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完整版)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目的: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1.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的“自然带”?针对我们国家来说.从东到西有哪些呢?(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这说明地理环境存在什么特征?(差异性)地理环境不仅有差异性,还有整体性,对于每个自然带内部来说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我们把这样的(具有整体性的)表达一定空间尺度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称为区域。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人类的活动产生影响,而对于区域的发展同样有影响.二、讲授新课我们介绍自己家乡在某省某市,去过某风景区旅游等。
我们经常听到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术语.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一)区域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是我们人类活动的基础,也是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看地图册中国气候类型图,思考:此气候类型图划分出了几个气候区域?依据是什么?气候区的边界是明显的还是过渡的?同一气候区内部的气候特征有何特点?从而归纳出区域的特征。
2.特征:(1)层次性。
即区域是有等级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例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松嫩和辽河平原。
(2)整体性。
即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过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如干旱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200毫米以下。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稠密的 水 网
耕地被分 割破碎
机械化 难推广
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
巩固练习:
松嫩平原是我国很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发 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C ) A 水源不足 B 地形崎岖 C 热量不足 D 土壤贫瘠
地理环境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影 响,正确的是( ) A.水热条件好,种植棉花\甜菜
活动2: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看地理 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 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因为北方建筑主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 因此建筑墙体厚,用料相对较多,成本较高。 ——建同样高度的多层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因为北方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度大,为保 证楼房底层正午有太阳光照射,楼房间距较大;而南方纬度 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反之。
5、土地条件差异 思考比较: 长江三角洲: 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土地差异? 分散④人均耕地少 松嫩平原: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角洲:矿产资源贫乏 松嫩平原:石油资源丰富,有煤、铁等资源
长江三角洲 共性
1.一般年份,冬季羽绒服北方比南方畅销
2.南方以大米为主食,北方以面食为主食
3.从北到南,民居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4.自古有南船北马之说
地理环境不仅影响人们生活,还影响区域的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一)区域 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 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南 方 地 区 的 食 品
因为大体在秦岭-淮河以南,春 雨、梅雨雨量丰富,非常适合种植 需水多的水稻,因而南方历史上一 直以大米及其制品为主食,例如米 饭、米糕、米团等。
高二地理区域发展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区域发展知识点归纳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上的人类活动的学科,地理知识对于了解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至关重要。
在高二地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区域发展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差异。
本文将对高二地理区域发展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区域发展概述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与变化。
它可以是国家对一定区域的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某一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区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人口因素和政府政策等。
二、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1.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对区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山岭地区由于地势陡峭,交通不便,往往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2. 资源条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某些区域由于自然资源丰富,如石油、煤炭等,所以发展较快。
3. 人口因素:人口数量和结构对区域发展影响很大。
人口多的地区往往市场规模大,人口结构合理的地区则劳动力市场比较充足。
4. 政府政策: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也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例如,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就是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减少区域差距。
三、区域发展的类型1. 经济区域发展:经济区域发展是指某一地区在经济方面的发展状况。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有的地区经济发达,有的地区则相对落后。
2. 社会区域发展:社会区域发展是指某一地区在社会方面的发展状况。
例如,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福利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反映了该地区的社会进步程度。
3. 环境区域发展:环境区域发展是指某一地区在环境方面的改变和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加大保护力度。
四、区域发展的案例分析1. 中国东部地区发展: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产业结构比较完备。
这主要得益于东部地区地理位置的优势,交通便捷,资源丰富,还有较高的人口密集度和市场规模。
高二地理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 气候条件 理 环 境 差 土地条件 异
矿产条件
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地理环境差异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耕作业 区域 地理环境 土地类型 农作物 熟制 其他部门 良好的水 长江三角 热条件, 水田为主 水稻、油菜、 一年两 水产业较 河面水面 的耕地 棉花 洲 熟至三 发达 广 熟
长江三角洲 共性 地理位置
松嫩平原
①都是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位于北纬30°附近, 北纬43°~48°地处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 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部,长江入海口 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夏季高温多雨 ①水稻土为主 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 矿产资源贫乏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 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 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 及生长期都较短。
具有相同点吗??? 看景观图找出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 的差异(自然、人文)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
长江三角洲
32° N
长江 三角洲
黄 海
东 海
松嫩平原
小 兴 安 岭
大 兴
45° N
安 岭
松 嫩 平 原
长 白 山
东北肥沃的黑土
长江三角洲——
常绿阔叶林
两地存在什么不同?
