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1-60)

合集下载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强制性条文汇编目录第一篇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1 地基基础 (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7)《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 (8)《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9)《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 (2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2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2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6)《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50739-2011 (27)《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 (2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2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31)《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2011 (3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31)《载体桩设计规程》——JGJ135-2007 (32)《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JGJ165-2010 (32)2 主体结构 (33)《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 (33)《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 (3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3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35)《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204-2002(2011版) (3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38)《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 (4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42)《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2010 (42)《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2010 (4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50618-2011 (43)《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28-2010 (44)《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50642-2011 (45)《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45)《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 (4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6)《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06 (4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49)《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 (50)《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50)《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50)《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 (50)《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5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 (5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 (5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04 (53)《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JGJ96-2011 (54)《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54)《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09 (54)《液压爬升模板工程技术规程》——JGJ195-2010 (54)《纤维石膏空心大板复合墙体结构技术规程》——JGJ217-2010 (55)《冰雪景观建筑技术规程》——JGJ247-2011 (55)《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 (57)《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JGJT253-2011 (57)3 屋面工程 (58)《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5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58)《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 (60)4 装饰装修 (6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6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6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62)《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 (65)《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76-2010 (65)《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103-2008 (65)《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2008 (66)《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2010 (66)《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JGJ237-2011 (66)5 建筑安装 (67)《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 (67)《建筑防腐蚀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4-2010 (7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7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7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7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76)《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 (77)《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 (78)《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617-2010 (78)《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79)《矿物绝缘电缆敷设技术规程》——JGJ232-2011 (81)《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CJJ12-2013 (81)《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143-2010 (82)6 智能建筑与建筑节能 (8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83)《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84)《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2009版) (84)《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404-2007 (8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85)《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2009 (89)《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 (89)《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2012 (89)《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90)《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09 (91)《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203-2010 (91)《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JGJ255-2012 (91)第二篇施工安全 (93)《安全帽》——GB2811-2007 (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9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95)《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 (10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106)《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10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0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0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11)《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10 (11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1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13)《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114)《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 (1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16)《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 (119)《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12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 (124)《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125)《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83-2009 (125)《建筑施工作业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2009 (125)《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127)《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128)《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13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130)《建筑施工竹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54-2011 (130)《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 (131)《安全色》——GB2893-2008 (131)《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131)第三篇设计规范 (13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13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134)《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2005版)即将更新 (14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15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5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61)《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16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16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166)《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169)《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17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174)《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17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177)《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 (179)《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179)《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2009 (179)第四篇建筑设备 (180)《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 (18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 (180)《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2004 (180)《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2012 (180)《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181)《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63-2008 (181)《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4-2009 (181)《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 (183)《建筑排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27-2009 (184)《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CJJ138-2010 (184)《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 (184)《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技术规程》——CJJ145-2010 (184)第一篇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5.0.8 经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或重要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简述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办法

简述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办法

简述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办法摘要: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建设,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工程要求,采取相应合理的地基处理措施。

本文针对防止地基湿陷对建筑产生的危害,简述了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法、方案确定等问题,可在实际工作上加以参考借鉴。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垫层法方案引言:地基处理与建(构)筑物的安全密切相关,而在我国北纬33º~47º间的西北地区广泛分布湿陷性黄土的不利工程地质条件。

当地基存在强度、稳定性和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必须进行地基处理以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因此在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传统方法:防止或减小建(构)筑物浸水湿陷的措施主要有地基处理措施、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三个方面。

建筑物的地基处理方法应采用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处理方法,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一般用于地基不处理或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建筑,以弥补地基处理的不足。

而防水措施主要为场地布置、地面防水和排水沟设置等。

结构措施主要为减小和调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或使结构适应地基的变形。

1、垫层法垫层法是一种浅层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传统方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使用较广泛,具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施工简便等特点。

垫层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局部或整片处理,可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层厚度在1~3m。

换填材料一般为压缩性低强高的素土、灰土、石灰粉煤灰等或其他稳定性高、无侵蚀性的材料。

经分层夯实、碾压密实的施工处理,最为基础的持力层。

当建筑物地基需提高承载能力,或消除部分湿陷性,常采用此方法处理地基。

2、强夯法强夯法近年来由于施工机械的发展,夯实的深度越来越大,在工程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强夯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Sr≤60%的湿陷性黄土。

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局部或整片处理,可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层厚度在3~12m。

强夯法适用大吨位的起重器,将巨型锤提至高空,释放重锤使其自由下落,形成巨大的冲击能量,强制压实与振密地基,从而提高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消除湿陷性。

