面受拉区和受压区的计算梁截面的受拉区和受压区是计算梁的弯曲性能的基础。

梁截面的受拉区和受压区可以根据梁的几何尺寸和受力状态计算得出。

当梁为矩形截面时,梁截面的受拉区和受压区的高度分别为:h_l=(h-α)/2,h_r=(h+α)/2。

极限荷载总结

极限荷载总结

l/3 l/3 l/3
例1: 求等截面梁的极 限荷载,Mu=常数.
解法1:试算法
A
4P C
3P D
2P E
B
l/4
l/4
l/4
l/4
①取一破坏机构求 其对应的破坏荷载
M
4P
3P
2P
u
M E Pl 0.25M u M u
P1
5M u 4l
②检验内力状态是否
0.05Mu 4P
M 1.375Muu
①再取破坏机构求 其对应的破坏荷载
M D 1.5Pl 0.5M u M u
P2
Mu l
②检验内力状态是否 满足内力局限条件.
A
4P C
3P D
2P E
B
l/4
l/4
l/4
l/4
M
4P
3P
2P
u
0.5Mu 4P
M
u
3P
0.75Mu 2P
MC
1.25
Mu l
l
0.75M u
5P
1.25Pl 1. 5Pl Pl
Δ

2
l
极限平 静力法根据塑性铰截面的弯矩Mu,由平衡方程求出. 衡法求Pu 机动法利用机构的极限平衡状态,根据虚功方程求得。
试算法:任选一机构,求出与其对应的荷载,作出弯矩图,若M图
满足内力局限条件,则该荷载即为极限荷;若不满足,另选机构重
试例。如上例:
P
(1)取机构(a)
pa
21 l
M
u
0.8P q=P/a
PP
A
B
CE F D
解:先分别求出各跨独自破坏时的 可破坏荷载.

结构力学专题十六(单跨梁极限荷载计算)

结构力学专题十六(单跨梁极限荷载计算)
A、B、C中的两个
P
P
A
D
B
C
l/3 l/3 l/3
共有三种可能的破坏机构
Fpu
4 l
Mu
F1
5 l
Mu
F2
4 l
Mu
2.用试算法求解
F3
9 l
Mu
作业:
16—3、 16—4。
补: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 材料极限弯矩为Mu。
M
A
C
B
3m
1m
(2)平衡弯矩法
Mmax 1.5FPu M u
FPu
2 3
Mu
2F
F
2m
2m
1m
小结: 静定梁极限荷载计算特点:
静定结构无多余约束,出现一个塑性铰即成为破 坏机构。这时结构上的荷载即为极限荷载。
塑性铰出现的位置应为截面弯矩与极限弯矩之比 的绝对值最大的截面。
求出塑性铰发生的截面后,令该截面的弯矩等于 极限弯矩,利用平衡条件即可求出极限荷载。
(1)可破坏荷载 Fp
对任一破坏机构,由平衡条件求出的荷载称为可破坏 荷载;
(2)可接受荷载 Fp
同时满足屈服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荷载称为可接受荷载;
(3)极限荷载 Fpu
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荷载称为极限荷载,即极限荷载 既是可破坏荷载,又是可接受荷载。
4、一般定理
(1)基本定理(预备定理)
可破坏荷载恒不小于可接受荷载 Fp Fp
第十六章 梁和刚架的极限荷载
§16-3 单跨梁极限荷载计算
一、静定梁 例2: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
材料极限弯矩为Mu。 (1)机动法
2F
F
2m
2m
1m
塑性铰出现在支座处

14.5 连续梁的极限荷载

14.5  连续梁的极限荷载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ql
各种可能 的单跨破 坏机构
A B l /2 l /2
q C l l
2ql
2ql
B D l A
Mu
C D
1.2 Mu 1.2Mu l /2 l /2
q ql 1.2 Mu A C Mu D A 2ql
ql
q 1.2Mu
2 ql 2.4Mu D
B 2 Mu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BC跨破坏时 跨破坏时
ql B A q Mu C D 1.2 Mu 1.2Mu l /2 l /2 2ql
ql ∆ = 1.2M uθ B + 1.2M uθC + M u (θ B + θC ) 2
θ B = θ C = 2∆ / l
Mu q C = 17.6 2 l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则可以证明此连续梁mumu不可能由相邻几跨联合形成一个破坏机构证明如果荷载指向相同则最大负弯矩只可能在跨度两端出现
14.5 连续梁的极限荷载 14.5.1连续梁破坏机构的可能形式 连续梁破坏机构的可能形式
假设每一跨内为等截面,但各跨截面可彼此不同; 假设每一跨内为等截面,但各跨截面可彼此不同;荷载作用 方向均相同,并按比例增加。 方向均相同,并按比例增加。则可以证明此连续梁 1) 只可能在各跨独立形成破坏机构 2) 不可能由相邻几跨联合形成一个 破坏机构
(1)先求出各跨独自破坏时的破坏荷载 先求出各跨独自破坏时的破坏荷载 1) AB跨破坏时 跨破坏时
A C Mu D q ql 1.2 Mu 2ql

