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有关现代日本少子化原因分析
日本的少子化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的衍变
日本的少子化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的衍变
梁颖
【期刊名称】《人口学刊》
【年(卷),期】2014(036)002
【摘要】日本少子化倾向日趋显著,成为日本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日本年轻人晚婚、不婚,晚育、不育是导致少子化的直接原因.然而,这一现象的背后存在着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少子化不只是日本特有的现象,韩国、新加坡、中国等国家
的少子化进程也较为显著.而且,这些国家少子化的背后有着与日本相似的原因和社
会背景.本文旨在对日本少子化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的衍变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以
期为中国提供借鉴与参考.
【总页数】13页(P91-103)
【作者】梁颖
【作者单位】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24.24
【相关文献】
1.少子高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日本采取的对策 [J], 范连颖
2.日本和法国的少子化对策及启示 [J], 田中景
3.日本少子化对策的演进、体系及政策工具评析 [J], 王晓峰; 全龙杰
4.日本少子高龄化对策对中国产业劳动力市场的启示 [J], 林琪祯
5.日本少子化对策演进及启示 [J], 战婧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日大学生婚姻观对比的文献综述
2021年9期┆11争鸣中日大学生婚姻观对比的文献综述孙惠俊 李 淼摘 要:近年来,中日两国都出现了晚婚、出生人口减少等现象,由此,两国相继出现不少关于大学生婚姻观的调查报告。
由于国情不同调查问题设定侧重点不同,但主要集中在结婚意愿及结婚原因、择偶标准、生育意愿三个方面。
关键词:结婚意愿及结婚原因;择偶标准;生育意愿 婚姻、生育无论在哪一个国家都是国之大事,事关国家未来发展。
而逐步进入适婚年龄的大学生,拥有健康积极的婚姻、家庭、生育观念,更是能够影响到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关注大学生的婚姻观念,有利于政府掌握未来人口动向,针对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出台相关政策。
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都有许多研究调查大学生婚姻观的相关成果,尽管都是面向大学生进行婚姻观调查,但因为社会情况不同,在相关问题设定时侧重点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从调查问卷设置的问题来看,都包含结婚意愿及结婚原因、择偶标准、生育意愿三方面,但日本方面更加关注于结婚意愿与生子需求,以及女性对待事业与婚姻的态度,这些问题的确都与日本的国情和社会现状有密切联系。
中国方面的调查则更加关注年轻群体的道德责任感和性观念。
随着对外开放加深,国内各方思想碰撞,对年轻人的婚姻观造成很大影响,使他们既保留传统的同时对待感情又更加开放。
笔者结合中日双方研究者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对中日大学生的婚姻观进行分析比较。
一、结婚意愿及结婚原因年轻人的不婚化、晚婚化是导致日本少子化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对此也高度重视。
但从2017年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出生动向基本调查结果来看,无论男女,有超过8成以上的未婚者仍表示愿意结婚。
宫城县政策科对大学生的调查(2017)表明,9成的大学生对结婚仍持积极态度,男女观念并没有太大差别。
但据熊谷太郎(2015)调查显示,有3成的女性虽然表明有结婚意愿,但如果没找到理想的结婚对象,不结婚也没关系[1.熊谷太郎.地方大学の大学生の結婚に関する意識調査[D ].松山大学論集.2017-04,1-25,29(1)]。
我国少子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少子化现状及原因分析作者:李文凯任群罗来源:《西部学刊》2024年第01期摘要:近年来,我国人口少子化问题愈来愈严重,主要表现在2016年到2021年期间出生人口数量的快速下降,2021年达到1978年以来最低点(1 062万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0—14岁人口占比达到了17.95%,达到了严重少子化的程度。
造成人口少子化趋势的原因有四个方面:计划生育政策对少子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政策的实施过于简单、僵硬,经济社会因素对少子化的影响,一是年轻人面临房子、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生活成本的压力;二是城市化的发展降低了生育率。
文化观念因素表现在传统观念的淡泊、男女平等的深入,同居者、丁克家庭和同性恋群体规模的扩大;自身因素表现在避孕水平的提高和人工流产等方面。
关键词:少子化;抚养成本;文化因素中图分类号:C92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01-0159-06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Low Fertility in ChinaLi Wenkai1Ren Qunluo2(1. School of Governmen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6;2. School of Economics,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Urumqi 841100)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low fertility in China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rapid decline of the number of births between 2016 and 2021. The number of birth in 2021 has reached the lowest point (10.62 million people) since 1978.