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 课后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
财政与金融名词解释
第一章1.财政: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分配。
2.公共物品:是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3.市场失灵:市场经济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固有的缺陷或不足。
4.论述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详见课本5.财政的构成要素:课本6.财政的基本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2)收入分配职能(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7.西方财政理论主要内容(1)市场失灵论(2)公共物品论(3)公共需要论(4)公共财政论(5)公共选择论第二章1.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购进商品和劳务时所发生的支出。
2.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通过一定的渠道或形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的转移给居民和非居民,是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
3.政府采购制度:财政资金购买性支出的直接表现就是国家各级政府为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货物、工程和服务,这就是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
4.公共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财政支出项目中具有投资性质的支出。
5.税收支出:是指政府通过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给予特定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而行成的财政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6.财政支出的目的:课本范围:(1)弥补市场缺陷或者市场失灵领域的支出。
主要包括 1.提供国家执行其职能所必需的经费 2.满足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需要所必需的经费3、满足社会对公共设施所必需的经费4、为社会保障提供的经费(2)矫正市场偏差的支出。
主要包括1、调解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支出2、调解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支出3、实现效率和公平兼顾的支出7.财政支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2页(1)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2)财政支出对物价的影响(3)财政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8.财政支出功能分类的基本内容:(1)按费用类别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2)按用途分为基本建设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债务支出、专项支出和其他支出等二十多类(3)按经济性质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4)按统计口径分为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和其他支出等(5)按国际分为理论分类和统计分类9.财政支出中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21页第三章1.简述瓦格纳法则的基本内容:含义是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财政支出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相应提高,即为瓦格纳法则的基本内容。
《财政与金融》第九章课后习题答案
《财政与金融》第九章课后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政策P123
2.财政目标P123
3.财政措施P124
4.财政信用措施P124
5.自动稳定器P125
6.相机抉择稳定器P126
7.财政平衡P127
8.财政结余P127
9.财政赤字P127
10.决算赤字P129 11.赤字预算P129 12.经济发行P129
13.财政发行P129
二、填空题
1.财政政策
2.财政目标
3.财政措施
4.财政措施,财政信用措施
5.公债,财政贷款
6.预设赤字
三、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四、多项选择题
1.ABCE
2.ABCD
3.ACE
4. ABCDE
五、判断并改错
1.错。
财政目标既可以是一元的,也可以是多元的。
2.正确
3.错。
预设赤字是在编制预算时就已经安排了赤字。
4.错。
经济发行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而增加的货币发行。
六、问答题
1.P123
2.P126
3.P126。
00048财政与金融名词解释题-自考笔记
00048财政与金融名词解释题-自考笔记1.1.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置土地、资本、劳动等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
1.2 ?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和缺陷,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就无法或不能充分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
1.3 ?帕累托效率准则是说,如果社会资源配置或社会福利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和改变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人景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个人的景况变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是最佳的,也就是最有效率的;反之,则是缺乏效率。
1.4 .外部效应指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之间或私人得益与社会得益之间的非一致性,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活动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1.5 .社会公共需要指社会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1.6 .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减少,这样的产品称为公共物品。
1.7 .财政的职能指财政在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1.8 .资源配置是指通过对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1.9 .稳定经济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调控经济,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
1.10 .财政指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公共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1 .购买性支岀是政府购买物品或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物品或服务的支岀。
2.2 .转移性支岀是政府无偿的、单方面的资金支付,不相应地取得商品和劳务,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等方面的支岀。
2.3 .经常性支岀是政府用于经常项目的开支,包括政府雇员的工资薪金支岀、为政府雇员交纳的社会保险费支岀、公用经费支岀、社会保障津贴支出、利息支出等。
财政与金融学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财政:财政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国家为主体的、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集中化分配关系。
p52.洛伦茨曲线:用来衡量公平分配,描述一国财富和收入分配性质的一种曲线。