教-梁和刚架的极限荷载

教-梁和刚架的极限荷载

教-梁和刚架的极限荷载§11—1一般概念在前几章,我们讨论了结构的内力计算问题。

但不论用什么方法以及对哪种结构,我们都假定结构是弹性的。

也就是说,在使结构产生变形的荷载全部卸除以后,结构仍将恢复原来的形状。

此外,我们还假定,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即应力和应变成正比。

两者合在一起即称为线性弹性。

由材料力学我们知道,塑性材料(或称延性材料,如钢材)、或是脆性材料(如铸铁)的物体,在应力未达到比例极限以前,都近似符合上述情况。

以此为根据的上述计算,通常即称为弹性分析。

利用弹性分析的结果,我们就可以进行设计,以确定结构杆件截面的尺寸;或是已知杆件截面的尺寸而验算最大的应力。

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弹性分析具有一定的缺点。

例如,对于塑性材料的结构,尤其是超静定的结构,在最大应力到达屈服极限,甚至某一局部已进入塑性阶段时并不破坏,也就是说,并没有耗尽全部承载能力。

但弹性分析就无法考虑材料超过屈服极限以后结构的这一部分承载力,因此表明按弹性设计是不够经济的。

塑性分析方法就是为了改进弹性分析的缺点而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按照塑性分析解决结构的强度问题时,需要计算结构的极限荷载,也就是结构开始破坏瞬时的荷载值,或者说塑性变形将开始无限制地增长时的荷载值。

在塑性分析中,为了计算的简化,对于所用材料,常采用如图11—1所示的应力一应变(σ-ε)关系。

σ屈服极限,ε为屈服应变。

应力σ和应变ε在屈服极限σ之前成正比(材料处于弹性阶段),到达屈服极限后,材料进入塑性阶段。

如对图11-1结构继续加载,应变将无限制地增加,而应力不变仍为σ。

若在到达B点后,对结构卸载,应力和应变将同时成比例地减少,在σ-ε图上可以用直线BC表示(BC||OA)。

此时,材料的性质又恢复为弹性的,服从上述应力-应变关系的材料,我们称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在本章中我们还假定材料拉,压时的应力-应变关系相同。

§11-2极限弯矩;塑性铰;破坏机构为了说明塑性分析中几个基本概念,我们考虑一理想弹塑性材料的矩形截面梁,承受纯弯曲作用图11-2所示假设弯矩作用在对称平面内。

结构力学 极限荷载讲解

结构力学 极限荷载讲解
q
h
ql2/8
b
应 力

s
s
s
应 变

s
塑性区
三、基本假设
1、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 2、拉压时,应力、应变关系相同。
3、满足平截面假定。即无论弹、塑性阶段,保持平截面不变。

y
卸载时有残余变形

第15章
15.2 极限弯矩、塑性铰、破坏机构
一、屈服弯矩与极限弯矩 1、屈服弯矩(Ms): 截面最外侧纤维的应力达到流动极限时对应的弯矩。
结构力学
STRUCTURE MECHANICS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力学教研室
第15章
一、弹性分析
梁和刚架的极限荷载
15.1 概述
材料在比例极限内的结构分析(利用弹性分析计算内力),以许 用应力为依据确定截面或进行验算的方法。 q

A s e p
A
B b h
l
1、设计:
ql2/8
o
s———流动极限(屈服极限) e———弹性极限 p———比例极限
ql 2 12 ql 2 12
ql 2 24
q u1
Mu
q u1 l Mu 12
q u1 l 2 M u 24 2
2
Mu
q u1 l 2 Mu 12
(1)弹性阶段
qs
qs l 2 12 qs l 2 12
qs l 2 24
(3)梁两端出现塑性铰
qu 2 q u1
(2)弹性阶段末
Mu
可得: qu 2 4Mu l2
第15章
例题1 试用机动法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 p 1.1 p
解:
2a
a

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一、背景介绍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构件,其承载能力的计算是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与其几何形状、材料特性以及受力方式等因素有关。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二、混凝土梁的基本性质混凝土梁的基本性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几何形状:混凝土梁的截面形状通常为矩形、T形、I形等,其宽度、高度和截面系数等参数对梁的承载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2.材料特性:混凝土的强度和钢筋的强度是影响梁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

混凝土的强度可以通过混凝土强度等级来确定,而钢筋的强度则取决于钢筋的种类和规格。

3.受力方式:混凝土梁通常受到弯曲和剪力作用,因此其承载能力的计算需要考虑这两种受力方式的影响。

三、混凝土梁弯曲承载力计算方法混凝土梁的弯曲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混凝土梁的截面惯性矩和截面模量,其中截面惯性矩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I = (bh^3)/12式中,b为梁的宽度,h为梁的高度。

而截面模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W = (bh^2)/62.计算混凝土梁的受弯区高度,即截面中受弯区域距离梁底部的高度。

