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魅力数学难题(免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有限多个互素的正整数解组(a, b, c).
1995年,H.Damon 和 A. Granville 找 到了10个这样的解,它们是:
1m 23 32
25 72 92
73 132 29
27 173 712
35 114 1222 177 762713 210639282
其前提是尺规作图。 如果不限于尺规,它就会成为可能, 目前已知的方法就有好几种。 “三等分角问题”除了尺规要求外, 还有一点常被人忽略,那就是三等分 的是“任意角”,对于某些具体的角 度,比如90,它就是可能的。
SZU
zwj@szu.edu.cn
第二节 Fermat大定理
(1637年——1994年)
x4 + y4 = z2 (3)
没有正整数解。从而方程(2)也没有正整数 解。
证明依赖于勾股数的表示(见本课程第3章)。 此处从略。
新的方向
索菲娅 Sophie Germain (1776 -
1831)
法国人。少数研究数学的女 性。
提出将“费马大定理”分成 两种情况: (I) n 能整除 x、y、z。 (II) n 不能整除 x、y、z。
理想数的诞生
库墨尔 Ernst Edward Kummer (1810 - 1893)
德国人
1845 至 1847 年 间 , 提 出 了 “分圆整数”、“理想数”、 “正规质数”等概念。
证明当 n < 100 时,“费马大 定理”成立。
1857 年,获巴黎科学院颁发奖 金三千法郎。
几个著名数学问题
范围:古代三大难题;近代三大难题;现代七大
几个著名数学问题
的历史与现状
希尔伯特
选题原则: 典型、重要、著名、合适
• 几何作图三大难题 – 化圆为方 – 倍立方体 – 三等分角
• 费马大定理 • 哥德巴赫猜想 • 四色猜想 • 庞加莱猜想
范围:古代三大难题;近代三大难题;现代七大
SZU
线; (2)椭圆曲线:即三次曲线y2
=x3+ax+b, 其中,a,b是整数,并且 方程x3+ax+b=0没有重根; (3)其它曲线。(比如:平面曲线 xn +
yn = 1,n > 2 )
法廷斯证明莫代尔猜想
1922年,英国数学家莫代尔提出猜想:
每条第三类曲线上最多只有 有限多个有理点
1983年,法廷斯证明了莫代尔猜想. 从而
代数问题 方程 xn + yn = 1的正有理数解的可解性
代数问题 方程 xn + yn = 1的正有理数解的可解性
几何问题 平面曲线 xn + yn = 1上是否有纵横坐标 都是正有理数的所谓的正有理点问题
费马猜想
每条曲线xn+yn=1上没有正有理点
法廷斯证明莫代尔猜想
平面曲线分类: (1)有理曲线:包括直线和所有二次曲
每条曲线xn+yn=1上上最多只
有有限多个有理点
差一点儿……
费马猜想
每条曲线xn+yn=1上没有正有理点
符雷的发现
法廷斯证明莫代尔猜想,吸 引了许多几何高手加入研究费 马大定理的行列,为费马大定 理的证明开辟了多条道路,其 中德国数学家符雷偶然发现了 一条蹊径:
费马大定理与第二类曲线 (椭圆曲线)有密切关系。
SH与河流之间的夹角,则通过几何知识可
以算出
NSH 2a
北门N
3
小桥P
a
?
南门S
河流
H公主 居室
这就是著名的“三等分任意角”问 题
求作一个角, 等于已知角的三分之一
这个问题流传下来,直到1837年才 由万锲尔给出否定的答案。
深圳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3 三大作图难题 难在何处?
