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梁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绘制(一)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第3讲-绘制梁内力图的基本方法

材料力学第3讲-绘制梁内力图的基本方法
1)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Shear- force & bending-moment equations)
用函数关系表示沿梁轴线各横截面上剪力和弯矩的变化规律, 分别称作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①剪力方程(Shear- force equation)
FS= FS(x)
②弯矩方程(Bending-moment equation)
构件受弯时,横截面上其作用面垂直于截
面的内力偶矩.
FRAy
m
m
FS M
C
②剪力(Shear force) FS
构件受弯时,横截面上其作用线平行于截面 的内力.
M C
FS
F B
FRB
F FRB
2)梁的内力的正负号规定 (Sign convention for internal force)
m FS
①剪力的正负号规定
左侧梁段 顺时针转向的外力偶引起正值的弯矩 逆时针转向的外力偶引起负值的弯矩
右侧梁段 逆时针转向的外力偶引起正值的弯矩 顺时针转向的外力偶引起负值的弯矩
【例题2-3-4】轴的计例算简图如图所示,已知 F1 = F2 = F = 60kN, a = 230mm,b = 100 mm 和c = 1000 mm. 求 C 、D 点处横截面
M= M(x)
2)剪力图和弯矩图(Shear-force & bending-moment diagrams)
以平行于梁轴的横坐标x表示横截面的位置,以纵坐标表示相
应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这种图线分别称为剪力图和弯矩图 FS(x)
x O
O
x
FS 图的坐标系
M(x) M 图的坐标系
剪力图为正值画在 x 轴上侧,负值画在x 轴下侧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精选全文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某厂房(3级建筑物),砖墙上支撑简支梁,该梁处于二类环境条件。

其跨长、截面尺寸如图所示。

承受的荷载为:均布荷载g k=20KN/m,均布活载q k=15KN/m(荷载分项系数取1.15),G k=28.6KN。

采用C25混凝土,纵向受力钢筋为HRB335级钢筋,箍筋为HPB235级钢筋试设计此梁并绘制配筋图。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一、基本资料(一)荷载分项系数1、永久荷载对结构有利r G=1.0,不利r G=1.2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r Q=1.4,可控制r Q=1.15(二)材料强度设计值1、取G k=27KN,C25混凝土ƒc=11.9MPa, ƒt=1.27 MPa.2、钢筋级别为:纵向受力钢筋HRB335 ƒy= ƒy、=310 MPa,箍筋及其他纵向构造钢筋HPB235 ƒy=210 MPa.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环境类别二类环境)c=35㎜;最小配筋率ρmin=0.2%二、截面几何尺寸拟定(一)梁的截面高度h根据相应结构和设计经验与并考虑构造要求及施工方面等因素,按不需要作挠度验算的最小截面高度h,计算梁的高度.取表中独立梁:h=1/12×l0=1/12×5.84=487㎜;取h=550 (二)当梁的高度确定以后、梁的截面宽度可由常用的高宽比估计计算:矩形截面梁b=(1/2-1/3)h=(1/2-1/3)×550=183.3~275㎜,当量的宽度、高度计算完成后按建筑模数取整数;取b=200㎜,故截面几何尺寸为b×h=200×550㎜,如下图所示(三)计算跨度l0(式中a为支撑长度)l n=l-a=5840-240=5600㎜由l0=1.025 l n=5600×1.025=5740㎜l0= l n+a=5600+240=5840㎜取两者较小值;得l0=5740㎜(四)计算简图三、荷载计算钢筋混凝土容重r钢筋砼=25KN/㎡;水泥砂浆容重r砂浆=17 KN/㎡1、梁的自重计算标准值(包括侧梁、底15㎜抹灰重)g k=0.2×0.55×25+17×0.015×0.55×2+17×0.015×0.2=3.08KN/m22、荷载计算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中取最不利值(1)由可变荷载控制集中力:S F=r G G k=1.2×27=32.4KN均布荷载:S g= r G G k +r Q q k=1.2×3.08+1.4×15=24.70KN (2) 可永久荷载控制集中力:S F=r G G k=1.0×27=27KN均布荷载:S g= r G G k +r Q q k=1.0×20+1.15×15=37.25KN两者取较大集中值:S F=32.4KN均布荷载:S g=37.25KN四、内力计算内力图绘制(一)支座反力计算该结构为对承结构;根据材料力学理论可知,对承结构在对称荷载作用下,其支座反力为:R A=R B=S F+1/2×S g l0=32.4+1/2×37.25×5.74=139.31KN(二)设计值计算(式中a为集中力至支座边缘的距离)由材料力学理论得知,对称结构在对称荷载作用下采用叠加法得结构跨中控制截面弯矩设计值为:M max=S F a’+1/8S g l02=32.4×0.48+1/8×37.25×5.742=168.96KN/m(三)支座边缘截面的最大剪力设计值计算(a为支座的支撑长度)因:VA =VB=RA=139.31KN故:VA右=VB左=RA-1/2S g a=139.31-1/2×37.25×0.24=134.84KN(四)集中力(G+Q)处的剪力设计值计算(a为集中力至支座边缘的距离)V c右=RA- 1/2(g+q)a=139.31- 1/2×37.25×0.48=130.37KNV c左=RA- 1/2(g+q)a-(Q+G)=139.31- 1/2×37.25-25×0.48-32.4=97.97KN简支梁内力汇总表(五)弯矩与剪力图绘制五、截面几何尺寸复核因弯矩设计值较大设钢筋排二排:a s=c+d+e/2=35+10+25/2=57.5㎜,故a=60㎜;则截面有效高度h0=h-a=550-60=490㎜;因为是矩形截面好h0=h w;则h w/b=490/200=2.45﹤4;由0.25ƒc bh0=0.25×11.9×200×490=291.55KN﹥VA右;说明截面积和尺寸符合要求。

