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材料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周围的材料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周围的材料(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周围的材料,包括它们的性质、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材料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不同的材料。
2. 讲解:介绍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课时:材料的鉴别1. 导入:通过小实验,引导学生学会鉴别不同材料。
2. 讲解:讲解鉴别材料的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鉴别给出的材料。
第三课时:材料的用途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为何有不同的用途。
2. 讲解:介绍材料用途与性质的关系。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出的材料可能的用途。
第四课时:保护资源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讲解:讲解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资源的措施。
第五课时:综合实践活动1. 导入:引导学生总结本单元所学内容。
2. 讲解:讲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如制作简易物品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评价学生对材料的认知、鉴别能力以及保护资源的意识。
五、教学资源1. 教室内的各种材料制品。
2. 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滴管等。
3. 教学课件和素材。
4. 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材料的分类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总结材料的分类。
2. 讲解:详细讲解材料的分类,包括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常见物品的材料分类。
七、教学内容第七课时:材料的加工与改变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材料是如何被加工和改变的。
2. 讲解:介绍材料加工和改变的方法。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1《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1《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周围的材料》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材料,并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材料。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一些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材料的深入了解还不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对材料有更深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材料,如纸、塑料、金属、玻璃等。
2.让学生知道不同材料的特性,如硬度、韧性、透明度等。
3.让学生能够分辨生活中的材料,并理解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材料,知道不同材料的特性。
2.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材料。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材料,如纸、塑料、金属、玻璃等,以便学生观察和实践。
2.准备PPT,展示不同材料的图片和特性。
3.准备问题卡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材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材料,如纸、塑料、金属、玻璃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这些材料的特性,如硬度、韧性、透明度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材料,进行实际操作。
如,用纸制作纸飞机,用塑料制作小桶,用金属制作小挂钩,用玻璃制作杯子等。
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不同材料的特性。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物品,并介绍所用材料的特性和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其他学生倾听并提问,共同巩固所学知识。
第1课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1课《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我们周围的材料》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材料指的是那些具有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物理性质的物质。
小学生从材料的角度开始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适合他们的认识需要和年龄特点的。
本课将通过观察和辨认来引导学生探究材料。
分辨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找出常见的材料,描述它们的特性。
这使我们有机会了解学生在材料方面的已有经验。
然后他们将观察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书包和教室里的设施。
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观察物体,引发他们对材料的研究兴趣,明确研究材料的意义。
教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知道的材料。
第二部分:调查身边的材料,通过认识身边的物品,知道不同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材料”的概念。
【学情分析】因为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无不与材料打交道。
所以,他们对材料可谓“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另外,他们对于“塑料”“金属”“木头”“纸”等表示材料名称词汇,也早已“耳熟能详”。
这一课,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材料”,一个十分重要额目的就是让他们把“具体事物”与“词汇”再次建立联系。
当然,学生们在区分和辨别各种物品所使用的材料时,也难免会出现问题和困难,学生们遇到了问题和困难,他们就产生了对“材料”进一步探究的需求和欲望。
这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能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教学准备】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了一个百宝盒。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的第一课《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说课稿【教材分析】今天我上课的内容是《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本节课是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是整册教科书物质科学内容的开篇,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
当学生们对各种物体进行探索的时候,他们会发现,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这一课将通过观察和辨认来引导学生探究材料。
【学情分析】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观察和摆弄身边的物体。
他们会用积木搭盖“房子”,把金属丝弯曲成各种形状,当看到大块的塑料漂浮在水面上时,他们常常会感到非常好奇。
但是他们还没有思考过,是什么属性使不同的物体具有了不同的用途。
因为小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无不与材料打交道。
所以,他们对材料可谓“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另外,他们对于“塑料”、“金属”、“木头”、“纸”等表示材料名称的词汇,也早已“耳熟能详”。
这一课,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身边的材料”,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把“具体事物”与“词汇”再次建立联系。
