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在孟子与荀子学说中,人性论都是他们各自思想体系的基础,同样是人性论,荀子与孟子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当我们仔细研读他们关于人性问题的表述,发现虽然结论不同,但在逻辑上并不相背,而且在理论使命上也是大致相同的,仿佛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如同从手心与手背两个方面来看同一只手一样。
孟子与荀子人学体系的基本结构相似。
他们学说的核心都致力于人学的体系化,而天人关系问题都是其全部学说的立论基础。
仅从各自的人学基本概念上看也有相似之处,他们各自都将人分解为心与性,并从性、心、天的角度来建构人学价值理论。
孟子与荀子都承认人的自然本性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欲望是不可去除的,因而都具有自然主义倾向。
孟子与荀子都主张对人性进行改造,体现在他们学说中的基本儒学价值观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尽管如此,孟子与荀子关于人性论的学说显然是不同的,这尤其可以从他们关于人性论的主张推展开来的社会政治理论中能够地看出各自的差异。
一、人性论的概念内涵不一致荀子学说中所谓的性,指的是人的自然本性,而孟子所论的性,虽然也包涵口、目、耳、鼻之欲的自然本性,但他在自己的学说中却又明确要将这些自然本性排除出人性之外;相反,荀子竭力排除在性之外的,如仁、义、礼、智等称作伪的后天教化方面的内容却是孟子人性论的核心内涵。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荀子·性恶》)孟子说:“人们之所以能学习,是因为他们的本性是善的。
”我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这是还没有能够了解人的本性,而且也没有弄明白人的先天本性和后天人为之间的区别的一种说法。
孟子在《尽心下》这一篇目中提出了人性的基本内涵,从中也能看出他与荀子在人性概念内涵方面的根本区别:“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关于孟荀人性论比较的论文综述.docx2
关于孟荀人性论比较的论文综述冯友兰曾言:“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与孟子的思想针锋相对。
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
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得过分简单化了。
”那准确的说,孟子人性论与荀子人性论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查阅了二十篇近十年的相关文章,我发现学术界关于二者的人性论关系的看法,早已摆脱完全极端或片面的认为两者完全对立的分析,而是趋向于在两者外表的不同中寻找其内在的统一。
研究比较孟子、荀子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二者的异同,但通读其论文,大家有着近乎统一的观点,一言以蔽之: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思想,在理论形态上互相对立,在逻辑意蕴上互相补充。
一、孟子荀子人性论的思想渊源中国哲学史上, 孔子最早论述了人性的问题,“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是指人的本性,“习”是指习俗, 孔子只指出了人人有相近的本性, 并未明确性善性恶, 但实质上也包含了性善性恶两种可能。
正是“性相近”与“习相远”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孟子与荀子的性善性恶论之争。
孟子认为人性善, 荀子认为人性恶。
孔门后学往往将“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理解为人性有善恶, 子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皆言性有善恶”(《论衡·本性》) 。
“性相近”方面发展为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性是人所以为人的原因,认为“生之为性”必将混淆犬之性, 牛之性与人之性的区别。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 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 犹白雪之白; 白雪之白, 犹白玉之白欤?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 牛之性犹人之性欤? ”(《孟子·告子上》) 。
“习相远”方面发展为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的性是指人天然的自然属性,“性者, 本始材朴也; 伪者, 文理隆盛也”(《荀子·礼论》) , 孟子与荀子对“人性”的界定是有差异的, 孟子的反对“生之为性”, 而荀子将“本始材朴”作为“人性”。
但无论是孟子还是荀子,他们都将“人性”当作是一种先验的东西,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及现实意义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及现实意义作者:田莉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6期摘要:纵观古代教育思想史,对于人性本质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观点,其中以孟子代表的“性善论”与荀子代表的“性恶论”最为著名,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从分析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善论”两种理论主张的区别与联系入手,探讨其对当今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关键词:孟子;荀子;人性;性善论;性恶论;现实意义作者简介:田莉,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年2月18日,籍贯:陕西宝鸡,工作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学历:本科,职称:讲师。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6--01在中国传统的人性学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关于性善、性恶的理论学说,即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和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