是通过测定各阶层人民(从最贫困者开始排列)的收入分配积累部分对他们在全部国民收入中所得的累积份额而得出来的。
曲线向下弯曲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公平。
P73.基尼系数: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1884—1965)于1922年提出的,是国际上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是用洛伦茨曲线中的曲线与对角线之间的面积,除以对角线以下的三角形总面积所得到的比例。
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接近平等。
P84.菲利普斯曲线: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研究了1861—1957年英国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一条曲线,即“菲利普斯"曲线。
该曲线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P105.财政支出:两个角度:1、财政支出首先是一个过程,即政府把集中起来的社会资源按照一定的政治经济原则分配、运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各种用途的过程。
2、如果从财政支出要以货币来度量的意义看,财政支出又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花费的资金的总和。
6.购买性支出:指由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直接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是政府自身直接实现的支出,一般用于维持国家机器运转和其他行政事业开支,在形式上是以政府为购买主体直接与商品和劳务相交换。
P377.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则是政府为实现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控职能,单方面的、无偿的转移一部分财政资金给各受益主体。
P478.财政分配: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对国民收入中的剩余产品进行的分配,是财政资金筹集、分拨和使用过程的总称。
9.社会总产品: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财政与金融课后习题参考答案[25页]
《财政与金融》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财政概述一、填空题1.剩余产品的出现、国家的产生2.非竞争性非排他性3.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二、判断题1.×2.×3.√ 4.√ 5.×三、名词解释1.财政:财政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政府为主体依据其权利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市场失灵:巿场失灵是指巿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3.公共物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收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4.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是描述一国财富和收入分配性质的一种曲线。
横轴表示人口累积的百分比,纵轴表示收入累积的百分比。
5.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用来测定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是用实际的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公平线之间的面积,除以绝对公平线与绝对不公平的总面积所得到的比值。
四、简答题1.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
(1)市场机制不能提供公共产品(2)市场机制不能纠正外部效应(3)市场机制不能克服垄断(4)市场机制不能调节收入分配不公(5)市场机制不能规避经济波动2.财政如何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1)改变政府购买的数量(2)改变政府转移支付的数量(3)调整税收3.财政产生的过程与条件。
(1)财政产生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到了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剩余产品。
在氏族内部,氏族首领们利用职权,占有了这部分剩余产品,并霸占公有土地,掠夺公共财产,造成了贫富不均。
穷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向富人借债,逐渐出现了私有制,形成了奴隶和奴隶主两大根本对立的阶级。
奴隶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镇压奴隶的反抗,建立了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强制机关,这就形成了奴隶制国家。
国家本身并不创造财富,为了维持其自身的存在并实现其职能,却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只能靠强制地、无偿地占有一部分社会产品来实现,这样便产生了财政。
(2)财政产生的条件从上述过程中可以看出财政的产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第二,国家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4.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1)通过税收,政府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实现对收入的调节。
财政与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导论一、单项选择1~5A C C B C6~9D A C B二、多项选择1.ADE2.ABCD3.BCE4.CD5.ABCDE三、简答题1.什么是财政?财政的要素包括哪些?答:财政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的资金分配活动。
要素:1)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或政府;2)财政分配的客体——社会产品;3)财政分配的目的——保证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4)财政的分配形式——与各个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
2.简述财政的职能及各自的目标。
答:1)资源配置职能: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及相应财政政策制定、调整与实施,对所有限的资源在不同用途、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政府通过取得财政收入和安排财政支出,对国民收入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达到社会认为公平、公正的分配状态。
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3)经济稳定的职能:通过不同时期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使整个社会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以此达到从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3.财政的作用是什么?答:1)有效的调节资源配置;2)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4)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5)巩固国家政权的保证。
四、分析题查阅我国基尼系数的有关资料。
针对我国贫富差距较大的问题分析可以运用哪些收入分配政策方式来进行调节。
答案要点:1)政府税收调节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2)规范工资制度;3)建立政府转移支付制度。
(具体参见P5:3.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和手段)第二章财政收入一、单项选择题1~5A A A C C6~8C B C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BCE3.B[因教材内容不足以对部分内容进行判断,删除该题]4.BCD[参见P13:国有资产收益,其中股息和红利可全称股利]5.BD三、简答题1.简述财政收入的种类答:1)按财政收入形式: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收费、其他收入2)按财政收入来源经济成分: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和其他经济成分收入。
