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大陆赏析

合集下载

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1-4(Sym.

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1-4(Sym.

德沃夏克:⾃新⼤陆交响曲1-4(Sym. No.9 in E Minor Op.95 From 此曲为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的第九⾸,作品编号:Op. 95。

这是德活夏克⼀⽣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

由于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受古典乐派的影响,所以他的作品结构坚实、牢固。

另外,由于他具有天⽣的旋律才能和丰富、敏锐的旋律感,因⽽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旋律的魅⼒,⽽不像传统的古典交响乐那样单纯地发挥技法。

这就是德沃夏克交响曲的特殊之处。

德沃夏克的管弦乐,并不反映当时的潮流,虽然没有华丽绚烂的⾊彩,却显得⼗分朴实可爱。

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管弦乐法遭到当时某些乐评家的误解。

实际上,德沃夏克的交响曲不但能充分地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且在乐器的组合运⽤⽅⾯,更具有⽆穷的妙味。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乐章序奏,慢板,e⼩调,4/8拍⼦。

此序奏部分颇为宏⼤,其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甚⾄可称之为全曲精神的中⼼旋律。

乐章的引⼦部分由弦乐器、定⾳⿎和管乐器竞相奏出强烈⽽热情的节奏,暗喻了美国那种紧张、忙碌的快节奏⽣活;乐章的主部主题贯穿了全曲的四个乐章,其特性与居住于匈⽛利和波西⽶亚境内的马札⼉民族固有的民俗⾳乐具有共通的性质。

这⼀特殊主题靠着巧妙发展,转达了不同于以往⾳乐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

德沃夏克当时背井离乡,乡愁蕴积,故⽽引⽤了他少年时期⽿熟能详的民俗歌曲特质,以遣思乡念国的情怀。

乐章中另⼀段优美的旋律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恰是作者这种⼼情的体现。

第⼆乐章最缓板,降D⼤调,4/4拍⼦,复合三段体。

这⼀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处他乡时,对祖国⽆限眷恋之情的体现。

整个乐队的⽊管部分在低⾳区合奏出充满哀伤⽓氛的⼏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的慢板乐章。

《“自新大陆”第二乐章》PPT课件赏析

《“自新大陆”第二乐章》PPT课件赏析

随伴奏准确演唱,注意对力度作出细致的处理,充 满感情地演唱歌曲。
跟随老师学习两个藏族舞蹈动作。
请同学们随录音边轻声演唱边表演舞蹈动作。
请选两名同学代表进行舞蹈表演,其他同学充满感 情地演唱歌曲,共同进行表演。
“自新大陆”交响曲
——e小调第九交响曲
思考: 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何特点? 旋律具有很强的歌唱性。 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 表达了一种孤独、悲哀和思念故乡的情绪。
完整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
要求:注意交响乐队的编制,各主题主要用何 种乐器演奏;记录乐曲的结构(各段的演奏顺 序);感受乐曲表达的情感。
音乐主题主要采用了黑人民歌的音调旋律,富于歌唱性, 朴实优美,情深意浓。
歌曲是在弦乐的衬托下用————乐器演奏的。
主奏乐器——英国管
是双簧管乐器的一种。比 双簧管的音域低五度,音 色比双簧管浓郁而苍凉比 较含蓄内在,听起来如泣 如诉。
它常被用来表现忧伤或平 静,也能吹出田园风光, 成富于诗意的表情乐段,
小结课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那些知识? 2、师总结:本课介绍了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欣赏了
《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唱了歌曲《念故乡》, 同学们都被此曲深深地感染,愿乐曲动人的旋律永远留 在同学们的记忆之中,愿我们都 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和 家乡
一个妈妈的女儿
请模仿老师的节奏。
德沃夏克是19世纪捷克最伟大的 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 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e小 调第九交响曲》、《b小调大提琴 协奏曲》、《斯拉夫舞曲》、和 歌剧《水仙女》等。
作品背景简介
《自新大陆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在美国任纽约音乐学院 院长时所作。新大陆原指南北美洲大陆,作者在这里指 美国。他一踏上美国国土,来到纽约这个新兴的工业城 市,脑海里就翻腾着许多新奇、鲜明的印象;他特别关 心美国被压迫的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生活和命运;他独处 异国,十分思念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百感交集,写下了 这部著名的四个乐章的《自新大陆交响曲》。

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教案)

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教案)
4.激发学生音乐创造力,鼓励其对音乐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与表达;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与分享,共同提升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旋律辨识与欣赏,强调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旋律特点;
-分析第二乐章的曲式结构,包括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的构成及其功能;
-对于曲式结构中的发展部,教师可对比主题原形与变化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变化手法;
-情感与文化内涵的教学难点,可以通过故事化讲解,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感受音乐情感;
-乐器音色辨识的难点,可以通过游戏或互动活动来加强,如听音辨乐器,提高学生的音色辨识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情感变化?”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中的情感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主题辨识和和声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半音和声的运用,我会通过对比和声进行中的变化,以及其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音乐情感表达相关的际问题,如“音乐如何影响你的情绪?”
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欣赏教材中“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内容。这一章节聚焦于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旨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交响乐中的旋律美、和声美及节奏美。具体内容包括:
1.了解德沃夏克及其《新世界交响曲》的创作背景;

炽热的生命状态——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op.95

炽热的生命状态——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op.95
Al l e g r o ̄ O R f a o c o


再现段 后半部分弦乐组渐渐退 出 ,大提 琴和大管的
同度经过性线条 引出由单簧管独奏 的副部主题 ( 第6 6 一 9 1小节 ,主题 的同名大调—— E大调 ) 优 美抒情 ,充

中段 将低音 弦乐的线条交给高 、中音木 管 ,由大管
大 提 琴 ,别 具 匠心 :
谱例 8 .
~ ~ ~ ~ ㈨
r m

缸 I 垂
… …





善 . .