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地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孟子与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但其关于人性善、恶的观点却截然相反,谁对谁错,众说纷纭。
笔者认为,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本文就此对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以探讨他们的人性论观点对当今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讲的性善,表面上是说人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共同的人性,其实他所讲的人性只不过是把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观念,把封建地主阶级的阶级性,加以抽象化而已。
所以孟子虽然在口头上说性善是人人一样,“人皆可以为尧舜”。
但在实践中,他严格区分君子和小人,认为“仁、义、礼、智”这些善性,只有君子才能保存、能恢复,而小人是不会保存,也不可能恢复的。
因此,孟子的性善论仍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二)荀子的性恶论荀子的性恶论,反对孟子的天赋道德观念,提出道德规范、礼义制度等是后天才有的,这种思想有唯物主义的因素,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性善论与性恶论之比较研究——以孟子、荀子和韩非子为中心
武陵学刊Journal of Wuling2021年5月第 46 卷第 3 期May 2021Vol.46 No.3口中华德文化研究口性善论与性恶论N 比较研究——以孟子、荀子和韩非子为中心黎千驹(湖北师范大学 国学研究中心,湖北 黄石435002)摘 要:孟子主张性善论,侧重于“存心养性”,目的是要人们保持与生俱来的善端,并进行扩充,使自己成为像尧那样的君子。
荀子主张性恶论,侧重于“化性起伪”,目的是要人们通过学习和遵循礼义、法度等来矫 正其与生俱来的恶,使自己成为像禹那样的君子。
从伦理价值取向来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在本质 上是相同的,都是要把人培养成君子。
韩非子主张性恶论,侧重于“就利去害”,目的是要说明人性恶而不可能 向善,只有通过法来压制其恶,这就为统治者实施暴政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人们“就利去害”的人生哲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孟子;荀子;韩非子;性善论;性恶论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014( 2021 )03-0013-08D01:10.16514/43-1506/c.2021.03.003引言性善论缘起于孟子,然而在孟子之前,老子、 孔子和墨子等就曾谈论过人性问题。
例如:老子认 为,人性最初是自然朴素的,“如婴儿之未孩137,因此老子把这种自然朴素之性称之为“朴”,老子 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1] 134老子又称之为“真”,曰:“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 若偷,质真若渝。
”[1]221“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266老子肯定人性最初所具有的“质真”和“德真”,这 就意味着人的本性原本是善的,然而现实是,人们已背离了道而产生了私欲,人们由此便“失真”或 “丧朴。
怎么办?老子认为,婴儿处于自然朴素的 状态,人应该像婴儿那样:“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1]93“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常德乃足,复 归于朴。
”[1] 173“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比较及影响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比较及影响作者:田天来源:《卷宗》2014年第10期摘要: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虽然在人性的观点上有所不同,但是都是主张通过教育来改造人与社会。
可见,这两种人性论的最终落脚点仍然是“人皆向善”。
性善论的观点与性恶论的观点各自产生了“仁治”与“法治”这两种对社会改造的不同方法。
在社会发展建设的方面殊途而同归。
所以,现在的中国社会应该加强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建设,也就是大力提倡儒家人性论。
关键词:性恶论;性善论;法治;仁治儒家人性论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也可以说儒家人性论的发展有三种基本形态。
从时间上来讲是三个阶段,从形态上来讲是三个基本形态。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对于人性这个学说的研究与探讨向来是被中国古代人们所特别重视的,其中最为重视的是儒家学说。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儒家学说称之为“人学”。
儒家学说特别关注对人本身,那么对人性的探讨也就是儒家学说和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长期的研究与探讨中,人们对儒家人性论的整体把握和对儒家人性论的发展逻辑有如下理解。
儒家人性论的第一个基本形态是在先秦时期形成的“人性同一说”即人都是有共同的人性,没有人是例外。
儒家人性论的第二个基本形态是在汉唐时期形成的“性品级说(性三品)”即与“人性同一说”相反的,认为人没有统一的人性。
儒家人性论的第三个基本形态是在宋代以后形成的“性同一说”与“性品级说”合二为一的形态,即“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合一,是在否定基础之上进行再否定的过程。
儒家人性论经过了从“性同一说”到“性品级说”再到“性同一说”与“性品级说”的合一的一个发展过程。
儒家人性论的第一个基本形态即“性同一说”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关于人性的不同阐释与理解。
其中包括: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即“四端”;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告子认为人性无善无恶;以及漆雕开认为人性有善有恶。