《财政与金融》习题册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习题册第一讲财政导论一、名词解释1、财政(“国家分配论”观点):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外部效应:当生产或使用某种产品时,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本身付出一定成本或享受一定好处外,也对其他人产生额外的成本或效益,但生产者或消费者并未进行赔偿或得到报酬。
3、公共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二、填空题1、“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公共财政论”认为财政即公共财政是指公共部门的(公共经济)行为。
3、通过财政分配满足的需要,其性质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4、公共财政学的理论认为,(市场失灵)决定着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5、公共产品应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6、税收属于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7、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被归结为追求(效率)与(公平)。
三、单项选择题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 )。
A 国家B 政府C 政党D 民众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 C )。
A 国民生产总值B 商品价值C 一部分社会产品D 社会总产值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D )。
A 增加就业B 调节社会收入C 满足经济发展需要D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4、一般认为,物价上涨率在( D )以下可视为物价稳定。
A 0B 1%C 3%D 5%四、多项选择题1、属于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的是( A B E )。
A 卫生保健B 生态环境保护C 医疗事业D 邮政电信E 公安司法2、经济稳定的含义包括( C E )。
A充分就业 B 通货紧缩 C 物价稳定 D 经济滞胀 E 经济增长3、实现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有( B D E )。
A “相机抉择”B投资性支出 C “自动稳定器”D财政收入E转移性支出五、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1、经济稳定是指在经济适度增长中的稳定。
(√)2、充分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参加就业。
(×)3、公共产品一般都是无形产品。
《财政与金融》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13)
《财政与金融》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财政收入P112.公产收入P123.规费收入P124.财政收入规模P145.经验数据法P176.要素分析法P18二、填空题1.国民预算收入2.税收,非税收3.税收4.债务收入5.剩余产品价值6.国民生产总值7.国民收入8.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再生产费用9.经验数据法,要素分析法三、单项选择题1.D2.D3.C4.C5.A四、多项选择题1.AB2.AD3.ABCDE五、判断并改错1.对。
2.错。
目前,在我国税收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90%左右,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3.对。
4.对。
六、问答题1.P112.P153.P17-18《财政与金融》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1.财政P22.财政职能P53.资源配置职能P64.收入分配职能P75.经济稳定职能P8二、填空题1.历史,经济。
2.经济,社会。
3.征税。
4.政治权力。
5.国家公债,国家预算6.税收收入,专卖收入,债务收入7.国家8.剩余产品9.货币10.公共需要11.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三、单项选择题1.B2.B3.B4.A5.B6.A四、多项选择题1.ACE2.ABCDE3.ADE4.ABDE五、判断并改错1.错。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
2.错。
封建社会财政范畴得到延伸,产生了国家公债和国家预算。
3.对。
4.错。
市场机制不能提供公共财货。
5.错。
财政既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也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6.错。
市场经济中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不能够自动出现。
六、问答题1.P42.P63.P74.P8。
《财政与金融》《财政与金融》第十章课后习题答案
《财政与金融》第十章课后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金融P133
2.信用P134
3.直接融资P136
4.间接融资P136
5.商业信用P137
6.银行信用P137
7.国家信用P137 8.消费信用P137 9.民间信用P137
10.金融工具P138 11.商业票据P138
二、填空题
1.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2.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
3.企业债券、政府债券、金融债券
4.钞票
5.平均资本利润率、借贷市场中资金供求对比状况
三、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B
四、多项选择题
1. BCD
2.BCDE
3.AC
4. BD
五、判断并改错
1.正确。
2.正确
3.错。
浮动利率是指随市场利率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
4.错。
利率的高低还受借贷资本供求状况制约,当借贷资本供大于求,利率下降;反之,利率则上升。
六、问答题
1.P133
2.P137
3.P138
4.P141
5.P144。
西财《财政与金融》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
第六章政府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主要概念:政府预算国家预算决算单式预算复式预算零基预算预算外资金增量预算本级政府预算政府预算调整收入分类分成预算调节制度统一领导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分级管理总额分成政府总预算定额上缴政府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职权分税制转移支付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课后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政府预算:政府预算是一国政府在一财政年度内,为了实现其职能,筹集所需资金,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金的一个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筹集、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反映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目标,体现了以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国家预算:国家预算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各级政府预算的总和,即剔除重复计算后各级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总和。
3、决算:政府决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总结和终结,也是国家经济社会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
4、单式预算:也称单一预算,是传统的预算编制形式。
它是指政府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一个统一的计划表格来反映,将政府全部预算收支汇集编入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而不区分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的预算形式。
