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人教版部编版2019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繁星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欣赏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会观察大自然。

2、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展开联想和想象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为主,讨论释疑,教师点拔。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激趣联想,引入文题。

(1)、出示名为《星星的思念》、《摘星星》、《紫色的星月》三幅图片,并出示图示解说。

学生欣赏。

(2)、激发学生欣赏兴趣,调动学生思维,回忆学过的诗文,描绘出你心中的最美的星星。

(3)、教师点评,导入文题。

同学们描述了自己心目中最美的星星,说得是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那么在文坛泰斗巴金爷爷的笔下,深蓝色的天空中密布的繁星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景致和感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巴金爷爷23岁时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繁星》。

(教师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巩固字词。

(1)、出示相关资料,了解巴金创作情况。

(2)、出示字词,自主复习,加深印象。

三、初步欣赏,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配乐朗读。

(按时间顺序出示三幅图片:《孩子数星星》、《呼唤星星》、《船上看星》)(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导。

(配乐)(3)、小组成员互读,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为什么?四、逐步感知,深入体会。

(1)、出示问题。

(作者写了自己三次看星星的情况,每次看星星的感受是什么?)(2)、指名配乐朗读,领悟精美片断。

(3)、学生作答,教师引导。

(第一次:甜蜜、温馨,繁星如母亲。

第二次:亲密、投机,如伙伴。

第三次:舒适、信赖,如知心朋友、母亲。

)五、比较欣赏,拓展思维。

(1)、阅读材料片断,感知内容。

(2)、学生比较鉴赏。

(你喜欢《繁星》或《天上的星星》片断哪些文字和语段?为什么?)(3)、教师小结。

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向巴金爷爷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的好习惯,积累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生再次欣赏配乐朗读,总体感知,达到情感的陶冶和升华。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4 繁 星》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4  繁 星》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4 繁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诗歌《4 繁星》的内容和节奏韵律•能正确朗读诗歌,并理解其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4 繁星》中描述的场景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能力2.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4 繁星》•理解诗歌中的场景描写和情感表达•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4 繁星》描绘的情境3. 教学准备•课件:包含《4 繁星》诗歌的文字和配图•录音设备:用于播放标准朗读版本的诗歌•画板和彩色笔:用于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的绘画4.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星星的形状和特点,为学习《4 繁星》做铺垫2.学习诗歌内容:–播放标准朗读版本的《4 繁星》–逐句解读诗歌内容,让学生理解每句的意义–学生跟读,纠正语音语调错误3.情感表达:–让学生闭目想象《4 繁星》描绘的场景–给学生时间用画板和彩色笔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4.诗歌朗诵:–学生分组,轮流朗读《4 繁星》–教师给予表扬和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表达诗歌情感5.总结:–结合学生的画作和朗读,对整堂课进行回顾总结–引导学生从《4 繁星》中获得的情感和体验进行反思和分享二、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朗读《4 繁星》和绘画情感表达的方式,增强了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

通过此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情感表达方面存在差异,一些学生能够深入体验《4 繁星》中描述的情境,而另一些学生则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指导。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重视对学生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通过更多的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诗歌中的情感。

同时,我还会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诗歌内容,帮助他们建立更立体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以上是针对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4 繁星》的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朥能对您有所帮助。

第4课《繁星》(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4课《繁星》(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4课《繁星》(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繁星》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本课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现代诗。

全诗共四个小节,分别描绘了夏夜星空、秋夜星空、冬夜星空和春夜星空的美丽景象。

通过学习本诗,学生可以领略到四季星空的变化,培养观察自然、欣赏自然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表达等方式,提高阅读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激发对星空的探索欲望。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中描绘的四季星空的美丽景象。

2. 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星空图片、四季星空视频。

2. 学具:学生自备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四季星空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星空的美丽,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把握。

3. 理解诗意:引导学生逐句解析诗歌内容,描绘四季星空的美丽景象。

4. 感悟诗意: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诗句,交流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5. 想象表达: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四季星空的美景。

