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演变态势分析:政策组合视角
第24卷第3期2024年3月创新科技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4 No.3 Mar.2024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演变态势分析:政策组合视角吴柳洁1,郭京京2,3(1.卡耐基梅隆大学海因兹信息系统与公共政策学院,宾夕法尼亚匹兹堡15213;2.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100190;3.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北京100049)摘要:通过政策组合视角,指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演变经历了战略部署期(2009—2015年)、支持发展期(2016—2020年)和统筹整合期(2021年至今)等3个阶段。
总体而言,中央层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工具以系统构建和技术推动为主,重点关注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构建、行业规范等政策主题。
其中:战略部署期注重系统构建,在政策主题上强调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发展期强调激发创新活力,着力开展行业规范与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整合期注重加大技术推动力度,支持知识产权保护。
在政策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中国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存在对需求拉动类政策工具关注不足、政策主题过于集中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组合;政策文本量化;政策目的;政策主题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24)3-12-15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24.3.20 引言2010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划定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巨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为新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过去几年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
这些新兴产业在经济增长、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仍依赖进口,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领域。
其次,一些新兴产业发展过快,导致产能过剩和市场饱和的问题。
再次,一些政策和规定的不完善,也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也非常激烈,我国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对策建议:为了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我国应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研究机构和企业的资金支持,鼓励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减少对进口技术的依赖。
其次,我国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避免新兴产业过快发展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
政府应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加强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提高整体竞争力。
第三,政府应完善政策和规定,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政府可以采取减税、减免社会保险费等措施,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和创新活动。
同时,政府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和有序。
最后,我国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国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政府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扩大新兴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
同时,政府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国际拓展支持,鼓励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总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但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大创新力度、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我相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能够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及特征分析.docx
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及特征分析目录声明: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还能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趋势加速的背景下,这些产业的发展还能够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成为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全球范围内,技术革新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也深刻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
技术创新是制造与服务融合的核心驱动力。
通过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技术在制造与服务中的应用,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产品的智能化和服务的个性化水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智能化程度、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这种消费升级带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增长,例如智能手机、电动汽车、智能家居设备等。
建设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鼓励员工提出新观念和实验性的工3、全球产业链重构全球化进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趋向于全球化和集约化发展。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资源配置方面的互动与合作F1.益密切,形成了跨国产业链的新格局。
(三)中国发展现状及特点1、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市场最大的国家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人工智能、电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尤其是在5G通信、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中国市场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吸引力。
2、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政府在政策层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例如,发布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研发资金支持等,同时通过区域布局和产业集聚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条的完善。
3、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中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
波特 将新兴 产业定 义为新建 立的或是 重新塑 型的产 、 ,
其 出现原 因包括科 技创 新 、相对成 本结 构的 改变 、新 的顾 客需求 ,或 是 因为经济 与社 会上 的改变 使得某 项新 产品或 服务具 备有 开创新事业 的机 会 。陈刚 认为 ,新兴产 业是
来最严重 的挑 战 , 但这 并没有 阻止各 国向科技高 峰的进军 , 反而 在一定 程度上 使各 国加快 了调 整经济 、科 技战略 的步 伐 。一些 主要 国家 在应对 这场 危机 时 ,都 把争夺 经济科 技 制高点作 为战略重点 , 把科技创新 投资作为最重要 的战略投 资。我 国经 济也 受到这场经济危机 的猛烈 冲击 ,外部需求萎 缩 ,产 能过 剩凸显 ,一些 行业 企业生产经营 困难 ,失业人员
第 2 卷 第 l 期 7 7 2 1 年 |月 00 9
科
技
进
步与对策 来自V_ . 0 27No.7 1 1 Sp2 0 e . 01
Sce c in e& T c noo y o r s ndPo iy e h lg Pr g e sa lc
我 国战略性 新兴产业 的现 状分析
增多 ,经济增速明显下滑 。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经济结 构的任务面临严峻考验 ,明确 我国经济的未来走 向成为一个
指承 担新 的社会 生产分 工职 能 的 ,具有 一定规 模和影 响力 的 ,代 表着 市场对 经济 系统 整体产 出 的新 要求 和产业 结构 转 换 的新方 向 ,同时也 代表 着科学 技术产 业化 新水 平的 , 正处 于产业 自身 生命周期 的形成 阶段 的产 业 。 本 文认 为 ,战略性新 兴 产业是 指那些 代表 着 当今 世界
[ ].环境科 学研 究 ,2 0 ,26 :7 3 7 6 J 0 9 2 () 5 — 5 .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着 未 有效 拓展 产 业链 、投 资跟 风 、 市场 有 效 需 求 不足 等 问题 。 而 科 技 人 才 的
用 呢?