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图文

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图文

30 30
4m
4m
4m
4m
12kN
12kN 12kN
M 图(kN·m)
9kN
9kN
2kN/m
7kN
5kN
9kN
4.5kN
7.5kN
39
第40页/共76页
作业
习题3-5、3-6、3-9 习题3-10、3-12
40
第41页/共76页
§3-3 三铰拱
41
第42页/共76页
一、 概述
1、定义:
通常杆轴线为曲线,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支座产生水平反力的结构。
AC段受力图:
q
MC
t
C
FNC
FQC
n
x
FAY
FAYSinα
(2)求内力方程:
MC = 0 Ft = 0 Fn= 0
M = 1 qlx 1 qx2 (0 x l) 22
FN
=
q(1 l 2
x) sin
(0 x l)
FQ
=
q(1 2
l
x) cos
(0 x l)
FAYcosα
FAY
M中 =162 / 8 6.23/ 2 =1.385kN.m(下拉)
弯矩图见下图。
1kN/m
6.23 D
C 1.385
6.23 E
1.385kN A
4.5kN
M 图(kN.m)
B 1.385kN
1. 5kN
38
第39页/共76页
例:主从刚架弯矩图。
12kN
2kN/m
36 36
6m
12 42 30
F
F
曲梁

f / l : 高跨比(1~1/10)

建筑力学5内力内力图

建筑力学5内力内力图
评估结构的可靠性
结合内力图和概率论的知识,可以对结构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估 ,确保结构在各种可能出现的荷载作用下都能保持安全。
利用内力图进行施工模拟
模拟施工过程
通过内力图,可以模拟施工过程 ,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内力变化和结构变形,从而采取
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施工安全。
控制施工过程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结 构的内力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施 工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进行调整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压力图是关于拱顶和拱脚的直线分布 ,弯矩图是关于拱顶和拱脚的二次函 数分布,剪力图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
05
CATALOGUE
内力图的应用
利用内力图进行结构设计
确定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
根据内力图,可以确定结构中各个构件所承受的最大和最小内力 ,从而根据这些值来选择合适的截面尺寸。
优化结构设计
通过分析内力图,可以发现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对结构进行优 化设计,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内力图的绘制方法
解析法
根据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通过 建立数学模型和方程组来求解内
力,并绘制内力图。
实验法
通过实验测试来测量结构的实际内 力,并绘制内力图。实验法通常用 于实际工程中,以验证结构的承载 能力和安全性。
数值分析法
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软件,对结构 进行有限元分析,求解结构的内力 并绘制内力图。数值分析法广泛应 用于工程设计和研究中。
分布力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总结词
利用微积分原理计算分布力作用下的内力。
详细描述
分布力作用下,利用微积分原理,将分布力在受力范围内积分,得到内力的总和 ,并确定内力的方向和大小。
弯矩与剪力的计算

本章主要介绍了单跨静定梁和多跨静定梁的内力分析计算1

本章主要介绍了单跨静定梁和多跨静定梁的内力分析计算1

图10
图11
图12
3.3.2
多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
由层次图可见,作用于基本部分上的荷载,并不 影响附属部分,而作用于附属部分上的荷载,会以支 座反力的形式影响基本部分,因此在多跨静定梁的内 力计算时,应先计算高层次的附属部分,后计算低层 次的附属部分,然后将附属部分的支座反力反向作用 于基本部分,计算其内力,最后将各单跨梁的内力图 联成一体,即为多跨静定梁的内力图。
例6 试作出如图13(a)所示的四跨静定梁的弯矩图和剪 力图。
解:(1) 绘制层次图,如图13(b)所示。
(2) 计算支座反力,先从高层次的附属部分开 始,逐层向下计算:
① EF段:由静力平衡条件得
∑ME=0: ∑Y=0: YF×4-10×2=0 YF=5kN YE=20+10-YF=25kN
解:(1)求支座反力 先假设反力方向如图所示,以 整梁为研究对象: ∑X=0: XA-P=0 XA=P=4kN ∑MB=0: YA*l-q*l*0.5*l=0 YA=0.5ql =0.5×3×4kN=6kN ∑Y=0: YA+YB=ql YB=ql-VA =(3×4-6) kN=6kN
即:
q′l′=ql q=q′l′/l=q′/cosα
下面以承受沿水平向分布的均布荷载的斜梁为例进 行内力分析,如图(b)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以求出支座反力为: XA=0, YA=YB=1/2ql
则距A支座距离为x的截面上的内力可由取隔离体求出。 如图(c)所示,荷载qx、YA,在梁轴方向(t方向)的分 力分别为qxsinα、YAsinα;在梁法线方向(n方向) 的分力分别为:qxcosα、YAcosα。则由平衡条件得: ∑T=0: YAsinα-qxsinα+NX=0 NX=(qx-1/2ql)sinα ∑N=0: YAcosα-qxcosα-QX=0 QX=(1/2ql-qx)cosα ∑MX=0: YAx-qx· x/2-MX=0 MX=1/2qx(1-x)