6. 诗歌欣赏:教师点评学生的表达,总结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7. 课后实践: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夜空,记录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繁星》一、导入:四季星空视频二、朗读:感受诗歌意境三、理解:描绘四季星空美景四、感悟:分享诗句,交流意境五、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星空六、欣赏:点评表达,总结情感七、实践:观察夜空,记录感受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诗歌内容。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描绘自然景象的诗歌,与同学分享。

3. 观察夜空,记录下自己看到的美丽景象,用图画或文字表达出来。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星空的美丽景象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在课堂上,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也较为深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编教案(含教学反思)4 繁星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编教案(含教学反思)4 繁星

4* 繁星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昧、坠、怀”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以及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会描写景物,理解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以及不同的感受。

2.把握文章的写作技巧,了解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学会表达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冰心的诗集《繁星》中的片段,引导学生想象繁星满天的景象。

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天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导语:晴朗的夜晚,星光灿烂。

冰心先生在闪烁的星光中听到它们的对话,原来它们在互相赞颂啊!而当我们仰望星空,又会产生哪些遐想呢?你们是否会想起那些动人的传说?是否会想一探星空的奥秘?是否想起远方的某位亲人?……有一位作家,他经常独自仰望星空。

面对闪烁的繁星,他思过往,想未来,抒发自己的真情。

今天,我们就随他一起去欣赏夜空中繁星闪烁的情景,去表达对生活最诚挚的情感。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理解题目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繁星”是文章记叙的核心,作者就是通过观察“繁星”抒发了种种思绪。

紧紧抓住“繁星”理解课文,会更容易把握文章内容。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巴金(1904—2005)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等。

他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赞歌集》等,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文学译著等。

写作背景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1.认识“昧、坠、怀”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学习内容分析:《繁星》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是一篇散文。

课文按时间的顺序,描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教学重点:1.认识“昧、坠、怀”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学生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大多数淳朴、活泼、积极向上。

这学年是他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环节:一、看星空图片,导入新课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曾经有人讲过,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自己的星星,当我快乐时、悲伤时,我都会在夜晚的星空中寻找那颗守护我的星星,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产生了怎样的退想呢?2.了解作者:师: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别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巴金笔下的繁星。

(板书:繁星)通过课前预习,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作者?教师补充: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二、初读课文1. 出示自读要求:(1)轻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尝试理解词语:半明半昧、密密麻麻、模糊、静寂。

(3)想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并在文中找出关键词语。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繁星》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繁星》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繁星》教案一. 教材分析《繁星》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选自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本单元以“自然”为主题,通过《繁星》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丽和伟大。

课文描绘了作者小时候在夏夜仰望星空,对星星产生浓厚兴趣,并由此引发对自然、生命、宇宙的思考。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对宇宙的探索。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对于星空、宇宙等方面的知识,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对宇宙的探索,同时,也要注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宇宙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对宇宙的探索;了解一些基本的宇宙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观察等方法,感受星空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会通过观察、思考,对自然景观产生兴趣和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对宇宙的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对宇宙的探索。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诗意,感受作者的情感;对宇宙知识的拓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朗读等方式,营造一个美丽星空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3.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星空,了解一些基本的宇宙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星空图片、音乐等资料。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带或音频文件。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繁星》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繁星》教学设计及反思

【导语】《繁星》是⼀篇优美的散⽂,描写了巴⾦先⽣在三个不同时期,不同的地⽅所看到的繁星,表达了作者观看星天时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然的热爱,对美好⽣活的向往之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四课《繁星》教学设计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字。

2.理清本⽂的⾏⽂思路,知道⽂章是按时间和地点的顺序描写了三次星空。

3.学习并运⽤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过程与⽅法】 1.体会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描写。

2.诵读课⽂并揣摩作者由眼前实景产⽣的联想和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然的热爱,对美好⽣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由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难点 运⽤⽐喻、拟⼈等修辞⼿法⽣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搜集巴⾦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彩的星空时,你的⼼情如何?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坛巨匠巴⾦爷爷对繁星的观察和感受。

