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实验题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练习题(含答案).docx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练习题(含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942bc054581b6bd97e19ea1a.png)
平面镜成像1.下列因素中能影响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像到平面镜距离D.镜面的大小2.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如图 8-1 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A. 1m B. 2mC. 3m D. 4m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4.“猴子捞月”中,猴子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A.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实像B.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虚像C.光的反射而成的实像D.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8-2 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A. 21∶ 10B.10∶ 21C. 10∶ 51D.12∶ 016.图 8-3 中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正确的是()7.墙面上贴着一块穿衣镜,水平地面上一个人以速度v 匀速直线朝平面镜走去,相对于人,像的速度是()A. v B.2v C.v/2D.0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用照相机拍摄B.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已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应不小于人的高度C.像到镜面的距离跟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不一定垂直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入射角是00 0 ,反射角也是0B.入射角增加150,反射角也增加150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反射角为90010.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成像B.很大的物体不能在很小的平面镜内成像C.物体静止不动,若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向下平移时,镜中像也向下平移D.物体在平面镜内总成等大的虚像11.如图 8-4 所示,眼睛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_______而得到的像 , 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_______而得到的.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12.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_____(填“上方” 、“下方”),不致影响司机观察路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倾斜,这时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_______,但由于 ________________ ,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13.多媒体教室里的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穿衣镜是用平滑的玻璃做的,光在它的表面发生的反射是______,它所成的像是______像;物体通过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__像,前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后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14.将一墨水瓶放在镜前6cm 处,墨水瓶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_____cm,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 ,若使墨水瓶远离镜面,则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15.某人站在穿衣镜前 1.5m 处,他在镜中像到镜面的是_______m,当他向镜前进0.5m,则人与像间的距离是 _______m.16.简易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在它的镜筒内有两块互相______放置的平面镜.17.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光污染,来自舰丽的玻璃幕墙》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面玻璃幕就像平面一,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一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幕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就被烈的反射光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在客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患⋯⋯(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填人横: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一出了科学性的,将句子找出来.( 3)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居民生活来的不便或危害的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防光染?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 8-5 所示,上A点停着一只,而地上有几个小虫,那么,从上的P 点下来吃地上的哪个小虫再到面的笆上的B点它的路程最短。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fdd22e284ac850ad0242cf.png)
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将远离平面镜0.2m2.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镜中的像变大B.镜中的像将远离你C.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D.镜中的像和你大小一直相等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3.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4.一只大雁在深度为8m的平静湖面上空飞过,当大雁距水面2m时,大雁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大雁______ m.5.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______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图中的______ (选填“A”或“B”)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6.小明身高1.72m,站在高为1m的平面镜前,镜中的像与他相距4m,则他离镜子的距离为______ m,镜中的像的高度是______ m;当他向着平面镜以0.6m/s的速度运动时,镜中的像相对于该同学的速度是______ m/s.7.人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小明同学周末在家里做作业,抬头从面前平面镜中看到挂在后面墙上的钟如图所示,实时刻应是______ .8.一个身高1.7m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则镜中的像高为______ m,像与他相距______ 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1m,此时像的大小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1)实验中选用的平面镜应是______ (选填“穿衣镜”、“铜镜”或“玻璃板”),利用其既能______ 光线,又能透射光线的特点.(2)实验时,小明拿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通过调节跟前面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如果他将点燃蜡烛在像与物的连线上往后运动2cm,要使像物再次重合,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 .1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器材: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 ,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2)在竖直的玻璃板前放点燃的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 (选填“前”或“后”)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 像.(4)当蜡烛A像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如图,蜡烛A和B可以放在刻度尺上通过前后移动来观察像的大小情况,实验中使用刻度尺,其主要目的是______A.观察能否成像B.观察像的大小C.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D.观察像的虚实(6)实验中,仔细观察像的位置,会看到平面镜中有两个像,请你分析产生两个像的原因:______ .11.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 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不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填“实”或“虚”)像.(4)小红吹动A烛焰向左摆动,则它的像向______ 摆动.(5)若面玻璃板中所成的像不清晰,若想使像变清晰应______ .(6)薄的玻璃板和厚的玻璃板选的,原因是______ .12.同学们利用玻璃板,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a、b,水平桌面等器材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如何确定______ 的位置;②如何比较______ 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2)他们发现实验桌上放有2mm厚的玻璃板A,5mm厚的玻璃板B.为了减小误差,实验时,应选择______ 玻璃板作为实验器材.(选填:A/B)(3)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如果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移动,它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 .(变大/不变/变小)(4)实验时,他们应该在______ (a/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5)在某次实验中,把蜡烛a放到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13.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器材有:玻璃板和平面镜各一、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 ;玻璃板和平面镜中应选择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 (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实验过程中,看到蜡烛A的像是利用光的______ ,观察到蜡烛B是利用光的______ ;(3)小明记录了一次物与像的位置后,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普遍规律,接下来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更加合理方便的是______ (选填“A”或“B”)A.