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优秀6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优秀6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篇一教学设想:本文选自苏教版“我有一个梦想经世济民”板块,属于文本研习范畴,和《季氏将伐颛臾》同在一板块。
学习的意义也和《季氏将伐颛臾》一样,一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二是人文教育上,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并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
教学中,文言知识,应当落实重要的实词和虚词,落实文言句式。
教学中反复朗读,继续增强文言文的语感能力。
目标与要求:1、了解孟子及其思想,了解《孟子》。
2、积累文言字词及文言句的基础知识。
3、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
4、人文教育上,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
教时设置:2教时第1教时要点:整体了解,积累文言知识过程:一、导入二、简介孟子及其思想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皱县东南人)人。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同时,也是一个思想也更加活跃的“百家争鸣”的时代。
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
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的地位,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见解。
孟子还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好品性是一个人先天固有的,君子能够一生保持本性,小人常常失去本性。
这就是他的善性论。
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
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关于孟子的事,有“断织教子” “孟母三迁”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精选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2. 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
3. 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修辞手法。
4. 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1. 介绍孟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体系。
2. 朗读和翻译《寡人之于国也》。
3.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过程。
4. 探讨文章中的核心观点和现代意义。
第二章:教学方法和策略2.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孟子时代背景和思想体系。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文章的论证结构和修辞手法。
3. 阅读理解法:学生自主阅读和翻译文章。
2.2 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孟子时代的背景。
2. 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内涵。
3.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交流和合作。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1. 引入孟子时代背景和思想体系。
2. 朗读和翻译文章,引导学生关注重要词汇和句子。
3. 分组讨论文章的论证结构和修辞手法。
4. 总结文章的核心观点和现代意义。
3.2 教学活动1. 观看孟子时代的视频资料,了解背景。
2. 学生朗读和翻译文章,分享学习心得。
3. 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修辞手法。
4. 学生展示和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第四章:评价与反馈4.1 评价方式1. 小组讨论表现评价。
2. 学生展示和分享的评价。
3. 阅读理解测试: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2 反馈与改进1.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进行即时反馈。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
3. 针对测试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学资源1. 孟子时代的视频资料。
2. 相关学术文章和评论,供学生深入阅读。
3. 思考题和讨论题清单。
5.2 教学材料1.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2. 学生阅读理解测试卷。
3. 小组讨论记录表。
第六章:教学扩展活动6.1 教学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文章中的对话场景。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关于《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1《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个经典篇章。
文中孟子以形象的比喻分析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仁政”“民本”思想提出解决“民不加多”问题的具体措施。
这场对话,集中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也充分反映了孟子高超的语言艺术。
苏教版将它与《季氏将伐颛臾》一起编排在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的第一板块“经世济民”中,其后是第二板块“英名与事业”。
专题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文章,对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对孟子善用比喻和排比,说理形象生动等特点也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此文,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
“王道之成”与“王道之始”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理解容易浅尝辄止,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下去。
唯有如此,学生对孟子思想的理解才能透彻、清晰、深刻。
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字词和特殊文言句式。
2,引导学生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3,继续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
难点:准确理解“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老师做好教学课件,学生阅读课文三遍。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初步感知1,初中时我们曾学过孟子的文章,他的文章说理往往具有什么特点?请举例。
明确:孟子的文章善用比喻和排比,说理形象生动而且很有气势,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等(学生齐背诵)。
