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的家乡情怀

合集下载

参观伟人故居心得体会

参观伟人故居心得体会

参观伟人故居心得体会参观伟人故居是一次特殊而难忘的经历。

我有幸踏足了伟人生平的足迹,感受到了他们伟大的事迹和崇高的品质。

这次参观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伟人智慧和勇气的领悟。

以下是我参观伟人故居的体会和感悟。

1.伟人的家国情怀参观伟人故居的第一站是他们的起居之地。

通过参观伟人故居,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对家乡和国家的深厚情感。

故居内陈设简朴,但展示了他们平凡而朴实的生活方式。

在家人和亲友的陪伴下,伟人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为家庭和国家谋求幸福和进步。

他们的家庭生活是他们奋斗的动力和依靠。

2.伟人的智慧与勇气参观伟人故居的第二站是他们的书房和办公室。

这些地方展示了伟人的智慧和勇气。

桌上摆放着他们的书籍,墙上挂着他们的摄影,都向我展示了伟人广博的知识和不畏困难的精神。

在故居的这些地方,伟人思考问题,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

他们的勇气和智慧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3.伟人的人民情怀参观伟人故居的最后一站是他们的纪念馆。

这些纪念馆用图文并茂的展览,生动地展示了伟人为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

展览中的照片、文字和实物,都讲述着伟人经历过的艰辛和他们为人民奋斗的初衷。

伟人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人民的幸福、尊严和权益而奋斗。

这些伟人的人民情怀令我深为感动和敬佩。

4.参观中的思考在参观伟人故居的过程中,我不禁思考起自己的生活和责任。

伟人用他们坚定的信念和使命感塑造了自己的一生,为家庭和国家贡献出了所有。

反观自己,我感到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努力的地方。

我应该从伟人身上汲取智慧和勇气,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事业和社会中,为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参观伟人故居是一次珍贵的经历,它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伟人的伟大和他们的奉献。

我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继续传承伟人的精神,为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

通过参观伟人故居,我获得了知识和力量,这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指引和动力。

探访伟人故居,缅怀革命情怀,宣扬十八大精神

探访伟人故居,缅怀革命情怀,宣扬十八大精神

探访伟人故居,缅怀革命情怀,宣扬十八大精神作为985高校学生的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这是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国家出一份自己的力,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

而韶山是毛主席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也是他点燃革命的圣火,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起点。

在这个寒假,三名电气学子决定前往伟人故居,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

一.前期准备为了仔细有序的准备这次活动,我们小组三人在活动之前开了会议,并在网上查找了详细的资料。

会议期间,我们三人各抒己见很好地制定了操作方案,这是这次活动圆满完成的前提,下面是我们讨论的内容及流程。

我们三人1月17日早上8:00相约在综合楼212,开始我们这次红色之旅----韶山的准备和策划工作。

而在此前我们已经分别在网上和资料里查找了相关内容,以便会议的有序和迅速的进行。

首先由黄俊皓同学进行发言,黄俊皓同学负责我们的前期策划工作,他提出在查找的行动前作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1. 在实践活动前,将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讲解清楚,保证每个成员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同时加强队伍管理宣传工作,进行饮食卫生和自我保护等安全常识的教育。

2.出发前,办理好在实践活动地活动所需的必要证件和证明,并确保所有安排(如食、宿、交通)都已妥当。

3.提前搜集有关当地医院.警局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妥善处理好生病.迷路等突发状况.4.了解清楚当地的天气情况,提醒各成员作好准备工作.集中安排、妥善准备好各类常用药品(最好配备一只医用药箱),以应对晕车.中暑.水土不服等病症.出发前,每位成员要带好学生证和身份证。

6.由于此次实践地在韶山,气候干燥炎热,各成员可自备雨伞,防晒霜,防暑药等以防万一.7.出发前人手一本当地地图.8.带好手机.充电器等其次由杜山山同学进行发言,杜山山同学负责我们的活动内容策划工作,他提出要有序策划好活动内容,全力完成这次实践活动,包括:1.负责人作好联系与协调工作2.掌握每位成员的行程,安排好集合地点以备车次误班误点.3.若在列车上出现突发疾病情况应及时与列车长联系.4.为防小偷偷窃,对钱财.信用卡实行分散管理,并安排人员留守看管5.活动期间,信息员随时与校团委保持密切联系,汇报实践活动的进程和成员的具体状况.6.积极与当地党委、人民政府、教委、团委等各职能部门联系.7.制作好十八大会议精神及内容的宣传册子,发放给当地居民以增强对十八大会议的了解以及精神的认识。