蜡烛A不动,多次改变平面镜的位置B.平面镜不动,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4)小时拿着一根5cm高的铅笔竖直放在玻璃板前,铅笔像的高度为______ cm,若铅笔远离玻璃板,则铅笔的像的高将______ (选填“大于5cm”“等于5cm”或“小于5cm”).(5)为了研究成像的虚实问题,小明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接着他应该观察______ ;(6)实验中小明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她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她这样做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7)请在图2中画出眼睛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光路图.(画一条光路即可)1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竖立的茶色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 .(2)点燃蜡烛A,从A一侧观察蜡烛B,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______ ,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相同;用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 .(3)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______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像.(4)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5)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 cm.五、作图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15.晚自习时,小明向教室外张望时,没能看清外面的景色,却在玻璃窗上看到了身后的小红,请作出小明看到小红帽子的光路图.16.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1)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光路图.要求:写出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用相关的知识推导说明:水位下降了多少米?17.在图中,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18.如图平面镜前有一个点光源S,其中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试画出这条光线.19.小明同学想将一束与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水平面).(1)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画出镜面所在的位置;(2)求出反射角的度数为______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0.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答案】1. B2. D3. D4. 虚;45. 未点燃;B6. 2;1.72;1.27. 不变;5:458. 1.7;6;不变9. 玻璃板;反射;把没有点燃的蜡烛沿着像与物的连线向后移动2cm(或把玻璃板沿着像与物的连线向前移动1cm)10. 刻度尺;位置;前;等效替代法;虚;不变;C;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因为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所以成两个像11.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到平面镜的距离;大小;虚;左;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12. 像;像与物;A;不变;a;玻璃板和桌面没有垂直放置13. 刻度尺;玻璃板;后;反射;直线传播;B;5;等于5cm;光屏上是否有蜡烛的像;不能14. 便于准确找到像的位置;重合;垂直;相等;不能;虚;使结论具有普遍性;0.415. 解: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在B点的小红的帽子,则做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连接A点与B′与镜面相交于一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AO、BO,则BO是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16. 解:(1)先通过水面作出发光点A的对称点A′,连接A′B交平面镜于点O,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2)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移动到E点,如下图所示:BE=OF=1m,因为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所以CG=OF=×1m=0.5m,则说明水位下降了0.5m.答:(1)见上图;(2)水位下降了0.5m.17. 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18. 解: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A 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19. 60°20. 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解析】1.解: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和像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B正确;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也靠近平面镜0.2m,故D错误.故选B.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物体和像大小相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此题涉及到平面镜成像特点,这是光学部分的重点,在中考中也经常出现,要求学生牢记,并学会灵活运用.2.解:AD、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与人等大,当人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D正确;B、当你走向平面镜时,距镜子的距离减小,镜中的像将靠近你,故B错误;C、当你走向平面镜时,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仍然垂直,故C错误.故选D.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灵活运用到实际中去,还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视觉感觉的像的大小误认为是真实的像的大小.3.解: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与铅笔还是关于平面镜所在平面对称的,故像不动,故B错误;C、像的大小与物体相等,故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不变,故C错误;D、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故D正确.故选D.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来分析此题.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此类题目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属于热点题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4.解: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像距与物距相等,此时大雁距离水面(物距)2m,所以该“倒影”距离湖面(像距)也为2m,则该“倒影”距大雁为2m+2m=4m.故答案为:虚;4.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做出解答,但此题中的湖水深8米是题干设置的干扰因素,注意不要被其迷惑.5.解: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另外拿一只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适当的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像完全重合,即好像被点燃似的;在A侧能看到蜡烛和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在B侧不能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像,所以图中的B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故答案为:未点燃;B.判断在何处放光屏接平面镜成的像,分辨物体还是像是关键.眼睛在物体一侧时,既能看到物体又能看到物体的像;眼睛在像的一侧,只能透过透明玻璃,看到物体,不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会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此类题目在近几年中考中频繁出现,备受出题人青睐,其实解答此类题目往往有规律可循,牢记并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比较容易的进行解答.6.解: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镜中的像与他相距4m,可得他离镜的距离为4m×=2m;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则镜中的像的高度也是1.72m;由他向着平面镜以0.6m/s的速度运动时,可得镜中的像相对于该同学的速度是0.6m/s ×2=1.2m/s.故答案为:2;1.72;1.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可分析解答此题.平面镜成像在实际生活中非常常见,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活学活用.7.解: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大小相同,所以人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不变;方法一: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平面镜中钟表像的实际情况,(红色箭头)如下图,可以看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5:45.方法二:把试卷翻过来,注意上下不要颠倒,直接从试卷的反面看钟表的实际时间是5:45.故答案为:不变;5:45.(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同.(2)根据钟表在平面镜中成像判断实际时间的方法:作图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的实际情况.翻看法: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相对平面镜对称,根据这个特点把试卷翻过来观察,即可得出实际时间.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来分析实际问题.本题考查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解决此类题应认真观察,注意技巧.8.解:(1)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的虚像,所以,由该同学身高1.7m,可得像高为1.7m;(2)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3m,所以这个同学和他的像之间的距离是6m.(3)人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和人的大小有关,跟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所以人靠近平面镜1m时,他的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1.7;6;不变.