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总结篇一:第一节先秦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第一节先秦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中国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就好像一条长河,其源头在先秦时期。
如果说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端于夏、商、西周三代的话,那么,春秋战国时期则是教育思想发展的高峰期。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的巨人和经典名著,此时,学前教育思想正处于“萌动发越”之中。
一、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出现了政权下移的历史潮流。
天子的威望一落千丈,其统治权力逐渐转移到诸侯手里,以后又渐渐转移到大夫甚至陪臣手中。
伴随着政权下移的潮流,同时又出现了文化教育下移的现象。
过去文化教育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形成所谓“学在官府”的局面。
随着政权的下移,许多宫廷中的文化人纷纷走出宫廷,流落到民间。
他们带走了大批图书典籍,在民间传播文化知识,这样就打破了长期以来统治者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过去老百姓无权享受的教育,开始向广大的平民阶层敞开了大门,于是就出现了官学衰废,私学兴起和“百家争鸣”的局面。
私学的产生,赋予了教育新的内涵,使它具有新的特点和意义。
私学一经产生,就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它很快就遍及华夏大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私学产生以后,其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在私学教师周围往往聚集着一批批门徒,形成一个个学派。
到了战国时期,学派越来越多,出现所谓“诸子百家”。
当时各家各派都有私学,如儒家的孔子有弟子三千,其私学在春秋时规模最大,成就最突出.影响最深远,因而最具有代表性;儒家的孟子“从者数百人”;墨家的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道家的田骈有徒百人;等等。
当时只要在社会上小有名气,就有人来拜师求教,可见私学之兴盛。
各派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在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展开争论,出现“百家争鸣”的生动景象。
对先秦思想的总结
对先秦思想的总结先秦思想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的一个时期中的思想体系。
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涌现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者和思想传统。
先秦思想以其丰富的内涵、多样的面貌和独特的价值观念,为中国后世的思想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先秦思想的大致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周朝以前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法家兴起。
周朝以前的思想主要是由宗教信仰和传统礼制的观念构成。
这个时期主要有巫教、祖先崇拜和宗庙祭祀等神秘宗教信仰。
同时,人们还相信天命思想,即认为国家的命运和君王的政权是由天命所决定的,君王必须合乎天命,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此外,周朝也有许多记载历史和政治知识的经典文献,如《尚书》、《诗经》等,这些文献对后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先秦思想发展的高峰期,这个时期出现了诸多学派和思想流派。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
儒家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个人修养与道德规范,提倡仁爱、忠诚和孝道等传统价值观念,被後世奉为圣人。
道家主张追求自然之道,强调无为而治,提倡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墨家则强调爱与利的理论,主张普遍的人道主义,反对奢侈和不义。
法家则注重政治制度和法律的整治,认为制度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强调严酷的法律和管制。
名家则注重辩论和争议,提倡言辞之学。
这些学派相互之间争论不断,在思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各自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和学术体系对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教育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支柱。
道家的思想强调自然和宇宙的运行方式,对后世的哲学、宗教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家的理念强调目标的追求和人道主义,成为后世伦理学和社会思想的重要来源。
法家的制度和治理观念为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法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名家的思考和争鸣为中国学术和辩论风气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先秦的思想文化总结
先秦的思想文化总结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孕育时期。
在这个时期,儒家、道家和墨家等诸多思想流派相继兴起,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后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从政治、哲学、伦理道德、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先秦的思想文化进行总结。
先秦时期的政治思想主要以儒家学说为主,儒家关注人的政治伦理,主张君主专制。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倡仁爱、忠诚、礼貌、孝道等伦理道德观念。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德治国,才能使百姓心悦诚服,国家才能有和谐稳定的政治秩序。
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政治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学派则主张无为而治,提倡放弃规范和行为准则,追求自然,反对人为的权力干预。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顺应自然,不争不抗,将政治权力和社会规范看作是人为的束缚,强调个人的内心修养和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墨家学派则强调兼爱和平等的伦理理念,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以兼爱和不求回报的精神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认为只有通过互帮互助和平等的相处,才能达到社会的最终目标。
在哲学思想方面,先秦时期也产生了众多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学说。
除了儒家、道家和墨家之外,还有名家学派、法家学派等。
名家学派强调辩论和辩证的思维方式,韩非子是此派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关注政治权力的实际运作和社会道德的实际效果。
法家学派则强调法治和权力的合法性,主张以法律和政策来规范社会,实现社会的治理和秩序。
李斯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治和经济措施,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实用主义思想的代表。
在伦理道德方面,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也有丰富的思考和探索。
除了儒家的仁爱、忠诚、孝道等观念之外,墨子提倡的兼爱非攻也提供了一种新的伦理准则和社会关系的理念。
