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社区婴幼儿三种喂养方式与贫血关系探讨

合集下载

对0~3岁社区系统保健小儿贫血状况的分析

对0~3岁社区系统保健小儿贫血状况的分析

对0~3岁社区系统保健小儿贫血状况的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儿贫血是指儿童体内的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在0-3岁的社区系统保健中,小儿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容易出现在营养不良或缺铁的儿童身上。

0-3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营养摄入和生活环境对于儿童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小儿贫血如果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治疗,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和免疫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加强对0-3岁社区系统保健中贫血状况的关注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管理小儿贫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小儿贫血的定义、症状以及常见原因,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探讨0-3岁社区系统保健中小儿贫血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以及对应的应对措施。

1.2 问题提出在0-3岁社区系统保健中,小儿贫血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健康问题。

贫血可以对儿童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社区系统保健中,对于小儿贫血的关注往往不够,导致该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预防和管理。

需要对0-3岁儿童贫血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社区系统保健对于预防和管理小儿贫血的重要性。

只有深入了解小儿贫血的定义、症状、危害以及常见原因,才能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提高社区系统保健的水平,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探讨小儿贫血在0-3岁社区系统保健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以及提出预防和管理小儿贫血的对策,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2. 正文2.1 小儿贫血的定义和症状小儿贫血是指儿童体内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不足,导致血液无法有效运输氧气到身体各个部位的一种疾病。

在0-3岁的幼儿中,贫血的症状可能包括皮肤苍白、疲乏、食欲不振、易怒、发育迟缓等表现。

具体症状会随着贫血的程度和类型而有所不同,因此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幼儿的身体情况,及时就医以进行确诊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贫血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遗传因素等。

不同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

不同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

不同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摘要] 目的分析并观察不同喂养方式以及辅食添加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

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门诊部体检的婴儿3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婴儿198例给予母乳喂养,对照组婴儿150例给予混合喂养,对比两组婴儿4~5月以及6~7月体检时检测的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婴儿4~5个月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28.28%,对照组婴儿为42.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及时添加辅食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为3.74%,不及时添加辅食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为11.4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刚出生婴儿给予母乳喂养可有效降低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机率,同时给予适量以及合理的辅食添加可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减少。

[关键词] 婴儿缺铁性贫血;喂养方式;添加辅食[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10(b)-0066-03Effects of Different Feeding Ways and Introduction of Complementary Food on Infants Iron Deficiency AnemiaWEI De-ping,CHEN Wei-xiangYux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Yuxi,Yunnan Province,653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eeding ways and introduction of complementary food on infants with iron deficiency anemia. Methods 348 infants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2014 to May2015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the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table method.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198 cases,they were given the infant breast feeding,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150 cases,they were given the mixed feeding. Then,the occurrence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infants detected at 4-5 and 6-7 month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baby aged 4-5 month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8.28%,while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42.00%,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n addition,the iron deficiency anemia rate in infants aged 6-7 month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1.41%,while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as 43.33%,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t the same time,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infants who were timely given complementary feeding was 3.74%,while that in those who were not timely given complementary feeding was 11.49%,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Breastfeeding for newborn babies,as well as appropriates and reasonable introduction of complementary food,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Key words]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infants;Feeding;Food allergy 有研究指出,母乳虽然是6个月内的婴儿生长发育时期最佳的食物,但该时间段母乳中的含铁量已逐渐减少,若当哺乳期延长后,母乳中的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均无法有效满足婴儿发育的需要,尤其是铁含量,若婴儿体内铁相对缺乏,则会引发婴儿缺铁性贫血,该病是目前全世界相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探讨三种喂养方式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探讨三种喂养方式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i r a tf e i g g o p n b e s e d n u ,mie e d n o p wa 9 5 % ,a t c a e d n o p wa 7 6 % .Br a tf e i g g o p a d r x d fe i g g u s 1 . 8 r ri i f e i g g u s 2 . 4 i f l r e s e d n u r n
a a mi. eho s n d ml xrce 6 a e na te s e i n rm nh o 1 y a . c r ig t h r at n e a M t d :Ra o y e ta td 8 6 c s sif i p cme sfo 3 mo t st e r Ac odn o te b e s・ n l
组为 3 .0 纯母 乳 喂养组 与其 他 两组 比较 . 非 常显 著性 差异 ( < .1 。结论 : 13 %. 有 P 00 ) 提倡母 乳 喂养 能有 效地 降低 缺 铁 性贫血 的发 生 , 时添加 辅食 , 防缺铁 性贫 血 的发生 。 及 预
【 键 词 】 幼 儿 ; 铁 性 贫 血 ; 养 方 式 关 婴 缺 喂
feigs u t n te eedvd dit ratedn ru 3 0css m xdfe iggo p(4 ae) a ica fe— edn i a o ,hyw r i e nobes fe iggo p(8 ae) ie edn u 2 0css rf i d t i i , r ,t le i iggo p ( 6css T eaami cru t c n o - e c nyw r o ae . s l : h n e crt a . % n u 2 ae) h e c i ms eadi n d f i c eecmp rd Reut T ea ami aew s 8 r 4 . n c n a r ie s 79