第一节湿陷性黄土

第一节湿陷性黄土

• 2.黄土的结构与构造 • 形成初期,季节性的少量雨水把松散的 粉粒粘聚起来,而长期的干旱使水分不 断蒸发,于是少量的水分以及溶于水中 的盐类都集中到较粗颗粒的表面和接触 点处,可溶盐逐渐浓缩沉淀而成为胶结 物,形成以粗粉粒为主体骨架的蜂窝状 大孔隙结构
黄土结构示意图
由于黄土是在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形 成的,随着干旱季节的来临,黄土因失 去大量水分而体积收缩,在土体中形成 许多竖向裂隙,使黄土具有了柱状构造。 雨季来临,大气降水将黄土中的水溶性盐 类物质溶解并沿着土中的孔隙下渗,干 旱季节来临时土中的水分蒸发逃逸,溶 解的盐类物质在水分蒸发的同时于下渗 线附近重新结晶并残存下来。
第一节 湿陷性黄土 黄土按成因分为: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 由风力堆积,又未经次生挠动,不具层 理的为原生黄土。 由风力以外的其他原因而成,常具有层 理或砾石、砂类层,称为次生黄土。 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 破坏,这种性能称为湿陷性。湿陷性是 黄土独特的工程地质性质。
• 二、黄土地层的划分 • 我国黄土的形成经历了地质时代中的整个第四纪时 期,按形成的年代可分为老黄土和新黄土 。
计算时土层厚度自基底(初勘时从地面下 1.5m)算起;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 累计算到其下5m,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 s 0.015 基,根据地区经验确定。其中 的土层不计。
例题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
湿陷类型 非自重湿陷性 场地
计算自重湿 陷量△zs(mm)
自重湿陷性场地
总湿陷量△s(mm)
如基底压力大于300时,仍用实际压力判别 黄土的失陷性。 2、湿陷起始压力和失陷起始含水量
双线法测定湿陷起始压力
黄土的湿陷量与所受压力有关,存在一个 压力界限,压力低于这个数值,黄土浸 水也不会湿陷,这个压力为湿陷其始压 力。 p s s 0.015 曲线上取 所对应的压力作为湿陷其始压力。 黄土的湿陷其始含水量在外荷载或自重作 用下,受水浸湿开始出现湿陷现象时的 最低含水量。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

1、概述湿陷性黄土地基解决重要取决于湿陷性黄土的特殊性质,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变形涉及压缩和湿陷性两种,当基底压力不超过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时,地基的压缩变形很小,大都在其上部结构的允许变形值范围以内,不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湿陷变形是由于地基被水浸湿引起的一种附加变形,往往是局部和忽然发生,且不均匀,对建筑物破坏性大,危害严重,因此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物不管地基承载力是否达成允许承载力,都应对地基进行解决,前者以消除湿陷为目的,后者以提高承载力为主,同时应消除黄土的湿陷性。

我国湿陷性黄土分布很广,各地区黄土的差别很大,地基解决时应区别对待,并结合以下特点:1)湿陷性黄土的地区差别,如湿陷性和湿陷敏感性的强弱,承载能力及压缩性的大小和不均匀性的限度等;2)建筑物的使用特点,如用水量大小,地基浸水的也许性;3)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其使用上对限制不均匀下沉的严格限度,结构对不均匀下沉的适应性;4)材料及施工条件,以及本地的施工经验。

湿陷性黄土的地基解决措施是采用机械手段对基础的湿陷性黄土进行加固解决,或更换另一种材料改变其物理性质,达成消除湿陷性、减少压缩和提高承载能力的目的,其中大多以第一个目的即消除湿陷为主。

湿陷性黄土的地基解决,在解决深度和解决范围上区分:1)浅解决,即消除建筑物地基的部分湿陷量;2)深基础解决,即消除建筑物地基的所有湿陷量,这种方法涉及采用桩基础或深基础穿透所有的湿陷性黄土层。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设计措施,重要有地基解决措施、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三种。

地基解决的常用方法有垫层、重锤夯实、强夯、土(或灰土)桩挤密和深层孔内夯扩等,可以完全或部分消除地基的湿陷性,或采用桩基础或深基础穿透湿陷性黄土层,使建筑物基础坐落在密实的非湿性土层上,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防水措施使用以防止大气降水、生产和生活用水以及浸入地基,其中涉及场地排水、地面的防水、排水沟和管道的排水、防水等,是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措施。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学习笔记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物基础应以采取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1.黄土的湿陷性是在一定的外压力或上层土自重压力下才能发生显著下沉变形的;湿陷性黄土是一种非饱和、欠压密土,在天然状态下具有大孔和、垂直节理,在天然状态下具有压缩性低、高强度的特点,但是在浸湿后在一定压力下具有变形量大、变形速度快的失稳性沉陷的特点;2.处理措施:地基处理措施、防水措施、结构措施;3.湿陷系数=(天然湿度及结构的式样在一定压力下达到变形稳定后的试件高度-上诉加压稳定试件在浸水发生附加下沉稳定后的高度)/(试件的原始高度)4.评价标准:当湿陷系数<0.015时,为非湿陷性黄土湿陷系数≥0.015时,为湿陷性黄土0.015≤湿陷系数≤0.03时,为湿陷性轻微 0.03<湿陷系数≤0.07时,为湿陷性中等0.07<湿陷系数,为湿陷性强烈5.桥梁设计可以借鉴的措施要求:6.1 黄土边坡宜作防护; 6.2 结构基坑边缘25米内不得有水渠或水池;6.3 黄土排水纵坡不得小于0.005; 6.4 填方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5;6.5 桥涵基坑处于自重性湿陷黄土地区时,在基坑回填时压实系数应不小于0.95,同时在表面设置15-30cm后的灰土表层,其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5;6.6 桩基础应穿过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并支承在非湿陷性土层中;对于自重性湿陷土层中的桩基应穿过湿陷性土层并支承在可靠的岩(土)层;6.7 关于桩基计算的摩阻参考取值详见5.7.5及5.7.6条的有关规定;6.8 桩基的配筋长度应穿过自重湿陷性土层的厚度或通常配筋;7.湿陷性黄土地基平面处理范围的建议:根据本规范6.1.2条关于甲级建筑物处理范围的意见,我个人理解应该可以借鉴在桥涵基础的处理平面范围的确定上,具体如下:当为局部处理时,地基的平面处理范围应大于基础底面的面积。