道家强调的无为和追求自然也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道德观念的伦理建构。
关于教育方面,儒家思想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倡重视教育,认为只有通过教育能够培养人的德性和道德品质,并将其应用到政治治理中。
先秦各家思想总结评述
先秦各家思想总结评述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涌现出了多种思想流派。
这些思想家对于人生、社会、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见解和理论。
以下将对先秦各家思想进行总结评述。
儒家思想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以孔子为代表。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修养和品德的培养,主张“仁爱”和“中庸”,主张尊孝、尊师重道、忍人以及民主、平等的思想,认为通过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即关注和关爱他人,强调伦理与道德的规范,对于中国社会及其教育文化影响深远。
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在哲学上强调非行动、无为而治、自然而道。
道家思想主张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内在的真理,主张追求“道”的境界,通过无为而治、无欲而达到心灵的平静与自在。
与儒家的“以仁爱为核心”的思想相比,道家强调人的自由和个性,强调在无为中寻找真理和智慧。
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和以利论,主张以兼爱为核心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公平,同时强调以利为基础的道德规范。
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相比,更加强调实际利益的追求,认为兼爱是为了达到最大的利益。
墨家对儒家的“仁爱”提出了批判,但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相对较小。
法家思想以韩非子为代表,强调法制和权力的建立与规范。
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以权力的约束和规范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法家思想认为通过法制的建立可以减少人情和个人偏见的影响,并达到公正和有效的治理。
在中国历史上,法家思想在秦汉时期得到了推崇和实践,对中国的法律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名家思想以名家为代表,主张辩证思维和论证的重要性。
名家思想主张通过辩证的思考和论证,来处理复杂的问题和争议,并追求真理和智慧。
名家强调知识、学问和理论的重要性,对于中国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先秦各家思想在不同的方面都对中国的哲学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儒家思想注重伦理道德,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道家思想强调自由和无为,追求心灵的平静和智慧;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和以利为纲;法家思想注重法治和权力的规范;名家思想强调辩证思维和知识论证。
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二)、私学的兴起在教育史上的意义和作用
中国的“士”阶层是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激流 中出现的。它的历史使命主要是在文化学术下移中 起桥梁和先锋作用。可以说“士”阶层的崛起、私 学的产生、文化学术下移是三位一体的。最后形成 了诸子百家。
私学兴起对教育发展所起的作用:
(一)兴起了自由讲学之风
私学是专门的教育场所,这就打破了政教合一、 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教育成为一种
2、新兴的“士”阶层的出现。 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
进了社会内部发生了新的分工,即体力
劳神财富的单纯的脑力劳动者,出
现了“士”的阶层。
早期的齐桓公用管仲,秦穆公用百里奚,乃至后来的商鞅、孙膑、吴起、苏秦、 张仪,都是由“士”出身的显赫一时的权臣。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 个霸主。百里奚,虞国灭后沦为奴隶,被秦穆公用五张羊皮赎出,成为辅佐秦 穆公称霸的贤臣。吴起,战国初军事家,使魏国成为当时的强国。孙膑,军事 家,指挥齐军打败了称雄一时的魏国。苏秦,战国后期政治家和外交家,倡导 六国“合纵”抵御秦国,一时大有成效,曾佩挂六国相印。张仪,倡导各国分 别与秦国“连横”,瓦解了六国的“合纵”,使秦国最终占据了绝对优势。
(一)官学衰废的原因
1、首先是因为天下动乱。春秋时期诸 侯国之间的战争,诸侯国内部争夺统治 权的内乱,连年不断。各国统治者主要 关注的是如何维护生存、扩大势力,无 暇顾及教育,不论国学或乡学都难于维 持,日趋衰废。
2、旧有的教育失去了价值。
由于周王室已无力控制天下,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
商业;也有人从事私人讲学,传授文化知识,从此中
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士。他们
游学各国,思想活跃,为中国古代学术领域百家争鸣
《学记》全文及翻译
《学记》全文及翻译《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深刻,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学记简介:《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
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
《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重视因材施教。
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
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
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
《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
提出尊师的思想。
历史地位:《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
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
《学记》是以《大学》为其政治基础,以《中庸》为其哲学基础的。
《学记》全文虽然只有1230个字,但却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认真地研究、借鉴。
《学记》全文及翻译
《学记》全文及翻译《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深刻,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学记简介:《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
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
《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重视因材施教。
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
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
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
《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
提出尊师的思想。
历史地位:《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
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
《学记》是以《大学》为其政治基础,以《中庸》为其哲学基础的。
《学记》全文虽然只有1230个字,但却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认真地研究、借鉴。
先秦时期思想文化的总结