虽然这些说法各有不同,但是这些看法都是在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孟子和苟子人性论的异同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摘 要 同为先秦儒 家大师的孟子和苟 子在 人性观上 却有 着截 然相反 的论 断。孟 子的性善论和荀子 的性 恶论 , 各 有其 合理之处也有其不足之处 , 二者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但 总体 而言, 两人 的观 点对现代 教育仍有 一定 的借鉴 意义, 值 得我们不断深入地探求。 关键 词 性善论 性 恶 论 异 同 现代价 值
总第 2 4 5期 2 0 1 3 年6 月( 中)
| | r 敏 c ‘
T h e S c i e n c e E d u c ti o n Ar t i c l e Co l l e c t s
பைடு நூலகம்
T o t a 1 . 2 4 5
J u n e 2 o 1 3 ( B)
Mo d e r n Ed u c a t i o n/ / Xu We i w e i Ab s t r a c t As ma s t e r o f t h e p r e — q i n Co n f u e i a n me n c i u s a n d x u n z i o n h u ma n n a t u r e h a v e t h e o p p o s i  ̄a r g u me n t . Me n c i u s ’ S t h e o r y o f v i r t u e a n d x u n z i ’ S t h e o r y o f e v i l h u ma n ,e a c h h a s i t s r e a s o n a b l e p l a c e a l s o h a s i t s s h o r t c o mi n g s , h a s b o h t s i mi l a r i t i e s a n d d i f e r - e n c e s b e t we e n t h e m. Bu t o n t h e w h o l e , t wo p e o p l e S p o i n t o f V i e w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总第245期2013年6月(中)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245June 2013(B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徐维维(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0)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17-0001-02作者简介:徐维维(1989—),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同为先秦儒家大师的孟子和荀子在人性观上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论断。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各有其合理之处也有其不足之处,二者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但总体而言,两人的观点对现代教育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不断深入地探求。
关键词性善论性恶论异同现代价值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encius and Xunzi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 Modern Education //Xu WeiweiAbstract As master of the pre-qin Confucian mencius and xunzi on human nature have the opposite argument.Mencius's theory of virtue and xunzi's theory of evil human,each has its reasonable place also has its shortcomings,has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But on the whole,two people's point of view of modern education still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worthy of our in-depth to explore unceasingly.Key words theory of goodness;theory of evil human nature;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the modern value性善论和性恶论是中国传统人性学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孟、荀人性论比较及其当代意义
孟、荀人性论比较及其当代意义一、孟子的性善论。
理解孟子的性善论,最重要一点要明确孟子为什么要提倡性善论。
简单的讲,孟子以性善论来探讨人性,是为了对孔子"仁"的概念进行界定,并进而发展成了"仁政"思想,要求实行王道政治,从而把人类社会建设成"大同"社会。
孔子尚仁,但却没有明确的界定"仁",如此便将问题留给了后来者。
后世儒家学者便试图从性的角度来对其进行界定,到了孟子时期便直接以道德评价之善恶来谈论人性,进而探讨"仁"了。
孟子的性善之论,是通过与告子的辩论体现出来的。
关于两人具体的探讨内容,记载在《孟子·告子》中。
告子的主要观点是性无善恶、仁义皆外,主要是从生物本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
孟子则认为人类只有讲仁义道德才能区别于禽兽。
孟子基于这一立足点,进而提出来"四心"的概念,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进而提出仁、义、礼、智四端。
从仁、义、礼、智四端出发,孟子提出来著名的"性善论"。
孟子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出发,对孔子"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发展出了"仁政"思想,并论证了"仁政"思想践行的可能性。
孟子以一种善意的心态去看待社会人生,相信人是具有自我完善的可能的,寄希望于人能以自己心中的仁义礼智的自我完善来求得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人道。