喂养方式与婴儿铁营养状况的关系初探

喂养方式与婴儿铁营养状况的关系初探
31 212 对疑有肩难产的产妇作双侧会阴神经阻 滞麻醉, 使软 组织充分松弛, 有利于助娩, 必要时作 充分的会阴切开。 31 213 在胎头娩出后, 最好先让胎头自行复位, 不 必急于帮 助胎儿行 外 旋转, 更不 可过 度 外旋 转, 否 则可 引 起肩 难 产, 凡胎头复位后鼓励产 妇屏 气用 力, 切 忌牵 拉胎 头, 助产 者可 对胎头行向上向下轻 压轻 按的 动作, 使前 肩得 以松 动, 由耻 骨联合下娩出, 这样能预防肩 难产的发生。 31 214 分娩中突发肩难 产, 应马 上通知主 管 (值班 ) 医生, 并请小儿科及麻醉 科医 生到 场, 同时 延长会 阴切 口并立 即导 尿。由医生及时向家属交待病 情, 并签 写知情同意书一份。
屈曲的程度是助娩成 功的 关键。在 助娩 过 程中, 除 常规 的产 程观察外, 更 应注意 保护 性语言 的使 用, 做到 语言 文明、态 度和蔼, 助产 人员不 可以 表现出 焦急、担 忧, 以免 影响 产妇 及胎儿的 身 心健 康, 加 强产 妇 心理 护理, 及时 与 产妇 沟 通, 了解产妇 的 需要, 消除 产妇 的 恐惧 心理, 满足 产 妇的 生 理、 心理需要。在分娩过程中应注 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31 3 分娩后 31 311 胎儿娩出后根据新生儿出生时 A pgar评 分情况 进行相 应处置。 31 312 分娩后重点检 查宫 颈、阴道 粘膜、会 阴切 口的情 况, 缝合切口不要留有死 腔, 观察 子宫 收缩 及 阴道 出血 情况, 并 密切观察产妇血压、心率等生 命体征的变化。 31 313 及时、准 确、真实 、完整地 书写分娩记录及 其它护理 文件。
表 2 辅食添加与婴儿铁营养状况关系
辅食添加
未加 偶尔 经常
缺铁性贫血 (% )

不同喂养方式与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不同喂养方式与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不同喂养方式与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方法665例婴儿,根据母乳喂养情况分为母乳喂养组(447例)、混合喂养组(147例)和人工喂养组(71例)。

分析三组贫血情况。

结果6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20.6%(137/665),其中中度贫血5例,均来自母乳喂养组,无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母乳喂养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24.4%(109/447),混合喂养组为14.3%(21/147),人工喂养组为9.9%(7/71),母乳喂养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于混合喂养组及人工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母乳喂养的婴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更高,对婴儿尤其是纯母乳喂养儿适当补充铁剂、及时添加辅食,是预防贫血发生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喂养方式;缺铁性贫血;婴儿【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feeding methods and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6 months old infants. Methods A total of 665 infants were divided by breast feeding condition into breast feeding group (447 cases),mixed feeding group (147 cases)and artificial feeding group (71 cases). The anaemia conditions in three groups was analyzed. Results 6 months old infants had iron deficiency anemia rate as 20.6% (137/665),including 5 cases of moderate anemia from breast feeding group,and there was no severe and extreme severe anemia. Breast feeding group had iron deficiency anemia rate as 24.4% (109/447),which was 14.3% (21/147)in mixed feeding group and 9.9% (7/71)in artificial feeding group. Breast feeding group had higher iron deficiency anemia rate than mixed feeding group and artificial feeding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Breast feeding infants have a higher prevalence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and proper supplementation of infants,especially exclusively breastfeeding infants,and complementary food supplements are important means of preventing anemia.【Key words】Feeding methods;Iron deficiency anemia;Infants缺鐵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全球尤其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1],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6~24个月婴幼儿是其发生的高危人群[2]。

婴儿不同喂养方式贫血状况

婴儿不同喂养方式贫血状况

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8.4 , P ﹤ 0.01 ), 此结果与国内外一些相 表 1。
1
关 报 道 一 致 [2~4], 其 余 两 组 贫 血 检 出 率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见
×10
2009 年来我院儿保儿童中 , 255 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在 6 个月左
右时进行血红蛋白等检查 , 结果报告如下 。
(χ2 = 8.4 , P ﹤ 0.01 ), 其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贫血患儿 Hb ﹤ 100g 者中 , 混合喂养儿发生率 (44.44% ) 高于人工喂
养儿 (12.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67 , P ﹤ 0.05 )。 不同喂养方式贫血患儿红细胞参数比较 : 纯母乳喂养儿 MCH
100 g
×10
2.3
作者简介 : 贺容 (1965- ), 女 , 本科 , 主治医师 , 研究方向 ; 妇幼保 健和儿童保健
不同喂养方式贫血患儿红细胞参数分析
不同喂养方式贫血患儿红细胞参数比较, 纯母乳喂养儿
( 下转第 1411 页 )
Á Â Á Â
将 2009
!!
2