先秦时期思想文化的总结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时期,它孕育了众多的思想家和学派,对后世的哲学、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五个方面对先秦时期思想文化进行总结。
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传统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儒家强调孝道、仁爱和礼仪,认为这些是维持社会秩序和和谐的基石。
儒家思想注重个体的修身养性,主张通过学习典籍和师长的指导来塑造个人品格。
儒家的思想家有孔子、孟子等,孔子强调人伦关系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主张君子的德行可以影响社会的风气。
而孟子则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认为政府应当以民生为重,推崇民主的治理方式。
道家思想是另一重要的思潮,它强调返璞归真和自然无为而治。
道教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非攻和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庄子则进一步发展了道家思想,他主张人应当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超越人世间的善恶和得失。
他的主要作品《庄子》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一。
墨家是先秦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与儒家、道家并称为“三家”。
墨家强调兼爱、非攻和公平正义,主张所有人应当平等地分享资源和财富。
同时,墨家也提出了一种工匠伦理,主张人们应该劳动、奉献,以造福社会。
尽管墨家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同,但其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仍然有重要影响。
法家思想是另一重要的思潮,与儒家、道家等思想形成鲜明对比。
法家强调法治和积极的国家统治,注重对人们的约束和管理。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主张国家应当通过法律制度进行管理,强调法治的重要性。
他的理论对推动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名家思想是先秦时期的另一重要思潮,代表人物有荀子等。
名家主张人性本恶,认为人只会追求个人利益,社会需要政府的强力统治来维持秩序。
他们强调君主的权威和统治的合法性,主张政府应当采取强力手段来防止社会动乱。
综上所述,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非常丰富多样,有儒家强调道德、仁爱和礼仪,道家追求无为而治,墨家主张兼爱和公平正义,法家注重法治和国家统治,名家强调政府的权威和统治的合法性。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总结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总结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体系,是中国古代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国教育的基础。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仁”,儒家强调人的修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仁者爱人”,“仁者爱人,天下一家”。
“仁”是一种道德的修养,具体包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辈、爱护子女等。
儒家认为,只有具备仁的品德才能实现人的完善,才能建立和谐的社会。
儒家还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群四个方面的内容。
德是首先要培养的,儒家认为“德者本”,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德才兼备。
智则是要培养人的知识和智慧,使人跻身于知识的殿堂,成为有思想的人。
体则是要培养人的身体素质,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人健康长寿。
群则是要培养人的社交能力,儒家认为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在社会中健康成长,才能彼此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儒家教育强调教育的方法和要求,强调教育要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
儒家的教育方式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相长,师生相长;二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三是注重实践,学以致用。
儒家强调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进步。
儒家教育思想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成为一个德、智、体、群全面发展的人。
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有深刻的影响。
儒家教育思想注重教育的德育功能,儒家认为德育是教育的核心。
儒家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途径。
儒家教育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强调学以致用,儒家教育中的经典诵读、实践活动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尽管儒家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已经逐渐淡化,但其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仍然不可忽视。
儒家教育思想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儒家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也非常重要。
先秦各派思想内容概括总结
先秦各派思想内容概括总结先秦各派思想内容概括总结如下: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以“仁爱”为核心,提倡以仁、礼、义为基本准则的道德伦理体系。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人应该恪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并关注公共利益。
儒家追求和谐的社会秩序,并通过教育和仁爱之道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个体的成长。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个体与整体的统一,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道家认为人应该追求道的境界,放弃功利和欲望,通过跟随道的方式活得自由和自然。
道家不强调社会秩序和规范,而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倡自我修养和自我的宁静。
3.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和“非攻”,提倡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秩序。
墨子认为人应该兼爱,关心他人的利益,并反对战争和暴力。
墨家主张消除差异,追求平等,通过非攻的原则来实现和平。
他们反对太过强调家庭和国家,主张超越界限,实现普世的兼爱。
4.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强调法制和秩序的重要性,追求强权政治和权威主义。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必须通过法律和刑罚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法家主张集权的国家统治,以维持国家的稳定和秩序。
5. 名家思想:名家思想主张以言辞和辩论为中心的政治活动,追求个人的名誉和权力。
名家强调辩论的技巧,主张以辞令来实现个人的成功和权力的争夺。
他们重视言辞的艺术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追求在政治舞台上的声望和名望。