关于云南省伟人的乡情的作文

关于云南省伟人的乡情的作文

关于云南省伟人的乡情的作文《云南省伟人的乡情:聂耳的故事》在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许多了不起的人物,聂耳就是其中极为耀眼的一位。

聂耳的乡情是深深扎根在云南的红土地里的。

他出生在云南玉溪。

那是一个充满烟火气又有着独特云南韵味的地方。

云南的天空总是湛蓝湛蓝的,像被水洗过一般。

玉溪的大街小巷里弥漫着各种小吃的香气,聂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

我曾经去玉溪游玩,专门去寻找聂耳的痕迹。

我走进他的故居,那是一个传统的云南民居。

小小的院子里,阳光正好洒下来。

一进去,就能看到简单的几间屋子。

屋子里摆放着聂耳小时候用过的物品。

我看到一把旧了的二胡,这二胡架在一个角落里,静静诉说着聂耳曾经在这里对音乐最初的探索。

我仿佛看到小聂耳,眼睛亮晶晶的,在这个院子里,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试着二胡的音准,那专注的样子就像在做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

聂耳对云南的乡情不是那种空泛的概念。

他在自己创作的音乐里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加入云南的元素。

他虽然后来走南闯北,但家乡的山歌、小调一直在他心里。

他的《翠湖春晓》就满是云南那种秀美风情的体现。

翠湖那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春天的时候柳树枝条随风飘舞。

在聂耳的心中,翠湖一定是他小时候玩耍欢闹或者闲庭信步的一个充满美好回忆的地方。

他把这些记忆都化作了音符。

在外面的时候,只要一闭上眼,玉溪的老街、翠湖的湖光山色就会浮现在眼前,让他把对于家乡的热爱、思念一股脑地宣泄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想想我们听着那熟悉的旋律,就好像跟着聂耳在他的家乡畅游了一番,这就是聂耳乡情在音乐中的魔力。

《云南省伟人的乡情:龙云的故乡情》龙云也是云南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出生在云南昭通。

昭通这地方,处在云南比较特殊的地理位置,周边山脉连绵。

龙云对家乡有着极深的感情。

我记得有一次去昭通,当地的一位老人给我讲起龙云的故事,那架势就像是讲述自己家族里的一个族人的精彩人生。

老人脸上满是皱纹,每一道皱纹似乎都藏着一个关于过去的故事。

他告诉我,龙云小时候家里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昭通的山水却孕育了龙云的英气。

参观伟人心得

参观伟人心得

参观伟人心得参观伟人故居后的心得,在这位老人的心底,似乎掀起了绵绵不绝的狂涛巨澜,带着安然,带着欣慰,带着伟人那种豪情壮志备受压抑后因后人的奋斗而初见成效带来的心情的释放。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参观伟人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感受韶山红色情怀月10号怀着无限的向往,我们来到了万人敬仰的韶山。

虽然在火车上渡过了难熬的一夜,但当我们即将到达铜像广场的时候,我依然感到心情澎湃。

此时此刻,我心里不断想着同一个问题:当年毛泽东是怎样从这里走上投身革命之路的。

首先,我们随着导游来到毛主席铜像广场,毛主席铜像广场规模宏大,四季常青的松柏树环绕四周。

毛主席铜像坐南朝北,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巍然挺立正视着前方,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

导游为我们讲解了几个关于主席铜像神奇的真实故事:1993年,毛主席铜像揭幕那天,发生了两件自然奇观,一是日月同辉,二是杜鹃开放。

毛主席铜像揭幕仪式于1993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之际正式举行。

江泽民主席亲自从北京赶到韶山为毛主席铜像揭彩。

当天艳阳高照万里无云,上午10:30左右,月亮突然也出来了。

太阳与月亮相互照映在主席铜像的左边和右边,形成了千载难逢、非常神奇的天文奇观——日月同辉。

当时寒冬腊月,积雪未化,韶山方圆几公里的杜鹃花也比往年提前了四个月开放,而且开得漫山遍野,灿烂无比。

于是人们说:毛主席太伟大了,他能使天随人意变、花伴天意开,他的光辉名字和丰功伟业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另外在运送主席铜像回故乡途中,车队到达江西南昌时,装运铜像的汽车突然熄火,怎么也启不动,车子不得不停下来。

当时江西的老乡说,毛主席曾在这里开辟了他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想在这里住上一晚上。