2 结果 2.1 不同喂养方式婴儿贫血检出情况 所有贫血患儿 中 除 Hb ﹤ 110 g / L 外 , 红 细 胞 比 积 Hct、 平
均 红 细 胞 体 积 MCV 及 平 均 血 红 蛋 白 含 量 MCH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的降低 , 表明均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其中 3 例为地中海贫 血 , 其 余 用 铁 剂 治 疗 有 效 。 6 个 月 婴 儿 贫 血 检 出 率 为 25.88% , 不 同 喂 养 方 式 之 间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χ2 = 7.65 , P ﹤ 0.05 )。 两两比较 , 纯母乳喂养组贫血检出率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 , 差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目的了解6~12个月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和影响因素。

方法2013年3月~2014年2月来我院儿保门诊进行规范化健康体检的622例6个月龄~12个月龄婴幼儿为调查对象。

血红蛋白<110g/L作为儿童贫血诊断标准,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调查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情况。

进一步分析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与婴幼儿的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情况的关系。

结果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为26.7%,其发病率与婴幼儿的喂养方式、是否合理添加辅食有关;人工喂养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纯母乳喂养组、结论喂养方式及婴幼儿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是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影响因素。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尤其智力发育,因此,积极预防应作为儿童保健的重要任务。

标签: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喂养方式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是遍及全世界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四大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婴幼儿保健工作的重点。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亚洲地区儿童IDA发病率大于50%,IDA影响机体多器官和系统的功能,还可造成生长发育减慢,智力下降[1]。

缺铁性贫血可影响婴幼儿体格、行为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也可导致婴幼儿免疫功能降低,甚至导致其成年后劳动力下降。

婴幼儿贫血对2岁以下儿童所造成的反应能力和活力下降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为了解婴幼儿时期不同喂养方及辅食添加情况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以改进喂养方法和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现将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儿保门诊进行系统管理的婴幼儿贫血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指导婴幼儿的喂养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儿保门诊进行系统管理的6~12个月健康体检婴幼儿622例作为调查对象。

其中男童312例,女童310例。

按喂养方式不同分为纯母乳喂养组(341 例)、混合喂养组(219例)和人工喂养组(62例)。

入组婴儿均排除以下情况:①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巨大儿;②双胎或多胎;③出生时有产伤、重度窒息或严重先天性疾病和传染病;④患慢性感染性疾病,或者引起血红蛋白下降的遗传性疾病;⑤母亲孕期有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传染病等影响胎儿发育的高危因素。

喂养方式与6~9个月婴儿贫血状况分析

喂养方式与6~9个月婴儿贫血状况分析

喂养方式与6~9个月婴儿贫血状况分析目的探讨婴儿期喂养方式不同与婴儿贫血的关系,以改进喂养方法,预防贫血。

方法将250例婴儿根据喂养方式不同(4个月内)分为完全母乳喂养组、人工喂养组和部分母乳喂养组,6~9个月筛查血红蛋白。

结果6~9个月婴儿人工喂养组贫血检出率为9.7%,明显低于母乳喂养组(45.9%)和部分母乳喂养组(33.3%),三种喂养方式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应加强对母乳喂养婴儿的营养指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eeding patterns and anemia of infant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feeding patterns, 195 infants were divided into complete breast-feeding group,artificial feeding group and incomplete breast-feeding group. Hemoglobin levels were determined in the infants at the age of 6 to 9 month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nemia of infants from 6 to 9 months was 9.7% in the artificial feeding group,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mplete breast-feeding group (45.9%) and incomplete breast-feeding group (33.3%),with the difference being very significant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 < 0.01). Conclusion Nutritional instruction is necessary for the breast-feeding infants.[Key words] Infants; Anemia; Feeding patterns; Analysis缺铁性贫血(IDA)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贫血类型。

婴幼儿喂养方式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婴幼儿喂养方式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婴幼儿喂养方式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关系作者:王谢祎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10期嬰幼儿对营养情况的反应较为敏感,科学喂养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婴幼儿的营养需求,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帮助,促进婴幼儿的脑力开发。

但婴幼儿若不能获得良好的营养,则会造成其体重减轻、肌肉萎缩,甚至出现贫血。

当前,贫血是婴幼儿较为常见的一类临床疾病,其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居多。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因素众多,喂养方式是其中之一。

父母应明确喂养方式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二者的关系,进而预防疾病。

本文通过实验与抽样调查,分析介绍婴幼儿喂养方式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轻度贫血的症状表现并不明显,婴幼儿经常表现出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无精打采或烦躁不安等情况,如果没有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进而发生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等疾病,且这类疾病极易反复。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较为多见的是婴幼儿六个月到两岁阶段。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通常发病缓慢,在临床的表现也因病情轻重而有所区别。