’ 舳
l 芒 . } . 口
T | 0
r r
— 矿
{ 妻 … 曼一
—7 ’
一, k 芒 二
中图分 类号 : J 6 0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3 3 5 9( 2 0 1 6 )1 8 - 0 0 3 5 — 0 3
安东尼 ・ 德沃夏克 ( 1 8 4 1 —— 1 9 0 4) , 捷克作 曲家 ,
4r c hl

生 写作 了包括 交响 乐、歌剧 、声乐 套 曲和室 内乐等 大量 的音 乐作 品。1 8 9 2年受邀 到美国 出任纽 约 国立音
满歌 唱性 ,下方 是大 提琴 的 一个对 位 写法 ,它使得 柔 美 的副部 主题 不至 于显得 松散 ,同时带有 不失 理性 的
冲击力 : 谱例 5 .
二 一 ‘ ≥ f , : _
+第三 、四圆号奏 出一个八分音符平均流动 的线 条。再 现 时 主题还 是 第一小 提琴 ,但那 个低音 下 行级进 线 条 换 成 了变奏 ,由大提 琴和 大管 演奏 ,原型 只 留给 了倍

致新大陆赏析

致新大陆赏析

致新大陆赏析伟大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

由于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受古典乐派的影响,所以他的作品结构坚实、牢固。

另外,由于他具有天生的旋律才能和丰富、敏锐的旋律感,因而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旋律的魅力,而不像传统的古典交响乐那样单纯地发挥技法。

这就是德沃夏克交响曲的特殊之处。

德沃夏克的管弦乐法,并不反映当时的潮流,虽然没有华丽绚烂的色彩,却显得十分朴实可爱。

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管弦乐法遭到当时某些乐评家的误解。

实际上,德沃夏克的交响曲不但能充分地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而且在乐器的组合运用方面,更具有无穷的妙味。

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德沃夏克则应邀赴美。

《致新大陆》既是德沃夏克创作的第九部交响曲,是他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世界交响音乐宝库中的珍品之一。

这部《第九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

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

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序奏,慢板,e小调,4/8拍子。

此序奏部分颇为宏大,其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一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甚至可称之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

乐章的引子部分由弦乐器、定音鼓和管乐器竞相奏出强烈而热情的节奏,暗喻了美国那种紧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片段1);乐章的主部主题(片段2)贯穿了全曲的四个乐章,其特性与居住于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境内的马札儿民族固有的民俗音乐具有共通的性质。

这一特殊主题靠着巧妙发展,转达了不同于以往音乐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

自新大陆赏析

自新大陆赏析

一写作背景一一伟大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

我们知道,德沃夏克这样一位平民音乐家,自始至终保持着他那颗平常的、与民亲近的心境。

他的音乐天才就在于汲取民间音乐的精髓,无论这种精髓是来自捷克、茨冈、莫拉维亚还是波兰。

当他亲临其境,在“新大陆”体验美洲音乐的时候,他的这种激情仍然喷发而出:自然、持续、流畅而意犹未尽。

另一方面,德沃夏克对美洲黑人音乐之所以兴趣盎然,其中的缘由想必是他那种无处不在的浓浓的乡愁:强烈而痛苦的乡愁。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当时德沃夏克的故乡被德国人贬损为低劣民族而肆意践踏,当他看到美洲黑人和印第安人同样面临着被人蹂躏、任人宰割的命运的时候,那种同病相怜的感触该是一种什么样的苦楚!德沃夏克内心可能不止一次地发问:难拿到“斯莱夫(SLAVE )” 一词真的源自“奴隶(ESCLAVE )”相同的民族精神,强烈感情交流,诞生了一部伟大的作品这部《新大陆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

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

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也有的版本译为“新大陆”或“新世界”交响曲)。

《新大陆交响曲》的动人音符中还浸透着一个捷克人发自新大陆的思乡怀亲之情。

这是深蕴于作曲家对美国新鲜感受中的深刻内涵,是贯穿在交响曲中的民族之魂。

因此,德沃夏克的这部交响曲才以更加雄浑的情感之弦,与各国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与反响。

自1893年在纽约首演以来,人们都说,《新大陆交响曲》“也许没有一个乐队没有演奏过它,也没有一个指挥设有指挥过它”。

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

这部交响曲充分地表达了作者身处美洲“新世界”的种种感受和对遥远的祖国—捷克故乡的深切思念。

作品在吸取了美国有色人种民间音乐的某些素材的基础上,以捷克民族音乐特色而著称,交响曲由既对比又统一的四个乐章组成。

德沃夏克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

引子由大提琴演奏的一段沉缓的曲子,使人的心灵先平静下来。

第一乐章序奏,慢板,乐章强烈、热情的节奏。

由圆号吹奏出果断而坚定的第一主题,可以体会到一种积极入世的心态。

尔后出现了具有乡村舞蹈色彩的第二主题,优美的旋律透露出浓浓的乡愁,转达了不同于以往音乐界的“新世界”的消息,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