第二天早上,车子很神奇地就开动了,一路顺风准时到达韶山。

听完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后,仰望着高大的主席铜像,我们集体向主席铜像敬献了花篮,并向铜像三鞠躬,以表达我们对一代伟人的崇敬和哀思。

榜样感受伟人风采理解伟人情怀

榜样感受伟人风采理解伟人情怀

榜样感受伟人风采理解伟人情怀榜样感受伟人风采,理解伟人情怀伟人,往往扮演着一个社会的榜样角色,他们的伟大事迹和高尚品质常常给人带来深深的感受,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伟人的存在下,我们有机会了解他们的风采,领悟他们的情怀,从而在自己的生活中秉持着相同的精神积极向上。

本文将从伟人的心路历程、卓越成就以及其背后的情怀三个方面,来探讨榜样如何唤起我们对伟人风采的感受和理解。

一、伟人的心路历程每一个伟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路历程。

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各种挫折和困难,但他们坚毅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使得他们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最终取得辉煌的成就。

忍受寒窗苦读的科学家、经历严酷考验的探险家、奋斗在战场上的将军,无不是在自己的心路历程中一步步坚持和前行的。

回望他们的人生之路,我们不仅能够被他们的顽强和勇气所震撼,更会产生对他们的景仰与崇敬。

二、伟人的卓越成就伟人之所以被称为榜样,是因为他们以杰出的成就影响着整个社会。

无论是科学家的重大发现、艺术家的经典作品,还是政治家的伟大改革,这些卓越成就都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这些成就不仅令人惊叹,更激励着我们在自己的领域中追求卓越。

通过近乎苛刻的标准和毫不妥协的态度,伟人们创造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更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

三、伟人的背后情怀伟人不仅拥有卓越的成就,更有着高尚的情怀。

每一个伟人都有自己追求的理想和信念,他们对于事业的执着、对于人民的爱心、对于社会的奉献,都使他们深入人心。

伟人背后的情怀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真挚和善意,这种善意也成为后人努力向往的目标。

正是因为这种情怀的传承,伟人们才得以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涌现,让人们认识和尊敬他们的人格魅力。

综上所述,伟人的风采和情怀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感受和思考。

他们的心路历程、卓越成就以及背后的情怀都是我们学习和追求的榜样。

通过对伟人的理解和赞美,我们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坚定向前的信心和决心。

青山处处埋忠骨

青山处处埋忠骨

岸英的遗体是运回祖国安葬还 是葬在朝鲜,决定权在主席手中, 可是主席最后的决定却是让儿子埋 在朝鲜的土地上。
默读第五自然段,最能打动你的词句圈 话出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举例: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 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强忍”两个字让我感觉到毛主席内心的 无限哀伤,但是,他还要安慰自己,人家的 父母也悲痛,没有见到儿子的遗体,我要尊 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多么了不起的人啊。
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 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安全地域。尔 后。岸英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 未能劝告住他,致使敌机的汽油弹击中。 主席的儿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 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 听闻噩耗以后,主席万分悲痛。我 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一支地吸 们一起读第四自然段。 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主席太了不起了,他想到的不是自己一个人的 利益,他想到的是朝鲜人民的请求,他想到的是 满足朝鲜主席的愿望,他的胸怀多么宽广啊! 主席非常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觉得自己也 是一个普通人,其他的战士牺牲后都不能回到自 己的家乡,我也要和普通人一样,真是一个伟大 的人。
在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四十多万志愿军 死伤在战场上。在这以前,毛主席的五位亲 人为了中国革命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年 逾花甲的主席又失去了心爱的长子,哀莫大 于老年丧子,主席的心中是何等的悲痛啊! 但艰难抉择后的批示是将儿子的尸骨留在了 远在千里的异国他乡。那博大的胸怀令人震 撼。让我们再次深情朗诵主席的批示──
主席是一位领袖人物,也是 一位普通的父亲,他和每位父亲 一样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他最 后的抉择尊重了朝鲜人民的意愿, 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 博大胸襟。

参观伟人故里 感受革命精神——湖南红色之旅心得体会baidu

参观伟人故里  感受革命精神——湖南红色之旅心得体会baidu

参观伟人故里感受革命精神——湖南红色之旅心得体会10月18日到21日,单位组织我们14名党员踏上红色学习参观考察之旅,寻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受积淀深厚的革命精神。