化和合理 ,产业结构层次更高 ,其 中新兴
产业 发展 功 不 可 没 。
业的拉动作 用有限。
关 键 词 :战 略 性新 兴 产 业
制 约 因 素 现状问题 2广东省新兴产 业发展 带动 了产业结 . 构优化升 级。近年来 , 广东省新 兴产 业发 展迅速 , 整体 实 力不断增强 , 业规模持 产
构 的变 化趋 势 是 和 经济 发 展规 律 相 符 合 的 。 但 跟 全 国三 次产 业结 构相 比 ,山 东 省 的 第 三 产 业 还 有 待 提 高 。即使 是 2 0 0 9年 , 三 第
会 ,以更 快更 好地 推 动产 业结 构优 化升 级 。 国家 的积极倡 导下 , 国各 地都在 在 全
1河 南 省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 截 至 2 0 . 0 8 年 ,河 南 省 的 三次 产 业 结 构 合 理 性 还 比较
产 业所 占份额也仅 为 3 %,比全 国平均 41 水平低 85 .个百分点 ,比广东 、 浙江 、江苏 都低 45 .、32 、45 l个百分点。山东省第三
括 电子信 息产业 、新能源产 业、生物 医药 产业 、新材料产业 、 节能环保产 业和航 空
制 造 产 业 在 内的 六 大 新 兴 产 业 实 现 工 业 总
1山东省产业结构。山东省 2 0 年 的 . 08
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合 作 经 济 与 科 技 》
经济 / 产业
浙 江 省 战 略性 新 兴产 业 发 展 状 况 分 析
口文 /刘叶珍
( 丽水学院
张银银
浙江 ・ 丽水 )
[ 提要 ] 从调 查的 6 4家战略性新兴产 业企业看 , 浙江省
升, 创建 省级高新技术产 业园区 , 构 建 以企 业 为 主 体 的 创 新 体
产业 , 共九大重 点关键领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结合新一轮 的 产业革命 , 以重 大技术突破和重大 发展需求为基础 , 最 终形成
个百分点 。一半 以上的企业资产 负债率都在 4 0 %以下。( 表1 ) ( 二) 布局相对 集中。根据本 文所 随机采集的 6 4个 浙江 省
战略性新兴产 业分布情况表来看 ,主要分布在 环杭 州湾地区 。 6 4家上市公 司中, 杭州有 1 9家 , 绍兴有 1 5家 , 宁波有 8家 , 台 州有 6家, 嘉兴有 5家 , 其他地区都在 4家上市公司之内。 这 种 分布状况与战略新兴产业 占浙江 省、 及各市 区的比重具有 一致 性,据浙江省规划发展规划研 究院公布数据统 计, 2 0 1 1年, 杭 州、 嘉兴、 绍兴和宁波 四个市的战略性新 兴产业增 加值 占了浙 江省的 6 5 %。四个市 的总量位居前四 。其 中杭州 占 2 3 . 2 %。其
的政 策 指 引 下 , 浙 江 省 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迅 猛 , 上 市 公 司 不
中图分 类号 : F 1 2 7 文献标识码 : A
收录1 5 1 期: 2 0 1 5年 5月 1 9日
引 言
断增加 , 本文选取在我 国战略性 新兴产业 上市公司名录中浙江 省的6 4家上 市公司进行考察 ,这些企业 的规模及 行业地位在 我 国具有代表性 。样本数据主要来源 于深圳证券交易所 、 上海 证券 交易所、 企 业官 网和 巨潮 咨询等官方 网站, 手 动下 载样 本 公司各个年份的年度报告。 ( 一) 经营状况总体 向好 。 从2 0 1 3年 6 4家上市公司的净利 润、 净资产 收益 率和资产 负债 率三个指标可 以看 出, 企业经 营 状况整体 向好 。具体来说, 有3 5家企业净利润达到 1 亿元 , 有 2 0家企业净 资产 收益率达到 1 0 %,海康 威视甚至净利润达 到 3 O亿元 以上 ,大华股份、正泰 电器等净资产收益率都将近 3 0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具有战略意义,具备国际竞争力,具有创新性、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目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奠定基础,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进行深入探讨。
一、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以世界第一的超级计算机为例,中国已经连续数年拥有全球最强的超级计算机,这得益于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此外,中国人工智能、新能源车、新型材料等领域的企业也在国际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
据统计,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已经占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拥有数量庞大的科技研发机构和高端人才。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有望在未来发展壮大。
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光明,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业实力不断提升。
我国数字经济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普及和数据驱动的新生态正快速发展,北京、上海、深圳及杭州等地成为全国前四大创新中心,通过大数据的产业链拓展,传统的工业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洪流涌动带来巨大的机遇。
(2)技术储备愈加紧密。
中国在高铁、输变电、核电等领域的技术储备日益紧密,这些领域均具有国际上的核心技术,然而新产业对技术创新的追求更高。
可探索未来相互融合,使新产业更加科学化、智能化和自动化。
(3)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才的供给也愈发多元化、优秀化,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于人才的政策支持与引进力度,已经成为该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4)政策保驾护航。
我国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上也一直采取了重视的态度,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及产业升级政策,用以提高企业创新性、研发效率、核心技术研发水平,以及在内外竞争中突显优势,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背景及趋势
“十四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与特征
“十四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与特征投资分析战新产业在国内外受到高度重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
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战新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战新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从创新引领、产业景气、区域集群三个维度来看,中国战新产业的发展基础良好,规模不断壮大,在山东、广东、北京、上海、湖南、湖北、河南、福建等多个省市已形成诸多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呈现领跑经济之势。
战新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制造、绿色低碳四大领域创新最密集、市场潜力最大,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战新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呈现“三化”特征融合化、集聚化、生态化是“十四五”期间战新产业发展呈现的新特征,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政府有必要构建新的产业规制体系,转变以“选择性”为特征的产业激励措施,并以金融为枢纽进一步融合各方力量。
战新企业成长存在风险战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规制边界风险、技术路线风险、商业模式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需要谨慎对待。
01战新产业的提出及国内外布局战新产业在国内的提出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定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同时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是指由处于探索期的前沿技术所推动、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升级的需求为目标、代表科技和产业长期发展方向,会在未来发展成熟和实现产业转化,并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支撑和巨大带动,但当前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的新兴产业。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
