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油井躺井主控因素治理途径论文
深入躺井分析 寻求控躺井对策

31 科学优化井简和地面参数 . 针对躺井原因专项治 J 2 1 年采油十队对供液不足 . 00 偏磨严重的油井 . 主要采取降冲次 台计 1 l 5 8 1 3 6 】1 将采油 十队的平均冲 该 队偏 磨 井 的 治理 得 到 了很 大成 效 .尤 其 是 管 漏 井 次逐 年 下 降 . 和泵降级加深泵挂的方法改善了井筒工作状 况. 91 2 . 米下 降到 目前 的 3 4米 .平均冲次 由 2 次, 9 . 8 . 分 7 而抽油杆断脱井次明显呈上升趋 势分析原因 一方面十队大部分 偏磨 程由 0 . 月 的 3 1 下调到 23 分 , .3 对采油十队的控制偏磨工作起到了很大 的作用。 严重井 陆续使用 防偏磨 内衬油 管 . 油管偏磨得到治理 : 但另一方 面随 31 井 口对 中 的重 要性 .. 2 着生产动态变化 . 参数及杆管组合没有及时优化及工具质量差导致抽 2 1 十 队 通 过 调 整 抽 油 机 4井 次 . 减 立 道 管 5井 次 . 0 0年 加 三通 上 油杆 断 脱 增 多 卡箍 及 钢 圈 更 换调 整 3井 次 . 合计 井 口调 偏 1 次 . 十 队 偏 磨井 的 2井 对 21抽油 杆 断脱 的 原 因分 析 .
内 、 的压 差 。 外
时 睬 缝J扣I管 间『因 裂{穿 油 眢 丝 J 洞 庸 瓣 有
{偏磨
。。 s o
T 磊
4
他 计
2
4 } 3 】
;
} 1
}
1
T
l i
1
j
1
}
l 7
l
}
】 1
2 【 3 i 偏磨
速 度 . 弱 气柱 的 弹性 伸 缩效 应 削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抽油井的躺井问题一直是石油行业中的一个难题,它通常是由多个因素导致的。
本文将探讨造成抽油机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1.地质构造因素地质构造的不均匀性是造成抽油机躺井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钻进不同的地层时,钻杆与地层之间由于压力的不同而产生了强烈的摩擦,导致钻杆弯曲。
如果钻进的地层本身不平坦、不均匀,将造成加剧钻杆的弯曲程度,导致抽油机的躺井。
2.机械设备因素抽油机自身的结构及质量也是造成躺井高的原因之一。
一些原油抽取设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质量检验控制,设计与制造存在问题,如机械零部件不处于正确的位置或油缸是否压缩均会导致抽油机的躺井。
3.操作技术因素在石油勘探生产过程中,操作技术的缺乏也是造成抽油机躺井率高的原因之一。
例如调整抽油机的油门与刹车,以及在钻头遇到困难时的刹车操作。
如果操作人员没有经验,容易做错操作而导致机器的损坏和躺井的产生。
4.地层信息不足抽油机躺井率高还与地层信息不足有关。
操作人员如果没有足够的地质信息,就难以正确地预判钻井进展情况。
以至于出现了使用错材料、引起振动、钻头卡住等问题,都会导致抽油机的躺井。
二、改进措施1.加强技术培训为了降低抽油机躺井率,必须要加强技术培训。
操作人员要熟悉抽油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日常检修保养。
让员工掌握基本的电气知识和机械维护技能,保证抽油机的正常使用或及时排除故障。
2.改进设备结构针对抽油机自身的结构及质量问题,提高设备质量管理水平,加强设备的品质监控及测试,通过设计、制造、装配加工等方面的改进,来提高抽油机的运行稳定性,降低抽油机躺井率。
3.改进工艺方法对于机械设备因素和地层信息不足,也可以通过改进工艺方法来降低抽油机躺井率。
例如应当采用静力测压技术、地震波速度测量地层情况,测量出真实情况以后,可以针对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工艺方法,合理调整设备的位置和角度,避免或降低抽油机的躺井率。
4.优化配套设施在石油勘探生产过程中,与设备配套的设施也需要优化。
浅谈油井躺井因素分析与治理对策

l 寞 富
程、 大泵 径 、 慢冲 次 、 加重为 主 、 扶 正为 辅 、 减缓腐 蚀 ” 为主 要 内容 的偏磨 井总 体 治 理思路 。 一 是防治 油管 断 。 从 管断 的原 因分析 可知 , 管 断主要 是管材 质缺 陷 、 管 丝扣加工 时存在应力 缺陷腐蚀 及受交变应 力频繁作 用的结果 。 ( 1 赠 强管 的抗 拉 强度 , 抗疲 劳强度 等性能 , 解 决管丝 扣加工时应 力缺陷 问题 , ( 2 ) 引进 先进 的检 测系统 。 二是杜绝 不合格管 下井 ; ( 3 映 好管 的防腐 蚀问题 , 杜 绝人为 因素造成 的油管下 井前 的地面 损伤 。 二是 防脱 。 ( 1 ) 必须 保证作 业 时管下井 前上 扣扭矩 上 紧上满 , 不能 因为 人为 的原 因造成管脱 隐患 , ( 2 ) i 直 过杆上 装尼 龙扶 正器 , 油井加 缓蚀剂 等方 法解 决管 杆偏磨 腐 蚀严重 的 问题造 成 的管脱 , ( 3 ) 旧管 在重 复使 用 时, 要 注意严格检 查管 丝扣情况 , 杜 绝丝扣老 化严重 的管 下井 , 或对管丝 扣重新 加工合格 后下井 。 三是 防偏磨 。 ( 1 ) 杆上 加装尼龙 扶正器 , 扶正节箍 减小管杆 磨蚀 程度 , 延 长管使用 寿命 ; Q) 旋转井 V I 装置 。 该装置设 计是通 过地面人 力转动来 改
工 业 技 术
I ■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v i e w
浅 谈 油井 躺 井 因素 分 析 与 治理 对策
周万胜 - 刘艳芳 钟 凯,
( 1 、 2 . 中石 化 胜利 油 田分 公 司河 口采 油厂 采 油二 矿一 3 .中石 化胜 利油 田分 公 司河 口采油 厂 采油 四矿 四 队 ) [ 摘 要] 河 口采油 厂所辖 区块 已进 入 开发 中后 期 , 躺井 率呈上 升趋 势 , 已严 重影 响 了油 田的生产 。 其原 因主要 在 于各类 生产 设备进 人 加速淘 汰 期、 精 细管 理 程度 不够 、 生产 参数 高 , 油管 和抽 油杆磨 蚀加剧 等 因素 , 必须 加强油 田单元 的综合 调整 , 强 化技 术推广 应用 , 加 大专项 治理 的资金投 入 , 建立躺 井预 警机 制 , 才能有 效控 制躺 井率 , 增 强稳 产基 础 , 实现 老油 田生 产的 良性循 环 。 [ 关键词】 油田; 躺井, 精 细管 理 t 治理 对策 中图 分类号 : T El 1 . 7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9 — 9 1 4 X ( 2 0 1 3 ) 1 l 一 0 0 4 4 一 O 1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摘要:抽油井是石油勘探开发中的重要设备,躺井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石油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深入分析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并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抽油井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一、引言抽油井是石油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其作用是将地下油层的原油采出送到地面。