对于受弯区域位于矩形梁的中心线上的情况,受弯区高度为h/2;对于受弯区域位于T形梁或I形梁的情况,受弯区高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3.计算混凝土梁的极限弯矩,即可以引起梁破坏的最大弯矩。

极限弯矩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 = fcbWx式中,fcb为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W为截面模量,x为受弯区高度。

4.确定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即可以引起梁破坏的最大荷载。

极限承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M / e式中,M为极限弯矩,e为混凝土梁的跨度。

四、混凝土梁剪力承载力计算方法混凝土梁的剪力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混凝土梁的截面面积和周长,其中截面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 = bh而周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b + 2h2.计算混凝土梁的剪跨比,即跨度和截面深度的比值。

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极限承载力是指结构或构件在达到其极限状态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计算极限承载力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1. 材料强度公式对于简单的材料,如钢材和混凝土,其极限承载力可以通过材料的屈服强度或抗压强度来计算。

对于受拉构件: [ F = A \times f_y ] 其中,( F ) 是极限承载力,( A ) 是横截面积,( f_y ) 是材料的屈服强度。

对于受压构件: [ F = A \times f_c ] 其中,( f_c ) 是材料的抗压强度。

2. 梁的弯矩公式对于受弯构件,如梁,其极限承载力可通过计算最大弯矩来确定。

对于简支梁: [ M = \frac{F \times L}{4} ] 其中,( M ) 是极限弯矩,( F ) 是集中荷载,( L ) 是梁的跨度。

3. 柱的稳定性公式柱的稳定性是影响其承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欧拉临界荷载公式用于计算理想弹性直杆的稳定性: [ P_{cr} = \frac{\pi^2 \times E \times I}{(K \timesL)^2} ] 其中,( P_{cr} ) 是临界荷载,( E ) 是材料的杨氏模量,( I ) 是截面惯性矩,( K ) 是长度系数,( L ) 是柱的长度。

4. 板的剪切公式对于板状构件,如楼板或基础板,其极限承载力可通过剪切应力来计算。

对于均匀受载的矩形板: [ V = t \times l \times \tau ] 其中,( V ) 是极限剪力,( t ) 是板厚,( l ) 是板的长度,( \tau ) 是允许的剪切应力。

5. 复合结构的相互作用公式在复合结构中,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整体的承载力。

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其承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估算: [ F = A_{sc} \times f_{sc} ] 其中,( A_{sc} ) 是钢筋混凝土的换算面积,( f_{sc} ) 是钢筋混凝土的组合强度。

结构力学第17章结构的塑性分析与极限荷载

结构力学第17章结构的塑性分析与极限荷载

Mu
(
l
) 0
l
得:
FPu
6M u l
[例] 求梁的极限荷载,已知极限弯矩为Mu。
q
qu
A
C
B
l/2
l/2
A Mu
Mu l
C B
2 Mu
解:计算刚体虚功:
2
瞬变体系机构
W
l
y qu dx
Mu
Mu
Mu
qu
(
l
l
)
M u
qu l
M u
虚功方程:
qu l
M u
qu
16M u l2
FPu
M
' u
3 2l
Mu
9 2l
A
M ' u
A
2l /3
FPu
DC
Mu
D
l/3
FPu

l
(M u
M u )
A
3 2l
D
3 2l
3 l
9 2l
弯矩图如图,弯矩
MB=
1 2
(M
' u
Mu )
M
u
,即M
' u
3M u
时,此破坏形态就可实现。
M' u
1 2
(M
' u
-
M
u
)
FPu D
C
A
B
Mu
综上,当M
Mu
FP增大
A
C
B
FP继续增大,第二个塑性铰出现在C 截面,梁变为机构。弯矩 增量图相应于简支梁的弯矩图(如图)。
Mu
FP达到极限值FPu

梁极限受弯承载力

梁极限受弯承载力

梁极限受弯承载力
梁极限受弯承载力是指梁在受到弯曲作用时,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这个极限承载力是由梁的几何形状、材料强度和支撑条件等因素决定的。

在工程设计中,梁的极限受弯承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如果梁的荷载超过了其极限承载力,就会发生塑性变形或破坏,从而导致结构的失效。

因此,在设计梁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其极限受弯承载力,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梁的极限受弯承载力与其截面形状有关。

一般来说,梁的截面形状越大,其极限受弯承载力就越大。

例如,矩形截面的梁比圆形截面的梁具有更高的极限受弯承载力。

此外,梁的材料强度也是影响其极限受弯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材料强度越高,梁的极限受弯承载力就越大。

除了截面形状和材料强度外,梁的支撑条件也会影响其极限受弯承载力。

如果梁的支撑条件不良,例如支撑点不稳定或支撑点之间距离过大,就会导致梁的极限受弯承载力降低。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确保梁的极限受弯承载力,设计师通常会采用一些措施来加强梁的结构。

例如,在梁的底部加装钢筋或钢板,以增加其强度和刚度;或者在梁的支撑点处加装支撑结构,以提高其稳定性。

梁的极限受弯承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梁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其极限受弯承载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其结构,以确保其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

