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合集下载

护士如何处理患者家属的情绪和焦虑

护士如何处理患者家属的情绪和焦虑

护士如何处理患者家属的情绪和焦虑引言在医疗过程中,除了照顾患者的身体需要,同样重要的是关心患者的家属,因为家属的情绪和焦虑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

作为一名护士,如何处理患者家属的情绪和焦虑是一项重要的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护士提供更好的服务。

正文1. 倾听和关注首先,了解患者家属的情绪和焦虑的根源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应该主动与家属进行沟通,倾听他们的感受,并关注他们的需求。

通过倾听,护士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困扰,从而提供更恰当的支持和安慰。

2. 温暖和安抚家属的情绪和焦虑往往是因为对患者的担心和不了解而产生的。

护士可以通过温暖和安抚的语言来缓解他们的情绪。

给予家属安全感和信任感,让他们知道医疗团队会竭尽全力照顾患者的健康,并及时向他们提供最新的病情信息。

3. 提供信息和解释家属通常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不太了解。

护士应该向他们提供详细的信息和解释,帮助他们理解患者的状况以及未来的治疗计划。

这样可以减少家属的焦虑,增加他们对治疗的信心,同时也有助于家属更好地协助患者的康复。

4. 鼓励积极参与护士应该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

可以指导家属学习一些基本的护理技能,如正确换药、合理饮食等,以便在患者出院后更好地照顾他们。

鼓励家属与患者进行正面的交流和互动,增加患者的康复动力。

5. 寻求专业支持在处理患者家属的情绪和焦虑时,护士并不是专业心理咨询师。

如果情况较为复杂或家属的情绪问题需要更专业的支持,护士应该及时寻求医院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或者引导家属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

结论护士应该始终关注患者家属的情绪和焦虑,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倾听和关注、温暖和安抚、提供信息和解释、鼓励积极参与以及寻求专业支持等方法,护士可以更好地处理患者家属的情绪和焦虑,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

希望本文对护士和医疗团队有所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和处理患者家属的情绪和焦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护士如何为病人提供家庭养护指导

护士如何为病人提供家庭养护指导

护士如何为病人提供家庭养护指导护士在病人的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护士还需要为病人及其家人提供家庭养护指导。

这些指导涉及到了病人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包括营养、安全和心理支持等。

通过提供恰当的指导,护士能够帮助病人和他们的家属更好地应对疾病和康复过程。

在给病人提供家庭养护指导时,护士首先需要评估病人的家庭状况和支持系统。

了解病人所处的家庭环境和资源情况,可以帮助护士确定能够为病人提供的养护指导内容和形式。

例如,如果病人是独居老人,护士可能需要提供更多的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和家庭安全建议;而如果有家人能够协助照顾,护士可以帮助他们理解病人的疾病特点和康复需求,并提供相关的护理技巧。

家庭养护指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营养指导。

护士需要根据病人的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案,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

例如,对于患有高血压的病人,护士可能需要提醒他们减少盐的摄入;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护士则需要引导他们控制饮食中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

此外,护士还需要与病人和家属一起制定适当的饮食目标,并提供相关的食谱和食品选择建议。

通过提供营养方面的指导,护士可以帮助病人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并促进康复过程。

除了营养指导,护士还需要为病人提供家庭安全指导。

在病人返回家庭进行康复期间,护士需要帮助他们识别家中的潜在安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改善措施。

例如,对于有行动不便的病人,护士可能需要建议他们安装扶手或扶手杆,以防止跌倒;对于需要日常药物管理的病人,护士可以教授他们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存储药物的注意事项。

此外,护士还需要与病人和家属一起制定应急计划,并提供应对紧急情况的指导,以确保病人在家庭环境中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在病人康复期间,心理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护士需要了解病人和家属的情绪状态,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对于病人来说,他们可能会面临各种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和恐惧等。

护士可以通过提供心理教育和情绪调适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这些情绪并积极应对。

护理人员应对病人和家属情绪的技巧

护理人员应对病人和家属情绪的技巧

护理人员应对病人和家属情绪的技巧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病情的复杂性和患者的心理状态,病人和家属经常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

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正确应对这些情绪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能够帮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可以促进病人的康复过程。

以下是一些应对病人和家属情绪的技巧:1.倾听和体验病人和家属经常需要有人倾听和理解他们的情绪。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应该倾听他们的抱怨、忧虑和恐惧,并尽可能地与他们共情。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发表意见,不要打断或嘲笑他们的情绪。

2.使用有效的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人员应该保持良好的眼神接触,以示尊重和关注。

同时,我们还可以使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表达亲切和友好。

通过这些非语言信号,我们可以向病人和家属传达我们的关心和关注。

3.运用积极的语言护理人员要使用积极的语言,给予病人和家属积极的支持和鼓励。

我们可以使用鼓励的话语,如“您做得很好”、“您会慢慢好起来的”等,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积极性。