《寡人之于国也》 的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寡人之于国也》全文;(2)了解孟子及其思想,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3)分析文章的论证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2)学会运用文言文阅读方法,提升古文素养;(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的仁爱之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2)学会关爱他人,弘扬传统美德;二、教学重点1. 《寡人之于国也》的思想内容;2. 孟子的仁爱之心及民本思想;3. 文言文阅读方法和论证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词汇的理解和运用;2. 文章论证手法的分析;3. 孟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孟子及其思想,激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论证手法和表达技巧;4. 课堂讲解:讲解重点词汇、句式和论证手法;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孟子的仁爱之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7.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3. 练习题成绩:评估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检验学习效果;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注释2. 参考资料:孟子其他篇目的资料、文言文阅读技巧资料3.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孟子思想、文章结构等内容4. 网络资源:相关孟子思想的视频、文章等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孟子及其思想,激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论证手法和表达技巧4. 课堂讲解:讲解重点词汇、句式和论证手法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孟子的仁爱之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7.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思维八、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例深入理解孟子思想;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优秀9篇)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优秀9篇)教学过程篇一第一课时一、整体感知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
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①弃甲曳()兵②涂()有饿piǎo()③鸡豚()狗()之畜()④数()罟()不入wū()池⑤无()失其时⑥谨庠()序之数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⑧申之以孝tì()之义明确:①yè②tú涂通假字,同“途”莩③tún 彘xù ④cù gǔ 洿⑤wú无通假字,同“毋”⑥xiáng ⑦颁bān通假字,同“斑’⑧悌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完整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寡人之于国也》全文;(2)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孟子及其思想;(3)分析并掌握文章中的主要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如何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并进行逻辑论证;(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民本思想的伟大,培养关爱民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3)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孟子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寡人之于国也》全文;(2)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3)深入解析文本,领会孟子的民本思想。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2)孟子论证方法的把握和运用;(3)将孟子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2)阐述《寡人之于国也》在孟子里的重要地位;(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2)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课文背景;(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2)组织小组竞赛,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3)阐述孟子的民本思想,并结合现实举例说明。
5. 练习巩固:(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并背诵;(2)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3)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深入了解孟子思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包括熟读课文、背诵和练习题等;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4.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及原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及原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寡人之于国也》的内容和主题。
2.分析和评价孟子关于王道仁政的思想。
3.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4.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内容,分析孟子关于王道仁政的思想。
2.难点: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评价,以及将其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1)简要介绍孟子及其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
(2)引导学生回顾《孟子》中的其他篇章,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2.文本解读(1)学生自读《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注意理解生词、难句。
(2)教师讲解生词、难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3)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旨。
3.内容讲解(1)讲解孟子关于王道仁政的思想。
(2)分析文章中的具体例子,如梁惠王治国之道、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等。
(3)引导学生思考孟子思想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
4.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孟子关于王道仁政的思想是否适用于现代社会?(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课后作业(1)熟读《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理解文章内容。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2.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文本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能将孟子思想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
五、教学资源1.《孟子》原著及相关注释。
2.网络资源:关于孟子及其思想的论文、视频等。
六、原文《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对于国,也有何病?”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二矣。
王欲行王道,则宜若此。
”曰:“善。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基本内容,分析孟子与梁惠王之间的对话,掌握孟子的人性观和政治主张。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孟子的仁政思想,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孟子的人性观和政治主张,分析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
2.教学难点:孟子仁政思想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孟子》的基本内容,了解孟子的人性观和政治主张。
(2)引导学生关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注意生僻字、多音字的读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3.分析课文(1)分析孟子与梁惠王之间的对话,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孟子的人性观和政治主张。
(2)讨论孟子关于人性善恶的论述,引导学生思考人性的本质。
(3)分析孟子仁政思想的内涵,探讨仁政与现实政治的关系。
4.深入研讨(1)引导学生关注孟子关于教育、法治、道德等方面的论述,思考这些观点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2)讨论孟子与梁惠王之间的辩论技巧,学习如何运用逻辑思维进行论证。
