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019秋[0209]《文字学》在线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北语19秋《汉字学》作业1参考答案

北语19秋《汉字学》作业1参考答案

19秋《汉字学》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林”是。

A.象形字
B.形声字
C.假借字
D.会意字
答案:D
2.以下()不是图形式会意字。

A.臽
B.月
C.宿
D.从
答案:B
3.按照“伊斯特林分类法”日本的假名被认为是()文字。

A.音节文字
B.音素文字
C.表音文字
D.表词文字
答案:A
4.“花”中的“艹”和“化”属于()。

A.语言的符号
B.文字的符号
C.拼音的符号
D.字母的符号
答案:B
5.汉字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的排列方式,沿用了(),一直到解放后的五十年代中期,才基本上为自左而右、自上而下的横行排列法所取代。

A.四千年
B.两千年
C.三千年
D.一千年
答案:C
二、多选题 (共 4 道试题,共 20 分)
6.属于省声中的声旁和形旁合用部分笔画或一个偏旁情况是()。

A.黎
B.桌
C.斋
D.夜
答案:ABC。

西南大学2022年12月(0209)《文字学》第一套限时资料

西南大学2022年12月(0209)《文字学》第一套限时资料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课程名称【编号】:(0209)《文字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道题2.0分,共40.0分)1.在《语言论》中将汉字视为词文字的美国学者是()。

A.布龙菲尔德B.索绪尔C.萨丕尔D.乔姆斯基2.“曰“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3.“木“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4.“去“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5.“虎“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6.《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规定现代汉字常用字()。

A.3500个B.7000个C.2500个D.1000个7.“晶“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8.“宫“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9.“獨“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0.“先“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1.“杯“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2.“问“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3.“具“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4.“無(无)”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会意C.形声D.指事15.篇幅最长的金文是()。

A.墙盘B.散氏盘C.毛公鼎D.中山王鼎16.“争“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7.“月”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8.“娶”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9.“哆”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20.“戍“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3.0分,共30.0分) 1.关于字的本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替”的本义为废弃。

2.关于假借,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许慎给假借举的例字是不恰当的。

(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文字学》(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一、文字学术语解释1.小学 2.小篆3.大篆4.古文 5.合文6.以形会意字7.借形变体字 8.合音字9.异体字10.古今字二、填空1.《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甲骨文字释林》的作者是()。

2.《说文释例》的作者是(),《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

3.《三代吉金文存》的作者是(),《两周金文辞大系》的作者是()。

4.《甲骨文编》的作者是(),《金文编》的作者是()。

5.周有光在《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一文中根据汉字使用符号所起的表意和表音作用的整个状况得出汉字是()文字的结论;裘锡圭在《汉字的性质》一文中根据汉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将汉字又叫做()文字。

6.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文字、()文字三类。

7.1956年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谈到整个汉字发展的过程,把汉字分为()、()和形声三种基本类型。

8.人们一般把自汉字产生以来至小篆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把用秦隶书以后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秦隶书写的文字是二者的分水岭。

9.古文字按照时代的先后,可以区分为原始文字、()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文字等类别。

10.多数的古今字从意义上看,今字只是分担古字的()个意义。

11.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形体不同的汉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

12.异体字的()和()完全相同。

13.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而表音性(),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4.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主要表现在字形的()削弱而()增强,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5.笔画的简省,是汉字字形简化的主要方面,这种现象只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字形中间,而并非所有的字形都有。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19.12月文字学【0209】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19.12月文字学【0209】

三、名词解释。

(40分)
1、六国文字(20分)
2、形声字(20分)
四.举例阐述古代文献中汉字与汉语词的关系。

(60分)
五、谈谈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60分)
五、首先,汉字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

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

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就这个意义上讲,令国人自豪的四大文明都是汉字这个大发明的衍生物。

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由于文字的产生和发展,组故意来的治学、文化、科技和历史才得以记载和流传至今;人类的思想、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才得以广泛传播和日益提高;人类的智慧才得以充分发挥;人类社会才越来越光辉灿烂、丰富多彩。

其次,东方文化圈实际上就是汉字文化圈。

而且这个文化圈的形成,丝毫不带强迫成分。

汉字创造了动荡遥遥领先的古代文化,记载了先进的文明成果。

相对其他落后的民族、国家和地区,通过学用汉字使自己开会进步,进而创造自己的文化,这样很快形成了汉字文化圈。

另外,如今汉字走红全球。

从伦敦到纽约,从东京到悉尼,华语在世界树渐走强,成为热闹的语言。

何以如此?理智的理解,并不是因为汉字有那么多有点,而是由于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地位的提升——国运盛汉字兴。