同时,我们要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话语,如“不要担心”、“没关系的”,这可能会让病人和家属感到被轻视或不被重视。

4.确保透明的沟通透明的沟通对于建立信任和减少病人和家属的焦虑十分重要。

护理人员应该提供准确和可理解的信息,如病情的解释、治疗的进程和康复的预期。

我们要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需要将信息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传达给病人和家属。

5.提供支持和教育护理人员可以提供支持和教育,帮助病人和家属更好地应对情绪。

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放松练习。

同时,我们还可以提供关于病情和治疗的教育,以增加他们的理解和知识。

6.寻求专业帮助总之,应对病人和家属情绪是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护理人员应该倾听和体验他们的情绪,使用有效的非语言沟通,运用积极的语言,提供透明的沟通,提供支持和教育,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通过正确应对病人和家属的情绪,我们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康复过程,并建立积极的护理关系。

病人家属的心理调节方法

病人家属的心理调节方法

病人家属的心理调节方法•相关推荐病人家属的心理调节方法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

发展。

消失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病人家属的心理调节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1、与病人“共情”,但永远不能失去自我“共情”对于病人家属来说,就是站在病人的角度、用病人的视角看待他的痛苦和担心,但一定要知道这些问题和感觉是病人的,而不是自己的。

如果失去“犹如”两个字,病人家属很容易和病人边界不清,不仅自己精力、体力耗竭,不能有效地照顾病人,还会增加病人的无力感、无能感和罪恶感,使病人更加痛苦。

2、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作为家属,不仅要看重和维持病人生命的'延续,更应重视他们的生活质量,接受“治疗疾病不是为了消灭疾病,而是为了过有质量的生活”的理念,使病人能带着疾病过高质量的生活。

家有病人,病人家属处于应激状态,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

此时,亲朋好友的问候、关心、帮助是病人家属战胜困难的重要资源,他们会感觉不是自己在孤军作战,从而增强信心和勇气。

3、在照顾病人过程中学会自我照顾家里有病人需要照顾,原来相对稳定的生活规律会被打乱,需要建立新的、适合照顾病人的生活模式,因此,病人家属要做出一些调整,放慢个人工作与生活速度,以适应家有病人的生活状态。

一般情况下,病人家属应该保存精力和体力,做一些对病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比如安排病人何时复查,查阅一些与疾病有关的资料,学习怎样护理病人、怎样为病人做营养餐,处理突发事件和医生联系等。

家庭成员间合理分工,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不必事事全家出动,让自己有精力在关键时候充分发挥作用。

拓展:癌症病人的心理治疗治癌症先治心五大心理疗法1、安慰疗法慰安疗法在治疗癌症过程中很重要,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这需要家属、朋友和医生的帮助,从思想上解决病人的负担,消除顾虑。

尽量做到真诚,不敷衍,但也可避重就轻,不要轻言“最多还能活2个月”。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表 3高 中高低年级组人数 0 0 1
2 _ 3表 4 显示 , 高年级组学生 比低年级组 的学生少 , 表现在每天 的运动人数 上。并且在大于 1 天运动 3 次中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 表 4参加 体育运动情况
级组 1 3 4人 ,年 龄 ≤ 1 9岁 。
1 . 2方法 : 采用 自拟的疲劳原因问卷 , 其 中包括 睡眠时间、 运动 、 营养饮食 、 情 绪 ,同时填写疲劳量表一 1 4( F a t i g u S c a l e . 1 4 ,F s 一 1 4 ) [ 2 1 ,对 高中学生 以班级 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 , 先 由老师说明调查 的目的和意义 ; 再 由学 生按指导用语独 立填表 ; 最后对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本组学生均排 除患有流感 、 甲状腺功能低下 、 贫血、结核 、 抑郁症等病理性疾病 。 睡眠时 间问卷包括每天入 睡时间 、 觉醒时 间 和睡 眠时 间 ,以小时 为单 位 。F s — l 4 由英 国皇家 医院 心理 医学研究 室 T  ̄d i e C h  ̄ d e r 等研制 。 2结果 2 . 1表 1 、2显示 ,低年级组与高年级组的入睡时间二者呈负相关 ,经统计 学检验呈线性关系。男女生 的睡眠时间及 F s 一 1 4评分经 u检 验,除 M F外 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 ,提示男女生均睡眠不足 , 二者呈负相关 ,经统 计学检验呈线性关系 ,提示男女生入睡 时间延迟 。 表 1 高 中生性别组 睡眠时间的 P F 一 1 4 测评结果
关键 词 :病 人 家属 、 l 心理 、 护 理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 文献标 识码 】A
对病 人及家属 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目的及程序

心理护理的目的及程序

目前,护理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将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运用在护理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工作中,针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已经成为系统化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心理护理就是在观察疾病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疾病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认知、情绪、行为反应的个体特征,继而对护理对象进行心理干预及心理支持。