这与第一主题完全矛盾,主题走向两个极端。

而后以长笛引出清新悠扬的第三主题,小提琴相呼应,流露出更忧伤的心情,让人听后可以感觉到悲凉气氛。

第三主题是第二主题的升华,可使其的矛盾更剧烈。

以后,这三个主题在展开部分交替出现,进行不断的分裂和展开,使得异国他乡的环境同思念家乡的心情形成了相当强烈的对比、冲突。

最后再现,出现一种相对和谐的状况。

第二乐章最缓板,复三部曲式。

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

其中充满了无限乡愁的美丽旋律,优美绝伦,在忽高忽低中的情绪中流露出了一种无言的凄凉。

第一主题,由双弦管演奏,让人感觉前方迷路重重,不知所措,而后小提琴反复演奏一段旋律,心中无限迷茫。

这一主题体现了底层人民,在向死神招手时的心情变化,曲调激动、悲伤、孤独又痛苦。

这是悲凉、伤感的主题,是作者思乡的一种表现。

第二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曲调在忽高忽低的情绪中流露出了一种无言的凄凉,仍是作者思乡之情的反映。

第三主题转为明快而活泼的旋律,具有一些捷克民间舞蹈音乐的风格。

最后,第二乐章以泣不成声的曲调诀别,在神秘的气息中结束。

音乐鉴赏——自新大陆-德沃夏克

音乐鉴赏——自新大陆-德沃夏克

安东宁·德沃夏克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 (1841-1904) 我听过许多交响曲,但最令我着迷的要算安东宁·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听着它,我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虽然不能全部理解里面所描述的意境,但觉得听起来很舒服,旋律很感人。

思乡是每一个背井离乡的人在异地的共同感受,但德沃夏克却用音乐把这种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只要旋律一响起,就会涌现出那种淡淡的思乡之意,无不令每个身在他乡的游子泛起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部交响曲总共分为四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有它不同的主题,时而使人潸然泪下,时而使人感觉到慷慨悲壮。

尾声则是作者的自我想象,想象和家人共同团聚时的欢乐场面。

更进一步升华了作者身处他乡,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

听到这里,想起昔日和家人团聚时的美好时光,又透露出作者想要回家却难以回家的无奈,这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矛盾,这种矛盾则是用第一乐章的动人旋律和第四乐章的欢快旋律形成一种鲜明的反衬,把这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矛盾之意用音乐反衬的酣畅淋漓。

本部交响乐作者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而且他还是一位富有强烈民族感和热爱祖国民族艺术的音乐家,对捷克民族乐派的伟大创始人斯美塔那所倡导和致力发展的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由衷地赞赏和拥护。

德沃夏克在音乐创作中,始终把民族性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位,他的全部音乐都有一种自然的新鲜感,这种感觉往往掩盖了构成乐曲的精湛技巧和构思一个主题所费的苦心思索,仿佛是天赐的旋律。

对他一生影响最深的是斯美塔那、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音乐以及捷克民歌。

德沃夏克多次出国演出,他前五次的赴英演奏旅行所获得的辉煌成功可以同亨德尔、海顿和门德尔松先后在英国得到的荣誉相媲美。

为了表达对德沃夏克的最高敬意,英国剑桥大学在1891年授予他音乐博士荣誉学位。

在十九世纪末享受此礼遇的只有柴科夫斯基和格里格。

《自新大陆》赏析

《自新大陆》赏析

自新大陆》赏析著名杰出的杰克民族乐派作家安托宁. 德沃夏克,他的音乐直接源自波西米亚,是波西米亚地精华。

其非凡的创作才能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创作的音乐发自真诚的内心,简洁,天真,甜美,忧伤,易被大众接受,自始自终旋律优美。

他的室内乐、序曲、交响诗、歌剧和歌曲等都是人们喜爱地作品。

最为人熟知的是他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那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历史上的地位非凡,不容忽视的杰作。

《第九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 年五月完成的作品。

德沃夏克写作这部交响曲时,他怀有极深的乡愁,一直悬念着波希米亚和他留在祖国的孩子们。

为此他特意到美国腹地衣阿华州捷克移民聚居的斯比尔维尔,同他的同胞生活在一起,为他的《新世界》交响曲配器,这时他的确把波希米亚音乐所特有的香郁气质和他所蕴积的对祖国的爱,巧妙地织入这部作品之中。

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因为在写这首交响曲时,他把黑人和印第安人音乐地元素渗透在其中,创作出了自己地主题,所以曲中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

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

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全曲一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I adagio -allegro molto 序奏,慢板,e小调,4/8拍子。

乐曲以大提琴独奏的引子开始,宁静的旋律富于沉思色彩,随后个各种乐器奏出强烈的节奏。

表现出了新大陆繁忙和紧张的节奏也仿佛描写从遥远的海上眺望笼罩在云雾中的“新世界”。

紧接着呈示部主部主题由圆号奏出果断、坚强而具有号角性的音调,继以木管乐器对答副部主题包含了两个主题,第一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奏出,有着馥郁的捷克乡间舞曲特色,情绪活泼明快,富于歌唱性,小调的色彩和长笛、双簧管的音色使它显得纤柔可爱第二主题由长笛奏出,有着田园诗意的风格,含有号角般的音调因素清丽秀美、充满希望,并略带伤感。