最后总结,过去汉字与龟甲结合,开创了一个辉煌灿烂的东方古代文明。

今天,汉字与硅片结合,势必使古老的汉字焕发青春的活力。

汉字的信息化,使汉字从苍老变得年轻,从苦难走向辉煌。

从而使汉字具有无比光明的未来。

[0209]《文字学》

[0209]《文字学》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0209 学年学季:20192单项选择题1、下列人物不属于文字学家的是()。

.王力.唐兰.陈梦家.郭沫若2、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繁化.简化.讹化.同化3、“宴尔新昏,如兄如弟”中的“昏”与“婚”是()。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4、下列著作,研究金文的是()。

.《三代吉金文存》.《草字编》.《说文解字》.《文字学概要》5、段玉裁的著作是()。

.《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证》.《说文通训定声》.《说文解字》6、许慎是()人。

.东汉.西汉.北宋.清代7、“果”是()字。

.会意.指事.象形.形声8、“域”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9、不属于今文字的是()。

.隶书.楷书.章草.小篆10、“闻”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11、“好”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12、“国”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13、“上”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14、《说文解字》主要分析()。

.小篆.古文.籀文.重文15、甲骨文是()代的文字。

.商.周.商周.夏16、“问”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17、“下”是()字。

.会意.指事.形声.象形18、“武”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19、“末”是()字。

.指事.象形.会意.形声20、“舟”是()字。

.会意.象形.指事.形声21、“花”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22、“木”是()字。

. E. 象形. F. 会意.形声.指事23、《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 A. 徐铉. B. 段玉裁. C. 许慎. D. 顾野王多项选择题24、属于古文字的有()。

.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25、属于《说文》四大家的有()。

.段玉裁.徐铉.许慎.王筠判断题26、《汉语文字学概论》的作者是裘锡圭。

. A.√. B.×27、“舟”是象形字。

. A.√. B.×28、“西”是象形字。

西南大学《文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文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一、分析汉字的结构。

1.人2.女3.首4.目5.自6.马7.牛8.木9.水10.泉11.舟12.日13.月14.弓15.斤16.衣17.眉18.电19.一20.二21.三22.亦23.上24.下25.寸26.刃27.本28.末29.朱30.取31.各32.出33.即34.既35.戒36.析37.伐38.及39.光40.宗41.男42.从43.步44.武45.北46.友47.比48.歪49.棋50.逆51.唯52.政53.在54.江55.河56.院57.打58.训59.购60.问61.闷62.徒63.郎64.围65.胡二、用楷书转写古文字。

1.2.3.4.5.6.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三、名词解释。

1.汉字2.文字3.文字学4.异体字5.古文字6.今文字7.现代汉字8.象形字9.会意字10.通假字11.六国文字12.形声字13.大徐本14.小徐本15.六书说16.三书说17.指事字18.合体字19.独体字20.繁简字四、简答。

1.简论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2.简述汉字形体发展的规律性。

3.简述有关汉字的起源的传说。

4.简述从时间角度的古文字分类。

5.举例说明假借的类型。

6.简述甲骨文的特点。

7.简述西周金文的特点。

8.简述六国古文在形体上的特点。

9.简述大篆的特点。

10.简述小篆的特点。

11.简述隶书的特点。

12.简述章草的特点。

13.简述今草的分类。

14.简述行书的特点。

15.列举五部文字学著作。

16.列举五位文字学家。

17.简介《说文解字》。

18.《说文解字》中有哪些字体。

19.三体石经有哪些字体。

20.花草的“花”和花钱的“花”在结构上有何不同?五、论述。

(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文字学》(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一、文字学术语解释1.小学 2.小篆3.大篆4.古文 5.合文6.以形会意字7.借形变体字 8.合音字9.异体字10.古今字二、填空1.《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甲骨文字释林》的作者是()。

2.《说文释例》的作者是(),《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

3.《三代吉金文存》的作者是(),《两周金文辞大系》的作者是()。

4.《甲骨文编》的作者是(),《金文编》的作者是()。

5.周有光在《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一文中根据汉字使用符号所起的表意和表音作用的整个状况得出汉字是()文字的结论;裘锡圭在《汉字的性质》一文中根据汉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将汉字又叫做()文字。