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the seventh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aged from 0 to 14 years has dropped to 17.95%, reaching the level of severely low fertility. There are four reasons for the trend of low fertility. First,the impact of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on low fertility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excessively simple and rigi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Second, the impac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on low fertility is reflected in two aspects:firstly, young people face the pressure of living costs such as housing,children’s education fee,and the supporting of the elderly. Mean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has reduced the fertility rate. The third factor is the impact of cultural conceptual factor, which is manifested in people’s indifference attitudes towards traditional concepts,people’s stronger awareness of sexual equality, the increasing lifestyle of cohabitation, DINK families (double income no kids families), and homosexual groups. In addition, the impact of self-factor is also manifested in the improvement of contraceptive effect and induced abortion.Keywords: low fertility; children-raising cost; cultural factor黨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日本社会晚婚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日本社会晚婚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作者:程卓玉张亚莉来源:《西部学刊》2024年第09期摘要:作为世界上晚婚化现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本的平均初婚年龄不断攀升。
通过对厚生劳动省、总务省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女性独立意识增强,理想型结婚对象难觅,男女双方对家庭生活的期望值降低,未婚者倾向于享受自我生活、追求自身價值实现是日本社会晚婚化加剧的主要原因,并由此造成了严峻的少子化、愈发突出的高龄化等社会问题。
对此,可通过引导未婚者树立正确的婚恋家庭观,呼吁地方团体及政府加大政策支持等方式缓解晚婚化现象给日本社会带来的挑战,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日本;晚婚化;社会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C91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09-0155-04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the Phenomenonof Late Marriage in Japanese SocietyCheng ZhuoyuZhang Yali(Jiaozuo Normal College, Jiaozuo 454000)Abstract: As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the most serious phenomenon of late marriage in the world, the average age of first marriage in Japan has been ris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Labor and Welfare and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and Communica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enhancement of female independence consciousness, the difficulty in finding ideal marriage partners, the lower expectations of both men and women for family life, the tendency of unmarried people to enjoy their own lives and pursue their own value realization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intensification of late marriage in Japanese society, which have caused severe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low fertility and the increasing prominence of the ageing of the population. In this regard, the challenges posed to Japanese society by the phenomenon of late marriages can be mitigated by guiding unmarried people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view of marriage,love and family, and by calling on local organizations and governments to increase policy suppor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ciety.Keywords: Japan; late marriage; social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当代日本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到达适婚年龄后,或因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或因不甘失去单身的自由、抑或是因为不愿承担家庭经济事务重担等原因,拒绝步入婚姻殿堂的越来越多,这造成日本社会结婚年龄不断增长,晚婚化现象逐渐显现。