自新大陆赏析精编资料

自新大陆赏析精编资料

自新大陆赏析一写作背景——伟大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

我们知道,德沃夏克这样一位平民音乐家,自始至终保持着他那颗平常的、与民亲近的心境。

他的音乐天才就在于汲取民间音乐的精髓,无论这种精髓是来自捷克、茨冈、莫拉维亚还是波兰。

当他亲临其境,在“新大陆”体验美洲音乐的时候,他的这种激情仍然喷发而出:自然、持续、流畅而意犹未尽。

另一方面,德沃夏克对美洲黑人音乐之所以兴趣盎然,其中的缘由想必是他那种无处不在的浓浓的乡愁:强烈而痛苦的乡愁。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当时德沃夏克的故乡被德国人贬损为低劣民族而肆意践踏,当他看到美洲黑人和印第安人同样面临着被人蹂躏、任人宰割的命运的时候,那种同病相怜的感触该是一种什么样的苦楚! 德沃夏克内心可能不止一次地发问:难拿到“斯莱夫(SLAVE)”一词真的源自“奴隶(ESCLAVE)”相同的民族精神,强烈感情交流,诞生了一部伟大的作品这部《新大陆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

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

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也有的版本译为“新大陆”或“新世界”交响曲)。

《新大陆交响曲》的动人音符中还浸透着一个捷克人发自新大陆的思乡怀亲之情。

这是深蕴于作曲家对美国新鲜感受中的深刻内涵,是贯穿在交响曲中的民族之魂。

因此,德沃夏克的这部交响曲才以更加雄浑的情感之弦,与各国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与反响。

自1893年在纽约首演以来,人们都说,《新大陆交响曲》“也许没有一个乐队没有演奏过它,也没有一个指挥设有指挥过它”。

浅析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浅析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三 、 品 分 析 作
全 曲共 分 为 四个 乐 章 乐 曲 以大 提 琴 独 奏 的 引 子 开 始 , 宁 静 的旋 律 富 于沉 思 色彩 , 后 各 种 乐 器 竞 奏 出强 烈 的节 奏 , 随 似 表 现 了新 大陆 繁 忙 和 紧 张 的 节 奏 。 二 乐 章 极 其 深 情 , 国管 第 英 吹 奏 出异 常感 人 的旋 律 . 达 了 曲作 者 对 故 土 的 思 恋 。 谑 曲 表 谐 乐 章 引入 乡村 舞 曲旋 律 , 发 出 乡土 气 息 。火 热 的终 乐 章 , 散 激

浅 析 德 沃 夏 克 《 九 交 响 曲 》( 新 大 陆 ) 第 自
石 莹
( 泽学院 音乐系 , 菏 山东 菏 泽 24 0 ) 7 0 0
摘 要 : 沃 夏 克 是 十 九世 纪捷 克最 伟 大的 作 曲 家之 一 , 德 捷 克 民族 乐派 的 主要 代表 人 物 。他 所 留 下 的九 部 交 响 曲 , 他 是 生 中 最 重要 的 作 品 ,也 是 十 九 世 纪 民族 乐派 交响 曲的 代 表 作 . 整 个 音 乐 史 上 也是 不容 忽视 的 杰 作 。 其 中以 《 九 交响 在 第 曲 》 自新 大 陆 ) 为 著 名 。本 文 对 德 沃 夏 克 第 九 交 响 曲 进 行 了 ( 最 分析。

创 作 背 景 1 6 年 , 沃夏 克 的第 一 交 响 曲《 洛 尼 斯 的 钟 声 》 世 , 85 德 茨 问 此 后 他 便 开始 了源 源不 断 的音 乐创 作 。1 7 年 ,斯 拉 夫 舞 曲》 88 《 获得 了很 大 的成 功 , 此 奠定 了他 作 为作 曲家 的 地 位 。德 沃 夏 从 克在 自 己一 生 的 音 乐创 作 中 。 终 把 民族 性 这 一 重要 因素 放 在 始 首位 . 论 在 歌剧 、 响乐 还 是 室 内乐 作 品 中 , 都 努力 把 将 民 无 交 他 族性 、 抒情 性 和 欧 洲 古 典 音 乐 传 统 紧密 结 合 起 来 , 到 尽 可 能 达 完美 的 境地 。 他在 美 国任 教期 间 , 以美 国黑 人音 乐 为 素 材 , 作 创 了 著 名 的 《 大 调 弦乐 四重 奏 》 黑 人 四重 奏 ) 光 辉 的 代 表 作 F ( 和 《 九交 响 曲》 自新 大 陆 ) 德 沃夏 克 一 生 的作 品很 多 , 裁 也 第 ( 。 体 很 广 , 部 《 九 交 响 曲》 这 第 即是 德 沃 夏 克在 美 国停 留 的将 近 三 年 期 间 内 , 约在 1 9 年 5 完成 的作 品 。 这 部 交 响 乐 实 际 上 是 大 83 月 作 者 对 于美 国所 在 的 “ 大 陆 ” 产 生 的印 象 的体 现 , 中虽 然 新 所 曲 有 类 似 “ 人 灵歌 ” 黑 与美 洲 “ 印第 安 民 谣 ” 旋律 出现 , 德 沃 夏 的 但 克 并 不 是原 封 不 动 地将 这 些 民谣 歌 曲作 为 主题 题 材 ,进 这 些 民谣 的精 神 而加 以表 现 。

