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学·小学)
《小学教育学》课件第六章教育的组成部分
01
02
03
STEM教育
整合科学、技术、工程和 数学等领域知识,培养学 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艺术教育
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 艺术形式,培养学生审美 能力和创造力。
综合实践活动
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 务等活动,提升学生实践 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传统教学方法回顾
讲授法
教师主导,通过语言传授知识技能。
《小学教育学》课件第六章教 育的组成部分
CONTENTS
• 教育基本概念与功能 • 学校教育系统构成 • 课程设置与改革趋势 •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 评价制度及改革方向 • 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策略 •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资源整合 • 总结:构建完善小学教育体系
01
教育基本概念与功能
教育定义及目的
问答法
演示法
教师展示实物、模型等,帮助学生直 观理解。
师生互动,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多媒体教学
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设 备展示教学内容。
网络教学
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教学、 资源共享。
教学软件
利用专业软件辅助教学, 如智能题库、在线测试等。
启发式、探究式等新型教学模式
启发式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 其独立思考能力。
和任务。
按办学性质划分
包括公办学校、民办学校 等,不同性质的学校在办 学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
存在差异。
学校特点
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历 史背景、文化传统和办学 理念,形成各自的教育特
色。
学校组织结构及职责划分
学校管理层
包括校长、副校长等,负责制定学校发展 规划、管理制度和重大决策。
7第六章 课程及其改革
课程及其改革
学校课程主要规定学校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只有 确定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进而才能考虑教 得怎样、学得怎样,由此也才能考虑学生发展如 何。自从制度化教育产生以后,课程内容一直是 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成为学 校教育改革的关键,这在当代社会尤为如此。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隐性课程举例: 校园建筑 服饰 师生关系 课程表 教科书等 学校的传说、故事、英雄人物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doc
(四)综合课程 1、概念: 由某些相邻或相近的学科合并在一起形成的课程。主要 类别有广义课程、融合课程。 广义课程: 一译“合科课程”。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 欧美一些国家,现不同程度地流行于世界各国。可分为两类: (1)一些国家的小学课程和部分初中课程均由相对综合 的科目组成。如小学和初中的社会包括公民、历史、地理等 内容;小学自然和初中理科包括生物、化学、物理等内容。 (2)是一些国家的高级中学和高等学校所设的自然科学 基础(理科各系),社会科学基础(文科各系)均由两门或 两门以上的科目组成。这些科目仍属学科课程,但每一门科 目的领域广阔,具有综合性。 融合课程:由若干相关的学科组成的一种新学科。如将 自然科学的某些领域,如地质、气象和地理合并,组成一门 新科――地学(地球科学);将若干不同的历史科目结合形 成一门世界历史学科。
几点认识
丰富的课程资源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学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
课程论:是关于课程的理论。 存在形形式式关于课程的理论流派,如: 经验主义课程论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存在主义课程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中小学课程主要探讨: (1)要实现中小学的目的、任务,应规定哪些教学内容 (即哪些课程?这些课程中包含哪些内容?它们的深度和广 度如何?等等); (2)应当怎样安排、编写教材内容来提高教学质量(如 各门课程间的联系、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应如何按教学规律 来编写?等等)。
教育学基础第六章 -课程
一、课程目标
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筛选法
书面征求有关 人员的意见
依次选出若干 项最重要的课 程目标
预定若干 课程目标
再进行汇总
根据统计的结 果来确定名次 靠前的若干项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参照法
通过参考历史上的课程目标和其他国家的课程 目标,并根据本国国情和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 符合本国情况的课程目标
04
三、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核心课程
类型
国家课程&校本课程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三、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 的基础。
学科课程有两大理论基础: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学科课程的优点在于,它比较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 其缺点在于,它较少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而把每一门学科看 成是与其他学科互不关联的实体。
经验主义课程论
以杜威为代表人物
主张课程要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与儿童的生活相沟通,理 想的课程应该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其内容不能超出儿童经 验和生活的范围,并考虑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课程的组织应该考虑到心理发展的次序,以利用儿童现有的 经验和能力。
强调实践活动,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精心设计 和组织课程,重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有利于培 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的
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
编排
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 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
二、课程内容
01
教材是学生在 学校获得系统 知识进行学习 的主要材料
03
根据课程计划对 本学科的要求, 分析本学科的教 学目标、内容范 围和教学任务
最新六章初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学程序,要么集体上课要么小组或个人完成教师为他们设计、 规定的任务。 第二师生的活动必须服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并结成一定 的搭配关系。 第三教师和学生以这种程序和搭配关系共同活动,直接和间接 地相互作用。 第四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包括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 段和教学程序步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集结和综合。
班级授课形式
小组教学形式
3)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发挥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积极性。