2.(多媒体出⽰巴⾦简介)巴⾦,原名李尧棠,字芾⽢。

四川成都市⼈。

代表作有《新⽣》《爱情三部曲》(《雾》《⾬》《电》)《春天⾥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的⽂字带有强烈的感情⾊彩,产⽣了重⼤的社会影响。

⼆、初读课⽂,整体感知 1.⾃由朗读课⽂,读准字⾳。

(多媒体出⽰) 2.查字典理解词语。

(多媒体出⽰词语) 摇摇欲坠:形容⾮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会⼉明亮,⼀会⼉昏暗。

密密⿇⿇:⼜多⼜密(多指⼩的东西)。

3.分⼩节读课⽂。

三、研读课⽂,体会作者情感 1.默读课⽂,完成表格。

(多媒体出⽰) 2.概括课⽂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出⽰) (1)在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地点),我看着________________,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繁星》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选自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这篇课文以作者对繁星的观察和想象为线索,描绘了夜空的美丽和神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童真童趣,易于学生接受和喜爱。

在教材中,本课位于第一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美丽的夜空”。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培养对夜空的想象力,提高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

此外,本课的生字词较多,对学生的词汇积累和朗读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善于观察,想象力丰富,对自然景物充满好奇。

但是,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夜空的美丽和神秘,培养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语言美,理解作者对夜空的情感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夜空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自己对夜空的看法。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生字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

3.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语言美。

4.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夜空景象,分享对夜空的情感。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教学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教学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教学教案一、课前解析关注作者:本文作者巴金。

(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尧棠,中国当代作家。

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长篇小说《灭亡》,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3年11月,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2005年10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

关注文本:《繁星》一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从前”“三年前”“如今”三个不同时段在三个不同地方观赏繁星的情景与感受。

“从前”我在家乡庭院纳凉时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三年前”我在南京住所的菜园看繁星,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如今”我在海上看繁星,觉得自己像小孩睡在母亲的怀里。

时间在变,地点在变,我对繁星的喜爱却从不曾改变。

关注结构:围绕观看繁星的三个不同的时间段,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三幅不同的画面。

第一幅图体现“密密麻麻”,第二幅图体现画面寂静,第三幅图体现动感。

关注插图:课文插图体现了第三幅画面,为学生想象画面提供了帮助。

二、教学目标:1.认识“昧、坠”等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想繁星满天的画面。

3.能说出自己看夜晚繁星的感受。

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想繁星满天的画面。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引入新课(出示课件2)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文章。

巴金曾在1981年担任中国作协主席。

他的代表作《家》《春》《秋》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年轻的时候他曾去法国留学,在途中写下了《海上杂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繁星》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出示学习任务,自学文章1.出示学习任务教师提问:这篇文章不长,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来说,大家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要从哪几方面进行呢?预设1:这篇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没有要求会写的生字,但是有三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繁星》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繁星》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繁星》教案一. 教材分析《繁星》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选自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这篇课文描绘了作者小时候在夏夜观看繁星、听母亲讲述繁星的故事的情景。

课文语言优美、生动,充满了童真童趣,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自然的神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感悟课文中的情感。

但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和句式,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同时,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悟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交流和分享,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情感的感悟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2.相关图片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情感。

随后,引导学生谈谈对繁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对于生字词,教师适时讲解,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

3.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

如:“课文中的母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繁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朗读和仿写,加深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如:“母亲的爱,如同繁星一般,照亮了我的人生。

”5. 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繁星的美景。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珍惜母爱,回报母爱?6.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和自然的神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繁星》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繁星》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繁星》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初步认识《繁星》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能够流利朗读课文,提高语感。

3.能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句子组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繁星》这篇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

•理解课文中的情节,提高语感。

•能够书写课文中重要词语。

2. 教学难点•理解《繁星》中的意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繁星》故事内容,课堂教学录音设备。

