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提纲及平时积累学习重点汇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一、大体框架1.古代文学史的划分: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2.文学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修辞手法的逐渐成熟、文体多样化、作家人物形象逐渐丰满二、夏商周文学1.夏代文学:《夏小正》、《史记》中记录的文学成果2.商代文学:甲骨文、《诗经》3.周代文学:《周易》、《尚书》三、秦汉魏晋文学1.秦汉文学:《楚辞》、史书体裁的发展2.魏晋文学:建安文学、乐府诗、骈文、魏晋之难3.创造性的文学理论:刘勰的《文心雕龙》四、南北朝隋唐文学1.南北朝文学:乐府民歌、士人诗、佛教文学2.隋唐文学:唐诗的发展、辞章体诗、玄宗时期的文学繁荣3.文化交流与诗歌的发展:唐代与西域的交流、唐代与日本的交流、诗歌和绘画的结合五、宋元明清文学1.宋代文学:唐宋八大家、宋词的发展、宋代戏剧3.明代文学:洪武年间的文艺运动、明代小说的发展4.清代文学:四大传奇、三言、八旗文学六、文学理论1.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观念:治身、齐家、治国、和天下2.文学批评的发展:修辞手法的研究、文体论争、诗歌的审美标准3.审美观念的转变:宋代理学对文学的影响、《红楼梦》的写作风格对小说的影响七、作家人物1.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屈原、诗经的作者、严子陵、张衡、刘勰、杜甫、李白、李商隐、苏东坡、白居易、王安石、辛弃疾、杨万里、陆游、曹雪芹等2.文学作品的背后人物:《红楼梦》的曹雪芹与高鹗、《水浒传》的施耐庵与罗贯中、《西游记》的吴承恩、《活佛骑鲸记》的吴祯八、中国古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比1.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与世界文学的异同2.中外文学作品的交流与影响3.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九、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1.对文学文本的解读与分析2.对历史背景的研究3.对文学理论的研究4.文学批评和评价方法的探索以上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复习提纲,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详细拓展和调整。
最后,希望你能够有效地复习,顺利通过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整理1.《世说新语》内容:《世说新语》的原名是《世说》。
其编纂者为刘义庆。
其主要内容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淡。
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从而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
2.《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国南方民间流行的祭祀乐歌加工,润色而成的一组抒情诗。
共11篇:《东皇太一》《国殇》《礼魂》《东君》《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
其具有明显的表演性,是歌,乐舞三者合一的。
艺术成就:诗人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和人神杂糅的手法,创造了一系列鲜活的神灵形象。
在塑造艺术形象时,善于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和景物、环境气氛与描写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语言清丽华美,简练传神,音调铿锵,韵味悠长。
3. 《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
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与秦嘉的《赠妇诗》多有相近之处。
除了游子之歌,便是思妇之词,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及思妇闺愁是它的基本内容。
6.永明体:齐梁陈三代是新诗体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所谓新诗体,是与古诗相对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因为这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永明间,故又称永明体。
新体诗产生的关键是声律论的提出。
发现四声并将它运用到诗歌创作之中而成为一种人为规定的声韵,这就是永明体产生的过程。
7.诗经四家诗:四家诗是汉代传授诗经的鲁、齐、韩、毛四象诗说的合称。
《鲁诗》为鲁人申培所传,《齐诗》为齐人辕固所传,《韩诗》为燕人韩婴所传,毛诗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传。
8.《毛诗传笺》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
集古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诗》的《诗故训传》作注。
1.陶渊明的艺术渊源及艺术特点:特点:①情景事理的浑融。
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状,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悟出之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一、前秦时期的文学1.前秦时期文学的特点和背景分析:前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衰荣交替的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
由于战乱和政治压迫,文学创作受到严重限制,出现了文学的衰落。
二、南北朝时期的文学1.南北朝时期文学的特点和背景分析: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分裂,政治动荡,社会动荡,文学创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主要表现出悲壮、抒情的特点。
2.南北朝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代表作品有《陈情表》、《孔尚任表状》等,代表作家有陈寿、陆机等。
三、隋唐时期的文学1.隋唐时期文学的特点和背景分析: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文学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隋唐时期的文学主要表现出豪放、骚气和儒雅的特点。
2.隋唐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代表作品有《长恨歌》、《鹿柴》等,代表作家有白居易、岑参等。
