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地理位置及人口
铜仁地区

铜仁地区一组简介•铜仁地区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与四川、湖南接壤。
全区辖铜仁市、万山特区、玉屏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县、江口县、石阡县、德江县,面积18023平方公里,人口342万人。
行政区划•铜仁地区辖1个县级市、4个县、4个自治县、1个特区。
面积18003平方千米,人口384万人。
•铜仁市面积1514平方千米,人口35万。
•江口县面积1869平方千米,人口21万。
•石阡县面积2172平方千米,人口38万。
•思南县面积2231平方千米,人口63万。
•德江县面积2072平方千米,人口46万。
•玉屏侗族自治县面积516平方千米,人口14万。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面积1961平方千米,人口40万。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面积2469平方千米,人口57万。
•松桃苗族自治县面积2861平方千米,人口64万。
•万山特区面积338平方千米,人口6万。
地方资源•铜仁土地广阔而富饶,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宜人。
主产水稻、玉米、红薯、洋芋、大豆、油菜、花生、烤烟、西瓜、甘蔗等。
滑石乡大米以其为米质优良、食味清香爽口而著名,明清时期曾被列为“贡米”。
改革开放以来,铜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大抓农业综合开发,逐步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基础,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在大抓农业综合开发的同时,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蓬勃兴起,成为农村的重要支柱。
交通概况•铜仁交通事业发展迅速,是西部大开发前沿投资环境最具优势的地方。
区内公路四通八达,水上航运直下铜仁地区。
•长江,大兴机场2001年7月正式通航,湘黔复线铁路贯穿玉屏县境内,设有玉屏、大龙两个火车站,正在兴建中的渝怀铁路将贯穿我区铜仁、江口、松桃三个县市,设有10个站,2004年建成通车。
玉(屏)铜(仁)高等级公路竣工通车,320国道高速公路年内开工建设,一个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在铜仁形成。
民族•全区总人口39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50万人,占总人口的68.4%。
中国地理:贵州省(铜仁篇)