zwj@szu.edu.cn
可见,如果不加 以限制,这样的问题 是复杂的,也是没有 太大意义的。于是, 人们研究各种限制下 的整数分拆问题。
这类问题被华罗 庚称为“堆垒数论”。
华罗庚
这里面第一个问题就是分拆为方幂和 的 问 题 。 1770 年 , 法 国 数 学 家 拉 格 朗 日 (Lagrange, 1736—1813)证明了:
(2)“化圆为方” ,要作出数
(值3)“三等分角”,如果记a = cosA, 要
作出角度A/3, 也必作出相应的余弦值
x = cos(A/3), 由三倍角公式,此值x
是方4程x3 3x a 0
的解。
三大作图问题是不可能的
(1)“倍立方体” ,要作出数值3 2 , “三等分角”,要作出是三次方程
每个正整数都是不超过四个正整数 的平方和,也是不超过九个正整数的立 方和,还是不超过十九个正整数的四次 方和。
对于这种形式的分拆,德国数学家希 尔伯特(Hilbert, 1862—1943)证得:
对任一正整数k,都存在一个正整 数c(k),使得每个正整数都是c(k)个正 整数的k次方和.
但是,他并不知道c(k)的具体大小。
这一猜想是由一个银行职员Andrew Beal 提出的。他为此提供5千美圆的征解 奖金,而且每延长一年,奖金增加5千美 圆,最高到5万美圆。
SZU
zwj@szu.edu.cn
zwj@szu.edu.cn
Goldbach猜想
(1742年—— ? !)
n > 2时,2n=p+q, 其中,p,q是素数
“将一个正整数的立方表为两个正整数 的立方和;将一个正整数的四次方表为 两个正整数的四次方和;或者,一般地, 将一个正整数的高于二次的幂表为两个 正整数的同一次幂的和,这是不可能的。 对此,我找到了一个真正奇妙的证明, 但书页的空白太小,无法把它写下。”
用式子来表达这段话就是:
方程
xn + yn = zn
几何作图三大难题
In This Section 一家人
化圆 为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倍立方体
三等 分角
(公元前5世纪——1882年)
=
×2=
这就是化圆为方问题
求作一个正方形, 其面积等于已知圆的面积
该问题直到1882年才被德国数学家林德曼 (C.L.F. Lindemann,1852——1939)证明 为不可能。
方程
xn yn zn, n 3
没有正整数解。
该书第二卷命题8给出了方程
x2 + y2 = z2
的整数通解。 若m, n 是两个正整数,且2mn是完全平方 数,则通解为
x m 2mn y n 2mn z m n 2mn
1637 年 , 费 马 在 阅 读 这 一 命 题 后 , 在该命题旁边空白处用拉丁文写下一段具 有历史意义的批注:
后从这组解(a, b, c)出发,导出一组新的
正整数解(a1, b1, c1) , 而且c1 < c ,这与c 的最小性相矛盾
费马发明了一种“无穷递降法”,用以 给出了一个定理,由这个定理可以给出n=4的 情形。这个定理是:边长为整数的直角三角 形的面积不是一个完全平方数。用这种方法 可以证明方程
数的分解问题
整数的分解与分拆: 对于乘法,
算术基本定理:任一自然数都可以唯一 分解为若干个素数之积。
10 2 5; 30 2 3 5; 60 2 2 3 5; 100 2 2 5 5 ......
数的分解问题
对于加法,人们也可以研究自然数的构 成:将一个自然数写成若干个较小的自 然数之和,这个过程叫做数的分拆。其 结论是极其复杂的。如:
(1)
在n > 2时没有正整数解。
在费马去世五年后的1670年,费马的儿 子在整理父亲遗留的书籍时,发现了这 一批注,并公开出版。
深圳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2
两个特例:n=3,4
zwj@szu.edu.cn
新人出击
欧拉 Leonhard Euler (1707 - 1783)
瑞士人。 18世纪最优秀的数学家。
世上最多产的数学家。 13岁入大学,17岁取得
硕士学位,30岁右眼失 明,60岁完全失明。
欧拉( 1707-1783)
n=4的费马大定理证明: 无穷递降法
基本思想:(欧拉:1738)
假如(1)有正整数解(a,b,c), 即
a4 + b4 = c4
(2)
则在正整数解中总有使数 c 最小者,然
直线方程是(一次)线性的,而圆 的方程是二次的。通过上述五种手段所 能做出的交点问题,转化为求一次与二 次方程组的解的问题。
简单的代数知识告诉我们:
通过直尺与圆规所能做出 的只能是已知线段(长度) 的和、差、积、商以及开平 方的有限次组合。
三大作图问题的不可能性
三大作图问题要作什么?