梁的极限荷载

梁的极限荷载

2M u A
B

Mu
B
A

1 L
B

1 0.5L

21 L
表示B截面左侧转角。代入后整理得
qu

20M u 3L2
---------------------------(1)
θA Δ1 θB-
Mu Δ2
Mu
A
Δ3 D
2Mu
B
Mu
C
Mu
2Mu
第二跨:2
q
A
B
L
解:①当荷载q≤qy时,梁处于弹性阶段,作出如下的弯矩图,
并求得最大正弯矩发生在离B端 处3,L Mmax=
8
qL2 14.22
qL2/8
qL2/14.22 3L/8
②随着荷载的增加,A截面首先出现塑性铰。若荷载继续增加, 梁变为简支梁。增加的荷载由简支梁承担。
Mu
Mu
③由于增加的荷载由简支梁承担,最大正弯矩的位置将发生 变化。设第二个塑性铰的位置距离B端 x 处
L/2
弹性阶段
M PL 4
PyL/4
L/2
L/2
弹性极限阶段
My

Py L 4
静力法求极限荷载 Pu
Mu
L/2
L/2
极限荷载阶段
Mu

Pu L 4
Pu

4M u L
虚位移法求极限荷载 Pu
θ L/2
Mu
θ L/2
极限荷载阶段
Pu 2M u


L

2 L
2
Pu

2M u



4M u L

梁模板承受的荷载

梁模板承受的荷载

梁模板承受的荷载
梁模板承受的荷载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梁的长度、宽度、深度、材料的强度和刚度以及施加在梁上的载荷类型(如均布荷载、集中荷载等)。

在设计梁模板时,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考虑,以确定梁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通常情况下,梁模板承受的荷载可以通过弯矩和剪力来表征。

弯矩是荷载作用在梁上产生的弯曲力,而剪力是荷载作用在梁上产生的纵向切割力。

这些力会导致梁产生应力和变形。

为了确保梁模板能够安全承受荷载,工程师通常会按照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和分析。

例如,根据美国标准,梁的设计通常基于极限状态设计(LRFD)或允许状态设计(ASD)。

这些设计方法考虑了梁的荷载、梁材料的强度和刚度、连接等因素,以确保梁能够满足所需的安全性能。

因此,梁模板承受的荷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

对于详细的设计,建议咨询专业的结构工程师或使用专业的结构设计软件。

极限荷载计算公式

极限荷载计算公式

极限荷载计算公式好嘞,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极限荷载计算公式”的文章:在咱们的建筑世界里,极限荷载计算公式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家伙。

就好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结构安全和稳定的大门。

先来说说什么是极限荷载。

想象一下,有一座大桥,每天车来车往。

要是哪天超过了它能承受的最大重量,“咔嚓”一声,那可就出大事了。

这个能让大桥或者其他建筑结构刚好达到破坏或者失去承载能力的荷载,就是极限荷载。

那极限荷载计算公式呢,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能通过各种线索和数据,算出这个至关重要的数值。

比如说,在计算简支梁的极限荷载时,我们得考虑材料的强度、梁的截面尺寸等等因素。

这就好比你要做一个超级坚固的书架,得先知道木板能承受多大的力,书架的长宽高是多少。

我还记得有一次,跟着一个工程师去现场查看一个老旧厂房。

那厂房看起来摇摇欲坠,大家心里都没底。

工程师拿着一堆测量工具,又是量尺寸,又是查看材料的状况。

回到办公室后,就开始埋头用极限荷载计算公式来推算这厂房还能不能继续使用。

那认真的劲儿,就好像在破解一个超级大谜团。

咱再深入聊聊这个公式里的一些门道。

不同的结构形式,公式也不一样。

像连续梁、框架结构,那计算起来就更复杂了。

这可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得用上各种力学原理和数学知识。

而且,实际情况中,可没那么理想。

材料可能有缺陷,施工过程中可能有偏差,这些都得考虑进去。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误差,可能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比如说,在计算一个高层建筑的极限荷载时,如果忽略了风荷载的影响,万一遇到大风天气,这楼可能就会晃得厉害,甚至出现危险。

还有啊,极限荷载计算公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出现,公式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就像我们的手机,不断更新换代,变得越来越好用。

总之,极限荷载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有点头疼,但它可是保障我们生活中各种建筑安全的大功臣。

咱们可不能小瞧它,得好好研究,让它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

希望通过我的这番讲解,您能对极限荷载计算公式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

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

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梁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承重构件之一,其承载力是设计和施工的关键因素之一。

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是指在特定的载荷条件下,混凝土梁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

二、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的基本概念1.混凝土梁混凝土梁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构件,通常用于承载楼板和屋顶等荷载。

2.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是指混凝土梁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这是混凝土梁设计和施工的关键因素之一。

3.标准标准是在特定条件下,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是指在特定的载荷条件下,混凝土梁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的规范性文件。