“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共 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这段话揭示了新兴产业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强调了合作和创新的重要性。
“在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我国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存在严峻的挑 战。我们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激发 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这段话呼吁人们 认识到中国在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位置,强调了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是一本值得每一个关心国家发展、民族命 运的人认真阅读的书。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更为我们指明了 前进的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沿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行,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 梦想。
目录分析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 重要驱动力。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备受。《中 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一书,作为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的全面 梳理和深度解析,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书的目录,作为全书的导航图,更值 得我们仔细分析。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是一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著作。它不仅为政策制 定者、产业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广大关心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读者提供了 全面的信息。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为 推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精彩摘录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这本书的目录分析不仅展现了当前中国战 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热点和趋势,也体现了作者对新兴产业的深度理解和独特见 解。这本书对于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政策制定者也具 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监测分析报告(专业完整模板)
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度监测分析报告一、引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于推动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年度监测分析,评估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和挑战,为政策制定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监测分析背景1.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产业。
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
2.监测分析目的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年度监测分析,评估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和挑战,为政策制定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三、监测分析内容与方法1.监测分析内容本次监测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产业发展现状、产业趋势分析、产业挑战与风险、政策建议等。
2.监测分析方法本次监测分析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产业数据、政策、市场等进行分析,评估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和挑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四、监测分析结果1.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逐年增长,占GDP比重逐年提高。
(2)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研发投入不断加大,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
(3)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3.产业趋势分析(1)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
(2)技术创新不断加快。
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推动产业升级。
(3)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产业挑战与风险(1)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部分核心技术依赖进口,产业安全面临风险。
(2)市场竞争激烈。
新兴产业竞争激烈,企业面临较大市场压力。
(3)政策支持不足。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制约产业发展。
五、政策建议1.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
2.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第1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3 报告结构安排 (4)第一章:引言。
介绍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和数据来源,以及报告的结构安排。
(4)第二章: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分析我国新兴产业的总体发展态势,包括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等方面。
(4)第三章:新兴产业发展趋势。
从技术创新、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多个维度,预测新兴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4)第四章:新兴产业发展瓶颈与挑战。
分析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技术风险、市场不确定性、人才短缺等。
(4)第五章:新兴产业成功案例分析。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新兴产业成功案例,总结其发展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
(4)第六章:政策建议与产业发展策略。
根据研究结果,为和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产业发展策略。