6.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文字、()文字三类。

7.1956年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谈到整个汉字发展的过程,把汉字分为()、()和形声三种基本类型。

8.人们一般把自汉字产生以来至小篆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把用秦隶书以后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秦隶书写的文字是二者的分水岭。

9.古文字按照时代的先后,可以区分为原始文字、()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文字等类别。

10.多数的古今字从意义上看,今字只是分担古字的()个意义。

11.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形体不同的汉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

12.异体字的()和()完全相同。

13.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而表音性(),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4.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主要表现在字形的()削弱而()增强,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5.笔画的简省,是汉字字形简化的主要方面,这种现象只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字形中间,而并非所有的字形都有。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考试题答案文字学答题卷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考试题答案文字学答题卷
5、图画说:
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画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铜器上的鱼形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拿它们与古汉字中的一些“鱼”比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确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出来的。
四、根据书写材料,古文字有哪些类别。(25分)
楷书汉字形体发生的第三次重大变化是楷化。形成于东汉,系以隶字作楷法,省改波磔,增加钩趯而成。真书使汉字定型化,被称为楷化。楷书的特点:楷书笔形平直,没有波折;笔势伸展、大方;字形变扁方为方正,大小均匀工整;楷书确立了汉字形体规范,两千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楷书是在隶书和“隶书之捷”章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隶书和章草的优点,纠正了隶书之难写和章草之简率等不。从中改变了隶书的笔势,并适当加以简化,使之成为形体长方,横平竖直,笔画清楚,准确易识,便于书写的“楷模”字体。真书从魏晋以来逐步成为通用正体。
4、仓颉造字说:
“仓颉造字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荀子》《韩非子》也有记载。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仓颉到底是什么人呢?传说他是黄帝的史官,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联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
另外,作为表意性质的汉字还有“超方言”的特点.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境内存在着多种方言,虽然人们的语音和说法有所不同,但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却是一样的,这就使汉语的书面语在不同时期、不同方言之间起得到了交际作用.
2.汉字与汉语相适应。
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汉语的词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这与印欧语系有明显不同.比如,英语词有形态变化,像动词根据时态而变化,如,“eat”有“ate, eaten,eating”的不同形态.名词有数的变化,如,one table,two tables (加”s“).形容词有比较级的变化,如,good,better best.人称代词有格的变化,如,主格”I“,宾格”me“.数词有基数和序数的变化,如,one ,first.汉语“吃”在什么时态用都是“吃”.所以汉语不需要有表示形态变化的语素符号,只有音节符号就可以了.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但汉字不是音节文字),一般一个汉字代表一个语素或一个词.它有一定的形体、一定的读音和一定的意义,这样,一个汉字既是语义符号,又是语音符号,又是语素符号,使用起来很是方便.这是汉字能长期作为表意文字而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南大学19春[0209文字学)在线作业

西南大学19春[0209文字学)在线作业

单项选择题1、下列人物不属于文字学家的是()。

A. 王力B. 唐兰C. 陈梦家D. 郭沫若单项选择题2、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A. 繁化B. 简化C. 讹化D. 同化单项选择题3、“宴尔新昏,如兄如弟”中的“昏”与“婚”是()。