中国地理:贵州省(铜仁篇)贵州省地图中国地理:贵州省(铜仁篇)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腹地。
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遵义市相连,与重庆市、湖南省接壤。
总面积180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330万。
下辖2个区:碧江区、万山区;4个县: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4个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
铜仁市人民政府驻碧江区花果山中路8号。
铜仁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西北高,东南低。
全境以山地为主,山地占总面积的67.8%;其次是丘陵丘陵,占总面积的28.3%;坝子及其它地貌,仅占总面积的3.9%。
以梵净山为主峰的武陵山脉为铜仁市东西部的分水岭,东部有流入洞庭湖的沅江水系,地貌为低山丘陵,沿岸多为河谷坝子;西部有流入长江的乌江水系,地貌为岩溶高原,喀斯特发育,山高谷深。
铜仁市地形复杂,气候立体分布特征明显,大多数地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春温多变,绵雨较多;夏季炎热,光照充足,伏旱较重;秋凉较快,有霜期短;冬季低温寡照,雨水稀少。
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紫薇;二级保护植物有钟萼木、连香树、鹅掌楸;三级保护植物有穗花杉、金杉槭、厚朴、凹叶厚朴、花榈木、楠木、白辛树等;有竹黄、灵芝、茯苓、乌勃等21种野生药用植物;有采绒草盖菌、菱花菇等12种含抗癌物质或抗癌作用的菌类12种。
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黔金丝猴、黑叶猴;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熊猴、红面猴;国家三类保护动物有林麝、毛冠鹿、穿山甲;以及大鲵、鸳鸯、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保护动物。
铜仁市矿藏丰富,主要矿藏有汞、锰、煤、铁、磷、地下热水、含钾页岩、硫等。
铜仁市地图仁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矿山公园1个,国家级喀斯特地质公园1个,铜仁市主要景点还有:1、江口县:梵净山(江口▪印江)、亚木沟风景区、江口鱼粮农业公园旅游景区、寨沙侗寨、黑湾河风景区、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梵净山佛教文化苑、红军坝溪会师遗址、鱼粮溪景区、王家山人工湖、黄牯山景区、梵净山生态植物园、龙阳仙人桥景区;2、碧江区: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明边城景区、锦江水利风景区、三江公园、沈从文故居、徐氏文化山庄茶园、东山古建筑群、贵州傩文化博物馆、川主宫、贵州碧江国家湿地公园、乌江小山城、挞扒洞瀑布洞口、十里锦江、铜仁民族风情园、中南门古城(铜仁古城)、云彩江声、铜仁天生桥景区;3、万山区:朱砂古镇(万山国家矿山公园)、万山九丰农业博览园、万山镇土坪村、云盘山、万山雪花洞、万山汞矿遗址、万山长寿湖国家湿地公园、仙人洞古代采矿遗址、文笔峰、云林仙境景区、汞都博物馆、铜仁夜郎谷景区、渔梁滩、水眼坪梯形排排屋、大坪兴隆桥和大坪红军标语、老屯桥;4、德江县:高家湾高效农业旅游景区、德江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德江马耳河峡谷、枫溪会议会址、千年神树(楠木王)、梅林寺火山溶石石林、德江万亩草原、清代安化文庙、艺术石林狩猎场景区、玉阁楼、黔中砥柱、隋唐扶阳古城、钟鼎山、董家水井、潮水河、马蹄桥、大龙阡、玉溪桥、洋山河峡谷、张果老印;5、印江县:梵净山(江口▪印江)、印江团龙旅游景区(团龙民族文化村)、沿江乌江山峡百里画廊、侬仁书院、蔡伦古法造纸村(蔡家坳)、亚洲第一湾、木黄会师纪念碑、紫薇王保护园、棉絮岭、九皇洞、郎溪古镇;6、石阡县:夜郎古泉旅游景区、石阡温泉(城南温泉)、楼上千年古寨、伍德桃源旅游景区、石阡万寿宫、凯峡河原始生态漂流、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石阡府文庙、尧上民族文化村、石阡情人谷、启灵古桥、太虚洞、欧家湾垂钓公园景区、石阡佛顶山;7、玉屏县:玉屏屏山旅游景区、玉屏茶花泉旅游景区、玉屏钟鼓楼、朱家场农业生态园、铁柱山、红军遗址、屏山公园、飞凤桥、白水洞瀑布、玉屏舞阳河国家湿地公园、大龙工业开发园景区、平溪卫城垣、印山书院、郭家湾梯田、古樟群、小穿洞瀑布群、狗仔岩;8、沿河县:沿河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沿河南庄旅游景区、霸王谷景区、鲤鱼池、“蛮王”洞、淇滩古镇、王坨峡温泉、乌江古纤道、黎芝峡、洪渡古镇、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石猫山、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土坨峡、夹石峡、银童峡;9、思南县:乌江腾龙峡、郝家湾文化景观、思南温泉石林旅游景区、思唐古建筑群、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四野屯自然保护区、思南白鹭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天塔、旷继勋烈士故居、乌江水利风景区、思南古城、万圣屯森林公园;10、松桃县:松桃云落屯、寨英村古建筑群、松桃虎渡口遗址、潜龙洞、苗王城风景区、响水洞、云海梯田、大路风雨桥、松桃冷家坝。
铜仁市情简介

铜仁市市情简介铜仁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4-04-14 来源:市委办公室浏览:5456 次【字体大小】: 小中大打印本页关闭本页2铜仁市地处黔湘渝三省市结合部、武陵山区腹地,是西南地区连接中部和东部的桥头堡,素有“黔东门户”之称。
全市辖碧江区、万山区、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江口县、石阡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思南县、德江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大龙开发区、贵州铜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7万,聚居着土家、汉、苗、侗、仡佬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
城区面积40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5万人,辖碧江区、万山区和贵州铜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锦江穿城而过,直下洞庭。
铜仁正围绕“厚德铸铜·仁义致远”的城市品牌,致力打造“武陵之都·仁义之城”。
铜仁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发源地,是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区,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自然环境润物宜人。
铜仁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介于东经107°45'—109°30'、北纬27°07'—29°05'之间。
以梵净山为主峰的武陵山脉成为本市东西部的分水岭,全市最高海拔2572米,最低海拔205米,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是喀斯特地学的天然百科全书。
全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日照时数1044.7—1266.2小时,年平均气温13.5-17.6℃,年平均降水量1110-1410毫米,无霜期275—317天,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降水丰沛。
大部分地区温和湿润,山间、河谷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
全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润物宜人。
历史沿革源远流长。
秦代为黔中郡腹部地区,汉时改隶武陵郡,蜀汉时始有县治;唐代分属思州、锦州、黔州。
宋末元初设思州、思南两宣慰司,元代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
铜仁市情简介(2016)