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每边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的1/4,并不得小于0.5m;在自重性湿陷黄土场地,每边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的3/4,并不得小于1.0m.当为整片处理时,地基的平面处理范围应大于基础底面的面积。

湿陷性黄土桩基施工方案

湿陷性黄土桩基施工方案

湿陷性黄土桩基施工方案1. 引言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其特点是含水量变化较大,易于产生变形和沉降。

因此,在进行建筑物或桥梁的基础施工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基础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湿陷性黄土桩基施工方案,包括前期调查与设计、桩基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2. 前期调查与设计在进行湿陷性黄土桩基施工之前,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的前期调查与设计。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地质勘察:通过现场地质勘察,了解土壤层的结构和性质,确定黄土层的厚度、含水量等参数。

•桩基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进行桩基设计,确定桩的直径、长度以及布置方式。

同时,考虑到湿陷性黄土的特性,需要采用一定的加固措施,如灌浆加固、地锚加固等。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桩基施工工艺、施工步骤、安全措施等。

3. 桩基施工工艺3.1 桩基施工准备工作在进行湿陷性黄土桩基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确定施工进度和资源计划,安排人力和设备。

•搭建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包括工地办公室、仓库、工人宿舍等。

•检查施工设备和材料的准备情况,确保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齐全,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

3.2 桩基施工过程湿陷性黄土桩基施工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2.1 桩基的钻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钻孔机械进行钻孔。

在进行钻孔之前,需要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桩基的施工位置清晰可见。

钻孔过程中要控制钻孔机械的下降速度和旋转速度,以避免土体塌方和钻孔机械的损坏。

3.2.2 桩基的加固处理在湿陷性黄土中,为了增加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灌浆加固和地锚加固。

在进行加固处理之前,需要清理钻孔内的杂物,并进行必要的测量和检测。

3.2.3 桩基的灌注桩基加固处理完成后,进行桩基的灌注。

选择适当的浇注方式和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桩基的灌注质量。

在灌注过程中,要控制浇注速度和振捣方式,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和密实。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排水设计技术规范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排水设计技术规范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排水设计技术规范10. 1.1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等级的划分。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等级的划分,是根据湿陷量的计算和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等因素,按表10・1・1判定。

湿陷等级越高,对防水的要求也就越严。

我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分区详见附表Q 及附图P。

表10. 1. 1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注:l当湿陷量的计算值AJ>600mm,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AZs>300mm时,可判为III级,其他情况可判为II级。

2 A S 一湿陷量的计算值;AZs 一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

10. 1.2建筑物的分类与举例。

拟建在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和在使用期间对不均匀沉降限制的严格要求程度,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按其类别不同而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做到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

1甲类建筑:高度大于60m和14层及14层以上体型复杂的建筑;高度大于50m的构筑物;高度大于100m的高耸结构;特别重要的建筑;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大的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有严格限制的建筑。

2 乙类建筑:高度为24〜60m的建筑;高度为30〜50m 的构筑物;高度为50〜100m的高耸结构;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较大的重要建筑。

3丙类建筑:除甲类、乙类以外的一般建筑和构筑物。

4 丁类建筑:次要建筑。

甲、乙、丙、丁类建筑物的划分,可结合表10. 1・2各类建筑物的举例确定。

10. 1. 3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建筑物的不同类别的不同要求,凡埋地管道、排水沟、雨水明沟和水池等与建筑物之间的防护距离不宜小于表10・1.3中所规定的数值。

10. 1. 4新建水渠与各建筑物之间距离。

新建水渠与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得小于12m ;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得小于湿陷性黄10. 1.5防护距离的计算。

对建筑物,应自外墙轴线算起;对高耸结构,应自基础外缘算起;对水池自池壁边缘(喷水池等应自回水坡边缘)算起;对管道、排水沟,应自其外壁算起。

黄土的湿陷性判定及地基处理措施

黄土的湿陷性判定及地基处理措施

黄土的湿陷性判定及地基处理措施摘要: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准确评价场地黄土的湿陷性,将直接影响地基处理方案、工程周期长短及地基处理费用的高低等问题。

湿陷性黄土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通过对黄土物理、力学特性指标的研究,揭示黄土的湿陷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总结多年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现行工程建设规范、规程,把对湿陷性黄土评价和地基处理方法结合起来,从准确评价黄土湿陷性出发,分析如何选用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法。

关键词:黄土湿陷性湿陷性评价地基处理1引言黄土是第四纪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陆相沉积的一种特殊土。

我国作为世界上黄土厚度最大、分布面积最广、地层层序最完整、成因类型最复杂的国家,黄土覆盖面积达6.40×105km2,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山西三省,部分分布在青海、宁夏、河南,其他在河北、辽宁、黑龙江、山东、内蒙古和新疆等省(区)也有不连续或零星的分布。

其中湿陷性黄土的分布面积约为2.70×105km2,大部分分布在我国黄河中游地区。

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许多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正在实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黄土湿陷性问题。

所以,研究黄土的湿陷性判定及地基处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2.湿陷性黄土的主要工程特性湿陷性黄土的孔隙比一般较大,并常常具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由于在颗粒间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所以在天然干燥状态下,黄土仍然可以承受一定的荷重,并且变形量也较小。

