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版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核心知识点总结
【政治】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 文化是什么?(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 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 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5.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6.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今,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7. 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答: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课本背诵内容电子版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课本背诵内容电子版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文化1.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二、文化的作用(社会)1.实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
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不同的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霸权主义文化渗透强权政治)3.文化与综合国力: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三、我国如何应对国际文化挑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_知识点总结

高三政治——文化与生活知识点总结1、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的作用?(1)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性质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4、为什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突出?(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5、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1)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7、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那,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9、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10、为什么说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_知识总结_复习

B
• .(2013· 广东卷· 31题)2013年3月,广东某市 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 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 。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 •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 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文化的特点 P6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一 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一种素养;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的表现形式
P8
①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 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②动态形式: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 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考点2*:文化的社会作用 P9
• (2011· 浙江卷) “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 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 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 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 类现象表明( ) • A. 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 文化背景 •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 不同的 •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考点3*: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P17-21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 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P18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引领人们前进。P19 (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 进。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 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P21
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12.文化创新的途径?(如何实现文化创新)
•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 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 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 ②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 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与融合,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 要求: •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 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 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既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 克服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原因)
•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 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 的重要作用,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
6、文化交流的意义和态度?
(1)意义:推动文化交流,既有利于本民族 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世界文化的发 展。 (2)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 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 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7、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 的民族性 • 8、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 (1)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促进社会和个人 发展的积极因素,也有阻碍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消极因素, 不能全盘肯定,也不可全盘否定。 • (2)对待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 判继承,古为今用。 • A、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 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 B、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 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政治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 文化是什么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2. 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3. 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4.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5.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6.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今,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7. 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答: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1. 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 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 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1潜移默化的影响2深远持久的影响4.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5.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 文化的多样性: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2.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3.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4.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5.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6. 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7. 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答:尊重文化多样性;8. 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9. 文化传播的途径:1商业活动;2人口迁徙;3教育: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4大众传媒: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10.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 传统文化的继承1 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一个民族的建筑无不体现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色彩;3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2. 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 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4. 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5.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6.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第五课文化创新1.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 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3. 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3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4. 文化创新的途径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基本途径之一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3基本途径之二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1.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包容性: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4. 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第6、7、8点组合6. 中华文化的独特性: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②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③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7. 中华文化的区域性:1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8.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9. 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1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2地位:它们都足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4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1.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灵魂;3.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民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确保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4启示与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1. 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及原因1特点: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②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2原因: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 了解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许多可喜的变化;表现满足文化需求,充实精神生活;灵活表现方式,传播文化知识;接受正确观念,提高道德素质;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2文化市场的自发性与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的忧虑现象;表现低俗趣味、新闻炒作、绯闻逸事;态度加强管理、正确引导;3. 当代人民大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什么特点及原因这对文化建设提出什么要求1当前我国文化需求的基本特点:多层次、多样化;2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是不同的;3措施和要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但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应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作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2地位:在人民大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主导作用;7. 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我们应该怎么样做1国家角度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2公民角度作为中学生,在文化中选择,需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内涵: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4. 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2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3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4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5. 如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6.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否则相反;2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即:培育“四有”公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3措施:①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重要途径;②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根本途径;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 思想道德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2.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3. 为什么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4. 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联系是怎样的1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2020年高中政治必修三重点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2020年高中政治必修三重点知识点总结(完整版)必修Ⅲ文化生活知识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内涵:2、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3、文化与经济、政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为推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作用、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4、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1)重要性: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③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提高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①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③提高文化软实力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⑤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充分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⑥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5、文化对人的影响: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注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④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2)

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1.什么是文化?文化是怎样产生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的形式有哪些?文化的力量作用?形式: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②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作用:(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的关系?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4.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对象: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特点:①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①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上的地位及作用地位及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突出原因: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的作用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会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③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及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框题一、体味文化1、文化是什么(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框题二、文化与经济、政治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核心知识点必背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九一二单元核心知识点必背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生活)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文化活动⑤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⑥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⑦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与社会)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优秀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文化对个人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必修3 《文化生活》综合复习