18日一大早我们登上从北海飞往长沙的飞机,直飞长沙,一下飞机,我们便踏上红色旅程。

首先去品味了岳麓书院底蕴,一睹爱晚亭风采,那是毛主席年轻时期学习革命道理、追求革命真理的地方,19日路过并参观南岳衡山,感受名山大川的风范。

20日早上,我们到达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参观了毛主席故居、滴水洞和刘少奇故居,感受革命伟人故乡风韵,晚上抵达省会长沙,21日开始返程,至此结束红色之旅活动过程。

四天的行程短暂而紧凑,在几天的旅程里我们重温了峥嵘的历史,看到了众多的文物,听见了动人的故事;既感受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领略了祖国的山川秀美,更重要的是重温了一代伟人的豪情壮志、丰功伟绩。

“诗国长城”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绵延的历史脉络令人赞叹折服,岳麓书院深幽的景致意境和悠久的文化沉淀令人流连忘返,但是这些都不及韶山的烙印韶山的精神那般令人敬仰乃至朝圣。

韶山之行对我们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洗礼。

一、品味故居风韵,追忆似水流年。

韶山之行,我们首先来到毛主席故居。

这是一个山青水秀、空气鲜美的小村庄,有宁静淡泊的悠远味道,与喧嚣隔绝,与尘世无争。

这里有一套非常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扁担型的土木结构建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泥砖墙、小青瓦,背山面水,掩映在绿树翠竹中。

这里就是毛主席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也是他点燃革命的圣火,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起点。

随涌动的人流前行,天井、杂屋、厨房、毛主席父母的卧室以及毛主席的卧室,历历在目。

那些旧物,书桌、衣柜、石磨、水车,都曾留下过毛主席及其亲人的足迹。

在毛泽东同志的卧室里,桌上摆着一盏油灯,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经常在这盏桐油灯下学习,他自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懂得关心天下,是他成为中国革命伟大领袖的品质基础。

参观伟人故居的感悟

参观伟人故居的感悟

参观伟人故居的感悟
参观伟人故居,是一次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也是一次精神洗礼和思想启迪的过程。

置身于那些曾经孕育出伟大人物的生活环境之中,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以及为国家、民族付出的巨大牺牲。

首先,伟人的成长历程让我明白,伟大的事业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自点滴积累和长期坚守。

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磨砺自我,以无比坚定的决心和毅力追求真理,这种执着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其次,伟人们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感染着我。

他们的生活简朴却充满力量,他们的人生态度谦逊而坚韧,他们的行为举止无不体现出对人民深深的热爱和对祖国无私的奉献,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个人价值应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中得到实现。

最后,参观伟人故居更坚定了我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决心。

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应当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将伟人的崇高理想和伟大实践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的来说,参观伟人故居是一次生动的历史教育,也是一次深刻的人生启示,它提醒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往直前,为实现美好生活和共同理想不懈奋斗。

参观伟人故里 感受红色情怀作文

参观伟人故里 感受红色情怀作文

参观伟人故里感受红色情怀作文每一处红色故居,都记录着一段独特的岁月,背后都会有令人难忘的革命故事。

重温红色历程,传承革命精神,这是红色故居灵魂之所在。

就让我们走进党的百年历程,感悟真理力量,树立理想信念,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动力!一、郭沫若纪念馆第一站我们来到郭沫若纪念馆。

这里原是郭沫若的寓所,也是他作为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办公所在地。

清朝末年,这里是恭王府的一部分,但没有留下任何建筑。

1963年11月,郭沫若迁入其东侧中式四合院中,至1978年病故,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中的最后15年。

郭沫若是个爱花爱树、亲近自然的人。

自从他成为这个院子的主人,最大的变化就是院中花木逐年增加。

院里最美的时节是春天的四、五月间和秋天的十月。

垂花门内是红绿相间的抄手回廊。

四合院东西厢房和后罩房两侧的房间,当年分别做过秘书办公室及家人的住房等,现在已辟为展室,以编年顺序讲述了郭沫若追求理想、以身报国,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86年风雨人生。

踏进郭沫若纪念馆的每一步都是跨越历史的对话,与大师的交流,在这里你将会追溯到往昔峥嵘岁月,感悟时代激流。

二、梅兰芳纪念馆梅兰芳纪念馆是为纪念二十世纪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梅兰芳故居基础上建立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从1951年至1961年,梅兰芳在这座幽静、雅致的四合院内,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10年。