但在自重或一定荷载作用下,受水浸湿后,黄土结构就会迅速被破坏而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

2.1物理性质指标(1)我国湿陷性黄土的几个物理性质指标:容重:一般为1.33~1.81g/m3,多数为1.40~1.60 g/m3;天然含水量:一般为7%~23%,多数为12%~20%;孔隙比:一般为0.78~1.50,多数为0.8~1.2;液限:一般为21.7%~32.5%,多数为25%~31%;塑性指数:一般为6.7~13.1,多数为8~12。

202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之岩土专业知识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之岩土专业知识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之岩土专业知识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60题)1、冻土地温特征值不包括()。

A.平均地温B.地温年变化深度C.活动层底面以下的年平均地温D.活动层底面以下的年最高地温【答案】 A2、在泥石流勘察中,泥石流流体密度的含义是指下列哪一项?A.泥石流流体质量和泥石流固体部分体积的比值B.泥石流流体质量和泥石流体积的比值C.泥石流固体部分质量和泥石流体积的比值D.泥石流固体质量和泥石流固体部分体积的比值【答案】 B3、下列关于控制区域性地面沉降的措施正确的是()。

A.停止地下水开采B.只能靠人工补给地下水C.只有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D.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科学管理【答案】 D4、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已知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k=60kPa,桩土应力比取n=8.5,已知搅拌桩面积置换率为20%,问复合地基承载力接近以下哪个数值?A. 120kPaB. 150kPaC. 180kPaD. 200kPa【答案】 B5、下列关于膨胀土地区的公路路堑边坡设计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A.可采用全封闭的相对保湿防渗措施以防发生浅层破坏B.应遵循缓坡率、宽平台、固坡脚的原则C.坡高低于6m、坡率1:1.75的边坡都可以不设边坡宽平台D.强膨胀土地区坡高6m、坡率1:1.75的边坡设置的边坡宽平台应大于2m【答案】 A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不包括下列哪一选项?A.地面沉降B.地面塌陷C.地裂缝D.地震【答案】 D7、某地下水化学成份表达式为A. C1 ? HC03—Na ?Ca 型水B. Na ? Ca—Cl ? HC03 型水C. HC03 ?Cl—Ca ?Na 型水D. Ca ?Na-—HC03 ?Cl 型水【答案】 A8、水库工程勘察中,在可能发生渗漏或浸没地段,应利用钻孔或水井进行地下水位动态观测,其观测时间应符合下列哪个选项()A.不少于一个丰水期B.不少于一个枯水期C.不少于一个水文年D.不少于一个勘察期【答案】 C9、根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1987),下列关于宽度大于2m的宽散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2024年注册木土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注册木土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注册木土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两个水平含水层,厚度均为1.0m,Kc=3×10-2Cm/s,K2=8×10-2cm/s,水平渗流时的平均渗透系数为()×10-2cm/s。

A. 5.5B. 3.0C. 8.0D. 10.02.(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某砂土内摩擦角φ=34°,若σ3=100kPa,则达到极限平衡时的σ1为()kPa。

A. 291.6B. 353.8C. 376.9D. 402.7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哪一选项符合《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关于桩基础的构造要求?()A. 对于锤击或静压沉桩的摩擦桩,在桩顶处的中距不应小于桩径(或边长)的3倍B. 桩顶直接埋入承台连接时,当桩径为1.5m时,埋入长度取1.2mC. 当钻孔桩按内力计算不需要配筋时,应在桩顶3.0~5.0m内配置构造钢筋D. 直径为1.2m的边桩,其外侧与承台边缘的距离可取360mm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某公路桥梁桩基础,桩长30.0m,承台底面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采用桩端后压浆工艺,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在进行单桩承载力计算时,桩端以上桩侧阻力增强段最大范围可取下列哪个值?()A. 12.0mB. 8.0mC. 6.0mD. 4.0m5.(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潜水位等值线图上,等水位线由密变疏可能的原因是下列哪些选项?()A. 含水层颗粒由细变粗B. 地下水渗流方向有地表河水补给C. 含水层下部有天窗,潜水补给承压水D. 含水层厚度增大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关于联合体投标,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 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B. 联合体各方应当签订共同投标协议,明确约定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和责任C. 联合体中标的,联合体各方应分别与招标人签订合同D. 招标人不得强制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不得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7.(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某平坦稳定的中硬场地,拟新建一般的居民小区,研究显示50年内场地的加速度和超越概率关系如下表所示,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场地的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A. 该场地峰值加速度为0.07g地震的理论重现期约为475年B. 今后50年内,场地遭受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的可能性为50%C. 可按照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的相关要求进行结构抗震分析D. 遭遇峰值加速度为0.40g地震时,抗震设防目标为损坏可修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预压法处理软弱地基,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真空预压法加固区地表中心点的侧向位移小于该点的沉降B. 真空预压法控制真空度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地基发生失稳破坏C. 真空预压过程中地基土孔隙水压力会减小D. 超载预压可减小地基的次固结变形9.(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下列哪项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不属于甲级?()A. 邻近地铁的2层地下车库B. 软土地区三层地下室的基坑工程C. 同一底板上主楼12层、裙房3层、平面体型呈E形的商住楼D. 2层地面卫星接收站10.(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一不排水抗剪强度Cu=25kPa的黏性土地基,采用振冲法地基处理,已测得桩土间的压缩模量Es=1.7MPa,并己知置换率m=0.25,桩土应力比n=3,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确定的复合土层压缩模量Esp为()MPa。