A. 古今字B. 通假字C. 异体字D. 繁简字单项选择题4、下列著作,研究金文的是()。

A. 《三代吉金文存》B. 《草字编》C. 《说文解字》D. 《文字学概要》单项选择题5、段玉裁的著作是()。

A. 《说文解字注》B. 《说文解字义证》C. 《说文通训定声》D. 《说文解字》单项选择题6、许慎是()人。

A. 西汉B. 北宋C. 清代D. 东汉单项选择题7、“果”是()字。

A. 会意B. 指事C. 象形D. 形声单项选择题8、“域”是()字。

A. 会意B. 形声C. 指事D. 象形单项选择题9、不属于今文字的是()。

A. 隶书B. 楷书C. 章草D. 小篆单项选择题10、“闻”是()字。

A. 象形B. 会意C. 形声D. 指事单项选择题11、“好”是()字。

C. 形声D. 指事单项选择题12、“国”是()字。

A. 象形B. 会意C. 形声D. 指事单项选择题13、“上”是()字。

A. 会意B. 形声C. 指事D. 象形单项选择题14、《说文解字》主要分析()。

A. 小篆B. 古文C. 籀文D. 重文单项选择题15、甲骨文是()代的文字。

A. 商B. 周C. 商周D. 夏单项选择题16、“问”是()字。

A. 会意B. 形声C. 指事D. 象形单项选择题17、“下”是()字。

A. 会意B. 指事C. 形声D. 象形单项选择题18、“武”是()字。

A. 会意B. 形声C. 象形D. 指事单项选择题19、“末”是()字。

A. 象形B. 形声C. 指事D. 会意单项选择题20、“舟”是()字。

A. 指事B. 会意C. 象形D. 形声单项选择题21、“花”是()字。

A. 象形B. 会意C. 形声A. 象形B. 会意C. 形声D. 指事单项选择题23、《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文字学》习题与答案

《文字学》习题与答案

《文字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文字学: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的产生、发展、形态、结构、意义及其使用规律的学科,包括对文字的历史、类型、演变、书写系统等方面的深入探究。

2. 字母文字:字母文字是以若干个基本符号(字母)为元素,通过组合这些元素来表示语言中的音节或音素的文字系统。

3. 汉字构造法:汉字构造法是指构成汉字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方式。

4. 音节文字:音节文字是一种文字系统,每个字符或符号代表一个音节,如日语的假名和彝文等。

5. 语素文字:语素文字是指字符或符号直接表示语言中的语素(最小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的文字系统,如汉字。

二、填空题1.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______社会向______社会的转变。

答案:原始;文明2. 汉字的四种基本构造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象形、指事、会意、形声3. 英语属于______文字系统,而汉语属于______文字系统。

答案:音素;语素4. ______是研究文字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文字的起源、发展、形态、结构、意义和使用等。

答案:文字学5. ______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它是用楔形刻在泥板上的文字。

答案:楔形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文字不属于表音文字?A. 拉丁字母B. 希腊字母C. 汉字D. 印度梵文答案:C. 汉字2. 下列哪个汉字是典型的象形字?A. 木B. 上C. 步D. 明答案:A. 木3. 下列哪种文字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来的?A. 汉字B. 印度梵文C. 埃及象形文字D. 希腊字母答案:D. 希腊字母4. 下列哪种文字是线性文字?A. 楔形文字B. 圆形文字C. 线性B文字D. 象形文字答案:C. 线性B文字5. 下列哪种文字不是音节文字?A. 日语假名B. 韩语谚文C. 英语字母D. 德宏傣文答案:C. 英语字母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文字属于表音文字?A. 拉丁字母B. 希腊字母C. 印度梵文D. 汉字E. 阿拉伯字母答案:A、B、C、E2. 下列哪些汉字属于会意字?A. 休B. 采C. 众D. 木E. 明答案:A、B、C、E3. 下列哪些文字属于语素文字?A. 汉字B. 日语假名C. 韩语谚文D. 英语字母E. 印度梵文答案:A4. 下列哪些文字属于象形文字?A. 楔形文字B. 埃及象形文字C. 甲骨文D. 线性B文字E. 汉字答案:A、B、C、E5. 下列哪些文字是由其他文字发展而来的?A. 希腊字母B. 印度梵文C. 拉丁字母D. 阿拉伯字母E. 日语假名答案:A、C、D、E五、判断题1. 汉字是一种表音文字。

西南大学网络学院19秋0209《文字学》大作业辅导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学院19秋0209《文字学》大作业辅导答案

0209《文字学》二、名词解释1、会意字: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属于六书中的一种。

用会意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就是会意字。

2、大篆:大篆是指先秦时期东方六国的文字,字型比较夸张,其主系文字主张以上压下,以下托上的字型格局,最为代表的有吴越一带的鸟虫篆书,属于非主流文字。

“大篆”是商朝甲骨文以后与秦朝小篆出现之前这段时间中,各国文字的统称。

五、谈谈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答:文化,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而从狭义上说,它只着眼于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民族心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

这里所涉及到的文化是作比较宽泛的理解的。

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服务于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它自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汉字作为自源文字,是汉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它是汉文化的产物。

先有汉文化,然后才有汉字,但它又服务于汉文化,对促进汉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关系:汉字是文化自信的伟大基石。

1、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文化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智慧的结晶,“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汉字作为汉语的最重要的交流手段,作为记录汉语信息的载体和传媒,在汉民族和以汉民族为中心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中,一直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汉字是维系祖国统一的文化基因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与媒介,汉字一直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支柱。