6. 兵家思想:兵家思想注重战争和军事的智慧,强调战略和统一的指导原则。
兵家主张通过战争来实现国家的利益和统一,认为战争是维持国家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手段。
以上是先秦时期的六大思想流派的内容概括。
这些思想体系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为后世的哲学和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总结
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总结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时期,儒家教育思想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儒家教育思想以培养君子为目标,强调道德品质、礼仪规范和学问知识的培养,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将从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特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集中在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等方面。
首先,儒家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君子。
君子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操守,他们以仁义为核心,尊重礼仪,关心社会公益,勤学好问,广泛涵养。
其次,儒家教育的对象是读书人士。
儒家认为只有读书人才有资格接受教育,他们是能够理解儒家经典并实践其中理念的人。
第三,儒家教育强调方法和内容的有机结合。
儒家提倡“三纲五常”的教育方法,即强调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以及仁、义、礼、智、信等德行的培养。
儒家教育思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等方面。
首先,儒家教育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
儒家认为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道德修养、知识学习和文化涵养的共同努力。
其次,儒家教育强调以德育为首位。
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的引导和规范来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认为只有内心的道德完善才能改善社会风气和个人境遇。
第三,儒家教育追求“仁者,人也”之境界。
仁是儒家教育的核心观念,儒家认为通过仁者的修养和行为可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此外,儒家教育追求“古为今用”的教育原则,即以古代圣贤的思想和经验为基础,服务于当代社会。
儒家教育思想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儒家教育推动了社会的道德规范化和道德素养的发展。
儒家教育强调仁爱、和谐、公正等道德原则的培养,对社会风气的改良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次,儒家教育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尊重,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第三,儒家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儒家教育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学问的修养,为社会提供了众多的治国安邦之才,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内容,特征及当代价值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内容,特征及当代价值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提出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通过负责任的教育,以“以德治国”的理念为指导,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安定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在这里,笔者将从内容、特征和当代价值等方面,讨论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内容、特征及其当代价值。
一、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内容首先,儒家教育思想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德行”和“讲学”两个方面,即“以德治国”和“教学相长”。
儒家把以德治国视为一切活动的核心,倡导学习“节义”“无忿无悔”,即把“仁”、“礼”、“义”、“和”等改善民生的社会关系的伦理素养作为治国理念的核心,以增强民生福祉。
此外,儒家教育思想还强调“教学相长”,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中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特征其次,儒家教育思想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以孝悌心为中心。
儒家教育思想以“孝悌心”为教育的核心,认为以孝道培养孩子,可以把他们培养成有孝心、有悌心、有智慧的人。
(2)重视道德教育。
儒家强调以“道德”为治国依据,把道德教育作为培养新一代的核心,强调必须教育孩子有中庸之道、节义之心。
(3)重视文化教育。
儒家强调以文化教育为基础教育,以“读书以礼”为理念,以“四书五经”为具体教学内容,在文学、礼乐、乐府等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学识,全面提高他们文化素养。
(4)强调实践教育。
儒家强调以实践教育为指导教育,强调要教育孩子有勤奋、有创新能力,把实践教育作为提高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三、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最后,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积极价值参考。
(1)以“以德治国”理念为指导,倡导把以“道德”为改善社会人际关系的中心,使每个人认识到责任和义务,把道德作为一种选择,进而改变国家社会发展的方向,实现“以德治国”的理想。
(2)以“以人为本”为指导,重视学生本身的特性和兴趣,充分尊重知识的自由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激发和自学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动手能力,推动人的教育和社会的发展。
先秦教育者的教育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有:一、有教无类二、因材施教三、学思结合,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学思结合,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
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
四、为人师表,树立教师的典范(1)学而不厌。
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2)温故知新。
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知道解决的办法。
(3)诲人不倦。
(4)以身作则。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
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化学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教学相长。
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
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
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自己。
孟子认为教育`在于培养"君子"、"圣贤"及"大丈夫"。