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
总体地位 发展区位条件分析 ①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 高的优势;②人口稠密,丰 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 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精 耕细作 ①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 国平均水平; ②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 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 粮食商品率较低。
农业 社会
•我国粮食的主要 产地和主要的桑 蚕和棉花生产基 地。 全国“粮仓” 的地位和全国 棉花生产中的 地位下降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其次,气候条件对区域的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
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利用。
一个地区的气候是否适宜农业决定了农产品的丰
收情况。
例如,气候温暖、降雨充足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而气候寒冷
的地区可能更适宜畜牧业的发展。
此外,气候条件还决定了水资源的丰缺
情况。
气候干旱的地区可能面临水资源短缺,需要采取节约用水和开发其
他水资源的措施。
然后,自然资源对区域的发展影响巨大。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森
林资源、水资源等。
一个地区是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直接影响了经济
的发展。
例如,拥有丰富矿藏的地区可以进行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从
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对于发展能源、农业和
工业都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因此,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对区域的经济结
构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最后,人口分布对区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人口分布决定了劳
动力资源的供给和市场规模的大小。
如果一个区域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发展产业。
此外,人口密集的地区往往消费能力
较强,市场规模大,有利于发展商业和服务业。
因此,人口分布对于区域
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理位置、气候
条件、自然资源以及人口分布等方面都会对经济、农业、交通、贸易等方
面产生影响。
因此,了解和科学利用地理环境,可以更好地推动区域的可
持续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各种自然条件,如地貌、气候、水源等,是一个国家、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将分别从地貌、气候、水资源和自然灾害几个方面来探讨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首先,地貌对区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地貌不仅影响着土地的利用方式,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经济活动。
比如,山地地形的地区往往发展农业和旅游业更为适宜,而平原地区则更适合发展工业和城市建设。
而且,地貌也影响着区域之间的交通状况,山地地区交通困难,交通建设成本高,对区域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其次,气候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气候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气候寒冷的地区,农作物生长周期较短,粮食产量较低,人们生活方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而气候炎热多雨的地区,农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例如热带地区的种植业和渔业发展更为有利。
因此,气候的变化和多样性会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
此外,水资源也是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水资源的丰富与否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等重要方面的发展。
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农业灌溉方便,工业生产成本低,人们生活水平也相对较高。
而一些缺水地区,可能面临着粮食生产困难、工业发展受限等问题,从而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最后,自然灾害也是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自然灾害经常给区域带来重大的损失,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
例如,地质灾害可能导致房屋倒塌、土地滑坡等问题,而气象灾害则可能造成洪涝灾害、旱灾等,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区域的地理环境对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也直接决定了该地区的发展状况。
总的来说,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地貌、气候、水资源和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一个地区的发展潜力和可能面临的挑战,从而制定出更为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二、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1. 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 (1) 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 _种__类___不同。 (2) 在一定_生__产__力__水__平___下,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 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①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_矿__产__资__源___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 ②有的区域矿产资源贫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3) 自然资源的_种__类__和__储__量___区域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有的区域不仅自然资源种 类多而且数量大,对其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连线生活
我国河南省林州市地处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当地县志记载从明朝开始此地旱年 总数达400年。当地300多个村庄为了解决饮水及农田灌溉困难的问题,常常穿山挑水, 远的每天要走十几千米。1960—1969年当地人民修建了穿越太行山区的人工引水渠— —红旗渠,引漳河水灌溉,有效缓解了该地区人们饮水和灌溉用水困难的问题。红旗 渠的修建说明区域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提示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是区域发展的关键。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点一 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
情境探究
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指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实际 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中国这四个大型 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下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位置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1)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区域分布的共同点是什么? 提示 都位于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都位于北温带。 (2) 自然条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自然要素等都对区域发展有 重要影响,自然条件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3) 人类改造自然条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提示 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和谐。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虽 然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效益,但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内容,具体内容:区域发展指一般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主要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知...区域发展指一般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主要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知识点一: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特征: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性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1、两地自然环境的异同2、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1、开发早期——水土条件限制区域农业发展。