铜仁市情简介铜仁市地处黔湘渝三省市结合部、武陵山区腹地,是贵州省向东开放、向东融合的窗口和全面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桥头堡,素有“武陵之都、仁义之城”之称,全市辖2区8县,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32万。
其中有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铜仁区位优越,交通发达。
作为西南地区向中南、东南开放连接大通道,贵州省成为西部第一、全国第九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铜仁境内高速通车里程达到600公里;沪昆高铁铜仁南站已成贵州境内仅次于贵阳北站的旅客流量最大的高铁站,从铜仁南站出发到贵阳1小时,到长沙两小时。
十三五期间,铜仁还将分别建成开通两条以上高速,两条以上高铁;铜仁•凤凰机场,怀化芷江机场以及正在建设的黔北机场均在1小时范围内。
铜仁•凤凰机场已开通十条航线,正向国家口岸办申报国际机场;500吨航船可经重庆入长江达东海。
铜仁物华天宝、资源富饶。
铜仁矿产资源富集,有“中国锰都”“中国汞都”等美誉。
目前已勘探发现40多种矿种,主要有锰、汞、钾、页岩气、石英砂、白云石、紫袍玉带石等。
其中锰矿探明储量达3.5亿吨、含钾页岩储量50亿吨、页岩气储量1.2万亿立方米以及全国最大的汞化工精深加工产业体系,为煤电锰、煤电铝一体化循环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有沅江、乌江两大水系共229条河流,年水资源总量达132.21亿立方米。
电力资源丰富,思林水电站、沙陀水电站等水电装机容量达500万千瓦以上;华电大龙发电有限公司装机60万千瓦,正在快速推进的煤电锰一体化热电联产自备电厂建成后,全市火电总装机容量达235万千瓦,已形成“水火互济”、“双环网”架构的电力格局,是贵州西电东送的桥头堡。
同时,铜仁境内有天然温泉30余处,均达到国家饮用矿泉水标准;辖区内有以黔金丝猴、大鲵、黑叶猴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物400余种;有以植物“活化石”珙桐、贵州紫薇和梵净山冷杉等为代表的野生植物资源600余种;有以天麻、杜仲、金银花等为代表的药用植物2000多种;玉屏箫笛、梵净山绿茶、石阡苔茶、德江天麻等特色产品享誉海内外,是投资大健康养生产业的理想之地。
《2021铜仁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介绍》

《0731铜仁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介绍》铜仁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简介一、基本情况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武陵山区,东邻湖南怀化市、湘西州,北接重庆黔江区,素有“黔东门户”之称,是云贵高原连接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枢纽中心。
全市辖8县2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7万。
境内居住着汉、苗、侗、土家、仡佬、回、布依、蒙古等30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
近年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武陵山扶贫规划精神,紧紧围绕“拼抢争快、提速增效、更好更快”的经济工作总基调,认真实施“两区一走廊”和“四化同步、一业振兴”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5个100工程”为抓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调整农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认真落实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转型加快、质量提升、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xx年,全市实现一产增加值135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397元,同比增长15.5%,增速从xx年全省第六位上升到xx年的第三位。
xx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91.49亿元,增加值54.09亿元,按可比价(下同)同比增长7.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5元,同比增长17.8%。
二、主要措施(一)领导高度重视,形成工作合力。
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市委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会议制度和涉农部门工作机制,明确办事机构,分解落实促进农民增收的十大措施。
xx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现代农业提升年”,明确提出xx年全市现代农业要实现“五个新突破”、“九个显著提升”和“三个新进展”。
今年以来,我市成功争取了全国扶贫办主任座谈会议、全国(农业部)农民负担监管和一事一议培训会、全省水稻绿色防控工作现场会等重要会议在我市召开。
铜仁地区区情简介