2.学生准备:课文课外阅读资料,文具。

四、教学流程1. 导入•利用课文《繁星》的前几句来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学习与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全文,并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3. 情境再现•运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景进行再现。

4. 语言学习•教学关键词和短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点。

5. 课文朗读•让学生个别朗读、小组合作朗读、全班齐读等方式提高学生语感和朗读水平。

6. 语言运用•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句子组合和创作。

7. 总结与评价•结合课文内容回顾重点词语、情节,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

五、布置作业•对《繁星》这篇课文进行再次阅读,并完成相应的课后习题和作业。

六、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围绕《繁星》这篇课文进行创作,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想。

•带领学生了解星星的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有效的解决方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繁星》这篇课文的主题和情感,提高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上)繁星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上)繁星精品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繁星》《繁星》的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星空图片,萤火虫图片,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

2.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3.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恰当地表达感情。

重难点: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恰当地表达感情。

一.情景导入1.师: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光芒。

(课件出示:满天繁星)同学们,面对如此美景,你们的心情是怎么样?2.板书课题,读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生字词。

昧m èi坠zhu ì怀hu ái2.理解词语。

纳凉:乘凉。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

无处不在: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有,形容数量之多,和存在的范围及大。

半明半昧: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3.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主演内容。

体会“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时的感受。

三.研读课文。

四.写作方法探究。

1.播放《小星星》背景音乐。

师:听了这首歌你们捕抓到有关星星的哪些信息呢?生:一闪一闪的星星,亮晶晶的星星,星星放光芒,星星像小眼睛师:星星像小眼睛,小眼睛会干嘛呢?生:眨眼。

师:星星会放光芒,那么有哪些小动物会放光芒?生:萤火虫。

2.《繁星》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围绕“繁星”展开描写,描写了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感受。

我们来找一找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吧。

3.找出文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1)出示星星和萤火虫的图片。

师:面对满天的星星和飞来飞去的萤火虫,你们有何感想?生:我好像感觉到萤火虫在我身边飞舞。

师:我们来学习第一种修辞手法-比喻。

比喻-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比喻句的特征: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来比作另一事物。

作者把繁星比作萤火虫,让闪烁的星光更显灵动,表达了“我”对星星的喜爱。

(2)出示星星的图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4.繁星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4.繁星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4.繁星(教案)一、教学内容《繁星》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诗歌,作者是巴金。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诗歌《繁星》,通过阅读、分析、感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自然之美,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PPT课件。

2.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星空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繁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诗歌解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感悟自然之美。

4. 朗读感悟:学生分组朗读诗歌,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审美情趣。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6.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篇关于自然之美的作文。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繁星》2. 诗歌解析:意境、情感3. 课后作业:关于自然之美的作文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作文,要求:语言流畅,表达真情实感。

2. 收集其他关于自然之美的诗歌,进行阅读和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是否积极参与,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3.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课堂的看法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诗歌《繁星》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感悟自然之美,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繁星》教案5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繁星》教案5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繁星》教案5篇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繁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读记“舱面,半明半昧,霎时,摇摇欲坠”等词语,感受繁星的灿烂和美丽,体会对繁星的喜爱之情。

2.方法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展开想象,想象三个不同场景下的繁星画面。

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

3.情感目标:带着情感阅读全文,体验不同明星场景下的明星之美,体会对明星的爱。

教学重难点:1.了解有关巴金的文学常识,了解巴金的代表作品。

2.注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来写景状物。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巴金的生平及作品介绍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仰望星空,依然可以望见那颗星,依然感受到那颗星在照亮文坛,他就是现代的小说家,散文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中国现当代文坛巨匠巴金先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精美散文《繁星》,走进巴金的文学世界,感受其文学的魅力。

1.走进(生平及代表作介绍)巴金,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

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2003年被授为“人民作家”称号。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背景介绍1927年1月15日,巴金爷爷乘坐法国邮船“昂热”号离开上海前往法国,为了学习经济学,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爷爷撰写了38则《海行杂记》。