心理护理需由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人员,针对护理对象存在的或潜在的心理行为问题,按一定的程序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1 心理护理的目的人患病后,在心理上会有某些不同程度的反应,如抑郁、焦虑、怀疑、孤独感、被动依赖、否认、同情相怜、侥幸等等。

而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在与病人交往过程中,通过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感受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调适上述的不健康心理,使之达到最适合治疗的心理状态,对促进疾病的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解除病人负性心理如外科手术病人对手术的某些错误认知、术前过度的紧张或焦虑的情绪状态,对手术的预后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过心理护理,促进病人形成良好的手术认知、调整情绪状态处于适当的焦虑水平,有助于促进手术病人保持适宜的心理状态、防止心身症状的恶性循环,以及发挥手术疗效。

1.2 协助病人角色适应病人一旦生病,但往往难以放弃原有的责任,在病人角色转变过程中易出现角色冲突等不良适应状态。

通过心理护理,可以促使个体角色适应,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助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

1.3 帮助病人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患者之间的关系,以尽可能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

1.4 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心理社会因素可引起个体躯体的不适症状或病感。

通过心理护理,有助于澄清病感的性质,帮助个体调整心理社会状态。

给患者提供关于疾病发生发展、疾病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复发等知识掌握的需要。

对病患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对病患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护理职业学院题对病患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摘要】心理护理越来越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 ,处理不当不仅造成患者心理上的危害,而且也给其家属心理上造成严重影响。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病患家属积极配合,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让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患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病患家属,护理措施,心理前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医治。

当一个人身患疾病时,其心理格外紧张、焦虑、恐惧,易于激怒,对医务人员不信任,这些都不利于疾病的医治,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员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员的康复,又能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然而我们同时发现大部分家属也比较紧张、焦虑、恐惧。

由于疾病来的突然,自觉症状明显,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

有的病人病情重,害怕疾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病人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有时对医护人员的态度表现为生硬、粗暴。

病人对入院后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有些还会增加痛苦,病人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

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然而我们同时发现大部分家属也比较紧张、焦虑、恐惧。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无论是对待患病的病人还是他们的家属。

病人和家属在面对疾病时通常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心理反应,包括焦虑、恐惧、沮丧、愤怒和绝望等,这些反应都需要得到理解和应对。

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他们减轻负担,保持积极的态度,并在患病期间更好地应对和适应。

本文将讨论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着重介绍如何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如何帮助他们管理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况。

第一部分: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1.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以更好地帮助病人。

病人可能会表现出很多的情感和心理反应,如害怕、焦虑、不安、愤怒、悲伤、绝望等,这些反应都需要得到关注。

在与病人交流时,应注意他们的语言、神态、行为和情绪,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情况。

2.建立信任的关系建立信任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病人需要知道他们能够信任他们的医生和护士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亲切的语言、微笑、支持和安慰,病人可以感觉到他们受到关注和理解。

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应将治疗过程和疾病的信息向病人清晰明了地传达,以及解答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和关系。

3.提供社会支持病人常常需要社会支持,以便顺利度过他们的治疗和康复期间。

例如,家庭成员、朋友、宗教机构和社团组织等。

医疗机构通过提供相关的社会支持渠道可以帮助病人和他们的家庭成员摆脱孤独和孤立的状态,并更好地适应他们的变化。

4.积极地处理疼痛和不适除了对病人实施疾病治疗和药物治疗之外,医疗机构还应对病人的肉体和心理状况进行积极的照顾。

对于病人的疼痛和不适,应积极地提供止痛和缓解疼痛的措施,以减轻他们的痛苦。

同时,对于其他的不适和症状,也应及时采取措施,以便让患者在舒适的状态下度过康复期。

5.积极引导病人在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方面,医护人员担负着引导病人的责任。

需要引导病人积极地思考和面对他们的疾病,例如调整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学会放松和舒缓情绪的方法等,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帮助病人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病人家属心理疏导手册

病人家属心理疏导手册

病人家属心理疏导手册第一章了解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在医疗过程中,病人家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对于病人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面对病情不确定性和医疗压力,病人家属往往感到困惑、无助和焦虑。

为了帮助病人家属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心理疏导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手段。

第二章情绪管理技巧1. 接纳和理解情绪面对病人的不适和病情变化,病人家属常常会感到担心、沮丧和愤怒。

首先,病人家属需要接纳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毕竟这些情绪是正常的反应。

2. 寻找支持在情绪困扰之时,寻找适合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病人家属可以与亲朋好友倾诉心声,或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3. 心理放松练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病人家属更好地去照顾病人。

尝试一些心理放松练习,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以缓解压力和焦虑。

第三章沟通技巧1. 倾听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当病人家属表达情绪和需求时,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关注,积极倾听并提供安慰和支持。

2. 表达自己病人家属也需要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而不是将情绪内化,从而避免沟通障碍和冲突的产生。

3. 有效沟通工具在与医务人员和其他家属交流时,使用有效沟通工具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