这固然有过于理想化的一面,但却是追求人类社会完美和谐的重要思想发展,可以说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块瑰宝了。
从上文中,大体上我们能看出孟子"性善论"的目的所在了。
孟子以性善来作为道德人应有的一种存在方式,确立起一个个人品德根基,从而来追求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以求达到儒家的"大同"境界。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一是人性论的概念内涵不一致。
荀子学说中所谓的性,指的是人的自然本性,而孟子所论的性,虽然也包涵口、目、耳、鼻之欲的自然本性,但他在自己的学说中却又明确要将这些自然本性排除出人性之外;相反,荀子竭力排除在性之外的,如仁、义、礼、智等称作伪的后天教化方面的内容却是孟子人性论的核心内涵。
二是关于善恶产生的根源不同。
在孟子学说中,尽心、知性、知天——即心、性、天的三位一体是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
也就是说,人类天性在本质上与天保持着同一性——人的自然本性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源于天人之间的同一性,因而人性本身就是善的。
所以,孟子认为,先天性的人性是善的,只是由于后天因素的变化才使人丧失了本性,因而,人们只有不断地进行修身养性才能保持本性。
而荀子在天人关系学说中嫁接了道学本体论,主张“天人之分”——天人之间各行其道。
因而,心、性、天是彼此分开的。
所以,荀子认为人的性、情、欲所代表的自然本性是恶的,人们只有对恶的自然本性进行改造才能去恶向善。
三是关于人性改造的方式不一致。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体现的是基于人性的道德自觉。
天、人关系交汇于有血有肉的人,儒学从哲学意义上找到了人的存在根基。
也就是说,人可以从先天赋予的性本身内观宇宙,宇宙的本体论内化在孟子式的人学体系中。
人先天性具有了道德自觉与内心自省的主体精神,从而通过知性而知天,最终通往与天合一的绝对精神。
因而,孟子的性善论,虽然也包涵有外在的强制性社会改造方面的内容,但从主要方面来看,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律性人性改造方式。
荀子提出的性恶论,强调礼、法并重,主张从强化社会规范之类的客观方面改造人性。
既然人性是恶的,那么,很自然地,社会能否安定的前提就在于组成社会的每一个人的“性”能否得到有效的治理。
因而,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也有道德主义的主体内心自省与自觉,但从主要方面来看,是一种由外而内的他律性人性改造方面。
人性是人的自然本性,从本质上说,并无善恶之分。
之所以有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争,主要是由于他们各自学说中的概念内涵不一致的原因造成的。
【推荐下载】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辨析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辨析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辨析,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冯友兰先生曾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棗确切地说就是人性的本质是什么?棗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之中,荀子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
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
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得过分简单化了。
(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七章《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第十三章《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
麦克米伦公司1948年出版英文原版。
此据涂又光先生汉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1996年第二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互绌互非是很激烈的,因此各家各派之间的名分与界限都有截然的划分。
而由学术渊源上看,诸子中的很多重要人物实际上都缺少严格的师承关系。
道家一派老子与庄子,法家一派管子、商鞅、韩非都没有师承关系。
即如儒家一派,孔子多学而能,孟子本私淑孔子,荀子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而序列著述,孔孟荀三人同样没有直接的师承。
在此情况下,要想确定学派中人物的名分与地位,衡量其思想体系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由此而论,孟子与荀子的差异也就显得尤为突出。
如吕思勉先生就曾提出怀疑:荀子之书,狭隘酷烈之处颇多。
孔门之嫡传,似不如是。
(见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下编第二章《儒家》第五节《荀子》。
世界书局1933年出版,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重印版。
) 我们并不怀疑将荀子视为儒家人物,荀子与孔子、孟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
儒家就其总体上说,自然是以仁的概念贯穿始终,这是没有疑问的。
(《论语卫灵公》: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对曰:然。
非与? 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孔子说自己一以贯之,明白地表示他自己的思想学说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荀子的性恶论比较
孟轲与荀况的教育思想的比较荀子和孟子二人,荀子主张性恶,孟子主张性善,二人的不同不在于儒家“仁” 的思想差异,也不在于儒家逻辑论证方法的差异。
孟荀二人之所以能成为早期的儒家大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孟荀二人在思想方法论上的一致。
荀子和孟子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二人在儒学的理想与实践上有着不同的侧重。
表面上看性善和性恶正好相反,实际上却更加反映了荀子和孟子二人极为一致的儒家本色。
那么这两大理论的共通与相异之处究竟表现在哪里?故此,特将此二人的人性论做一简单比较。