四、五代时期的文学1.五代时期文学的特点和背景分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动荡的时期,文学创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五代时期的文学主要表现出忧愤、辽阔和浪漫的特点。
2.五代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代表作品有《观差》,代表作家有李煜、李清照等。
五、宋元时期的文学1.宋元时期文学的特点和背景分析:宋元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风华绝代的时期,文学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宋元时期的文学主要表现出纤细、含蓄和深沉的特点。
2.宋元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代表作品有《红楼梦》、《水浒传》等,代表作家有杨万里、文天祥等。
六、明清时期的文学1.明清时期文学的特点和背景分析: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稳定但思想封闭的时期,文学创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明清时期的文学主要表现出懦弱、顺从和自卑的特点。
2.明清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儿女英雄传》等,代表作家有施耐庵、吴敬梓等。
七、现代文学1.现代文学的特点和背景分析: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它在接受和吸收西方文学的同时,保留了中国文学传统的一些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绪论1. 文学与外在环境之关系2. 中国文学与宗教之关系3. 「文学通史」、「文学断代史」、「文学专史」的特性与重要著作4. 民间文学与文人创作的关系5. 历代文体兴盛与帝王提倡之关系6. 中国「文体」观念的演进与代表著作7. 「文学运动」的特质先秦诗经1. 简述诗经的作者与时代。
2. 孔子删诗之说的商榷。
3. 何谓「六义」,试举例说明。
4. 何谓「四始」?各家说法中裴普贤先生认为《史记》的四史说最为乎实,何故?5. 试比较《诗经》与《楚辞》的不同。
先秦散文1. 请简述先秦散文的发展梗概。
2. 先秦散文中,《左传》、《国语》、《战国策》的文章有何特色?先秦楚辞1. 何谓「楚辞」?楚辞的艺术特色与成就为何?2. 何谓「离骚」?〈离骚〉写作的时代背景与情志内容为何?3. 何谓「九歌」,九歌的文学特征为何?4. 试比较《诗经》与《楚辞》的不同。
先秦神话1. 何谓「神话」?中国神话的类型与题材有哪些?2. 请介绍几本保存中国古神话的重要典籍。
先秦文论1.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莫不同祖风骚」,李白〈古风〉:「劣于汉魏近风骚」,何谓「风骚」?其代表的文学精神为何?汉赋1. 「赋」的文学特征如何?赋体文学发展的源流与演变如何?2. 汉代辞赋分「写物」、「言志」两大系统,请举例说明。
3. 汉赋全盛时期,重要赋家及其作品介绍。
4. 汉赋兴盛的的原因为何?5. 汉赋受到儒家何种理念的支持?此理念与实际相符的情形如何?6. 两汉赋体的演变与发展。
汉散文1. 两汉散文概述。
2. 请概述汉代散文的成就。
3. 试述《史记》的文学成就。
4. 史记的文学价值。
5. 王允说:「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王固认为:「司马迁著书,……微文刺讥。
」《史记》是否为谤书?试抒己见。
6. 试比较司马迁《史记》与班固《汉书》文章风格、取材、内容之异同。
7. 试述王充之文学见解。
汉代诗歌1. 何谓「乐府」?乐府官署的兴废时期为何?与文学的关系如何?2. 郭茂倩《乐府诗集》有关汉乐府之分类如何?试列举诗例说明。
古代文学史复习纲要(总)(1)
古代文学史复习纲要(总)(1)古代文学史复习纲要第一部分:先秦文学一.概论①中国文学的起源:1、远古歌谣和神话,称之为传说时期的文学2、商朝的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是早期的文字记载②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
1、夏商时期意识形态以原始宗教为主,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夏商文学与原始宗教联系紧密。
商代出现了完整的散文作品,代表作为《商书》。
2、周代礼乐文化成为主流,周代的的文学开始关注历史与现实,“史官文化”成熟。
春秋时期文人将目光投向现实社会与人生,构建出种种社会理想,说理散文得到发展。
3、战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③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夏商西周由巫到史,表现出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的嬗变;西周时期,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春秋战国,士族兴起,社会作用日益重要,文化知识由贵族转移到士族手中。
*贵族官学教授六艺——礼、乐、射、驭、书、数二.上古神话①神话的概念:以故事的形式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现象,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②神话的要素包括:1、要有一件或一件以上的故事,故事中必定有主角,主角必定有行动。
2、神话必须要牵涉“非常”的人物或事件或世界——超自然的,神圣的,神秘的。
3、神话从讲述者或他的同一个文化社会的人来看不是假的,是真的史实。
③重点篇目:1、《诗经》中的《商颂.玄鸟》、《大雅.生民》;《楚辞》中的《天问》;《穆天子传》;《淮南子》;《山海经》2、《淮南子》对神话搜罗相当宏富,中国古代著名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留于《淮南子》中。
3、《山海经》最具有神话价值,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载上古地理的书。
精卫填海——《北山经》鲧禹治水——《海内经》夸父逐日——《海外北经》黄帝擒蚩尤——《大荒北经》④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三.诗经①定义: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都是歌词,共305篇,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全书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作品。
大三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
一、元代文学有哪些特色?熟悉其发展脉络。
特色:1、俗文学取代雅文学,占据文学的主题地位。
2、叙事文学较之抒情文学发达。
3、具有自然显畅、活泼生动的美学风貌。
二、元代戏曲繁荣的原因(一)经济繁荣,城市发展。
元代城市经济在宋金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从而为元杂剧的兴盛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庞大的市民阶层,是元杂剧的观众基础;发达的商业经济,为元杂剧的演出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物质条件,例如演出场所、舞台设备、服装道具等等。