(4)第2章新兴产业发展概况 (4)2.1 新兴产业定义与分类 (4)2.2 全球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4)2.3 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5)2.4 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5)第3章新兴产业结构分析 (5)3.1 新兴产业细分领域 (5)3.1.1 高端制造业 (5)3.1.2 信息技术产业 (6)3.1.3 生物产业 (6)3.1.4 新能源产业 (6)3.2 各细分领域发展状况 (6)3.2.1 高端制造业 (6)3.2.2 信息技术产业 (6)3.2.3 生物产业 (6)3.2.4 新能源产业 (6)3.3 结构优化与升级趋势 (6)3.3.1 高端制造业 (6)3.3.2 信息技术产业 (7)3.3.3 生物产业 (7)3.3.4 新能源产业 (7)第四章新兴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7)4.1 国际新兴产业政策环境 (7)4.2 我国新兴产业政策环境 (7)4.3 政策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 (8)第五章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趋势 (8)5.1 技术创新对新兴产业的影响 (8)5.1.1 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8)5.1.2 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生态 (8)5.1.3 技术创新引领市场变革 (9)5.2 关键技术突破与进展 (9)5.2.1 人工智能技术 (9)5.2.2 大数据技术 (9)5.2.3 云计算技术 (9)5.2.4 5G技术 (9)5.3 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9)5.3.1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跨界融合 (9)5.3.2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链整合 (10)5.3.3 技术创新助力产业升级 (10)第6章新兴产业市场分析 (10)6.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10)6.2 市场竞争格局 (10)6.3 市场需求与消费趋势 (10)第7章新兴产业投资与融资分析 (11)7.1 投资现状与趋势 (11)7.1.1 投资规模与增长 (11)7.1.2 投资领域与热点 (11)7.1.3 投资趋势分析 (11)7.2 融资渠道与方式 (11)7.2.1 融资渠道多样化 (11)7.2.2 融资方式创新 (11)7.2.3 融资政策支持 (11)7.3 投融资风险与机遇 (12)7.3.1 投融资风险 (12)7.3.2 投融资机遇 (12)7.3.3 风险防范与应对 (12)第8章新兴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12)8.1 全球新兴产业区域发展格局 (12)8.1.1 北美洲 (12)8.1.2 欧洲 (12)8.1.3 亚洲 (12)8.2 我国新兴产业区域发展格局 (13)8.2.1 东部地区 (13)8.2.2 中部地区 (13)8.2.3 西部地区 (13)8.3 区域发展差异与协同 (13)8.3.1 加强区域间合作与交流,推动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提升新兴产业整体竞争力。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分析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分析我国是一个正在逐步崛起的大国,其经济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先进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崛起。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利用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
现在,我国正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吧。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
以下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1、大力发展信息经济信息经济是当前国际上最为热门的产业之一,也是我国未来最为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
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推广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等,以此来提升我国的信息化水平。
2、加快推进节能环保产业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是我国政府一直倡导的重要工作,随着特朗普政府退还全球气候协议,我国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加强。
事实上,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节能减排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未来我国将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努力成为环保领域的领导者。
3、加深人工智能的应用和研究人工智能是未来的主流技术之一,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太赫兹辐射光谱仪、工业机器人等等,我们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分析相对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不断支持和引领,同时政策也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分析:1、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是当前各国都在推行的一个政策,我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产业发展。
例如,人工智能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以此来降低企业成本,并提高企业的发展速度。
2、专项资金补贴政策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推行了专项资金补贴政策,以支持产业发展。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
这些产业不仅能够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还有助于提升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本文将探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首先,需要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世界经济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代表,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和前瞻性、高技术含量、快速成长和广泛带动作用的产业。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半导体等产业。
1.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之一。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此外,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领跑者。
2.人工智能产业人工智能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到2030年我国建设世界一流人工智能产业的目标。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3.半导体产业半导体是现代科技的核心,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关键领域之一。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IC制造国,同时在芯片设计和封装测试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未来尽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下面几个方面是未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着重关注和努力的方向:1.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
政府和企业要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推进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2.人才培养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挑战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挑战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各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它们代表着未来的技术、市场和产业格局,具有较高的战略价值和发展潜力。
然而,随着竞争的激烈化和市场的变化,这些产业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