5、复式预算:复式预算,是将同一预算年度内的全部预算收支按经济性质的对应关系,编织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平衡表。
6、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政府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社会经济在预算年度的发展状况为依据,不考虑以前年度的财政收支状况,即是以零为起点而编制的预算。
7、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是指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财政性收入,即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的、允许地方财政部门和由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它具有专用性、分散性、灵活性的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预算外资金属于国家财政资金,不是部门和单位的自有资金。
8、增量预算:增量预算是指政府财政收支计划指标是在以前预算年度的基础上,按照新的预算年度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后确定的。
9、本级政府预算:本级政府预算是指本级政府可以使用的预算,它是本级政府部门和财政部门必须执行的行动计划。
财政与金融名词解释
财政与金融名词解释财政与金融是经济学领域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涉及到国家的财政收入、支出,以及货币的发行与流通。
以下是对财政与金融相关名词的解释。
1. 财政:财政是指国家的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管理。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非税收入等,财政支出包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
财政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通过调节财政收支,实现经济发展的平衡和可持续的目标。
2. 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收入低于财政支出的情况。
当财政赤字发生时,国家需要通过增加债务或其他手段来弥补收支之间的差额。
财政赤字可以是临时性的,也可以是长期性的,需要在宏观经济政策的框架下进行合理管理。
3.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央行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等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目标的政策。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央行可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以达到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等目标。
4.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经济体内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给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即流通中的现金和存款,以及狭义货币供应量(M1),即流通中的现金和可即时转换为现金的存款。
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供给的减少则可能导致通货紧缩。
5. 利率: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表示单位时间内支付的利息。
利率是金融市场的重要指标,它影响到借贷活动、投资决策和消费行为。
央行通过调整利率可以影响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和经济活动的状况,以实现经济调控的目标。
6. 股票: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向公众募集资金的一种证券,代表着对公司所有权的权益。
持有股票的投资者成为股东,享有分红、决策等权利。
股票市场是企业融资、投资和交易的场所,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7. 债券: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债务人将一定的利息和本金借给债权人,获取资金。
债券是一种固定收益类投资工具,投资者购买债券即等同于向债券发行方借出资金。
债券市场是企业和政府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投资者获取固定收益的途径。
以上是财政与金融领域常见名词的解释,它们涉及到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金融市场的运作。
《财政与金融》习题册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习题册 第一讲 财政导论一、名词解释1、财政(“国家分配论”观点)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 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外部效应:当生产或使用某种产品时,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本身付出一定成本或享 受一定好处外,也对其他人产生额外的成本或效益,但生产者或消费者并未进行赔偿或 得到报酬。
3、公共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二、填空题1、“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 行的集中性分配。
2、“公共财政论”认为财政即公共财政是指公共部门的(公共经济)行为。
3、通过财政分配满足的需要,其性质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4、公共财政学的理论认为, (市场失灵)决定着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5、公共产品应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6、税收属于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7、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被归结为追求(效率)与(公平)三、单项选择题A 0B 1%C 3%D 5%四、多项选择题1、属于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的是( A 卫生保健 B 生态环境保护1、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
A 国家B 政府C 政党D 民众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 C )。
A 国民生产总值B 商品价值C 一部分社会产品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D )。
A 增加就业B 调节社会收入C 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4、 一般认为,物价上涨率在(D ) 以下可视为物价稳定。
D 社会总产值D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A B E )。
C 医疗事业D 邮政电信E 公安司法A 充分就业B 通货紧缩C 物价稳定D 经济滞胀E 经济增长3、实现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有( B D E )o A “相机抉择”B 投资性支出C “自动稳定器”D 财政收入E 转移性支出五、 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1、 经济稳定是指在经济适度增长中的稳定。
( V )2、 充分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参加就业。
( X )3、 公共产品一般都是无形产品。
财政与金融 课后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
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亦称“公共财货”、“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通过对财政收入而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有计划地进行分配的过程。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实行特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目标,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再分配形式。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属于财政分配的第一个阶段,是国家将社会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拥有的一部分社会产品,通过一定形式的渠道筹集起来形成的货币资金的总和。