(1)“倍立方体” ,要作出数值3 2
对于偶数,一个明显的分拆是可以写 成两个奇数之和。而任意奇数都可以分 解为若干个奇素数之积,因此可以肯定:
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若干(m)”个奇素 数的积加上另外“若干(n)”个奇素数的积。
问题:
这里的“若干”能不能有个限度。 哥德巴赫经过大量的验算后猜想:
这就是著名的“倍立方体问题”, 又叫“第罗问题”:
求作一个正方体,其体积等于已 知正方体体积的两倍
该 问 题 直 到 1837 年 才 由 万 锲 尔 (P.L. Wantzel, 1814--1848)给出否定 的答案。
要确定北门和小桥的位置,关键是算
出夹角 NSH 。记a 为南门S与居室H连线
4x3 3x a 0 的解。1837年万锲尔 证明,这两个问题都是用直尺和圆规 不能作出的。
(2)“化圆为方” ,要作出数值 ,
1882年德国数学家林德曼(C.L.F. Lindemann,1852——1939)证明了 是超越数,随即解决了“化圆为方” 问题的不可能性。
几何三大作图难题是已经解决 了的,结论为“不可能”。
5=5=4+1=3+2=3+1+1=2+2+1 =2+1+1+1=1+1+1+1+1
一般地,如果用p(n)表示整数n的加法表 示种数,则它往往是一个很大的数。
P(1)=1, P(2)=2, P(3)=3, P(4)=5, P(5)=7, P(6)=11, P(7)=15, P(8)=22,…, P(100)=190,569,292(1亿9千万) P(200)=3,972,999,029,388(4万亿)。
志村-谷山-外依猜想
关于(第二类)椭圆曲线,有许多 重要猜想,其中一个由日本数学家志村 和谷山,以及法国数学家外依在1950年 提出的猜想,称之为志村-谷山-外依猜 想:
有理数域上的每条椭圆曲 线都是模曲线。
1985年德国数学家符雷在一次会议 上宣布:
如果对某个n >2费马大定理不成立, 他可以具体构造一个椭圆曲线,使志村谷山-外依猜想对这条曲线不成立。
因此(逆否命题)
若志村-谷山-外依猜想成立,则对 所有n >2费马大定理成立!
最后胜利
1997 年 6 月 27日,外尔斯
荣获德国悬 赏 的 10 万 马 克奖金。
1. Fermat-Catalan猜想
若正整数m, n, k满足 1/m + 1/n + 1/k < 1
则不定方程 xn + ym = zk
直尺和圆规能做什么?
作图工具——直尺和圆规能做什么?
直观地看: (1)通过两点作直线; (2)以已知点为圆心,已知线段为半径作圆; (3)定出两条已知非平行直线的交点; (4)定出两个已知圆的交点; (5)定出已知直线与已知圆的交点。
1837年数学家万锲尔(P.L. Wantzel, 1814--1848)注意到:
1847年,德国数学家库默尔用一 种精巧的证明方法,取消了上述“x, y, z与n互素”的条件限制,实现了第一 次重大突破。他因此在1857年获得巴 黎科学院颁发奖金3000法郎。
如果n是不超过100的奇素数, 则方程xn+yn=zn没有正整数解。
问题转化
代数问题 方程 xn + yn = zn 的正整数解的可解性
14143 22134592 657 92623 153122832 1137
438 962223 300429072 338 15490342 156133
2. Beal猜想
若正整数m ,n, k 3,则不定方程
xn + ym = zk
没有异于(2,2,2)的正整数解组(a, b, c)。