(完整版)梁的内力计算

(完整版)梁的内力计算
(1) 梁本身简化一一以轴线代替梁,梁的长度称为跨度;
(2) 荷载简化一一将荷载简化为集中力、线分布力或力偶等;
(3) 支座简化——主要简化为以下三种典型支座:
(a)活动铰支座(或辊轴支座),其构造图及支座简图如图4—3(a)所示。这
种支座只限制梁在沿垂直于支承平面方向的位移, 其支座反力过铰心且垂直于支
(1)求支座反力
正,如图4-7(c)o

Y0
Q2
qa
0

Q2qa

M20
m2
a小
qa 0
2

m2
2
qa
2
(4)求3-3截面(D截面左侧边一点)内力
取右端为脱离体,3-3截面无限靠近D点,线分布力q的分布长度趋于0,则3-3
截面上Q=0,M=0o
2.2截面法直接由外力求截面内力的法则
上例说明了运用截面法求任一截面内力的方法。因脱离体的平衡条件丫0的 含义为:脱离体上所有外力和内力在丫轴方向投影的代数和为零。其中只有剪力Q为未知量,移到方程式右边即得直接由外力求任一截面剪力的法则:
对称平面内,称为弯矩
则得
由Mc0,有YaxM0
则得MYaX
注意此处是对截面形心C取矩,因剪力Q通过截面形心C点,故在力矩方程中为 零。同样可取右脱离体,由平衡方程求出梁截面m-n上的内力Q和M,其结果与 左脱离体求得的Q M大小相等,方向(或转向)相反,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关系。
为使梁同一截面内力符号一致,必须联系到变形状态规定它们的正负号。 若从梁m-n处取一微段梁dx,由于剪力Q作用会使微段发生下错动的剪切变形。 我们规 定:使微段梁发生左端向上而右端向下相对错动的剪力Q为正(如图4—6(a)),反之为负(如图4—6(b));使微段梁弯曲为向下凸时的弯矩M为正,反之为负

梁 弯矩图 梁 内力图 (剪力图与弯矩图)

梁 弯矩图 梁 内力图  (剪力图与弯矩图)

简单载荷梁内力图(剪力图与弯矩图)表2 各种载荷下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特征表3 各种约束类型对应的边界条件注:力边界条件即剪力图、弯矩图在该约束处的特征。

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表2-5标准标准标准标准标准标准标准注:1.I 称为截面对主轴(形心轴)的截面惯性矩(mm 4)。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AdA yI 22.W 称为截面抵抗矩(mm 3),它表示截面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大小,基本计算公式如下:maxy I W =3.i 称截面回转半径(mm ),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AIi =4.上列各式中,A 为截面面积(mm 2),y 为截面边缘到主轴(形心轴)的距离(mm ),I 为对主轴(形心轴)的惯性矩。

5.上列各项几何及力学特征,主要用于验算构件截面的承载力和刚度。

实用文档2.单跨梁的内力及变形表(表2-6~表2-10)(1)简支梁的反力、剪力、弯矩、挠度表2-6(2)悬臂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7(3)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8(4)两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9(5)外伸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103.等截面连续梁的内力及变形表(1)等跨连续梁的弯矩、剪力及挠度系数表(表2-11~表2-14)1)二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表2-11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 =表中系数×ql 2;V =表中系数×ql ;EIw 100ql 表中系数4⨯=。

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M =表中系数×Fl ;V =表中系数×F ;EIw 100Fl 表中系数3⨯=。

[例1] 已知二跨等跨梁l =5m ,均布荷载q =11.76kN/m ,每跨各有一集中荷载F =29.4kN ,求中间支座的最大弯矩和剪力。

[解] M B 支=(-0.125×11.76×52)+(-0.188×29.4×5)=(-36.75)+(-27.64)=-64.39kN ·m V B 左=(-0.625×11.76×5)+(-0.688×29.4)=(-36.75)+(-20.23)=-56.98kN[例2] 已知三跨等跨梁l =6m ,均布荷载q =11.76kN/m ,求边跨最大跨中弯矩。

梁-弯矩图-梁-内力图--(剪力图与弯矩图)

梁-弯矩图-梁-内力图--(剪力图与弯矩图)