铜仁地区区情简介铜仁地区位于贵州东北部,东邻湖南,北接重庆,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的过渡地带,是我国大西南连接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的交通枢纽,素有“黔东门户”之称。
全区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辖10个县(市、特区)、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 415万。
历史文化悠久。
远溯殷商,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黔中,汉隶武陵,唐代设县,明初置府。
佛教文化深厚,梵净山是“弥勒道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红色文化源远流长,铜仁是贵州高原第一块红色革命政权的诞生地,是革命老区。
民族文化浓郁,苗、侗、土家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荟萃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交通条件便利。
已初步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湘黔铁路、渝怀铁路、株六复线铁路过境铜仁,铜仁·凤凰机场先后开通了至贵阳、广州、上海、北京航班,乌江黄金水道连接长江、可承载500吨载重船只直达东海。
随着沪昆快速铁路、渝怀铁路二线、铜仁至玉屏城际快速铁路、杭瑞高速公路、迓驾至大龙高速公路、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的相继建成,“十二五”末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县县通铁路,可快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成渝经济圈,形成外快内畅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矿产资源富集。
全区已探明锰矿(500米以上)工业储量6000万吨、远景储量1.2亿吨,占全国的10%,贵州省的53%,是全国三大锰矿富集区之一;钒矿资源储量 100-120万吨;含钾岩矿储量35亿吨以上;含镁白云石储量10亿吨以上;紫袍玉带石为世界独有,板岩、大理石、国画石等石材资源丰富,具有十分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水及水能资源丰富。
境内有乌江、沅江两大水系,河长10公里、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21条,全区河流年径流总量127.9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32.33亿立方米。
水能资源储量326万千瓦,已开发231万千瓦。
全区有两个大型水电站一个燃煤火电厂,分别是装机100万千瓦的乌江思林电站、装机120万千瓦的乌江沙坨电站和装机2×30万千瓦的贵州华电大龙发电厂,全区发电装机已突破300万千瓦,是贵州省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支撑点。
铜仁在哪个省

铜仁在哪个省铜仁在哪个省?铜仁市是中国的一个县级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
它是贵州省的六大地级市之一,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中坝腹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那么,铜仁到底是位于哪个省呢?答案就是铜仁市位于中国的贵州省。
贵州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中国内地面积最小,人口稀少的省份之一。
贵州省的省会是贵阳,而铜仁市是贵州省的一个重要城市。
铜仁市的辖区面积达到了2.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50万人。
这个地区的地势起伏,山多河谷,自然景观优美。
铜仁市位于贵州省和云南省以及湖南省交界的位置,紧邻广西壮族自治区。
这个位置使得铜仁市成为了贵州、云南、湖南和广西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
铜仁市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区。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这个地区的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古代,这个地区是多个古代文明的交汇点,如秦、楚、南诏、吴、春秋、越等。
铜仁市的经济以农业、旅游、矿产和工业为主。
农业方面,这个地区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料作物等。
旅游业方面,铜仁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如万峰湖、青龙洞、张家界等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
矿产方面,铜仁市资源丰富,有铜、锌、煤炭、大理石等矿产资源。
工业方面,铜仁市有着一些重要的工业园区和企业,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吸引更多的投资,铜仁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鼓励外商投资、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产业扶持等。
这些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和投资。
此外,铜仁市还注重教育、文化和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
在教育方面,铜仁市拥有一些著名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为当地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在文化方面,铜仁市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传统工艺,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成为当地的宝贵财富,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在医疗方面,铜仁市拥有一些先进的医疗设施和专业医疗人才,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铜仁市重点产业资源推介2017年9月1日(文字)修改

铜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企业家,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下面,我把铜仁市的基本情况,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一、铜仁在哪里铜仁市位于中国西部、贵州东部。
地处黔湘渝三省市结合部、武陵山区腹地,是贵州省向东开放、向东融合的窗口和全面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桥头堡,素有“武陵之都、仁义之城”之称,全市辖2区8县,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40万。
有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内陆开放试验区、大数据试验区、生态文明试验区。
一是发展态势强劲。
十二五时期,铜仁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016年,铜仁市地区生产总值相比2011年增长了14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比增长了10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相比增长了120%,经济总量跃升武陵山片区中心市州第二位。
二是发展战略定位清晰。
十三五期间,铜仁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大战略行动,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发展,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全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内陆开放要地、文化旅游胜地、安居乐业福地、风清气正净地。
力争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左右。
二、铜仁有什么铜仁物华天宝,资源富饶,是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
一是矿产资源富集。
铜仁有“中国锰都”、“中国汞都”之称。
目前,已发现40多种矿种,主要有锰、汞、钾、页岩气、石英砂、白云石、紫袍玉带石等,其中锰矿探明储量达3.5亿吨,是全国三大锰矿富集区之一。
二是水能资源丰富。
有沅江、乌江两大水系,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400万千瓦以上,现已建有思林、沙坨两座大型水电站和若干小水电,年水资源总量达132.21亿立方米,水电、火电总装机容量近1000万千瓦,形成了水火互济的电力格局,是贵州西电东送的桥头堡。
铜仁市发展调查报告