例如,使用明确的语言、肢体语言和非言语信号来达成共识。

第四章自我调节策略1. 想象积极场景病人家属可以想象一些积极的场景,转移注意力和情绪,以减轻压力和焦虑。

例如,想象病人康复的景象或是未来美好的生活。

2. 自我关爱病人家属也需要照顾好自己。

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适度运动和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提升身体和心理的抵抗力。

3. 寻求专业帮助当病情复杂或病人家属心理压力过大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帮助将会是明智之选。

专业人士可以帮助病人家属通过情绪困境,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结语对于病人家属来说,心理疏导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病人的状况和自身的情绪。

通过情绪管理技巧、沟通技巧和自我调节策略,病人家属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支持病人,同时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护士如何应对病人家属的情绪和需求

护士如何应对病人家属的情绪和需求

护士如何应对病人家属的情绪和需求病人家属通常扮演着医院环境中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会表达自己对病人的关切和担忧,同时还对病情、治疗计划和医疗团队的工作提出各种问题。

因此,作为护士,我们需要学会有效地应对病人家属的情绪和需求,以确保一个和谐的医护关系,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理解家属情绪的来源是应对的第一步。

病人家属通常面临如焦虑、恐惧、沮丧、愤怒等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可能是由于他们对病人的健康担忧或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所致。

例如,有些家属可能感到无助和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无法直接参与病人的护理和治疗过程。

因此,我们需要以同理心对待病人家属的情绪,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安慰。

关键是积极地沟通和倾听病人家属的需求。

积极主动地提供信息,回答他们的问题,并确保他们得到必要的关注和关怀。

我们应该保持镇定并保持冷静的口吻,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或复杂的医学专业术语,而是用清晰、简单的语言解释复杂的医学概念。

同时,我们还应该倾听家属的疑虑和意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倾听,我们可以建立起护患关系的互信基础,提高病人家属对医疗团队的满意度。

除了沟通和倾听,我们还可以通过提供心理支持来满足病人家属的情绪需求。

例如,我们可以向他们提供情绪疏导的建议,以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和焦虑。

我们可以鼓励他们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家属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情感和感受。

此外,我们还可以提供相关资源,例如心理咨询服务或支持团体,以进一步满足他们的情绪需求。

此外,了解家属的具体需求并作出相应的安排也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的病人家属可能有不同的需求,例如,有些家属可能需要住宿安排,有些可能需要一些便利设施,例如休息区或儿童活动区。

我们可以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并与医院管理层合作,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便利。

通过满足家属的具体需求,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关怀。

最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也是应对病人家属情绪和需求的重要策略之一。

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

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

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1.建立信任和良好的沟通住院患者往往面临困惑和不安,因此,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至关重要。

护士和医生应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患者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解释医疗程序和治疗计划,以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担忧。

2.提供情感支持住院患者一般感到孤独和无助,他们可能缺乏亲密的人陪伴。

护士可以花时间和患者交谈,关心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护士应尽力保持耐心和耐心,以使患者感到安慰和宽慰。

3.鼓励积极的思维和行为住院患者往往会由于疾病引发负面的思维和情绪。

护士可以通过鼓励积极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来改变他们的心理状况。

例如,他们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他们有改善的潜力,并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计划。

4.提供信息和教育患者对有关他们疾病和治疗的信息的了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住院期间的情绪困扰。

护士可以通过提供书面材料、解释性讲话和回答问题来提供相关信息和教育。

这样做有助于消除患者的不确定性和恐惧。

5.创建愉快和舒适的环境住院患者生活在陌生和不熟悉的环境中,这可能会对他们的情绪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护士可以通过创建舒适和温暖的环境来减轻患者的不适。

这可以包括提供清洁和整洁的病房、舒适的床铺和有趣的娱乐设施,如电视、书籍和游戏等。

6.提供社交支持7.管理疼痛和不适病痛是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困扰之一,它会对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护士应该有效地管理疼痛和不适,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这可以包括定期评估疼痛水平,提供适当的药物和非药物方法来缓解疼痛,如温热敷、按摩和放松技巧。

在进行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时,护士应该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需求和情况来制定护理计划。

这需要耐心、理解和同理心,以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全面的心理支持。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姜帅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姜帅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姜帅摘要):实际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单纯的心理护理对病人的影响效果不理想,但是如果有家属的配合,利用病人与家属之间的关系及日常情感表达方式,会增加病人心理护理的效果,促进护理计划的实施,更能减少医患矛盾,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病人家属、心理、护理引言过去几年,医学事业不断发展,医学模式也在不断转变,在现代护理模式中心理护理已经成为护理程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心理护理会直接影响病人的医治效果。

护理工作的质量也会对疾病治疗的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还要保证病人心理的护理,注意病人的就医心理,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消除病人的消极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因此,护士必须熟悉各科室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由于突发疾病和明显的意识症状,患者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往往导致紧张和焦虑。