另一方面,城市的文化生活也较前有更大更多的需要,而戏剧演出又正是满足城市文化生活需求的最好形式。
(二)元代统治集团对歌舞的特殊爱好。
蒙古人的文化修养及其性格决定了他们难以对纯粹的书面文艺产生兴趣,所以歌舞伎月成为他们的嗜好。
于是打破了传统的诗词文学与世俗文学的不平等关系。
这种态度也影响到士大夫阶层。
当时很多的统治者在出征时都要带上演出班子。
而且戏剧演出是一种能够得到各阶层观众普遍欢迎的艺术形式,识字的和不识字的都能在剧场中满足自己的文化娱乐需求。
剧作家为了适应观众的兴趣,所作剧本首先要雅俗共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这就拉近了戏剧文学与人民群众生活的距离。
(三)专业作家群的形成。
元蒙统治者把全国各族人民被分为四等,他们的政治地位、法律待遇、经济负担等都不平等。
特权阶层横行无忌,官府又异常残暴,给人民带来很多痛苦。
此外,科举在元代被废止了近八十年,堵塞了广大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的出路,从而使他们不得不往其他方面发展。
当时的读书人,或栖身田园过隐逸生活,或沦落风尘混迹歌楼妓馆以卖文为生,即从事杂剧和散曲写作。
元代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下降,走向瓦舍书会,扩大了戏剧创编队伍,也使戏剧家自身更多地深入社会,接近人民,丰富了写作素材。
三、元杂剧与南戏的概念是什么,三者的主要作家作品有哪些?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成熟的戏剧形式,它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了散韵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1.定义:上古神话,从本质上说,是原始人类基于生存需要和幼稚思维,对自然、自身和社会想象出来的种种呈现和描述。
第二章殷商西周的书面散文1.现存资料显示,甲骨卜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书面散文。
2.《尚书》是最早的记言为主的历史散文总集。
第三章《诗经》1.名解诗三百:《诗经》收诗305篇,大多始于西汉初年,终于春秋中叶,主要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陆续出现的诗歌作品。
赋比兴:朱熹《诗集传》中界定最为简明。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比兴的运用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风雅颂:乃音乐分类。
“风”即歌调乐调,特指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曲调,即曲风乐歌。
“雅”是西周王朝都城及王畿地区音乐。
“颂”《诗经》中多为祭祀活动中用乐或配舞之歌。
诗六义:《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包括六个概念,两个问题。
“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
2.诗经内容:(1)《周颂》中的祭祖诗崇事先祖以加强宗脉地位,《诗经》中的祭祀诗大多伴随宗庙祭仪而创作和使用。
(2)《大雅》中的周族“史诗”以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历史,反映了从周始祖后稷出生到武王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
(3)农事牧猎诗真实地记录了与周人农业生产相关的宗教活动和风俗礼制,反应了周初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以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典礼宴饮诗(5)怨刺诗和讽刺诗西周中叶以后,特别是西周末期,朝纲废弛,社会动荡,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弊的怨刺诗出现了,这种诗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
(6)战争徭役诗和思妇诗写征战、徭役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从总体上看,战争徭役诗,大多表现对战争、徭役的厌倦,含有较浓郁的感伤思乡,恋亲的意识,开创了后代边塞诗的先河。
(7)《国风》中的婚恋诗3.艺术特点:写实与“诗言志”①叙事或含有较多叙事成分的诗体上,以简朴质直的写实方式,陈述了田猎郊游,日常劳作乃至居食婚姻生活的过程或片段。
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自学考试题型笔记
古代文学复习一、基础知识(选择、填空)1、现存最早的可信的原始诗歌中最能体现原始宗教特色的是《伊蓍氏蜡词》。
2、神话传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诗作305篇。
4、《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分风、雅、颂三类:风即十五国风,是各地民间乐歌,160篇;雅是王畿乐歌,105篇;颂指宗庙祭祀乐歌,40篇。
5、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总集是《尚书》。
6、《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7、《战国策》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
8、《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
9、孟子主张“仁政”“王道”、倡导民本思想。
10、先秦诸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庄子。
11、“人定胜天”体现了荀子的唯物思想。
12、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
13、《天问》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是一篇体制奇特的长诗。
14、宋玉的代表作是《九辩》。
15、汉赋分三类:骚体赋、大赋、小赋。
16、骚体赋的代表作家是贾谊,主要作品是《鵩鸟赋》、《吊屈原赋》。
17、枚乘《七发》标志着大赋的形成。
18、大赋最有成就的作家是司马相如,其代表作是《天子游猎赋》,由《子虚赋》、《上林赋》组成。
19、汉初政论文的主要代表作家是贾谊与晁错。
20、汉代记事散文的代表是刘向的《说苑》、《新序》、《列女传》。
2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
全书130篇: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
22、《汉书》中部分未完成的《表》、《志》由班昭和马续补写而成。
23、曹操是建安时期的精神领袖,他的四言乐府梗慨多气、质朴警策。
24、曹丕的二首《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
25、曹植字子建,钟嵘《诗品》誉之为“建安之杰”。
26、《孔雀东南飞》是汉魏乐府中成就最高的叙事长诗。
27、阮籍的代表作为《咏怀》82首,深于比兴,喜用典故,诗风隐晦曲折。
28、最能代表太康体诗风的诗人是人称“陆海”的陆机与人称“潘江”的潘岳。
大学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提纲及平时积累学习重点汇编