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图形符号。

从汉朝到现在,不管历朝各地如何读音,汉字的构形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宋代印刷术发达以后,汉字的字形基本固定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基因,是维护国家统一之最恒久、最深刻、最强大的力量。

【精品】(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docx

【精品】(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docx

一、文字学术语解释5. 周有光在《文字演进的-般规律》一文中根据汉字使用符号所起的表意和农音作用的幣个状况得出汉 字是( )文字的结论;裘锡圭在《汉字的性质》一文中根据汉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6. 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文字、()文字三类。

7. 1956年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谈到桀个汉字发展的过程,把汉字分为()、)和形声三种基本类型。

8.人们-•般把自汉字产生以來至小篆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

秦隶书写的文字是二者的分水岭。

9. 古文字按照时代的先后,可以区分为原始文字、()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 文字等类别。

10. 多数的古今字从意义上看,今字只是分担古字的()个意义。

11. 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形体不同的汉字,英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

12. 异体字的()和()完全相同。

13. 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而表音性(),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4. 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肖弱()增强,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并又不断地规范三方而。

15.笔画的简省,是汉字字形简化 的主要方面,这种现彖只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字形中间,而并非所有的字形都有。

16.汉字字形不仅所记词义有的要随汉语的发展演变而演变,所记语音有的也要随( )的演变而发生变化,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1.小学2.小篆 6.以形会意字7.借形变体字二、填空1. 《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2. 《说文释例》的作者是(3. 《三代吉金文存》的作者是(4. 《甲骨文编》的作者是(3.大篆 8.合音字4.古文 9.异体字5.合文 10.古今字),《甲骨文字释林》的作者是( )。

西南大学20年6月[0209]《文字学》机考【答案】

西南大学20年6月[0209]《文字学》机考【答案】
四、简述六国古文在形体上的特点。(25分)
五、列举25部文字学著作。(25分)
答:
二,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学期:2020年春季
课程名称【编号】:文字【0209】A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 满分:100 分
请在下列试题中,任意选择4题作答。每道题25分,共100分。
一、简述从时间角度的古文字分类。(25分)
二、简述甲骨文的特点。(25分)
三、简述西周金文的特点。(25分)
五,1《傲慢与偏见》2《第四十一》3《基督山恩仇记》4《茶花女》5《孤星血泪》6《悲惨世界》7《雾都孤儿》8《安娜-卡列尼娜》9《简爱》10《飘》11《说文解字》12《玉篇》13《类篇》14《汉简》15《隶释》16《字林》17《龙龛手鉴》18《五经正义》19《四声篇海》20《复古篇》21《汉字学摘要》22《尔雅》23《唐韵》24《释名》25《康熙字典》
四,六国古文是战国时期通行于六国(秦以外齐、燕、赵、韩、魏、楚等各诸侯国)的文字,即战国古文。它是上承商周的甲骨文、金文,在诸侯割据条件下所形成的区域性文字殊体。形体很不统一,笔画草率,简体、俗体大量涌现。秦统一六国后,废除了与秦文不合的六国 古文。六国古文,又称东方六国文字,简称古文,是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西南大学文字学0209大作业

西南大学文字学0209大作业
二、简述西周金文的字形特点。
答:西周金文具有如下特点:
(一)新的独体字很少出现,有声符的合体字明显增加。其表现:一是甲骨文中原无声符的字被加上声符。例如:“其”字,甲骨文像簸箕形,金文中有加声符者。二是一些甲骨文中罕见部首的形声字数增多,例如心部、金部、衣部。
(二)字形较甲骨文稳定,有的字和偏旁逐渐趋于定型,异体字相对减少。例如甲骨文“逆”字,有从双人旁、从止、从走之三种偏旁者,西周金文基本上固定为后者。
(五)仍有合书文字,其表达方式比商周合书复杂。例如司马写作,游子写作;寡人写作。
(六)文字美术化,字形或附上鸟虫形,笔画上或加点或故作波折或拖着长尾。
值得一提的是,六国古文还有各自的特点。从结体方面看,韩、赵、魏三晋文字和西周春秋金文差距不如楚、燕、齐的厉害。从风格方面看,三晋文字字体端庄整伤,用笔清晰细腻,楚文字纵横恣肆,疏阔遒劲,笔势圆润流畅,横画多作昂起的圆弧形;燕文字工整而较呆板,笔画僵硬,多用方折;齐文字体式修长,笔画匀整,喜用繁饰。
(三)虽有合文,但是较甲骨文数量大大减少。其拼合方式,常见为上下拼合式、其次是兼体式、加合书符号式、加重文符号式。
(四)块面笔画逐渐线条化曲折,笔画逐渐平直化。早期汉字源于图画,所以有相当一些文字不是由线条构成,而是包含了成块面的笔画,很难涂写,同时随所向客观物体的外形而出现各种曲折蜿蜒的笔划不便书写,这些文字风格在西周金文中逐渐发生了变化。
(五)行款基本固定,一般从右往左直行书写成为后世汉字书写的典型款式。在西周晚期,每篇铭文字体的大小渐趋一致,甚至还出现了打格字书写的现象,力求字形方正匀称,奠定了汉字的方块而形成。
三、简述六国古文在形体上的特点。
答:六国古文从字形结构上讲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有声符的合体字迅速发展,出现大量形声字、转注字。例如加“邑”字旁表国名、地名的有声符字就出现了近百个。