有些病人病情严重,害怕病情恶化,表现出不耐烦。

他们对反复检查和治疗缺乏耐心。

有时,他们对医务人员的态度是僵硬和粗暴的。

患者入院后不了解必要的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

其中一些会增加疼痛。

患者在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会感到恐惧和不安。

一、什么是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将心理学应用于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行为对患者心理活动的影响。

人们在生病后会有独特的心理需求和反应。

因此,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家属应通过良好的语言、表达、态度和行为影响患者对疾病的错误感受和认识,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心理护理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和抑郁,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

通过心理护理,家庭成员尽最大努力为患者创造最佳的心身状态,使其有利于治疗和康复。

二、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1.疼痛的心理护理有些病人,如肿瘤、外科手术、外伤、慢性炎症或结石,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有些慢性疼痛,原因比较复杂,影响疼痛的原因也很多,如采用心理治疗,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缓解。

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
1.XXX紧张恐惧心理:剧烈心前区疼痛伴有频死感,由于住院环境及角色的改变,严格制动卧床休息,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

2.焦虑心理:因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力下降,短期内治疗效果不明显,易反复发作,同时家庭经济、工作负担加重,均可加重患者的焦虑心理。

3.多疑心理:对预后不明确,对治疗和护理不理解。

4.角色行为却如:在疼痛缓解后,误认为病情已好,不听从医护人员的劝告,擅自活动,不配合治疗。

护理措施:
1)入院时热情接待患者,详细介绍入院宣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
2)加强沟通交流,询问患者的日常饮食、胸闷胸痛情况,重视病人主诉,如有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3)提高病人的疾病认知能力,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预防,饮食控制、血脂控制、起居与养生等,适当向患者讲解一些疾病相关知识,不在病人面前讨论病情轻重;
4)医护人员操作应熟练,对病人有耐心,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
5)向患者讲解各项治疗和护理的目的,积极询问患者的治
疗效果,鼓励患者参与决策;
6)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变化,并给予耐心的疏导,告知患者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
7)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收听广播,听音乐,看电视,阅读报刊杂志,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丰富生活乐趣;8)留陪护一人,给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多鼓励病人,建立信心。

临床医生如何应对患者家属的情绪与需求

临床医生如何应对患者家属的情绪与需求

临床医生如何应对患者家属的情绪与需求患者家属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持和陪伴作用。

然而,由于患者病情的变化以及医疗信息的不对称,患者家属常常面临情绪波动和需求的增加。

作为临床医生,我们需要了解并有效地应对患者家属的情绪和需求,以确保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得到全面的关爱和支持。

本文将介绍几种临床医生应对患者家属情绪与需求的方法和技巧。

一、倾听和尊重患者家属常常需要倾诉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时候,临床医生需要静下心来,倾听他们的诉说,并给予尊重和肯定。

尽量保持适当的眼神接触和肢体语言,表明自己的关注和理解。

同时,避免打断和干预,让患者家属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二、情绪引导和支持在患者家属情绪波动较大的时候,临床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情绪引导和支持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借助积极的语言和言行,为患者家属传递信心和希望。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和反馈,帮助患者家属理清思绪和情绪,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此外,我们还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建议,如建议患者家属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交流,参加支持小组或接受心理咨询。

三、信息沟通和解释患者家属常常渴望获得关于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的详细信息。

临床医生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和解释,以便他们对患者的病情有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在沟通过程中,我们应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性太强的术语,并确保患者家属能够理解我们的解释。

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可视化的工具,如图表或示意图,来更直观地说明病情和治疗方案。

四、家属参与和合作患者家属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减轻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和负担。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鼓励患者家属的参与和合作,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我们可以邀请患者家属参与讨论治疗方案,解释诊断和用药的原理,甚至教授一些基本的护理技能。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增加患者家属的责任感和满足感,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五、与团队合作处理患者家属的情绪和需求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里护理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里护理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里护理对病人及家属的心里护理作者:苏红艳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摘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病人家属、心理、护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里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医治。

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给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病人和家属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病人和家属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科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做好心理护理。

所以我们要想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首先要做好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

1.心理护理的定义和目的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的影响病人的心里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

心理护理的主要目的是:1.1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协助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通过心理护理。

1.3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1.4帮助家庭成员尽可能为病人创造一个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

2.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2.1疼痛的心理护理对于某些病、手术后、外伤及慢性炎症或结石等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有些慢性疼痛,原因较为复杂,影响疼痛的原因也很多,如采用心理治疗,则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疼痛减轻。

由于不良的暗示作用,可使病人感觉疼痛加重;而采用良好的暗示疗法,可使病人感觉疼痛减轻甚至疼痛消除。

对病人进行催眠状态下的暗示,可使病人全身心放松,消除病人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提高病人对疼痛的耐受能力,从而达到减轻疼痛或止痛的效果。

护士如何处理病患家庭中的心理危机

护士如何处理病患家庭中的心理危机

护士如何处理病患家庭中的心理危机协议书协议双方:甲方:医疗机构/医院名称乙方:护士姓名和执业证号鉴于,乙方作为护士在甲方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乙方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并愿意承担病患家庭中心理危机的处理工作。