(一)一般表现婴幼儿皮肤黏膜苍白,其中唇、口腔黏膜最为明显。

婴幼儿极易疲乏,不喜活动。

年龄大一些的幼儿可自述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情况。

(二)髓外造血表现因髓外造血,一些婴幼儿的肝、脾可能发生轻微肿大,患者年龄越小、病程越长,贫血情况越严重,肝、脾肿大情况越突出。

(三)非造血系统症状1.消化系统。

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一些患儿具有异食癖;患者可存在呕吐、腹泻等情况,或者出现口腔及舌苔疾病;一些重症患儿存在萎缩性胃炎与吸收不良综合征等情况。

2.神经系统。

患儿多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或智力低于同龄人等。

3.心血管系统。

患儿心血管系统多表现为心率加快,严重者甚至出现心脏增大、心力衰竭等症状。

4.其他。

患儿其他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合并感染等情况,也存在上皮组织异常、反甲严重等情况。

为了探究婴幼儿喂养方式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间的关系,笔者进行了相关试验与调查。

幼儿园预防儿童贫血方案的家庭与社区合作模式

幼儿园预防儿童贫血方案的家庭与社区合作模式

标题:幼儿园预防儿童贫血方案的家庭与社区合作模式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儿童贫血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

尤其是在幼儿阶段,儿童贫血对儿童的身体和认知发育会造成长期影响。

幼儿园预防儿童贫血方案的家庭与社区合作模式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从家庭和社区合作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幼儿园预防儿童贫血的方案,并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和建议。

二、家庭与社区合作的必要性1. 家庭: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在幼儿期尤为重要。

家长应当对儿童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进行科学指导,以预防贫血的发生。

家长还应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及时发现和干预贫血问题。

2. 社区:社区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社区医疗和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对预防儿童贫血至关重要。

通过社区的健康教育活动和检查,能够及时识别贫血问题并给予干预。

社区还可以组织一些健康知识的宣传活动,提升家长对预防贫血的认识,促进家庭和社区的合作。

三、综合幼儿园预防儿童贫血方案1. 饮食指导:幼儿园可以组织营养师或医生对家长进行饮食指导,教育家长如何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肝脏、瘦肉、菠菜等,减少儿童摄入咖啡、茶和冷饮的习惯。

2. 健康体检:幼儿园可定期组织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包括血红蛋白检测等项目。

鼓励家长定期带孩子到社区医院进行季节性的健康检查和沟通,及时发现贫血问题。

3. 健康教育:通过家长会、社区义诊等形式,向家长传授儿童贫血的知识和预防方法,提高家长的保健意识。

通过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孩子们对保健知识的学习和认识。

四、个人观点和建议在我看来,幼儿园预防儿童贫血方案的家庭与社区合作模式的核心在于家庭和社区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应该建立起互信、互助的合作关系,在预防儿童贫血方面形成合力。

家长和社区也应该重视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并积极传播和推广健康知识。

总结:通过本文的深度探讨,我们了解到幼儿园预防儿童贫血的方案需要家庭和社区的合作模式。

婴幼儿营养与贫血的关系

婴幼儿营养与贫血的关系

婴幼儿营养与贫血的关系婴幼儿的健康发育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都至关重要。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婴幼儿的营养与贫血问题。

营养不良和贫血是婴幼儿健康问题的常见病,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营养与贫血的关系,并介绍一些预防和治疗贫血的方法。

1. 婴幼儿营养需求婴幼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营养的需求也较高。

在0-6个月阶段,母乳是最好的食物,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而在6个月后,婴儿可以逐渐添加辅食,如稀粥、果泥、蔬菜泥等,以满足婴儿日益增长的营养需求。

2. 营养不良与贫血的关系营养不良是指人体由于摄入或利用营养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与贫血的关系在于,营养不良会导致体内多种营养物质的缺乏,如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进而导致造血功能紊乱,引发贫血。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的下降,导致氧输送能力减弱。

婴幼儿贫血主要有营养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两种类型。

营养性贫血是由于多种营养物质缺乏所引起,而缺铁性贫血则是指体内缺乏铁元素造成的贫血。

这两种贫血类型与婴幼儿营养不良密切相关。

3. 预防和治疗贫血的方法为预防和治疗婴幼儿贫血,必须保证婴幼儿的营养充足和均衡。

(1)母乳喂养:母乳是最好的食物,含有丰富的铁、维生素和抗体等。

建议婴幼儿在出生后的前6个月内进行纯母乳喂养。

(2)添加辅食:随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6个月后可以逐渐添加辅食。

辅食应选择富含铁、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豆类和绿叶蔬菜等。

(3)补充铁元素:对于存在贫血风险的婴幼儿,医生可能会建议适量补充铁元素。

通常情况下,铁剂会根据婴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配方和剂量。

(4)维生素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等维生素也对婴幼儿造血功能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添加富含这些维生素的食物或口服补充剂进行补充。