>国债依存度:即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
指财政支出依靠债务收入来安排的程度。
财政偿债率:即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
反应了财政偿还到期国债本息的能力。
国债余额管理:是指立法机关不具体限定中央政府当年国债发行额度,而是通过限定一个年末不得突破的国债余额上限以达到科学管理国债规模的方式。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预算体制,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确定的预算体制,是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预算收入,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财权财力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
货币制度:是指一国由法律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金融市场: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本流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活动的总称。
期货交易:是指商品的交割和结算要在商品成交后的一定时期中进行结算时,按买卖契约成立时的行市,而不是按照交割时的行市进行结算。
期货:是现在进行买卖,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还可以是金融指标。
期权:又称“选择权”,是指一种能在未来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
而金融期权则是以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货合约为标的物的期权交易方式。
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
西财《财政与金融》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章
第十章货币供求与均衡主要概念: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均衡、货币均衡、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课后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货币流通:指货币不断转手于商品的买者和卖者之间的运动。
货币需求:指经济体系中人们愿意并且能够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的数量,通常表现为一国在既定时点上社会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量。
货币供给:指一国经济中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收缩)货币的全过程。
货币供给量,又称货币存量,是指在一定时点上一国经济中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存款、商业票据、可流通转让的金融债券、政府债券等。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是指具有使货币总量倍数扩张或收缩能力的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构成。
货币均衡:指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必要量基本一致。
所谓基本一致,不同于数学意义上的数量相等的概念。
经济学所研究的数量和数量的关系,受种种条件限制,很难准确地测量其数值,所以货币均衡仅仅反映有关变量之间存在的一种大致趋同或相互协调的状态。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市场货币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必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紧缩:指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少于实际需求量,从而引起货币升值、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的一种经济现象。
二、问答题1.什么是货币需求?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货币需求:指经济体系中人们愿意并且能够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的数量,通常表现为一国在既定时点上社会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量。
一般而言,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收入状况、物价水平、利率水平、货币流通速度、金融资产选择、信用的发达程度等。
2.什么是货币供给?制约货币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货币供给是指一国经济中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收缩)货币的全过程。
制约货币供给的主要因素有:中央银行的政策调控意向、信贷资金供求双方的经济行为、社会公众的持现愿望等。
3.试分别论述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在货币创造中的作用。
《财政与金融》3章课后习题答案朱明zhubob
主讲:朱明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国家经济师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高级技能专业教师《财政与金融》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税收的强制性P222.税收的无偿性P233.税收的固定性P234.税收制度P235.纳税人P236.课税对象P247.税率P24 8.加成P25 9.起征点P25 10.免征额P25 11.从价税P26 12.从量税P2613.直接税P27 14.间接税P27二、填空题1.分配2.国家3.课税对象4.税源5.税目6.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7.108.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9.从价税,从量税10.价内税,价外税11.直接税,间接税12.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13.194914.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15.从价定率,从量定额16.5,2017.3018.加成19.一般,级差三、单项选择题1.C2.B3.B4.B5.A6.D四、多项选择题1.ACD2.ABC3.ABE4.ABCD5.ABCD6.ACD五、判断并改错1.错。
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
2.错。
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是课税对象。
3.错。
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
4.错。
比例税率是不分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
5.错。
免征额就是课税对象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6.错。
流转额包括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
7.错。
增值税是价外税。
8.错。
行为税是对纳税人的某种特定行为征收的税。
六、问答题1.P222.P42七、计算题1.含增值税税销售额=150×10000=1500000不含增值税销售额=1500000÷(1+17%)=1282051.28销项税额=1282051.28×17%=217948.72应纳增值税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217948.72-110000=107948.70(元)2.工资部分:不超过3500元,不用纳税劳务报酬部分: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5000*(1-20%)*20%=800元。
财政与金融》作业参考答案 (2)