1.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相同点孟子和荀子都认为性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不是决定一切的,所以所谓性善性恶,先天后天,也就无所谓善恶,性善性恶只是二人逻辑论证的不同前提而已。
孟子的“善”出乎心性,但是“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也”“苟得其。
养,无物不长;苟得其养,无物不消” 。
仁义者,“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
先天虽有的,后天也有可能会失去。
荀子的君子“化性起伪”“强学而求有之” ,。
先天没有的,后天也可以具备。
所以先天有没有并没有关系,关键是要看后天能不能拥有。
所以说,性善论和性恶论在这一点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关于“仁”的主张,二人观点一致,强调后天实践一致,并且性善论和性恶论的独断的逻辑论证方法也是一致的。
从儒家的性质上看,儒家的发展,有一个由“仁”向“义”“礼” 、,直至向法家的“法”过度的流变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性善论与“义”相联系,性恶论与“礼”相联系,核心是“仁”“义”与“礼”仍然是仁,之所以有性善。
论与性恶论的不同,则是由于历史环境的变化。
“义”与“礼”变了,性善论与性恶论变了,但是“仁”并没有变。
孟子和荀子同为儒家大师,其政治论点之归宿全同,而出发点则小异。
孟子信性善,因此注重精神上的扩充,荀子信性恶,因此注重物质上的调剂。
孟子说“辞让之心人皆有之” ,荀子正好相反,说争夺之心人皆有之。
所说出发点的小异指孟子和荀子二人的论证手法不同,归宿点的全同是指其儒家的本质的一致。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区别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区别、意义(转)自古以来,人性善恶问题就为中外思想家所关注。
孟轲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提出人性理论的思想家。
荀况创立的“性恶论”开中国思想史性恶理论研究之先河,直接与孟子的性善论对立。
两大理论的共通与相异之处究竟表现在哪里?作者旨在对此分析的基础上,浅略总结这两大思想,以便助于我们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
一、人性的理解的比较孟子和荀子对于什么是人性,各有不同的理解。
孟子以为的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所具有的根本标志。
他认为人的本质特征在于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这四心同时是孟子主张性善论的叙述起点。
并认为这“四心”又可为人的四个“善端”,发展起来可以培养“仁、义、礼、智”这四德。
而荀子以为的人性,是指人还未进入社会生活之前、生来俱有的自然本性,正所谓:“凡性者,天之就也”。
(《荀子.性恶》)可见,在荀子这里,人性主要是指自然生成的人的本能。
它不具备孟子所说的“四心”或德性的“善端”,而且不仅不具有善端还肯定这些自然本性具有恶性,如:“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贱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
并进一步指出,人的自然本能包括:“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等生理本能和“好荣恶辱”、“好利恶害”等心理本能这两个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与荀子相比,孟子也肯定人具一定的自然本能,但他认为这是人与动物均具有的成份,这些成份无所谓善恶或道德性,这也并非孟子所指的人与动物区别之根本。
因为在他看来,这些自然本能的满足,人与动物均需依赖一定的客观条件来满足,而人性中的“善”的成份是人所特有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内涵的截然相反的主张。
即孟子所指的人性是人的根本特性,其中含有“善”的因素,即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所具有的道德性;而荀子所指的人性仅指天赋予人的自然属性,其中只含有“恶”的因素,而人的道德性在于后天的人为培养。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摘要】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对人性论展开了独特的探讨。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倡导“性善论”,主张坚持仁爱之道来修身养性。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性恶论”,强调外在环境和教育对人性的塑造作用。
两者在人性论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也有共同点,都强调了人性的重要性和可塑性。
通过比较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对于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影响。
最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在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争论中,孟子和荀子的不同立场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角度,对于理解人性和人类行为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孟子、荀子、人性论、哲学思想、比较、共同点、差异、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孟子与荀子被称为“性理学”代表人物。
他们对人性的看法有着独特的见解,分别形成了不同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强调人性内在的良善本性,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致力于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
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人性的根本是自私贪婪的,需通过教育和礼仪来约束和规范,才能实现社会秩序与稳定。
两位思想家的人性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也有着一些共同点,这表现在对人性的认识和对社会治理的理想上。