(5)定期体检:婴幼儿贫血常常是由于营养不良引起的,因此定期体检是预防和早期发现贫血的重要手段。

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对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影响

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对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影响

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对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影响摘要:目的对比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

方法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6月龄儿童120例为研究对象,以喂养方式进行组别划分,60例母乳喂养纳入研究组,60例人工喂养纳入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常规检查评估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

结果组间比较,研究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且血红蛋白水平略低 ( P< 0.05 ),两组MCV、MCHC相差无几 ( P> 0.05 )。

结论母乳喂养会增加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实际母乳喂养期间,建议在合适的时机添加辅食,还需要适当的补充铁元素,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

母乳喂养是婴幼儿成长并赖以生存的必要手段,但新生儿出生后或因母乳缺乏、喂养观念不同,家长会选择不同的喂养方式,其中以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两种方式最为典型[1]。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会造成婴幼儿免疫力下降,同时还会影响婴幼儿的健康生长与发育。

为明确不同喂养方式下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为婴儿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以及喂养方式的指导奠定基础,本文结合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 120例有儿保数据记录的6月龄儿童资料,探讨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具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6月龄儿童120例为研究对象,母乳喂养60例中男32 例,女28例,日龄为180-209天,平均192天;人工喂养60例中男30例,女30例,日龄为180-209天,平均191天,两组上述基线资料作独立样本分析均呈正态分布(P>0.05)。

经排查,入选者未有早产儿、先天性疾病、巨大儿且母亲无贫血、糖代谢异常等病症表现。

1.2方法1.2.1研究组:胎儿娩出至6个月均接受纯母乳喂养,期间不喂食固体或流体食物。

浅谈不同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浅谈不同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浅谈不同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发表时间:2020-09-27T11:09:58.6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8期作者:殷平波[导读] 对婴儿喂养方式和喂养过程中辅食的添加进行分析殷平波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卫生院江苏无锡 214187 【摘要】目的对婴儿喂养方式和喂养过程中辅食的添加进行分析,观察与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关系,为降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促进婴儿健康成长提供参考。

方法从在我中心进行体检的婴儿中选择160例作为观察对象,A组80例喂养方式为母乳喂养,B组80例喂养方式为混合喂养,将B组按辅食添加情况不同分为B1、B2组,在6~8月龄体检时查血常规,观察的贫血情况,分别比较A、B两大组和B1、B2两小组贫血发生无差异。

结果母乳喂养的婴儿中有23.75%(19例)出现贫血,混合喂养的婴儿中有11.25%(9例)发生贫血,差异明显(p<0.05),证明混合喂养的方式可以为婴儿提供更加全面的营养保障;B1、B2组因添加辅食情况不同,出现2.50%(1例)和20.00%(8例)婴儿发生贫血,差异显著(p<0.05)。

结论混合喂养的方式对于婴儿的健康成长更加有利,及时为婴儿提供合理的辅食支持,可有效的预防贫血的发生。

【关键词】喂养方式辅食添加缺铁性贫血婴儿肠胃的吸收功能比较弱,在饮食方面有很多禁忌,日常摄入营养的渠道较少,但生长发育迅速,容易造成营养素的缺乏。

虽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但婴儿的贫血概率仍居高不下。

缺铁性贫血不仅会降低婴幼儿的身体成长速度,更会降低其身体素质导致免疫力低下,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智力发育,需要医生及家属积极预防及治疗。

临床观察表明在不同喂养方式下,婴儿出现贫血的几率有较大差异,而在适当的阶段合理的添加辅食可以改善贫血症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间在我社区中心进行体检的婴儿中选择160例作为观察对象(因早产儿特殊均不列入观察对象),分A、B两大组,A组80例(男42例,女38例),喂养方式为母乳喂养,B组80例(男44例,女36例),喂养方式为混合喂养。

探讨三种喂养方式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探讨三种喂养方式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探讨三种喂养方式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江美莲;黄梅;傅燕青【摘要】目的:探讨三种喂养方式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866例3个月~1岁婴幼儿体检标本,根据母乳喂养情况分为纯母乳喂养组(380例)、混合喂养组(240例)和人工喂养组(246例),比较各组婴幼儿的贫血情况及缺铁情况.结果:纯母乳喂养组贫血率为7.89%,混合喂养组为19.58%,人工喂养组为27.64%,纯母乳喂养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纯母乳喂养组缺铁率为10.00%,混合喂养儿为23.75%,人工喂养组为31.30%,纯母乳喂养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倡母乳喂养能有效地降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及时添加辅食,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0(007)027【总页数】2页(P30-31)【关键词】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喂养方式【作者】江美莲;黄梅;傅燕青【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预防保健所,广东深圳,518102;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广东深圳,518101;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预防保健所,广东深圳,518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常见病之一,主要与喂养方式、喂养不当、未及时补充铁质有关。