《财政与金融》作业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答: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P22、答: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P53、答:指国家预算收入,包括中央及地方务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部分预算外收入,是国家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的货币价值形态。
P114、答: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
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P235、答: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P246、答: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
P257、答:是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P258、答: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
P279、答: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
P2710、答:即国家公债,是指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
P43二、填空题1、经济、社会 P12、国家 P43、剩余产品 P54、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P55、税收、非税收 P116、经济数据法、要素分析法 P17 7、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P22 8、课税对象P24 9、税源 10、10 P25 11、增值、消费、营业、关税P3012、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P31 13、从价、从量 P32114、一般、级差 P38 15、有偿P4316、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 P44 17、平价、折价、溢价值 P4818、公募法、承受法、出卖法、支付发行、强制摊派 P49 19、分期逐步、抽签轮次、市场购销、到期一次性 P51 20、金融市场利率、政府的信用状况、银行利率水平、社会资金供给状况。
P20三、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D C B C B A C D页码 P2 P11 P22 P25 P47 P47 P47 P47四、多项选择题题目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A CE ACD ABC ACD BDE ABC ABCD ABCDE ABCDE BCDE页码P5 P22 P23 P33 P47 P50 P48 P51 P52五、判断题1、错2、错3、错4、错5、错6、错7、错8、对9、对10、错11、对P50 12、对P49 13、错14、对P45 15、错六、计算题1、答:10000*150=1500000元;1500000/(1+17%)-110000元=107948.70元。
西财《财政与金融》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第三章财政收入主要概念:财政收入财政收入规模预算外资金中央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最优财政收入规模课后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财政收入: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第一阶段,是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保证财政支出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通过一定渠道和形式占有的由政府集中掌握的社会产品。
广义的财政收入包括债务收入。
我国从1994年起采用狭义的财政收入,把债务收入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手段。
2、财政收入规模:财政收入的规模就是指财政收入的总水平,是衡量一国财力的重要指标,表明了该国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的大小。
财政收入的规模可用绝对额和相对额来表示。
3、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是指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财政性收入,即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的、允许地方财政部门和由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
4、中央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收入是按照预算法和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由中央政府集中筹集和支配使用的财政资金。
5、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是按照预算法和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由地方政府集中筹集和支配使用的财政资金。
6、通货膨胀税:货币持有者因为通货膨胀而遭受的资本(资产)损失。
7、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是以实现社会投资最大化、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为追求目标,以正确处理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关系为基础,所形成的处于社会经济均衡状态下的财政收入规模。
(二)问答题:1、财政收入分类:按收入形式划分,财政收入可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按收入来源的所有制结构为标准,可将财政收入分为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中外合营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或外商独资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等;按收入来源的部门结构为标准,可将财政收入分为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收入、轻工业部门和重工业部门收入、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收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部门收入等;按管理级次,可将财政收入分为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按是否纳入国家预算,可将财政收入分为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
《财政与金融》6章课后习题答案(朱明zhubob
《财政与金融》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管理支出P79
2.国防支出P79
3.教育事业费P82
4.文化事业费P82
5.人员经费P82
6.公用经费P82
7.定员定额管理P83
8.全额预算管理P83
9.差额预算管理P84
10.间接调控P86 11.直接调控P86
二、填空题
1.人员经费,公用经费
2.购买性
3.社会消费性,非生产性
4.人员经费,公用经费
5.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企业化管理办法
6.核定支出,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收入上缴
7.财政资金
三、单项选择题
1.C
2.A
3.A
4.C
5.C
6.A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E
3.ABCD
4.ABCDE
五、判断并改错
1.错。
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都属于用于社会消费的非生产性支出。
2.错。
业务费属于公用经费支出。
3.错。
工资、职工福利费属于人员经费支出。
4.对。
六、问答题
1.P80
2.P86
3.P88 主讲:朱明
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国家经济师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高级技能专业教师。
西财《财政与金融》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
第九章金融市场主要概念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一级市场回购协议同业拆借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普通股期权期货贴现公募私募课后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下的金融资产为交易标的物的短期金融市场。