5.小组讨论(2)讨论孟子仁政思想的现实意义,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仁政。
6.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仁政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7.作业布置(1)熟读《寡人之于国也》,理解文章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了孟子的人性观和政治主张。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关注仁政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同学们,孟子在对话中是如何一步步引导梁惠王认识到仁政的重要性的?请大家找出几个关键转折点。
《寡人之于国也》 的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寡人之于国也》全文;(2)了解孟子及其思想,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历史背景;(3)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如何从文本中提炼观点,进行论证和反驳;(3)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辩论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的人文关怀,理解仁政的重要性;(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爱国情怀;(3)学会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坚定的信念,为理想而努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文意,把握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2. 分析孟子在文本中的论证方法,学习其论辩技巧;3. 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1. 文本中的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2. 孟子论辩技巧的把握和运用;3. 将孟子的仁政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激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解决字词难题,了解文章大意;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分析孟子论证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孟子论证方法进行辩论;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课后反馈:与学生交流,了解其在课后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4.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寡人之于国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体现;2.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3. 情感教育:结合文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引导,培养其爱国情怀;4.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和论证能力。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精选3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3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一寡人之于国也背景材料一、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
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
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
”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
”(《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
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孟子被尊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大家说说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学生回答,确认,对,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
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三、熟读课文1、二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投影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2)涂()有饿piǎo()(3)鸡豚()狗彘()(4)数()罟()不入wū()池(5)无()失其时(6)谨庠()序之教(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申之以孝tì()之义答案在文末5、对比朗读,以此检查朗读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男女同学比赛朗读。
7、全班同学齐读。
8、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组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解决不了,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9、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一、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按学习小组分开,组与组进行比赛。
如第一组开始读课文的某一段或某几句,读完之后,可任意点其他小组来翻译,翻译对了,可由翻译对了的小组再读课文的某段或某几句,让其他小组翻译,以此类推。
教师或其他同学可随时纠正。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精选7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7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7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
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2课时学生活动设计1.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1.解题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
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
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
《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
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
《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寡人之于国也》全文;(2)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孟子及其思想主张;(3)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运用文本分析法、历史背景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古代文学作品;(3)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民本思想的博大精深,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2)学会关爱他人,弘扬正能量;(3)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主要观点及其论证过程;(2)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3)掌握文本分析法、历史背景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2. 教学难点:(1)孟子文中一些生僻词语、句式的理解;(2)孟子民本思想在文中的具体体现;(3)如何运用研究方法深入解读文本。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主张;(2)阐述《寡人之于国也》在孟子里的重要性;(3)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课文背景;(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及论证方法;(2)组织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总结合作探讨成果。