现协议如下:第一条背景1. 甲方是一家正规的医疗机构,乙方是其雇员之一,从事护理工作。

2. 病患家庭中心理危机是指在家庭成员患病或康复期间,由于心理负担过重、矛盾冲突等原因,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问题。

3. 乙方具备相关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处理病患家庭中心理危机,提升病患家庭的整体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第二条任务描述1. 乙方负责与病患家属沟通和协调工作,了解家庭成员的心理情况,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并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相关情况。

2. 乙方需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言语表达能力,尊重病患和家属的意见和感受,建立信任关系。

3. 乙方需要时刻保持专业精神和道德标准,严守职业操守,保护病患和家属的隐私和权益。

4. 乙方需与其他医护人员积极配合,共同为病患家庭提供全面、恰当的护理服务。

第三条工作要求1. 乙方需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升心理护理和沟通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2. 乙方需积极寻求病患家族的需求和意见,优化护理方案和服务内容。

3. 乙方需及时记录和汇报工作进展,向主管提供必要的数据和资料,为进一步改进护理工作提供支持。

第四条责任和权益1. 乙方需全力以赴完成上述任务,并向甲方保证提供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

2. 甲方提供相应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培训资源,支持乙方完成任务。

3. 甲方应提供乙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支持和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第五条保密条款1. 乙方必须遵守医疗机构的保密规定,保护病患和家属的隐私和权益。

2. 乙方不得将病患家庭的私人信息泄露给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亲友、媒体等。

第六条争议解决1. 对于由于工作引起的争议或纠纷,协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果无法协商解决,则提交至相关仲裁机构进行处理。

怎样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怎样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怎样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指护理程序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积极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护理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

护士要做到这点,必须对病人家庭环境、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病情变化、思想情绪等有所了解,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疏泄、劝导、解释、安慰、暗示、保证等手段,并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心理护理需要通过护患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来实现,要帮助患者解除躯体上的病痛,并克服各种心理上的障碍,促进其身心康复,这些职责决定了护患关系是一种有目的的治疗性关系,需要护理人员认真刻意、谨慎促成和建立。

2 注意语言的沟通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在患者面前的语言对患者身心的影响有时是难以估量的。

一句好的语言、一句体贴入微的问候,可使患者得到极大安慰,可缩小护士与患者的距离,增强亲切感,护士的语言只要能充分表达患者的善良意愿与同情,只要能以文雅和善感人的语言给患者以鼓励、信任、安慰体贴和关怀,患者就愿意沟通。

要求护士主动接触患者、关心患者疾病,同时满腔热忱地面对患者,将对患者的爱心同情和真诚相助的情感融化在语言中,如面带微笑走进病房向患者说“早上好、感觉比昨天好些了吗?睡得好吗?”等。

还要关心患者的心理、社会及家庭问题,并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当然语言的内容要严谨,高尚、符合伦理道德原则。

我们深知语言是沟通护患之间感情的桥梁,良好的语言能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安慰。

笔者曾给一位德国妇女输液,由于外国人与中国人的观念不同,当时患者比划着难以交流的动作,笔者马上请翻译把中国的就医流程告诉患者使其放心看病,最后患者微笑着并跷起大拇指接受了治疗。

3 让患者自己讲出更多的真实信息无论在病房还是在门诊都可以直接面对各种心理状态不正常的患者,所以做好心理护理可以判断患者的心理异常程度、特点和原因,有时患者会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但讲得不彻底,就不能顺利进行治疗。

护患交流必须以真实的信息传达为前提,否则不可能有疗效。

护士对病人和家属的关怀

护士对病人和家属的关怀

情感负担重
护士需要关注病人的生理 和心理需求,同时还要处 理家属的情绪和压力,情 感负担较重。
时间与精力有限
由于工作繁忙,护士可能 无法充分满足病人和家属 的需求,需要合理分配时 间和精力。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对策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通过专业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使其能 够更好地满足病人和家属的需求。
护士对病人和家属的关怀
汇报人:可编辑护士对家属的关怀 • 护士关怀的实践与意义 • 护士关怀的挑战与对策 • 护士关怀的未来展望
01
护士对病人的关怀
了解病人的需求
了解病人的病情状况
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
护士需要了解病人的病情状况,以便 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提供心理辅导
对于情绪较为严重的家属,护士应及时转介给专业心理医生进行辅 导和治疗。
鼓励家属寻求社会支持
护士应鼓励家属寻求亲朋好友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应对病人的病情 和挑战。
03
护士关怀的实践与意义
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关注病人的需求
护士应主动了解病人的需求,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 ,并提供相应的关怀和照顾。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倾听家属需求
护士应耐心倾听家属的关 切和疑虑,了解他们的需 求和意见,以便更好地为 病人提供护理。
建立信任关系
通过真诚、耐心的沟通, 护士可以与家属建立信任 关系,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和配合度。
提供家庭护理指导
1 2 3
指导家属正确照顾病人
护士应向家属传授正确的护理技巧和方法,如协 助病人翻身、喂食、更换尿布等,确保病人得到 良好的照顾。
良好的沟通技巧
护士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与病人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 系,提高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