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以便随时转换成现实的货币。
货币市场一般指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定期存单、回购协议、联邦基金等短期信用工具买卖的市场。
2.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即长期金融市场,是以长期金融工具为直接交易对象,专门融通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的场所。
包括两大部份:一是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二是有价证券市场。
通常,资本市场主要指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资本市场主要活动是发行和买卖各种债券、股票,满足政府和企业对长期资金的需要。
3.一级市场一级市场是指资金需求者将金融资产首次出售给公众时所形成的交易市场,又称为初级市场、发行市场。
发行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公募发行,即将金融资产公开、广泛地发售给社会公众;二是私募发行,即将金融资产出售给特定的机构。
4.回购协议回购协议是将同一份内容的资产卖出去再买进来的合约。
按照交易双方的协议,由卖方将一定数额证券临时性地售予买方,并承诺在日后将该证券如数买回;同时买方也承诺在日后将买入的证券售回给卖方。
回购协议根据期限不同分为隔夜、定期和连续性三种合约。
5.同业拆借同业拆借是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融通资金的一种金融业务。
同业拆借的两个主要交易类型包括头寸拆借和同业借贷。
6.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CDs)是银行或储蓄机构发行的一种证明有一笔特定数额的资金已经存放在发行存单的机构之中的文件。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面值大、不记名、利率较高,到期前可在二级市场转让。
7.普通股普通股是股份公司资本构成中最普通、最基本的股份,是股份企业资金的基础部分。
普通股股东享有以下权利:一是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即有权就公司重大问题进行发言和投票表决。
二是有权获得股利,但必须是在公司支付了债息和优先股的股息之后才能分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亦称“公共财货”、“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通过对财政收入而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有计划地进行分配的过程。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实行特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目标,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再分配形式。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属于财政分配的第一个阶段,是国家将社会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拥有的一部分社会产品,通过一定形式的渠道筹集起来形成的货币资金的总和。
国债依存度:即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
指财政支出依靠债务收入来安排的程度。
财政偿债率:即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
反应了财政偿还到期国债本息的能力。
国债余额管理:是指立法机关不具体限定中央政府当年国债发行额度,而是通过限定一个年末不得突破的国债余额上限以达到科学管理国债规模的方式。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预算体制,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确定的预算体制,是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预算收入,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财权财力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
货币制度:是指一国由法律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金融市场: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本流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活动的总称。
期货交易:是指商品的交割和结算要在商品成交后的一定时期中进行结算时,按买卖契约成立时的行市,而不是按照交割时的行市进行结算。
期货:是现在进行买卖,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还可以是金融指标。
期权:又称“选择权”,是指一种能在未来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
而金融期权则是以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货合约为标的物的期权交易方式。
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
特里芬难题: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
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难题”1、我国财政收入包括哪些:(选择填空题)按形式分类: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收费收入、其他收入按来源分类:经济成分: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外商独资经济收入经济部门:第一产业收入、第二产业收入、第三产业收入2、非税收入主要包括哪些:(选择填空题)1、行政事业性收费2、政府性基金3、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4、国有资本经营收益5、彩票公益金6、罚没收入7、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8、主管部门集中收入9、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一、简述财政的基本职能: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在凭借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分配关系。
财政职能是由财政本质所决定的财政所固有的功能和职责,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有以下三种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
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动员社会资源,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在市场经济中,财政不仅是一部分社会资源的直接分配者,也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者。
(二)收入分配职能。
是指政府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收入阶层征税或不征税、多征税或少征税,从事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支出项目,实现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的合理调整。
在政府对收入分配不加干预的情况下,这种分配往往是不公平的,而市场对此无能为力,只有依靠政府财政的分配只能才能对这种不公平现象加以调节。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主要通过税收调节、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手段来实现。
(三)经济稳定职能。
是指政府在失业和经济萧条时期实行赤字财政,在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时期实行盈余财政,熨平经济波动。
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相机抉择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达到稳定经济的目标。
二、外部性怎么解决:(案例分析题)(一)是什么:外部性指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性。
