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孩子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由跑圈为什么要按逆时针方向说开去山东省泗水县洙泗小学丛洪英朱永芹
下面是小学高年级的一位学生与老师的对话:
生:“上体育课跑步时,我发现大家都是沿着逆时针方向跑的,在大型奥运会上,运动员们也是如此。这其中有什么科学原理吗?”
师:“你真会观察,你的小脑袋瓜真会想问题。不愧是咱班的智多星。能不能借助书籍和网络寻求一下答案呢?”
一天后
生:“老师,谢谢您。我从网上查到了。人的心脏在胸腔左侧,人体左侧胸腔的重量比右侧胸腔更重。逆时针跑就是借助向心力,这样跑起来能更省力。”
师:“你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简直是爱迪生第二!”
这位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深思,如此司空见惯的逆时针跑圈现象,我们有多少人注意过?我们今天孩子所缺失的,不正是这种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吗?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又该奉行怎样的理念,才能切实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呢?
一、做启发思考的高明之师
“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会提问会思考的孩子才是会读书会发现的孩子,善于启发孩子边读边思的老师才是高明的老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语文课文或是在读《智慧背囊》的时候,老师应该启发学生自己提出若干有价值的问题来思考和探讨,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属于孩子们的课堂。他们在思考
中阅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个文字都会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们的思想才会自由地驰骋。
我们做老师的还应该时刻帮助孩子,开阔他们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丰富多彩,在学习方式上感受灵活多样:如“挑战名厨”“小小演说家”“校园小小侦察员”等,让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用大脑去思索,用真心去体会。因为生活才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发现才是他们进步的源泉。像本文开头提到的老师那样,循循善诱、不断激励孩子深入探究!
二、育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1913年,复旦大学李登辉校长为复旦大学定下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则从复旦校训中抽出了“学”和“志”两个字与复旦学生分享体会:要学怎么样去问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学问。要对“志”作深刻的考虑。志是什么?心之所向在哪儿?求知识,求学问,注重学问的精神性品格,有社会关怀和关怀天下的胸襟。
子思在《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明确指出了为学的五个层次。《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即学习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的确,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成绩好,更应该具备博学善问、慎思明辨和笃行的能力,才能成为全面创新型人才。
三、创“互教互学”的探究课堂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这充分告诉我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是创新的开始。
麦克德尔米德是当今导电高分子和纳米材料研究的著名教授,200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他对中国学生的印象是:大家太忙于学习了,没有时间问问题。谈到自己如何获得诺贝尔奖,他回答说:“提出一些简单的、像孩子一样提出的简单的问题,然后去工作、工作、工作,然后再还像孩子一样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再工作、工作、工作。在美国,当老师要求孩子做什么的时候,有更多的学生会问‘为什么’,中国学生往往不会。”他还特别追加了一句“互教互学”,学生要向一切发问,老师一定要给学生这样的机会。
什么是“互教互学的探究课堂”?
“互教互学”包括“师生互教互学”和“生生互教互学”两种基本方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地位平等或匹配的伙伴(即同伴)协作完成同一学习任务,或通过有效“互动”给同伴以积极主动的帮助和支援,使他人和自我获得“互补互惠”习得成果的教学策略。也可以理解为问题“小组讨论法”,学习小组的主要作用在于同学之间互教互学,所有成员协作学会教师讲授的内容或课外阅读的读物,为每次举行的教学竞赛做准备。
现以推进读科普读物为例谈一谈如何实施这种上课模式。
第一步:教师提出一些有分歧性的问题,多媒体出示,如:萤火虫都会飞吗?蜂王浆是是蜂王产的吗?大象的鼻子是由无数软骨
和肌肉组成的,对吗?……每小组学生选取一个或几个进行探究。然
后推荐相关读物,如《昆虫记》《动物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
第二步:各小组选取不同的书籍分散或集中阅读,各自提取出有价值的问题及问题答案由小组长汇总。
第三步:全班展示。由小组派代表或全组人员集体上台汇报本小组研究成果,供全班师生研讨分享。各小组也可以以PPT 或纸质的形式出题测试,以十个题目百分制为例,答对的队该队得十分,答错了,给出题的队加十分。以小组的竞赛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竞争与合作互为依存。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中,每个小组都争先恐后,每位孩子都竞相表现,形成了课上课下互帮互学的浓厚氛围。
在这项活动开展过程中,孩子们还纠正了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并不是所有的萤火虫都会飞,雌萤火虫没有翅膀,所以只能生活在地上。蜂王浆并不是蜂王所产,而是工蜂头部营养腺和上腭分泌的混合物,是蜂王终生的食物。大象的鼻子并非只是鼻子本身,它还包含象的上唇。一头成年象的鼻子有1.5米长,没有骨头,全部由肌肉组成,共有150000块呢,这就是象鼻如此灵活的重要原因。在天气炎热时,大象用耳朵当扇子,因为它的耳朵总面积有4平方米,分布着大量的血管,血液流经耳朵时,就可以被冷却5度之多。磁铁在遇热时会失去磁力……这样紧张有序的课堂,让孩子们不断发现,不断产生新的惊喜,从而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更加乐学善问。
胡适在三十年代做北大校长时曾寄语大学毕业生,生活总是需要有问题啃咬着自己,去研究去解决它,这样才能做出成就。他本人的一个观点是:“与人交要在有疑处不疑,做学问要在无疑处有疑。”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