由于地下地质结构、油层性质以及设备自身原因等因素,抽油井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躺井现象,即抽油井出现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
躺井率高不仅会影响石油勘探开发的进度和生产效率,还会增加维护成本和安全风险。
降低抽油井躺井率,提高抽油井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主要因素(一)地下地质结构影响地下地质结构是影响抽油井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地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抽油井的钻井难度增加,例如地下地层的坚硬程度、裂缝的存在、地层对井口的承载能力等,都会对抽油井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油层性质不均匀不同地区的油层性质各异,有的油层密度大、粘度高,有的油层多孔多裂、产量较高。
而对于抽油井来说,这些不同的油层性质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井下的油液提升和回注过程,导致井的躺井率增加。
(三)设备自身原因抽油井作为重要设备,如果在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必然会对抽油井的运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井上设备的故障频发、泵体结构设计不合理等都会导致抽油井的躺井率增加。
(四)操作和维护不当抽油井的操作和维护环节对抽油井的稳定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或不规范,甚至忽视了设备的正常维护保养,都会增加抽油井的躺井率。
三、改进抽油井稳定性的措施(一)加强地下勘探和地质预测对于地下的地质结构和油层性质,需要进行充分的勘探和分析,并进行合理的地质预测。
通过了解地下地层的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和调整抽油井的运行方案,减少因地质条件变化导致的躺井率增加。
(二)选用适合油层性质的抽油工艺针对油层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抽油井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油层特性选择合适的抽油工艺。
采油厂油井躺井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采油厂油井躺井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摘要:在采油厂油气开发过程中,因趟井问题影响油水井生产效益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种现象给采油厂油气高效开发造成了很大影响,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总结了采油厂近三年来油井趟井经常出现的问题,同时对趟井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采油厂分类进行趟井治理的相关对策,并就当前采油厂趟井治理存在的问题及下步计划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趟井;原因分析;治理对策;采油厂1近三年机采指标变化情况1.1近三年主要躺井原因分类2019-2021年,采油厂共计躺井482井次。
其中,结垢躺井144井次,占比29.88%;偏磨躺井100井次,占比20.75%;疲劳杆断74井次,占比15.35%;腐蚀、结蜡躺井82井次,占比17.01%,其他躺井82井次,占比17.01%(表1)。
表1 采油厂近三年主要躺井原因分类统计表1.2近三年躺井分区统计表2 采油厂近三年躺井分区统计表由表2中可以看出:采油管理一区、二区躺井主要以结垢、偏磨和疲劳杆断为主;采油管理四区主要以结蜡躺井为主;采油管理六区主要以腐蚀和偏磨躺井为主。
1.3近三年躺井分层位统计表3 近三年躺井分层位统计表由表3中可以看出:长8层近三年躺井239井次,占躺井总数的49.59%;躺井主要集中在长8层、长2层和延安组,其中长8层的结垢、结蜡(主要是泾河工区)较为严重,长2层和延安组的腐蚀较为严重。
1.4近三年躺井分类统计表4 近三年躺井分类统计表由表4中可以看出:2019-2021年,偏磨、腐蚀、结蜡和疲劳造成的躺井井次逐渐增加。
2主要躺井原因分析及治理情况2.1结垢躺井及治理情况结垢躺井按层位分布统计表可以看出,长8层的结垢问题突出,其次延安组、长6层、长9层的结垢问题也很严重;结垢问题是造成油井躺井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各个生产层位均普遍存在;目前结垢井主要采用加阻垢剂进行化学阻垢,具有一定效果,但药剂针对性不强,不同井区、不同层位结垢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深入分析精细管理有效控躺井

深入分析精细管理有效控躺井摘要:本文通过对商河油田采油七队油井躺井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躺井的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降低了躺井率,减少了躺井占产和作业费用。
关键词:躺井;原因分析;降低躺井率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产量形势的日益严峻和生产成本的不断压缩导致控躺井作为一项管理指标显得尤为重要,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采油七队位于商河油田北部,主要管理着商一区、商二区东部的68口油井,33口水井,含油面积11.9KM2,地质储量881万吨,注水储量740万吨。