护理工作中的病人心理护理指导

护理工作中的病人心理护理指导

护理工作中的病人心理护理指导在护理工作中,除了对病人身体状况的直接护理,病人的心理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病人的心理状况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其身体恢复的速度和效果。

因此,对于护士来说,如何进行病人心理护理指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解析护理工作中的病人心理护理指导。

首先,在进行病人心理护理指导时,护士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

身为医护人员,护士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有些病人可能性格内向,较为消极,有些病人可能性格外向,更容易与人沟通。

护士需要能够应对不同类型的病人,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指导。

其次,护理工作中的病人心理护理指导需要注重细节。

在与病人交流时,护士需要倾听病人的诉说,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感受。

有时候,病人只是需要一个耐心倾听的人,能够在心理上给予支持和鼓励。

护士可以通过细心观察和发现病人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帮助病人排解负面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三,在进行病人心理护理指导时,护士需要注重沟通技巧。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护士必备的技能之一。

护士需要以友好耐心的态度与病人交流,引导病人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护士还可以通过倾听和解释,让病人更容易理解医疗知识和治疗方法,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

第四,对于患有心理疾病的病人,护理工作中的心理护理指导更为重要。

心理疾病病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往往比较脆弱,护士需要更加耐心和细心地进行心理护理。

护士可以通过与精神科医生合作,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第五,心理护理指导的内容也包括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在治疗中,一些病人可能会陷入消极情绪,感到绝望和无助。

护士可以通过与病人交流,解释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引导他们积极面对疾病,树立信心,相信自己一定会康复。

第六,护理工作中的心理护理指导还包括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在康复过程中,病人的家人、朋友和社会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本科生(业余)毕业论文题目: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姓名:***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姓名:邓玲玲(摘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病人家属、心理、护理引言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医治。

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给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科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做好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来的突然,自觉症状明显,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

有的病人病情重,害怕疾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病人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有时对医护人员的态度表现为生硬、粗暴。

病人对入院后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有些还会增加痛苦,病人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

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然而我们同时发现大部分家属也比较紧张、焦虑、恐惧。

他们过分照顾病人、夸大病情,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我们要想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首先要做好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

一、什么是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心理学在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也是护理行为对病人心理活动影响的实施。

人在患病后都会产生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

因此,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家庭成员应通过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对疾病的错误感受和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

心理护理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协助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

通过心理护理,家庭成员尽可能为病人创造一个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

病人的心理需要主要表现为:(1)躯体需要主要指病人的生理需要,如对空气、休息、睡眠、饮食与水、排泄、活动、安全等的需求。

(2)感情及精神需要病人需要亲人、朋友的探视与关怀。

即便有病时,也希望继续发挥个人才能,实现事业有成。

要求他人尊重自己,重视自己,关注自身的病情及预后等。

二、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1.疼痛的心理护理某些肿瘤、手术后、外伤及慢性炎症或结石等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有些慢性疼痛,原因较为复杂,影响疼痛的原因也很多,如采用心理治疗,则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疼痛减轻。

由于不良的暗示作用,可使病人感觉疼痛加重;而采用良好的暗示疗法,可使病人感觉疼痛减轻甚至疼痛消除。

对病人进行催眠状态下的暗示,可使病人全身心放松,消除病人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提高病人对疼痛的耐受能力,从而达到减轻疼痛或止痛的效果。

对慢性疼痛的病人应转移其注意力,创造和谐、愉快的环境与情绪,消除不良消极因素的影响,对缓解或消除疼痛十分重要。

对病人正确看待疾病的行为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关心,对病人不适当的疼痛表现不予鼓励和关心,这样可以帮助病人培养健康有益的心理和行为,有利于纠正不良的疼痛行为表现。

2.焦虑的心理护理病人表现焦虑,是一种痛苦不安的心理状态。

不同病人焦虑的行为表现也因病情轻重而异。

因此,在护理病人时,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情况的病人进行正确的诱导。

首先应尊重病人,自己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让病人感到自己不是完全依赖他人,使其减轻焦虑,同时要尊重病人的人格,命名其感到被尊重。

也可采取合理的消遣活动,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如病人焦虑心理较重且不易缓解,可酌情给予安定口服,并及时处理引起焦虑的疾病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3.恐惧的心理护理恐惧心理是由于病人认为对自己有威胁或危险的刺激所引起的痛苦不安的情绪状态。