三、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的制定原则1.安全原则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应该以安全为前提,确保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和极限荷载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

2.经济原则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应该以经济为前提,尽可能减少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浪费,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质量。

3.实用原则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应该以实用为前提,能够适应不同的建筑结构和载荷条件,并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得到有效应用。

四、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的内容1.材料要求混凝土梁的材料包括混凝土和钢筋。

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应该规定混凝土和钢筋的规格、强度等材料要求,以确保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和极限荷载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

2.几何要求混凝土梁的几何要求包括梁的截面形状、尺寸、长度等。

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应该规定梁的几何要求,以确保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和极限荷载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

3.荷载要求混凝土梁的荷载要求包括永久荷载和临时荷载。

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应该规定不同类型的荷载要求,以确保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和极限荷载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

4.设计要求混凝土梁的设计要求包括受力分析、承载力计算、受剪承载力计算、受弯承载力计算等。

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应该规定不同类型的设计要求,以确保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和极限荷载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

梁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梁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梁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公式梁是工程结构中常见的构件,用于承载和传递荷载。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了解梁的极限承载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确保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失稳或破坏。

本文将介绍梁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梁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梁的极限承载能力是指梁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在工程设计中,通常采用一些公式和方法来计算梁的极限承载能力,以确保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失稳或破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梁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1. 弯曲破坏。

梁在受到弯曲荷载作用时,会发生弯曲破坏。

弯曲破坏是梁的一种常见破坏形式,因此需要计算梁的弯曲极限承载能力。

根据梁的弯曲破坏模式,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梁的弯曲极限承载能力:\[P = \frac{M}{S}\]其中,P为梁的弯曲极限承载能力,M为梁的弯矩,S为梁的截面模量。

梁的截面模量可以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质进行计算,通常可以在相关的设计手册或标准中找到。

2. 剪切破坏。

除了弯曲破坏外,梁在受到剪切荷载作用时,还会发生剪切破坏。

剪切破坏是梁的另一种常见破坏形式,因此需要计算梁的剪切极限承载能力。

根据梁的剪切破坏模式,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梁的剪切极限承载能力:\[P = \frac{V}{A}\]其中,P为梁的剪切极限承载能力,V为梁的剪切力,A为梁的截面面积。

梁的截面面积可以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质进行计算,通常可以在相关的设计手册或标准中找到。

3. 压缩破坏。

除了弯曲破坏和剪切破坏外,梁在受到压缩荷载作用时,还会发生压缩破坏。

压缩破坏是梁的另一种常见破坏形式,因此需要计算梁的压缩极限承载能力。

根据梁的压缩破坏模式,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梁的压缩极限承载能力:\[P = \frac{F}{A}\]其中,P为梁的压缩极限承载能力,F为梁的压缩力,A为梁的截面面积。

梁的截面面积可以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质进行计算,通常可以在相关的设计手册或标准中找到。

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

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

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标准概述:混凝土梁是建筑中常用的承重构件,其极限承载力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混凝土材料、梁的几何形状、受力状态等角度出发,探讨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的相关标准。

一、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等级混凝土材料是混凝土梁承担荷载的基础,其强度等级对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国家规定,混凝土材料强度等级分为C15至C80级。

1.C15级:常用于室内墙面、地面等轻度受力构件。

2.C20~C25级:常用于较小跨度的梁、板等。

3.C30~C35级:适用于中跨度的梁、板、柱等。

4.C40~C50级:适用于大跨度的梁、板等。

5.C55~C80级:适用于超大跨度的构件,如高层建筑中的框架结构等。

二、梁的几何形状梁的几何形状对其极限承载力也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截面形状、截面尺寸和跨度等因素。

1.截面形状:混凝土梁的截面形状一般为矩形、T形、倒T形、L形等,其中矩形截面的承载能力最高,且易于施工。

2.截面尺寸:截面尺寸对梁的承载能力也有重要影响,截面越大,梁的承载能力越高,但过大的截面不仅造价高,而且施工难度大。

3.跨度:跨度是指梁的两个支点之间的距离,跨度越大,梁的承载能力越低,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跨度。

三、受力状态混凝土梁在使用过程中会承受不同的受力状态,如弯曲、剪切、压力、拉力等,其极限承载力也因此而有所不同。

1.弯曲:梁在承受荷载时会发生弯曲变形,此时梁的极限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和梁的几何形状。

2.剪切:梁在承受剪切力时会产生剪切变形,此时梁的极限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和梁的几何形状。

3.压力和拉力:梁在承受压力和拉力时,其极限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拉强度。

四、结构安全系数除上述因素外,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还与结构安全系数密切相关。

结构安全系数是指承担荷载的构件在极限状态下的承载能力与设计荷载的比值,一般取值为1.5~2.0,安全系数越高,构件的安全性越高。

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检测标准

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检测标准

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检测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梁是建筑物中常用的结构构件之一,它承受着建筑物自身重量和外部荷载,因此其受力性能的检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检测标准入手,详细介绍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检测标准及其实施方法。