该队自2006年以来通过深入分析,精细管理,躺井指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9年全年躺井率2.5%,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躺井原因分析经过对近几年我队油井躺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我队躺井的主要因素有三个,管漏、杆断、泵影响,而导致原因分别是偏磨、腐蚀、结蜡,因此我们重点从这三方面对躺井进行治理。
二、典型做法分析躺井率的降低与我们加强了油水井日常管理有直接关系,在管井方面我们从细、从严做起,抓矛盾、突重点、科学有效控制躺井。
1、做好作业方案优化和作业监督工作。
针对作业井井史、作业起出杆柱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分析,队上成立相应方案优化管理小组,与矿和工艺所结合制定详细对策,做到油井作业1口,方案优化1口,作业成功1口。
主要优化目标是优化杆级组合、更换老化杆柱、调整泵的工作参数,积极应用新措施、新工艺。
2009年上半年油井泵升级3口,更换新管杆12井次,优化杆级组合16井次。
为加强作业监督实力,我队配备作业监督3人,作业监督副队长1人做到作业井随时有人管,作业质量随时有人把关,重点工序实施全过程监督,作业监督过程中,作业监督人员严格职守,认真监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2、优化油井工作参数我积极联系工艺所、地质组等技术部门优化管柱组合,确定合理泵深,提高治理的针对性、科学性,采用大泵径、长冲程、慢冲次改善油井的生产参数。
2009年我们共调冲次38井次,冲程2井次,目前我队平均冲程3.5米,基本都已达到冲程最大化,平均冲次2.44次,油井冲次趋于合理。
浅谈特高含水期油井躺井的因素分析与防治措施

了多种措施 , 应用旋转井 口、 防偏磨节箍 、 加重杆、自动扶正抽油杆 、 连续杆等工具 ,但是油井偏磨现象仍然没有得到 良好的改观 ,主要是 防偏磨工艺存在问题 , 一是旋转井 口可使油管偏磨改为均匀磨损 ,相 对延长 了油井免修期 , 但是不能从根本上防止管杆偏磨 ;二是使用的 各种 防偏磨节箍 , 由于材质达不到要求, 没有达到理想的防偏磨效果 ; 三是加重杆 只适用于偏磨不严重的油井;四是 自动扶正抽 油杆 、连续 杆代替抽油杆是管杆偏磨的有效方法 , 但价格 昂贵 ,推广难 度较 大; 五是使 用油管锚锚定 ,可缓解油管的弯曲,但 同时也加重 了抽油杆 的 弯曲 ,影响防偏磨作用的发挥 。
1利用 主要因素分析法 ,查找出油井躺井的主要 原因
目 前频繁 的躺井导致作业工作量加大 , 原油生产形势被 动。 因此 , 做好躺井原 因分析与躺井治理措施分析工作 ,严格控制躺 井 , 于扭 对 转产量形势 的被动局面更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 2 1 年上半年躺井情 况 0 1 调查 表 , 从时 间上看 ,3 、5月份成为躺井最多 的月份 ,其中电泵 、4 躺井 比例为 2 . 影响产量却达到 4 %; 3 %, 9 2 生产不足 9 天的躺井 比例 O 为 3. 7 %; 井的主要原因是杆断脱 、管漏、电缆击穿和泵漏 ,四项 5 躺 因素就 占了整个躺井 比例的 8 %。因此 ,抓住主要矛盾 ,着重分析影 4 响产量最大电缆击穿电泵井、 以及杆断脱、 管漏和泵漏 四项主要因素 , 查明原因,制订对策 ,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
工
b l a sci nc ra e n l Ke hn e ea i 1 c n o o
盯 v ^ _I l _ I e w ■
_
浅谈特高含水期油井躺井的因素分 析与防治措施
探讨影响油井躺井的主控因素与治理途径

2、 强 化 工艺 技 术 的推 广应 用 , 全 面 治理 偏磨 造 成 的躺 井
精细油藏描述是认识油藏的基础, 重点对构造特征和断层组合合理性研
究, 同时开展 断层封堵 性研究 工作 。 减少 因地层情 况的变化 造成躺井 。 建立 油井
一
个 目标为 出发点 : —是对注 水启动压 力 、 注入水 水质都有 更高 的要求 , 要论 证原 注水 系统 的适 应性 , 低能量 的井通过 调整注 采关系 , 补充地层 能量 , 对于 低渗油 藏要 求较大沉 没度 的油井 , 整体优 化压裂设 计 , 进行 大泵低冲 次生产参 数试 验, 弥 补小 泵深抽 工艺 的不足 , 解决 低渗 区块 油井偏 磨与 杆断 的问题 。 二 是加密调 整, 减少注 采井距 , 完善注 采井 网, 细分注 水开发 , 提高油井 动液面 , 调整油井 井 下泵 的沉投度 ; 开展专项 治理大沉 没度油 井工作 , 合理 确定泵挂 深度 , 尽量 减少 抽油 杆 的- F Y e 用量 , 控制偏 磨油 井数量 的上 升 三是 实施特 高含水 期原 油脱水 和污 水处理复 合工 艺技术 , 改 善注入 水质 , 减少 地层污 染 , 降低 因注水对 油藏采
井 口旋 转等治理 油井偏磨 措施 ; 应 用旋转封 隔器 、 扶正器 、 防偏磨 井 口等成 熟 的 配 套 工艺 、 推广 应用 无管采 油和 连续抽 油杆 等新工 艺技术 , 提高油 井偏磨 治理
水平。
胜坨油 田经过多 年的 开发 , 目前 已进入特 高含 水开 发期 , 一方 面老油 田地 层 能量 逐年下 降 , 井简 技术状 况 日益恶化 , 另一方 面难动 用储 量开 发与疑 难生 产 井 比例 逐年 增 高 , 油井 躺井 频繁 。 油井 的月躺井 数 占正常 生产 井 的5 %左右 。
采油躺井原因工况分析与对策

采油躺井原因工况分析与对策摘要本文针对目前躺井是影响稳产的主要因素的问题,分析了造成油井躺井的工况原因,制定了加强生产单元的综合调整,改善地下生产环境,积极协调专项治理资金的投入,减少油井的多轮次维护作业等切合实际的提出了治理措施,提高了油井的采油时率。
关键词躺井;油井治理滨南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采出液高含水、高矿化度对井下设备的腐蚀,以及井筒技术状况日益恶化,虽然近两年采油矿在躺井扶井和躺井预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躺井仍是影响原油产量的重要因素。
1造成躺井增加的工程原因分析躺井最直接的原因体现在设备上,统计2009年1-9月份躺井情况,主要原因是杆柱问题、油管问题、泵问题,三类躺井占总躺井的66.6%。
1.1井下设备技术状况成为油井正常生产的重要因素1)杆管超期服役现象严重,引起杆管断造成躺井。
普通钢质D级抽油杆存在疲劳极限周期,超出使用周期极易损坏。
由于成本紧张,抽油杆更新率低(只有新井是新抽油杆),旧抽油杆带伤及疲劳重复使用,造成杆断脱频繁躺井。
2009年1-9月份杆断躺井3井次,占总躺井的33.3%,不包括1-10月份因捞杆、对口扶井成功5井次。
2)冲次高,载荷重,惯性载荷大,活塞凡尔罩断造成躺井。