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人靠近平面镜时,感觉像变大,实际上像的大小不变,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增大,感觉像在变大,是一种错觉.9.解:(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利用其既能反射光线,又能透射光线的特点.便于透过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2)实验中,如果他将点燃的蜡烛在像与物的连线上往后移动2cm,要使像物再次重合,根据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他的正确操作应该是未点燃的蜡烛在像与物的连线上向后平移2cm(或玻璃板沿着像与物的连线向前平移1cm).故答案为:(1)玻璃板;反射;(2)把没有点燃的蜡烛沿着像与物的连线向后移动2cm (或把玻璃板沿着像与物的连线向前移动1cm).(1)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2)根据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确定如何操作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动手操作实验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高实验能力.10.解:(1)刻度尺可以测量物体的距离,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确定像的位置;(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4)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会变化.(5)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故C正确.(6)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因为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所以成两个像.故答案为:(1)刻度尺;位置;(2)前;等效替代法;(3)虚;(4)不变;(5)C;(6)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因为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所以成两个像.(1)本实验要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与像的大小关系等平面镜成像规律,要用到测量工具;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4)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这是关键.(5)实验中刻度尺的用途是可以测量物体和像与平面镜的距离.(6)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成像,所以仔细观察时,会发现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本题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11.解:(1)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2)要用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距离,比较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3)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小红吹动A烛焰向左摆动,烛焰的像向也左偏;(5)点燃的蜡烛是成像物体,比较亮,环境越黑暗,蜡烛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蜡烛成像越清晰,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6)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到平面镜的距离;(3)大小;虚;(4)左;(5)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6)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1)选玻璃板是为了准确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2)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要用刻度尺测量物距和像距.(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成接到,而虚像则不能.(4)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进行分析.(5)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物体越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越清晰.(6)玻璃有两个反射面,玻璃越薄,两个反射面成的像越近,如果玻璃越厚,两个反射面成的像越远.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重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的考查,这些题往往有规律可循.12.解:(1)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玻璃板前面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②移动B棋子,直到与A棋子的像完全重合为止.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这就是通过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2)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3)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不会变化.(4)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蜡烛a这一侧观察.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5)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能是因为玻璃板和桌面没有垂直放置.故答案为:(1)①像;②像与物;(2)A;(3)不变;(4)a;(5)玻璃板和桌面没有垂直放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即看到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棋子,当玻璃板和像重合时,玻璃板后面棋子的位置就是玻璃板前面棋子像的位置,这样进行实验,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选择两个相同的棋子是为了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3)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这是关键.(4)根据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可判断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哪一侧观察;(5)当透明的玻璃板和水平桌面不垂直时,蜡烛的像偏向水平桌面的上方,镜后蜡烛和镜前蜡烛的像不能完全重合.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会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此类题目在近几年中考中频繁出现,备受出题人青睐,其实解答此类题目往往有规律可循,牢记并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比较容易的进行解答.13.解:(1)刻度尺可以测量物体的距离,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确定像的位置;(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实验过程中,看到蜡烛A的像是利用光的反射,观察到蜡烛B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3)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普遍规律,应保持平面镜不动,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所以5cm高的铅笔竖直放在玻璃板前,铅笔像的高度为5cm,铅笔远离玻璃板,铅笔的像的高不变,仍为5cm;(5)为了研究成像的虚实问题,小明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接着他应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的像,若有则为实像,若没有则所成的像为虚像;(6)在实验中,用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所以像会更不清晰;(7)连接S与像点S′,与镜面相交于一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SO、PO,则SO是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故答案为:(1)刻度尺;玻璃板;(2)后;反射;直线传播;(3)B;(4)5;等于5cm;(5)光屏上是否有蜡烛的像;(6)不能;(7)如上图所示.(1)本实验要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与像的大小关系等平面镜成像规律,要用到测量工具.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平面镜成像的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8c697f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b.png)
平面镜成像实验练习一、实验题1.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实验时测量几组入射角与反射角的目的______。
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_____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如图所示,是某物理学习兴趣小组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上,再取两段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蜡烛B一前一后竖立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若蜡烛B在桌面上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3)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细心的小明发现,在玻璃板的同一侧,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两个相距很近的像,这是由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在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形成的两个像,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他应选用较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此实验在光线较_____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下效果明显。
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重合,这种研究问题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A.转换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理想模型法(2)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从玻璃板后面直接观察光屏,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3)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序号);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不发生变化D.无法判断(4)若玻璃板向前倾斜60°角,如图所示,将蜡烛A以2c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则蜡烛A的像相对于烛A的速度为___________cm/s。