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中能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活动,不仅在 时间上给予保证,而且在空间上也能给予保证。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几个观点: 1、坚持以班级授课为基本形式,以新的组织形 式弥补班级授课之不足。 2、主张彻底打破班级,年级界限,寻求全新的 教学组织形式。 3、主张以班级为基本形成,但分班依据不应是 年龄,而应是能力、兴趣、学习成绩。 4、应从教师组织结构方面考虑,发掘运用师资 潜力组成“优化”的教师集体。
1)要处理好继承、改革和发展关系。 初等教育课程改革要根据我国教育之间的任务和长期教学实践经验,
吸收和借鉴各国课程理论合理部分。 2)处理好可能性和可行性的关系。 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某些思想、方法在理化上是可行的、科学的,但
实践中可能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要从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出发,量力而行,积极探索,严谨推进课程改革。 3)要逐步提高实践的科学化水平。 要在踏实细致的调查分析基础上,科学论证,科学规划,力戒简单 化。 4)把握课程改革建设的重点。 我们既要提高教育质量,又要避免负担过重,出路是调整课程结构。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共同任务;
如何使学生认识教材,激发学生积极性;
教育学第六章
第六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一、课程的一般概念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
二、课程的分类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一)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1.国家课程所谓国家课程,是由国家专门机构开发的课程。
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国家级课程属一级课程,地方不得随意变动。
国家教育目标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依据2、地方课程:省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专门开发、编定的课程。
属二级课程,县校不经批准无权变动。
(二)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1.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对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必修的、共同的2.拓展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3.研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三)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1.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
它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古老的学科课程,主要倡导者是是赫尔巴特、斯宾塞2.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奄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为基础,以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心而实施的课程。
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学科课程以社会为本位,活动课程以学生为中心3.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
它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
课 程
LOGO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
课 程
LOGO
活动课程含义的争论
• 活动课程,又被称为经验课程或经验学习、学生中心课程。
• 有人认为,活动课程是以学生从事某种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 有人认为,活动课程就是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 学生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
有人认为,活动课程是以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
预期的学习结果。
• (8)课程基本上由五大板块组成:母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外 语。
• (9)课程被认为是有关人类经验的日益广泛的可能的思维方式——不 是指结论,而是指导出结论的方式以及产生的背景。
课 程
LOGO
以上九种定义比较有代表性,关于课程的定义还有很多,不再— —列举。 将这些定义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观点:
LOGO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 课程目标涵义: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 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 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 课程目标确定: • 首先要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以便确保这些要
• (2)学生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 • (3)整体的教学内容及其实施计划。 • (4)课程是一种方法论的探讨,它要探明学科要素的各个方面,如教
普通教育学第六章课程
开设的顺序 学时(学分)分配
学年编制
认真贯彻和落实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课程 方案,开足、开齐所规定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 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
第一节 课程概述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 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 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 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构成: 说明(或前言)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标准 课程实施
第一节 课程概述
广义与狭义之分的课程定义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全部经验, 包括课内外一切活动,而不限于各科知识的教学。
狭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 目标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主要是课内的课 程),包括各学科的名称、地位、开设的顺序和 教学时数。
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课程标准不仅是教材编制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师领悟 与掌握一门课程的精神实质与学科体系,深入理解教材, 正确进行教学设计(即备课)的有效工具。
第一节 课程概述
教科书
教科书亦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 学规范用书,是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明晰 而系统地按教学科目分别编写的教学规范知识。 构成: 目录 课文(主要部分) 习题 实验 图表 注释 附录
确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确定课程目标的陈述方式
• • • 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体验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3.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课 程目标 P89
我国基础教育 霍恩斯坦的分 布卢姆的分类 课程改革的分 类 类 认知领域 教育目标 (课程目标) 情感领域 认知领域 情感领域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教育学第六章 课程
(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效果 (4)课程即学习经验
❖美国教育家杜威根据实用主义经验论,认为惟有 学习经验,才是学生实际意识到的课程。