一、发展趋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挑战,需要首先了解其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结构调整的新引擎。
在发展趋势方面,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产业高度集聚。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逐渐成熟和发展,不仅仅是新产品的研发,更是伴随着大规模的产业集群、技术集聚和人才集聚,形成了创新生态圈。
2.产品升级换代。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也不断升级与换代。
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健康、能源等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新能源、节能环保、医疗健康等领域将会迎来更大的市场需求。
3.全球竞争加剧。
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将面临来自全世界的竞争压力。
对于各国来说,只有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发展面临的挑战尽管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它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
1.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
新技术的研发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资金和人力,在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许多未知因素和不确定性。
因此,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并不高,也存在着技术路线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
2.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风险较大,面临着市场需求不稳定、市场预测不准确等问题。
一旦产品上市后市场反应不佳,就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很大的影响。
3.人才的缺乏。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但目前仍存在着人才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新兴领域缺乏相关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导致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各国在争夺人才方面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许多优秀的科技人才往往选择到国外发展。
4.政策支持的不足。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管委会领导:近期省政府对科技创新领域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对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带来重要的影响。
根据领导批示,我部认真学习研究了这些文件精神,对园区下一步如何为企业做好服务,鼓励和吸引企业、高层次人才来园区创新、创业,促进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初步的举措,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我省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关政策(一)我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抢占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为目标,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自主发展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着眼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着力完善发展环境,着力壮大骨干企业,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和高端产业集聚地,将广东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
发展目标:到2017年,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LED)三大产业率先突破,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初具规模,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2.5万亿元,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左右;在主要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标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和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3-5个产业链较完整、产值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
到202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2017年翻两番,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6%左右,广东成为全国领先、世界先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领域:1、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2、新能源汽车产业;3、LED产业;4、生物产业;5、高端装备制造产业;6、节能环保产业;7、新能源产业;8、新材料产业。
特别是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LED产业将是我省近期突破的三大重点。
(二)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措施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省政府决定在“十二五”期间投入220亿元,专项用于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趋势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趋势分析
一、现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际趋势
近几年来,全球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经营和增长的空间受到极
大的限制,因此,投资研发、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追求可持续性发展成
为不可回避的趋势。
新兴产业具有前瞻性、开拓性、改进性的特征,是经
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国际经济环境在供给侧结构性和科技进步
的双重作用下,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出现,如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影响着国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现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趋势表明,
这些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在当前范围内具有持续性增长的潜力。
这些产
业的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其中有一些市场容量已超过传统产业,因此,新
兴产业的发展前景很好。
2、技术进步趋势明显。
新兴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都
体现在以产业化、多元化、精细化等趋势发展。
随着产业不断精细化,新
兴产业的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从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动力。
3、企业参与度不断提高。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发展现状分析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发展现状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新兴产业成为了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重要支柱。