西南大学《文字学》全部作业

西南大学《文字学》全部作业

西南大学《文字学》全部(一、二、三、四批)作业(总7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一次作业一、分析汉字的结构。

二、 1.文:象形。

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

"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花纹;纹理。

三、 2.院:形声。

从阜(fù),完声。

"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

本义:庭院,院子。

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四、 3.秉:会意。

从又,从禾,表示以手持禾。

"又”篆体象一只手。

本义:禾把,禾束。

五、 4.承:会意。

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

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

本义:捧着。

六、 5.含:形声。

从口,今声。

本义:含在嘴里。

七、 6.光:会意。

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

本义:光芒,光亮。

八、7.往:会意。

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

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

本义:去,到…去。

九、8.来:象形。

甲骨文字形。

象麦子形。

本义:麦。

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十、9.校:形声。

从木,交( jiào)声。

( jiào)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

十一、10.训:形声。

从言,川声。

本义:教育,教导。

11.和:形声。

和,相应也。

12.牛:象形。

甲骨文字形作"牜”。

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13.特:形声。

从牛,寺声。

本义:雄性的牛马。

14.西:象形。

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

"西”是"栖”的本字。

本义:鸟入巢息止。

15.行:象形。

本义:道路。

16.天:会意。

甲骨文字形。

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

本义:人的头顶。

17.下:指事。

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

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18.精:形声。

从米,青声。

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B.×
47、汉字起源于三千年前的甲骨文。
1. A.√
2. B.×
48、唐兰先生提出过三书说。
1. A.√
2. B.×
49、《三代吉金文存》是唐兰的著作。
1. A.√
2. B.×
50、《说文解字注》是王筠的著作。
1. A.√
2. B.×
51、《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是西汉人。
1. A.√
2. B.×
39.象形<\ p="">
41.象形<\ p="">
43.形声<\ p="">
45.会意<\ p="">
4.小学
5.古文字
6.今文字
三、论述题。
1.谈谈你对汉字起源的认识。
2.谈谈你对汉字前途的认识。
3.举例说明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参考答案:
1.象形<\ p="">
3.会意<\ p="">
5.形声<\ p="">
7.形声<\ p="">
9.形声<\ p="">
11.形声<\ p="">
13.形声<\ p="">
52、文字的发展是杂乱无章的,没有规律可言。
1. A.√
2. B.×
53、汉字简化是错误的。
1. A.√
2. B.×
54、汉字要拼音化。
1. A.√
2. B.×
55、“西”是指事字。
1. A.√
2. B.×
56、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不太优越。
1. A.√
2. B.×
57、“天”的本义是指人头。
1. A.√
3. 形声
4. 指事
13、“上”是( )字。
1. 会意
2. 形声
3. 指事
4. 象形
14、《说文解字》主要分析( )。
1. 小篆
2. 古文
3. 籀文
4. 重文
15、甲骨文是( )代的文字。
1. 商
2. 周
3. 商周
4. 夏
16、“问”是( )字。