2022-202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岩土专业案例》预测试题13(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岩土专业案例》预测试题13(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岩土专业案例》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某场地钻孔灌注桩桩身平均波速为3555. 6 m/s,其中某根桩低应变反射波动力测试曲线如下图,对应图中的时间t1、t2和ts的数值分别为60、66和73. 5 ms,在混凝土土强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该桩长最接近()。

A. 10. 7 mB. 21. 3 mC. 24 mD. 48 m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据:①《面授班辅导讲义》第六十九讲。

②《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第8. 4. 1条。

用公式计算:答案为C.。

2.某水闸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场地类型为Ⅱ类,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6 s,其反映谱值为( )。

A. 1.1B. 1.2C. 1.3D. 1.4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Tg=0.3s,βmax=2.253.重力式挡土墙如图所示,挡土墙底面与土的摩擦系数μ=0.4,墙背与填土间摩擦角δ=15°,则抗滑移稳定系数最接近( )。

A.1.20B.1.25C.1.30D.1.35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6.6.5条计算Gn=Gcosa0=480×cos10°=472.7kPaGt=Gcosa0=480×sin10°=83.4kPaEat=Easin(a-a0-δ)=480×sin(75°-10°-15°)=306.4kPaEan=Easin(a-a0-δ)=400×cos(75°-10°-15°)=257.1kPa4.某膨胀土场地有关资料如下表,若大气影响深度为4.0m,拟建建筑物为两层,基础埋深为1.2m,按《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7)的规定,计算膨胀土地基胀缩变形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值?()A. 17mmB. 20mmC. 28mmD. 51mm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某独立柱基尺寸为4mX4m,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为130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180kPa,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独立柱基的地基最终变形量,变形计算深度为基础底面下6.0m,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取φs=0.4,根据以上条件计算得出的地基最终变形量最接近()。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高挡土墙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高挡土墙
湿陷 黄 地 上 高 性 土 基 的
张有安
(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兰州市
扮 墙
公路
13 0
73o 叫
摘 要 兰临高速公路兰州至中 铺段, 由于地形、 地貌的特殊及复杂性, 高度超过
1m 0 的档土墙多达"十余处。其中K2 9 - 1 + 6 段挡墙高达1 m, v 1 + 0 2 5 6 K 7 5 顶填土1 m, 2 地基为典型湿陷性黄土, 这在甘肃省会路建设中也尚属首次。本文以此为例介绍计算过
空 挡 重 心 墙 心
, YA , , X 戈 = . 39 兴 一= . m 5
蕙‘ 滩
合偏距算足。尊 寥 =2、1、。03) 力心验满: 一 05。7。=8m 二 . . . .( 1 6 8
正应力验算满足 ,
1 = 3 34 , . 1 6 8。二 。 剪应力验算满足
T二  ̄ 6 < 1 5 一 粤 一 一6 . 4 36 . I x 一 o 1 5 k a I= 6 ( P ) H
物理参数 :
14 20 年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暨建设成果论文集 0 03
坛工砌体容重:300 k/ 3 2. (N m ) 0
坛工之间摩擦系数 : .0 04 0 地基土摩擦系数: .0 050
地基土容重: 800k/ ' 1. (N m) 0 修正后地基土容许承载力:0.0(P) 5000ka
墙后填土粘聚力:750 ka 1. (P) 0 墙后填土容重:800 / ' 1. k m ) 0(N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750 度) 1.0 (
工程
计算结果这里不再叙述。除地基应力较大之外, 其他验算均已通过。即使换填深度达到 3 m时, 地基应力仍为 2573 a大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一般允许承载力。而且挡墙基础外侧 8 .5 k , P 襟边小, 侧面山体横坡较陡、 土体疏松, 若采用基地强夯压实处治措施可能会造成山体侧向滑 移及失稳, 存在工程隐患。据地质钻探资料显示, 地基土下卧层为砂砾岩层, 所以在设计中采 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嵌岩桩与承台组合的基础形式以保证地基承载力及墙身稳定与安全。 承台上面再砌筑浆砌片石挡墙。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Code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collapsible loess regions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25—2004,自2004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4.1.1、4.1.7、5.7.2、6.1.1、8.1.1、8.1.5、8.2.1、8.3.1(1)、8.3.2(1)、8.4.5、8.5.5、9.1.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 25—90同时废止。

2004年3月1日前言1 总则1.0.1 为确保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包括构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地基处理、施工、使用与维护。

1.0.3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建设,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湿陷对建筑物产生危害。

1.0.4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工程,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略)3 基本规定3.0.1 拟建在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和在使用期间对不均匀沉降限制的严格程度,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并应符合表3.0.1的规定。

表3.0.1 建筑物分类1当建筑物各单元的重要性不同时,可根据各单元的重要性划分为不同类别。

甲、乙、丙、丁四类建筑的划分,可结合本规范附录E确定。

3.0.2 防止或减小建筑物地基浸水湿陷的设计措施,可分为下列三种:1 地基处理措施消除地基的全部或部分湿陷量,或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或将基础设置在非湿陷性黄土层上。

2 防水措施1)基本防水措施:在建筑物布置、场地排水、屋面排水、地面防水、散水、排水沟、管道敷设、管道材料和接口等方面,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或生产、生活用水的渗漏。