孟子继承了孔子所提倡的"自省"、"克己"、"过则勿惮改"等思想,并且在其性善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这些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同孔子不一样`一样的是,孟子提出`"明人伦",所谓"明人伦",就是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亦称为"五伦",代表着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荀子提出”性恶论,但他认为教育可以改变自己的恶性,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兼士”,实现“贤人政治”,从而成为君子乃至圣人。
教育要做到:(1)积累在荀子看来,无论是知识还是道德,都是由于积累而成的。
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总结先秦时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对于后来的教育传统和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
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四种主要思想流派,每一种思想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教育观念和目标。
本文将从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四个方面对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进行综述。
儒家教育思想是先秦时期最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想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性教育。
儒家强调以仁为核心的教育,即通过教育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使其具备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儒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使其成为德才兼备、能够负责任的社会人士。
儒家注重经典的学习和传授,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倡导“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即通过学习和修养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贡献社会。
墨家教育思想起源于墨子的思想体系,其核心思想是普及教育、平等教育和利他主义。
墨家主张普及教育,不分贵贱、富贫地给予人们相同的教育机会,追求人人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墨家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们的实用能力,强调实践教育和技能培养,倡导“明明德于天下”和“惠民、利民”的教育理念,旨在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道家教育思想以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为代表,其核心思想是自然主义、物我一体和自由发展。
道家强调自然的无为而治,主张追求道的境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思想注重培养人的心性修养和独立思考能力,倡导个体主义和自由发展,提倡“无为而治”和“无欲则刚”。
道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们的自由意志和独立思考能力,追求自我完善和心灵自由。
法家教育思想以商鞅的思想为代表,其核心思想是积极有效的教育管理和强化道德纪律。
法家教育强调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倡导强制教育和纪律管理。
法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们的服从精神和纪律观念,倡导“以法治教、以法治学”的观念,认为只有通过教育的法律化和制度化,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总的来说,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关联和交叉影响的,每一种思想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教育观念和目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如人的自我修养、国家社会的发展和实用性教育的重要性。
先秦时期的教育体系与思想传承
先秦时期的教育体系与思想传承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萌芽期。
在先秦时期,教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世的思想传承影响深远。
本文将从教育体系和思想传承两个方面来探讨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思想发展。
一、教育体系在先秦时期,教育主要由家庭教育和传统学校教育两部分组成,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培养了当时的人才。
家庭教育在先秦时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其目的是培养子女的德行和道德修养。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孔子和学生的对话,展示了孔子对于品德教育的重视。
孔子认为,“为政以德”,他强调培养学生们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合格的君子。
这种思想观念在后来的时代中一直延续下去,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家庭教育外,先秦时期的传统学校教育也不可忽视。
传统学校教育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小学和大学。
小学的内容包括乐律、礼仪、音乐和书法等基础课程。
大学则是进行思想和哲学上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论素养。
孔子的弟子们成立了儒家学派,孟子也成立了自己的学派,这些学派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教育思想。
二、思想传承先秦时期的思想发展是中国古代哲学繁荣的起点,各种思想流派相互渗透、交流并不断发展壮大。
儒家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仁”和“礼”。
儒家强调个体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主张实践中的仁爱与情感,从而追求社会和谐。
这种思想在后来的时代中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是另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其核心思想是“道”。
道家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越世俗的境界。
道家注重个体的内心修养和思想上的启迪,对后来的文化和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家则以其独特的思想立场和坚持自身价值观而闻名。
墨家提倡兼爱和非攻,反对战争和暴力。
墨家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对后来儒家和道家的互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先秦时期的教育体系和思想传承密不可分。
教育为思想传承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和条件,而思想的发展又推动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先秦时期思想知识点总结
先秦时期思想知识点总结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孔子、老子、孟子等众多思想家和学派相继出现,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起点。
下面将总结先秦时期思想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仁义礼智信”的人伦道德观。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人道主义,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孔子的学说强调了家庭伦理和道德规范,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伦理体系。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他提出了“无为而治”的观念,强调自然的无为而治和返本归真的境界。