《繁星》是其中的一篇,写于1927年1月。

二、学习课文1.学习重要词语:舱面,霎眼,半明半昧,摇摇欲坠等词语,并正确读记。

2.请四位同学分别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三种不同繁星场景下的对繁星的喜爱之情.3.讲解课文细细品读三次看繁星的感受,体验三次不同的情感,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并探究每次看繁星的情感.三、重点探究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本段首句“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开篇点题,表露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为下文写“我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做铺垫。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4 繁 星》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4  繁 星》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4 繁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繁星》这篇课文选自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

文章以作者对繁星的观察和感受为线索,描绘了夜晚星空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四年级学生朗读和欣赏。

同时,本文也涉及到了一些生词和语法点,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自然景色类的文章比较感兴趣,能够主动观察和描述身边的景物。

但是,对于一些生词和复杂的句子结构,学生可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和短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景色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学习:课文中有一些生词和短语,如“繁星”、“闪烁”、“点缀”等,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练习,掌握这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句子结构的分析:课文中有一些复杂的句子结构,如并列句、复合句等,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导,学会分析和理解这些句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星空的图片或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氛围,增强学生的感知和体验。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定任务,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运用课文中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词和短语、句子结构等,以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展示和讲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昧、坠”等3个生字,理解积累“密密麻麻、星群密布”等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满天繁星的美好。

3、仿照课文句式,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满天繁星的美好。

仿照课文句式,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教学课时]1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出示星空图片)看到这璀璨的星空,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发言)巴金先生也曾多次看见这满天繁星,于是写下了经典散文——“繁星”。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词正音1、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小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2)(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三个自然段。

2、读词正音:(1)(课件出示:密密麻麻、星群密布、半明半昧、摇摇欲坠)指名认读词语。

①(将“昧”字标红)看这个字,读mèi,是由一个“日”加一个“未”组成,你能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吗?(出示:金文=“未,没有”+“日,光亮”)②在字典里,“昧”有四种意思:①糊涂、不明白;②隐藏;③昏暗;④冒犯、冒昧。

在这个成语里,你觉得选择哪个意思最合适?你怎么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明确“半明半昧”词义: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2)师:我们一起再读词语。

(学生齐读)我们发现这些词都是描写繁星的。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星星的词语呢?(出示成语,齐读积累:月明星稀、群星璀璨、星光灿烂、星罗棋布、星星点点、满天星斗、繁星满天。

)三、品读课文、想象繁星(一)齐读第1自然段,初步感受对繁星的“爱”1、(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全班齐读)读到这些句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画面?2、(标红“我爱……我也爱……我最爱”)你能用这个句式介绍一个你喜欢的地方吗?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同桌互说,全班分享。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能通畅地朗读课文, 并能说出文章描写了几个场面;2.能从关键语句中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3.能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揣摩。

虚实相间写法的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页下注释,读准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作者。

课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说出文章描写的几个场面以及作者的真实的感受,结合作者的情感谈出自己的体会,并能仿照课文进行片段写作。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教师开场白: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曾经有人讲过,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自己的星星,当我快乐时、悲伤时,我都会在夜晚的星空中寻找那颗守护我的星星?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下面,老师播放一段音乐,你们可以伴着音乐尽情畅谈当你遥望星空时的遐想和感受。

(播放《秋日的喁语》的音乐。

)(1)学生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2)师生评价,着重评价学生发言是否有丰富的遐想,语言表达是否流畅。

(3)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表达也很有感情,说明你们都是感情很细腻的人,对外界事物有着敏感和好奇,这都是很可贵的品质,希望你们永远保持这份纯真和美好。

充满激情诵“繁星”教师指导语: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许多年前,十九岁巴金在去欧洲的轮船上也曾仰望星空,在他年轻的心中激起了许许多多的感受,他把自己对繁星的感悟写在了《繁星》这篇优美的散文中,为了让我们也能分享巴金的这份激情,下面我们开展一个小小的朗诵比赛,看看是谁最能走进巴金青年的心灵,感受到星空的那种美妙。