一方面高冲次,交变载荷、惯性载荷增加,抽油杆杆柱弹性变形频率增加,特别是杆柱两端(即光杆和活塞);另一方面又因为冲次高,活塞“液击力”增加;由于以上两种因素,致使活塞凡尔罩疲劳断裂造成躺井。
3)迫于产量压力,部分大泵深抽井运行参数较高,交变载荷、惯性载荷疲劳损坏。
大泵深抽小冲次解决了提液问题,迫于产量压力,部分井冲次较高。
在抽油杆组合、油井产出液性质相同的情况下,小泵径大参数比大泵径小参数的载荷低,大泵深抽冲次较高后,交变载荷、惯性载荷增加,部分井出现了振动载荷,使杆柱承受载荷骤增,大大增加杆断躺井几率。
1.2地面抽油设备与油藏特点不匹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压低渗复杂断块单元增多,地面设备老化严重,无法与油藏地层相匹配的现象增加。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抽油井在油田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抽油井躺井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油田的开采效益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对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及其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1. 地质条件:地震活动、地下水和受力状态的变化等因素会导致井筒形变、支撑失稳等情况,从而增加了躺井的风险。
2. 技术原因:抽油井的设计、施工工艺和完井方式等因素会影响井筒的稳定性,如井壁支撑不够、套管破损、油管折断等情况,都会导致井筒结构的破坏,从而增加躺井的风险。
3. 生产操作:不当的生产操作,如频繁地调整油井间距、变更生产条件、使用不合适的抽油机,都会导致井筒的不稳定和破坏,从而增加躺井的风险。
4. 环境因素: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井筒的不稳定和破坏,从而增加躺井的风险。
二、改进措施1. 优化设计:在设计抽油井时,应考虑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井筒材料、施工技术和完井方式,充分保证井筒的稳定性。
2. 加强管理:对井筒的维修、检测、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以及加强生产安全和操作规范的培训和管理。
3.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对抽油井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井筒的状况和设备的使用情况,强化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4.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根据生产实际需求,采用新的井筒材料、修井工艺等,以及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
5. 建立预警机制:建立抽油井躺井的预警机制,定期对井场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原因有多种,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生产安全和效率。
因此,需要加强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引进新技术和材料、建立预警机制等。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抽油井躺井问题,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抽油井的运行稳定性成为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
目前,许多油田出现了抽油井躺井率高的现象,给采油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1. 井底沉积物堆积在抽油井运行过程中,井底沉积物会随着油的提取被吸入油管内部,导致钻杆受到卡住的影响,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并且很容易导致躺井。
此时需要对抽油井进行清洗,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2. 立管过长立管过长也是导致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之一。
当立管过长时,抽油压力会下降,油的提取会受到影响,容易导致躺井。
此时应考虑缩短立管长度或加大立管直径。
油管内壁沉积物的堆积会导致摩擦系数增大,直接影响抽油井的泵效率。
此时应进行定期清洗。
4. 采油液中含杂质采油液中含杂质的情况也会导致抽油井躺井率高。
油井补水在用来冷却设备之前,在采水井中必须要进行过过滤。
如果采油液中有杂质则容易导致设备维护量增加,直接影响生产效率。
改进措施1. 定期清洗抽油井抽油井内部的清洗应该定期进行,以保证其内部不积累杂质和沉积物,有效防止躺井问题的发生。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缩短抽油井立管长度,提高提油效率,减少油的压力损失,从而降低躺井风险。
3. 采用特殊的清洗技术针对油管内壁沉积物堆积的情况,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清洗技术,例如高压水洗、气枪冲击等,以清除管道内的污垢,保证抽油井的正常运转。
4. 采用高效过滤器针对采油液中含杂质的情况,可以采用高效的过滤器,将杂质过滤,确保抽油井产生的采油液纯净,有效避免停机维护,保持生产量稳定。
总之,针对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可以通过定期清洗抽油井、缩短立管长度、采用特殊的清洗技术以及采用高效过滤器等多种措施加以改善和解决,以保证抽油井的正常运转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之一。
而抽油井是石油开采中的重要设备,它的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石油生产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抽油井躺井率居高不下,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本文将探讨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 设备质量不良抽油井作为石油生产的关键设备,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由于一些厂家为了追求利润,生产出来的抽油井存在质量不良的情况。