浅析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浅析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浅析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摘要德沃夏克是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作曲家,同时也是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德沃夏克于布拉格的内拉霍奇夫斯镇出生,由于他受到祖国民族复兴、发展民族文化思潮的影响,他所创作的作品很多都与西欧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有关;德沃夏克创作了很多部交响曲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e小调第九交响曲》,这部作品是德沃夏克被邀请去美国任教的三年期间所完成的,主要描绘的是他在美国生活期间的所见所闻以及一些切身感受。

因此在纽约进行第一次演出前,德沃夏克就把作品加上了标题“新大陆”,也被称之为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可以说正是这部作品将德沃夏克的交响曲创作推向了最顶峰。

关键词德沃夏克作曲家《自新大陆》一、《自新大陆》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一)民族性:19世纪兴起了浪漫主义思潮,艺术家们为了彻底摆脱传统的轨道,不断地追求自由和解放,强烈的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以表达个人情感为目标。

并且作曲家们普遍对自己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化发生强烈的兴趣,其作品强调民族观念,作曲家的创作普遍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

《自新大陆》的题材是德沃夏克从他的一位黑人学生亨利.撒克.勃莱那吸取而来有关黑人音乐的元素,并结合1893年暑假他去衣阿华州的斯皮尔维尔旅行时所听到的两位印第安乐师的街头演奏,再融合捷克波西米亚人的音乐素材而创作的,主要以捷克民族音乐特色而闻名于世。

他把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民族热情投入到这部作品中,充分体现了他对捷克乡土的深深怀念之情。

人们常说斯美塔那是捷克民族乐派创立者,那么德沃夏克则是民族乐派最重要的作曲家以及民族乐派发展的集大成者,因为他将更多的民间音乐元素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且所分析的民间音乐领域更加广阔,具有民主进步的世界观,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二)世界性:这部作品的世界性主要体现在它能够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欣赏,而不单单局限于作曲家所生活的国度,它反映的是整个人类的情感艺术。

初中音乐_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能够对欧洲交响音乐感兴趣,理解作品所表达的爱国情感,从而表达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感受体验乐曲音乐要素变化所带来的情绪反应,了解并记忆英国管的音色。

3.能够记住、会唱主题音乐a,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和《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学习、掌握交响曲的基础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难点】感受体验乐曲音乐要素变化所带来的情绪反应【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竖笛吹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a片段,提问:旋律的速度、是怎样的?带给大家怎样的情绪?【设计意图】竖笛学生都会吹奏,而且音色接近英国管,能够表现相应的情绪,学生很容易进入到淡淡的思乡之情的环境中。

二、分段赏析(一)赏析a主题1、出示课题,学唱主题a教师弹琴,学生视唱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学唱主题,对乐曲表达的情感有更进一步的体验。

2、简介德沃夏克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

曾任布拉格音乐学院、纽约音乐学院院长,他的作品始终贯串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富有浓郁的捷克民族色彩。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作者,有助于理解作品。

3、学习什么是交响曲课件出示交响曲定义、管弦乐队编制、交响曲体裁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及教师讲解,让学生对交响曲的定义、结构有初步的认识。

4、聆听a主题,分辨演奏乐器(1)教师播放a主题,学生聆听、分辨演奏乐器。

(2)教师出示课件,学生了解英国管。

【设计意图】通过音频、课件及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记忆英国管及其音色特点,解决教学目标。

5、再次视唱a主题,分析旋律创作手法(1)对比聆听带附点和不带附点旋律所带来的不同情绪反应。

(2)分析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及作用。

【设计意图】分析创作手法有助于进一步感受情绪及背唱旋律。

6、背唱主题a接龙游戏,师生变换顺序演唱a主题,背唱。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赏析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赏析
第一乐章,柔板,不太快的快板。先由乐队启奏缓慢的引子,第一主题由圆号奏出然后由双簧管重复第一主题。接着马上乐队跟进。作曲家由于受到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的邀请担任院长,即将踏上美洲新大陆那种激动,紧张,焦虑,欣喜,憧憬之情通过各种器乐的交替演奏,展现无遗。
第二乐章,广板。一连串庄严的和弦引出《回家》的旋律,这之歌》的影响颇深,也跟德沃夏克的出生有关。(德沃夏克是一个屠夫的儿子,对底层社会人民的生活感触深刻)。海华沙是印第安的一位民族英雄,其妻子在饥饿中去世,人们在森林里为她掘好坟墓,向她默默告别。德沃夏克用英国管吹奏《回家》的旋律来表现海华沙的孤独形象,具有浓郁哀怨的气氛。后来这段旋律曾被填上歌词,歌名叫《思故乡》广为传唱。
阿巴多指挥的版本干净,准确。戏剧性明显。他毕竟最擅长指挥歌剧,是继卡拉扬之后最伟大的指挥家,可惜今年离我们而去。愿阿巴多在天堂仍然执棒!!!(注:这首曲子每个乐章之间相对独立,因此乐章之间停顿会较长,所以希望现场听演出的观众,中间不要鼓掌,不然会影响指挥和乐队的情绪。)
第三乐章,谐谑曲,极其活泼,完全是欢快的斯拉夫民间舞蹈节奏,因此跟第二乐章的哀怨气氛跨度太大,本人一直不理解这种大幅度的转变。也许是作曲家马上能回到自己的故乡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期待情绪吧,总之在乐思上还是有矛盾的。
第四乐章,雄伟的快板。好像作曲家迈着坚定的步伐踏上祖国的土地而感受到的极度愉悦。其中单簧管吹出的旋律带有冥想,缠绵的情意。不过马上被乐队的欢快情绪所淹没。最后在辉煌的高潮中结束全曲。令人意味无穷!