要求:分成小组,在小组内每个学生轮流朗读课文,然后进行组内评议,在评议的基础上,推荐一个代表,到大组进行朗读展示;另外,每组派一位同学担任评委,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点和打分,最后选出最佳朗读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简析】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能识记本课生字词及文学常识。

②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③能梳理本文思路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2.过程与方法:借助资料,自读分析,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观察大自然,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教学重点】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教学难点】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方法来写景状物。

【教学准备】教师:巴金资料、星空图片、儿歌《小星星》、课文朗读录音等制作成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设想】教学本篇文章可按照“初读---精读---研读---赏读”的思路,引导学生通过感悟讨论,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仰望星空,依然望见那颗星,依然感受到那颗星在照亮文坛,他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中国现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先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精美散文《繁星》,进而走近他的文学世界,感受其文学的魅力。

1.走近作者:(幻灯片展示)本文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fèi)甘,四川成都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杰出的语言大师,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现当代文坛的巨匠,是新文学的开拓者,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20xx年被授予“人民作家”的荣誉称号。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鲁迅称他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部编版四上语文4《繁星》优质精品课教案

部编版四上语文4《繁星》优质精品课教案

部编版四上语文4《繁星》优质精品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品味课文的语言美。

(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

(3)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

(2)领悟课文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晚上有没有观察过天空中的星星?谁能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星星?生1:我看到的星星像小眼睛,一闪一闪的。

生2:我看到的星星像钻石,闪闪发光。

师:是的,夜晚的星空总是那么美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星星的文章——《繁星》。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

3.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生字词,看看谁读得最好。

(1)星星、闪烁、银河、密密麻麻(2)照耀、无边无际、美丽、灿烂4.简介课文内容。

师: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课文写了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方看到的繁星。

三、品词析句,感悟情感1.学习第一段。

(1)朗读第一段,思考:作者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了繁星?(2)引导学生理解“密密麻麻”的意思,并找出文中运用了比喻的句子。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学习第二段。