❖所谓程的观点:P131
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 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课程 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 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 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
第六章 课 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第二节 课程设计
第三节 课程改革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几种定义 (1)课程即教学科目
(广义)课程:是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 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狭义)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例如:中国古代六艺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欧洲中世纪初的七艺课程:文法、修辞、辩证法、 算术、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 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说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 织的活动。
2、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 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 成不同的教学科目。
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 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 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5、基础教育课程、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
6、文理分科的问题
材料1:高中文理分科的弊端已经明显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论坛上作了“人才培育 与教育创新”的演讲,炮轰我国现行教育中的三大“病症”。 文理分家导致人文情怀缺失:诺贝尔奖一直是我们的一个心痛,我们 呼唤了那么多年,为什么呼唤不到?这涉及到高中文理分科,文理分科 实际上是导致人才培养水平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导致了我国科 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因为过早 的文理分科以后,理科的学习不再学历史、学地理,不再和伟大的思想 家对话,那么科学家的人文情怀就有问题,对中国问题、对人类问题、 对民族文化的关系、环境污染问题等等就会很少关注。 教育行政化使知识分子无心学问:中国的教育行政化趋势非常突出, 现在整个大学是行政化的,所有大学都是行政级别。好的教授最想做的 就是当校长、当处长,他不是想做学问,这就导致了一些优秀科学家过 早丧失对学问的兴趣,这是导致我们人才数量少的重要原因。 阅读能力下降导致国民素质降低:阅读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 和民族的未来。但我们国家的阅读力长期以来一直走低,导致国民素质 降低。我国每年出版图书不下30万种,但是每一户家庭的消费图书数量 不到1.75本,人均阅读量太小,这是很危险的。在阅读缺失的情况下, 满堂灌的教学体系出现了,它让学生失去了思考能力,学生“上课记笔 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成为大学教育的典型写照,中小学 也是如此。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笔记
(二)学科主义课程论
1、要素主义(巴格莱)
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课程应给学生提供风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
2、永恒主义(赫钦斯)
课程应以永恒学科组成,他推移出我们人性的共同要素,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对于任何进一步的研究首要的。首先是古典书籍。
2、经济的地区性差异制约者课程变革
3、市场经济与课程变革
a、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
从前,倾向于意识形态。近年来,由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注重经济价值
b、课程目标综合性
市场经济导致了就业的多样性与流动性。狭窄的知识面妨碍了就业
c、课程结构的优化
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的简单叠加。今后,考虑知识的有机结合,因为市场经济导致就业的转换性。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原始结合——注重传授知识——二者并生——注重能力的发展
这一演变中,科技起决定作用。
2、科技革新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
影响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在课程系统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学校理科课程的科目构成也与科学技术门类演变直接相关
3、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
(五)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
1、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与课程变革
(三)课程既文化再生产(鲍尔斯和金蒂斯)
认为任何社会中的课程,都是该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的职责就是再身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与价值。是从一定社会的文化中选择出来的材料。
缺点:是幼稚的。
(四)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弗雷尔)
认为课程不是要是学生适应或顺从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得束缚。
缺点:过于天真
我觉得袁振国的定义比较好:
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教育学第六章 课程1
(2)教科书的编排的要求(了解)
①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 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②内容阐述: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
3、教科书设计
(1)教科书与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 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 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人常把教科书和讲义简称为教材。
教科书:简称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 反映学科内容的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3、课程目标 它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 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规定性(1)时限性—某一特定教育阶段;(2)具体性-明确学生 所要达到的具体发展水平;(3)预测性-不是结果是理想规划;(4) 操作性-明确的可付诸实施。 4、教学目标 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 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 标准。 特征:有可操作指标体系;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变化;灵 活性,可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调整。
1、“课程”一词在我国始于 朱熹 宽着期限,紧着课 程 2、在西方,“课程”一词来自拉丁语Currere(racecourse):
“跑马道”,指学生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 3、把课程用于教育学科的专门术语,始地英国教育家斯宾 塞,他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Curriculum ,指教学 内容的系统组成。