德沃夏克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介绍

德沃夏克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介绍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德沃夏克,1892年,M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德沃夏克则应邀赴M。

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M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

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M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

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也有的版本译为“新大陆”或“新世界”交响曲)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序奏,慢板,e小调,4/8拍子。

此序奏部分颇为宏大,其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一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甚至可称之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

乐章的引子部分由弦乐器、定音鼓和管乐器竞相奏出Q烈而热情的节奏,暗Y了M国那种J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片段1);乐章的主部主题(片段2)贯穿了全曲的四个乐章,其特性与居住于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境内的马札儿民族固有的民俗音乐具有共通的性质。

这一特殊主题靠着巧妙发展,转达了不同于以往音乐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

德沃夏克当时背井离乡,乡愁蕴积,故而引用了他少年时期耳熟能详的民俗歌曲特质,以遣思乡念国的情怀。

乐章中另一段优美的旋律(片段3)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恰是作者这种心情的体现。

第二乐章最缓板,降D大调,4/4拍子,复合三段体。

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

整个乐队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区合奏出充满哀S气氛的几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片段4),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一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

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爱。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3课欣赏交响曲《自新大陆》第四乐章音乐主题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3课欣赏交响曲《自新大陆》第四乐章音乐主题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3课欣赏交响曲《自新大陆》第四乐章音乐主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音乐五上》第3课欣赏交响曲《自新大陆》第四乐章,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作品。

这首交响曲描绘了美洲新大陆的美丽风光,展现了深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

第四乐章作为整部交响曲的高潮部分,音乐主题鲜明,结构复杂,富有变化,充分体现了作曲家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创意。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对交响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这首交响曲的背景、风格以及作曲家的创作特点等方面,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品,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交响曲《自新大陆》第四乐章的音乐主题及结构。

2.掌握作品的基本情绪和地域风格。

3.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向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交响曲《自新大陆》第四乐章的音乐主题及结构。

2.教学难点:感受作品的地域风格和深刻内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讲解作品的背景、作曲家及音乐特点。

2.运用示范法,播放优秀演奏版本,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的魅力。

3.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彼此心得。

4.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交响曲《自新大陆》的背景及作曲家德沃夏克。

2.讲解:详细分析第四乐章的音乐主题、结构、节奏和旋律特点。

3.欣赏:播放优秀演奏版本,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魅力。

4.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地域风格和内涵,分享自己的心得。

5.实践: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他交响乐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1.交响曲《自新大陆》第四乐章主题分析2.音乐结构:快板、慢板、快板3.地域风格:美洲新大陆、民族特色4.作品内涵:自然风光、历史变迁、民族命运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熟练说出交响曲《自新大陆》第四乐章的音乐主题及结构。

自新大陆交响曲第四乐章音乐赏析教案

自新大陆交响曲第四乐章音乐赏析教案

自新大陆交响曲第四乐章音乐赏析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音乐,使学生对欧洲交响乐产生兴趣,喜欢聆听德沃夏克的交响作品,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认识英国管,能辨听音色。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参与形式,带领学生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初步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及内容,提高学生感受、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以及想像力。

3、通过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演唱《念故乡》,感受音乐作品浓郁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的情感;能对思念、热爱故乡的艺术作品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铺垫导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能听懂音乐吗?音乐是一种心灵的语
言,不同的音色、不同的旋律、不同的演奏(演唱)技巧、不同的艺术处理等,能够传递出不同的内容,为我们留下不同的感受和记忆。

今天,这节欣赏课的音乐作品将为我们讲述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来聆听、感悟。

1、连连看:请同学们辨别几个片段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以听为主”,通过“辨别音色、模仿演奏姿势、探究、联想”等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熟识“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两个主题及各乐器组的经典片段,为后面大段欣赏做铺垫;通过有目的、有梯度的加深学生对乐曲旋律的印象,帮助大篇幅的音乐作品“瘦身”,让学生感到亲切易接受,为交流对作品的感悟提供了充分的感知基础。

教学建议:每段音乐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聆听的次数。

(1)铜管组关于第一主题的片段。

师:铜管乐器的音色是怎样的?(大气、深远、恢宏……)铜管乐器属于西洋乐器还是民族乐器?你还认识铜管组的哪些乐器?再听,大家可以自由地跟随视频模仿演奏。

我听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我听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我听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这二天翻看旧帖,看见有一位朋友想听听我对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的看法。

看那个帖子的日期可是有很长时间了,一直没有回答这位朋友,非常抱歉。

今天写几句,也算是将功补过吧。

德沃夏克出生于1841年,从小喜爱音乐,学习过小提琴和管风琴。

他1859年毕业于布拉格管风琴学校,却加入了国家歌剧院担任中提琴手,很不得要领,因此在1861年改行去作曲。

他非常喜欢斯美塔那的音乐,就向他学习,成为继斯美塔那之后捷克的伟大音乐家,也是古典民族乐派的代表作曲家,在欧美音乐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

德沃夏克那个年代,捷克还在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下,但是捷克民众已经在开始努力争取民族独立。

德沃夏克的音乐都是反映捷克民族的特点,也算是在艺术上的民族独立。

德沃夏克1892年受邀到美国担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的院长,他在美国做了三年的院长,1895年回国。