少子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少子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与应对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少子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少子化指的是人口结构中年轻人口的比例下降,导致出生率持续下降的现象。
这一现象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少子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进行论述。
首先,少子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方面。
随着年轻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劳动力市场面临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企业将面临招聘困难和人力成本上升的挑战,可能导致经济发展放缓。
另外,少子化还会对社会保障体系造成冲击。
养老金、医疗保障等社会福利支出将增加,而缴纳社保的人口减少,可能导致社会保障体系的难以可持续。
其次,少子化还对家庭结构和消费市场造成了影响。
少子化使得核心家庭规模缩小,影响了家庭消费行为。
人们更倾向于购买少量的商品和服务,而不是像多子家庭那样购买更多的儿童用品。
这就要求企业需要针对家庭结构的变化调整市场策略,推出更适应小家庭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少子化还会对教育领域产生一系列影响。
学校面临新生招生的压力,教育资源有可能出现过剩或错配的情况。
此外,少子化还意味着教育机构的规模和运营模式需要进行调整。
学校可能需要整合资源、合并班级,以适应少子化时代的教育需求。
对于少子化所带来的挑战,社会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改革相关政策来激励生育,如提供优厚的生育津贴和育儿假期等。
同时,也需要加强相关教育宣传,提升生育观念的变革,让年轻夫妇更加愿意生养孩子。
其次,要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工资水平和改善工作条件来吸引更多的劳动力。
此外,引进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
对于家庭结构的变化,企业可以调整市场策略,推出更加符合小家庭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还可以着眼于老龄化趋势,开展老年人消费市场的开拓,以满足不同家庭结构的需求。
在教育领域,政府可以加大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教育机构的合并和资源整合,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
日本人口减少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日本人口减少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人口持续减少,老龄化和少子化继续发展。
导致日本人口减少有着经济的和社会的诸多原因,而人口的持续减少必将给日本的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影响。
为此,日本学者以及相关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已经开始采取各种策略,积极应对。
标签:日本人口减少少子化经济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与此同时,日本人口不断减少,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少子化和老龄化不断加剧。
在20世纪70年代前5年,日本的年人口出生数超过200万人,而到了1995年这一数字已下降到了120万人,老龄化人口所占总人口比例由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7%左右,到1995年的短暂的25年间,已上升到15%。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对2006年~2055年未来50年的日本人口做了一个推计,依照这个推计表的计算,在未来50年,日本人口将从2005年的1.27768亿人减少到2055年的8.9930亿人,其中,0岁~14岁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例将从13.8%下降到8.4%,65岁以上的高龄人口所占比例将从20.2%上升到40.5%,少子化和高龄化必然导致劳动力人口的减少,按此表估算,到2055年,15岁~64岁的劳动力人口将从2005年的8442.2万人下降到4595.1万人。
导致日本人口持续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晚婚及终身独身者的上升依据日本总务省在2005年所作的国情调查,日本人的未婚比率为30岁~34岁未婚男性为47.7%%,女性为32.6%%,分别比5年前的国情调查时上升4.8%和6%。
日本少子化最大的原因是未婚率持续上升,造成晚婚和独身者增多的原因主要来自女性未婚率的上升,一直以来的终身雇用制度对于长时间劳动、随意调动工作地点的要求,以及事业优先的企业风尚,加之传统的家庭内部分工意识,使得众多从业女性不堪其负,女性为了继续自己的工作而不得不选择独身。
而选择家庭生活的女性在失去薪金的同时却又不得不增加结婚和育儿的费用,同时还要忍耐独自守家育儿的孤独,这一切使得女性对婚姻望而却步。
2021年从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审视投资方向