为了探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与喂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寻找预防措施,笔者于2006年1月~2009年5月选择我辖区儿保门诊866例3个月~1岁婴幼儿体检标本,根据母乳喂养情况进行分组,比较各组婴幼儿的贫血情况及缺铁情况,探讨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9年5月我辖区儿保门诊3个月~1岁婴幼儿,共866例,其中,男婴500例,女婴366例;月龄3~12个月,平均6.5个月。

所有婴幼儿均为出生体重≥2 500 g的健康足月儿。

喂养方式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

喂养方式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

喂养方式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许德芳【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母乳喂养组55例,婴儿出生后4个月内给予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组137例,出生后即给予混合喂养.观察两组婴儿4个月、6个月、8个月时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结果 4月龄时混合喂养组婴儿缺铁性贫血检出率为48.9%(67/137),明显高于纯母乳喂养组的32.7 %(18/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个月、8个月时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可减少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适时、适量、合理添加辅食是减少缺铁性贫血的有力措施.【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11(033)007【总页数】2页(P867-868)【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喂养方式;婴儿【作者】许德芳【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南宁市,53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6.3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智力、行为及免疫功能,患儿容易并发各种感染。

防治儿童缺铁性贫血受到营养及儿童保健工作者普遍关注。

本文对我院体检保健的192例0~8个月婴儿喂养方式对缺铁性贫血影响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来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儿192例,其中混合喂养组137例,母乳喂养组55例。

两组婴儿均足月、单胎、体重>2 500 g、顺产、无重度窒息史、无先天性疾病和传染病。

母亲孕期无精神病、糖尿病、慢性病、中重度贫血等影响胎儿发育的高危因素。

男102例,女90例。

两组性别、年龄、出生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喂养方法母乳喂养组:婴儿出生后4个月内完全纯母乳喂养,不添加任何辅食或只喂少量开水(1~2次/d)。

混合喂养组:婴儿出生后给予母乳喂养并添加米糊或添加配方奶等。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贫血的影响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贫血的影响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贫血的影响
陈伟平;何美霞
【期刊名称】《全科护理》
【年(卷),期】2010(008)014
【摘要】@@ 营养性贫血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它可影响婴儿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可导致婴儿免疫能力降低.为了解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对贫血的影响,以改进喂养方法,预防贫血的发生.2008年10月-2009年1月对到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体检的4个月婴儿进行贫血状况调查分析,为今后指导婴儿喂养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2页(P1269-1270)
【作者】陈伟平;何美霞
【作者单位】530003,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530003,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1
【相关文献】
1.不同方式喂养对婴儿贫血状况影响调查 [J], 郭海玲
2.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 [J], 马金凤;马向萍;杨宁梅
3.不同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 [J], 魏德萍;陈伟香
4.不同喂养方式对6个月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 [J], 黄蓓;王玉美;鲁兰
5.广东省婴儿喂养方式的调查及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J], 赖永洪;蒋蔚海;吴梓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贫血与婴儿喂养方式的关系

贫血与婴儿喂养方式的关系

113 统计学方法两组数值型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两组独立t检验比较差异。

两组的分类定性资料(性别、发作类型、有无中风史)结果采用分类计数列为四格表表示,以卡方检验比较差异。

均以P<0105做为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

2 结果按有无症状研究对象分为:症状组40例(男22例,女18例),无症状组49例(男27例,女22例)。

两组临床特点如表1。

3 讨论房颤是人群中最普遍的心律失常之一,它常导致卒中、心肌病、心衰等严重后果。

但由于许多房颤患者在造成严重临床后果之前并不存在症状,故常常造成疾病的被忽视。

现有的房颤检出手段也往往局限于患者主诉症状和心电图捕捉到房颤心律。

然而,Israel的资料[3]表明单纯依靠普通心电图往往漏诊许多房颤患者,而且房颤的发作与症状的相关性很差。

更多的资料[1,4~6]则表明房颤人群中存在大量的无症状患者,其比例可达到全部房颤患者的10%~40%。

本研究中无症状房颤的患者比例高达到了5511%,符合这一规律。

另一方面众多研究统计出的无症状房颤的发生率差别较大,也说明无症状房颤往往很难悉数检出。

但不管如何,皆证实了无症状房颤的发生率不在少数。

房颤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部不适、头晕、乏力等。

临床中常发现这些症状的有无因人而异。

有资料[1]认为,女性、年轻人、快心室率和伴有高血压的房颤患者容易出现症状。

而本观察中没有发现性别、年龄在两组患者中有显著性差别。

在本研究中房颤发作时快心室率和低EF值则在症状组更加常见,估计这与心房辅助泵血功能丧失及快心室率造成的心室充盈下降后心输出量下降有关。

这也可解释症状组的血压要稍低于无症状组的原因。

心脏形态的改变从均数上看症状组的左室重量、左房内径似比无症状组的更大,但是两组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