通常表现为抽油井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密封不严、零部件磨损严重等问题,从而导致躺井率居高不下。
2. 操作不规范抽油井的运行涉及到众多操作环节,如果操作过程中存在疏忽、粗心大意等情况,就会直接影响到抽油井的运行性能。
操作人员在维修抽油井时不按规定操作,导致了更多的故障;或者在日常运行中未按时清洗抽油井,导致积尘、杂质等对抽油井的影响,都是导致抽油井躺井率升高的重要因素。
3. 环境因素抽油井作为重要的设备,其运行状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恶劣的天气条件、温度的变化、粉尘、湿气等都会对抽油井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些环境因素也是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4. 维护保养不到位抽油井作为机械设备,需要定期的维护保养才能保证其正常的运行。
一些生产单位并不重视抽油井的维护保养工作,导致抽油井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进而影响其运行状态,增加了躺井率。
二、改进措施1. 选用优质设备为了降低抽油井躺井率,首先要选用质量可靠的抽油井设备。
对于一些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考察和评估,尽量选用具备良好信誉的厂家生产的设备。
这样可以从根源上解决抽油井质量不良的问题,降低躺井率的可能性。
2. 规范操作流程为了规范操作流程,降低操作不当带来的隐患,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加强对操作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不当的现象,保证抽油井的正常运行。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对于抽油井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抽油井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躺井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抽油井的正常运行,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
对于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提高抽油井的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不合理抽油井的设计与选用的材料不当是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若井筒不够坚固,很容易出现变形或塌陷的情况,从而导致井筒失稳,造成躺井。
2. 钻井过程中的问题在钻井过程中,如果保障措施不到位,操作不规范,就容易造成井筒的破损或油层的污染,导致抽油井躺井的概率大大增加。
3. 巡检不及时由于抽油井经常处于高温、高压等恶劣工作环境中,如果工作人员的巡检不及时或不够细致,就会造成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从而增加了抽油井躺井的风险。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可将抽油井躺井率控制在较低水平:1. 完善设计方案在抽油井的设计方案上,应充分考虑井筒的坚固性和稳定性,选用合适的材料,并注重局部加固,以保障抽油井的长期稳定性。
2. 强化对钻井过程的管理在钻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保障措施得到有效执行,以减少井筒的损坏和油层的污染,并降低躺井的风险。
3. 加强巡检力度对抽油井的巡检工作应加强力度,确保各种设备和工艺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隐患,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修复和改进,降低抽油井躺井的概率。
4. 提升技术水平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等方式,提升抽油井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其对抽油井工作的认识和责任心,以保障抽油井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包括设计不合理、钻井过程中的问题和巡检不及时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完善抽油井的设计方案、加强对钻井过程的管理、强化巡检力度和提升技术水平,从而降低抽油井躺井的概率,保障抽油井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抽油井的躺井率一定会得到有效地控制和降低。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抽油井是石油勘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存在对于石油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抽油井躺井率较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 地质因素影响地质因素是影响抽油井躺井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勘探油田时往往需要钻探地层进行勘探。
不同的地层的硬度、厚度、稳定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井筒的稳定性。
如果在固井时没有选对合适的胶凝材料或者粘结剂,会导致产生塌陷、开裂等问题,从而导致井筒的失稳。
改进措施:在钻孔时应该对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了解,综合考虑各种地质因素的影响。
在固井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地层情况选择合适的胶凝材料或粘结剂,确保井筒的稳定性。