2、农业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原来的制约性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有利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主要粮食产地和桑蚕、棉花产地。
3、工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粮仓地位和棉花生产地位下降。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知识点二: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3、应用领域:(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2)大众化应用:导航等二、遥感(RS)1、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2、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处理设备3、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长三角和松嫩平原的区域差异,能够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2、以极度的热情、自动自发、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享受学习的快乐。
【基础知识自我诊断】:1. 区域的定义、特点2.长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的异同3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和其他生产活动的影响4.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分析区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拓展]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
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
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
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
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点拨:要求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课本问题研究)“扼马六甲海峡”是新加坡地理位置的突出优势。
马六甲海峡是连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是欧洲、非洲、西亚、南亚与东亚、大洋洲之间海上贸易的必经之路。
新加坡则是马六甲海峡最重要的港口。
但是,地域狭小、劳动力缺乏、自然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则对工业发展不利。
海上交通要道和重要港口的条件,以及世界海上石油贸易的发展,促使新加坡重点发展与海上石油运输和港口服务相关的工业部门。
此外,东南亚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也为新加坡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高考地理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 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 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 2.特征:(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3)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4)区域具有内部同一性、外部差 异性 、 整体性、可变性等
•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 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活 动
城市 沿河、海和铁路分布
沿铁路分布
差
异
墙体薄、敞开、屋顶 墙体厚、封闭、屋
建筑 较尖、楼间距小 顶较平、楼间距大
B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 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案例: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域发展
河湖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河湖与沼泽示意
巩固练习:
1.松嫩平原是我国很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C )
A 水源不足 B 地形崎岖 C 热量不足 D 土壤贫瘠
2.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B)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 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 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亚热带季风气候,水 温带季风气候,水热组
热组合好
合不如长三角
矿产条件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根据上面两幅景观图片和下一张人口密度分 布图比较两区域土地条件的差异?
案例: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对比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区域? 1.内涵
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主观性和客观性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面积、形状和边界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区域? 可变性 (行政区边界不可变) 2.特点
整体性 (同一区域内部性质相对一致)
差异性 (不同区域之间……) 层次性 (区域大多可分)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大 兴 安 岭
贺 阴山 兰 山 唐古拉山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巴颜喀拉山 唐古拉山 冈底斯山
o℃等温线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分界线 1、气温: 1月份0℃等温线 2、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3、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4、降水:年降水量800mm年等降水量线 5、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6、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7、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8、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10、河流: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有结冰期、含 沙量大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 含沙量小 11、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12、地形: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 该线以 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13、区域: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14、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 15、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
平原和丘陵地区
青藏高原,柴 达木盆地 海拔很高,属地 势的第一级阶梯
地势 海拔较低,属地 特征 势第二、三阶梯
海拔较高,但差别 显著,属地势的第 二级阶梯
热带、亚热带、温 气候 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寒气候
项目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共56页)
C.水患灾害 D.用水需要
4.“赶水潭”的时间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元宵节前后 B.端午节前后
C.中秋节前后 D.重阳节前后
5.关于当地地理环境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降水季节变化小
B.植被覆盖好
C.地形平坦
D.土壤较贫瘠
【解析】3选C,4选A,5选D。第3题,材料指出“村民们用木棍搅动、敲打水潭, 使水潭底部泥沙受到震动后变得疏松,逐渐下泄至暗河,原本堵塞的裂隙被疏 通”,据图可知若裂隙不疏通,水潭中的泥沙和积水就会越来越多,可能会出现水 患,这表明“赶水潭”的主要目的是疏通堵塞的裂隙,防止水患的发生。第4题, 材料指出“每年某个时间,村民们用木棍搅动、敲打水潭,使水潭底部泥沙受到 震动后变得疏松,逐渐下泄至暗河,原本堵塞的裂隙被疏通”,此时水潭中的水量 应该比较少,才能经过搅动敲打,使得泥沙疏松。所以推测“赶水潭”的时间最 有可能出现在河湖枯水期,各选项所给节日中,只有元宵节处于河湖
_整__体__性 _差__异__性 层次性
可变性
