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3 物质的变化习题课件(新版)粤教版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1.3 物质的变化-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B.百炼方能成钢C.纸包不住火D.玉不琢不成器【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解答】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玉的雕琢过程中只改变物质形状,物质种类不变,是物理变化,因此与化学性质无关。
故选D。
2.【答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C.盐酸用于除铁锈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答】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盐酸用于除铁锈、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这些物质的性质都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所以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只需要形状发生变化,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
故选B。
3.【答题】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香水挥发B.蜡烛燃烧C.食物变质D.铁钉生锈【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解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香水挥发物质的种类不变,是物理变化。
故选A。
4.【答题】看了《2012世界末日》,许多人都感觉自然灾害的频发足以毁灭我们的地球,灾害中常有如下现象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房屋倒塌C.火山喷发D.山体滑坡【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解答】A、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涉及燃烧等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只是物质的位置发生改变,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5.【答题】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石墨做电极B.不锈钢做水壶C.氢气做燃料D.蔗糖溶于水【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3物质的变化练习课件新版粤教版

1.3 物质的变化
常考2 学会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知道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
【出题角度】明确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根据一些实验现象或 化学名词判断变化的类型。
典例 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C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氧化镁
D.固体质量增加了
1.3 物质的变化
A.铁锅生锈
B.大米霉变
C.煤气燃烧
D.豆腐切块
1.3 物质的变化
[解析]铁和铁锈、大米和霉变的大米、煤气和煤气燃烧的产物均为不同 的物质,三者发生的均是化学变化;豆腐切块后只是形状、大小发生变 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1.3 物质的变化
典例2 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C )
A.海市蜃楼
B.木已成舟
C.蜡炬成灰
D.叶落归根
1.3 物质的变化
[解析]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形成过 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B 项只是物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C 项蜡炬和灰为不同的物质,包含化学变化;D 项树叶落下,没有产生新 物质。
1.3 物质的变化
方法透视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变化后是否产生 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的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为物理变 化。另外,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或生成 沉淀等现象,但这些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需进一步 检验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试题链接】小试身手 1、2、3、4,直击中考 7、8、10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汇总 粤教版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社会生活与化学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相关连接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1.2化学实验室之旅一、参观实验室1、了解化学实验室规则2、固体和液体化学药品的摆放规律:按物质的类别进行摆放。
3、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2)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a)先调整零点(b)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c)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d)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e)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4)加热器皿--酒精灯(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大家都来学化学课题3物质的变化习题课件科学版ppt

【点拨】(1)镁带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 生成白色固体;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2)蜡 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 学变化的联系是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物理变化。(3)图③ 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可见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 是化学变化。(4)由此可以得出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 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家、地区进行文化和技术交流。下列古代生产工艺
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B )
A.谷物酿酒
B.蚕丝织布
C.稻草造纸
D.瓷器烧制
【点拨】谷物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 学变化;蚕丝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 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稻草造纸过程中有新物质 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瓷器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
16.【中考·南充】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 是化学变化的是( A ) A.冰雪融化 火药爆炸 B.木条燃烧 酒精挥发 C.矿石粉碎 衣服晾干 D.葡萄酿酒 牛奶变酸
【点拨】冰雪融化、酒精挥发、矿石粉碎、衣服晾干的 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 木条燃烧、葡萄酿酒、牛奶变酸的过程中都生成了新物 质,属于化学变化。
D.用醋清洗水垢
【点拨】用醋清洗水垢时,醋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等物质 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6.【2020·重庆】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
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
A.春风化雨
B.火上浇油
C.叶落知秋
D.滴水成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3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______水__加__热__变__成__水__蒸__气_________;
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碳酸钙中加入(jiārù)稀盐酸产生气
2021/12/11
体
第十三页,共十五页。
第十四页,共十五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No 1.3 物质的变化。1.[中考•广州]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水由液体(yètǐ)变成固体,没有生
A.④②:化学变化常伴B有B发.光③、发热或颜色改变等现象,但有这些现
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有时也会有上述现象出现
C.①③
D.②④
2021/12/11
第八页,共十五页。
7.[中考•赤峰]下列古代工艺或技术应用(yìngyòng)中一定含有化学
变化的是( ) A
A.钻木取火
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shēnɡ chénɡ),属于化学变
物理变化:____________灯__泡___通__电__(t_ōn_g _di_àn_)发_;光、 化学变化:___________蜡_放_烛_热__燃__烧__发__光__、___放。热
(2)有颜色改变的:
物理变化:______将__品__红__放__入__水__中___,__水__变__红__了; 化学变化:______铜__片__在__空__气__中__加__热__,__表__面__变_。黑 (3)有气体生成的:
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D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
学变化的是( )
有新物质生成
A.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⑧⑨ D.②④⑥⑦⑨
2021/12/11
第十一页,共十五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3 物质的变化练习课件 (新版)粤教版

2019/12/31
精品课件
5
1.3 物质的变化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 D )
①有颜色变化 ②有状态变化 ③发光 ④放热
⑤有新物质生成 ⑥生成沉淀 ⑦有气体放出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
C.①⑤
D.⑤
2019/12/31
精品课件
6
1.3 物质的变化
[解析]化学变化的本质是生成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发光 、放热、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不同反应,现象不同,也有的 化学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
[解析]现象是指能看到、能感受到的,比如颜色变化、体积变化、热 量变化、生成沉淀或气体、发光等,而生成的产物是什么物质,不能 直接观察出来。
2019/12/31
精品课件
15
1.3 物质的变化
9.如图1-3-1所示,蜡烛在燃烧时发生了如下变化,根据图
中情景判断物质的变化情况。(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019/12/31
精品课件
8
1.3 物质的变化
B规律方法综合练
5.硫(S)在氧气(O2)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判断的依据是( D ) A.产生蓝紫色的火焰 B.产生大量的热 C.块状的硫黄逐渐消失 D.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2019/12/31
精品课件
9
1.3 物质的变化
[解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发 生了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生成了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余三 个选项均是伴随的现象。
”)
(1)蜡烛受热由固态变成液态的变化属于____物__理_变__化___。
(2)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变化属于___化__学_变__化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