第一章、《诗经》❖《诗经》概况。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春秋末编定,收入西周初至春秋中约500年的诗歌,305篇,加上《小雅》中6篇,有目无诗的“笙诗”,共计311篇,举其成数,故曰“《诗》三百”。
由风、雅、颂三部分构成。
收集渠道:采诗和献诗。
最初编订:周王朝乐官的筛选、整理、编定,非一人一时之工。
最后改定:“孔子删诗”。
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风、雅、颂是诗的性质、音乐体制上的分类,赋、比、兴则是诗的作法上的分类。
❖《诗经》的内容《诗经》从主题来分,可分为社会政治诗、情爱诗、史诗和农事诗。
❖赞美或讽刺政治,发抒感慨,表达对生活的愤懑和忧伤。
❖(一)百姓对统治者的讥刺特征:形象生动,情感浓郁,题材:❖1、揭露和讽刺宫廷丑闻。
❖2、指斥统治者荒淫无耻。
如《鄘风·相鼠》。
❖3、怨刺繁重的徭役。
如《王风·君子于役》。
❖4、述写战争带来的痛苦。
如《豳风·东山》《邶风·击鼓》。
❖5、抒发对劳动分配不公社会现象的不满。
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
(二)官吏对政治的不满题材:❖1、小吏劳逸不均之怨。
如《小雅·北山》。
❖2、高官近臣忧国忧民之情,或对高层统治者昏庸无道的斥责。
如《小雅》之《正月》、《节南山》、《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大雅》之《抑》、《荡》、《桑柔》、《召旻》、《瞻卬》。
(三)人生感慨和郁结情怀特征:深刻的人生哲理。
题材:❖1、人不如物的叹息。
如《桧风·隰有苌楚》。
❖2、不被理解的悲哀。
如《魏风·园有桃》。
❖3、家国沦丧的哀思。
如《王风·黍离》。
(四)对贤者的赞美题材:赞美尽瘁为公的执政者。
如《召南·甘棠》。
❖歌咏爱情,抒写恋爱、婚姻的甜蜜和苦恼,反映周人生活的侧面。
(一)爱情诗1、大胆示爱诗。
表达男女间的悦慕,直率、大胆而浪漫。
如《郑风·溱洧》《召南·摽有梅》《郑风·狡童》《郑风·褰裳》《召南·野有死麕》。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各章节考点、重点总结
神话是关于神的故事,出于想象和幻想,反映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的愿望,是时代的产物。
我国神话主要散见于《楚辞》、《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
创世神话(初民对天地开辟和人类诞生的解释):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自然灾害神话(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伟力):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战争神话(远古战争神话中,最精彩的就是有关黄帝的故事):黄帝战蚩尤。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
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
运用的基本句式是四言。
政治讽喻诗——《小雅·十月之交》、《君子于役》、《邶风·击鼓》、《鄘风·相鼠》婚恋诗——[基本内容: 1.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
2.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
3.写夫妇间深挚的情爱。
4.表现弃妇的悲凄境遇。
]如《邶风·静女》、《国风·周南·关雎》、《周礼·媒氏》、《陈风·月出》、《郑风·将仲子》、《鄘风·柏舟》、《齐风·鸡鸣》、《郑风·风雨》、《唐风·葛生》;弃妇诗:《邶风·谷风》、《卫风·氓》(写妻子被丈夫无情抛弃,折射了比较深刻的社会问题,反映了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卑下、附庸的情状。
)史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是周人的五篇著名史诗,它们叙述了自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诗经》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朱熹)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
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各章节重点、考点总结
3、四家诗: 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2、孔孟:孔子和孟子的合称。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称为“至圣”,《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的语录体著作。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重要代表,后世称为“亚圣”,《孟子》是以记载孟子言行为主的语录体散文。
3、老庄: 老子和庄子的合称。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后学对他思想的记载和发挥。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的代表,《庄子》是他与其后学的著作的合辑。
2、建安七子: 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 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第二章《诗经》
1、《诗三百》: 在先秦时称“诗”或“诗三百”。《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
2、风雅颂: 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大学古代文学期末考试资料整理
第一讲先秦文学一、先秦文学概说早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先秦散文——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1、历史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
二书体现了早期历史散文的特征。
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
二书标志着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
《战国策》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早期诗歌(《诗经》、楚辞)先秦散文——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
《论语》其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高超的语言运用水平上。
《墨子》文质意显,富于逻辑性。
《老子》以玄深的哲理思辩和精妙的诗一般的语言相结合,显示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
《孟子》的散文体现着语录体向专题性论文的过渡,其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高超的论辩艺术。
《庄子》其文章以奇妙的构思、汪洋恣肆的语言、浪漫的风格,都体现了在诸子散文中的独特地位和辉煌的文学成就。