(1)妈祖文化影响广大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 活动。(4分)丰富其精神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 (4分)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 聚力。(2分)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 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但具有相对独立性。(4分)妈祖 文化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同时又在世代相传中保留 着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4分)社会意识对社 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妈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 积极作用。(4分) (3)挖掘妈祖文化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思想道德建 设;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 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 作用。 (答出l项得2分,答出任意两项可得满分4分。)
(1)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 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 严谨性作简要评析。(12分) (2)根据材料二,有人认为,从“文化搭台” 到“文化唱戏”,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功能认识的 深化。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 明理由。(8分) (3)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 争力的意义何在?请对制定文化强省(市)战略提出 方法论的建议。(6分)
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 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并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 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 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 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 精神家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和深远历史意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我国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五千年文明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发 展的先进文化的结晶,是维系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既总结吸收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又顺应时 代发展赋予新的内涵,使之成为“文化精髓”“兴国之魂”,是 我们党成立90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 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政治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政治必修三知识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现象的特点: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2.文化环境分类:①都市文化环境②乡镇文化环境③村落文化环境3.文化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4.文化的特征: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5.文化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6.文化力量的表现: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③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7.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8.如何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9.文化影响的来源:①特定的文化环境②各种形式的的文化活动10.文化影响人的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11.文化影响的特点:①潜移默化②深远持久12.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①丰富精神世界②增强精神力量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上所指的都是先进文化)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3.通过什么可以领略文化的魅力?①民族节日②文化遗产14.文化遗产的作用?①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②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5.文化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①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总结

必修3《文化生活》1、文化的社会作用①(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养。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③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思维方式。
(3(4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求。
(为什么:世界各民族间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的社会实践决定了文化是世界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文化是民族的。
因此,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②人口迁徙③教育④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1.含义:从本质上来说,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范围: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意识形态是指反应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反应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3.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4.影响:(1)对社会的影响: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a.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c.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d.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如同不能简单地把精神文明看作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一样,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a.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文化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个人参政和国际反霸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2)对个人的影响:a.影响的来源:①特定的文化环境②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b.影响的表现:①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c.影响的特点:①潜移默化(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②深远持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d.对人的作用/文化塑造人生:①丰富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核心知识点必背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核心知识点必背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生活)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文化活动⑤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⑥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⑦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与社会)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优秀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文化对个人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复习提纲必背知识清单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作用?【宏观上:对经济政治、综合国力;微观上:对个人】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作用】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3.文化文多样性?【表现?为什么?如何对待(态度)?】4.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含义?途径?媒介?为什么交流?如何交流?】5.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共性与个性关系】6.传统文化?【含义?表现?特点?如何对待(态度)?】7.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8.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根本途径?两条基本途径?错误倾向?】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涵:(选择题)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选择题)(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同的区域,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产品,往往是这一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
3.文化的形式: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的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1.文化的总体作用【P9】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强调经济、政治决定文化)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趋的(非同步的)。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强调文化的反作用)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C.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记关键词)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随着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B.世界围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容。
3.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1)地位和作用: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地加深,文化的经济含量日益提高,文化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措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文化对人的影响(1)来源:(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注意区分这两种表现)(3)特点:①潜移默化;(强调过程,无形中,无时不刻,无处不在)②深远持久(强调结果,经年累月,难以抹去,常考的有:习惯、习俗、三观)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的结果。
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②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4)优秀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个人的作用,记住三个层次)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2.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政治。
先进文化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3.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横向】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选择题)(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意义)?(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P31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的在要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3)只有保持文化多样性,世界文化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P33 3.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2)不同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又有自己个性特征。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具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规律。
(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原因);(3)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民族文化具有个性原因)。
(4)文化是民族的,是指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是指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1.文化传播的含义(选择题)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3.文化传播的媒介——大众(1)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真正开始面向大消失)(2)大众及其作用:现代社会中的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被称为大众。
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文化交流的含义?2. 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流?(原因+意义)(1)原因:从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多样性等角度去认识。
(2)意义:①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P37②外域文化的传入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P37③有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④有利于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推动文化创新。
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竞争力。
⑤有利于发展友好合作外交关系,增进各国友谊、互信合作。
(1)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3)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通过商贸、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1)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外域文化的传入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3)有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4)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竞争力。
(5)有利于发展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增进互信合作。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纵向】1.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表现(选择题)(1)传统习俗(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2)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3)传统文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3.特点:①具有继承性。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做题时,注意看题目里面是否涉及到具体涵的字眼)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午节、春节等)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③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1)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不断推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4)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