(1)朗读第二段,思考:作者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了繁星?(2)引导学生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并找出文中运用了比喻的句子。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繁星》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繁星》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繁星》人教部编版:》摘要:王荣峰教学目标认识3生,二、初感知()初课,音领拼音朗、齐、开火车繁星商河县玉皇庙镇杨庄铺学王荣峰教学目标认识3生有感情地朗课根据课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画面3学会观察然树立热爱然思想教学重有感情地朗课根据课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画面教学难学会观察然树立热爱然思想教学程、情景导入学们你们观察夜晚天空吗?夜空有什么?预设喜欢有星星、月亮…… 星星是夜晚精灵无边夜空闪烁着智慧光芒学们你爱看天上繁星吗?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星星你心情如何?你能叫出这些星星名吗?预设牛郎织女星、北斗七星今天我们共学习坛巨匠——巴金对繁星观察和感受交流下你集到关巴金预设巴金(90—005)现代著名作(说、散)杰出语言师原名李尧棠芾甘巴金是他主要笔名主要作品长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春》《秋》);说《憩》、《寒夜》;散集《保卫和平人们》、《友谊集》、《随想录》散、说、特写集《新声集》、《赞歌集》还有不少短说、童话、杂等老师也这里集到了些93年9岁巴金到了上海、南京学习期参加了些社会活动他民主思想得到进步发展97年月5日他乘法国邮船“昂热”离沪赴法邮船航行期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游记3巴金先生眼星星又是怎样呢?让我们走进课起看看吧(板课题繁星)二、初感知()初课挑战己共00余你分钟听画出生词准音、形画出你觉得写得精彩地方3课学们已得很熟了课生新词你认识它们吗?()出示生指(出示信息)昧坠怀音领拼音朗、齐、开火车()图识(3)起做闪闪亮晶晶游戏(二)朗课朗课思考作者描写了哪几次看望繁星历?预设次从前乡;二次三年前南京;三次如今海上这是按什么叙述写作者不期不地方观看繁星情景?预设顺序组围绕以下问题汇报交流成观星、观星地、观星感受3走进课()从前乡①仰望繁星是种怎样场景?以前乡七八月夜晚庭院里纳凉候我爱看天上密密麻麻星星“密密麻麻”说明了什么?预设说明星星比较多写出了浩瀚夜空星星多而密特如是你你会做些什么呢?预设我会手里拿着蒲扇悠闲地纳凉也会望着夜空密密麻麻星星数星星…… ②想象下“从前乡”仰望繁星是种怎样感受?预设表明了当“我”生活真是无忧无虑、恬淡惬()三年前南京组运用刚才学习方法汇报交流下列段收获三年前南京如今海上①“三年前南京”仰望繁星是种怎样场景?每晚我打开门便看见静寂夜下面是片菜上面是星群密布蓝天“每晚”这词语说明了什么?预设表明了“我”观察习惯长久坚持以及对繁星喜爱“星群密布”又说明了什么?预设说明了星星多“静寂夜”“片菜”“星群密布蓝天”渲染了种宁静、祥和气氛②尝试理下面这段话思星光我们肉眼里虽然微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既然星光是“微”什么我会觉得“光明无处不”呢?是否矛盾?预设星光代表着光明虽然它光很微弱但是满天繁星让我们觉得充满了希望这表明了什么?预设表达了对生活充满光明、希望感即冲破枷锁、走向光明(3)如今海上①“如今海上”仰望繁星又是种怎样场景?如今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舱面上仰望天空“相对”能否变成“观看”?预设不能因“相对”强调是相观看表明了“我” 和星星熟悉②组讨论下这段写法上有什么特?深蓝色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星船动星也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这段是什么描写?预设实写形象地写出了星星摇摇欲坠样子也表现了星星深蓝色背景映衬下显出种宁静美我望着那许多认识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声说话这段是什么描写?预设虚写作者运用拟人把“我”船上观察繁星感受巧妙地反映出这是“我”真实感受由长观看繁星然和星星融体亲密无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无比信赖和惬作者就是运用了虚实结合写法运用想和想象方法反映生活不地观看繁星情景是实写而观察繁星感受就是想和想象想想它们说什么呢?预设看船上有人看我们;他看起有心事我们发发光逗他开心吧③“如今海上”仰望繁星又是种怎样感受?海上夜是柔和是静寂是梦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预设用排比手法从触觉和听觉反映海上夜柔美、静寂和奇妙星星像萤火虫样飞舞当然柔和静寂了“我”沉醉其以致感觉星星声说话当然是梦幻④你眼前浮现怎样画面?这候我忘记了切星怀抱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己是孩子现睡母亲怀里了这段描写让你有什么感受?预设表明作者这样静谧环境下安然入睡如儿睡母亲怀里样舒适、安详从我们可以感悟到作者热爱星空、向往美()贵得法组讨论下写法上有什么特?预设课按顺序反映生活反映“我”不不地观看繁星情景和感受;虚实结合运用想和想象方法反映生活不地观看繁星情景是实写而观察繁星感受就是想和想象;写要做到语言简练就处处呈现简约美结构简容简语言简三、拓展升华()组合作表演课根据年龄段分角色;揣摩动作、心境、神情; 3准备些道具作辅助;也要有人做旁白说明哦(二)你也看夜晚繁星吧?说说你当感受可以运用这些成语月明星稀、星月交辉、星光灿烂、斗星移、群星争辉、星如莹水…… (三)让我们起跟随航天飞机观看奇幻星空(播放视频情境欣赏奇幻星空旅)四、巩固练习打开“基础训练训练《繁星》”起闯关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部编版第一单元第4课《繁星》
课时共( 1 )课时完成,第( 1 )课时
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重点是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学习者特征分析从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对散文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由于文学作品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
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教学目标
1.认识“昧、坠、怀”3个生字,积累描写繁星的词句。