简单载荷梁内力图(剪力图与弯矩图)表2 各种载荷下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特征表3 各种约束类型对应的边界条件注:力边界条件即剪力图、弯矩图在该约束处的特征。

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表2-5授课:XXX授课:XXX授课:XXX授课:XXX授课:XXX授课:XXX授课:XXX注:1.I 称为截面对主轴(形心轴)的截面惯性矩(mm 4)。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AdA yI 22.W 称为截面抵抗矩(mm 3),它表示截面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大小,基本计算公式如下:m axy I W =3.i 称截面回转半径(mm ),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AIi =4.上列各式中,A 为截面面积(mm 2),y 为截面边缘到主轴(形心轴)的距离(mm ),I 为对主轴(形心轴)的惯性矩。

5.上列各项几何及力学特征,主要用于验算构件截面的承载力和刚度。

2.单跨梁的内力及变形表(表2-6~表2-10)(1)简支梁的反力、剪力、弯矩、挠度表2-6(2)悬臂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7(3)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8(4)两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9(5)外伸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103.等截面连续梁的内力及变形表(1)等跨连续梁的弯矩、剪力及挠度系数表(表2-11~表2-14)1)二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表2-11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 =表中系数×ql 2;V =表中系数×ql ;EIw 100ql 表中系数4⨯=。

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M =表中系数×Fl ;V =表中系数×F ;EIw 100Fl 表中系数3⨯=。

[例1] 已知二跨等跨梁l =5m ,均布荷载q =11.76kN/m ,每跨各有一集中荷载F =29.4kN ,求中间支座的最大弯矩和剪力。

[解] M B 支=(-0.125×11.76×52)+(-0.188×29.4×5)=(-36.75)+(-27.64)=-64.39kN ·m V B 左=(-0.625×11.76×5)+(-0.688×29.4)=(-36.75)+(-20.23)=-56.98kN[例2] 已知三跨等跨梁l =6m ,均布荷载q =11.76kN/m ,求边跨最大跨中弯矩。

梁弯矩图梁内力图(剪力图与弯矩图)

梁弯矩图梁内力图(剪力图与弯矩图)

简单载荷梁内力图(剪力图与弯矩图)表2 各种载荷下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特征表3 各种约束类型对应的边界条件注:力边界条件即剪力图、弯矩图在该约束处的特征。

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表2-5注:1.I 称为截面对主轴(形心轴)的截面惯性矩(mm 4)。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AdA yI 22.W 称为截面抵抗矩(mm 3),它表示截面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大小,基本计算公式如下:maxy I W =3.i 称截面回转半径(mm ),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AIi =4.上列各式中,A 为截面面积(mm 2),y 为截面边缘到主轴(形心轴)的距离(mm ),I 为对主轴(形心轴)的惯性矩。

5.上列各项几何及力学特征,主要用于验算构件截面的承载力和刚度。

.\2.单跨梁的内力及变形表(表2-6~表2-10)(1)简支梁的反力、剪力、弯矩、挠度表2-6(2)悬臂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7(3)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8(4)两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9(5)外伸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103.等截面连续梁的内力及变形表(1)等跨连续梁的弯矩、剪力及挠度系数表(表2-11~表2-14)1)二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表2-11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 =表中系数×ql 2;V =表中系数×ql ;EIw 100ql 表中系数4⨯=。

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M =表中系数×Fl ;V =表中系数×F ;EIw 100Fl 表中系数3⨯=。

[例1] 已知二跨等跨梁l =5m ,均布荷载q =11.76kN/m ,每跨各有一集中荷载F =29.4kN ,求中间支座的最大弯矩和剪力。

[解] M B 支=(-0.125×11.76×52)+(-0.188×29.4×5)=(-36.75)+(-27.64)=-64.39kN ·m V B 左=(-0.625×11.76×5)+(-0.688×29.4)=(-36.75)+(-20.23)=-56.98kN[例2] 已知三跨等跨梁l =6m ,均布荷载q =11.76kN/m ,求边跨最大跨中弯矩。

5.2多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绘制(精)

5.2多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绘制(精)

5.2 多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绘制一、多跨静定梁的组成单跨静定梁多使用于跨度不大的情况,如门窗、楼板、屋面大梁、短跨的桥梁以及吊车梁等。

通常将若干根单跨梁用铰相连,并用若干支座与基础连接而组成的静定结构称为多跨静定梁。

如图5. 19(a)所示为房屋建筑中一木檩条的结构图,在各短梁的接头处采用斜搭接加螺栓系紧。

由于接头处不能抵抗弯矩,因而视为铰结点。

其计算简图如图5. 19(b)所示。

从几何组成上看,多跨静定梁的组成部分可分为基本部分和附属部分。

如图5. 19(b)所示,其中梁AB 部分,有三根支座链杆直接与基础(屋架)相连,不依赖其它部分构成几何不变体系,称为基本部分;对于梁的EF 和IJ 部分,因它们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也能独立保持平衡,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把它们当作基本部分;而短梁CD 和GH 两部分支承在基本部分之上,需依靠基本部分才能保持其几何不变性,故称为附属部分。