抽油井的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设备失效或者运行不当,也会导致抽油井躺井率高。
例如,井下设备损坏或使用寿命到期、管材连接不严等都会给井筒的安全运行带来威胁。
改进措施:在设备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生产厂家制定的规定操作。
如对井下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对管材进行定期更换和检查等。
管理因素也是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原因之一。
如果对井筒的日常管理不到位,也容易导致躺井情况的发生,例如,井筒清理不及时、沉积物清理不彻底等都会加速井筒的损坏。
改进措施:建立完善的技术档案,并对技术工人进行科学和规范的培训,提高井下管理水平。
实行严格的班组交接班制度,确保班组人员对管道和设备的质量情况进行仔细的检查。
除上述几点因素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井筒的稳定性。
例如,天气条件对井筒的影响、钻井过程中对井筒进行修补的情况、生产量增加对井筒的影响等。
改进措施:对于不可预测的因素,如天气条件对井筒的影响等,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
增加生产量的情况下应将井筒的规格等重要参数进行计算,并对井筒加速衰老的情况进行检查。
总的来说,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原因较为复杂,但只要我们针对其各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改进和管理,才能更好地保护抽油井的稳定性,从而挖掘更多的石油资源。
探讨造成油井躺井的影响因素与治理措施

查询 系统 , 为 制定 防偏磨 措施 和优 化设 计提 供准确 的基 础数 据 。 针对 不 同的井 采取 的不 同措施 , 优化抽 油杆组 合 , 采取 管柱锚 定 、 底 部加 重 、 杆 柱扶 正 、 管 柱 与 井 口旋 转等治 理油 井偏磨 措施 ; 应用旋 转封 隔器 、 扶正 器、 防偏磨 井 1 2 1 等成 熟 的 配套 工艺 、 推 广应 用无 管采油 和 连续抽 油杆 等新 工艺 技术 , 提 高油 井偏磨 治理
洗修 复工 艺技 术 , 建立 完整 的质量 保 障体 系 , 调 动 与发挥 采油 矿作 为 甲方 监督
的作 用 , 可派 专人 到供 应站 油管 厂参 与本矿 使用 的油 管 、 抽油 杆 的回收 、 修复、 发放 等工 作过 程 , 实行 跟踪 责任 制 , 保 证 油管修 复质 量 。 在 现场施 工方 面 , 引 进 先进 的抽油 杆探伤 检测设 备 , 发挥 采油矿 、 采油小 队全 员监督 作用 , 在 作业施 工
偏磨基 础 资料 , 整理 与分 析偏 磨井 的井 史和 作业 现场 资料 , 形成 系统 的检 索 与
分点 , 将增 加成本 支 出。 躺 井率指 标居高 不下 , 导致 产量被 动 , 成 本 急骤上升 , 直
接影 响到 油 田开发 水平 和经济 效益 的提 高 。 下面 结合 近几 年的 生产 实际 , 探索
科 学 论 坛
I ■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v i e w
探 讨 造 成 油 井 躺 井 的影 响 因素 与 治 理 措 施
路 峰 李本 琼 王 延燕 杨春 晖
( J j 生 利 油 田河 口采 油厂 采油 四矿 三 队) [ 摘 要] 目前 油 田现 已进 入高 含水 开 发后 期 , 随着 开采 程度 的提 高 , 地 层 能量 逐 年下 降 , 井 筒 技术状 况 日益 恶 化 , 造 成油 井 的频 繁躺 井 。 必 须 加强 油 田单 元 的综合 调 整 , 强化 工艺 技 术 的推 广 应用 , 加大 专项 治理 的资 金投 入 。 建立 油 井躺 井预 警机 制 。 才 能有 效控 制躺 井率 , 增 强 稳产基 础 , 实现 老油 田生 产 的 良性 循环 。 [ 关键 词] 油田; 躺井 ; 影响 因素 ; 治理 措施
有效控制抽油井躺井措施探讨

有效控制抽油井躺井措施探讨摘要:2013年以来,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孤一油藏经营管理区在管理理念上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操作技能和工作质量,通过精细管理,有效控制了油井躺井。
关键词:管理工作制度扶井措施探讨0 引言油井躺井必先有异常变化,因此异常井是孤一管理区监控的重点,恢复异常井是孤一管理区降低躺井的首要任务,在异常井治理和作业方案优化上要体现“细”、“快”、“准”三字,即落实资料、措施制定、效果对比上要细、快、准。
同时加强研制、完备打捞工具,提高扶井质量和成功率,有效降低躺井率。
1 抽油井管理存在的问题孤一管理区在预躺井控制工作中做出了大量的工作,躺井指标从在2009年的25口,合理控制控制在2013年1-10月的11口,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日常管理和现场实施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油井工作制度不合理,增大了躺井机率。
生产参数过大,井下管柱组合不合理,大泵深抽等都是造成躺井增加的因素。
(2)作业监督的力度和质量存在不到位的现象,造成作业井生产周期短或重复作业。
我厂目前作业所用的管杆大部分为复新管杆,抗拉、耐磨强度较差,存在质量问题,造成下井后短时间内出现管漏、杆断脱等现象的发生,造成二次躺井。
(3)躺井资料的分析判断准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出现无效扶井工作量。
目前油井活塞凡尔罩断裂现象明显上升,现场往往都以抽油杆脱进行对扣扶井,这样就出现了许多无效扶井工作量,如何准确分析判断活塞凡尔罩断裂与抽油杆脱扣及油管漏的区别,还有待探讨研究。
(4)现场扶井工具不完备,吊车协调不能及时到位,延误扶井时间。
目前,在抽油杆断的躺井中,抽油杆接箍断、扳手方径处断等情况增多,抽油杆断在中下部的也明显增加,由于无合适打捞工具,使用吊车实施打捞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等多种原因,限制了实施打捞扶井工作。