1. 会意
2. 形声
3. 指事
4. 象形
17、“下”是( )字。
4. 王筠
判断题
26、《汉语文字学概论》的作者是裘锡圭。
1. A.√
2. B.×
27、“舟”是象形字。
1. A.√
2. B.×
28、“西”是象形字。
1. A.√
2. B.×
29、“逐”是会意字。
1. A.√
2. B.×
30、“末”是指事字。
1. A.√
2. B.×
31、甲骨文里假借字很多,所以汉字是表音文字。
8、“域”是( )字。
1. 会意
2. 形声
3. 指事
4. 象形
9、不属于今文字的是( )。
1. 隶书
2. 楷书
3. 章草
4. 小篆
10、“闻”是( )字。
1. 象形
2. 会意
3. 形声
4. 指事
11、“好”是( )字。
1. 象形
2. 会意
3. 形声
4. 指事
12、“国”是( )字。
1. 象形
2. 会意
18.精
19.神
20.几
21.人
22.薪
23.火
24.结
25.构
26.理
27.工
28.作
29.资
30.力
31.果
32.在
33.牧
34.有
35.手
36.足
37.字
38.元
39.口
40.羊
41.45.武
46.步
47.册
48.虫
49.山
50.一
二、名词解释。
1.文字
2.六书说
3.文字学
1. A.√
2. B.×
38、“本”是会意字。
1. A.√
2. B.×
39、《说文解字义证》是段玉裁的著作。
1. A.√
2. B.×
40、《玉篇》是司马光的著作。
1. A.√
2. B.×
41、许慎对会意字的定义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1. A.√
2. B.×
42、汉字起源于八卦是比较合理的说法。
1. A.√
15.象形<\ p="">
17.指事<\ p="">
19.形声<\ p="">
21.象形<\ p="">
23.象形<\ p="">
25.形声<\ p="">
27.象形<\ p="">
29.形声<\ p="">
31.象形<\ p="">
33.会意<\ p="">
35.象形<\ p="">
37.形声<\ p="">
1. 会意
2. 指事
3. 形声
4. 象形
18、“武”是( )字。
1. 会意
2. 形声
3. 指事
4. 象形
19、“末”是( )字。
1. 指事
2. 象形
3. 会意
4. 形声
20、“舟”是( )字。
1. 会意
2. 象形
3. 指事
4. 形声
21、“花”是( )字。
1. 象形
2. 会意
3. 形声
4. 指事
22、“木”是()字。
窗体顶端
单项选择题
1、下列人物不属于文字学家的是( )。
1. 王力
2. 唐兰
3. 陈梦家
4. 郭沫若
2、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
1. 繁化
2. 简化
3. 讹化
4. 同化
3、“宴尔新昏,如兄如弟”中的“昏”与“婚”是( )。
1. 古今字
2. 通假字
3. 异体字
4. 繁简字
4、下列著作,研究金文的是( )。
1. A.√
2. B.×
32、“尘”是会意字。
1. A.√
2. B.×
33、“大”是会意字。
1. A.√
2. B.×
34、“问”是从口,门声的形声字。
1. A.√
2. B.×
35、金文是铸或刻写的。
1. A.√
2. B.×
36、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 A.√
2. B.×
37、“元”的本义是人头。
1. E. 象形
2. F. 会意
3. 形声
4. 指事
23、《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
1. A. 徐铉
2. B. 段玉裁
3. C. 许慎
4. D. 顾野王
多项选择题
24、属于古文字的有( )。
1. 甲骨文
2. 金文
3. 隶书
4. 小篆
25、属于《说文》四大家的有( )。
1. 段玉裁
2. 徐铉
3. 许慎
2. B.×
58、“明”是会意字。
1. A.√
2. B.×
59、甲骨文比金文古老。
1. A.√
2. B.×
60、“一”是象形字。
1. A.√
2. B.×
主观题
61、一、分析汉字的结构。
1.文
2.院
3.秉
4.承
5.含
6.光
7.往
8.来
9.校
10.训
11.和
12.牛
13.特
14.西
15.行
16.天
17.下
1. 《三代吉金文存》
2. 《草字编》
3. 《说文解字》
4. 《文字学概要》
5、段玉裁的著作是( )。
1. 《说文解字注》
2. 《说文解字义证》
3. 《说文通训定声》
4. 《说文解字》
6、许慎是( )人。
1. 东汉
2. 西汉
3. 北宋
4. 清代
7、“果”是( )字。
1. 会意
2. 指事
3. 象形
4. 形声
2. B.×
43、由于汉字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所以比表音文字优越。
1. A.√
2. B.×
44、汉字拼音化是必然的趋势,不可改变。
1. A.√
2. B.×
45、文字具有记录功能,而汉字本身可以体现一定的意义,所以汉字是一种语言。
1. A.√
2. B.×
46、甲骨文时代,人们只用甲骨来书写记录事务。
1.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