(完整word版)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专题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专题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6b37d7cbb68a98271fefac0.png)
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题1、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_关系;(2)实验中要求蜡烛A和蜡烛B ,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 __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在像A'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4)实验中应选择_____ 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或“平板玻璃”)目的是利用玻璃板的透明性,能看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看到(填蜡烛A、蜡烛B)的像(5)观察像时,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 __造成的;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效果好;“变小”或“不变”)。
(6)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 __(填“变大”、(7)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8)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9)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8)相同的操作(10)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11)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实验中用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未点燃的蜡烛位置即是像的位置,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叫做法。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实验题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实验题](https://img.taocdn.com/s3/m/2a2d442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b.png)
1.“探究平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实验小组用蜡烛、玻璃板、直尺等器材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玻璃能透光, 便于确定像的。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只点燃蜡烛A, 移动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 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 火柴(选填“能”或“不能”)被点燃。
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如果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 B蜡烛应远离玻璃板cm, 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2.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 正确的是A. 为了便于观察, 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 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 蜡烛A的像会变大C. 移去蜡烛B, 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 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 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取完全一样的蜡烛A.B, 点燃蜡烛A, 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蜡烛B至某一位置时, B与A的像恰好重合, 这说明像与物大小, 用光屏替换蜡烛B, 光屏上接收不到A的像, 说明玻璃板所成的像是像.(2)“潜望镜”是平面镜的重点应用之一, 小明认为潜望镜成的像与物左右相反, 试为他选择一个合理、简便的验证方案(选填序号).①绘制光路图来分析.②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 让他挥动右手, 判断像中哪只手在挥动.4.小丽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 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合适。
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在实验过程中, 小丽移动蜡烛B, 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确定了的位置。
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B, 她(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 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目精选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目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6ba32ad50b1c59eef9c7b440.png)
平面镜成像实验(cgy)(11·陕西)30.(1)如图所示,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__像。
答案:虚(11·贺州)17.(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与A完全相同而未点燃的蜡烛,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答案:像与物大小(11·长春)19.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移动镜后的蜡烛B,发现B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过了一段时间,蜡烛A变短则A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
答案:无关变短(11·宁德真题)28.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如图所示使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这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关系。
当A向玻璃板靠近时,A的像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
答案:大小靠近(11·南平)2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图中的B应选用________(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
(2)蜡烛A在B中所成的是________像(填“实”或“虚”)。
答案:(1)薄玻璃板(2)虚(11·聊城)12.小峰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1)用两段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95c54fbcd126fff7050b82.png)
平面镜成像1.下列因素中能影响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像到平面镜距离D.镜面的大小2.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如图8-1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A.1m B.2mC.3m D.4m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4.“猴子捞月”中,猴子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A.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实像B.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虚像C.光的反射而成的实像D.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8-2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A.21∶10 B.10∶21C.10∶51 D.12∶016.图8-3中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正确的是()7.墙面上贴着一块穿衣镜,水平地面上一个人以速度v匀速直线朝平面镜走去,相对于人,像的速度是()A.v B.2 v C.v /2 D.0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用照相机拍摄B.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已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应不小于人的高度C.像到镜面的距离跟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不一定垂直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入射角是00,反射角也是00B.入射角增加150,反射角也增加150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反射角为90010.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成像B.很大的物体不能在很小的平面镜内成像C.物体静止不动,若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向下平移时,镜中像也向下平移D.物体在平面镜内总成等大的虚像11.如图8-4所示,眼睛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_______而得到的像,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_______而得到的.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12.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_____(填“上方”、“下方”),不致影响司机观察路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倾斜,这时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_______,但由于________________,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13.多媒体教室里的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穿衣镜是用平滑的玻璃做的,光在它的表面发生的反射是______,它所成的像是______像;物体通过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__像,前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后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14.将一墨水瓶放在镜前6cm处,墨水瓶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_____cm,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若使墨水瓶远离镜面,则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15.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5m处,他在镜中像到镜面的是_______m,当他向镜前进0.5m,则人与像间的距离是_______m.16.简易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在它的镜筒内有两块互相______放置的平面镜.17.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光污染,来自舰丽的玻璃幕墙》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人横线: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将错误句子找出来.(3)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8-5所示,树上A点停着一只乌鸦,而地上有几个小虫,那么,鸦从树上的P点飞下来吃地上的哪个小虫再飞到对面的篱笆墙上的B点它飞的路程最短。