3、背景(主体、对象及环境等)、输入、过程、成果、(CIPP) 评价模式
小学课程改革与教改实施方案
小学课程改革与教改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课程改革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以及实施方案,以期对未来的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二、背景分析小学课程改革的背景是多方面的。
首先,传统课程设置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
此外,教育的社会功能也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目标设定小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提倡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课程改革内容小学课程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改革。
在学科课程方面,要推行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理念,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引入新技术和新科学的教学内容。
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要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实验。
五、教改实施方案小学课程改革必须有科学的实施方案。
首先,要制定具体的改革目标和计划,确保改革的方向和步骤明确。
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意识,使其成为课程改革的积极推动者。
最后,要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合作,形成有效的教育共同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优质教育的普及。
六、教学资源保障小学课程改革离不开良好的教学资源保障。
学校应加强对教学设施和教材的建设,提供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学工具,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多元化教学方式,为课程改革提供坚实的保障。
七、评估和反馈机制小学课程改革的效果需要通过评估和反馈机制进行监测和调整。
评估可以通过定期的考试和学生评价等方式进行,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同时,要与学生和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反馈,听取他们对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为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教育学 第6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的含义与类型
三、现代课程理论的发展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 开创者:美国博比特 《课程》:课程是儿童及青年获得 成人事务能力的目标而必须具备的一系列经验。 • 完成: 美国拉尔夫· 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泰勒原理”:如何确定课程目标、如何选择课 程内容、如何组织课程内容、如何评价课程目标是否得 以实现?对这四个问题的回答是课程开发的永恒范畴。
目录
第一节 课程的含义与类型
第二节 课程开发与课程形态 第三节 课程改革
第一节 课程的含义与类型
一、课程的含义 (一)课程的词源 1. 我国 • 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 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 “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 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频频提及“课 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 大作功夫”等。
国家课程是在全国统一的范围内由国家教育机构组织 编制的课程。 地方课程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根 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编制的 课程。 学校课程是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而编制的课程 。
第一节 课程的含义与类型
关系 三类课程并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是学校课程 的有机构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共同目标。
第一节 课程的含义与类型
• 2.英文 • 英文中,课程(curriculum)
一词源自拉丁语,原意为“跑道” (race-course)。据此,课程常被 理解为“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或“学习的路线”,即 “学程”,既可以指一门学程,也 可以指学校提供的所有学程。
第一节 课程的含义与类型
第二节 课程开发与课程形态
二、课程开发的过程
《教育学》第六章 课程
(2)活动课程的优势与局限
❖ 优势: ❖ 第一,它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
学习动机; ❖ 第二,它能够有利于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
以活动为中心整合起来。 ❖ 缺陷: ❖ 容易导致对文化遗产、对系统的知识学习的
忽视 。
(二)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 根据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可将 课程划分为核心课程和外围课程。
自然即课程 生活即课程 自我即课程
(四)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新课程实施的几种取向
得过且过(muddling through) 忠实(fidelity) 相互调适( mutual adaptation ) 缔造(enactment)
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还意味着
实现由技术取向到文化取向的转变 把课程发展作为教师发展 改革课堂教学策略
学科课程的特点
❖ 结构性 ❖ 系统性 ❖ 简约性
最早的学科课程形式
❖ 中国: ❖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西方: ❖ 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
天文、音乐 ❖ 武士七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
猎、下棋、吟诗
2、活动课程(activity Curriculum)
❖ 如果强调儿童活动为中心,则称“活动课程”或 “儿童中心课程”;
(四)“课程”概念辨析
❖ 1、“课程”与“课” ❖ 2、“课程”与“教材” ❖ 3、“课程”与“教育内容”
(五)现代课程的本质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 本质内涵应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 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 育性经验体系。
二
特点
第六讲 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 “旧”就是课程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科技、经济、社会的新 知识和新进展。 • [例1] 高中一年级《语文》第二册 有些课文时代性差: 如《猎户》一文颂扬打豹英雄,与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相违。 [例2]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六册 一个(生产)队买来53袋化肥,每袋25kg,一共买来化肥多少千克。 [例3] 初一《地理》第一册
•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 “繁”就是课程内容繁多、重复,加上一 些不必要的形容词、名词,使简单的命题 复杂化,难以理解。有些内容甚至带有浓 厚的繁琐哲学和形式主义色彩,增加了学 生的学习负担。 • [例1]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册加减法 基本应用题中,“在运动场上跑步的有25 人,打球的有10人,跳远的有20人,跳高 的比跑步的少15人,跳远的比爬竿的多4 人,打球的比跳绳的少8人。选择上面的 条件,你能编哪些应用题?”