此院原为清末庆亲王府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修缮,成为梅兰芳寓所。

梅兰芳逝世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议建立梅兰芳纪念馆。

1986年7月10日,邓小平同志为梅兰芳纪念馆题写馆名,10月27日举行开馆仪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习仲勋揭幕,正式对外开放。

纪念馆收藏有梅兰芳夫人福芝芳及子女在1962年捐献给国家的大量珍贵文物、文献资料。

辟有4个展览室,正院北房为“故居陈列室”,客厅、书房、卧室、起居室的各项陈设均保持梅兰芳生前原貌。

外院南房为“第一陈列室”,以图片、文字和视频文献,简要地介绍了梅兰芳一生的艺术生涯和社会活动。

凡人小事见证伟人风采

凡人小事见证伟人风采

凡人小事见证伟人风采1963年,毛泽东同志在上海。

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毛泽东遗物的故事》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等单位通力合作,历时五年多时间联合摄制推出的一部电视作品。

经央视和地方卫视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专家学者、毛泽东同志的亲人及身边工作人员给予了高度评价。

创作艰苦,以苦为乐精心打造文化精品路建平(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缔造人民共和国、建设现代化国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高尚品格与崇高风范,是我们党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

《毛泽东遗物的故事》是一部洋溢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鲜活教材,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都有重要启示,值得我们大力倡导和传播,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弘扬优秀传统,引领和体现时代精神。

湖南作为毛主席家乡,不仅文化积淀深厚,更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是红色文化资源的富矿。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以各种形式发掘、留存、继承这种宝贵精神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

多年来,湖南文艺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不懈,推出了一大批红色作品,为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罗浩(长沙广播电视局副局长):这部纪录片我们耗时五年才完成。

为了寻求新的突破,我们用情景演绎的手法,用故事再现的手段,以电视剧的拍摄风格和创作理念,最终达到了这部纪录片“凡人小事与伟人的崇高胸怀”的定位。

为了拍摄生动的画面,我们从湖南开始,重返主席生前的大部分场景,遍及12个省、30多个城市,采访了150余人,就是为了使主席的工作和生活细节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部片子中的每一个镜头、每一个角度、每一次灯光都精益求精,我们就是要将它做成精品。

处在湖南这片文化沃土上,能做成几部好片子,是我们的分内之事;做得不好,我们会充满愧疚。

创-想象作文化精品将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黄晖(总撰稿):这部片子的创作过程非常艰苦,但我们享受这一过程。

缅怀伟人承遗志 悲痛化作千钧力

缅怀伟人承遗志  悲痛化作千钧力

缅怀伟人承遗志 苍茫大地如此,华夏神州同然,我们以寸草之心、朴素情怀,仗高山大海,借四季春秋,祝福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健康长寿。

然而岁月无情,一代伟人与世长辞!我们挥洒热泪,怀着巨大的悲痛,送走了小平。

多少天来,我们坚守在三尺案台,重温小平同志的光辉著作,追念小平同志的不朽音容,在心中融铸着小平同志永生的丰碑。

邓小平同志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创建、巩固和发展,为民族兴盛、人民幸福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

小平同志一生的伟大贡献和他逝世所产生的影响都是超越时代和超越国界的,我们似乎不敢以一己之心和狭隘的范围去认识、感念。

但是,作为人民领袖和人民的儿子,小平同志深爱着祖国深爱着人民,永远与祖国和人民血肉相联。

在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的时候,我们总也抑制不住一种特别的情怀。

四川是小平同志的家乡,世纪伟人和人民儿子的形象,黄钟大吕和质朴浑厚的乡音,与邓小平这个名字完美结合在一起。

作为家乡人民,难以割舍对他的亲情和怀念。

同时,小平同志曾担任过财政部长,“要把国家财政放在经常的、稳固的、可靠的基础上,财政工作要有全面观念”令我们永志不忘。

作为财政工作者,我们难以表达对财政战线老领导特有的亲近感和深切怀念。

我们把这些特别的情怀融进全国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敬仰和缅怀之中,继承遗志,共创伟业。

缅怀小平同志这样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我们知道不应沉湎于哀痛的缠绵巨浸,不能放任于悲苦的浩荡激流,而应冷静理智地面对这一无情的事实,默默地承受,化悲痛为力量。

多少天来,我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悲痛而不悲观。

因为小平同志的音容笑貌,他的品格风范,他留给我们的巨大的精神财富,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同在,他开创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后继有人。

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将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伟大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政策,更加努力地做好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缅怀邓小平同志。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伟人故事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伟人故事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伟人故事
许多伟人都表现出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矢志不渝的忠诚。