平面镜成像测试题(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642db0dd3383c4bb4cd220.png)
平面镜成像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0分)1.下列图能正确表示“灰小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A. B.C. D.答案:C解题思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原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即沿平面镜折叠,像与原物体可重叠。
故C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M,桌面上的小球按图示方向滚动。
要使小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A.90°B.60°C.45°D.30°答案:C解题思路:如上图,小球的像的轨迹为竖直向下,根据平面像成像特点可知,像与原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则像和原物体的运动轨迹也关于平面镜对称,即夹角相等;故α应为45°。
C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如图所示,某市民正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
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该市民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与原来像的位置重合B.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两个像的距离等于两侧安全门之间的间距C.在两侧安全门中成的像越来越小,直至不成像D.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答案:A解题思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原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4.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的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B.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D.有光照,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比原来亮答案:B解题思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即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像点发出的。
手电筒对着像照射,则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反射光线会经过原物体,原物体变亮,所以像也变亮。
平面镜成像 习题 (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 习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81e69965ce050877321323.png)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且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当某同学走进镜面时,他的像也靠近镜面,但像的大小不变,故C正确。
【点睛】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点睛】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包括物态变化、平面镜成像特点、声音频率和比热容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本规律。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的光一定是平行的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在光的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答案】A
(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3.一电子钟放置在甲、乙、丙三个平面镜前的位置及示数如图,那通过三个平面镜看到电子钟的示数分别是
A.甲12:01乙10:51丙10:51B.甲10:51乙10:51丙10:51
C.甲12:01乙15:01丙12:01D.甲10:21乙12:01丙10:21
A.3mB.5mC.4mD.6m
【答案】B
【解析】
【分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详解】
人与镜距离2m,人与视力表距离1m,视力表与镜距离为2m+1m=3m,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视力表的像离镜距离也为3m,所以视力表的像离人的距离为3m+2m=5m。
4.刘艳同学对于如图所示的情景解释正确的是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训练(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60dce4700abb68a982fb7e.png)
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实验专题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实验中1.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中应选较薄的玻璃板(选填“较厚”或“较薄”)2.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不能重合。
3.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完全相同;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6.小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8.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若直接将蜡烛放在直尺上进行实验,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9.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B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10.观察者看到玻璃板前的蜡烛A,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B 实际是由于光的折射而成的虚像,看到玻璃板前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
11.观察A蜡烛的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玻璃板的两个面反射形成两个像。
这两个像的间距为两倍玻璃板的距离。
12.实验应该选用较薄(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这是为了使玻璃板两个面反射成的像尽量重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专题07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题(解析版)
![专题07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f9603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7.png)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②玻璃板有一定厚度,有两个反射面,测量时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
【例题2】(2020齐齐哈尔)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影响可选用(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只蜡烛A、B,应选择外形
3.如何确定像的虚实?将未点燃的蜡烛拿走,拿一个光屏放在该处不透过平面镜看光屏上是否有像。
5.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成正立、等大、左右相反的虚像,物与像对应点的连线垂直平面镜,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6.如果在实验中发现两个像,是由于玻璃板太厚导致的。两个像之间的距离由玻璃板的厚度决定
7.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为什么不需要点燃?若点燃后方蜡烛,使像的背景变亮,使像变淡,不便于观察像。
2.(2020山东聊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设计和进行实验: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要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能成像,面且______(只填字母代号)。
A.透过玻璃板可以看见后面的蜡烛 B.玻璃板比平面镜成像更清晰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https://img.taocdn.com/s3/m/a8a01b27b14e852459fb5760.png)
平面镜成像1.( 5 分)某同学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向来尺的上边,在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 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察看,如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2)用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关系;( 3)移去蜡烛,并在其所在地点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可以” )接收B到蜡烛 A所成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 4)采纳了代替的方法,用代替点燃的蜡烛的像。
实验时察看到二者能完满重合,此现象表示。
(大小、不可以、虚像、另一支相同的蜡烛、像与物大小)2.( 5 分)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色”的实验时。
(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边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 A 和 B的要求是,这是为了。
(2)在找寻蜡烛像的地点时,眼睛应当在蜡烛A(填“ A”或“ B”)这一侧察看。
小明不论如何调理后边的蜡烛,都不可以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断可能的原由是。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
请你帮她想个方法看清跳棋的像:。
(1)二者等大、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2)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或蜡烛与桌面不垂直);(3)用手电筒照亮跳棋。