核心观点我们认为人口红利在减退但人才红利依然不断释放;人口结构的变化会使未来的夕阳和朝阳行业重新洗牌;预期政策变化将集中在生育、退休、医药医疗和教育相关行业;近期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好于之前的市场担忧。
出生率降低、老龄化提高、人口分布和流动的地域差异显著。
毋庸置疑人口红利因素在减退;但是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辅之产业升级,会使得人才红利依然不断释放。
该报告从宏观和行业的角度深度剖析我国人口结构对未来投资方向的影响。
供给侧: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从而加速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1)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加速转移;2)外卖、快递、网约车、餐饮等服务业在未来可能面临成本提高。
这个变化将倒逼企业加快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带动中国产业链进一步升级。
未来工业机器人、工业物联网等将是大势所趋。
劳动力成本并非我国制造业的唯一优势。
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稳定的营商环境、健全的基础设施,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优势意味着人口红利在消退,但是人才红利仍然会不断释放。
我们认为人口结构的转变有望促使与时俱进的政策出台:例如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继续提高受教育程度并加强教育行业的监管。
需求侧:1)老龄化的加速促进老年产业的繁荣。
当70 后、甚至80 后步入退休年龄段,老年消费的方式会发生巨大变化。
因为这些群体的消费能力、消费观念、受教育程度明显不同于之前的年龄段。
我们认为休闲旅游、健康餐饮、健身、医药医疗、语音视频、无人驾驶、智能家居、人寿保险、养老院等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更加旺盛。
同时在政策方面,有望推出更多变革以配合社区医疗、民办医疗和综合医院等多种医护需求。
2)出生率下降和“少子化”趋势则为母婴产品和部分教育产业的中长期前景带来挑战。
3)对于住房的需求会出现结构性下降,并呈现地区分布的显著不均衡。
我们看到近10 年以来人口净流入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城市群、北上广深等主要城市。
日本经济增长的新特点及其问题
日本经济增长的新特点及其问题一、新特点:出口和私人消费带动的经济增长日本的经济增长近年来出现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出口和私人消费的带动作用上。
首先是出口方面,日本的高科技产品在全球市场上逐渐扩展,尤其是汽车、电子产品等,对日本的出口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其次,私人消费方面,由于日本各大企业不断提升员工待遇和收入水平,以及政府近年来一系列的经济政策的推动,日本的民间消费能力逐步增强,成为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推动力。
但是,日本经济增长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出口依赖性较高,一旦全球经济出现波动,就会对日本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其次,私人消费虽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是政策还需进一步加强,以使消费市场更加稳定,持续推动经济增长。
二、新特点:新兴产业的崛起日本新兴产业的崛起成为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特点。
随着美国等大国对日本传统产业出现的压制,日本企业开始转向研发新兴产业,例如机器人、生命科学、新能源等产业,推动了日本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尤其是日本机器人技术在全球拥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其中的领头羊软银集团更是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投资和并购机构。
新兴产业的崛起是日本经济增长的一大优势,但也存在问题。
随着技术更新换代,新兴产业发展快速,技术含量也较高,资金投入相对传统产业偏多,因此需要日本政府的更多政策扶持,尤其是在研发投入、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三、新特点: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短缺日本面临的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短缺成为日本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日本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超过28%,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同时,由于年轻人数量减少以及少子化政策的影响,使得日本的劳动力人口短缺,引起了生产力下降和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需要日本政府通过多方面途径加以解决。
例如推广女性参与产业活动、加强外国劳动力引进以及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日本年轻人多生育等,以增加日本经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
当代日本主要问题人口问题课件
04
日本应对人口问题的策略与措施
鼓励生育政策
改善生育环境
政府加大了对生育的支持力度,包括提供生育津贴、增加产假和 育儿假等,以改善生育环境。
促进家庭和谐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如提高儿童抚养津贴、提供家庭照护津贴 等,以促进家庭和谐,提高家庭生育意愿。
加强青少年性教育
政府重视青少年性教育,通过加强学校教育和社会宣传,提高青少 年对性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降低少女怀孕率。
长约50%。
04
移民政策限制
尽管日本政府已逐步放宽移民政 策,但短期内仍难以大量引入外
来人口填补本国人口空缺。
应对策略建议
鼓励生育政策
政府应加大对生育的鼓励力 度,包括提供育儿补贴、扩
大产假和育儿假等福利。
1
移民政策调整
逐步放宽移民政策,吸引具 备专业技能的外籍人士来日