以下是一些例子,供参考:
1.屈原:屈原是楚国的大臣,他深深热爱自己的国家,但因遭小人陷害被贬
谪,在流放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离骚》等诗篇。

在被流放期间,他始终心系楚国,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最后,他投江自尽,以身殉国。

2.岳飞:岳飞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他一生都在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
宁而战斗。

他的名言“精忠报国”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的忠诚。

3.钱学森:钱学森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他为了祖国的科技事业发展,毅然
放弃了在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投身科研。

他的事迹充分体现了科学家对祖国的热爱和矢志不渝的忠诚。

4.邓稼先:邓稼先是中国的核物理学家,他为了祖国的核武器研究和国防事
业,默默地奋斗了一生。

他的付出为中国的和平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伟人的故事都告诉我们,热爱祖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动,一种矢志不渝的付出。

毛泽东的家国情怀(上)

毛泽东的家国情怀(上)

★薛庆超毛泽东的家国情怀(上)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标志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激发了中国有志青年蓬勃的爱国热情和极大的社会创造力,造就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一大批革命精英。

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毛泽东出身农家,但他从小博览群书,好学深思,实事求是,青年时代就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积极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

1921年7月,他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中共八七会议后,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创建中国工农革命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作为一名革命者,毛泽东自有革命者的家国情怀——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家为国家。

读书明志,“高尚其理想”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毛泽东的读书生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1893年,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从8岁到16岁,毛泽东辗转多处私塾,读了“六年孔夫子”(中间停学两年在家务农)。

在这期间,毛泽东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启蒙,进而熟读了“四书”、“五经”、《公羊春秋》、《左传》、《纲鉴类纂》、《史记》、《汉书》等传统经典,又在塾师毛麓钟的辅导下,阅读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顾炎武的《日知录》等书。

同时,毛泽东还读完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精忠传》等古典小说。

这段学习经历,为毛泽东打下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

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毛泽东“废寝忘食”“手不释卷”,提出“书不读秦汉以下”,可见其传统文化功底之深。

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习,改变了毛泽东的命运。

在此期间,毛泽东遇到了恩师杨昌济。

杨昌济是长沙县板仓人,早年留学日本和英国,潜心研究哲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立志“教育救国”。

毛泽东的家国情怀(下)

毛泽东的家国情怀(下)

★薛庆超毛泽东的家国情怀(下)(接上期)共产国际档案中的《毛泽东同志的简略履历》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初期,贺子珍到苏联治病。

应共产国际要求,她撰写了《毛泽东同志的简略履历》。

其中写道:毛泽东同志生于1893年湖南省湘潭县韶山村。

父亲毛圣贤(毛泽东之父毛贻昌,字顺生,号良弼——作者注)本来是贫农,后因做小买卖渐渐的成为富农。

他有弟兄二个:毛泽民、毛泽覃。

此二人都是1925年之内加入共产党。

毛泽民现在党内做财政工作,曾任苏区(江西中央苏区——作者注)中央银行行长。

毛泽覃在红军内曾当过师政治委员,1935年在战场上牺牲。

从六岁时毛泽东同志即开始帮助父亲种地及家事。

八岁时(1901年——作者注)在乡村中私塾读书。

在十六岁时到十八岁时在家中耕地二年,过后在湘潭小学校读书。

在此时代得着了一些新的学问。

在此学校毛泽东同志并没有读好久。

当辛亥革命成功前,毛泽东同志已到长沙,考入一个中学。

这里也没有毕业,学了只是半年,此时正是武昌起义,毛泽东同志受了此次革命的影响,决定参加学生革命武装队伍,于是由长沙到武昌。

因北伐未成功,此学生队伍被解散,于是毛泽东同志决定归长沙,虽考入中学,未读多久的书,出校后自己在图书馆研究各国的文化书籍,因家庭要求入学,于是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此是1912年,在1918年毕业。

在1917年同自己的朋友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协会”(应为新民学会,成立于1918年——作者注)主要反帝国主义。

在1918年毛泽东同志到北京去,在北京图书馆(应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作者注)服务,正主任当时是李大钊同志。

在1919年回长沙编报及开办书局并参加新民协会(应为新民学会——作者注)工作,于是在1919年反湖南省长张某运动高潮时,毛泽东被派为代表到北平去要求撤张之差,在北京时他对马克思主义特别研究。

在1920年回长沙时即开始组织革命工人团体。

在1921年他被派为湖南代表参加成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一大上毛泽东未当选中央委员——作者注)一直到今日他连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家国情怀伟人作文300字