2022-202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岩土专业案例》预测试题5(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岩土专业案例》预测试题5(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岩土专业案例》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重力式挡土墙墙高8m,墙背垂直、光滑,填土与墙顶平,填土为砂士,γ=20kN/m3,内摩檫角φ=36o,该挡土墙建在岩石边坡前,岩石边坡坡脚与水平方向夹角为70°,岩石与砂填土间摩擦角为18o,计算作用于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最接近于下列哪个数值?A.166kN/mB.298kN/mC.157kN/mD.213kN/m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2.某筏板基础,平面尺寸为12m×20m,其地质资料如图所示,地下水位在地面处。

相应于作用效应准永久组合时基础底面的竖向合力F=18000kN,力矩M=8200kN·m,基底压力按线性分布计算。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的方法,计算筏板基础长边两端A点与B点之间的沉降差值(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s=1.0),其值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值()A. 10mmB. 14mmC. 20mmD. 41mm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2条第2款规定,当偏心荷载作用时,有pkmax=[(Fk+Gk)/A]+(Mk/W)pkmin=[(Fk+Gk)/A]-(Mk/W)偏心距e=M/F=8200/18000=0.46<b/6=20/6=3.33,为小偏心。

偏心荷载作用下应力Δp=pmax-pmin=2×M/W=2×[8200÷(12×202÷6)]=20.5kPa第5.3.5条规定,计算地基变形时,地基内的应力分布,可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

其最终变形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l/b=12/20=0.6,z/b=12/20=0.6,查附录K表K.0.1-1得A、B两点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则A点与B点之间的沉降差值:3.某灌注桩直径800mm,桩身露出地面的长度为10m,桩入土长度为20m,桩端嵌入较完整的坚硬岩石,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为0.520(l/m),桩顶铰接,桩顶以下5m范围内箍筋间距为200mm,该桩轴心受压,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为6800kN。

湿陷性黄土地基判定与检验

湿陷性黄土地基判定与检验

湿陷性黄土地基评定与检验一、湿陷性黄土的特征一、黄土的特征黄土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当缺少其中一项或几项特征的称为黄土状土。

1、颜色以黄色、褐黄色为主,有时呈灰黄色;2、颗粒组成以粉粒(粒径0.05~0.005mm)为主,含量一般在60%以上,粒径大于0.25mm 的甚为少见;3、有肉眼可见的大孔,孔隙比一般在1.0左右;4、富含碳酸盐类,垂直节理发育。

黄土分布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在250~600mm之间,年降雨量小于250mm的地区,黄土很少出现,主要为沙漠和戈壁。

年降雨量大于750mm的地区,也基本没有黄土。

依据《中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略图》,我国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在32°-47°之间,34°-35°之间最为发育,而以黄土高原区的黄土分布最为集中,黄土沉积最为典型。

黄土高原的范围是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包括青海、宁夏、陕西、河南等省区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总面积达35.85万平方公里。

二、湿陷性黄土的物理性质1、颗粒组成表1湿陷性黄土的颗粒组成(%)粒径(mm)砂粒(>0.05)粉粒(0.05~0.005)黏粒(<=0.00511~29 52~74 8~262、孔隙比:变化在0.85~1.24之间,大多数在1.0~1.1之间。

孔隙比是影响黄土湿陷性的主要指标之一。

е<0.86时,一般不具湿陷性或湿陷性很弱。

3、天然含水量:黄土的天然含水量与湿陷性关系密切。

当ω>24%时,一般不具湿陷性。

4、饱和度:饱和度愈小,黄土湿陷系数愈大。

当S r>75%时,黄土已不具湿陷性。

5、液限:是决定黄土性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当ωL>30%时,黄土的湿陷性一般较弱。

三、黄土的湿陷性评价1、湿陷变形湿陷性黄土在一定压力下,下沉稳定后浸水饱和所产生的附加下沉量,湿陷变形是在充分浸水饱和情况下产生的,它的大小除了与土本身密度和结构性有关外,主要取决于土的初始含水量和浸水饱和时的作用压力。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1-60)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1-60)

湿陷性黄⼟地区建筑规范(1-60)For pers 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1 总贝U1.0.1 为确保湿陷性黄⼟地区建筑物(包指构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于湿陷性黄⼟地区建筑⼯程的勘察、设计、地基处理、施⼯、使⽤与维护。

1.0.3 在湿陷性黄⼟地区进⾏建设,应根据⾸湿陷性黄⼟的特点和⼯程要求,困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地基对建筑物产⽣危害。

1.0.4 湿陷性黄⼟地区的建筑⼯程,除应执⾏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现⾏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湿陷性黄⼟collapsible loess在⼀定压⼒下受⽔浸湿,⼟结构迅速破坏,并产⽣显着附加下沉的黄⼟。

2.1.2 ⾮湿陷性黄⼟non collapsible loess在⼀定压⼒下受⽔浸湿,⽆显着附加下沉的黄⼟。

2.1.3 ⾃重湿陷性黄⼟loess collapsible un der overburde n pressure在上覆⼟的⾃重压⼒下受⽔浸湿,发⽣显着附加下沉的湿陷性黄⼟。

2.1.4 ⾮⾃重湿陷性黄⼟loess non collapsible un der overburde n pressure在上覆⼟的⾃重压⼒下受⽔浸湿,不发⽣显着附加下沉的湿陷性黄⼟。