为了清楚地看到梁各部分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力的传递层次,可以把基本部分画在下层,把附属部分画在上层,如图5.19(c)所示,称为层次图。

BCDEFG H I(f)(g)AB CD E F GHA BCDE F GHII(a)(b)(c)(d)(e)ABCDEF GHIA B C D E F G H I JABCD EFG H IJ檩条屋架上弦图5.19二、多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从受力分析看,由于基本部分能独立地承受荷载而维持平衡,故当荷载作用于基本部分时,由平衡条件可知,将只有基本部分受力,附属部分不受力。

而当荷载作用于附属部分时,则不仅附属部分受力,其反力将通过铰结处传给基本部分,使基本部分同时受力。

由上述基本部分和附属部分力的传递关系可知,多跨静定梁的计算顺序应该是先计算附属部分,后计算基本部分。

计算附属部分时,应先从附属程度最高的部分算起;计算基本部分时,把计算出的附属部分的约束力反其方向,作为荷载作用于基本部分。

第一讲 内力及内力图的绘制

第一讲 内力及内力图的绘制

(二) 利用截面法确定控制截面 1、梁的分段点; 2、分布载荷段内Fs = 0,的点; 3、集中力作用处; 4、集中力偶作用处。
(三)梁上无分布载荷作用, 剪力图为水平直线:——— ; 弯矩图为斜直线: 剪力为正,弯矩图右上斜直线 剪力为负,弯矩图右下斜直线

; 。

(四)梁上有向下的分布载荷作用 剪力图为右下斜直线 。
1、在中间铰处拆开, 求中间铰处的约束反力; 2、绘内力图时 看作两个独立的梁; 结论 1、中间铰只传递剪力 不传递弯矩; 2、若中间铰处没有外力偶,弯矩恒等于零
刚架内力图的画法
作刚架内力图的方法和步骤与梁相同;
但因刚架是由不同取向的杆件组成,习惯上按下列约定:
弯矩图,画在各杆的受拉一侧; 不注明正、负号。 剪力图及轴力图,可画在刚架轴线的任一侧 。
考研是一次人生的历练,是强化所学 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 训练,重在强化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掌握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提高获 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考研如古人曰:故立志者,以学 为心也;以学者,立志为事也。复习考研 是意志的磨练、汗水的浇灌、知识的升华、 能力的提高。
x
FS +
O
qa/2
(五)危险截面位置 qa/2
x
qa/2
M -
FS max=ql
M max= ql 2 / 2

qa2/2
qa2/2
典型题6
利用微分关系绘制梁的内力图。
q
qa2
B
C a
q
A
a (一)计算梁的支座反力 B FB a
D
qa2
D
C FC

主梁内力计算

主梁内力计算

主梁内力计算主梁是承担桥梁或建筑物重载荷的主要构件,内力是指梁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内部力。

计算主梁的内力是设计和分析结构的重要步骤,可以用于确定梁的尺寸、材料和支撑方式等。

主梁的内力计算可以通过静力学方法或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

在静力学方法中,主要使用平衡条件和弹性力学理论,针对不同的荷载情况进行计算。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方法,弯矩法。

弯矩法是一种通过计算梁的弯矩和剪力来确定内力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主梁被假设为一根杆件,受到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力,同时产生弯矩和剪力。

弯矩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平衡条件和弹性理论,将梁划分为若干小段,对每一小段进行受力分析,然后通过受力平衡条件和截面弹性理论计算出每一段的内力。

以下是计算主梁内力的详细步骤:1.确定主梁的荷载情况:包括集中力、分布力、弯矩力和转矩力等。

可以从结构设计规范或荷载手册中获取相关信息。

2.确定主梁的支撑方式:主梁可能有不同的支撑方式,如简支、固定端和悬臂等。

支撑方式会影响梁的受力情况,需要事先确定。

3.将主梁分段:根据实际情况,将主梁分为若干小段,每一小段长度不超过约10%的主梁总长度。

这样可以保证在每一小段上受力分析时,梁的截面形状和弯矩分布近似不变。

4.计算每一小段的弯矩:对于每一小段,根据支撑条件和荷载情况,可以计算出其受到的弯矩。

弯矩可以通过平衡条件和截面弹性理论计算得出。

5.计算每一小段的剪力:根据受力平衡条件和截面弹性理论,可以计算出每一小段的剪力。

剪力是梁内力的一部分,用于确定梁的抗剪性能。

6.计算每一小段的轴向力和弯矩力: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和截面性能,可以计算出每一小段的轴向力和弯矩力。

轴向力和弯矩力是梁内力的另一部分,用于确定梁的抗弯性能。

7.汇总内力:将每一小段的内力汇总起来,得到整个主梁的内力分布。

可以绘制内力图或表格,清晰地展示主梁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主梁内力时,需要考虑梁的材料和几何特性。

例如,梁的截面形状、尺寸、材料特性等会影响梁的刚度和强度,进而影响内力的计算结果。

静定梁的内力—多跨静定梁的内力图(建筑力学)