当然,学生们在区分和辨别各种物品所使用的材料时,也难免会出现问题和困难,这样他们就产生了对“材料”进一步探究的需求和欲望。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学生认识到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学生调查出我们周围的最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等。
2. 科学探究:学生小组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能观察和辨认不第 1 页共5 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常见材料包括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周围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的材料。
教学准备】1.6种常见物品,由最常见材料制成。
2.教室里物品组成材料调查表。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引入一个纸箱,询问学生箱子里是否有什么东西。
2.引导学生猜测箱子里的物品,提出玩游戏来猜测箱子里的物品。
3.游戏规则:老师描述物品的特征或用途,学生根据描述猜测物品。
共有六件物品,每两个学生描述一件物品。
4.游戏开始,老师描述物品,学生猜测并回答。
5.学生回答正确后,老师询问学生该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6.引导学生回答该物品的材料。
7.学生回答正确后,老师表扬学生。
8.游戏继续,老师描述下一个物品。
9.游戏结束后,老师总结游戏的原因是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和辨认常见材料,并用适当的词语描述。
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金属、塑料、纤维等材料都是常用的材料,当然还有其他的材料如石料、棉和陶瓷等。
在这些材料中,我们选取了六种最常用的材料进行研究。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了解和研究这些材料。
通过刚才的游戏,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我们周围的材料。
现在,我们将进行一个同样有趣的活动:调查活动。
请大家翻到课本第46页,查看表格并记录身上穿戴或携带的物品所使用的材料。
在进行调查之前,我们应该先认真观察物品的形状、结构和组成材料,然后用铅笔记录在表格中。
我们周围的材料(最终5篇)
我们周围的材料(最终5篇)第一篇:我们周围的材料我们周围的材料1、观察我们周料【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教学准备】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教学过程】一、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1.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材料”,板书“材料”。
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教师将学生说到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
2.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
3.交流记录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出错。
4.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于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
5.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①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③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6.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二、观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1.我们周围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法。
2.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
3.交流各组的记录情况,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及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4.请保管好记录单,下次还要再使用。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2、哪种材料硬【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材料说课稿
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材料说课稿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材料说课稿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材料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同学们对周围的常见材料如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不陌生,但对于这些材料了解并不深入。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材料,知道一些常见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观察,了解这些材料的主要的物理特性,发展学生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法,学法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贯穿教学始终,运用观察,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方式来完成课堂教学.教学流程:本节课我设计了”以生活经验为基石,激发兴趣,突破教学难重点”的教学主线.教学时我不仅仅要让学生动起来亲手实践,而且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得到科学依据,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一.根据学生心理水平激兴趣,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般都是从具体的事物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概念.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遵循科学课标中提倡的”小学科学教育作为科学启蒙教育,要从小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基本理念为指导,体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力求借着生活这个”百科书”让学生感知理解材料概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科学学习中.二.观察材料的特性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才2个多月,对科学课充满好奇.他们喜欢在比一比,猜一猜等轻松的活动中学习.为此,我在本环节设计了猜谜语活动,让他们打一材料.我认为这不是一般的猜谜语,而是把谜面一句一句呈现,让学生对所猜的谜底的范围不断缩小,最后,谜面呈现完才得出谜底——木头.这一生活中最常见的,最容易了解的材料,再拿出一块木头进行验证,补充木头的特征.这样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木头的特点也能够粗步了解.此外这为后面让学生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其他材料的特性作了铺垫,便于学生轻松掌握材料的特点.三.整合内容开展比赛,调查身边的材料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在学生大脑疲劳,注意力分散时,采用变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调查比赛,凸现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这一教学重点.首先,我对教材进行整合,将身上的物品,书包的物品,教室的物品三张调查表整合为一张.让学生在调查中,发挥小组合作能力,比一比哪个组快速完成调查表.并在快速完成调查表后全班交流.本节课的科学概念是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而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我也引导学生去分析使用不同的材料也可以制成一件物品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的变通性,独特性也是我们培养的核心目标.我想: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得,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捕捉.为了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我不仅让小组讨论,还利用课件向孩子们展示了木头,玻璃,塑料,纤维,金属,纸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拓展延伸了课外知识.