3.( 5 分)以以以下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色的实验装置。
(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假如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色,便于;( 2)假如有3mm厚和 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假如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答:。
(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一样样的地点,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 。
你以为这类方法能否合理?答:。
原由是:。
( 4)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
4.( 5 分)小红同学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满相同的蜡烛A 和,点B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 A,进行察看,如右图所示,在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66677d87c24028905fc32e.png)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含答案)平面镜成像1.下列因素中能影响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 C.像到平面镜距离 D.镜面的大小2.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如图8-1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A.1m B.2mC.3m D.4m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4.“猴子捞月”中,猴子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A.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实像 B.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虚像C.光的反射而成的实像 D.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8-2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A.21∶10 B.10∶21C.10∶51 D.12∶016.图8-3中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正确的是()7.墙面上贴着一块穿衣镜,水平地面上一个人以速度v匀速直线朝平面镜走去,相对于人,像的速度是()A.v B.2 v C.v /2 D.0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用照相机拍摄B.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已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应不小于人的高度C.像到镜面的距离跟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不一定垂直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入射角是00,反射角也是00 B.入射角增加150,反射角也增加150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反射角为900 10.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成像B.很大的物体不能在很小的平面镜内成像C.物体静止不动,若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向下平移时,镜中像也向下平移D.物体在平面镜内总成等大的虚像11.如图8-4所示,眼睛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_______而得到的像,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_______而得到的.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12.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_____(填“上方”、“下方”),不致影响司机观察路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倾斜,这时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_______,但由于________________,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13.多媒体教室里的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穿衣镜是用平滑的玻璃做的,光在它的表面发生的反射是______,它所成的像是______像;物体通过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__像,前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后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14.将一墨水瓶放在镜前6cm处,墨水瓶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_____cm,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若使墨水瓶远离镜面,则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15.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5m处,他在镜中像到镜面的是_______m,当他向镜前进0.5m,则人与像间的距离是_______m.16.简易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在它的镜筒内有两块互相______放置的平面镜.18.如图8-5所示,树上A点停着一只乌鸦,而地上有几个小虫,那么,鸦从树上的P点飞下来吃地上的哪个小虫再飞到对面的篱笆墙上的B点它飞的路程最短。
2.1.3平面镜成像(练习)
![2.1.3平面镜成像(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a3a21b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e.png)
2.1.3 平面镜成像一、单选题1.爱美之心熊亦有之。
如图所示为长沙生态动物园引进的大熊猫“双双”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下列中的()A.B.C.D.【答案】D【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大熊猫通过平面镜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关于镜面对称,通过观察,熊猫的像与熊猫之间上下不颠倒,左右颠倒的只有D,故D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C.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D.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答案】A【解析】【分析】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故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故A正确;B.因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C.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也靠近平面镜,故C错误;D.演员在平面镜中成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3.小明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钟面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A.11点20分B.2点35分C.3点55分D.12点40分【答案】D【解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所以现实中图为实际时间应是12∶40,故ABC不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关于各种镜子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中的后视镜是凹面镜B.太阳灶中使用的镜子是凸面镜C.牙科医生观察口腔中的牙齿时,使用的小镜子是平面镜D.在山区道路的拐弯处设置的镜子是凹面镜【答案】C【解析】【分析】A.汽车中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具有扩大视野的作用,故A错误;B.太阳灶中使用的镜子是凹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C.牙科医生观察口腔中的牙齿时,使用小平面镜,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从而进行观察,故C正确;D.在山区道路的拐弯处设置的镜子是凸面镜,具有扩大视野的作用,故D错误。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94ca9c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d.png)
C.物体的大小有关
D.物体放的角度有关
15.把手指头按在平面镜的厚玻璃上,若手指尖与它的像的距离 是6mm,则平面镜玻璃的厚度为( C 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镜子时,则 ( D ) A.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B.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C.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D.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B
N O2
即∠2+∠3+∠1+∠4=180°
即∠AO1O2+∠O1O2B=180°, AO1为入射光线,O2B为反射光线. 即AO1∥O2B且反向.
4.平面镜MN前有一个点光源S,图中 S’ 已给出从光源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光
线SO和SO’,在图中画出它们的反射
光线并根据反射光线确定点光源S在
平面镜里的像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汽车的车头灯是用平面镜 B.汽车的观后镜是用凸面镜 C.太阳灶用的是凸面镜 D.牙科医生用来观察患者不易看到的部位的镜是用凹面镜
3.座钟钟面正对平面镜,在镜里见到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则座钟实际指的时刻是( A ) A.10点45分 B.1点15分 C.7点15分 D.7点45分
12.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 像是 虚__像(选填“虚”或“实”),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 的大小是 不_变__(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13.如图所示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图,其中 甲为放在玻璃板前面的点燃的蜡烛,乙为平面镜所成 的像.为确定像的位置.此时需拿一支未_点__燃_(选填 “点燃”或“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 面,移动蜡烛直到看上去它跟 _乙___(选填 “甲”或“乙”)完全重合.
4.当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人在镜中的像___不__变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8276fe3c1ec5da51e27035.png)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1.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 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 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 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2.两块完全相同的平面镜上、下挂在竖直的墙壁上,两平面镜间有一定的距离,一物体放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则经过两块平面镜成像后,物体的像可能是选项中的()A. B. C. D.3.检查视力时要求被测者距离视力表5m,由于室内空间不足,医生找来一块平面镜挂在墙壁上,让小军观察平面镜中的视力表的像。