静定梁的内力—多跨静定梁的内力图(建筑力学)

(3) 计算顺序
先计算附属部分后计算基本部分,即先附属后基础。
§ 8.6 多跨静定梁的内力
多跨静定梁的概念和特点 多跨静定梁的内力图
知识回顾
(1) 多跨静定梁的受力特点 当荷载只作用在基本部分上时,附属部分不受力,即
只有基本部分有内力,而附属部分没有内力;
F
A
BC
当荷载只作用在附属部分上时,基本部分上也会受力, A 附属部分和基本部分都有内力。
(2) 计算顺序 先计算附属部分后计算基本部分,即先附属后基础。
BC
D

[例1] 绘制如图所示多跨静定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a) 30kN
20kN.m
20kN/m
解: (1)绘制层次图
AB和CE梁均为基本部分,BC梁为附属部分(图b所示)。
(c)
(2)画受力图,求约束力
FBx
先附属后基础
8kN/m
12kN
A
FAy 5kN 3m
B
C
D
E
FG
FCy 30.75kN FDy 32.25kN FFy 16kN
1m
4m
1m 3m 1m
(c) 15kN.m
10kN
12kN
A
B
E
FG
FAy
FFBBy 15kN 8kN/m
FEy F4Eky N
FFy
(b) 15kN.m
B 10kN
A
B
(c)
附属部分: 在去掉与其他部分的联系之后(与基础的联系不去掉),本身不能独立维持平衡的部分
称为附属部分,如CE和EF部分。
基本部分:AC、 DF
(b) A
附属部分: CD

梁的内力图-剪力图和弯矩_OK

梁的内力图-剪力图和弯矩_OK

2021/9/10
2
2021/9/10
返回 3
返回
2. 直梁在简单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特征 直梁在简单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特征见表4-2。
2021/9/10
4
返回
3. 梁内力图的规律 (1) 无荷载区:剪力图为零线,弯矩图为水平直线;剪力图为 水平直线,弯矩图为斜直线。 (2) 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突变,突变的绝对值等于集中力的 大小,突变的方向与集中力方向相同;弯矩图折成尖角,尖角 方向与集中力方向相同。 (3) 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图无变化;弯矩图突变,突变的绝 对值等于力偶矩的大小,突变的方向为顺时针力偶向下降,逆 时针力偶向上升。 (4) 均布荷载区:当均布荷载作用方向向下时,剪力图为下倾 斜直线,变化的绝对值等于均布荷载的合力;弯矩图为向下凸 的抛物线。 (5) 剪力与弯矩的关系:当剪力图为正时,弯矩图斜向右下方; 当剪力图为负时,弯矩图斜向右上方;剪力为零的截面,弯矩 有极值;梁后控制截面弯矩等于前控制截面弯矩加上前后截面 间剪力图的“面积”。
通过观察本例 可以发现:因为该外伸梁结构的几何 形状、受到的竖向荷载均左右相同,具有对称性, 所以弯矩图在对称位置的弯矩数值和符号相等,具 有对称性(工程上把这种对称称为正对称),剪力 图在对称位置的剪力数值相等、符号相反,也具有 对称性(工程上把这种对称称为反对称)。土木工 程中对称结构使用非常广泛,一方面对称美符合人 们的审美要求,另一方面结构受力合理,不仅可以 简化计算,而且也可以简化设计计算和提高施工的 效率。
15
2021/9/10
5
返回
记住:梁的两端无集中力偶作用,弯矩必为零。这 种通过对特定梁的内力图的讨论,探究内力图的一 般规律,并用该规律简捷绘制梁的内力图的方法, 是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力学-内力图的绘制

力学-内力图的绘制

力学学习中,如何快速绘制内力图黄敏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618000)摘要:在力学学习中,关键问题在于能够理解杆件的受力,而绘制内力图又是一个难点,本文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出快速绘制内力图的方法关键词: 内力图目前,学生在力学学习中,往往感到最难的、最不容易做正确的就是如何将轴力图、剪力图、弯矩图绘制正确。

而这恰恰是我们力学学习中的一个重点,正确理解杆件的受力情况有助于对杆件本身受力的分析以及做好杆件强度、刚度、稳定性的验算。

针对在学习中同学们遇到一些的问题,下面介绍快速绘制内力图的方法。

一、内力图的特点1、每一个内力图都有一条基线,基线与杆平行,且基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着杆件上的每一个截面;2、所有内力图都是封闭图形,从基线出发,最终会回到基线;3、有集中力(或集中力偶)的地方,轴力、剪力(或弯矩)会发生突变,突变值等于该处的集中力(或集中力偶)的数值大小。