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 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4.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 (1)转变课程功能。 •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 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 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 人”的发展。 •
• 2001年5月底,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全国基础教 育工作会议,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 由国务院召开的有关基础教育工作的会议, 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1年5月29日),随后教育部颁布了《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国基础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课 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
教育学笔记 第六章课程
教育学笔记第六章课程核心提示:第六章$1 课程概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选择、填空)课程概念又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综合及进程安排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在我过,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二、课程的分类1.根据课程任务,可以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作,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问答题:学校课程以及开发形式:所谓学校课程实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其目的在于尽可能的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学校课程的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能接受性4.课程理论$2 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课程目标是知道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二、课程目标的依据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3 课程设计一、什么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二、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1.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
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教育学教育学第六章课程理论
教育学教育学第六章课程理论
日本
❖ 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 2002年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 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指导思想 突出四个方面:
❖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 ❖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 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
(2)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 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 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 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教育学教育学第六章课程理论
5、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以课程标准中对课程实施的 要求)
(1) 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由政府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美国小学的语言教材通常有这样一课《华盛顿和樱桃 树》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小时候是个 又聪明又淘气的孩子。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 头。那小斧头崭新并小巧锋利。小乔治可高兴啦! 他想父亲的大斧头能砍倒大树,我的小斧头能不能 砍倒小树呢?我要试一试。
教育学教育学第六章课程理论
螺旋式的逻辑依据是人的认识逻辑或认识发展过程 的规律,即人的认识遵循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 级到高级,逐步深化发展的规律。
教育学教育学第六章课程理论
纵向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 知、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组织编排课程内容。
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 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学生发展阶段需 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 织课程内容,构成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
2、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教师资格格考试《教育学》专用教材第六章+课程
第六章课程◎本章重点1.识记有关课程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2.理解课程设计和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及课程实施的基本结构。
3.运用课程评价理论进行课程评价。
从历年考试来看,本章所占比重较大,所涉及到的重点知识点较多,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本章需要重点理解和全面掌握的知识点有:课程的概念、分类以及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课程目标的依据,课程设计和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及课程实施的基本结构,课程评价的概念、主要模式和过程等。
其中,课程设计和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及课程实施的基本结构等章节内容,考生需引起重视。
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般来说,学校教育活动体系是由教育目标系统、课程系统、教学系统和管理评价系统组成的。
其中,课程系统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理论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
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
或者说,课程论侧重研究提供哪些教育内容,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内容,教学论侧重的是研究如何有效地教学这些内容的问题。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
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朝。
宋朝朱熹所说的“宽著期限,紧著课程”中的“课程”一词就包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在西方,“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currere”,意为“跑道”,指学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erbert Spencr,1820--1903)1859年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者,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近代兴办学校以来,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近年来,“课程与教学改革”成为了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教育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如何通过改变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论述。
一、什么是课程与教学改革?所谓课程与教学改革,简单来说就是针对现有教育课程和教学模式的一种改进和创新。
具体而言,这种改革可能会涉及到需要修订现有的课程设置,或者是完全重构课程体系。
同时,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也需要得到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为什么需要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学家和教育从业人员普遍认为,现有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代教育需求,无法培养出具备现代技能和知识的人才。
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试图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使之更加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
具体而言,原因如下:1. 学生需求的改变在数字化时代,年轻一代的学生具有更多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他们喜欢学以致用,喜欢学习能够直接应用于个人或社会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但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强调死记硬背而不注重应用,显然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
2. 教育目标的改变教育不再只是为了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
因此,课程和教学需要变得更加灵活和可定制,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现他们的个性与优势。
3. 效率和效果的提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课程设置,往往需要学生进行大量背诵和复习,但实际上这种学习方式效率低下,而且不利于长期记忆。
课程与教学改革旨在通过应用新式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目前,世界各地都在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
这些改革尝试着将教育与时代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教育的乐趣。
下面举几个例子:1. 英国的学习革命英国教育部在2010年推行了一项名为“学习革命”的教育改革计划。