铜仁市发展调查报告一、引言铜仁市是位于中国贵州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被誉为“中国最美河谷”。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铜仁市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对铜仁市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了解其经济、产业、基础设施和人口等方面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二、经济发展状况1. 经济总体情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铜仁市的经济总体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2019年,铜仁市GDP达到3000亿元,同比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4%,第二产业增长9.1%,第三产业增长8.8%。
这一数据表明,铜仁市经济结构正逐渐向着服务业和制造业转型。
2. 产业结构铜仁市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能源、矿产、制造业和旅游业等。
农业是该市的支柱产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蔬菜和水果。
能源产业以水电为主,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潜在的水电开发潜力。
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铜、锌和铅等有色金属资源。
制造业方面,铜仁市以冶金、机械制造和建材为主要支柱,已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建材、食品和医药为主的工业体系。
旅游业是铜仁市的新兴产业,仅2019年接待游客就超过了6000万人次。
3. 对外贸易铜仁市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铜仁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0亿美元,同比增长13.5%。
其中,铜仁出口额为20亿美元,进口额为20亿美元。
主要的出口产品包括冶金产品、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等。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1. 交通运输铜仁市的交通运输发展比较成熟。
市内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的交通网络,方便了货物和人员的运输。
此外,铜仁市还设有机场,方便了与其他城市的联系。
城市内还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公交车和出租车等。
2. 水电能源铜仁市的水电能源发展潜力巨大。
市内有多个水电站,能够为城市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此外,铜仁市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为水电发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通信网络铜仁市的通信网络覆盖面广,通信设施比较完善。
铜仁简介介绍

地理特点
铜仁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 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整个地势西 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 斜,呈向北倾斜簸箕形。
铜仁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 均气温17.3℃,年平均降水量1367.2 毫米,年日照时数1078.8小时。
世界自然遗产。
石阡温泉是贵州省著名的温泉之 一,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 的温泉文化,是国家级旅游度假
区和国家地质公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
铜仁市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土家族哭嫁歌、土家族摆手舞、苗族锦鸡舞等,这些文 化遗产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
土家族哭嫁歌是土家族传统婚俗中的一种习俗歌曲,表达了土家族妇女对婚姻的喜悦和祝福 。
石阡温泉
• 石阡温泉是铜仁市的一处著名温泉胜地。这里有着丰富的温 泉资源和优美的环境,是一个放松身心的好去处。游客可以 在此享受舒适的温泉浴,还可以在周围的风景中散步或骑行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07
铜仁美食特产
美食
社饭
社饭是铜仁地区的一种传统美食,以粘米、糯米和豆干等食材为主料,加入酸菜、腊肉、 腊肠等辅料,经过蒸煮而成。社饭口感丰富,营养价值高,是铜仁地区人民在社日节期间 的重要食品。
特产
松桃红茶
松桃红茶是铜仁地区松桃县的特产, 是一种高端红茶。松桃红茶汤色红亮 、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具有很好的 保健功能。
江口萝卜猪
江口萝卜猪是铜仁地区江口县的特产 ,是一种优质的肉用猪。江口萝卜猪 以食用萝卜为主食,因此肉质鲜嫩、 口感细腻,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市 情 简 介

市情简介铜仁市地处黔湘渝三省市结合部,武陵山区腹地,是西南地区连接中部和东部的纽带,素有“黔东门户”之称,也是全国最年轻的地级市。
201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撤地设市,现辖2区8县、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人口427万,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聚居着汉、苗、侗、土家、仡佬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
“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
”铜仁自然资源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00万千瓦;锰矿储量达1.2亿吨,是全国三大锰矿富集区之一;磷矿石储量在3700万吨以上;白云石储量上亿吨;含钾岩矿储量35亿吨;页岩气储量初步探明近万亿立方米。
生态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多姿多彩、交融荟萃,与武陵主峰梵净山和穿境而过的乌江、锦江一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品牌形象。
梵净山有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佛教名山•弥勒道场(明万历皇帝赐“天下众名岳之宗”)、中国傩文化发源地、中国十大避暑名山、国家4A级景区六大桂冠,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6-12万个,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乌江是贵州的母亲河,穿过铜仁石阡、思南、德江、沿河四县,被誉为“百里乌江画廊”。
锦江是铜仁的母亲河,从高空俯看呈篆体“梵”字,将铜仁城装扮成秀美绝伦的山水园林城市。
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傩戏,古朴神韵的苗家四面鼓、土家摆手舞、侗族大歌,惊险绝伦的苗族绝技绝活,是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瑰宝。
铜仁黔东革命根据地是中央红军长征前全国8大红色根据地之一,1934年贺龙、关向应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原红二军团)与肖克率领的红六军团在黔东革命根据地木黄胜利会师,这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的第一次重大会师。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国发2号文件和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攻坚规划实施的历史性机遇,紧扣全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大力发扬“苦干实干、开放创新”的新时代铜仁精神,在挑战中前行、后发中奋进,创造了历史上发展最好、发展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我的家乡铜仁