二、绘制内力图1、轴力图一般来讲,我们可以把基线上方的轴力图图形部分规定为正的轴力,把基线下方的轴力图图形部分规定为负的轴力。

针对于水平杆件,轴力图可以按照下面的规则来绘制:从左向右画,力向左则向上画;力向右则向下画。

没有力的区段为平直线。

例:绘制下图的轴力图图一图二从A点开始,有一个向左的力20kN,根据规则则从基线向上画代表20kN的竖线,从A到B点没有其他的力则从A到B点为一条平直线;到了B点有一个向右的力40kN,根据规则则向下画代表40kN的竖线,因为基线上的数值为零,因此,从正的20kN向下40kN就变成了负的20kN,从B点到C点没有其他的力则从B点到C点为一条平直线;同理,C 点处有一个向左的力50kN,则向上50kN,从负的20kN向上50kN就变成了正的30kN,C 点到D 点没有其他的力则为一条平直线;D 点处有一个向右的力10kN 则向下10kN ,就从30kN 变成了20kN ,D 点到E 点还是一条平直线,在E 点处有一个向右的力20kN 则向下画20kN ,正好回到基线,形成封闭的图形,实现从基线出发在回到基线。

杆件内力及内力图的绘制(梁的内力)(1)

杆件内力及内力图的绘制(梁的内力)(1)

(2) 计算1-1截面的内力
利用计算剪力和弯矩的规律,由1-1截面左侧外力计 算 Q1=RA=-2000N(负剪力) M1=RA×200=-400N· m(负弯矩) (3) 计算2-2截面的内力 利用计算剪力和弯矩的规律,由2-2截面的右侧外力 计算
Q2=q×0.4-RB=-4000N(负剪力)
【例 2】外伸梁受载荷作用如图12(a)所示。图中截面1-1 是指从右侧无限接近于支座B。试求截面1-1和截面2-2的 剪力和弯矩。 【解】(1) 求支座反力
以整梁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12(a)。由平衡方程 求解支座反力。 ∑mB(F)=0,RC· a-P×2a-Me=0 RC=(2Pa+Me)/a=(2Pa+Pa)/a=3P ∑mC(F)=0,-RB· a-Pa-Me=0 RB=(-Pa-Me)/a=(-Pa-Pa)/a=-2P
(1) 梁内任一截面上的剪力,其大小等于该截面 左侧(或右侧)梁上所有外力的代数和;梁内任一截面 的弯矩,其大小等于该截面左侧(右侧)梁上所有外 力对于该截面形心之矩的代数和。
(2) 外力对内力的符号规则 左上右下,剪力为正;左顺右逆,弯矩为正。 (3) 代数和的正负,就是剪力或弯矩的正负。
截面m-m上剪力Q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弯矩M的 大小和转向,可由右段梁的平衡方程确定
∑Fy=0,NB-Q=0 Q=NB ∑mC(F)= 0,NB· x-M=0
M=NB· x
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分别以梁的左 段和右段为研究对象求出的Q和M,大小是相等的, 而方向或转向是相反的(图8(b)、(c))。
(3) 求截面2-2的内力
用2-2截面将梁假想地截开,取右段为研究对象,受 力图如图12(c)。由平衡方程求Q2和M2 ∑Fy=0,Q2-P=0 Q2=P(正剪力) ∑m2(F)= 0,-M2-P· a/2=0 M2=-Pa/2 (负弯矩)

梁的支座反力计算和内力图绘制的简便方法

梁的支座反力计算和内力图绘制的简便方法

梁的支座反力计算和内力图绘制的简便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梁的支座反力计算和内力图绘制的简便方法1计算支座反力的简便方法(1)悬臂梁的支座反力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悬臂梁的固定端支座反力值就是加在梁上所有竖向荷载的代数和,其方向与荷载方向相反。

固定端的反力偶的值等于竖向荷载对固定端的力矩、其方向与竖向荷载对固定端的力矩方向相反。

(2)简支梁和外伸梁的支座反力①对称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支座反力可用一句话表示:“对称荷载对半分”,即两支座各承担荷载的一半。

②偏向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求支座反力即:“偏向荷载成反比”。

梁一端的支座反力等于荷载的作用点到另一支座的距离和梁跨长度的比值再乘以荷载的大小。

③力偶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

根据力偶的性质,力偶只能用力偶平衡。

因此,两支座反力必须组成一个转向与力偶荷载转向相反的力偶。

这两个支座反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其值等于力偶荷载与梁跨长度之比。

这种计算方法可以归结为这样两句话:力偶荷载反向转,大小等于偶跨比。

④外伸荷载作用下的简支外伸梁的支座反力求解,可以假想将远离外伸荷载的支座解除,使梁成为一个以另一支座为支点的杠杆、利用杠杆原理求出被解除支座的反力,而充当支点的支座反力值是荷载和被解除支座的反力之和,方向与二者相反。

所谓“外伸荷载选支点,杠杆原理求反力”。

⑤复杂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和外伸梁支座反力的求解,只不过是先将复杂荷载分别分解成各个简单荷载单独作用的情形,分别求出各简单荷载单独作用下引起的支座反力,然后求各支座反力的代数和,即求出应求的反力简单地说即为:“荷载分解,反力合成”。