2 有效控制抽油井躺井的措施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加强了班组人员对日常基础工作的管理,做到早发现问题、早汇报、早治理。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随着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抽油井作为油田开发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油田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抽油井躺井现象时有发生,给油田生产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隐患。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主要包括油层特性、设备运行状况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对提高抽油井的稳定生产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油层特性1. 地质构造复杂:地质构造复杂是导致抽油井躺井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油田地质构造复杂、脆弱带多或者存在大量的天然裂缝时,会导致井下产量不均匀,油水混产情况严重,造成抽油井躺井的风险增加。
2. 油层含水量高:油层的高含水量会引起抽油井产液量变化频繁,增加了井下设备的运行负荷,容易导致设备寿命减短和出现故障,进而引发抽油井躺井。
针对油层特性所带来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地质勘探:在油田开发初期,加强对地质构造的勘探工作,提前了解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及裂缝的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抽油井布局,减少躺井风险。
2. 优化注水工艺:对于含水量较高的油层,可采取加强注水工艺,降低含水量,提高油层稠度,减少抽油井波动,降低躺井风险。
二、设备运行状况1. 抽油机性能不稳定:由于抽油机长期运行容易导致设备磨损,性能不稳定,进而导致抽油井波动,容易引发躺井。
2. 泥浆环流异常:油井在施工和作业过程中,若出现泥浆环流异常,如泥浆丢失或过量泵出等情况,会导致油井承压不稳定,引起抽油井躺井。
改进措施:1. 定期检修设备:抽油机作为抽油设备的核心部件,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运行稳定性,减少因设备性能不稳定带来的躺井风险。
2. 加强泥浆环流管理:在油井施工和作业过程中,加强泥浆环流的管理,严格控制泥浆的流出量和质量,预防异常情况的发生,降低躺井风险。
三、操作管理1. 操作技术水平较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抽油井的稳定生产。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抽油井是油田开采的重要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于油田的产量和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抽油井躺井率高是目前油田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下面我们从技术、管理和设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技术方面的问题:1. 井控技术不完善。
井控是指通过管柱压力控制井底压力和井底流体高度,保持井眼稳定。
井控技术不完善,容易导致油井躺井。
在钻井过程中井眼不稳定,地层破裂导致油井失控。
2. 给水井不合理。
给水井是为了保持井口产能而建立的一种注水井,它能够通过给井水来弥补油井产能的不足。
给水井的不合理设计容易导致油井躺井。
给水井注水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对油井产能产生负面影响。
二、管理方面的问题:1. 操作人员技能不足。
操作人员技能不足会导致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增加了油井躺井的风险。
操作不当导致油井井眼附近出现突然变形或者错位。
2. 设备管理不到位。
设备管理不到位会导致设备磨损加剧,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而增加了油井躺井的风险。
三、设备方面的问题:1. 设备老化。
油田开采过程中使用的抽油井设备长期使用容易出现老化,导致设备损坏率增加,油井躺井率也会相应增加。
2. 设备质量不过关。
设备质量不过关会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缩短,提高设备的故障率,进而增加了油井躺井的风险。
基于以上因素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技术方面的改进:加强井控技术研究,提高控制井底压力和井底流体高度的能力,保持井眼稳定。
优化给水井设计,合理控制给井水注入量,确保油井产能稳定。
2. 管理方面的改进: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减少操作失误。
加强设备管理,定期检查设备状况,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设备方面的改进: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老化对油井的影响。
严格控制设备质量,选择具有高品质的设备,减少设备故障率。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抽油井躺井率,提高油田开采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影响油井躺井的主控因素与治理途径摘要:胜利油田现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随着开采程度的提高,地层能量逐年下降,井筒技术状况日益恶化,造成油井的频繁躺井。
必须加强油田单元的综合调整,强化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专项治理的资金投入。
并建立油井躺井的预警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躺井率,增强稳产基础,实现老油田生产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油田;油井躺井;因素分析;治理措施
分类号:te933.27
胜坨油田经过多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一方面老油田地层能量逐年下降,井筒技术状况日益恶化,另一方面难动用储量开发与疑难生产井比例逐年增高,油井躺井频繁。
油井的月躺井数占正常生产井的5%左右。