2.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
会文章的语言美。

4.从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并体味其酷爱星天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和故乡的眷恋之情。

4.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的生活,对祖国和故乡的眷恋。

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5.教学资源:ppt
6.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如有
可填写)
环节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教师活动1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夜晚的天空吗?夜空中有什么?(星星)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学生活动1
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自由读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
甘。

四川成都市人。

代表作有
《新生》《爱情的三部曲》
媒体&信息技术应用1
星吗?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文坛巨匠——巴金对繁星的观察和感受。

(板书:4 繁星)(《雾》《雨》《电》)《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的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活动意图说明:设计意图:用问句来设计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2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mó模型、

mú模样、
2.查字典理解词语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昧,昏暗。

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

3.分小节读课文。

学生活动2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

2.查字典理解词语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
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昧,昏暗。


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
指小东西)。

3.分小节读课文。

媒体&信息技术应用2
活动意图说明:
环节三:研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
教师活动3
1.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时间地点看到的感



2.根据表格概括课
文的主要内容。

时间地点看到的感
从前家乡密密麻麻
的星星
仿佛回

三年前南京星群密布
的蓝天
仿佛和
如今海上半明半昧
的星
仿佛睡

(板书:从前家乡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三年前南京仿佛和朋友对话如今海上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
3.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明确:之所以不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第一次“望着星天……母亲的怀里似学生活动3
1.填写表格
时间地点看到的感受
一次
二次
三次
2.出示表格
时间地点看到的感受
次从前家乡密密麻麻
的星星
仿佛回到
的怀
次三年前南京星群密布
的蓝天
仿佛和朋

次如今海上半明半昧
的星
仿佛睡在
的怀
教师指导学生仿写拟人
句。

拟人句——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
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
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排比句——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
寂的,是梦幻的。

(作者运用
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
媒体&信息技术应用3
的。

”母亲的怀抱总给人以温馨的,表达了依恋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和我谈话一样。

”表达了与星之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

第三次“我望着那许多……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写出了海上望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的知心之情。


4.看着满天的繁星,“我”获得了怎样的乐趣?根据句式练习说话。

看着满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文章之所以让我们愿意一读再读,是因为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并读一读,品一品吗?
(大部分精彩语句在第3节,再读第三节,回味、感悟、交流。


(出示关键句)
比喻句——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觉、听觉、幻觉的角度写出了
海上柔美、静谧和奇妙,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学生仿写排比
句:
我们的生活是的,是的,是
的。

(这句话将“我”眼
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
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
“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
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
富有情趣,有一种朦胧的
美、梦幻的美。


教师范读,指导朗
读。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活动意图说明:图表的对比让学生一目了然了解课文。

(教师可自行添加环节四、环节五……)……
环节四:总结仿写,拓展作业
教师活动4
1.总结:
作者在课文里写的是三次看繁星的感受,是为了表达他对星天的酷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板书: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
2,。

拓展。

(1)我们和作家巴金一同体验了看星星后的感受,我们还从作家那学生活动4
学生仿写:
师过渡:在作者的笔下,
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无
比。

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
意境,是因为文章既有对星空
真实的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
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就叫作虚
实结合。

模仿课文的写法,按
照句式也写一段这样的话。

渐渐地___________,我
仿佛看见___________,我仿
佛听见__________,我觉得
媒体&信息技术应用4
儿学到了许多方法,收获真不小。

其实,我们看过自然界许多事物,像太阳、月亮、大海等等,看了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情,这样那样的感受。

现在我们就用刚学到的作家写事物的方法再进行一次语文活动,“看大海(月亮、太阳、蓝天……)”看谁写得快,写得精彩。

(2)画一幅星空图,并写上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寻找虚写景物的句子。

(2)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后进行赏析,并按要求写作。

(3)大组交流汇报自己所写的句子。

活动意图说明:将写法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