二、受力性能检测标准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检测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梁的承载力检测标准混凝土梁的承载力是指其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往往是按照一定的安全系数来设计的。

混凝土梁的承载力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混凝土梁的极限荷载试验:通过加荷方式,使混凝土梁承受逐渐增加的荷载,记录荷载与挠度的变化,并在混凝土梁发生破坏前停止试验,据此计算出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

(2)混凝土梁的变形试验:通过施加一定的荷载,测量混凝土梁的变形情况,计算出混凝土梁的弹性模量和位移刚度等参数。

2. 混凝土梁的破坏模式检测标准混凝土梁的破坏模式是指混凝土梁在承受荷载时发生的破坏形态,了解混凝土梁的破坏模式对于混凝土梁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作用。

混凝土梁的破坏模式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观察:在混凝土梁承受荷载逐渐增大的过程中,观察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如裂缝形态、裂缝分布、破坏位置等。

(2)混凝土梁的破坏机理分析:通过对混凝土梁破坏形态的观察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质分析,对混凝土梁的破坏机理进行分析,为混凝土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3. 混凝土梁的材料性质检测标准混凝土梁的材料性质是指混凝土的强度、变形等物理力学性质。

混凝土梁的材料性质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混凝土强度试验:通过对混凝土试块进行加荷试验,计算出混凝土强度指标,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

(2)混凝土的变形试验:通过对混凝土试块进行加荷试验,测量混凝土试块的变形情况,计算出混凝土的位移刚度、泊松比等。

4. 混凝土梁的非破坏性检测标准混凝土梁的非破坏性检测是指对混凝土梁进行不破坏性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混凝土梁的超声波检测:通过超声波检测方法,测量混凝土梁内部的声波传播速度和能量衰减情况,从而推断出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梁设计荷载标准

混凝土梁设计荷载标准

混凝土梁设计荷载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梁作为一种常见的结构构件,其设计荷载标准是保障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梁设计荷载标准的相关内容,包括设计荷载的种类、计算方法、荷载系数等。

二、设计荷载的种类1.永久荷载永久荷载是指常驻在结构上的荷载,包括自重、固定设备重量等。

混凝土梁的永久荷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建筑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

2.活荷载活荷载是指短暂存在于结构上的荷载,如人员、设备、货物等。

混凝土梁的活荷载应根据使用情况和建筑规范进行设计,常用的规范有建筑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

3.地震荷载地震荷载是指地震引起的荷载,其设计应根据地震烈度、建筑结构等因素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

4.风荷载风荷载是指风引起的荷载,其设计应根据风速、结构高度、结构形式等因素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建筑抗风设计规范》等。

三、计算荷载的方法1.弯矩法弯矩法是指根据混凝土梁的跨度、荷载、支座间距等参数,通过计算弯矩和剪力来确定混凝土梁的设计荷载。

其计算公式为:Q=Wl/8,其中Q为设计荷载,W为荷载,l为跨度。

2.切线法切线法是指根据混凝土梁的截面形状、受力状态等参数,通过计算剪力和弯矩来确定混凝土梁的设计荷载。

其计算公式为:Q=Vl/2,其中Q为设计荷载,V为剪力,l为跨度。

3.变形法变形法是指根据混凝土梁的受力变形和极限状态设计原则,通过计算混凝土梁的变形和应力来确定设计荷载。

其计算公式为:Q=EI/δ,其中Q为设计荷载,E为弹性模量,I为截面惯性矩,δ为允许变形量。

四、荷载系数的确定1.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指设计荷载与实际荷载之比,其值应大于1。

混凝土梁的安全系数应根据设计荷载和使用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2.荷载系数荷载系数是指设计荷载与实际荷载之比,其值应根据设计荷载的种类、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常用的荷载系数有永久荷载系数、活荷载系数、地震荷载系数、风荷载系数等。

梁极限受弯承载力

梁极限受弯承载力

梁极限受弯承载力绪论梁是一种承受弯曲力的结构元素,在工程中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物等的结构设计中。

梁极限受弯承载力是指梁在受到外力作用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弯曲力,是梁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梁极限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梁极限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弯矩与受力分析在计算梁的极限受弯承载力前,首先需要进行弯矩与受力分析。

梁的弯矩与受力分析可以通过力学原理、工程力学和力学性能试验等方法进行。

通过分析梁的弯矩和受力情况,可以确定梁的截面形状、尺寸及材料的选取等。

等效受压区高度在计算梁的极限受弯承载力时,需要确定梁的等效受压区高度。

梁的等效受压区高度是指在计算梁的极限受弯承载力时,将整个受力区域近似为一个矩形截面,该矩形截面的高度称为等效受压区高度。

等效受压区高度的确定可以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和荷载情况进行计算。

梁的弯曲变形与极限受弯承载力在计算梁的极限受弯承载力时,需要考虑梁的弯曲变形。

梁的弯曲变形是梁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变形,是梁极限受弯承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梁的弯曲变形可以通过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梁的截面形状等参数进行计算。