本环节中我意在不仅完成预计教学目标,而且让学生学到只有团结合作,分工明确,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任务.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四,谈收获.通过本环节,使学生对材料形成较完整的认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课外延伸继续调查搜集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新的材料,它们又可以制作哪些物品,并记录下来.真正有效的课外实践不仅可以帮学生树立”科学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这一科学理念,而且使科学课程目标得以更好实施.总之,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我力争充分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教学理念,充分挖掘学生思维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的学习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动眼,动脑,动口,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体会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科学教学应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要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经历科学学习过程,使教学形成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整体.二、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一组学生熟悉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是什么东西做成的。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精选5篇)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 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1. 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 用语言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养成教育训练点】1.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材料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教学准备】用几种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出示袋子,描述袋内物品的作用与特点,同学们根据描述猜测物品的名称,并说说它们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师随机板书学生说出的材料。
)2. 揭示课题师:金属、木头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生活中的材料还有很多。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我们周围的材料”。
(板书课题)二、观察探究1. 观察我们身上的物品(1)请同学们观察小组其他同学穿的、佩戴的、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试着把观察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中。
(2)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2.观察书包里的物品(1)观察书包里的物品,猜测它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并完成记录单。
(2)生观察记录,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3.观察描述一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1)师描述一种材料的特征,生猜测是什么材料。
(2)说出教室里以及生活中的木制品。
(3)知识延伸,认识到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主要特征。
三、巩固发展1. 观察教室里的其他物品,说出制成这些物品的材料。
我们周围的材料(新)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宁夏灵武市第一小学曾前英一、教学内容《我们周围的材料》是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里的第一课。
二、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穿的、随身携带的物品、书包和教室里的设施,来分辨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从而认识到多种多样的材料制成了多种多样的物品,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三年级孩子刚刚接触科学课,对科学课的学习还不到一个月,才处在适应阶段,无论是观察辨别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还是书写能力都还较弱,尤其是小组合作的意识、表达交流时的倾听习惯都还没有,因此,在本节课都需要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孩子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满足孩子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让他们能直接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亲历活动中,认识到各种物品是由各种材料制成的,认识一些常见材料,并能简单描述它的特点。
首先创设情景:让学生观察老师身上的穿戴分别是由什么制成的?引出本课学习内容“材料”,从而卷入到探究学习中来。
接着让学生观察认识几种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并用适当的词语简单描述他们的特性,使学生从感性发展到理性上能真正辨别清楚出生活中的常用材料,在放手让学生分组观察研究书包里、教室里外的物品究竟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就水到渠成,容易多了,而且学生在记录、汇报时再不会把物品名称和材料名称混肴不清了。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周围的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认识到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是常见材料。
过程与方法:1、能综合运用感官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2、并用适当的词语简单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小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
2、通过研究活动发展学生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五、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六、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特性。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共700字)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我们周围的材料的种类和特征。
2. 能够识别和描述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
3. 培养学生对材料及其用途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不同种类材料的认识与识别。
2. 常见材料的特征描述。
3. 材料的用途与功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展示一些常见的材料,如纸张、塑料袋、玻璃、铁、木头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猜测这些材料的特征和用途。
2. 介绍与讨论(10分钟)通过图片、实物或幻灯片介绍不同种类的材料,如金属、塑料、纸张、木头、石头等。
介绍每种材料的特征、来源、用途,引导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总结。
3. 活动一:材料特征描述(15分钟)将学生分组,每组给一种材料,让他们用合适的词语和句子来描述该材料的特征,如外观、质地、颜色、硬度等。
要求每个小组展示并解释他们的描述。
4. 活动二:材料用途探究(20分钟)让学生再次分组,每组给一些常见的材料,让他们讨论并确定这些材料的用途和功能。
然后让每组分享他们的发现和结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指导。
5. 活动三:材料分类(15分钟)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给一些材料,要求他们将这些材料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例如,按颜色分类、按质地分类、按来源分类等。