老子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安放。
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和个人修身观念,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三、墨家思想墨家思想以墨子为代表,他强调兼爱和反对战争。
墨子提出了“兼爱”原则,主张人们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构建和谐社会。
他积极倡导以宽容、博爱和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反对以武力争夺利益,对于宗教信仰的传播和和合共事有一定影响。
四、名家思想名家思想以名家为代表,他们强调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提出了“名实”,即名义和事实要相符合。
名家注重实践和应用,主张追求实际效果和符合现实情况的方法。
他们主张明辨是非,识别真伪,讲求个人的生存和成功,对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有一定的影响。
五、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以韩非子为代表,他强调法治和权力的稳定。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主张通过法律和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
韩非子提出了“法者国之大权”,通过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治理。
法家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体现很深,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理念。
以上是先秦时期思想的几个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除了以上提及的思想家和学派,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思想和学说,如阴阳五行学说、纵横家思想等,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先秦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先秦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先秦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一、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广收门徒,号称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为继承、发展和传播古代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教育对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教育主体:孔子是中国第一个以教育为职业的人教育目的: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内容:(一)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最主要的内容是“仁”。
(二)文献知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春秋》包含了孔子的社会政治理论,是孔子对学生进行政治和历史教育的教科书。
(三)体育锻炼孔子除教授书本知识外,还以一些技艺为教育内容。
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射”和“御”即属此类。
“射”是射箭,“御”是驾车,都是当时上层社会对士阶层的要求之一。
教学方法(一)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因材施教(三)善于启发循循善诱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
(四)教学相长孔子言:“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学习方法孔子认为学习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将学习过程大致分为七个阶段: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辩、时习和笃行(子曰:“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与“闻一知十”、“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墨子的教育思想墨子,名翟,鲁人,生卒年不详,春秋战国之际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门下弟子众多,俨然一个宗教政治团体,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教学活动(一)教育作用墨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
中国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
二、孟子的教育思想 ㈠孟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思想 孟子(约公元前372一公元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 山东邹县),生于贵族家庭,父亲早死,由母亲抚养教育成人。相传 他的母亲教子有方,为了改善他的成长环境,曾三次迁居,并曾引 刀断织来训诫他读书,要他有恒心。孟子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 徒,一生崇拜孔子,以学习孔子为志愿。他说:“乃所愿,则学孔 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子思孟子之学,后世称为“思孟学 派”,是儒家的唯心主义学派,成为儒家学派的“正宗”。孟子被 认为是孔子思想的嫡传,封建统治者尊称他为“亚圣”。
2)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按朱熹的注解:“愤者,心求通而 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 辞。”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 引发,“开其意”、“达其辞”。他还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 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 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也就是说,教 师既不要“失人”,也不要“失言”,教学应“当其可”。
5、关于教师的论述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 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 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他走到哪里,学到 哪里,而且“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他还说:“三人 行,必有吾师焉。”(《论语·述而》)直到晚年,仍在勤奋学习,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 而》)。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 语·述而》)。《孟子·公孙丑上》载:“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 ‘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自己堪称“诲人不倦”的典范。
中国教育思想史概要
中国教育思想史概要第一章先秦教育思想一、孔子教育思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研究孔子的主要材料是《论语》,其次是散见于《左传》、《礼记》、《孟子》、《荀子》等书中的言行记载。