2.1.5 新近堆积黄⼟rece ntly deposited loess沉积年代短,具⾼压缩性,承载⼒低,均匀位差,在50?150kPa压⼒下变形较⼤的全新世(Q2)黄⼟。

2.1.6 压缩变形compression deformation 天然湿度和结构的黄⼟或其他⼟,在- 定压⼒下所产⽣的下沉。

2.1.7 湿陷变形collapse deformation 湿陷性黄⼟或具有湿陷性的其他⼟(如⽋压实的素填⼟、杂填⼟等),在⼀定压⼒下,下沉稳定后,受⽔浸湿所产⽣的附加下沉。

失陷性黄土处理方法

失陷性黄土处理方法

摘要:湿陷性黄土是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工程地质问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实践对几种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具体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灌注桩预浸水1 黄土分布及概述黄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工程地基,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面积达1 300万km2,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9.3%。

中国黄土主要分布于北纬33°~47°之间,尤以34°~45°之间最为发育。

总面积约为63.5万km2,占世界黄土分布的4.9%左右。

黄土的堆积厚度为世界之最,其厚度中心在洛河和泾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最大厚度达180~200 m。

由此向东西两边逐渐减薄。

其分布南始于甘肃南部的岷山、陕西的秦岭、河南的熊耳山、伏牛山,北以陕西白于山、河北燕山为界,西起祁连山,东至太行山。

湿陷性黄土约占中国黄土分布面积的60%左右,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厚度最大达30 m左右。

并具有自东向西、自南向北其湿陷性逐渐加剧的规律。

黄土按其成因分为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

一般将不具层理的风成黄土称为原生黄土,原生黄土经过流水冲刷、搬迁重新沉积而成的为次生黄土,工程界统称它们为黄土。

次生黄土一般具有层理,较原生黄土结构强度要低。

黄土在一定压力(土自重或自重压力和外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的显著下沉现象,称之为湿陷。

具有湿陷性的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又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中国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对湿陷性黄土从工程角度作了明确划分,将湿陷系数δs≥0.015的黄土定义为湿陷性黄土,同时将实测或计算自重湿陷量大于7 cm的湿陷性黄土定义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将实测或计算自重湿陷量小于或等于7 cm的湿陷性黄土定义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并将黄土的湿陷等级划分为轻微(Ⅰ级)、中等(Ⅱ级)、严重(Ⅲ级)、很严重(Ⅳ级)4个级别,这里不再详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 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1 总贝U1.0.1 为确保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包指构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地基处理、施工、使用与维护。

1.0.3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建设,应根据首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困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对建筑物产生危害。

1.0.4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工程,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湿陷性黄土collapsible loess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着附加下沉的黄土。

2.1.2 非湿陷性黄土non collapsible loess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无显着附加下沉的黄土。

2.1.3 自重湿陷性黄土loess collapsible un der overburde n pressure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发生显着附加下沉的湿陷性黄土。

2.1.4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loess non collapsible un der overburde n pressure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不发生显着附加下沉的湿陷性黄土。

2.1.5 新近堆积黄土rece ntly deposited loess沉积年代短,具高压缩性,承载力低,均匀位差,在50〜150kPa压力下变形较大的全新世(Q2)黄土。

2.1.6 压缩变形compression deformation 天然湿度和结构的黄土或其他土,在- 定压力下所产生的下沉。

2.1.7 湿陷变形collapse deformation 湿陷性黄土或具有湿陷性的其他土(如欠压实的素填土、杂填土等),在一定压力下,下沉稳定后,受水浸湿所产生的附加下沉。

2.1.8 湿陷起始压力lnitial collapse pressure 湿陷性黄土浸水饱和,开始出现湿陷时的压力。

2.1.9 湿陷系数coefficient of collapsibility 单位厚度的环刀试样,在一定压力下,下沉稳定后,试样浸水饱和所产生的附加下沉。

自重湿陷系数coefficient of collapsibility under overburden pressure 单位厚度的环刀试样,在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下,下沉稳定后,试样浸水饱和所产生的附加下沉。

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measured collapse under overburden pressure 在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试坑浸水试验,全部湿陷性黄土层浸水饱和所产生的自重湿陷量。

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computed collapse under overburden pressure 采用室内压缩试验,根据不同深度的湿陷性黄土试样的自重湿陷系数,考虑现场条件计算而得的自重湿陷量的累计值。

湿陷量的计算值computed collapse 采用室内压缩试验,根据不同深度的湿陷性黄土试样的湿陷系数,考虑现场条件计算而得的湿陷量的累计值。

剩余湿陷量remnant collapse 将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减去基底下拟处理土层的湿陷量。

防护距离protection distance 防止建筑物地基受管道、水池等渗漏影响的最小距离。

防护范围area of Protect ion建筑物周围防护距离以内的区域。

2.2 符号A ------- 基础底面积a――压缩系数b ------ 基础底面的宽度d——基础理置深度,桩身(或桩孔)直径E---- 压缩模量e――孔隙比f 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I p——塑性指数l ――基础底面的长度,桩身长度P 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值P o——基础底面的平均附加压力值P sh -------- 湿陷起始压力值q pa ――桩端土的承载力特征值q sa --------- 桩湾土的摩擦力特征信&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S r――饱和度w ----- 含水量W L -- 液限w p ---- 塑限w op --- 最优含水量――土的重力密度,简称重度――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有效重度0d ――地基的压力扩散角b――基础宽度的承载力修正系数d――基础理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 s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飞――湿陷系数P――自重湿陷系数A ZS --------- 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 ZS ――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s 湿陷量的计算值S ――因地区土质而异的修正系数1――考虑地基受水浸湿的可能性和基底下土的侧向挤出等因素的修正系数3基本规定3.0.1 拟建在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和在使用期间对不均匀沉降限制的严格程度,分为平、乙、丙、丁四类,并应符合表表建筑物分类当建筑物各单元的重要性不同时,可根据各单元的重要性划分为不同类别甲、乙、丙、丁四类建筑的划分,可结合本规范附录E确定。