所以,在国家战略层面上,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和政策,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以维持国家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本文将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概念和定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基础上,具有导向性、支柱性和先导性的产业,是国家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性支撑。
这一产业群体主要涵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是新经济增长点的产物。
二、历程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提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该文件明确了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为新兴产业在市场、政策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09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中国科技创新体系。
2010年,国家提出了“新兴产业先导计划”,进一步明确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
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提出了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列入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
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创新驱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发展现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里列出一些方面的发展现状:(一)新材料在人才、投资、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下,中国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了新兴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之一。
无论是高技术、高端装备还是民用产品都逐步实现自主创新和自主生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新能源新能源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我国一直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和风电光伏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分析2016年底,国务院正式公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我国新兴产业新一轮发展浪潮即将来临。
自《规划》发布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全面回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投资不断升温,产业创新不断涌现,成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
一、产业总体发展特征第一,产业增速全面回升。
2017年1-7月,战略性新兴产业27个重点行业营业收入达到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部分营业收入增速为13.9%,持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整体水平。
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营收总额达1.6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比上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为155.2,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9.3,相较去年同期的低谷均大幅回升,企业景气高涨(见图1)。
从细分领域看,七大产业,四大区域均实现了全面回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面提速(见图2、图3)。
图1 2014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和行业景气指数图2 2015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分产业)图3 2014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分地区)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是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速推动新药上市。
自《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发布以来,一批落实政策不断出台,鼓励创新产品加快上市。
上半年,国内注册申报1类新药221个,共涉及80个品种,是2016年同期(37个)的2倍。
二是光伏领跑者计划的实施极大推动了效率提升。
领跑者计划实施以来,主流组件功率每年可提高20W甚至30W,远高于原来每年提高5W的水平,电池效率每年可达到0.5-1个百分点以上的提升,远高于计划实施前每年提高0.2-0.3个百分点的水平。
7月份下发的《关于提高主要光伏产品技术指标并加强监管工作的通知》,规定从2018年起还将在2015年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领跑者技术指标。
三是新能源汽车积分制促进企业加大投入,提升产品质量。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六月发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8-2020年,乘用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8%、10%、12%,同时根据续航里程对新能源汽车单位积分进行分段,对新能源乘用车续航要求有所提升。
在此背景下,今年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产品,其汽车动力电池密度能够达到120瓦时/千克这一较高标准的车型从前几年的30%左右,大幅提升至66.7%。
第三,产业投资不断升温。
从资本市场来看,作为创新创业重要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已经成为社会资金最重要投资热点。
一是创业风险投资资金集中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具体表现在投资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明显增多。
2017年上半年,共有1007件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案例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高达89.1%;同期,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达到3083.3亿元,占比高达96.3%。
二是股市资金大量流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IPO及增发募资总额分别为387.3亿元和963.8亿元,占上市公司同期IPO及增发募资总额的30.9%和24.6%。
三是资金集中投向新兴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一方面共享出行、智能网联汽车等热门领域不断有大额融资出现,上半年,共享出行领域中滴滴出行、摩拜单车及ofo共享单车三家企业引入资本超过400亿,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中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也成功吸引近百亿投资。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新的风口也在持续加温,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落地的依图科技和图玛深维两家公司上半年获得的资金超过4亿元。
第四,产业创新不断涌现。
2017年以来中国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并将对全球新兴产业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案例。