组成区域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区域与同级区域的差别 区域具有级别差异,某一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 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的边界同时具有确定性(确定边界)和不确定性(不确定边 界或边界模糊)
【探索应用】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的平沙岛是珠江的江心岛,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按照国家规定,这里划出了基本农田保护区。为此,广东省下拨专项建设经费, 修建水利设施;佛山市每年给农户发放农田保护补贴,以弥补农田不得他用的 损失。
枯水期。第5题,广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图中显示当地多 地下暗河,可推测当地地表水分较少,由于地表缺水,植被覆盖可能会较少。由于 当地地处广西,降水多,图中显示当地又多为石灰岩,多地下暗河,可知当地为喀 斯特地貌,受流水溶蚀作用,当地地表比较崎岖。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土壤为贫 瘠的红壤,再加上流水溶蚀作用较强,当地的土壤比较贫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平原作为全国“粮仓” 长江三角洲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 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 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 ) A.土地质量比较差 . B.耕地破碎 . C.水稻土肥力下降 . D.水网密集、河湖众多 .水网密集、
谢谢大家
)
2、我国东部以秦岭—淮河分为南方和北方,其划 、我国东部以秦岭 淮河分为南方和北方 淮河分为南方和北方, 分的指标是( 分的指标是( ) A、地理位置 B、经济水平 、 、 C、地形和气候 D、多种指标 、 、
3、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叙述 、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 正确的是( 正确的是( ) A、秦岭 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 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 、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 物是春小麦 B、秦岭 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 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 、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 物是油菜 C、秦岭 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 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4、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 、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 、 、
干旱 区 半干 旱区
半湿 润区 湿润 区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 2、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都发展了 , 、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 3、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 、, 略图,回答下列问 略图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 ( ) ( ) 正确的是( 正确的是 题、从自然条件上看,两个三角洲的差异是( ) : 1、从自然条件上看,两个三角洲的差异是( A、钢铁和造船 B、 甲三角洲 、 京津唐工业基地 、甘蔗种植 A、京津唐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 A、甲比乙土壤肥沃 B、甲矿产比乙丰富 、 、 C、淡水养殖业 D、 、甲比乙的热量条件差 、 沪宁杭工业基地 、造纸和化工 B、沪宁杭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C、甲海洋比乙广阔 D、 、 、 乙三角洲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农 自然条件差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 度、产量等差异
业 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 机械化、生产率、 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商品率等差异
工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 工业类型、规模等
业 交通、政策等差异 差异
人类活动
差异成因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
具体表现
人口规模、密度、
人口
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 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 交通等差异
增长速度等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
城市
规模、发展水平等
差异
交通
地形、位置、经济、科技、 交通方式、通达度 人口等差异 等差异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 区域间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
发展 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商业社会阶段
转型阶段
影响 发展传统农业的
发展 条件(如土地、气 的主 候、水源等)、发
影响工业发展的条 件(如矿产资源、
资金和技术密
集型工业发展
条件(如交通、 能源、交通、市场、 要条 展资源和劳动密 信息、贸易、 技术等) 件 集型工业的条件 金融等)
发展 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商业社会阶段 人口增长过快,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河流少,水量小 丰富,以__④__为主
__②__
__③__ 较少
①以盆地、山地为主 ②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河网密集,水量大
④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 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
空间分布的特点。 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案例2楼兰地区的变迁 案例 楼兰地区的变迁 楼兰地区 上游开发增加用水,造成下游的楼兰缺水, 上游开发增加用水,造成下游的楼兰缺水,以 至断流,使新植被无法生长, 至断流,使新植被无法生长,从而给风蚀或风 沙侵入创造了长驱直入的条件。 沙侵入创造了长驱直入的条件。楼兰生态环境 脆弱,过度开垦造成土壤干旱和风蚀。 脆弱,过度开垦造成土壤干旱和风蚀。公元 330年以后,随着水源的断绝、屯垦中断,加 年以后, 年以后 随着水源的断绝、屯垦中断, 丝路”改道等经济因素的影响, 上“丝路”改道等经济因素的影响,人们已无 法或已没有必要再坚守这块土地, 法或已没有必要再坚守这块土地,终于在公元 5世纪末,人民散尽,楼兰衰败。 世纪末, 世纪末 人民散尽,楼兰衰败。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要想在楼兰地 区恢复其往日的农业繁荣已经几乎不可能了。 区恢复其往日的农业繁荣已经几乎不可能了。 恐怕这里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就指望旅游业了。 恐怕这里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就指望旅游业了。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农业区域的比较
首先思考两个区域比较的地理要素(围绕区域农业发展) 首先思考两个区域比较的地理要素(围绕区域农业发展)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劳动力 市场 交通
……
黄 海 32° ° N
长江
东 海
小 兴 安 岭 大 兴 长 白 安
45° 45° N
长江三角洲 共同点 地理位置 地 气候条件 理 环 境 土地条件 差 异 矿产条件
地理环境
长江三角洲
入海口, 入海口,水陆交通发达 便利
松嫩平原
位于我国海岸线中点、 位于东北内陆, 交通条件 位于我国海岸线中点、长江 位于东北内陆,铁路交通
劳动力动力相对较少
长江三角洲 农 耕作方式 业 主要农作
1.2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LL
实例
长江三角洲 和 松嫩平原 的比较
运用地图和教材,比较分析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的地理 环境异同
1.地理位置差异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长江三角洲--30°N附近,东部沿海地区
中部,长江入海
1.一般年份,冬季羽绒服北方比南方畅销
2.南方以大米为主食,北方以面食为主食
“东辣西酸,南甜北咸”
3.从北到南,民居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4.自古有南船北马之说
地理环境不仅影响人们生活,还影响区域的发展;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的概念与特征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 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所用的建筑材料较多,并且 需要安装采暖的配套设施,所以建筑成本高。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物影较长,为保证楼房底层 正午有阳光照射,楼房间距自南向北逐渐增大。
P4 活动
哈尔滨 内蒙古锡林郭勒 山西太原 江苏南部 雾淞 草原美景 千沟万壑 江南水乡 冰雕 蒙古包 晋祠 古典园林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在发展阶段,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生产会得到较快 发展?