心电学检查方面,症状组的阵发性房颤的比例要明显高于无症状组。

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中最长R-R间期平均值也出现在症状组。

估计与症状组存在不少阵发性房颤,而且房颤患者多为老年患者,部分存在窦房结、房室结功能障碍有关。

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李俊芳【期刊名称】《当代护士(专科版)》【年(卷),期】2013(000)012【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以便早期干预,降低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婴儿科学喂养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2年3~5月在门诊体检的6个月婴儿275例,测定其末梢血血红蛋白,按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组85例,母乳喂养+辅食组138例,人工喂养组52例,比较这3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

同时调查辅食添加情况,分为辅食添加及时和不及时2组,比较这2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

结果6个月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纯母乳喂养组为18.82%,母乳喂养+辅食组为9.42%,人工喂养组为9.61%。

3种喂养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及时添加辅食组贫血发生率为5.69%,不及时添加辅食贫血发生率为16.42%(P<0.01)。

结论纯母乳喂养组婴儿较母乳喂养+辅食组婴儿及人工喂养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辅食添加及时组比辅食添加不及时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低,及时合理添加辅食是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关键。

【总页数】2页(P70-70,71)【作者】李俊芳【作者单位】300134 天津天津市北辰区瑞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2【相关文献】1.浅论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与婴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关系2.不同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3.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研究4.辅食添加与喂养方式调整对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效果研究5.母乳喂养婴儿辅食添加与缺铁性贫血的调查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婴儿缺铁性贫血与喂养方式的调查研究

婴儿缺铁性贫血与喂养方式的调查研究

婴儿缺铁性贫血与喂养方式的调查研究
王爱平;孙雯
【期刊名称】《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19)003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对定期随访6~10个月婴儿进行喂养方式调查及血红蛋白测定,贫血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制定的《小儿四炳防治方案》,血红蛋白<110 g·L-1为缺铁性贫血.结果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人工喂养儿最高为43.8%,混合喂养儿为30.2%,母乳喂养儿为19.6%.结论宣传推动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能有效地降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总页数】2页(P263-264)
【作者】王爱平;孙雯
【作者单位】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河南,郑州,45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3.19
【相关文献】
1.浅论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与婴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J], 杨红
2.昆明市与永德县不同喂养方式婴儿缺铁性贫血状况比较分析 [J], 李海薇;赵琳
3.不同喂养方式与6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J], 卢隽滢;卢红艳;李玉勤
4.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研究 [J], 杨冬华
5.辅食添加与喂养方式调整对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效果研究 [J], 周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母乳喂养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母乳喂养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母乳喂养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杨晓霞;郭海荣【摘要】目的探讨母乳喂养与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出生989例婴幼儿,按照母乳喂养情况将所有婴幼儿分为3组,分别为纯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以及人工喂养组,对比分析3组婴幼儿的贫血以及缺铁情况.结果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为27.70%,以轻中度为主,其中母乳喂养组婴幼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婴幼儿,而人工喂养组婴幼儿中度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且人工喂养2例婴幼儿出现重度贫血.结论母乳喂养可以有效地降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及时适量添加辅食和补铁剂,可以有效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2页(P76-76,77)【关键词】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喂养方式【作者】杨晓霞;郭海荣【作者单位】726100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医院儿科;726100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是由于患儿体内缺乏铁,造成体内血红蛋白的合成量减少所引发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以及血清铁蛋白减少,使用补铁剂治疗有效。

目前缺铁性贫血在我国婴幼儿中的发病率较高,其中 6月龄~1 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其可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各系统正常运作造成严重影响,其发生主要与婴幼儿的喂养方式、喂养不当以及未能及时补充铁密切相关[1]。

为研究母乳喂养与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本研究按照母乳喂养情况将婴幼儿分为纯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以及人工喂养组,分析婴幼儿的贫血以及缺铁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 2008年1月~2011年1月洛南县医院出生 989 例婴幼儿,其中男婴 531 例,女婴 458 例,月龄 3~12 个月,平均月龄(6.1±1.5)个月,婴幼儿出生时体重为 2500~4200 g,平均为(2868±352)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仑社区婴幼儿三种喂养方式与贫血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营养性贫血的发生之间的关系,为婴儿科学喂养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昆仑辖区儿保门诊正常体检的687例婴幼儿,回顾0~6月龄母乳喂养情况,分为纯母乳喂养组316例、混合喂养组275例、人工喂养组96例,结果:8月龄筛查血红蛋白值,比较各组贫血患病情况:纯母乳喂养组316例,检测贫血98例;混合喂养组275例,检测贫血65例;人工喂养组96例,检测贫血10例。

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种喂养方式相比,纯母乳喂养最易发生贫血,其次是混合喂养,人工喂养儿贫血发生率相对最低。