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期间于1893年所作。

十九世纪末,美国正是经济大发展的时期,东部兴旺蓬勃,西部也在大开发。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经济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经济大发展,当然艺术也要跟上,美国艺术家不甘心欧洲的音乐充斥美国音乐厅,就想塑造自己的民族音乐,这才请来了当时在欧洲大名鼎鼎的德沃夏克,意欲请德沃夏克领衔培养出美国自己的音乐家。

当然,三年时间是短了点,因此,德沃夏克没有能够完成这个大业。

德沃夏克自己把这部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其实意思还是想说这不是真正的美国音乐。

美国人写的美国音乐大概还要说是伯恩斯坦和格什温这些人。

德沃夏克的交响曲到第八首的时候已经非常完善,就是说是成熟的交响曲。

因此,第九首当然就是驾轻就熟,可以随心所欲了。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e小调,作品95。

作于1893年,并于1893年12月16日在纽约由翟尔多指挥纽约爱乐首演。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e小调快板,4/8拍,奏鸣曲式。

乐章一开始是二十三个小节的引子,这个规模的引子比较少见。

交响乐《自新大陆》赏析

交响乐《自新大陆》赏析

交响乐《自新大陆》赏析摘要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为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留下的九部交响曲,更是他一生中最为杰出的作品,也是在整个音乐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佳作。

其中的《自新大陆》更是脍炙人口、享誉世界,本文将就《自新大陆》和作者、创作背景进行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德沃夏克《自新大陆》引言尼采说:“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

”雾般的雨丝飘落在伏尔塔瓦河上,打湿了河畔的石阶,也给查理四世的雕像披上了一层迷离的光泽。

通向河边的小巷曲折幽长,巷口的酒吧里透出朦胧的灯光,一位老妇蹒跚前行,摇曳的身影在石路上拖得老长。

河对岸高处的城堡区,雨雾中的旧王宫和圣维特大教堂如同悬浮在半空中的圣殿,成为夜空中最璀璨的地方,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人们。

在这座城市里,你可以在深巷中听见卡夫卡忧郁的叹息,可以在广场的长椅上感受到昆德拉锐利的目光,可以在“临时剧院”的舞台上瞥见斯美塔那的背影,也可以在整座城市的光下,沉浸在德沃夏克的每一曲交响乐中。

多么幸运的,德沃夏克和他的音乐在这里相遇。

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是德沃夏克音乐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

对这部作品进行研究,将会使我们更加了解这部作品以及德沃夏克的音乐创作历程。

人、音乐、城市在此汇聚,交织出了最完美的篇章。

德沃夏克的简单介绍安东尼·德沃夏克,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来自于波西米亚之地——布拉格。

他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青年时期因为音乐天赋突出而被送入音乐学校学习。

后来转入斯美塔那组建的“临时剧院”中工作,从此开始了一段美妙的相遇。

这段时间里,他接触了大量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作品,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同时也深受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为他的音乐添上了独特的印记。

同时斯美塔那在德沃夏克自己的创作中也给予了他不少的指导,两位大师的相遇必将创造出新的奇迹。

之后的三十年中,德沃夏克的创作逐渐成熟,主要作品有《斯拉夫舞曲》、《交响变奏曲》、《捷克组曲》、《D大调第六交响曲》、《G大调第八交响曲》等。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辽海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辽海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辽海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背景《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是一首由辽海作曲的音乐作品。

在九年级音乐上册中,该曲被作为教材内容,旨在通过学习这首乐曲,让学生了解西方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二、教学目标1.了解西方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2.了解巴洛克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区别,并能够在听音中区分;3.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增强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4.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鼓励他们自己创作音乐。

三、教学内容1.乐曲欣赏首先,将让学生一起观看一段关于巴洛克音乐与古典音乐的视频,然后再播放《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这首音乐。

在听音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作曲家辽海以及该乐曲的背景与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听音兴趣。

2.乐曲分析乐曲分析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深入了解这首乐曲的构成,并能够在听音中分辨出各个乐章的特点。

具体地,可以让学生学习以下相关内容:•巴洛克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区别•《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的构成•乐曲节奏与旋律特点•乐器运用等3.乐曲合唱在学生比较熟悉《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乐曲合唱的活动。

这里提供一个小提示,在集合合唱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分成不同组别,每个组别分别练习不同的乐器部分,然后在咱们一起整合成完整的乐曲。

四、教学方法•观看视频•听音分析•讨论学习•乐曲合唱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学生作品展示•个人总结•课堂测试•学生互评等方式。

总之,希望在这堂“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辽海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的课程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这一门艺术,同时也希望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写作背景——伟大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

我们知道,德沃夏克这样一位平民音乐家,自始至终保持着他那颗平常的、与民亲近的心境。

他的音乐天才就在于汲取民间音乐的精髓,无论这种精髓是来自捷克、茨冈、莫拉维亚还是波兰。

当他亲临其境,在“新大陆”体验美洲音乐的时候,他的这种激情仍然喷发而出:自然、持续、流畅而意犹未尽。

另一方面,德沃夏克对美洲黑人音乐之所以兴趣盎然,其中的缘由想必是他那种无处不在的浓浓的乡愁:强烈而痛苦的乡愁。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当时德沃夏克的故乡被德国人贬损为低劣民族而肆意践踏,当他看到美洲黑人和印第安人同样面临着被人蹂躏、任人宰割的命运的时候,那种同病相怜的感触该是一种什么样的苦楚! 德沃夏克内心可能不止一次地发问:难拿到“斯莱夫(SLAVE)”一词真的源自“奴隶(ESCLAVE)”相同的民族精神,强烈感情交流,诞生了一部伟大的作品这部《新大陆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