3.农业社会
粮食生产影响区域发展重要因素
水稻具有单 位面积产量 较高的优势
当地地理条 件适合发展 水稻种植业
人口南迁提 供了丰富的 劳动力资源
成为我国的粮食、蚕桑、棉花生产基地 在农业社会时期,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平原能成为我国粮 食的主产地?从而促进该区域的发展?
江西井冈山 云南西双版纳
亚热带森林 热带森林
地理环境对经济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经济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条件、陆地形态等自然要素的组合。
这些要素对经济区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自然资源、交通条件和气候条件三个方面探讨地理环境对经济区域发展的影响。
首先,地理环境中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区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经济活动类型和经济发展速度。
例如,沿海地区通常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港口资源,这为渔业、航运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另外,一些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如煤、铁矿石、石油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带动工业发展。
而资源匮乏的地区则需要借助其他方面的优势来实现经济发展,如发展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
其次,交通条件也是影响经济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交通条件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和资源的流动。
交通条件好的地区往往具有更为发达的经济。
例如,交通网络发达的沿海地区往往是贸易和物流中心,因为这些地区可以迅速连接内陆和其他国家或地区。
而交通不发达的内陆地区往往受到地理障碍,交通成本高,导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因此,改善交通条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此外,气候条件也对经济区域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条件影响着农业、渔业等特定行业的发展。
例如,气候温暖的地区适宜农作物的种植,这促进了农业发展。
而气候寒冷的地区则适宜发展畜牧业。
另外,气候条件还会影响到能源的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
例如,气候潮湿多雨的地区适合发展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气候阳光充足的地区适合发展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总之,地理环境对经济区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交通条件的便利程度和气候条件的适宜程度都会决定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
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合理利用和开发地理环境资源,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重庆市山王坪镇平均海1000多米,该地某季节有一处罕见的景观,一条狭长绵延的公路,将森林鲜明地分隔为两种色系,一侧翠绿,另一侧金黄。
走入森林,发现树木高度、粗细和行距相差不大。
图示意用无人机拍摄的该地景观。
据此完成1-2题。
1.山王坪镇出现该景观的季节最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公路两侧景观差异大的原因是()A.热量差异B.地势高低C.土壤类型D.人类活动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交际工具,会随着人们的迁移、交流或者隔离发生改变。
下图是“某县域内的方言分布图”。
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图示县域内方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阻碍区域间交流B.人口迁入途径差异C.河流促进区域内联系D.区域生产活动不同4.以下地区最有可能出现“十里不同音,邻村不能言”的复杂方言格局的是()A.粤北B.北疆C.辽中D.晋中徽派建筑,依山就势,构思精巧,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
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墙体采取马头墙形式。
马头墙由砖瓦砌成,一般建在房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墙头都高出于屋顶1-2米,错落有致,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
据此完成5-6题。