傩文化
傩戏,被人们称为”戏剧艺术之源” 傩戏,被人们称为”戏剧艺术之源”,是中 国戏剧的活化石。铜仁地区是各族傩戏荟萃之乡。 国戏剧的活化石。铜仁地区是各族傩戏荟萃之乡。 自明清以来,傩文化遍布黔东各个角落, 自明清以来,傩文化遍布黔东各个角落,作为一 种文化沉淀,傩戏已经成为宗教文化的重要类型。 种文化沉淀,傩戏已经成为宗教文化的重要类型。 在铜仁地区,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德江傩堂戏( 在铜仁地区,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德江傩堂戏(土 家人称之为“杠神”)。德江傩堂戏具有历史悠 家人称之为“杠神”)。德江傩堂戏具有历史悠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特点,集历史学、 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特点,集历史学、民 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学术研究价值, 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学术研究价值,被专家 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2006年被国家列 年被国家列 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梵净山
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 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 县结合部,海拔2493米,不仅是贵州的第一山, 县结合部,海拔 米 不仅是贵州的第一山, 更是武陵山脉的主峰, 更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是屹立于云贵高原向湘西 丘陵过渡的大斜坡上的巨人。 丘陵过渡的大斜坡上的巨人。其古老的山体距今 已有10~ 亿年的历史 亿年的历史, 已有 ~14亿年的历史,是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 山体庞大雄浑,摩云接天, 地。山体庞大雄浑,摩云接天,早在明初就被尊 名岳之宗” 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为“名岳之宗”,是著名的佛教圣地。1986年被 年被 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又荣选入国际生物 圈保护区网,被誉为“地球和人类之宝” 圈保护区网,被誉为“地球和人类之宝”。 置身 此山中,俨然画中行,恍若仙山游。 此山中,俨然画中行,恍若仙山游。
铜仁地区各县简单介绍

铜仁地区简单介绍: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东接湖南省,北邻重庆市、湖北省,历来是渝黔湘鄂四省市边区的商品集散中心,素有“黔东门户”之称。
全市国土面积1515多平方公里,辖7个民族乡、5个镇、4个办事处,居有汉、侗、土家、苗等26个民族,总人口35万人。
铜仁城始建于明代景泰二年(1451年),是一个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古城。
从宋、元时代起,沿锦江水路就有湖南、江西、四川、湖北等地商人来铜仁经商,用陶瓷及日用品换当地桐油、花生、土布等。
到明清时期,出现了“舟楫往返,商贾云集”的盛况,有“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之说。
1987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铜仁市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C—17°C,年降雨量1250—1400毫米,无霜期280天。
境内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汞、铅、锌、磷、硅、钼等20多种。
常年气温适宜畜、牧、渔种植业的发展,盛产大蒜、花生、辣椒、桐油、薯类等;旅游景点主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龙洞、十里锦江画廊、革命先烈周逸群故居、东山寺、傩文化博物馆等,周边的旅游景点有梵净山、南长城、凤凰古城、张家界等。
在2003年央视举办的西部名城评选活动中,铜仁市荣获“西部名城”称号。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区位优势。
南出口、西出口、北出口公路已全部改造,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745多公里,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城市建成区从1998年的8平方公里增加到21多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8%,市区绿化率达26%;电网、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网覆盖城乡;随着铜仁机场开通广州、深圳、重庆、贵阳等航线,渝怀铁路建成,铜(仁)贵(阳)高等级公路、铜(仁)麻(阳)公路竣工通车,铜仁市已成为贯通中西部、连接渝黔湘鄂四省市的交通枢纽。
铜仁简介PPT课件