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
《诗经》简介《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诗经》在先秦称为《诗》,或举其整数称“诗三百”。
到汉代,《诗》被朝廷正式奉为经典之一,才出现《诗经》的名称,并沿用至今。
《诗经》的分类《诗经》由于音乐的不同。
划分为风、雅、颂。
风——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雅——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当时人们把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看成正声。
颂——有形容的意思,它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诗经》的内容一、祭祀诗二、劳动农事诗三、燕飨四、怨刺五、战争徭役六、婚姻爱情《诗经》中的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小雅·鹤鸣》)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卫风·淇奥》)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大学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略)
第二章、《诗经》
《诗经》概况。六义。 《诗经》的内容和艺术特征。 重点篇目:燕飨诗《鹿鸣》;怨刺诗
《黍离》;战争徭役诗《君子于役》 《击鼓》;婚恋情爱诗:《关雎》《静 女》《蒹葭》。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概况:尚书、春秋、国语、左传、
《史记》代表性篇章。
第三章、两汉辞赋
汉赋发展三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作
家和作品。 司马相如。
第四章、两汉诗歌
乐府、《古诗十九首》 汉乐府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 三 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建安诗歌
建安风骨。 三曹的创作情况。
曹操《蒿里行》《短歌行》;
曹丕《燕歌行》 。
战国策。 《左传》、《战国策》的艺术特征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
《论语》 《庄子》的思想与艺术手法。
第五章、屈原和楚辞
楚辞、《离骚》。 屈原的创作(《九章》、《九
歌》)和艺术成就。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一章、两汉散文(略) 。
第二章、正始诗歌
阮籍和嵇康。 阮籍《咏怀诗》其一。
第三章、两晋诗歌
太康诗风代表作家。陆机、潘岳。
第四章、陶渊明
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和艺术特征。
《归田园居》一、三,《饮酒》五,
《读山海经》其一,《归去来兮辞》。
第五章、南北朝诗歌
谢灵运与其山水诗的特点、成就。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第三编: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
初唐诗歌
初唐四杰
陈子昂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们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边塞诗派 王维山水诗的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1. 概述
- 古代文学史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 典籍分类与学派发展
2. 先秦文学
- 《诗经》以及先秦的诗歌创作特点
- 《楚辞》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 《论语》对后世文学产生的影响
3. 秦汉文学
- 秦简和汉简的文学遗存
- 《楚辞》的影响延续和发展
- 赋、辞、赋、诗的兴盛
4. 魏晋南北朝文学
- 《文选》的编纂和文学地位
- 庾信、阮籍、卢照邻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 隋唐文学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5. 唐代文学
- 唐诗的特点和创作风格
- 白居易、杜牧、杜甫等代表诗人及其作品- 唐代散文的流派和代表作品
6. 宋代文学
- 宋词的特点及代表作家
- 苏洵、苏轼、欧阳修等作家及其作品
- 宋代小说的发展和代表作品
7. 元明清文学
- 元曲和明清戏曲的特点和流派
- 文人画的兴盛和代表作家
- 清代诗词的特点和代表诗人
8. 总结
-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 文学与社会、历史的相互关系
- 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和价值
- 复要点概括
以上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下期末重点复习资料的大纲,根据这些重点去查阅和理解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复习有助于梳理知识框架和把握重点。
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古代文学史(三)复习提纲一、填空、选择之类的客观题小说话本的结构包括:入话、正话与结尾关汉卿在著名套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表白说:“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称《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其戏剧冲突的性质是社会悲剧与伦理道德悲剧。
他还著有平民喜剧《救风尘》和《望月亭》分别塑造了谭记儿、赵盼儿这两个女性英豪的形象。
历史剧《单刀会》是一部诗人史剧。
王实甫《西厢记》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理想。
其主线是张君瑞崔莺莺恋爱双方与老夫人的冲突,副线是双方彼此以及与红娘的冲突。
白朴的代表作《梧桐雨》讲述的是李杨题材。
白其爱情喜剧《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井底引银瓶》。
主人公分别是李千金、裴少俊。
马致远杂剧代表作《汉宫秋》是一部具有强烈抒情色彩的诗人史剧。
王国维认为同为历史剧的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其悲剧精神与西方悲剧最接近,主人公是程婴、屠岸贾。
郑光祖《倩女离魂》取材于陈玄祐的《离魂记》。
元人南戏中被称为四大南戏的是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和拜月亭记。
《琵琶记》是高明根据宋元戏文《赵贞女》改编而成的,被称为“南戏之祖”,其男女主人公分别叫做蔡伯喈、赵五娘。
元散曲中,《高祖还乡》的作者是睢景臣,《借马》的作者是马致远。
元散曲清丽派的作家以张可久为首。
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称诸葛亮、关羽、曹操为《三国演义》的“三绝”:智绝、义绝、奸绝。