孔子的办学方针是“有教无类”,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蛮夷,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力。
这就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格局,使教育普及于平民。
孔子极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孔子重视教育对个人的培养作用,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因而主张早期教育,“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大戴礼记·保傅》)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能“修己以安百姓”(《宪问》)的君子。
这种人德才兼备,既“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又能治千乘之国,能长千室之邑。
孔子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两方面。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行、忠、信皆属德育,文即文化典籍,亦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后世称之为经典的著作。
孔子重视道德教育。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其道德教育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加强道德认识。
孔子强调要知德、知礼、知仁,并通过人物评品等方式来确立学生的道德信念。
其次要培育道德情感。
他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还将诗、礼、乐等作为培养情操的材料:“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最后是落实道德行为。
他强调“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述而》) 要求士子视听言动都应合于道德规范,“造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 孔子的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有四点:一是立志守恒。
教导弟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卫灵公》),把自己锻炼得坚贞不屈,“磨而不磷”,“涅而不淄”(《阳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总结篇一:第一节先秦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第一节先秦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中国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就好像一条长河,其源头在先秦时期。
如果说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端于夏、商、西周三代的话,那么,春秋战国时期则是教育思想发展的高峰期。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的巨人和经典名著,此时,学前教育思想正处于“萌动发越”之中。
一、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出现了政权下移的历史潮流。
天子的威望一落千丈,其统治权力逐渐转移到诸侯手里,以后又渐渐转移到大夫甚至陪臣手中。
伴随着政权下移的潮流,同时又出现了文化教育下移的现象。
过去文化教育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形成所谓“学在官府”的局面。
随着政权的下移,许多宫廷中的文化人纷纷走出宫廷,流落到民间。
他们带走了大批图书典籍,在民间传播文化知识,这样就打破了长期以来统治者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过去老百姓无权享受的教育,开始向广大的平民阶层敞开了大门,于是就出现了官学衰废,私学兴起和“百家争鸣”的局面。
私学的产生,赋予了教育新的内涵,使它具有新的特点和意义。
私学一经产生,就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它很快就遍及华夏大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私学产生以后,其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在私学教师周围往往聚集着一批批门徒,形成一个个学派。
到了战国时期,学派越来越多,出现所谓“诸子百家”。
当时各家各派都有私学,如儒家的孔子有弟子三千,其私学在春秋时规模最大,成就最突出.影响最深远,因而最具有代表性;儒家的孟子“从者数百人”;墨家的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道家的田骈有徒百人;等等。
当时只要在社会上小有名气,就有人来拜师求教,可见私学之兴盛。
各派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在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展开争论,出现“百家争鸣”的生动景象。
在“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开创性地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方针,打破了长期以来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而他的“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是对“天命论”和“血统论”的有力冲击;他所主张的“学而优则仕”的选官标准,则是对贵族世袭制度的否定。
孔子关注人事、倡导人本、重视人伦的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核心。
孔子以后,儒家一分为八,但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和苟子两派。
孟、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以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
孟子主“性善”,重仁义,明人伦,强调“存心养性”,以塑造完美人格;荀子主“性恶”,重礼法,讲规范,强调“化性起伪”,以学为“圣人”。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儒家传授“六艺”,重视古代文化典籍的学习,提倡启发式教学,注意学、思、行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发掘不同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
从战国晚期至汉代逐步成书的《礼记》,则对儒家教育思想作了全面的概括与总结。
墨子开创了墨家学派,他反对儒家以宗法等级制为基础的“礼乐”教育,主张以“爱利万民”为出发点,通过“兼爱”教育,以实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目标。
墨家以培养具备“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兼士”为宗旨,特别注重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学习,强调主动、实践、创造的教学方法,形成有别于其他派别的独特个性。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尖锐地批判了儒家的礼教,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倡导自然主义教育,反朴归真,遵循“为道日损”的原则,行“不言之教”,以培养超凡脱俗、自然无为的理想人格。
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他重法轻德,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强调以奖惩手段强化法制观念,从而培养“明法”、“行法”的人才,首开法制主义教育之先河。
总之,各派在其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教育理论。
儒家尚理性,讲实用,倡启发;墨家重实践,讲功利,求创新;道家尚自然,崇直觉,重体悟;法家尚统一,贵法制,重赏罚。