本工作和生活。
提高女性地位
通过政策手段提高女性地位 ,鼓励女性参与社会和职场 活动,提高生育率。
详细描述
由于年轻人普遍认为孩子会降低生活质量,同时养育孩子的成本不断上升,许多日本年轻人选择不生 育或推迟生育。此外,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也增加了家庭和职业的冲突,进一步影响了出生率。
03
日本人口问题原因分析
经济因素
低出生率
由于日本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 成本也相对较高,许多年轻人对 结婚和生育望而却步,导致出生
当代日本主要问题:人口问 题
目录
• 人口问题概述 • 当代日本人口问题现状 • 日本人口问题原因分析 • 日本应对人口问题的策略与措施 • 日本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挑战 • 日本人口问题未来趋势及应对策略建议
01
人口问题概述
如何应对少子化对经济的影响
如何应对少子化对经济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全球范围内都出现了少子化现象。
少子化对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一挑战。
本文将探讨少子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一、少子化对经济的影响1. 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导致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发突出,劳动力供给减少,使得经济增长受阻。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养老金、医疗保健等社会福利支出增加,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
2. 消费需求下降少子化意味着家庭数量减少,消费需求相应下降。
儿童和孩子相关的市场规模缩小,如婴儿用品、教育服务等,导致相关产业减速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3. 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劳动力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企业在招聘方面受到限制,缺乏优秀的人才对经济创新和发展造成困扰。
二、应对策略1. 提高生育率为应对少子化,政府应制定更加友好的生育政策,并提供相关的优惠措施,鼓励年轻夫妇生育子女。
例如,延长产假、提供托儿所和学前教育等服务,降低家庭养育孩子的经济负担。
2. 加强教育投入教育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完善教育体系,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满足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
3. 引进外来劳动力少子化导致劳动力短缺,政府可以通过放宽劳工签证政策,吸引外来劳动力填补劳动力供给缺口。
同时,加强对外来劳动力的管理,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避免社会问题的出现。
4. 提升老年人就业机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政府应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就业,提供相关的职业培训和创业机会。
发挥老年人经验和智慧的作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5. 推动科技创新通过加大对科学技术和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结论少子化对经济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也给了我们应对的机会。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密切合作,制定出全面的政策举措,鼓励生育,提高教育水平,同时放宽移民政策以及推动科技创新等,以应对少子化对经济的影响,并确保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日本产生少子化现象的原因以及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产⽣少⼦化现象的原因以及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2019-10-01摘要:由于现代的⽇本年轻⼈普遍愿意晚婚与婚后不育,所以导致了少⼦化现象的产⽣,少⼦化现象得到了⽇本政府的⾼度重视,少⼦化现象的产⽣对⽇本的⽅⽅⾯⾯都产⽣了不良的影响。
关键词:⽇本;少⼦化;家庭;晚婚;保育园⽇本少⼦化现象的产⽣原因由于当今⽇本的就业形势⼗分严峻,年轻⼈的失业率很⾼,⽽物价上涨速度快,经济的房展却不如⼈意,导致年轻⼈的就业压⼒⼗分⼤,⼯作⼗分艰⾟。
年轻热在适婚年龄却⼀直在忙于⾃⼰的⼯作与事业,⽆暇估计⾃⼰的婚姻问题,所以导致了⽇本年轻⼀代晚婚的现象极为普遍,年轻⼈结婚的年龄越来越⼤,许多年轻男⼥都不希望⾃⼰在20-30岁的适婚年龄段结婚,⽽是选择⼀拖再拖,⼤多数⽇本年轻⼈拖到30岁出头才想起⾃⼰结婚的事情,晚婚逐渐成为了⽇本年轻男⼥的共识,反倒成为了在⽇本年轻⼈中的主流意识观。
由于⽇本当代经济不景⽓,就业的压⼒⼤,年轻⼈也随时⾯临着失业的风险,所以出现了许多年轻⼈不但晚婚,并且在婚后也不打算⽣⼦,有些⼈担⼼⽣⼦后会影响⾃⼰今后的事业前程,⽽有的⼈则担⼼⽣下⼩孩后会⼤⼤增加⾃⼰的经济负担,⾃⼰承受不起新⽣⼉⼤量的⽣活与教育的开销。
有少数极端者甚⾄会⾛上不婚的道路,因为有的⼈决⼼将⾃⼰的⼀⾝放在⾃⼰的事业⼯作上,也有部分⼈怕结婚后⼤乱⾃⼰平⽇的⽣活。
总之,不同于⽇本⽼⼀代的⼈,⽇本当今的年轻⼈受社会思想的开放,他们的个⼈想法也越发丰富⽽⾃由,不再是想他们的前辈那样注重⼀些传统的约定成俗的事,⽽是不断地追求⾃我的幸福与个性发展。
很多年轻⼈即使结婚了,也⾮常不愿意⽣育下⼀代,因为⽣育下⼀代的花费成本极其⾼,孩⼦的各种⽣活费,医疗费,教育费使得刚刚踏上社会的年轻⼈完全不能承受这样重的经济压⼒。
其次,不同于以往⽇本“男主外,⼥主内”的传统家庭分⼯模式,现在⽇本家庭很少会有全职家庭主妇,⼤多数妇⼥都会从事社会上的⼯作,这不仅是由于经济不景⽓带来的⽆奈选择,也是年轻⼀代的⽇本⼥性追求⾃我幸福与⾃我理想追求的⼀个进步。
少子化长寿化老龄化三化并存人口困局咋解
“少子化、长寿化、老龄化”三化并存,人口困局咋解?严循东 2021年3月29日中国高层发展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上,“少子化”与“银发经济”两个独立单元形成了一种特殊“对话”:当“老龄化”遇上“少子化”,中国如何破解未来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一老一少”困局,无疑是各方关注的热点话题。