如图是“C”形视力表上面医生所指的原图,则小军看到的图像形状应该是图中的()A. B. C. D.4.如图是一个魔术箱,魔术箱顶部的中央有一条窄缝。
使激光笔产生的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
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可见遮光板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
其实魔术箱里面暗藏平面镜,下列选项中使用平面镜的原理与其一致的是A. 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B. 较小的花店一面墙上安装平面镜C. 古代妇女对着铜镜梳妆D. 夜间自行车的尾灯被机动车灯光照射时将光反射回来,引起司机的注意5.在比较狭小的房间内挂一面大镜子,会产生增大空间的感觉,这主要是利用平面镜的哪个特点()A. 能成虚像的特点B. 物像距离总是物镜距离2倍的特点C. 改变光线传播方向的特点D. 能成正立像的特点6.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和一块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越明亮的教室中做实验效果越好B. 尽量选用较薄的玻璃板做实验C. 为了成像清晰,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D. 玻璃板没有垂直水平面放置时,烛焰的像与烛焰不是等大的7.关于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发生了镜面反射,那么反射面一定很亮B.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C. 平面镜只能成正立的虚像,且不能用光屏接到D. 一束光线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8.如图所示,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
平面镜成像--精练题(含答案与解析)
![平面镜成像--精练题(含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ccc6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1.png)
平面镜成像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是正立的虚像。
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成像作图镜在中央,物像两旁,物实像虚连线虚,连线与镜必垂直。
实像与虚像(1)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能在光屏上呈现。
(2)虚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实像和虚像都能够被人观察到或用照相机拍摄到。
凸面镜与凹面镜(1)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利用凸面镜可以观察到更大的范围,常被应用于路口拐弯镜、汽车后视镜等。
(2)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使光的能量集中,常被应用于太阳灶、台灯、手电筒、探照灯的反光装置等。
(3)光在凸面镜和凹面镜上发生反射时,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清澈平静的湖面上方,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距变小,像变大B.像距不变,像变大C.像距变小,像不变D.像距不变,像不变2.老师指导爱米在舞蹈室镜子前跳舞,爱米看到自己在镜中的“舞姿”美妙,同时和镜中的老师相视而笑。
关于这个过程说法错误的是()A.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B.镜中的“舞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爱米离镜越远,镜中的“爱米”就越小D.镜里“舞姿”和爱米舞姿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3.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大小变化以及他与像的间距正确的是()A.像变大,1.5m B.像变小,2mC.像不变,4.4m D.像不变,3.6m4.如图所示,是司机从后视镜中,看到的一辆汽车的车牌,则汽车的实际车牌号为()A.B.C.D.5.小明发现自己在一面大平面镜中成了一个完整的像,但一不小心将镜子打缺了一个角,那么此时小明()A.不能在镜中成像B.能成像,但不完整C.能成一个完整的像,但是比较小D.成像没有影响6.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4.3 平面镜成像(专题训练)【六大题型】(学生版)
![4.3 平面镜成像(专题训练)【六大题型】(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b2b9d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6.png)
4.3 平面镜成像(专题训练)【六大题型】【题型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题型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题型3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7)【题型4 实像与虚像】 (9)【题型5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10)【题型6 凸面镜和凹面镜】 (11)【题型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2023•凤凰县三模)人站在平面镜前1m处,则人到其像的距离是()A.1m B.2m C.3m D.4m2.(2023•宜兴市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A.蜡烛B应该比蜡烛A小B.若把蜡烛A靠近玻璃板,像会变大C.若用更大的玻璃板,像会变大D.需要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3.(2022秋•溧水区期末)如图所示为2022年11月8日夜晚看到夜空中的“血月”奇观,“血月”慢慢升起,其在平静的湖面所成的像()A.始终不变B.越来越小C.越来越大D.先变大后变小4.(2023•兴宁区校级四模)一位身高1.6m的市民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前1m处候车,她的像到玻璃门的距离是m。
当她向后远离玻璃门时,她的像(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2022秋•竞秀区期末)如图所示,身高1.6m的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m,若他向镜面靠近0.4m,则镜中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与平面镜相距m。
6.(2023•吉州区一模)如图所示,一只鸟沿着水面水平飞行,以鸟为参照物,则它在水中的像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当鸟展翅高飞时,水中“鸟”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题型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7.(2023•吉安县校级二模)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并选用薄玻璃板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能接受到A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只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8.(2023•姑苏区校级一模)如图甲是小苏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器材有: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白纸、火柴和刻度尺。
平面镜成像(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5a04f2bb68a98270fefa9a.png)
平面镜成像一、单选题(共9道,每道10分)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观察到的像,下图中作图正确的是()A。
B.C。
D。
答案:B解题思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即沿平面镜所在直线折叠,物体和像会完全重合;且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像应该用虚线.故正确答案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2.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的光路图,如图,他作图的步骤有:①作反射光线O1A1、O2A2.②作入射光线SO1、SO2,③作法线O1N1、O2N2,④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
正确的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
④①③② D。
②①③④答案:B解题思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作图方法:作出任意两条入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将这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延长线的交点即为点光源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3。
如图所示,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则下列步骤合理的排序是( )①连接S与O,作出入射光线②连接,与平面镜的交点记为O③做关于平面镜MN的对称点S④连接O与P,作出反射光线A.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C。
④①③② D。
②①③④答案:B解题思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作图方法: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根据这个特点作出发光点S;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上,因此连接,得到OP即为反射光线;连接SO,为入射光线.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4。
如图所示,镜前竖直插两根大头针a和b,观察a和b的像重叠在一起的情形,其眼睛应放在( )A.通过a、b的直线上B.通过a、b像的直线上C.通过a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D.通过b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答案:B解题思路:如下图,眼睛观察到a、b的像重合,其实质是两个物体的像、及人眼在一条直线上。
故人眼应该在通过a、b像的直线上.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5.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镜成像1. (5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得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宜尺得上面,在取两段等长得蜡烛A 与一前一后,竖放在尺上,点燃玻璃板前得蜡烛儿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 直尺得作用就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到平面镜得距离 关系;⑵用两段等长得蜡烛就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__________________ (3) 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到蜡烛A 所成得像,这说明平面镜成得就是像_(4) 采用了替代得方法,用 __________________ 替代点燃得蜡烛得像。