1831年,一位完全靠自学成材的法国 女数学家索菲娅,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把 结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x, y, z与n互素的前提下,证明了对所 有小于100的奇素数,费马大定理成立。
如果n是不超过100的奇素数, 则不存在正整数组( x, y, z ), 使得x, y, z与n互素且满足方程 xn+yn=zn。
1995年,H.Damon 和 A. Granville 找 到了10个这样的解,它们是:
1m 23 32
25 72 92
73 132 29
27 173 712
35 114 1222 177 762713 210639282
其前提是尺规作图。 如果不限于尺规,它就会成为可能, 目前已知的方法就有好几种。 “三等分角问题”除了尺规要求外, 还有一点常被人忽略,那就是三等分 的是“任意角”,对于某些具体的角 度,比如90,它就是可能的。
SZU
zwj@szu.edu.cn
第二节 Fermat大定理
(1637年——1994年)
x4 + y4 = z2 (3)
没有正整数解。从而方程(2)也没有正整数 解。
证明依赖于勾股数的表示(见本课程第3章)。 此处从略。
新的方向
索菲娅 Sophie Germain (1776 -
1831)
法国人。少数研究数学的女 性。
提出将“费马大定理”分成 两种情况: (I) n 能整除 x、y、z。 (II) n 不能整除 x、y、z。
理想数的诞生
库墨尔 Ernst Edward Kummer (1810 - 1893)
德国人
1845 至 1847 年 间 , 提 出 了 “分圆整数”、“理想数”、 “正规质数”等概念。
证明当 n < 100 时,“费马大 定理”成立。
1857 年,获巴黎科学院颁发奖 金三千法郎。
几个著名数学问题
范围:古代三大难题;近代三大难题;现代七大
几个著名数学问题
的历史与现状
希尔伯特
选题原则: 典型、重要、著名、合适
• 几何作图三大难题 – 化圆为方 – 倍立方体 – 三等分角
• 费马大定理 • 哥德巴赫猜想 • 四色猜想 • 庞加莱猜想
范围:古代三大难题;近代三大难题;现代七大
SZU
线; (2)椭圆曲线:即三次曲线y2
=x3+ax+b, 其中,a,b是整数,并且 方程x3+ax+b=0没有重根; (3)其它曲线。(比如:平面曲线 xn +
yn = 1,n > 2 )
法廷斯证明莫代尔猜想
1922年,英国数学家莫代尔提出猜想:
每条第三类曲线上最多只有 有限多个有理点
1983年,法廷斯证明了莫代尔猜想. 从而
代数问题 方程 xn + yn = 1的正有理数解的可解性
代数问题 方程 xn + yn = 1的正有理数解的可解性
几何问题 平面曲线 xn + yn = 1上是否有纵横坐标 都是正有理数的所谓的正有理点问题
费马猜想
每条曲线xn+yn=1上没有正有理点
法廷斯证明莫代尔猜想
平面曲线分类: (1)有理曲线:包括直线和所有二次曲
每条曲线xn+yn=1上上最多只
有有限多个有理点
差一点儿……
费马猜想
每条曲线xn+yn=1上没有正有理点
符雷的发现
法廷斯证明莫代尔猜想,吸 引了许多几何高手加入研究费 马大定理的行列,为费马大定 理的证明开辟了多条道路,其 中德国数学家符雷偶然发现了 一条蹊径:
费马大定理与第二类曲线 (椭圆曲线)有密切关系。
SH与河流之间的夹角,则通过几何知识可
以算出
NSH 2a
北门N
3
小桥P
a
?
南门S
河流
H公主 居室
这就是著名的“三等分任意角”问 题
求作一个角, 等于已知角的三分之一
这个问题流传下来,直到1837年才 由万锲尔给出否定的答案。
深圳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3 三大作图难题 难在何处?