梁极限受弯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梁的极限受弯承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将对其中几个关键因素进行探讨。

材料强度与刚度梁的极限受弯承载力与梁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密切相关。

当梁材料的强度和刚度越大时,其极限受弯承载力越高。

因此,在梁的设计过程中,需选择具有较高强度和刚度的材料,以提高梁的极限受弯承载力。

梁截面形状与尺寸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对其极限受弯承载力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梁的截面形状越大,其极限受弯承载力越高。

同时,增加梁的截面尺寸也可以提高其极限受弯承载力。

因此,在梁的设计中,需合理选择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以满足其极限受弯承载力的要求。

荷载条件梁的受力状态与其极限受弯承载力密切相关。

当梁受到的荷载增大时,其极限受弯承载力减小。

因此,在梁的设计中,需合理考虑梁的荷载条件,以满足其极限受弯承载力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的极限荷载梁在横向力作用下,除了产生弯矩外,通常还产生剪力。

一般来说,剪力对梁的极限荷载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故,考虑梁的极限荷载前面的分析结果仍然有效。

一、静定梁的极限荷载图(a )图(b )图(c )L/2 L/2图示矩形等截面简支梁,跨中受由零逐渐增加的集中荷载P 作用。

在加载初期,梁的各截面均处于弹性阶段,随着荷载的增加,跨中截面的最外侧纤维先达到屈服极限σy ,该截面的弯矩达到M y ,弹性阶段结束。

此时的荷载称为弹性极限荷载P y 。

由静力平衡条件可得:4LP M y y = ,于是,L M P yy 4=当荷载继续增加时,中间截面的塑性范围逐渐加大,最后达到极限弯矩M u ,形成塑性铰而使结构成为机构。

此时,位移可任意增大,而承载力却不能增大,即,荷载达到极限P u 而使结构处于极限状态。

由静力平衡条件,4L P M u u = ,于是,LM P u u 4= 如图(b )所示。

极限荷载P u 与弹性极限荷载(屈服极限)P y 的比值:5.1===αyu y u M M P P二、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超静定梁有多余约束,故在出现多个塑性铰后才丧失承载力。

例1.图示两端固定的等截面梁AB ,其正、负弯矩的极限值都是M u ,均布荷载q 逐渐增加。

求极限荷载q u ,并分析荷载q 与跨中截面C 的竖向位移ΔCV 之间的关系。

q图(a ) L/2 L/2①当梁处于弹性状态时的弯矩图如下qL 2/12 qL 2/12图(b )qL 2/24②当q 逐渐增大时,A 、B 两处的弯矩先同时达到极限M u ,此时,A 、B 、C 三处的弯矩关系仍然保持。

M u M u图(c )M u /2③当q 逐渐增大至q 1时,A 、B 两处的弯矩同时达到极限M u ,A 、B 截面已成为塑性铰, M u 不变,梁已经变为简支。

此时刻梁的受力认为是两端作用M u ,承受均布荷载q 1 的简支梁,如下图。

M u M uq 1L/8图(d )由于②、③两个弯矩图是一致的,故,中点的弯矩为821L q u M -=2u M , 从而得:2112L M q u = 由于此时刻的梁已可看作简支梁,故,求中点C 的竖向位移,可作如下的M 图图(e )图(d )和图(e )图乘就是要求的ΔCVΔCV =24212485223321⨯⎪⎭⎫ ⎝⎛⨯⨯⨯-⨯⨯⨯⨯L L M L L M EI u u =EI L M u 322 ④当荷载继续增加时,C 截面的弯矩不断增大,直至达到M u ,设此时的荷载为q 2 。

梁A 、B 、C 三截面均已是塑性铰,梁变为机构。

q 2=q uM u M u图(f )M u由平衡条件,中点的弯矩为822L q u M -=u M 从而得:2216L M q u = 图(f )与图(e )图乘得ΔCV ΔCV =28248522321⨯⎪⎭⎫ ⎝⎛⨯⨯-⨯⨯⨯⨯L L M L L M EI u u =EI L M u 122 q16(M u /L 2 ) 截面C 出现塑性铰12 截面A 、B 出现塑性铰ΔCV0.031 0.083 (M u L 2/EI)q 与ΔCV 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例2.图示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的等截面梁AB ,其正、负弯矩的极限值都是M u ,均布荷载q 逐渐增加。

求极限荷载q u 。

L解:①当荷载q ≤q y 时,梁处于弹性阶段,作出如下的弯矩图,并求得最大正弯矩发生在离B 端83L 处,M max =22.142qL②随着荷载的增加,A 截面首先出现塑性铰。