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在浦东机场成功首飞,实现了国产大型客机领域的突破,显著提升中国民机产业研发与制造整体水平。
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创造了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试采成功对促进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优化能源结构有重要意义。
四川永祥新能源开工建设全球最大多晶硅生产线,5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项目,项目建成将改变我国多晶硅产品严重依靠进口的状况。
我国太空量子通信技术取得突破,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白天远距离(53km)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有效验证了未来构建基于量子星座的星地、星间量子通信网络的可行性。
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不断演进,推动“无人零售”业态兴起,阿里巴巴首家无人超市“淘咖啡”在杭州开业;苏宁全国首家无人店“苏宁体育Biu”在南京开业;远望谷携手天虹推出深圳首家无人便利店“Well GO”。
二、细分产业发展特征第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两大产业发展稳中有进。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规模最大、创新最密集的两个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速,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速有所加快。
2017年上半年,生物产业上市公司营收达3423.7亿元,同比增长20.4%,比去年同期加快3.1个百分点,高于上市公司总体0.6个百分点。
医药、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营业收入达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6%,高于去年同期2.4个百分点。
上半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营收达7705.8亿元,同比增长22.5%,比去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比上市公司总体高2.7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同比加快4.7个百分点;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7.0个百分点。
第二,节能环保、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
在国家政策利好的驱动及高压法规的倒逼下,上半年节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营收总额达1122.5亿元,同比增长38.9%,行业景气指数大幅提升23.6个点,提升幅度达到19.2%,产业蓬勃发展。
随着上游原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长,新材料产业触底反弹,上半年上市公司营收总额为1109.4亿元,同比增长36.7%,行业景气指数以20.3%的增速攀升至154,产业在近四年中首次进入强景气区间(景气指数150以上),行业景气度创出开始调查以来的新高。
新能源汽车由示范阶段进入快速普及阶段,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9万辆,同比增长27.7%,同期以158.1的行业景气度蝉联七大领域首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带动锂离子电池需求井喷,上半年锂离子电池制造业营收同比增长30.2%。
第三,新能源、数字创意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面临冰火两重天。
从上市公司角度看,这三大产业上半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仅有9.1%、5.6%和3.1%,整体表现不佳,同时各产业内部分化严重,亮点与困难并存。
新能源产业发电和装备生产走向两极。
2016年在政策调整的影响下,光伏和风能发电领域都发生了大规模的抢装,大大透支了装备需求,2017年上半年光伏设备和风能设备制造业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只有9.1%和-5.0%,利润则是同比下滑了15.1%和33.3%。
同时得益于抢装项目的投产,上半年新能源发电行业营收持续走高,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行业营收同比分别增长29.3%和15.2%。
数字创意产业分化明显。
虚拟现实等创新技术普及速度慢于预期,部分技术难点难以克服,导致上半年数字创意装备制造领域的上市公司营收同比下滑4.7%,上半年虚拟现实领域获得的创业投资金相较去年同期也下降了31.3%。
另一方面在需求全面升级的带动下,设计服务业发展火热,上半年相关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8%。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喜忧参半。
受产业周期带来的需求下滑影响,上半年海洋工程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营收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下滑了8.4和1.1个百分点,利润更是分别下滑了72.6%和5.3%。
而航空航天及智能制造领域在关键技术突破和商业化应用普及的带动下快速发展,航空航天器装备和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制造行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分别增长15.7%和16.2%,利润更是增长了27.4%和53.2%。
三、四大区域发展特征第一,东部地区主导特征明显。
从上市公司的数据看,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体量是最大的,营收占比接近80%,在我国四大区域中位居绝对主体地位(见图4)。
同时从上半年的景气状况来看,东部地区的扩张趋势也十分明显,景气指数在四大区域中排名最高,说明当前东部地区处于扩张期的企业比例是最高的(见图5)。
东部地区在上半年的平稳较快发展是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速回升的基石。
图4 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营收占比(分地区)图5 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分地区)第二,中部地区成为新增长极。
2017年上半年中部地区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达到37.2%,远高于总体的19.8%的水平,在四大区域排名第一(见图6)。
从自身变化来看,中部地区的行业景气指数在今年上半年快速攀升,并创下近四年同期的最高水平(见图7)。
今年上半年景气指数最高的五个省份中有三个省份是中部省份(见图8)。
安徽的平板显示和人工智能,江西的通用航空和中药制造,湖南的智能装备和数字创意,都已经成为在全国具有相当比较优势的产业集聚发展区。
图6 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速(分地区)图7 2014-2017年上半年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图8 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排名前五位省市第三,西部和东北地区有所回升。
2017年上半年,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景气指数也在全面回升(见图9),尤其是东北地区初步摆脱了前期的阴霾,整个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营收增速从去年同期的0.2%回升到今年上半年的8.3%。
图9 2016-2017年上半年西部、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2017年是《“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布后的第一年,在这一年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以创新为引领,实现了增速的全面回升,并正在由做大全面向做强转变,尽管当下产业还面临着投资力度有所欠缺,区域布局不够合理,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但是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各类创新不断涌现、新兴需求不断升级的驱动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将保持较快发展增速,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