5.徽派建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有()A.多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B.春节期间,田间有成片油菜C.金秋,山坡上有大片火龙果待摘D.河水流量大,航运价值高6.关于该民居的描述,合理的是()A.与当地多雨潮湿的环境有关B.马头墙能在发生火灾时隔断火源C.能够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D.造型美观独特,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西藏阿里地区依托极佳的暗夜条件和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的技术力量,集夜空保护、旅游、科普于一体,建成国内第一家以星空为主题的暗夜公园,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图1是“阿里某夜星空景观图”,图2是“阿里地区的气候图”。
据此完成7-8题。
7.阿里地区建设“暗夜公园”的有利自然条件,()A.海拔高,可见天空范围广B.地广人稀,光源污染较少C.湿度较大,对星光折射少D.空气稀薄,空气透明度高8.阿里“暗夜公园"观测璀璨星空(如图1),最佳节日是()A.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B.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C.春节(农历正月初一)D.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大钦岛50%以上的海岸为基岩海岸,多峭壁、海蚀崖。
岛上海湾沿岸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天然鹅卵石滩。
鹅卵石滩具有砾石光滑、颗粒大、滩面孔隙度大、坡度陡等特点。
大钦岛被誉为中国“海带之乡”,渔民将海带平铺到鹅卵石滩上晾晒,晒干的海带品相好,卖价高。
下图是“大钦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该地的鹅卵石来自哪里()A.海岛周边基岩海岸B.陆地径流搬运C.鹅卵石滩就地形成D.日本暖流搬运10.与沙滩相比,大钦岛鹅卵石滩晾晒海带的优势有()①坡度陡,利于排水①鹅卵石颗粒大且表面光洁,晒干的海着品质好①昼夜温差大,海带营养成分保持好①鹅卵石滩孔隙度大,空气流通,利于蒸发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11-13题。
11.近年来,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明显的变化是()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剧增D.降水减少12.湿地面积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地()A.越年积雪减少B.冻土融化C.洪水暴涨D.退耕还湿1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湿地B.草地C.寒漠D.林地据专家研究,木刻楞(图甲)冬暖夏凉,被誉为“长寿木屋”。
木刻楞选材自然,以原木搭接排列成墙,有棱有角。
垒原木时一般都垫上苔藓(图乙),房门多数朝北开,留出南墙开窗户,以增加采光面积。
读图完成14-15题。
14.木刻愣修建注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房林木主要来自()A.耐旱的西北胡杨树B.抗寒的小兴安红松C.喜光热的海南椰子树D.喜温凉的西藏冷杉15.建造木刻楞时原木间垫上苔藓的主要目的是()A.绿化美化B.加固墙体C.吸水防潮D.防风保暖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活习惯、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在陕西关中地区有“关中十大怪”之说: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
据此完成16-17题。
16.从饮食特点反映了关中地区()A.干旱少雨,交通不便B.人少地多,粮食充足C.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D.蔬菜种植以辣椒为主17.“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关中地区()A.春末夏初阴雨连绵,戴在头上可以防雨B.冬春季节风沙较大,戴在头上可以防风沙C.夏秋季节气候潮湿,戴在头上可以防蚊虫叮咬D.一种风俗,与自然环境无关罗瓦涅米市被认为是圣诞老人的故乡,其主要景点是圣诞老人村。
每到旅游旺季,圣诞老人村便热闹起来。
在圣诞老人村,“圣诞老人”住的房子十分醒目,屋顶一直倾斜到地上。
下图示意罗瓦涅米市圣诞老人村位置。
据此完成18-20题。
18.“圣诞老人”住的房子屋顶一直倾斜到地上,是为了()A.固定房顶防止地基融陷B.防止厚重积雪压塌房顶C.方便圣诞老人爬上屋顶D.增加墙壁厚度防寒抗风19.圣诞老人村的旅游旺季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0.推测在圣诞老人村可以欣赏到的景观有()A.夏至璀璨极光B.冬至午夜阳光C.北极圈标志线D.雪地摩托车厂十多年来,中国某建筑公司在俄罗斯完成了多个质量过硬、广受赞誉的建筑项目,成为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的亮丽名片。
该公司承建的圣彼得堡涅瓦商业中心建有深达15.5米的四层地下室,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市的建筑很少建有地下室。
2015年9月,该公司正式接手修复位于莫斯科(55°45′N,37°37′E)的某工程,公司采用独创的施工方法克服了建筑企业冬季停工的困难,缩短了5个多月工期,创造了俄罗斯古建筑修复最快速度的纪录。
下图示意圣彼得堡市位置。
据此完成21-22题。