实验时观察到两者能完全重 合,此现象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大小、不能、虚像、另一支相同得蜡烛、像与物大小)2. (5分)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得实验时。
(1) 李明在玻璃板得前面放一支点燃得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得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得蜡烛B 冈 蜡烛A 与B 得要求就是 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在寻找蜡烛像得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填或“B” )这…侧观察。
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得蜡烛,都不能与蜡烛得像ffi 合,请您推测可能得原因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得蜡烛进行实验,但瞧不清跳棋得像.请您帮她想个办法瞧清跳棋得像:(1) 二者等大、比较像与物体得大小;(2)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或蜡烛与桌面不垂宜);(3) 用手电筒照亮跳棋.3. (5分)如下图就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得实验装置。
(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就是利用玻璃板透明得特点,便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果有3mm 厚与2mm 厚得两块玻璃板,应 ____________________厚得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使点燃得蜡烛在两个不同得位置,分别测出物距与像距相等得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 与物距相等”.您认为这种方法就是否合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就是:(4) 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4.(5分)小红同学在做“探宛平面镜成像”得实验时,将一块 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得蜡烛A 与B,点 燃玻璃板前面得蜡烛A,进行观察,如右图所示,在实验中: (1) 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得目得就是关系;.(填“能”或“不能”)接收 B⑷移去后面得蜡烛弘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扳时,它得得像 __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4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得特点”得实验中: (1) 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得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得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 跟前面那支蜡烛得像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得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_________________ 观察玻璃板前点燃蜡烛得像(选填“能”.“不能”)• (2) 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I 实验次数 物距H/cm I 像距Mem 像与呻祷天亦二 _归:y 玄)七碑劇卑离i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9分)绅宕03羽小就思"提兀成僕特总2玻璃板F 方& •把H 尺•泸与玻ffl 垂惟週咅相h 得蜡烛. B 竖立 -------- (1)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选填“较暗”或“较明”); 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 蜡烛得同时,也能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得位置与大 小得问题。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A 蜡烛,小心地移动动B 蜡烛,直到与A 蜡烛得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止,这时发现像与物得 大小 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观察A 、B 两支蜡烛在直尺上得位置发现,像与物得连线与玻璃板 ___________ ,像与物到玻璃得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就是否可靠,您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 保持A 、B 两支蜡烛得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得位置进行观察B.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 蜡烛得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得操作 7. (4分)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得实验时,常用一块块玻璃板代替 平面镜、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得蜡烛A 放在 玻璃板前,另选一支完全相同未点燃得蜡烛B 放 在玻璃板后观察。
在此探宪活动中:(1) ________ 选择A 、B 两支完全相同得蜡烛就是为了比较像与 小关系。
(2) 移去下班板后面得蜡烛并在基位S 上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将 ______________ (选填“有”或“没有”)蜡烛得像。
⑶将蜡烛A 逐渐远离离板,它得像 _____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如果点燃竖宜放在水平桌面上得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得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 £都无法与蜡烛A 得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5分)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得实验中,将一块玻璃竖宜放S 在水平桌面上,把点燃得蜡烛A 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与A 等大得 蜡烛B 放在像得位置,如图所示,在此试验中。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还要用到得测量工具就是: ,选用此测量工具就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两支等大得蜡烛就是为了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移去蜡烛在像得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 得像,这说明平面镜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 9. (5分)石林中学得张江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 成像得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她先把一块平板玻躋垂直立 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 、B 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得蜡烛, 然后把点燃得蜡烛A 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 并移动蜡烛B 得位置,使它与蜡烛A 得像完全重合。
像与物大小比较 二二 礒£明 惟封平面镜得距离。
环境中进行 B (选填“(1) 张江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就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她选择得蜡烛B 与蜡烛A 得大小、外形完全一样就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如果把蜡烛A 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 去与蜡烛A 得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 像得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蜡烛A 像得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 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得像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选填“虚”或“实” h10. (6分)如右图所示就是探宪“平面镜成像得特点”得情景:竖立得透明I -------------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得蜡烛 A 、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得刻度尺上,以A 蜡烛为成像物体。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 蜡烛像得同时,也能 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得位置与大小得问题。
(2) 点燃A 蜡烛,小心地移动B 蜡烛,直到与A 蜡烛得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得大小 _______ ;进一步观察A 、S 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得位置发现,像与物得连线与玻璃板 _____________ 、像与物到玻璃板得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就是否可靠,您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 ・A. 保持A 、B 两支蜡烛得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躋板得位置进行观察。
B.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4蜡烛得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得操作°11. (5分)孙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照图那样,在桌面上 立一块玻璃板,孙悦同学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得目得就是为了 能瞧到玻璃板后面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大小关系;孙悦同学把一只点燃得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瞧到 玻璃板成像得特点,关键得问题就是设法确定像得位置.实验时具 体得做法就是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瞧上去跟 ___________确定像得位置,凭借得就是视觉效果得相同,因而可以说就是采用了 _物体;物与像;另一只相同得蜡烛;像完全重合;等效替代(或等量替换) 12. (5分)如图甲所示,就是小明在水平臬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得特点”时得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 主要就是利用玻璃透明得特点,便于2mm 厚得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 mm 厚得玻璃扳做实验。
(2) 在竖立得玻璃板前A 处放一支点燃得蜡烛,可以瞧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得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