zwj@szu.edu.cn
可见,如果不加 以限制,这样的问题 是复杂的,也是没有 太大意义的。于是, 人们研究各种限制下 的整数分拆问题。
这类问题被华罗 庚称为“堆垒数论”。
华罗庚
这里面第一个问题就是分拆为方幂和 的 问 题 。 1770 年 , 法 国 数 学 家 拉 格 朗 日 (Lagrange, 1736—1813)证明了:
(2)“化圆为方” ,要作出数
(值3)“三等分角”,如果记a = cosA, 要
作出角度A/3, 也必作出相应的余弦值
x = cos(A/3), 由三倍角公式,此值x
是方4程x3 3x a 0
的解。
三大作图问题是不可能的
(1)“倍立方体” ,要作出数值3 2 , “三等分角”,要作出是三次方程
每个正整数都是不超过四个正整数 的平方和,也是不超过九个正整数的立 方和,还是不超过十九个正整数的四次 方和。
对于这种形式的分拆,德国数学家希 尔伯特(Hilbert, 1862—1943)证得:
对任一正整数k,都存在一个正整 数c(k),使得每个正整数都是c(k)个正 整数的k次方和.
但是,他并不知道c(k)的具体大小。
这一猜想是由一个银行职员Andrew Beal 提出的。他为此提供5千美圆的征解 奖金,而且每延长一年,奖金增加5千美 圆,最高到5万美圆。
SZU
zwj@szu.edu.cn
zwj@szu.edu.cn
Goldbach猜想
(1742年—— ? !)
n > 2时,2n=p+q, 其中,p,q是素数
“将一个正整数的立方表为两个正整数 的立方和;将一个正整数的四次方表为 两个正整数的四次方和;或者,一般地, 将一个正整数的高于二次的幂表为两个 正整数的同一次幂的和,这是不可能的。 对此,我找到了一个真正奇妙的证明, 但书页的空白太小,无法把它写下。”
用式子来表达这段话就是:
方程
xn + yn = zn
几何作图三大难题
In This Section 一家人
化圆 为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倍立方体
三等 分角
(公元前5世纪——1882年)
=
×2=
这就是化圆为方问题
求作一个正方形, 其面积等于已知圆的面积
该问题直到1882年才被德国数学家林德曼 (C.L.F. Lindemann,1852——1939)证明 为不可能。
方程
xn yn zn, n 3
没有正整数解。
该书第二卷命题8给出了方程
x2 + y2 = z2
的整数通解。 若m, n 是两个正整数,且2mn是完全平方 数,则通解为
x m 2mn y n 2mn z m n 2mn
1637 年 , 费 马 在 阅 读 这 一 命 题 后 , 在该命题旁边空白处用拉丁文写下一段具 有历史意义的批注:
后从这组解(a, b, c)出发,导出一组新的
正整数解(a1, b1, c1) , 而且c1 < c ,这与c 的最小性相矛盾
费马发明了一种“无穷递降法”,用以 给出了一个定理,由这个定理可以给出n=4的 情形。这个定理是:边长为整数的直角三角 形的面积不是一个完全平方数。用这种方法 可以证明方程
数的分解问题
整数的分解与分拆: 对于乘法,
算术基本定理:任一自然数都可以唯一 分解为若干个素数之积。
10 2 5; 30 2 3 5; 60 2 2 3 5; 100 2 2 5 5 ......
数的分解问题
对于加法,人们也可以研究自然数的构 成:将一个自然数写成若干个较小的自 然数之和,这个过程叫做数的分拆。其 结论是极其复杂的。如:
(1)
在n > 2时没有正整数解。
在费马去世五年后的1670年,费马的儿 子在整理父亲遗留的书籍时,发现了这 一批注,并公开出版。
深圳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2
两个特例:n=3,4
zwj@szu.edu.cn
新人出击
欧拉 Leonhard Euler (1707 - 1783)
瑞士人。 18世纪最优秀的数学家。
世上最多产的数学家。 13岁入大学,17岁取得
硕士学位,30岁右眼失 明,60岁完全失明。
欧拉( 1707-1783)
n=4的费马大定理证明: 无穷递降法
基本思想:(欧拉:1738)
假如(1)有正整数解(a,b,c), 即
a4 + b4 = c4
(2)
则在正整数解中总有使数 c 最小者,然
直线方程是(一次)线性的,而圆 的方程是二次的。通过上述五种手段所 能做出的交点问题,转化为求一次与二 次方程组的解的问题。
简单的代数知识告诉我们:
通过直尺与圆规所能做出 的只能是已知线段(长度) 的和、差、积、商以及开平 方的有限次组合。
三大作图问题的不可能性
三大作图问题要作什么?