毛评本是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整理批评的一个本子,表现出很强的拥刘反曹倾向。
鲁迅评价说三国中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
空城计、青梅煮酒、温酒斩华雄这几个情节的关键人物是哪些?历史演义小说还包括《列国志传》《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等。
《水浒传》的版本根据文字的详略、描写的密疏可分为繁本和简本两大系统。
明末金圣叹砍掉了七十一回以后的内容,世称“贯华堂本”。
故事始于“洪太尉误走妖魔”,终于“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大学国文期末知识点总结
大学国文期末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化和文学古代文化与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开端,是中华文化的根基。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起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宝库。
在古代文学中,有诗、词、曲、赋、文等文学体裁,这些文学作品贯穿了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文化传承,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 古代文化与文学的源流古代文化是指古代社会的文明、风俗、风景、文物等,它包括了古代社会的一切物质与精神文化内容。
古代文学是这些内容的精华,包括了文言文、古代诗词、古代戏曲等。
古代文化与文学的源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 史前文化史前文化是指远古时期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在中国,史前文化主要有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这些史前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及其文学的发展。
b. 奴隶社会文化奴隶社会文化是指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封建社会初期的文化。
在中国,奴隶社会文化主要有夏、商、周等古代社会的文化。
这些奴隶社会文化的兴起,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与传承提供了条件。
c. 封建社会文化封建社会文化是指从封建社会初期至封建社会末期的文化。
在中国,封建社会文化主要有三国文化、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文化。
这些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兴盛提供了环境与条件。
2. 古代文学体裁古代文学体裁是指古代文学的各种文学作品形式。
古代文学体裁包括了诗、词、曲、赋、文等。
这些文学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传承以及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a. 诗古代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文学体裁。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古代诗有很高的地位,它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诗的形式有很多,如五言诗、七言诗等,内容也有很多,如爱国主义诗、哲理诗、描写自然诗等。
b. 词古代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文学体裁之一。
古代词的形式有很多,如五言律词、七言绝句等,内容也有很多,如爱情词、离别词、哀怨词等。
大学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古代文学史1、简述元杂剧剧本的体制特点(1)元杂剧的基本结构形式为四折一楔子。
折或称摺,主要指音乐上一个完整套曲。
一折就是与一套曲子相适应的一个较大的剧情段落,是杂剧的一个组织单位。
一本四折,就是指一个剧本采用不同宮调的四套曲子和穿插其间的科白,构成戏剧情节发展中的四个段落。
楔子原指木工在榫头上加进一块上宽下窄的楔形木片,元杂剧借此表示对戏剧情节的一个补充,用来交代人物、情节,埋下伏线,加强联系(2)元杂剧的脚色分为旦,末、净、杂四大行。
旦扮剧中女性。
末扮剧中男性。
净以扮演刚强狞恶的人物为主,多扮男性,也偶有扮演女性者。
不属于以上三类,或脚色不明的其他人物,可统称为杂。
(3)元杂剧以曲辞为主要部分曲辞是元杂剧的主要部分,是剧本文学价值高低的标志。
(4)元杂剧以宾白和科泛为辅助部分。
宾白指剧中人物说白部分。
元杂剧还把有关动作、表情、效果等舞台指示叫做科或科泛。
2、为什么说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1)关汉卿卓越的艺术才能,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社会各阶层人物都写得栩栩如生,既有鲜明的性格,又能深刻地反映时代的本质。
特别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大批妇女形象:如善良刚强的窦娥、泼辣老练的赵盼儿、有胆有识的谭记儿、温柔多情的王瑞兰、娇憨倔强的燕燕、坚韧沉着的王母,无不跃然纸上。
(2)关汉卿善于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去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窦娥的反抗性格和复仇意志就是通过对她的一连串愈来愈严重的迫害逐步显露出来的。
(3)关汉卿在关目处理、结构布局、场面安排等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即紧凑、集中并富有典型性。
结构多为一人一事,主脑清楚,剧情发展迅速,又曲折多变。
例如:《窦娥冤》从楔子到第一折,中间跨越十三年,略去了窦娥的童养媳生活、完婚、丈夫去世和守寡等一系列事件,只在第丁折开始时由蔡婆做了简单交代。
这样就可以腾出篇幅,集中刻画窦娥和张驴儿、桃杌之间的那场生死斗争。
(4)关剧的语言,向来被称为“本色”、“当行”,与重视词藻的“文采派”并称,成为“本色派”的代表。
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重点
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重点好好背。
必过!!!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重点一、填空1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
2甲骨卜辞是我们今天能见到的最早的简短散文,可以算是散文的萌芽。
3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4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
5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6中国文学史上的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秦妇吟》。