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

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也有的版本译为“新大陆”或“新世界”交响曲)。

《新大陆交响曲》的动人音符中还浸透着一个捷克人发自新大陆的思乡怀亲之情。

这是深蕴于作曲家对美国新鲜感受中的深刻内涵,是贯穿在交响曲中的民族之魂。

因此,德沃夏克的这部交响曲才以更加雄浑的情感之弦,与各国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与反响。

自1893年在纽约首演以来,人们都说,《新大陆交响曲》“也许没有一个乐队没有演奏过它,也没有一个指挥设有指挥过它”。

二全曲赏析指南——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序奏,慢板,e小调,4/8拍子。

此序奏部分颇为宏大,其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一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甚至可称之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

乐章的引子部分由弦乐器、定音鼓和管乐器竞相奏出强烈而热情的节奏,暗喻了美国那种紧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乐章的主部主题贯穿了全曲的四个乐章,其特性与居住于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境内的马札儿民族固有的民俗音乐具有共通的性质。

这一特殊主题靠着巧妙发展,转达了不同于以往音乐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

德沃夏克当时背井离乡,乡愁蕴积,故而引用了他少年时期耳熟能详的民俗歌曲特质,以遣思乡念国的情怀。

乐章中另一段优美的旋律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恰是作者这种心情的体现。

第二乐章最缓板,降D大调,4/4拍子,复合三段体。

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

整个乐队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区合奏出充满哀伤气氛的几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一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

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爱。

这充满无限乡愁的美丽旋律,曾被后人填上歌词,而改编成为一首名叫《恋故乡》的歌曲,并在美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

本乐章的第二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旋律优美绝伦,在忽高忽低的情绪中流露出了一种无言的凄凉,仍是作者思乡之情的反映。

本乐章的第三主题转为明快而活泼的旋律,具有一些捷克民间舞蹈音乐的风格。

第三乐章谐谑曲,从“海华沙的婚宴”中的印第安舞蹈中得到启发,舞蹈由快而慢地不停旋转。

音乐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轻快而活泼,带有跳跃的情绪;第二主题清丽、明快,富有五声音阶特色;两个主题彼此应和、模仿。

乐章的中间部分主题悠长而婉转,是典型的捷克民间音乐风格。

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

气势宏大而雄伟,这个总结性的乐章将前面乐章的主要主题一一再现,同时孕育出新的主题,彼此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抒发了作者想象中和家人聚首时的欢乐情景。

乐章的主部主题
由圆号和小号共同奏出,威武而雄壮;副部主题则是柔美、抒情性旋律,由单簧管奏出。

这一切经过发展之后,形成辉煌的结尾。

《新大陆交响曲》的波希米亚风味也十分浓厚,再仔细一听,曲中的印地安人竟变成捷克的农民和村民;可见此曲并不是一张从国外寄回故乡的音乐明信片,而是对故乡家园的眷恋与回顾。

就作曲技巧而言,这也正是德沃夏克的目的:教导美国作曲家以欧洲最优异的创作方式,将美国本土素材转化成伟大的交响曲。

虽然素材是原创的而没有吸取美国本土音乐,此曲仍然获得极大的成功,为了使它听起来有“美国味”,德沃夏克不得不牺牲了一些捷克音乐特有的流畅性,为了让乐曲四平八稳地发展,他也必须牺牲一点精致感。

然而也正是曲思的直指人心与丰富的旋律性以及旺盛的精力,使此曲成为德沃夏克最受欢迎的交响曲。

曲中粗犷和开朗的作风、勇敢无畏的自信心,都是最典型的美国风格,而其动人心弦的抒情乐章,就连德沃夏克本人也难以掩饰。

德沃夏克的《新大陆交响曲》不是哲理思考的结果,而是在音乐的无限美感中给人们带来丰富的体验和强烈的感染。

交响曲中质朴的情感与沉思的韵味,无不与音乐的美妙的音响联系在一起。

这部作品烙印着鲜明的民族色彩,体现出德沃夏克创作的总的风格。

正如一位评论家说的那样:“不管德沃夏克这部作品或是他的任何一部作品被人们贴上怎样的标签,我都能从他的音流里听出沃尔塔瓦河款款流动的音响,欣赏着德沃夏克的音乐,我眼前浮现出他家的那所小客栈,我感受到那热情奔放、节奏急骤的波希米亚民间舞曲的旋律;欣赏着他的音乐,先前那斑斓的原野、小巧的房舍、一片片田庄、好奇的村民,还有那催人入梦的情调都油然浮现在我面前,使我不知不觉地沉醉于波希米亚小城的那种陶然自乐、恬静淡泊的境界中。

”音乐就象一面多棱镜,向人们折射出生活的五彩缤纷。

古典,摇滚,流行,让我懂得用不同的角度去感受生活,古典让我感觉纯净,摇滚让我体会真实,流行让我享受细腻。

宽容您所听过的各种音乐,因为...它们总能让你触摸到世界的真实与朴素,只要你用心地去聆听。

《新大陆交响曲》是一首值得每个乐队演唱,每个指挥者指挥的曲目,更是值得我们去欣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