4. 深入解读:(1)运用文本分析法,剖析课文内容;(2)结合历史背景法,揭示课文背后的社会意义;(3)比较分析法,探讨孟子民本思想的发展演变。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的博大精深;(2)联系现实生活,弘扬正能量;(3)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寡人之于国也》;3. 选择一篇与《寡人之于国也》相关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其异同。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精选教案第一章:寡人论国1.1 学习目标理解寡人的治国理念。
掌握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
1.2 教学重点寡人的治国理念。
文中关键句子的解读。
1.3 教学难点理解寡人的治国理念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1.4 教学准备教材《寡人之于国也》。
PPT课件。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治国?如何治国?1.5.2 文本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讲解课文,解释关键词句。
1.5.3 讨论分组讨论:寡人的治国理念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1.6 作业布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运用寡人的治国理念。
第二章:寡人论民2.1 学习目标理解寡人对民众的态度。
掌握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
2.2 教学重点寡人对民众的态度。
文中关键句子的解读。
2.3 教学难点理解寡人对民众的态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2.4 教学准备教材《寡人之于国也》。
PPT课件。
2.5 教学过程2.5.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国家的民众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2.5.2 文本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讲解课文,解释关键词句。
2.5.3 讨论分组讨论:寡人对民众的态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2.6 作业布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对待民众。
第三章:寡人论政3.1 学习目标理解寡人的政治理念。
掌握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
3.2 教学重点寡人的政治理念。
文中关键句子的解读。
3.3 教学难点理解寡人的政治理念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3.4 教学准备教材《寡人之于国也》。
PPT课件。
3.5 教学过程3.5.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政治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3.5.2 文本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讲解课文,解释关键词句。
3.5.3 讨论分组讨论:寡人的政治理念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6 作业布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运用寡人的政治理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通过讲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引导学生了解孟子及其思想,进而分析文章中的主旨和观点。
1.2 教学目标1. 了解孟子及其思想;2. 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3. 分析文章中的主旨和观点。
第二章:作者介绍2.1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主张以“性善论”为核心,提倡仁政、王道,反对战争和暴力。
2.2 孟子思想的影响孟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亚圣”。
他的主张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被视为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政治、教育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章:文章内容概述3.1 文章结构《寡人之于国也》分为三个部分:引言、和结论。
3.2 文章主要内容部分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阐述了孟子主张的仁政、王道和性善论。
孟子认为,国家的发展取决于君王的德行和仁政,君王应该以民为本,关心民生福祉。
第四章:文章主旨分析4.1 孟子主张的仁政孟子主张君王实行仁政,以德服人,从而实现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他认为,君王的德行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君王具备仁德,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
4.2 性善论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们天生具有良知和道德观念。
君王应该善于引导百姓,发挥他们的善良本性,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第五章:课堂小结5.1 课程回顾本节课通过讲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使学生了解了孟子及其思想,分析了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5.2 作业布置1. 请学生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2. 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孟子的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六章:深入解读仁政的重要性6.1 仁政的定义与意义详细解释仁政的含义,强调君王以德治国的核心。
分析仁政对于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性。
6.2 仁政在历史中的实践与影响举例说明历史上成功实施仁政的君主和国家,以及这些举措对国家和民众的积极影响。
第七章:性善论的探讨7.1 性善论的哲学基础探讨孟子提出性善论的哲学背景,分析人性本善的理论依据和道德哲学意义。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完整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分析并理解文中的主旨思想和修辞手法。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文章的现实意义。
1.2 教学内容课文介绍:《寡人之于国也》是战国时期韩国文学家韩非创作的一篇辞赋。
文学背景:了解战国时期的文学特点和辞赋的发展。
主旨思想:分析文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修辞手法:解读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导入:介绍作者和文学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回答相关问题。
内容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旨思想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对课文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2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分析讲解: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寡人之于国也》的原文文本。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学评论等参考资料。
教学多媒体: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材料。
3.2 教学材料学生教材:相关文言文阅读教材或课文辅导书籍。
学习工具:词典、笔记本等学习工具。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阅读理解: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等方式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分析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错误并指导改进。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相关文学作品: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其他韩非的辞赋。