在“百家争鸣”中,各派既互相批判斗争,又互相吸收融合,其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早期的儒、墨、道、法,到了战国末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而由于儒家思想特别具有包容性,它善于从各家思想中吸纳有益的成分,故不断丰富与完善,逐渐形成令各派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它对于巩固封建统治具有特别的价值,因此,两千多年来始终在思想上占据统治地位。
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造就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上,这是一个极其辉煌的时代,整个封建社会中出现的思想,大都可以在这一时期找到源头。
先秦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大多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不少符合教育规律的主张,其中包括学前教育的一些有价值的观点,这些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可以说,先秦诸子是在同一个历史条件下,在相互的论辩中,共同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周易》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周易》原本是我国上古时代一部预测吉凶祸福的占卜用书,后经西周文王和周公等人的整理、注疏,使其蕴涵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再经孔子的研究与传播,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文献。
《周易》虽是一部哲学著作,但也含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包括儿童教育思想。
(一)提倡早期教育《周易·序卦》云:“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
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
”万物刚诞生的时候都是蒙昧无知的,此时尤其要注重养育。
对于人类来说,养育不仅要满足儿童身体发育的需要,更要满足他们精神成长的需要,所谓“蒙以养正,圣功也”。
童蒙时期要以正道教育培养儿童的优良品德,这是圣人教化之功。
“象日:山下出泉,蒙。
”《蒙》的卦象为坎下艮上,艮为山,坎为水。
从卦象上看,就好似山下流淌出的泉水,它使万物萌发滋长。
然而泉水始流,无所顾忌,若不加以引导,任其乱淌,则会泛滥无归。
由此引申到人类社会,儿童在其生长过程中,要及早进行教育,以防止蒙昧无知的孩童误人歧途。
故“君子以果行育德”,即君子如果理解了这一卦象,就应当果断地采取措施,及早养育德行,以实现“蒙以养正”之功。
(二)重视家庭教育《周易》的64卦中有一卦叫《家人》,孔颖达疏日:“明家内之道,正一家之人,故谓之家人。
”可见《家人》主要是讲通过家庭教育,使一家人明正道,即“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女主内,男主外,男女各尽其责,各守其道,以实现“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就是说父母子女,兄弟夫妇,各尽其本分,那么家道就正了,家道正“而天下定矣”。
《家人》的卦辞说:“家人,利女贞。
”家人是利于女子守正道的。
王弼注日:“家人之义以内为本,故先说女也。
”由此可知,妇女在家庭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她们承担了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
家庭教育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周易》主张家教宜严勿宽,所谓“家人嘀嘀,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严厉的家教虽令人恐惧,却并未失道;而家教过宽,虽妇人孩子皆欢乐,但却失去家中应有的规矩和要求,这不利于儿童德性的成长。
所以,孔颖达说:“治家之道,在初即须严正立法。
”《家人》的卦象是离下巽上,离为火,巽为风,故“象日:风自火出,家人。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在自然界中,火能生风,因为火能造成气压的变化,气压变化则风生,风生则生物随之而动。
家庭教育要如同自然中的风那样,教育者当以自己模范的言行去引导儿童,使其随风而化。
(三)尊重儿童的自主性《周易·蒙》卦辞云:“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就是说,在儿童教育中,不是我去求童蒙,而是童蒙来求我。
孔颖达疏日:“明者不求于暗,即匪我师德之高明往求童蒙之暗;但暗者求明,明者不咨于暗,故云童蒙求我也。
”他告诉我们:作为教育者,不要去求儿童来学,要让儿童主动地求学。
这就提出了又一个教育原则,即培养儿童学习的主动性。
教育者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知识储备与心理需求,尊重他们的学习愿望,发挥他们自觉、主动的积极精神。
这一主张体现了师生相互尊重的思想。
一方面,学生要尊重教师,主动向教师求教;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在他们有了求知的愿望之后,便积极加以引导。
这种观点成为后世儒家教学思想的理论先导,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思想,以及《礼记》中的“礼闻来学,不闻往教”,“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的主张,可以说都源于《蒙》卦。
由此可见《周易》对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三、《礼记》中的学前教育思想《礼记》是一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相传孔子从西周礼制中选择若干士人应遵守的规范,编成《士礼》17篇。
后经孔门后学的解说与传授,内容不断丰富,至汉代礼学著作已达131篇(据《汉书·艺文志》著录)。
汉宣帝时,礼学名家戴德从当时礼学文献中选择85篇,编成《大戴礼记》,其侄戴圣则选定49篇成《小戴礼记》,亦称《礼记》。
至唐代,《小戴礼记》列入《五经》,其地位便大大超过《大戴礼记》。
《礼记》不仅阐释了先秦儒家的礼教思想,而且对我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也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蕴涵的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可供我们学习与借鉴。
《礼记》中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儿童教育的起点是胎教我国古代就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那么早期教育应当从何时开始呢?《大戴礼记》提出:从胎教开始。
它认为:妇女怀孕后,从饮食起居到视听言动,都要遵礼而行,要做到“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
即站与坐均要端正,独处时不要放纵自己,即使生气也不可骂人,此“胎教之谓也”。
后人对此加以阐释,如清代王聘珍著《大戴礼记解诂·保傅》中写道:“古者妇人孕子之礼,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
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
诵诗,道正事。
如此则生子形容端,心平正,才过人矣。
”妇女怀孕之后,一切言行举止都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即去恶从善,去邪从正。
这样生出的孩子才会相貌端庄,心术端正,才华过人。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孕妇的一举一动都会对腹中胎儿产生影响。
因此,“任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也”。
文王的母亲太任在孕育文王之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起恶言,故君子谓大任为能胎教也”。
胎教是指孩子出生之前的教育,它是人类教育的起始阶段,它通过为胎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发育环境来促进其健康成长。
它体现了“正本慎始”的中国文化传统,为了让孩子将来得到良好的发展,要从源头上重视教育,即在生命刚刚形成之时,就要为他创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否则,如果在源头上出了差错,将来问题就大了。
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婴儿出生后,要进行多种礼仪活动,以体现对早期教育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