7建安之杰:曹植。
8墨子时论:尚同、尚贤、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9战国四公子: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10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1《孔雀东南飞》最早出处:《玉台新咏》。
12《史记》体例:纪传体。
13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4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书:《汉书》。
二、解释词语略三、名词解释。
原始诗歌:原始诗歌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它出现于原始社会,是在原始人类为求得生存发展的集体劳动中产生的。
是为了协调劳动劳作,鼓舞唠叨情绪随口唱出来的,它算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
原始诗歌是集体的口头创作,它以劳动为主题,带有不同程度的原始宗教意识,是歌、乐、舞三者结合为用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它内容丰赡,全面地反映了周代的社会面貌,其中民歌最富于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句式以整齐的四言为主,多用重章迭句与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丰富多采,朴素优美,音节自然谐和,富有艺术感染力。
楚辞: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
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吸取民间文学营养,利用楚国民歌的传统形式,创造了句式参差灵活的“楚辞”体。
他的作品有《离骚》、《九章》等二十多首光辉诗篇,这些诗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比喻生动,词藻绚丽,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树立了榜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诗经》❖《诗经》概况。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春秋末编定,收入西周初至春秋中约500年的诗歌,305篇,加上《小雅》中6篇,有目无诗的“笙诗”,共计311篇,举其成数,故曰“《诗》三百”。
由风、雅、颂三部分构成。
收集渠道:采诗和献诗。
最初编订:周王朝乐官的筛选、整理、编定,非一人一时之工。
最后改定:“孔子删诗”。
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风、雅、颂是诗的性质、音乐体制上的分类,赋、比、兴则是诗的作法上的分类。
❖《诗经》的内容《诗经》从主题来分,可分为社会政治诗、情爱诗、史诗和农事诗。
❖赞美或讽刺政治,发抒感慨,表达对生活的愤懑和忧伤。
❖(一)百姓对统治者的讥刺特征:形象生动,情感浓郁,题材:❖1、揭露和讽刺宫廷丑闻。
❖2、指斥统治者荒淫无耻。
如《鄘风·相鼠》。
❖3、怨刺繁重的徭役。
如《王风·君子于役》。
❖4、述写战争带来的痛苦。
如《豳风·东山》《邶风·击鼓》。
❖5、抒发对劳动分配不公社会现象的不满。
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
(二)官吏对政治的不满题材:❖1、小吏劳逸不均之怨。
如《小雅·北山》。
❖2、高官近臣忧国忧民之情,或对高层统治者昏庸无道的斥责。
如《小雅》之《正月》、《节南山》、《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大雅》之《抑》、《荡》、《桑柔》、《召旻》、《瞻卬》。
(三)人生感慨和郁结情怀特征:深刻的人生哲理。
题材:❖1、人不如物的叹息。
如《桧风·隰有苌楚》。
❖2、不被理解的悲哀。
如《魏风·园有桃》。
❖3、家国沦丧的哀思。
如《王风·黍离》。
(四)对贤者的赞美题材:赞美尽瘁为公的执政者。
如《召南·甘棠》。
❖歌咏爱情,抒写恋爱、婚姻的甜蜜和苦恼,反映周人生活的侧面。
(一)爱情诗1、大胆示爱诗。
表达男女间的悦慕,直率、大胆而浪漫。
如《郑风·溱洧》《召南·摽有梅》《郑风·狡童》《郑风·褰裳》《召南·野有死麕》。
2、温雅思恋诗。
温文典雅地表达出纯真深挚的爱情。
如《邶风·静女》《陈风·月出》《秦风·蒹葭》《周南·关雎》。
3、情礼悖逆的低吟。
描写真情与礼教间的矛盾带来的无奈和感伤。
如《郑风·将仲子》《鄘风·蝃蝀》。
(二)婚姻诗1、嫁娶的喜与悲。
如《周南·桃夭》与《召南·鹊巢》。
2、夫妻的日常温情。
如《郑风·女曰鸡鸣》。
3、久别重逢的惊喜。
如《郑风·风雨》。
4、婚变者的反思和哀怨。
如《邶风·谷风》《卫风·氓》。
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是歌功颂德之作。
(一)周人的民族发展史:《大雅》五诗。
1、篇目:《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2、内容:叙述了周人自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歌颂周先王领导人民兴建周邦的历史功绩。
(二)周人的农事情状:《豳风·七月》:最著名的农事诗,《诗经·国风》中最长诗。
《周南·芣苢》:艺术水平最高。
(三)周人的礼俗观念:1、叙述婚姻的礼俗。
如《齐风·南山》:“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2、叙述生育的习俗。
3、叙写贵族的生活。
①宴享诗:描写聚会宴饮、歌颂祝福。
如《小雅·鹿鸣》。
②歌咏兄弟朋友情谊。
③表现父子夫妻矛盾。
《诗经》艺术特征一、现实主义精神:中国现实主义的开端。
质实率真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构成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1、情感真实。
2、抒情方式坦率直白。
3、叙事性诗作也包含感情。
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三、句式、章法和语言特点:1、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2、以四言为基本句式。
在此基本句式下,参差变化,比较灵活。
3、节奏鲜明,音韵协洽,有天然音乐美感。
4、语言很有特色。
①词汇丰富。
②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和叠字。
不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重点篇目:燕飨诗《鹿鸣》;怨刺诗《黍离》;战争徭役诗《君子于役》《击鼓》;婚恋情爱诗:《关雎》《静女》《蒹葭》。
第二章、先秦历史散文尚书概况:《书经》。
中国最早史书,重大政治文件汇编。
上溯尧舜,下讫春秋秦穆公,跨时1500多年。
内容:古帝王文告、军臣谈话记录。
作者:可能是史官。
春秋概况:鲁国编年史,孔子修订。
我国第一部系统编年史。
鲁隐公(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
历史大纲,文字简短。
“春秋三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并称“春秋三传”。