历史文化:介绍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理解《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1.1.2 分析并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
1.1.3 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1.4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1.2.1 导入:介绍孟子及其时代背景。
1.2.2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全文。
1.2.3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1.2.4 讨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1.2.5 总结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2.1.1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2.1.2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1.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和分享学习成果。
2.2 教学步骤2.2.1 导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孟子思想的兴趣。
2.2.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逐段阅读并理解文章。
2.2.3 重点分析:讲解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
2.2.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2.2.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和反思自己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3.1.1 教材:《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3.1.2 参考书籍:关于孟子和这篇文章的解读和评论。
3.1.3 网络资源:相关文章和讨论。
3.2 教学材料3.2.1 复印机或投影仪:用于展示文章和PPT。
3.2.2 笔记本和笔:供学生做笔记和回答问题。
3.2.3 白板和标记笔:用于记录学生的讨论和思考。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4.1.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表现。
4.1.2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合作能力。
4.1.3 写作作业:布置相关写作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反馈4.2.1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4.2.2 自我反思: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教学方法和效果。
4.2.3 同行交流: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和意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寡人之于国也》全文;(2)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3)了解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2)学会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文章,提高审美鉴赏能力;(3)运用创意写作手法,进行文本再创作,锻炼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关爱民生、重视人才的思想感情;(2)认识到了解民情、关注民生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二、教学重点1. 全文的理解与背诵;2. 重点实词、虚词的解释与运用;3. 文章结构分析和论证方法的学习。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2. 对比分析方法的运用;3. 文本再创作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孟子及其思想,引发学生对《寡人之于国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理解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归纳论证方法,总结作者观点。
4.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文章,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5. 文本再创作:让学生运用创意写作手法,进行文本再创作,锻炼写作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寡人之于国也》;2. 整理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并进行运用练习;3. 结合课文,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参与度;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文章的论证过程;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文本再创作:评估学生在文本再创作中的创意表现,考察其写作能力及对文章的理解深度;4.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分析等,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重点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判断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特殊句式的判断。
2、通过比较梁惠王与孟子对“民”认识的不同,基本把握孟子的仁政思想。
3、体悟孟子文章的论辩艺术。
教学重点1、通过比较,基本把握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
教学难点1、体悟孟子的论辩艺术。
2、通过文本初步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导结合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指导1、知人论世(检查学生课后预习的情况,老师根据情况作补充)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
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宁、滕、魏等国。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
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书全面反映厂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
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2、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课件展示)王好()战谷不可胜()食数()罟()不入洿()池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谨庠()序之教然而不王()者弃甲曳()兵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河内凶.(2)邻国之民不加.少(3)弃甲曳.兵而走.(4)或.五十步而后止(5)涂有饿莩而不知发.4、熟读课文,基本理解课文的意思。
依注解经,学生自读、自译,可结合参考书,老师点播重点字词、句式。
(二)导入课文以标题导入。
标题不是一句完整的话,完整的是课文第一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语气?(从语气助词“也”以及句末连续运用的三个虚词“焉”“耳”“矣”中可以读出梁惠王:①充满疑问与遗憾;②自我满意感。
)梁惠王所做的一切最终如何呢?(“民不加多”)(三)赏析文本,探讨“民”义(“民”是梁惠王与孟子观点分歧的根本所在)1、理解梁惠王之“民”义(设定情境)(1)如果你是当时的“民”,你会依附梁惠王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从文本中找出依据)明确:不会。
原因:第一,“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意味着人民没有稳定的生活,梁惠王所做只是暂缓之计,没有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