纯母乳喂养更需及时添加含铁食物,更有利于婴儿自身的维护,有效地降低临床疾病的发生。

标签:婴幼儿;贫血;喂养方式
营养性贫血是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病,主要因饮食中铁元素补充不足或体内先天性铁缺乏导致,长期贫血将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和智力的发展,自身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功能不完善,在临床上极易出现各种疾病[1]。

什么样的喂养方式适合婴幼儿,辅食添加的时机和种类越来越引起关注。

为明确喂养方式与贫血的关系,现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昆仑辖区儿保门诊正常体检的0~8月龄687例婴幼儿,进行纯母乳、混合、人工喂养的分组,并于8月龄进行血红蛋白的筛查,经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昆仑辖区儿保门诊正常体检的687例婴幼儿,均是单胎,足月产,排除先天畸形、遗传、早产、低体重、双胎及多胎等不利因素,回顾0~6月喂养情况并依次分成三组:纯母乳喂养组316例,混合喂养组275例,人工喂养组96例,8月龄筛查血红蛋白值,比较各组贫血患病情况。

三组婴幼儿在月龄、性别、胎龄等基本资料方面均具有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三组婴幼儿均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定期四二一体检,进行常规测量和记录,于1、3、6、8月龄进行常规体检,同时询问婴幼儿的主要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的详细情况,填写健康档案记录。

8月龄体检同时由检验科专业人员进行左手无名指末梢血检查,采用艾康牌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HB血红蛋白分析仪进行末梢血自动检测。

记录健康档案,凡贫血者进行体弱儿管理:进行富含铁喂养指导,严重的进行铁剂强化治疗,定期随访复诊。

1.3 分类标准
三种喂养方式分别定义为:①纯母乳喂养:只给婴幼儿喂养母乳,不添加其他乳类或食物(不包括糖水);②混合喂养:给婴幼儿喂养母乳的同阶段还给添加其他乳类或食物;③人工喂养:完全喂养配方奶或其他兽乳[2]。

1.4 诊断标准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采用《儿科学》诊断标准[3],HB≥110g/L为正常,HB<110为贫血。

排除相关疾病对血液系统有影响,如先天性、遗传代谢病、感染性疾病等,本文所选婴儿均符合要求。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应当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用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统计学上有意义。

2 结果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纯母乳喂养组患贫血的婴幼儿贫血率为31.0%,是三种喂养方式中贫血发生率最高的一组;其次为混合喂养组,贫血率为23.6%;贫血率最低的为人工喂养组,贫血率为10.4%。

详见表1。

3 讨论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昆仑辖区的6月龄婴幼儿贫血的发病率为25.2%,略高于2002年所做的2岁以内的婴幼儿贫血的发病率的调查报告数值24.2%。

对于三种不同的婴幼儿喂养方式,贫血的发病率也明显不同:发病率最高的是纯母乳喂养组,其次是混合喂养组,发病率最低的是人工喂养组。

这个结果说明,虽然母乳已是公认的婴幼儿的最佳食品,但其营养成分相对简单,并且含量较低,同时随着孩子的成长,母乳的质量也在下降。

因此,单一的喂养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

母乳中的铁离子含量相对于其他食物非常少,约每升含有1mg铁,而这个阶段的婴幼儿每日需要摄取6~10mg的铁才能满足需要,所以母乳里铁元素的含量是远远不能满足婴幼儿的需要[4]。

除此之外,如果母亲自身就是贫血患者或铁元素缺乏,再加上妊娠期消化功能的紊乱,会使母体铁的摄入和吸收降低,从而导致母乳里的铁元素含量更低,更易造成婴幼儿贫血的发生。

因此,对于6月龄的婴幼儿来说,添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可有效预防贫血的发生。

多数家长缺乏婴幼儿科学喂养的相关知识,并且不知如何获得喂养知识,这就提醒妇幼保健机构,可利用多种资源向哺乳期妇女宣传婴幼儿的喂养知识,如网络、手机或者宣传册等形式。

而针对6月龄婴幼儿易发贫血,可从含铁丰富的膳食种类、食物添加的原则等方面进行介绍,使哺乳期妇女能够及时调整婴幼儿的食谱,提前预防婴幼儿贫血的发生。

同时也可对妊娠期贫血妇女起到营养干预
或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加强妊娠期健康管理,普及预防贫血发生的相关知识,及时发现、纠正孕期贫血的发生;加强哺乳期的营养知识及辅食添加的普及工作,对4~6月龄的婴幼儿家长重点宣传预防贫血的相关膳食资料,争取早期预防婴幼儿贫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梅淑芬,周智敏.不同的喂养方式与婴儿期贫血的关系探讨[J].健康必读,2012,11(1中旬刊):79-80.
[2]马金凤,马向萍,杨宁梅,等.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11):1074-1075.
[3]刘湘云,陈荣华,赵正言.儿童保健学[M].第4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60-72.
[4]邱勤,王泽宏,严冬花,等.喂养方式与6~9个月婴儿贫血状况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222-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