21.圣彼得堡市难以建筑地下室的主要原因是()A.地下岩层坚硬B.海水倒灌严重C.地下冻土频繁冻融D.沼泽地质特征显著22.该公司为了能够在冬季继续施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搭建封闭暖棚B.及时清理积雪C.增加灯光照明D.提供保暖衣物下图中左图示意1980-201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变化,右图示意1980-201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重心迁移轨迹。
据此完成23-25题。
23.1980-1984年水稻总产量变化趋势主要得益于()A.农业技术的发展B.种植面积扩大C.水稻需求量增加D.全球气候变暖24.影响右图所示区域水稻生长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台风B.旱涝C.滑坡D.沙尘暴25.据右图推测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增长最快的地区是()A.华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王金庄梯田(甲图所示)位于太行山的层峦叠嶂中。
当地人在数百年间,创造出了独特的山地雨养农业系统和规模宏大又独具特色的石堰(由石头垒起的田埂)梯田景观。
这里梯田要经受自然环境的考验,图中乙图显示有损毁的石堰,丙图为涉县旱作梯田核心区(深色部分)位置。
据此完成26-28题。
26.王金庄山地雨养农业系统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主要是()A.土少水多石头多B.土多水少石头少C.土少水少石头多D.土多水多石头多27.石堰梯田经受考验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指()①干旱①暴雨①寒潮①沙尘暴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8.当地有制作、存贮炒面以应对不时之需的饮食文化。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经常迁徙,方便携带B.靠天吃饭,旱涝无定C.缺水,不方便做其他食物D.没有做其他面食的技能下图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完成29-30题。
29.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低海拔地区地形较为平坦,聚落数量较多B.高海拔地区地形坡度较缓,聚落数量较少C.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30.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二、非选择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1.(2021·湖南株洲市·高三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蜇适宜生长在盐度较低、饵料丰富的海域,繁殖、成长快,幼蜇长大到可捕捞,大约只需要2个月。
营口市仙人岛村(如图)是我国海蜇捕捞业的重要基地,每年8月21日休渔期结束,随着一声令下,万船竞发捕捞海蜇。
随着潮涨潮落,捕捞海蜇的大船要在潮水涨到最满时开到捕捞海蜇的地点,将大网撒到海里,等落潮时拦住随潮水返回大海的海蜇。
由于大船无法驶近岸边,人们首先用小船去接应大船,再用马车接应小船,马车在连泥带沙的浅海滩里行走,形成“马车盘海蜇”奇观。
(1)简述仙人岛村附近海域适宜海蜇生长的条件。
(2)说明该地海蜇捕捞成本较高的原因。
(3)分析用马车接应小船的原因。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库页岛位于阿穆尔河入海口东部,西南邻日本海,东邻鄂霍茨克海。
冰河时期的库页岛曾与亚欧大陆相连,现今被鞑靼海峡与大陆隔开,海峡最窄处仅7公里。
19 世纪中后期,俄国占领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库页岛人迹罕至。
早期航海家是这样描述它的面貌:浓雾、荒凉的海岸和冰冷的冬天……;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曾计划修建连接库页岛与大陆的桥梁,但因种种原因计划一直未实施。
2008 年,俄罗斯宣布重启库页岛跨海通道的提案,预期2030年完工。
下图为库页岛地理位置及跨海大桥示意图。
(1)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库页岛与亚欧大陆相分离的过程。
(2)分析库页岛沿海地区浓雾多发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俄罗斯部分专家反对修建鞑靼海峡跨海大桥,试分析其反对的原因。
地理参考答案1-30:CDAAB BDDAB ABBBD CBBDC DAABC CABCA31.(1)处于海湾,海区较封闭,有淡水注入,盐度较低;沿岸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物质,饵料丰富。
(2)捕捞投入劳力较多,人工成本较高。
需要大船、小船、马车多次转运,运输成本高。
(3)落潮时小船远离海岸,汽车等运输工具难以靠近小船;马车轻巧,运载量较小,不易陷于海滩。
32.(1)气候变暖,陆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库页岛与亚欧大陆之间的低地,形成海峡,使其与大陆分离。
(2)夏季;夏季水温高,蒸发强烈,空气中水汽含量高;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水汽凝结,易形成海雾。
(3)位置偏远,人口稀少,与库页岛之间的交通需求少;大陆本土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无法实现交通向西的延伸; (库页岛与大陆之间)海运发达,对大桥的需求不高; 纬度高,水面流冰多,桥梁存在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