家国情怀伟人作文300字

家国情怀伟人作文300字(一)故我往存不思怖,忆我朝华不戚戚。

发鬓雪,心如昨,衣襟宽,神如旧。

惟英雄何求?舍小赴家国!我们自古以来,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梦想是什么?有的人说,听天由命,随缘去吧;有的人却心怀大志。

而我想说的是,我们要将自己梦同中国挂上钩。

每个人的梦想都有所不同,或大或小,但它们都如一盏明灯,在黑暗的道路上给人以希望和方向。

当这些大大小小的梦想汇聚在一起,便铸成了,每一个时代的中国梦,需有我们勇于承担时代的使命,有梦方能追梦。

李大钊曾说过:“以青春之我,为世界创造文明,为人类创造幸福。

”这也是一种家国情怀。

在迅速发展的时代中,辨认行进的方向,把握未来的先机,方能为自己定下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否则,纵有爱国之心,亦难酬报国之志。

在这次疫情中,无数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奋斗在一线。

过去,别人问为什么读书。

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为成为钟南山、李兰娟那样的人,为国家贡献而读书!”(二)这个题目引人深思,对于家园的情怀,首先要考虑国,无国哪有家?所以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历代中华儿女把它久久铭记于心。

这令我不禁想到了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状况,这只张牙舞爪的恶魔,在华夏大地,涂炭生灵,疯狂肆虐,耳闻者,惴惴不安,亲历者,屏气凝神。

危难时刻,我们众志成城,无数的白衣天使等人,逆向而行,前赴后继,只为还给大地一片生机。

我们始终相信,风雨过后,春满人间……这正是因为他们有着纯朴浓厚的家园情怀,第一时间奔赴前线。

同样,邓稼先也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奉献了自己宝贵的一生,他在实验中长时间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1986年7月29日,他不幸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有一次发生了不测,人们劝他快走,他毫不犹豫地说了一句:“我不能走”!就四个字的话语,虽然简短,但十分铿锵有力,体现了邓稼先的责任与担当以及他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啊!而当今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认真学习,长大后努力报效祖国,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撒在祖国大地的第一前线,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爱国,才是真真正正的家园情怀啊!(三)一提到家国情怀,心中便会情不自禁地油然而生起爱国之情。

我心目中的伟人――钱学森

我心目中的伟人――钱学森

我心目中的伟人一一钱学森31日清晨,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静静地走了,悄然离开了他牵挂一生的祖国和人民。

钱学森是我心目中的伟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大师,是新中国火箭' 导弹、航天事业的重要组织者和创业奠基人。

在近一个世纪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他不仅为中国科技事业'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更以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 卓尔不群的科学品质' 无私无我的价值追求,深刻展示了一代科学巨擘崇高的大师风范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仰大师之学更慕大师之德。

钱学森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德馨品高的大师风范却历久弥新、光耀后人,永远是我们立身做人、治学研修' 干事创业、为官从政的光辉旗帜。

巨星陨落,划过天际留下的是璀璨的光芒。

钱老的离去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哀思,而他的科学成就和爱国情怀却生生不息。

1947年,庄逢甘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那时,钱学森已是世界著名科学家。

他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然而新中国的成立、祖国的召唤让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切优越的条件。

1955年,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

他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随后,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 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他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 导弹和航天事业。

庄逢甘说,“他经常鼓励我们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

”钱学森对祖国无限热爱,充分彰显了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基于大义,本于大德。

钱学森之所以成为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最根本的是他有一颗赤诚之心,始终把祖国至上' 人民至上的信念追求熔铸到自己的血脉和灵魂,毕生实践着“人民满意才是最高褒奖”的座右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不美,泉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故乡就是生我养我的那个地方。

谁没有故乡呢?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习仲勋戎马倥惚,革命胜利后就一直在大地方为国操劳。