3.0.2 防止或减小建筑物地基浸水湿陷的设计措施,可分为下列三种:1地基处理措施消除地基的全部或部分湿陷量,或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或将基础设置在非湿陷性黄土层上。

2防水措施1)基本防水措施:在建筑物布置、场地排水、屋面排水、地面防水、散水、排水沟、管道敷设、管道材料和接口等方面,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或生产、生活用水的渗漏。

2)检漏防水措施:在基本防水措施的基础上,对防护范圈内的地下管道,应增设检漏管沟和检漏井。

3)严格防水措施:在检漏防水措施的基础上,应提高防水地面、排水沟、检漏管沟和检漏井等设施的材料标准,如增设可靠部防水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沟等。

3结构措施减小或调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或使结构适应地基的变形。

3.0.3 对甲类建筑和乙类中的重要建筑,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和观测要求,并应注明在施工和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

3.0.4 对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建筑物和管道,在设计文件中应附有使用与维护说明。

建筑物交付使用后,有关方面必须按本规范第9 章的有关规定进行维护和检修。

3.0.5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非湿陷性土场地上设计建筑地基基础,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有关规定执行。

4 勘察4.1 一般规定4.1.1 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下列内容,并应结合建筑物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对场地、地基作出评价,对地基处理措施提出建议。

1 黄土地层的时代、成因;2 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3 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和湿陷起始压力随深度的变化;4 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的平面分布;5 变形参数和承载力;6 地下水等环境水的变化趋势;7 其他工程地质条件。

4.1.2 中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可按本规范附录A 划分。

4.1.3 勘察阶段可分为场址选择或可行性研究、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个阶段。

各阶段的勘察成果应符合各相应设计阶段的要求。

对场地面积不大,地质条件简单或有建筑经验的地区,可简化勘察阶段,但应符合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两个阶段的要求。

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必要时应进行施工勘察或专门勘察。

4.1.4 编制勘察工作纲要,应按下列条件和要求进行:1 不同的勘察阶段;2 场地及其附近已有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地区建筑经验;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特别是黄土层的分布和湿陷性变化特点;4 工程规模,建筑物的类别、特点,设计和施工要求。

4.1.5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类:1 简单场地:地形平缓,地貌、地层简单,场地湿陷类型单一,地基湿陷等级变化不大;2 中等复杂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地层较复杂,局部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场地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变化较复杂;3 复杂场地:地形起伏很大,地貌、地层复杂,不良地质现象广泛发育,场地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分布复杂,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大或变化趋势不利。

4.1.6 工程地质测绘,除应符合一般要求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1 研究地形的起伏和地面水的积聚、排泄条件,调查洪水淹没范围及其发生规律;2 划分不同的地貌单元,确定其与黄土分布的关系,查明湿陷凹地、黄土溶洞、滑坡、崩坍、冲沟、泥石流及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规模、发展趋势及其对建设的影响;3 划分黄土地层或判别新近堆积黄土,应分别符合本规范附录B 或附录C 的规定;4 调查地下水位的深度、季节性变化幅度、升降趋势及其与地表水体、灌溉情况和开采地下水强度的关系;5 调查既有建筑物的现状;6 了解场地内有无地下坑穴,如古墓、井、坑、穴、地道、砂井和砂巷等。

4.1.7 采取不扰动土样,必须保持其天然的湿度、密度和结构,并应符合I 级土样质量的要求。

在探井中取样,竖向间距宜为im 土样直径不宜小于120mm在钻孔中取样,应严格按本规范附录D的要求执行。

取土勘探点中,应有足够数量的探井,其数量应为取土勘探点总数的1/3〜1/2, 并不宜少于3个。

探井的深度宜穿透湿陷性黄土层。

4.1.8 勘探点使用完毕后,应立即用原土分层回填夯实,并不应小于该场地天然黄土的密度。

4.1.9 对黄土工程性质的评价,宜采用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成果相结合的方法。

对地下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或变化趋势不利的地段,应从初步勘察阶段开始进行地下水位动态的长期观测。

4.2 现场勘察4.2.1 场址选择或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应进行下列工作:1搜集拟建场地有关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及地区的建筑经验。

2在搜集资料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拟建场地的地形地貌和黄土层的地质时代、成因、厚度、湿陷性,有无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环境等问题;3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科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必要的工程地质测绘、勘察和试验等工作;4本阶段的勘察成果,应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初步评价。

4.2.2 初步勘察阶段,应进行下列工作:1初步查明场地内各土层部物理力学性质、场地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及其分布,预估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幅度和升降的可能性;2初步查明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环境等问题的成因、分布范围,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及其发展趋势;3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料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其比例尺可采用1:1000〜1:5000。

4.2.3 初步勘察勘探点、线、网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勘探线应按地貌单元的纵、横线方向布置,在微地貌变化较大的地段予以加密,在平缓地段可按网格布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