(1)“倍立方体” ,要作出数值3 2
对于偶数,一个明显的分拆是可以写 成两个奇数之和。而任意奇数都可以分 解为若干个奇素数之积,因此可以肯定:
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若干(m)”个奇素 数的积加上另外“若干(n)”个奇素数的积。
问题:
这里的“若干”能不能有个限度。 哥德巴赫经过大量的验算后猜想:
这就是著名的“倍立方体问题”, 又叫“第罗问题”:
求作一个正方体,其体积等于已 知正方体体积的两倍
该 问 题 直 到 1837 年 才 由 万 锲 尔 (P.L. Wantzel, 1814--1848)给出否定 的答案。
要确定北门和小桥的位置,关键是算
出夹角 NSH 。记a 为南门S与居室H连线
4x3 3x a 0 的解。1837年万锲尔 证明,这两个问题都是用直尺和圆规 不能作出的。
(2)“化圆为方” ,要作出数值 ,
1882年德国数学家林德曼(C.L.F. Lindemann,1852——1939)证明了 是超越数,随即解决了“化圆为方” 问题的不可能性。
几何三大作图难题是已经解决 了的,结论为“不可能”。
5=5=4+1=3+2=3+1+1=2+2+1 =2+1+1+1=1+1+1+1+1
一般地,如果用p(n)表示整数n的加法表 示种数,则它往往是一个很大的数。
P(1)=1, P(2)=2, P(3)=3, P(4)=5, P(5)=7, P(6)=11, P(7)=15, P(8)=22,…, P(100)=190,569,292(1亿9千万) P(200)=3,972,999,029,388(4万亿)。
志村-谷山-外依猜想
关于(第二类)椭圆曲线,有许多 重要猜想,其中一个由日本数学家志村 和谷山,以及法国数学家外依在1950年 提出的猜想,称之为志村-谷山-外依猜 想:
有理数域上的每条椭圆曲 线都是模曲线。
1985年德国数学家符雷在一次会议 上宣布:
如果对某个n >2费马大定理不成立, 他可以具体构造一个椭圆曲线,使志村谷山-外依猜想对这条曲线不成立。
因此(逆否命题)
若志村-谷山-外依猜想成立,则对 所有n >2费马大定理成立!
最后胜利
1997 年 6 月 27日,外尔斯
荣获德国悬 赏 的 10 万 马 克奖金。
1. Fermat-Catalan猜想
若正整数m, n, k满足 1/m + 1/n + 1/k < 1
则不定方程 xn + ym = zk
直尺和圆规能做什么?
作图工具——直尺和圆规能做什么?
直观地看: (1)通过两点作直线; (2)以已知点为圆心,已知线段为半径作圆; (3)定出两条已知非平行直线的交点; (4)定出两个已知圆的交点; (5)定出已知直线与已知圆的交点。
1837年数学家万锲尔(P.L. Wantzel, 1814--1848)注意到:
1847年,德国数学家库默尔用一 种精巧的证明方法,取消了上述“x, y, z与n互素”的条件限制,实现了第一 次重大突破。他因此在1857年获得巴 黎科学院颁发奖金3000法郎。
如果n是不超过100的奇素数, 则方程xn+yn=zn没有正整数解。
问题转化
代数问题 方程 xn + yn = zn 的正整数解的可解性
14143 22134592 657 92623 153122832 1137
438 962223 300429072 338 15490342 156133
2. Beal猜想
若正整数m ,n, k 3,则不定方程
xn + ym = zk
没有异于(2,2,2)的正整数解组(a, b, c)。
1831年,一位完全靠自学成材的法国 女数学家索菲娅,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把 结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x, y, z与n互素的前提下,证明了对所 有小于100的奇素数,费马大定理成立。
如果n是不超过100的奇素数, 则不存在正整数组( x, y, z ), 使得x, y, z与n互素且满足方程 xn+yn=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