故乡对他来说怕只是个籍贯了。

然而他的祖籍并非富平。

富平是他的出生地。

大人物跟普通人一样。

富平在习老的心中是最美的地方,是最可亲可爱的地方。

他同样无时无刻都在思念和牵挂着这块少年时的乐园。

那么多年了,他仍然操着满口的富平话,总想聆听那久违的而又很熟悉的乡音。

1989春节,习老按照中央的安排,来陕西同人民群众一起欢度春节。

他在百忙中于正月初二接见了家乡富平县的党政领导。

那天习老非常高兴,我们去他的住处给他拜年,他很喜悦,说:“见到你们我很高兴,我向大家拜年”。

他又让我们回去以后,代问富平的老同志们好。

他深情地说:“富平人民是勤劳的,聪明的,也很讲文明,很好客”他说:“我虽然在北京,可家乡的变化还是知道的。

我知道你们的工作搞得不错。

”我作为县报记者,有幸接受了这次采访任务。

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领导,我的心情既紧张又胆怯。

我根本想不到,当他得知我是《富平报》的总编辑,视乎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他感谢我们给他寄了每期的报纸,并说他很爱看家乡的报,很亲切。

他问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办报?我回答说,1985年11月5日,《富平报》首发,这一天您为《富平报》亲笔题词:“努力办好富平报,为社会主义物质、精神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习老非常客气地说:“我的字写的不好。

”在座的省委书记张勃兴和省长侯宗宾异口同声的说,你的字很有特点。

这时,我的情绪放松了。

大人物这样平易近人,我倒觉得有点受宠若惊。

我清楚自己只是个小不点,跟上县上领导沾光,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人物。

我一定要很好地完成采访任务,不辜负习老的关心和爱护。

为了能够仔细准确地向习老汇报好富平的社会状况、经济发展以及经济战略思想和措施,事先准备了汇报材料。

当县委张书记持稿汇报的时候,习老淡然一笑,说“我一向是不主张拿稿子的,既然是乡党,那就例外了。

”张书记去掉稿子,习老就像是要拉家常,不时地插话,对家乡的山山水水表现出无尽的眷恋。

他问富平最大的村子是哪个?最小的哪?石川河现在还有水没有?他十分幽默地讲到:“旧社会常为石川河水打架……”习老对家乡的经济发展很关心,他问道:“富平能打入国际市场的商品有些啥?”他对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奶山羊基地感到很满意。

说到花椒生产,习老强调不要占好地,他说过去农村庄前屋后都能种。

习老语重心长的教导县上领导,要为当地人民办实事,多考虑发展生产,多做贡献。

胸怀要宽。

习老和家乡人在一起觉得很亲切,他总是很风趣地让大家情绪轻松。

他乐呵呵的问道,你们来给我拜年,拿莲菜了没有?因当时天寒地冻,偏偏没有给习老带这份特产。

习老笑着说,“那可不行。

我回到北京,人家问我要九眼藕,我咋说呀?回了趟家乡啊!”习老的这点心愿,家乡人民一定要满足。

正月初六,县上派我和政府办的杨主任专程去为习老送莲菜。

不巧,习老从宝鸡回来就病了。

我们放了菜就要走,齐心同志却一定要招待我们。

我们为大人物的这种“亲不亲,故乡人”的情怀深深感动。

早在1958年,习老在他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时候就回家乡视察。

县上请老把式王永才打太后饼招待。

习老吃了饼子赞口不绝,立即拿了龙井茶和卷烟看望这位乡巴佬,并意味深长地说道:“老汉,要给人家把人教下哩……”1960年,陕西省阿宫腔碗碗腔演出团赴京汇报演出。

习老喜欢家乡的阿宫戏,陪同陈毅等中央领导先后三次来看老艺人段天焕表演皮影,一再鼓励老艺人传授技艺,把阿宫腔传下去。

习老还邀请剧团的演员们到家里做客。

文革期间,习老在家乡受到批判,习老并无怨气。

接见富平党政领导的时候,习老说“当时群众运动嘛……”习老风趣地说:“人都说我训(方言。

不喜欢的意思。

)了富平,这咋可能呢……”
习老时不时的想到当年在家乡吃过的特产,也时不时的关心着家乡在新时期的变化。

1986年12月,全国供销社在北京举行产品展览。

在陕西展厅习老品尝了久违的富平琼锅糖。

他砸吧着说:“不错,还是原来那味道。

”时隔两年,富平乔山建材琉璃厂的三彩马应新华社之邀,以陕西省名优新特产品的资格进京参加汇报展销。

习老十分高兴来看三彩马,并问年轻厂长
是富平哪里人?一听说是流曲的,马上就想到了琼锅糖,他忙问:“还做琼锅糖么?”
习老和年轻厂长在大型三彩马前合影留念。

厂长请习老题词,习老笑着说,“咱都是富平的,等我啥时候回去了再说……”
他去世以后,灵位安置在富平,永远地和家乡人民在一起。

富平人民缅怀着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心中充满了崇敬和自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