第二,“王好战”,意味着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第三,“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意味着君主不解困济贫,人民忧患不安。
(2)梁惠王喜欢的“民”一般属于哪一年龄层次?为什么?明确:梁惠王喜欢的是青壮年,因为他“好战”,“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引导学生思考,揣摩语句后的深意)“河内”闹饥荒,把民移到河东,为什么还要把一些粮食移到“河内”呢?这说明“河内”还有一部分人需要粮食吃,他们会是哪一部分人呢?“王好战”,梁惠王看中的自然是青壮年。
青壮年需要移到粮食充足的地方,留在饥荒之地的只可能是老人和孩子。
朱熹说:“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之不能移者。
”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心中装的只是适合作战的“民”,他保的也只是适合行军的壮“民”。
显然,梁惠王心中“民”的范围是有限的,概念是模糊的,是“小民”“寡民”。
补充资料:孟子曾三次见梁惠王。
第一次,王日:“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日:“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第二次,梁惠王立于沼上,顾鸿雁糜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对日:“贤者而乐此。
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课文是第三次。
(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小结:梁惠王之“民”,明指全体老百姓,暗指青壮年男子。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中的民,实际上已包含了两层含义,在听者看来,是指全体老百姓,但梁惠王这个与孟子一见面就谈“以利吾国”(利,盖富国强兵之类,朱熹注)的“好战之君”,其心思指的是青壮年男子。
2、理解孟子之“民”义(设定情境)(1)如果你是当时的“民”,你能找到可以依附的人吗?谁可以招致天下之民呢?明确:可以,孟子。
孟子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孟子心中之“民”与梁惠王心中的民事一样的吗?明确:不一样。
孟子心中的“民”要比梁惠王心中的“民”范围广、概念清。
文中,孟子明确提出“五十者”“七十者”以及“黎民”等概念,具体而明确。
孟子之“民”应涵盖了所有的老百姓,是“黎民”“全民”。
正因为二者对“民”的理解不一样,才有不同的行为主张。
(3)孟子之“民”义与梁惠王之“民”义,谁更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明确:孟子之“民”。
孟子之“民”包括老稚、青壮年,老稚是青壮年的牵挂,青壮年是老稚的依靠。
梁惠王之“民”只包括青壮年,青壮年要厮杀于战场,至少应该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他们才肯在战场上尽忠职守。
所以,孟子的“全民”思想才真正有利于国家的稳固和长治久安。
(四)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1、孟子的哪些构想是你所希望看到的?明确:首先,“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资源,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物质生产,它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保证了老百姓的生存权。
其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这是要不断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
要让百姓也享受到富贵人家所能享受的“帛”和“肉”,实际上就是身份平等权。
第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这是说在物质的基础上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百姓的精神文明水平,这保证了老百姓的受教育权。
孟子的这些构想可以让百姓不仅活下去,而且还能活得好,活得有意义、有品位。
他能让百姓不仅享有生存权,而且享有身份平等权、受教育权。
这些都是“民”应该拥有的权利,同时也是梁惠王推行“王道”的重要办法。
2、孟子的王道思想是怎样的?明确:孟子的王道思想应包括两方面,即“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
“王道之始”的标志是“养生丧死无憾”,这意味着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人都有归属感。
“王道之成”的标志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意味着通过社会教育,百姓特别是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幸福指数增高了。
3、“王道”与“民本”的关系是怎样的?明确:孟子虽然提出了“王道”的思想,但落脚点却是“民本”思想。
只不过他是要借助“王道”达到“仁政”的目的。
“王道”的根本不在于坐拥天下,而是有利于百姓。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孟子那颗匡世济民热血沸腾的心。
(让学生齐读5、6段“不违农时”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要读出气势)(五)感受孟子的论辩艺术——品战喻。
1、孟子为什么要用“战喻”来讲出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明确:拿战争打比方说事一方面能激发梁惠王的兴趣,另一方面能直抵问题的实质。
孟子听了梁惠王的言论,了解到梁惠王的困惑与顾虑,明白了梁惠王的政治目的在于“民加多”,梁惠王尽心于民的目的无外乎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
在这一点上,他与其他各国君主是一样的。
孟子同时又意识到在当时战乱频繁的时代,每个诸侯国都逃不出争霸角逐的格局。
战争是当时君王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孟子自然也不能离开战争这个话题而言其他。
同时“战喻”具有讽刺梁惠王好战,并非真正爱民,却希望“民加多”。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中的“此”指代什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明确:“此”指代的是“五十步笑百步”。
逃五十步者和逃百步者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逃跑的人。
(梁惠王——“逃五十步者”,邻国——“逃百步者”)如果拿“移民”政策对应着比较,也可推断出,邻国也曾有“移民”政策。
可见,当时诸侯各国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应对灾荒的策略。
当时各诸侯国都以武力争霸作为强国方针,如果一个君主只认识到武力争夺这一点,要想战胜邻国基本是无望的。
那就需要谋求新的道路,那就是“王道”,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先养民,再教民,从而构筑和谐社会。
以此可见孟子文章说辩艺术的严谨性。
(六)经典文化的现实意义(开放题,让学生畅所欲言,不恰当处老师加以引导)1、联系现实生活,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今天有何现实意义?观点一:人不能肆意奴役自然,而应尊重自然,实现“双赢”。
观点二: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
观点三:民富方可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财富。
2、孟子的论辩术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观点一:议论文的写作应做到逻辑严谨、思维缜密,结构完整,恰当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偶)使文章深入浅出,语言生动形象,朗朗上口,富有气势。
观点二:说话艺术,如何有力地说服别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七)拓展:孟子名言(结合《点金训练》,要求学生背诵)(八)课堂小结:孟子用他敏捷的思维,雄辩的言辞,向梁惠王传达出了他心中的理想王国。
这样的理想在一个以武力争夺天下的时代里,很难被接受,它却阐释了孟子那颗仁厚的博爱之心,它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仁政思想,更能读出“千年亚圣”的思想精髓,他的凿凿言辞中浸染着“经世济民”的社会立场。
我们读经典,能从中感受到古圣人那穿越历史夜空的灵魂,它照亮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人性天空,激励着我们后人向人性看齐,展现更多的人文关怀。
朗读作结:先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好说话者的语气;最后再齐读一遍课文。
(九)作业:整理本课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多义词、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也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即根据文章理清思路,首先梁惠王提出问题,接着孟子帮助他分析问题(此过程中要重点理解“战喻”),最后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