当病人受到各种不良刺激而产生恐惧的心理状态时,家属要尽量倾听病人的诉说或保持安静,也可对病人进行抚摸,必要时抱紧病人有助天稳定情绪,并守护在身旁。

采用松驰方法,如听音乐、深呼吸、催眠、读书、看画报等,均有利于减轻恐惧和消除不良反应。

4.悲伤的心理护理悲伤是病人感觉或预感到将要出现失去亲人或重要事物时的一种心理反应状态。

可表现为沉痛、哭泣、懊丧、忧郁或愤怒等,也可有饮食的改变,如饮食突然减少或不思饮食等。

睡眠方面的改变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睡时多梦,梦中易醒等。

严重的病人可表现为极度抑郁,否认事实,强迫自己机械地去做某些事情,并有幻视、幻听、妄想、恐怖症,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态度冷漠。

在护理这类病人的时候,要尽量养活或消除产生悲伤的原因和促成因素,支持病人的悲伤反应,积极劝慰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帮助病人找到支持的力量,如和亲密朋友诉说等;通过和病人的深入交谈,提高病人自身价值;对病人表现的愤怒、哭泣和诉说表示关心和同情;对有孤独、抑制、愤怒情绪的病人,要劝说病人摆脱过去,面向未来,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三.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1 焦虑和紧张:入院时对疾病缺乏认识,对环境陌生感到焦虑和紧张,反复询问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或不断打听医护人员的情况,希望得到经验最丰富的医护人员的医治;住院期间由于病情变化而引起的焦虑与紧张,要求医护人员不断观察,反复陈述病情,担心遗漏病情变化,还有由于长期住院经济负担较重而引起的焦虑,不安心治疗,要求减少检查或提前出院。

2 恐惧与缺乏安全感:家属对疾病预后产生恐惧感,对其他相同疾病患者预后敏感,尤其是急危重患者家属更是悲观,避免谈及生死问题甚至字眼;由于心疼病人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检查治疗产生的恐惧,家属常表现为患者在接受检查和治疗时不敢去看,或者躲开的行为。

3 怀疑和不信任:对疾病的不了解,查阅网上或书籍与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并以自己查阅的资料为准,对医生的治疗方案表示怀疑,并拒绝配合医护人员的各种护理治疗;对医护人员的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引起的不信任,怀疑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更换主管医护人员;因医疗设施和环境的局限性引起对治疗能力和条件的怀疑,便挑剔住院环境和设施,要求转院等。

4 同病相怜感:相同疾病的患者家属之间亲和力极高,非常容易沟通,有同病相怜感,尤其是绝症或重症新人入院患者家属对老病人的经验信任程度超过医生。

5 依赖感:患者家属对病人日常生活上的照顾也依赖护理人员,对自己缺乏信心,生怕自行的行为会伤害病人。

6 容忍:对患者不正确的行为容忍和支持是许多家属的共同表现,他们对病人不合理要求尽量满足,甚至许多过激行为如辱骂医护人员也不劝阻,特别是一些绝症患者的家属,任其放纵,并对医护人员的制止表示不满。

四.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4.1、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急性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

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性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

近十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性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

因为急性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转危为安。

否则,如果在病人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队急性病人焦虑恐惧、紧张不安,渴望得到最佳和最及时的抢救,以便转危为安。

但急性病人的心理活动又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

瞬间袭来的天灾、人祸或恶性事故等超常的紧张刺激,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

一向自以为健康的人突然患了心肌梗塞或神志清醒和脑卒中等,也会因过分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

还有那些慢性疾病突然恶化的病人,易于产生濒死感,恐怖、悲哀、失助、绝望等消极情绪往往可以加速病人的死亡。

病情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也对病人的心理活动有影响。

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急性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由于急性病人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1.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亲急性病人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

这时,医护人员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

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使病人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

这种医患关系,对抢救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效果。

2.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病人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

使病人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

3.使病人感到安全医护人员的医德和技术是病人获得安全感的基础。

为了帮助病人缓解心理冲突,减轻精神痛苦,医护人员还应针对每人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对急性病人,无论预后如何,原则上都应给予肯定性的保证、支持和鼓励,尽量避免消极暗示,尤其是来自家属、病友方面的消极暗示,使病人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

4.2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慢性病人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

慢性病人一开始大都有侥幸心理,即不肯承认自己真的患了疾病,迟迟不愿进入病人角色;一旦是确诊断,又易产生急躁情绪,恨不得立即服上灵丹妙药,于朝夕之间把病治好。

这时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格外敏感、格外关心,向医护人员寻根刨底,向病友“取经”,或翻阅大量有关书籍,渴望弄清疾病的来龙去脉,企图主动地把握病情。

但是,目前许多慢性疾病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特效治疗方法,所以迫使广大慢性疾病患者只好无可奈何地去适应漫长的疾病过程。

慢性病人随着病情变化,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张、焦虑、忧愁、愤懑、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

有些病人,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人格特征也往往发生变化。

那种兴高采烈、生机勃勃的形象不见了,代之以动作迟缓、情感脆弱、谨小慎微、被动依赖、敏感多疑,自我中心等表现。

他们过分关注机体感受,过分计较病情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有时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

对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紧紧围绕慢性疾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