本文将从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出发,比较两位思想家在人性观念上的不同和相同之处,探讨他们的观点如何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分析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当代人们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2. 正文2.1 孟子的人性论孟子的人性论主要包括天性善、性无善无恶、性本善等核心概念。
他认为人的天性本善,人天生具有善良、仁爱的本性,只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才会表现出恶的一面。
孟子强调了人心本善的观念,认为只要环境得以改善,人就能展现出自己真正的善良本性。
他提倡通过修身养性、尊重义理来发扬人的善良本性,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摘要: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关于人性的讨论。
孟子和荀子就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两个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
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
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既所谓“四端”。
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为善性。
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
”“人之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
至于仁义,则是有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许多内在的联系,深入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人性论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比较正文: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的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
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
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了。
”孟子和荀子分别代表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那么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了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
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无论另一方是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
本文就此分别浅谈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对此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的价值本性,它与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后者是经验的、现实的,前者却是先验的、理想的。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尽心上)善按照后来的儒家所说,指至善,即绝对的价值,不是一般的、经验意义的善,故不与经验意义的恶相对。
所谓性善论是说人的价值的本性是善良的。
这个主张并非讲人性的发生历程而是讲本质历程。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所谓的善心,这种善心是人生来就有的。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新,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即是善心.孟子将这种“不忍人之心”概括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同作为道德之理的仁、义、礼、智一一对应,对于一切有理性的人都有效。
四端之中,以恻隐之心最为突出,最易为人所体会,孟子常以次概括其他三端,又撑称此为“不忍人之心”。
这四心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没有这四心就不属于人类。
孟子甚至认为人的这种善心是人同兽类不同的唯一根据。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说的意思是任何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的天性具有仁义而已。
众人不知仁义,往往把他抛弃了,君子是随时知道仁义的可贵而保存它。
大舜是个圣人,他明白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又详细考察做人的大道;完全顺着天性的仁义去做,并不是勉强假借仁义的虚名而是去施行的。
人性本善,君子全顺自然的本性去做,并非认为仁义有利于己,而假借仁义之名而去施行。
孟子说人的天性生来就是善的,但是在现实中人却有罪恶的产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他的解释是: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告子上)是说恶的出现并非因为有人没有善性而作恶,而是其自甘堕落,屏弃善性而不用,也就是说没有将善心实现出来。
也就是说恶是丢掉了本性。
那么要想保持住这份善心,找回本性,就要发现和扩充自己的本心。
孟子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公孙丑上)这是论述了为什么要扩充自己的本心,本心也就是这里的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如果能够扩充这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如果不去扩充自己的本心,那么就连服事父母也做不到。
那么应该怎么发现和扩充自己的本心呢?孟子认为应该养心寡欲。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为者,寡矣。
