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
摘要:
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关于人性的讨论。孟子和荀子就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两个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既所谓“四端”。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为善性。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至于仁义,则是有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许多内在的联系,深入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人性论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比较
正文:
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的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了。”孟子和荀子分别代表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那么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了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无论另一方是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本文就此分别浅谈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对此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的价值本性,它与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后者是经验的、现实的,前者却是先验的、理想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善按照后来的儒家所说,指至善,即绝对的价值,不是一般的、经验意义的善,故不与经验意义的恶相对。所谓性善论是说人的价值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个主张并非讲人性的发生历程而是讲本质历程。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所谓的善心,这种善心是人生来就有的。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新,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即是善心.孟子将这种“不忍人之心”概括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同作为道德之理的仁、义、礼、智一一对应,对于
一切有理性的人都有效。四端之中,以恻隐之心最为突出,最易为人所体会,孟子常以次概括其他三端,又撑称此为“不忍人之心”。这四心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没有这四心就不属于人类。
孟子甚至认为人的这种善心是人同兽类不同的唯一根据。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说的意思是任何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的天性具有仁义而已。众人不知仁义,往往把他抛弃了,君子是随时知道仁义的可贵而保存它。大舜是个圣人,他明白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又详细考察做人的大道;完全顺着天性的仁义去做,并不是勉强假借仁义的虚名而是去施行的。人性本善,君子全顺自然的本性去做,并非认为仁义有利于己,而假借仁义之名而去施行。
孟子说人的天性生来就是善的,但是在现实中人却有罪恶的产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他的解释是: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告子上)是说恶的出现并非因为有人没有善性而作恶,而是其自甘堕落,屏弃善性而不用,也就是说没有将善心实现出来。也就是说恶是丢掉了本性。那么要想保持住这份善心,找回本性,就要发现和扩充自己的本心。
孟子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
这是论述了为什么要扩充自己的本心,本心也就是这里的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如果能够扩充这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如果不去扩充自己的本心,那么就连服事父母也做不到。那么应该怎么发现和扩充自己的本心呢?孟子认为应该养心寡欲。孟子说: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为者,寡矣。“
是说养心没有比减少寡欲更好的了,如果能减少嗜欲,即使失去本心时,那也是很少的;如果欲念太多,及时保有本心,那也是很少的。养心的要诀在寡欲,良知常受嗜欲的蒙蔽,所以使人智慧得到迷惑。因此人不可以作嗜欲的奴隶。这样最终能够“样吾浩然之气”,从而发现和扩充自己的本心,保全善性而控制了罪恶的产生。
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是第一个系统的阐述了“人性”问题,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讲的性善,表面上是说人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共同的人性,其实他所讲的人性只不过是把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观念,把封建地主阶级的阶级性,加以抽象化,硬说成是全人类的人性而已。所以猛子虽然在口头上说性善是人人一样,“人皆可以为尧舜”。但在实践中,他严格区分君子和小人,认为“仁、义、礼、智”这些善性,只有君子才能保存、能恢复,而小人是不会保存,也不可能恢复的。因此,孟子的性善论仍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二)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之命在天,“无天地,恶生?”(《荀子·礼论》)天地者,“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荀子·天论》)既然人是由天生的,人情也就出于天情,同于天情。出于天情同于天情的人情就叫做“性”。所以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荀子·正名》)。荀子,人的本性生来就有小人的欲望,没有老师的教育,没有法律的制约,就只有唯利是图罢了。
荀子十分重视和强调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作用。他认为“礼义”“法度”等政治制度、道德规范,都是由圣人、君主制定出来,教育、约束和处理各种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