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指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带来了利益和好处,而所有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补偿。
如企业的科研活动。
负外部性指产品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带来损害,但未给受害者应有的补偿。
如企业生产的污染行为。
(二)解决外部性的常用方法:征税与补贴,可以对负的外部性征收税费,抑制产生负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对正的外部性给予补贴,激励产生正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
采取征税与补贴的方法存在的不足:征税与补贴问题上难以量化,征收补贴的数量难以清晰界定,这易助长腐败现象,破坏经济市场。
(三)为弥补征税与补贴方法的不足,我们可以将外部性内部化,利用市场机制自动调节。
从产权学派获悉, 在交易成本较低或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楚,并允许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或社会产值最大化的安排。
利用政府有形的手,清晰界定产权,以及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使交易成本降低。
这就是外部性内部化,以此解决外部性的问题。
三、财政支出的形式:财政拨款,财政性贷款,财政补贴四、财政补贴的特点:(1)政策性,即财政补贴的对象,补贴的数额,补贴的期限等都是按照一定时期的国家政策制定;(2)灵活性,国家一般根据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及时地修正和调整财政补贴;(3)时效性,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是随着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而修正,调整和更新。
五、财政支出的原则:1、公平分配原则 2、效益原则 3、稳定发展原则六、评价财政支出效益常用的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2、最低成本法3、公共劳务收费法4、综合指数法5、公众评判法七、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对国家将提高水价的看法:八、以国家对助学贷款进行贴息为例,说明转移性支出对社会分配的影响答题技巧:1、正的外部性 2、如何解决(内部化)九、什么是税收制度?税收制度体系中由哪些方面的税收制度构成?P35税收制度:简称税制,一般指国家通过立法程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这里的税收制度是狭义的,指各种税的基本法律制度,体现了税收的征纳关系.税收基本法规是税收制度的核心部分,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税收的各种法律、条例,是各种税收的基本法律规范;二是各种税收法律、条例的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是对各种税收法律、条例所作的扩展性或限定性、解释性规范;三是各种税收的具体规定,是对税收法律、条例或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所作的补充性规定。
十、税种性的法规由哪些要素构成?税收制度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和违章处理等。
其中,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是税收制度的基本环节。
十一、国际反避税的措施有哪些?1、从纳税义务上制度具体措施‚如纳税人某些交易的价格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和同意;2、不断调整和完善税法, 如取消延期纳税;3、强化税收的征收管理, 如成立专业的反避税机构;4、加强国际税收合作, 如开展国家之间的税收情报交换。
十二、为什么说税率是税收制度的核心?第一、税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政府税收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税收负担的轻重。
第二、税率充分体现了政府的经济、社会政策。
税率低,意味着对某些产业或行为的鼓励,而税率高,意味着对某些行业或行为的限制;对低收入者实行低税率甚至免税(相当于是零税率),则意味着对低收入者的照顾优惠,而对高收入者实行高税率,则意味着对高收入者的收入调节,以期缩小收入的差别。
十三、国债的偿还方式:(一)还本方法:1、抽签分次偿还法 2、到期一次还清法 3、以新替旧偿还法 4、市场购销偿还法(二)付息方法:1、分期逐步偿还法 2、到期一次还清法十四、国债的功能:1、弥补财政赤字,包括增加税收,增发货币,举借国债2、对财政预算进行季节性资金余缺的调剂3、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十五、国债的发行方式:1、直接发行:财政部面向全国,直接销售国债;2、代销发行:财政部委托代销者负责国债的销售,向代销者支付手续费;3、承购包销发行:各地的国债承销机构组成承购团, 通过与财政部签订承销协议来决定发行条件, 承销费用和承包商的义务。
4.公墓法: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招标的方式发行国债。
十六、什么是国债的负担,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国债是国家遵循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集中部分社会资金所形成的债务。
国债到期时,国家必须向国债持有人还本付息,国债的这一偿还性,决定了国债必然存在一个负担问题。
包括:1、国债认购者的负担 2、政府即债务人的负担 3、纳税人负担 4、代际负担十七、国家预算的特征:1、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国家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3、国家预算是集中分配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
十八、分税制的特点:P811、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
强调以事权为基础划分财政。
2、维护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体现为收入的大头在中央,支出的大头在地方。
3、各级财政摇篮有自己独立的主体税种。
4、建立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用于解决中央与地方财政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和地区间的横向不平衡。
十九、国家预算的原则:1、公开性 2、可靠性 3、完整性 4、统一性 5、年度性二十、就你在生活中的体验,请说明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P89-911、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2、在生活中,当货币表现和衡量价值时,就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媒介作用时,便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货币推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手段职能;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存在,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其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当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3、货币的五种职能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职能都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的反映。
其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个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所有商品首先要借助价值尺度表现其价格,然后才通过流通手段实现其价值。
正因为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随时可购买商品,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独立存在,可用于各种支付,所以人们才贮藏货币,货币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支付手段职能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
世界货币职能则是其他各个职能在国际市场上的延伸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