“‘少子化’是很多国家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问题,我国也早就总和生育率低于了自然更替水平,这给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给人口结构带来很严峻挑战。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杰秀开场发言直指当下问题。
老龄化趋势会从人口总量、人口年龄结构和收入分配三个方面为消费增长带来负面效应,进而制约内需扩大,影响高质量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在“银发经济”的分会场率先发声。
与此同时,一组组数字,不仅反映出我国人口变化的特征,也印证着我国未来发展关于“人口那些事儿”的痛点。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49,跌破了国际公认的1.5的警戒线。
同年出生并已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已连续五年下跌。
无独有偶,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2019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至12.6%,0岁至15岁人口比重为17.8%,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预计“十四五”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
一边是“不生”,一边是“老去”,这样的趋势能否扭转?翻开“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单列一章凸显国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一系列部署显示,未来我国将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少子化、长寿化、老龄化并存的基本面,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认为,面对不可改变的“三化并存”现实,关键要不断认识新的人口机会,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
人口变化是慢变量、长变量,难以立竿见影,只能在适应现状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知,借鉴他国经验,创新政策措施。
中日少子化问题比较研究
2021年第3期(总第308期)㊀㊀㊀㊀㊀㊀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3ꎬ202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308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日少子化问题比较研究任㊀晓㊀菲1ꎬ2(1.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ꎬ哈尔滨150040ꎻ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ꎬ哈尔滨150028)摘㊀要:中国和日本都曾经历低生育水平阶段ꎬ虽然经历的时间和生育水平下降的原因各不相同ꎬ但少年儿童人口绝对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均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ꎬ且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少子化现象ꎬ进而对包括人口发展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ꎮ研究表明ꎬ应根据人口发展态势不断完善相关政策ꎬ加快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ꎬ促进就业并保持经济良性发展ꎬ积极培育老龄产业ꎬ大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ꎬ以此应对中国可能出现的少子化日趋严重的问题ꎮ关键词:少子化ꎻ生育水平ꎻ抚养负担ꎻ老龄化中图分类号:C91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1)03-0036-11作者简介:任晓菲ꎬ1981年生ꎬ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ꎬ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ꎮ㊀㊀一㊁引㊀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ꎬ世界各地区生育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性ꎬ具体表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生育保持在更替水平ꎬ而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保持着较高的生育水平ꎬ远远高于更替水平ꎮ近40年时间ꎬ随着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ꎬ世界各地区或国家的生育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ꎬ代表性特点为生育水平不断下降ꎮ一方面ꎬ以欧洲㊁日本和新加坡等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ꎬ不仅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ꎬ而且进入 低生育水平 