若荷载的继续增加,梁变为简支梁。

增加的荷载由简支梁承担。

③由于增加的荷载由简支梁承担,最大正弯矩的位置将发生变化。

设第二个塑性铰的位置距离B 端x 处A由平衡条件可得:M x =M u =2212x q x L M x L q u u u -- ----------------------(1) 由于塑性铰首先在最大弯矩处发生,故,由=dx dM x x q L M L q u u u --2=0 得:()x L L M q u u 22-= -------------------(2) 把(2)式代入(1)式,M u =2212x q x L M x L q u u u --=()222212x x L L M x L M x L x M u u u ---- 整理得:0222=-+L Lx x解得:()L L x 4142.012=-=把x 代入(2)式得:266.11L M q u u =1)只要预先判定超静定梁的破坏机构,就可根据该破坏机构应用静力平衡条件确定极限荷载,而不必考虑梁的弹塑性变形的发展过程。

----------称为极限平衡法(2)温度变化、支座移动等因素对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没有影响。

因为超静定梁变为机构之前,先变为静定结构。

例3.求图示变截面梁的极限荷载P u 。

已知,AB 段截面的极限弯矩为M u ′,BC 段截面的极限弯矩为M u 。

a b c解:对变截面梁来讲,由于AB 、BC 段截面的极限弯矩不同,塑性铰不仅可能出现在A 、D 处,也可能出现在变截面B 处。

M A①截面B 、D 出现塑性铰破坏机构如下图。

设D 处的竖向位移为ΔD机构图 弯矩图B 和D 处的弯矩都是M u ,截面A 的弯矩M A 易用比例关系求得:u A M b a M ⎪⎭⎫ ⎝⎛+=12 条件是≥'uM u M b a ⎪⎭⎫ ⎝⎛+12,否则A 截面产发生塑性铰,上述机构不成立。

由虚功原理:D u B u D u M M P θθ⋅+⋅=∆⋅其中,b D B ∆=θ ,cb D D D ∆+∆=θ 代入上式得: u u M bc c b P ⋅⎪⎭⎫⎝⎛+=2②截面A 和D 处出现塑性铰画出机构图和弯矩图如下M ′u机构图 弯矩图由弯矩图易由比例关系算得截面B 的弯矩M B =ba aM Mb u u +-' 条件是:M u ≥M B =ba aM Mb u u +-' ,或u u M b b a M ⋅+≤'2 由虚功原理:D u A uD u M M P θθ⋅+⋅'=∆⋅ 其中,b a D A +∆=θ ,cb a D D D ∆++∆=θ 代入上式得: u u u Mc b a b a M P ⋅⎪⎭⎫ ⎝⎛++++'=11例4.如图所示等截面梁的极限弯矩M u ,荷载P 由零逐渐增加到极限荷载P u ,然后再由P u 逐渐卸载到零,试求极限荷载P u 及残余弯矩图。

PA B CL/3 2L/3解:1.作极限弯矩图,求极限荷载M u M uP u图(a )M u由平衡条件:u u u M M L P =-⋅332 得:P u =LM u 92.作卸载时的弯矩图荷载由P u 逐渐卸载到零时,相当于在B 点向上施加静力荷载P u ,并且,卸载时为线弹性,故,可按线弹性理论计算弯矩图。

8 P u L/ 81A B CP u 6P u L/ 8112 P u L/ 81M A =22L Pab ,M B =22L b Pa ,a=L/3,b=2L/3 。

把P u =L M u 9代入得: 8M u /9图(b )6M u /912M u /93.残余弯矩图图(a )与图(b )叠加就是残余弯矩图M u /3M u /3例5.多跨连续梁的破坏机构有其独特性。

假设连续梁各跨截面可不相同,但每跨度内是等截面,并假设各跨梁受到的荷载方向相同,按比例增加。

这样,只可能在各跨独立形成破坏机构,因为当各荷载均为向下作用时,每跨内的负弯矩在跨端为最大,负弯矩产生的塑性铰也只能在跨端出现,从而形成各跨独立的破坏机构。

因此,计算多跨连续梁的极限荷载,只需分别求出每跨破坏时的破坏荷载,选择最小的一个便是多跨连续梁的极限荷载。

L/2 L/2 L/2 L L/2 L/2解:①弹性时的弯矩图形状②各跨的破坏机构图A③由虚功原理,第一跨:()--⋅+++⋅=∆⋅+∆⋅B u B A u A u u u M M M L q L q θθθθ22211 式中,L A 1∆=θ ,LL B 1125.0∆=∆=-θ 表示B 截面左侧转角。

代入后整理得: 2320L M q u u = ---------------------------(1) 第二跨:⎰∆⨯20222Lu x Ldx q =()-+-++++C B u C u B u M M M θθθθ 式中,-+=∆=C B Lθθ22 ,+B θ表示B 截面右侧转角;-C θ表示C 截面左侧转角。

得:216LM q u u = ---------------------------(2) 第三跨:()D C u C u u M M L q θθθ++=∆++32式中,LD C 32∆==+θθ,+C θ表示B 截面右侧转角。

得:23LM q u u = ---------------------------(3) 比较(1)、(2)、(3),取最小的一个得:23L M q u u =(2)屈服条件:u M M ≤(3)单向机构条件:结构出现塑性铰后成为机构能沿荷载方向作单向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