“是说养心没有比减少寡欲更好的了,如果能减少嗜欲,即使失去本心时,那也是很少的;如果欲念太多,及时保有本心,那也是很少的。
养心的要诀在寡欲,良知常受嗜欲的蒙蔽,所以使人智慧得到迷惑。
因此人不可以作嗜欲的奴隶。
这样最终能够“样吾浩然之气”,从而发现和扩充自己的本心,保全善性而控制了罪恶的产生。
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是第一个系统的阐述了“人性”问题,提出了性善论。
孟子讲的性善,表面上是说人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共同的人性,其实他所讲的人性只不过是把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观念,把封建地主阶级的阶级性,加以抽象化,硬说成是全人类的人性而已。
所以猛子虽然在口头上说性善是人人一样,“人皆可以为尧舜”。
但在实践中,他严格区分君子和小人,认为“仁、义、礼、智”这些善性,只有君子才能保存、能恢复,而小人是不会保存,也不可能恢复的。
因此,孟子的性善论仍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二)荀子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之命在天,“无天地,恶生?”(《荀子·礼论》)天地者,“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
”(《荀子·天论》)既然人是由天生的,人情也就出于天情,同于天情。
出于天情同于天情的人情就叫做“性”。
所以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荀子·正名》)。
荀子,人的本性生来就有小人的欲望,没有老师的教育,没有法律的制约,就只有唯利是图罢了。
荀子十分重视和强调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作用。
他认为“礼义”“法度”等政治制度、道德规范,都是由圣人、君主制定出来,教育、约束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它是人为的东西。
所以他反对孟子宣言的天赋道德观念的“性善”论,并且提出了与孟子根本对立的“性恶”论。
荀子认为,一般所谓“善”,就是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服从封建礼义制度;因此,他认为,就这种“善”的含义来讲,在人的本性中是没有的。
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自然的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和政治制度。
相反,人生来就好利、嫉妒、喜声色,如果不加克制,发展下去就会产生争夺、犯上、淫乱,而辞让、忠信、礼义等这些道德也就没有了。
所以,事实上人生来的本性是“恶”的。
正以为如此,才需要圣人、君主对臣民的教化,需要礼义制度和道德规范去引导人们。
荀子说,这就像弯曲的木头必须经过修整才能直,钝刀必须经过磨才能锋利一样。
如果像孟子讲的人性本善,那么还要君主、圣人和礼仪等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什么用呢?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有“善”,那是人为的结果。
他批判孟子没有把本性与人为两者区别开来,因此就不能正确了解两者的关系,不能了解圣人、君子的重要作用。
他在《礼论》中详细的论述了本性和人为两者的关系。
他说:“性者,本始材朴也。
伪者,文理隆盛也。
无性,则伪之无所加。
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这是说,人的本性,只是一种原始的质朴材料,而人为则是用礼义道德加工后的成品。
没有原始的材料,礼义道德也就没有加工的对象;没有礼义道德的加工,人的本性也不能自己变的完满美好。
“圣人”的重要作用就再于把“性”和“伪”很好地结合起来。
这样封建统治就可以成功的建立起来了。
荀子明确表示,礼义与法制等制度和道德规范是与人的本性对立的,是由圣人、君子为了巩固社会统治秩序加给人的。
他说:“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荀子·性恶》)又说“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圣人通过对自然本性的教化,而制定出人为的道德和法律制度,有了这些道德和制度,随之也就可以制定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以此来维护封建的等级秩序。
所以,荀子反对孟子把学习说成是为了恢复人的良知、良能,保持善性的天赋道德论。
荀子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息者,将有所代也。
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
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
”(《性恶》)按照人生来的本性,饿了就想吃饱,冷了就想穿暖,累了就想休息,这是人的本性的真实表露。
现在人们饿了看见长辈就不敢先吃,要有所谦让;累了不敢要求休息,将要为长辈代劳。
这种子让父,弟让兄,子代父。
弟代兄的行为都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所以所谓孝子之道,实际上是一种外加的礼义制度、道德规范的表现。
荀子的性恶论,反对孟子的天赋道德观念,提出道德规范,礼义制度等是后天才有的,这种思想有唯物主义的因素,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黑格尔曾认为,主张性恶比主张性善深刻的多。
恩格斯指出,“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
”这里有双重意思,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但是荀子的性恶论,仍然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由于历史条件和地主阶级立场的局限,他同样不可能认识到人性的社会阶级本质。
他把人的好恶欲望归结为的生理,感官的自然本能,这是错误的。
他所要论证的,是封建登记制度、道德规范的必要性和通过什么途径来建立和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他和孟子一样,也不可能认识人的好恶欲望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不同阶级的体好恶欲望是根本不同的。
性恶论在名声上自然没有性善论那么如耳。
其实,就如同性善论并不能使人自动行善一样,性恶之恶就其本义而言,是指人类所本来具有的智能,即“人本至智”。
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也就没有必要否定它,回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