每个小组通过展示自己的分类结果来说明他们的方法和理由。
6. 整合与总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材料的种类、特征和用途。
引导学生总结材料的重要性,并思考为什么在不同的场景中要选择不同的材料。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探究和分类来认识和了解我们周围的材料。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加深对材料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科版科学三上《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周围的材料》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材料,包括金属、塑料、纸张、木材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用途,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
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课,主要介绍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物质的三态和基本粒子,对物质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材料的分类和性质,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特殊的材料比较感兴趣,例如磁铁、玻璃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分类和性质,能够分辨不同的材料。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如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材料,如金属、塑料、纸张、木材等,以便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活动。
2.准备PPT,以便进行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的材料,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分类和性质。
2.呈现(10分钟)讲解材料的分类和性质,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观察和测试不同材料的性质,如硬度、弹性、导电性等。
4.巩固(5分钟)利用PPT呈现一些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判断使用的是哪种材料,并解释原因。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例如在制作一个玩具时,应该选择哪种材料。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搜集一些不同材料的制品,观察并记录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8.板书(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加深记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教学情境分析在《我们周围的材料》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说课稿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说课稿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说课稿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今天我上课的内容是《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本节课是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的第一课。
“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是整册教科书物质科学内容的开篇,也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
当学生们对各种物体进行探究的时候,他们会发现,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而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我们可以按照组成物体的材料和材料的物理性质来描述这些物体,而材料的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
材料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材料的使用也影响着周围的环境。
小学生从材料的角度开始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适合他们的认识需要和年龄特点的。
这一课将通过观察和辨认来引导学生探究材料。
2、学情分析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观察和摆弄身边的物体。
他们会用积木搭盖“房子”,把金属丝弯曲成各种形状,当看到大块的塑料漂浮在水面上时,他们常常会感到非常好奇。
但是他们还没有思考过,是什么属性使不同的物体具有了不同的用途。
因为学生们每天的学习、生活无不与材料打交道。
所以,他们对材料可谓“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另外,他们对于“塑料”“金属”“木头”“纸”等表示材料名称的词汇,也早已“耳熟能详”。
这一课,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身边的材料”,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把“具体事物”与“词汇”再次建立联系。
3、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科学概念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教学设计_我们周围的材料_科学_小学(说课试讲)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科学概念: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科学探究: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用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材料的特性。
学生特点三年级学生,个性活跃,性格开朗,有参与探究的积极性,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表述能力比较强。
刚参与科学课程的学习,探究的能力有待提高。
课前准备教师:6 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生活物品;“调查身边的材料”表格;课件;学生分组:书包、学习用品;课前参与准备好书包和学习用品。
教学活动一、猜物激趣,了解材料特点1、出现袋子,猜物。
2、教师讲出两种物品的用途与特点,学生猜。
随机出示课件及板书。
3、请两位学生讲出其他四种物品的用途与特点,学生猜。
随机出示课件及板书。
4、小结,板书。
5、出示课题。
二、小调查:调查自身的材料1、实物投影出教材中的表格:名称可能使用的材料名称可能使用的材料校服扣子拉链发夹钥匙2:讲解填表要求先观察后填表,观察要有顺序,不懂的字可以用拼音,对“可能使用的材料”有疑义的可打“?”。
3、学生观察填表,老师巡视指导。
4、汇报学习成果,全班评议。
5、学生重新修正表格内容。
6、小结三、调查周围的材料1、活动规则:四人一组,六分钟为限,看那个小组又快又好完成任务;2、课件出示表格:先观察后填表,观察要有顺序,不懂的字可以用拼音,对“可能使用的材料”有疑义的话可打“?”。
“调查周围的材料”记录表班级:填表人:2013 年10 月日序号物品名称可能使用的材料1234563、学生小组合作调查及填表(出示时间课件及背景音乐),老师巡视指导。
4、激励表扬活动情况。
5、汇报交流学习成果,全班评议。
6、表扬前三名小组。
7、学生重新修正表格内容四、总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五、课外延伸出示课件,再次激起学生探究材料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周围的材料》说课稿《我们周围的材料》是科教版三年级第三单元的第一个部分,这部分的内容不多,主要是要通过学习认识我们周围的材料。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进行认知活动,用眼观察,用嘴交流讨论,动手做记录,向教学目标进发,通过师生的活动,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活动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培养和发展,自我能力也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了一些展示。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渗透了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保护树木的意识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更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大家多多提出除宝贵意见和建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