该计划的理念是“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提倡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索知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课程与教学改革一、课程改革的背景(一)基础教育课程的现实问题(列举)1.课程目标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严重偏离;2.课程内容偏多偏难、要求偏高而且与课程目标有一定偏离;3.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不容乐观;4.考核方式单一,结果处理不当。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列举)1.课程综合化;2.课程信息化;3.课程个性化。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与目标(一)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阐明)1.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生的发展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发展。
为此,课程设计与实施要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课程改革要增强课程的生活化,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现实社会的联系,同时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动源头。
新课程体系要凸显课程的综合化,加强课程的选择性和确保课程的均衡性。
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意味着课程体系必须建构知识与人之间一种整体意义的关联,使之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意义。
因此,必须确立新型的知识观,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构建发展性评价模式。
4.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改革是课程与教学改革最深层次的改革,创造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正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课题,其中需要特别关注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建设合格的教师文化和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
(二)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目标(阐明)1.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而把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视为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现集权与放权相结合,妥善处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三、新课程的目标与结构(一)新课程的目标1.义务教育课程目标(描述)(1)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2)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规和社会公德。
(3)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5)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6)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新课程目标的时代意义。
(1)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2)对学生发展要求有了新的界定。
(3)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目标。
(二)新课程结构1.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概括)整体设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2.课程结构调整的原则(说明)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的三个基本特征。
(1)均衡性。
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系统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从学生角度来说,均衡性是指个性的和谐发展。
(2)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它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第二,设置综合课程;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3)选择性。
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3.综合实践活动(1)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互补性。
(2)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3)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①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以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有计划的学习机会。
②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与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它的内容是开放的、灵活的、多样化的。
一般来讲,可从“服务社区”、“走进社会”、“珍惜环境”、“关爱他人”、“善待自己”五个方面组成课程内容。
③劳动与技术教育。
它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
④信息技术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三个相互承接的任务:其一,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其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其三,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4)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遵循的原则四、课程标准(一)课程标准的性质(解释)1.课程标准的内涵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间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特别是知识点和单项技能的具体规定。
它的范围涉及三个领域: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并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
课程标准主要规定某一学段或年级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或在自己的努力下都能达到的要求,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课程标准主要服务于评价,是对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质量、学校教育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因此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可即的。
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它为教师与学生等课程实施者作为独立的主体参加教育过程,使课程具有生成性、适应性成为可能。
课程标准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它统领课程的管理、评价、督导和指导,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与正统性。
2.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我国现行教学大纲从目标上,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要求: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
基于“教学大纲”的种种弊端以及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和改革目标,本次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这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理解和考虑。
(1)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应该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
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应面对每一个学生,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
本次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加强目标意识是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教学大纲是各学科教学工作的纲领性工作,教师教学是教学大纲关注的焦点,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教学大纲便于教师学习和直接运用,但是刚性太强,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发挥,不利于教材多样化的实现,无法适应全国不同地区的学校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
而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
与教学大纲相比,它的影响是间接地、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同时,本次课程改革把实施三级管理政策作为重要目标,给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
3.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指向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教材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的合理性。
(二)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复述)1.它标志着全面推进与具体落实素质教育成为现实。
2.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
3.它标志着教材真正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
4.它标志着教学方式的革新有了标准。
5.它标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
6.它标志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有了重大举措。
五、教学改革(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1.确立新的教学观(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放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
这样的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交往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3)教学更重过程。
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
但若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证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
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与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织部分,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4)教学更关注人。
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