油井躺井后所花费作业成本,最低限度的检泵约3-5万元,躺井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将增加成本支出。
躺井率指标居高不下,导致产量被动,成本急骤上升,直接影响到油田开发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下面结合胜采二矿近几年的生产实际,探索油井躺井的原因,寻找有效治理途径,以期对其它油田的开发起到借鉴作用。
一、造成油井躺井增加的主控因素
利用主要因素分析法,查找出油井躺井的主要原因。
前频繁的躺井导致作业工作量加大,原油生产形势被动。
因此,做好躺井原因分析与躺井治理措施分析工作,严格控制躺井,对于扭转产量形势的被动局面更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2012年上半年躺井情况调查
表,从时间上看,3、4、5月份成为躺井最多的月份,其中电泵躺井比例为23.9%,影响产量却达到42%;生产不足90天的躺井比例为37.5%;躺井的主要原因是杆断脱、管漏、电缆击穿和泵漏,四项因素就占了整个躺井比例的84%。
分析认为:(1)井下设备技术状况成为油井正常生产的重要因素。
一是管、杆超期服役现象严重,引起杆断脱造成躺井。
二是油井管、杆偏磨,造成管漏躺井。
三是抽油泵不匹配,增加了油井凡尔漏失现象,导致泵漏躺井。
(2)地面抽油设备与油藏特点不匹配,结构性的矛盾突出。
地面设备老化,无法与油藏地层相匹配的现象增加。
如使用的抽油机设备明显不配伍,故障频繁,或因油井泵挂深度大,冲程小而冲次快,易造成抽油杆断脱。
现配置的抽油机,无法调整不合理的生产参数,加大了磨损,造成设备故障。
(3)复杂结构井致使躺井增加。
由于钻井工艺水平的提高,斜井、水平井、侧钻井等特殊工艺井成为控制储量带来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
斜井、侧钻井的抽油杆偏磨严重,电泵机组故障率高。
主要是斜井井身结构的影响,造斜点以下抽油杆弯曲,虽设计安装了扶正器,仍出现扶正器磨损、抽油杆偏磨断脱现象。
再加上油井出砂,斜井、水平井砂埋、砂卡躺井率高。
二、控制躺井面临的问题
抓住主要矛盾,着重分析影响产量最大电缆击穿电泵井、以及杆断脱、管漏和泵漏四项主要因素,查明原因,制订对策,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比较突出问题:(1)对结蜡井、出砂井的治理与防范管理措施不到位。
很多作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没有得到应有
的重视,结蜡、砂卡等问题重复出现,由此造成的躺井一再发生。
从源头治理与防范结蜡井、出砂井的思想意识还不强,优化设计没有成为生产中首要的考虑因素,部分井生产参数不合理,没有针对实际对躺井泵径、泵深、生产参数进行合理匹配。
(2)施工过程中不按程序操作,设备破坏程度高。
电缆击穿占电泵躺井的83%。
(3)油井防偏磨技术不过关。
为治理油井偏磨,采油厂应用了多种方法,但是受到资金方面的制约,大多不是太理想。
防偏磨工艺也存在问题,旋转井口可使油管偏磨均匀,相对延长了油井免修期,但无法从根本上防止管杆偏磨;各种防偏磨节箍,材质达不到要求,防偏磨效果不理想;加重杆只适用于偏磨不严重的油井;自动扶正抽油杆、连续杆代替抽油杆的方法有效,但价格昂贵;使用油管锚可缓解油管弯曲,却加重了抽油杆弯曲,影响防偏磨作用的发挥。
(4)设备的粗放管理。
设备管理的粗放主要表现在于新旧井下设备的管理不到位,不能对抽油杆、油管、井下泵做到单杆、单管、单泵台帐化管理,由于对在用管、杆、泵的使用年限、使用周期、修复记录,应用情况缺乏全面了解,作业工具在下井时进行优化组合较少。
新老工具同时应用、或者把部分新工具用于非关键部位,只能造成井下工具的浪费。
三、治理油田躺井的具体措施
1、加强油田单元的综合调整,改善地下生产环境
首先,从地质上降低因油田老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地质综合调整应该以三个目标为出发点:一是对注水启动压力、注入水水质都
有更高的要求,要论证原注水系统的适应性,低能量的井通过调整注采关系,补充地层能量;对于低渗油藏要求较大沉没度的油井,整体优化压裂设计,进行大泵低冲次生产参数试验,弥补小泵深抽工艺的不足,解决低渗区块油井偏磨与杆断的问题。
二是加密调整,减少注采井距,完善注采井网,细分注水开发,提高油井动液面,调整油井井下泵的沉没度;开展专项治理大沉没度油井工作,合理确定泵挂深度,尽量减少抽油杆的下井用量,控制偏磨油井数量的上升。
三是实施特高含水期原油脱水和污水处理复合工艺技术,改善注入水质,减少地层污染,降低因注水对油藏采出液的影响减少井下工具的腐蚀。
2、强化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治理偏磨造成的躺井
精细油藏描述是认识油藏的基础,重点对构造特征和断层组合合理性研究,同时开展断层封堵性研究工作。
减少因地层情况的变化造成躺井。
建立油井偏磨基础资料,整理与分析偏磨井的井史和作业现场资料,形成系统的检索与查询系统,为制定防偏磨措施和优化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针对不同的井采取的不同措施,优化抽油杆组合,采取管柱锚定、底部加重、杆柱扶正、管柱与井口旋转等治理油井偏磨措施;应用旋转封隔器、扶正器、防偏磨井口等成熟的配套工艺、推广应用无管采油和连续抽油杆等新工艺技术,提高油井偏磨治理水平。
3、加强检测,分类管理,把好油井管杆泵质量关
重点要加强内部管杆泵入库质量的检验工作,成立联合质量检
验管理小组,对新管杆泵和修复管杆泵从材料质量到加工质量进行专业化、标准化的质检。
完善管材分矿分类管理办法,制定执行严格的修复管理制度,提高油管厂清洗修复工艺技术,建立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调动与发挥采油矿作为甲方监督的作用,可派专人到供应站油管厂参与本矿使用的油管、抽油杆的回收、修复、发放等工作过程,实行跟踪责任制,保证油管修复质量。
在现场施工方面,引进先进的抽油杆探伤检测设备,发挥采油矿、采油小队全员监督作用,在作业施工与监督现场,对下井抽油杆的探伤与检测,落实责任到人,提高作业一次合格率。
4、建立油井躺井的预警机制,从日常管理角度避免被动性扶躺井。
超前监控影响油井躺井因素,改变过去的躺井事后分析法,实现躺井事前控制。
从地层、井筒、地面三大系统入手,通过监测分析油井含砂量、沉没度、油气比、产液量等参数,制定临界变化值,预警可能出现的停井因素,制定预防措施,达到超前预测和控制停井的目的。
以抽油机“五率”为标准进行巡检,建立设备台帐,预警可能出现的停井因素,达到早发现、早汇报、早治理,降低躺井的目的。
建立各参数预警界限值,绘制油井免修期、杆应力、泵效预警图版。
地面预警分为设备预警和流程预警。
搞好抽油泵进货产品质量和旧泵修复质量,应当注重对结蜡井、出砂井的治理与防范,通过优化设计,严格执行相关的管理规定与标准,加强结蜡井、出砂井的定期洗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