2绘制内力图的简便方法用截面法列内力方程求各截面内力很繁琐,特别是不连续荷载作用的梁必须分段来列方程,计算量很大,同时很容易搞错。

但是,我们在做题时不难发现,荷载种类不同‘作用情况不同,剪力和弯矩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利用这些规律可使计算工作量大大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截面法求梁任一截面内力:
P m A n Y
A
B Y
B
( )
V M c Y
A
P
M ( )
c V
( )
Y
B
图1(b)可知,左脱离 体A端原作用有一向上 的支座反力YA,要使 它保持平衡,在切开的 截面m-n上必然存在两 个内力分量:内力V和 内力偶矩M。内力分量 V位于横截面上,称为 剪力;内力偶矩M位于 纵向对称平面内,称为 弯矩。
m P外 M (+)
(b)
m P 外
左顺右逆 弯矩为正
图6
五、运用上述两法则求指定截面内力 例2、如下图7所示简支梁,在点C处作用一集中力P=10kN, 求截面n-n上的剪力和弯矩。
图7
解 : 求梁的支座反力。 由 mA 0 , 4RB 1.5P 0 由 Y 0 , RA RB P 0 取左段 Q RA 6.25 kN M RA 0.8 5 kN· m 取右段 Q P RB 6.25 kN
解得 RB 3.75 kN 解得 RA 6.25 kN
பைடு நூலகம்
M RB 4 0.8 P1.5 0.8 5 kN· m
第三部分 学习检验
1、提问:弯矩、剪力正负号的判断? 2、用所学法则完成下图1-1、2-2截面的内力。
图8
第四部分 小结与作业
小结:弯矩、剪力的正负号判断是重点。直接由外力 求截面内力的法则必须熟练掌握。
左上右下 剪力为正
图5
2、某截面的弯矩等于该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对截面形心力矩 的代数和,即 M M (或 M )

c左侧外力

c右侧外力
代数和中的符号为截面的左边绕截面顺时针转的力矩或 力偶矩(或右边绕截面逆时针转的力矩或力偶矩)使截面产 生正的弯矩,反之产生负弯矩。如图6所示,截面上的弯矩 为正。
图1
用截面法求梁的内力
二、剪力和弯矩的正负号规定 当截面上的剪力绕梁段上任一点有顺时针转动趋势 为正(如图2(a)),反之为负(如图2(b));剪力
的单位为牛顿( N )或千牛顿(kN)。
图2
使微段梁弯曲为向下凸时的弯矩M为正,反之为负(如 图2(c)、(d))。(柱子的弯矩的正负号可随意假设,但弯 矩图画在杆件受拉的一侧,图中不标正负号)。弯矩的单位 为牛顿· 米( N·m)或千牛顿· 米( kN ·m )。
第六章 受弯构件
第二节 静定梁的内力计算及 内力图绘制(一)
第一部分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受弯构件?工程中哪些是受弯构件? 2、轴力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其步骤如何?
第二部分 新课内容 第六章 受弯构件
第二节 静定梁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绘制
一、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的概念 当作用在直杆上的外力与杆轴线垂直时,直杆的轴线将 由原来的直线弯成曲线,这种变形称为弯曲, 以弯曲变形为 主的杆件称为受弯构件,即梁。截面上产生的内力为剪力与 弯矩 。
图3
三、用截面法求梁指定截面内力: 例1:外伸梁如图4(a),已知均布荷载q和集中力偶,求指
定1-1、2-2、3-3截面内力。
m=qa2 A 1C 1 Y
A
2 B 2 Y
(a)
B
q
3 D 3
m
q M
1
M
2
M
3
q 3 V (d )
3
2 Y
A
V
1
V
2
(c)
(b)
图4
解(1)求支座反力 设支座反力YA、YB如图所示。 5 YB 2a m qa a 0 由平衡方程 M A 0 , 2 7 得 YB 4 qa (↑) 由Y 0 , 得 YA 3 qa (↑) YA YB qa 0 4 由 M B 0 校核支座反力 a 3 qa 2 2 YA 2a m qa qa 2a qa 0 2 4 2 所求反力无误。 (2)求1-1截面内力 由1-1截面将梁分为两段,取左段梁为脱离体,并假设截面剪 力V1和弯矩M1均为正,如图6.2.5(b)所示。 3 由 Y 0 ,-YA—V1=0 得 V1=-YA= 4 qa 3 q 由 M1 0 ,YA a M 1 m 0 得 M m Y a qa 4 qa 4 a 求得的V1结果为负值,说明剪力实际方向与假设相反,且为 负剪力;M1结果为正值,说明弯矩实际转向与假设相同, 且为正弯矩。(同第二步骤求2-2、3-3截面内力)
作业:提问并完成习题集P29-34页。
2 2 2 1 A
四、截面法直接由外力求截面内力的法则
1、某截面的剪力等于该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在截面上投影的代 数和,即Q V Y 左侧外力 (或 Y右侧外力)
代数和中的符号为截面左侧向上的外力(或右侧向下 的外力)使截面产生正的剪力(即截面左边的外力向上取 正值),反之产生负剪力 。
P外 P外 V (+)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