• 铜仁概述 • 铜仁的自然环境 • 铜仁的经济状况 • 铜仁的文化教育 • 铜仁的未来展望
01
铜仁概述
地理位置
铜仁市位于贵州省的东南部,东 邻湖南省,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与重庆市接壤,北靠重庆市和
贵州省的遵义市。
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地形以山地 为主,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拥 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
雨量充沛
铜仁地区年降雨量充沛, 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1200毫米之间,雨量分布 不均,多集中在夏季。
日照充足
铜仁地区日照充足,年平 均日照时数在1200-1400 小时之间,有利于农作物 生长。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铜仁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 耕地、林地和草地,适合发展农业和 林业。
铜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 产资源有煤、铁、锰、锌、铜等,为 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
水资源
铜仁地区水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的河 流、湖泊和水库,为农业灌溉和工业 用水提供了保障。
著名景点
梵净山
梵净山是铜仁地区的著名景点之 一,以其险峻的山势、秀美的自 然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吸引
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石阡温泉
石阡温泉是铜仁地区著名的旅游景 点之一,以其独特的温泉资源和优 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 休闲度假。
铜仁市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从传统 的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和农业资源,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等。近年
来,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迅速,成为铜仁市的重要产业之一。
02 03
工业
铜仁市工业基础雄厚,主要产业包括能源、化工、制造业等。近年来, 铜仁市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 产业项目。
铜仁简介(贵州省情)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使梵净山富集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山,或雄奇险峻,或秀美多姿,那引人入胜的是新金顶,在海拔22 00余米的崇山峻岭上,突兀而起冒出一尊石柱,高约100米,如巨笋出土,似玉龙啸天,红云环绕,直指苍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又将山顶一劈为二。两个山顶上分别建有释迦殿、弥勒殿,两殿之间有天桥相连,朝拜的香火烧到了云天之上。还有那独立撑云的蘑菇石、依山望母的太子石、状若册籍的万卷书(山岩)等,形神兼备,令人叹绝!至于梵净山顶部一带常常出现的“佛光”,更是令人魂牵梦绕,一睹为快。水,或涓涓细流,或丁冬垂滴,或白练悬空,或奔腾咆哮,皆异常澄洁。峰回水转,汇成了九十九条溪流,顺山势的东西走向,向东汇成了锦江、淞江,直奔沅江入洞庭湖;向西汇成印江河,直奔乌江进长江。树,遍山皆树,满眼是绿,繁花争艳,鸟兽和鸣,一幅天然画卷。还有那云、雾、风,波谲云诡,也给梵净山增添了不少的神秘色彩。置身此山中,俨然画中行,恍若仙山游。
梵净山
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大自然造就了梵净山的奇异风光,而佛教徒则扬名了梵净山的灵山秀水。在明朝万历以前,梵净山作为“古佛道场”,早已声名远播。在梵净山的滴水岩附近,有一块奉万历皇帝的诏令而专门竖立的石碑。碑文中写道:“此黔中间之胜地有古佛道场,名曰梵净山者则又是天下众名岳之宗也。”明朝万历皇帝之所以要下诏重建梵净山金顶正殿(寺庙),是鉴于曾经兴盛一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因长年战乱而日趋衰落破败,即碑文所言:“天哀名山之颓,而赐以钦命僧妙玄重建金顶正殿,足为万圣临銮。”碑文中把盛极之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比作“极乐天宫”,记载梵净山佛教自开辟以来,香火旺盛,信奉朝拜的信徒如云流水涌,连王公大人都十分向往。梵净山的声名早已传入了南京、北京,倾动了十三个行省的地方长官。
铜仁市概况

铜仁市,贵州省辖地级市,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称。
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腹地,东邻湖南省怀化市,北与重庆市接壤,是连接中南地区与西南边陲的纽带,享有“黔东门户”之美誉。
全市辖碧江区、万山区、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大龙开发区、铜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石阡县隶属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南部,横跨东经107°44′55″~108?33′47″,北纬27°17′5″~27°42′50″,思剑高速公路纵贯县境南北、江瓮高速公路横穿县境东西,面积为2173平方公里。
[1] 2012年,总人口约45万。
其中:仡佬、侗、苗、土家等12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8%。
石阡县地处湘西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梯级大斜坡地带,石阡县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东南高、西北低,岩溶地貌明显。
[1] 石阡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暖湿共节,无霜期长。
[1] 石阡县幅员面积3599.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5.3万亩、草原面积17.8万亩、水域面积8万亩。
[2] 石阡县境的矿藏还有石灰石、大理石、硫铁矿、电碳岩、汞、铅锌、铜、锰等。
[2]2012年,石阡县生产总值完成31.4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6.6%;工业总产值完成11.8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7.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02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0.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6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60.5%;农林牧渔总产值完成19.8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8.5%;财政总收入完成3.4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40.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6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4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03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990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64元,同比2011年增长17.3%;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7.9亿元,贷款余额25.2亿元。
贵州最东边的市,靠近湖南,梵净山就在这里