前两传纯用义理释《春秋》,《左传》配合《春秋》记录有关史事(亦阐《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孔子修订《春秋》寓有意,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即所谓“微言大义”,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国语概况:我国现存第一部记言体国别史,约战国初成书。
自西周穆王征犬戎,至韩、赵、魏三家灭智伯,约500年历史。
21卷,以国分类,各自成章。
《春秋外传》。
可能为各国史官所载,整理润色而成,西汉刘向考校最后定型。
历史文集汇编。
记言为主,兼以记事。
上层统治阶级士大夫的言论、辩论,反映历史事件,探讨兴衰治乱根源。
首先,史料汇编,各国史官风格不同,不能苛求;其次,人神并重,由对天命的崇拜,转向对人事的重视。
最后,虚构章节往往是全书点睛之笔。
左传概况:一般认为是鲁国太史左丘明所作名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
成书: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
系采取《春秋》的大纲,并参考当时史籍写成。
性质:是当时一部规模最大的编年体史书。
战国策。
名称:国别体史书。
《国策》、《国事》、《事语》、《短长》、《修书》等。
作者:不可考。
战国、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成。
经西汉末学者刘向整理编订,正式定名为《战国策》。
内容:始于战国,止于秦灭六国(前460 —前220 ),约240余年。
记叙战国时代谋臣策士们的言论及活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和各诸侯国社会矛盾。
《左传》的艺术特征(一)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
既叙述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又使所传达的事件蕴涵意趣,而非流水帐式的史事记述。
叙述史事时,常借助人物形象的描写,描绘他们的言语、行为和彼此间的关系,甚至带有小说、戏剧色彩。
(二)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借助人物的言谈和举止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不仅写出人物的某一方面突出的性格特点,而且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甚至能够写出性格的发展。
(三)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以擅写战争著称:首先,注重叙述战前谋划。
其次,描绘战争场面简洁生动。
再次,叙事或写人物,细节传神。
(四)善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战国策》的艺术特征(一)铺张辩丽,夸饰恣肆。
(二)把握心理,循循善诱,情理服人。
(三)摹绘人物,形貌毕肖。
语言性格化,行为传神。
情节完整细致、生动曲折。
求“奇”。
重奇策异智和奇行异举。
(四)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第三章、先秦诸子散文《论语》1、概况:记述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论集。
较忠实记述了孔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体系。
约在战国初,由孔子之弟子后学编纂而成。
《论语》的文学价值:优秀的语录体散文。
首先、言简意赅,含蓄隽永。
(1)议政论道之语:坐而论道,简要凝练,生动形象,富于感情色彩。
(2)循循善诱之教:其文富于变化,言辞娓娓动人。
《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评文说艺之见:有文采且富于变化,用语简练含蓄而余味无穷。
《论语·为政》: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其次、人物形象,鲜明具体。
再次、首创语录文体,影响深远。
特点:一是文辞贴近口语,通俗自然,亲切。
二是所录要言不烦,精粹..三是有感而发,真实《庄子》的思想出世哲学。
人生态度: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
精神追求:逍遥自在。
世界认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评价:本性和追求的矛盾。
《庄子》的艺术手法。
超凡脱俗的思想/峥嵘浩荡的议论/汪洋恣肆的文风/恢诡谲怪的形象第一,异彩纷呈的故事情节。
题材选择上,注目于寓言和神话,既有对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的加工,也不乏自出机杼的即兴创作。
第二,奇幻谲诡的想象。
重视不带功利性的审美规律,寓思想于千奇百怪的形象中,运用想象与虚构,以极富神奇色彩之笔,描绘惊世骇俗的超现实形象。
第三,空灵飘忽的行文风格。
文中故事连环相套,故事间跳跃式的承接,造成了结构、行文的空灵飘逸。
第四,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
第五,细腻逼真的描写。
鸟、兽、虫。
鱼、灵龟、大树,风、云山、水,神怪、异人,无不写得惟妙惟肖、绘声绘色。
第六,谐趣和讥刺横生。
寓言大多带有谐谑和讽刺意味。
第四章、屈原和楚辞楚辞概说:继《诗经》之后,战国后期,产生于我国南方的一种新诗体。
“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楚辞的本义是楚地的歌辞,代表作家是屈原和宋玉。
文体特点:首先,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像丰富;其次,从体式看,较《诗经》篇幅增长,句式由四言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能使抒情更为透辟淋漓,扩展了表现的能量。
再次,从语言说,多用楚语楚声,楚地方言词语的大量涌现,兮、些等字作为虚语叹词,成为楚辞的鲜明标志。
《离骚》。
(一)创作时间:一说壮年时期,在怀王时代遭谗被疏时。
(可信)又一说,将老未老时候,怀王在位的最后几年内。
(二)思想特色:第一,“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
(1)向往一统天下:尧、舜、禹。
(2)关心同情人民。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3)渴求举贤授能。
“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4)冀望修明法度。
“奉先功以照下兮(承宣祖业,以示民也),明法度之嫌疑(草创宪度,定众难也)。
国富强而法立兮(楚以炽盛,无盗奸也),属贞臣而日娭(xī)(委政忠良,而游息也)。
”第二,深沉执着的爱国感情。
第三,放言无惮的批判精神。
第四,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的创作(《九章》、《九歌》)和艺术成就。
(一)《九歌》:楚国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改造成的一组体制独特的抒情诗,歌、乐、舞结合。
写于放逐江南,流浪沅、湘的晚年。
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艺术特色:第一,神奇亲切的形象。
(1)神灵气息弥漫。
(2)人格特征显现。
第二,壮美或优美的意境。
第三,委婉含蓄的抒情。
第四,华丽铿锵的语言。
《九章》非一时一地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