贵州最东边的市,靠近湖南,梵净山就在这里
铜仁,地处黔湘渝三省市结合部。
是西南地区连接中部和东部的桥头堡,素有“黔东门户”之称。
全市辖碧江区、万山区、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江口县、石阡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思南县、德江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总人口427万。
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而得名。
铜仁山多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正因为铜仁受地理位置及环境的影响,铜仁经济比较落后。
2018年,铜仁人均GDP才30万多一点。
山多有弊也有利。
铜仁山清水秀,风光绝美。
著名景区景点有:梵净山、石阡温泉、大明边城、苗王城、九龙洞等等。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与西南佛教名山峨眉山、鸡足山成三足鼎立之势。
目前,梵净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铜仁除了以上景区景点之外,铜仁还有鸳鸯湖、乌江、白鹭湖、白果坨、太平河、长寿湖、舞阳河、车家河、小龙河、碧江等10个湿地公园。
铜仁简介(贵州省情)

2007年末,全区总面积1.8万平方千米,总人口397.52万人,辖8个县(其中4个民族自治县)、1个市、1个特区,95个乡(其中民族乡56个)、69个镇、5个街道,2595个行政村,100个社区。
1983年9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玉屏县建立玉屏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沿河县,设立沿河土家族白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印江县,设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7年8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撒销铜仁县,设立铜仁市,原行政区域不变。
梵天净土,美丽铜仁。
铜仁是云贵高原连接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湘黔铁路、株六铁路复线、渝怀铁路过境我区四个县、市。铜仁机场先后开通贵阳、长沙、重庆、广州、上海、北京、深圳、桂林航线,现已并入首都机场集团。贵阳至大龙的高速公路已全线开通,东出湖南长沙、西进省城贵阳更为便捷。全区县县通油路,出境公路均为二级以上高等级油路。铜仁(江口)至玉屏城际铁路、渝怀铁路复线铜仁段、铜仁机场改扩建、乌江航道整治、供电网建设规划(建设期三年、总投资52亿元)等一批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点支持发展项目。200吨航船可通乌江进入长江直达东海,铜仁至大龙高速公路、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铜仁段、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铜仁段已开工建设。我区围绕“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总体旅游形象定位,高标准、高起点、大规模开展以梵净山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品对外对内宣传推介,旅游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大大提升。
铜仁地区主要旅游景点:梵净山楼上古寨·沿河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沿河土地湾黔东革命根据地·九龙洞·太子石·南岳飞泉·沿河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四野屯·红二、六方面军纪念碑·云海波涛·中流砥柱·云彩江声·鱼梁夜月·文笔凌云·六洞岚光·周逸群故居·玉屏晴雪·西岭归樵·万笏朝天·两江春色·金鳞游泳·东山楼阁·东山寺·锦江公园·十里锦江·长寿村·思南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理位置
铜仁地区位于祖国大西南贵州省的东北部,西靠遵义市、南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北接重庆市、东达湖南省,是连接中原地区与西南边陲的纽带,享有“黔东门户”之美誉,是一块美丽而富饶的热土。
本区地理位置在北纬27°07′—29°05′,东经107°45′—109°30′之间,东西宽约168千米,南北长约215千米,总面积18003平方千米。
全区共八县一市一特区,梵净山将铜仁地区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部有铜仁市、江口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万山特区;西部有思南县、石阡县、德江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等,合称为西五县。
铜仁市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2010年中心城镇人口约15万。
行政区名总面积k㎡ 2000年普查(万人) 2010年(万人) 辖区内的乡镇松桃县2861 54.7488 69.91 13镇15乡
思南县2231 54.3389 67.19 13镇14乡
沿河县2469 47.4331 65.37 10镇12乡
德江县2072 38.8639 51.83 5镇15乡
印江县1961 33.5263 43.46 9镇8乡
石阡县2172 33.4508 40.55 7镇11乡
原铜仁市1514 30.8583 38.16 5办事处5镇7乡江口县1869 18.9288 23.53 2镇7乡
玉屏县516 12.6462 15.21 4镇2乡
万山特区338 5.4674 6.49 1镇4乡
地区总和18003 330.2625 421.70 5办事处69镇95乡备注谢桥办事处、茶店镇、鱼塘乡、大坪乡从原铜仁市划归万山特区成为现在的万山区
活动:
1、绘制一幅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图,并把周边的行政区标在图上?
2、铜仁地理位置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