阶段ꎬ并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ꎻ另一方面ꎬ以中国㊁巴西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生育水平也迅速下降ꎬ并且下降的幅度更大ꎬ完成了人口转变过程ꎬ进入生育率后转变时代ꎮ由于人口惯性原因ꎬ已经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国家或地区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到更替水平ꎬ导致人口自然结构老化ꎬ进而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ꎮ因此ꎬ生育水平的变化被称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影响最深远和最重大的变化[1]ꎮ少子化现象是人口自然结构变化的主要结果之一ꎮ所谓人口少子化是指由于生育水平的不断下降而引起少年儿童人口比重逐渐减少的现象ꎮ有学者在研究中对少子化进行了界定ꎬ一般来说ꎬ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低于20%时ꎬ就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进入了少子化社会ꎮ如果再把人口少子化的过程详细划分的话ꎬ可以分为初始少子化㊁严重少子化和超少子化三种状态[2]ꎮ随着生育水平的不断下降ꎬ少子化现象在很多国家已经出现ꎬ甚至有不断加剧的态势ꎮ从单纯的人口学角度来说ꎬ人口少子化只是代表少年儿童人口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的减少ꎬ当少子化与老龄化同时出现时ꎬ人口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ꎬ而且对未来人口结构㊁劳动力供给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影响ꎬ同时也会给经济增长和国家人口安全带来负面影响ꎬ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ꎮ少子化是生育水平长期保持较低程度的一种必然结果ꎬ以日本为代表的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出现过少子化问题ꎬ因此少子化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ꎮ 二战 结束后ꎬ日本人口结构经历了很大的变动ꎬ两次 婴儿潮 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日本生育水平不断下降的态势ꎬ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持续下降ꎮ虽然日本在最近20多年间连续推出了«天使计划»«新天使计划»«少子63化社会对策基本法»和«少子化社会对策大纲»等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ꎬ总和生育率有所提升ꎬ但效果并不明显ꎬ低生育率引起的各种人口问题逐渐显露ꎬ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引发了日本社会的担忧[3]ꎮ中国由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ꎬ人们的生育观念有所改变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结构的转变ꎮ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ꎬ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第一次人口转变并进入后人口转变时代ꎮ最新统计数据表明ꎬ中国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由1990年的27.7%下降到2019年的16.6%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5.6%上升到2017年的11.4%ꎬ①这说明中国已经步入了较严重的少子老龄化社会ꎮ从世界范围来看ꎬ中国属于少儿人口比重下降幅度较高的国家ꎬ在全球人口少子化的过程中较为突出ꎮ中国近年来不断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ꎬ已经开始重视和关注少子化问题ꎮ少子化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少年儿童人口规模或比重的减少上ꎬ它还能够使家庭结构发生变化ꎬ从而加重家庭养老负担ꎮ相较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而言ꎬ中国少子化问题与老龄化问题同样突出ꎬ这将加剧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困境ꎮ在战略高度上制定人口㊁经济㊁社会等具有鼓励生育性质的组合政策ꎬ改善未来人口少子化的发展状态ꎬ推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ꎬ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ꎮ㊀㊀二、中日少子化现状分析(一)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如果少儿人口的比重持续降低ꎬ通常意味着该地区生育水平下降ꎬ出现少子化问题ꎮ由文后图1可以看出ꎬ中国的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虽然相对较高ꎬ但从发展来看ꎬ少儿人口数量和比重均呈现下降趋势ꎮ可将这一下降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来分析ꎬ第一阶段为1990 1999年ꎬ0~14岁人口比重较高ꎬ1995年前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ꎬ下降速度逐渐增快ꎮ这一阶段少儿人口比重从1990年的27.7%下降至1999年的25.4%ꎬ下降了2.3个百分点ꎮ第二阶段为2000 2009年ꎬ0~14岁人口的比重持续下降ꎬ并且出现加快趋势ꎬ少儿人口比重从2000年的22.9%下降至2009年的18.5%ꎬ下降了4.3个百分点ꎬ下降幅度是第一阶段的2倍ꎮ第三阶段为2010年至今ꎬ少儿人口比重变化趋于平缓ꎬ呈略微增长趋势ꎬ其比重从2010年的16.6%上升到2017年的16.8%ꎬ增长了0.2个百分点ꎮ相比较而言ꎬ日本少儿人口比重变化与中国在趋势上较为一致ꎮ由文后图2可知ꎬ一方面ꎬ日本的少儿人口比重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ꎬ且下降速度远快于中国ꎻ另一方面ꎬ日本的少儿人口比重变化与中国情况大体一致ꎬ呈现出明显的三阶段特征ꎮ第一阶段为1950 1970年ꎬ少儿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ꎬ且下降速度较快ꎮ从1950年的35.4%下降至1970年的23.9%ꎬ下降了11.5个百分点ꎮ第二阶段为1970 1995年ꎬ少儿人口比重呈先升后降特点ꎬ1975年略有上升ꎬ达到24.3%ꎬ随后开始下降ꎬ1995年下降至16.0%ꎬ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ꎮ第三阶段为1995年至今ꎬ虽然少儿人口所占比重仍呈持续下降趋势ꎬ但下降速度放缓ꎬ总体波动不大ꎮ同时ꎬ该时期的少儿人口比重由1995年的16.0%下降至2017年的12.3%ꎬ23年间仅下降了3.7个百分点ꎮ通过文后图1和图2可以看出中国和日本在少儿人口比重方面存在的异同:两者的少儿人口所占比重均呈下降趋势ꎬ但日本的下降速度快于中国ꎻ两者的少儿人口变化均呈现三阶段特征ꎬ但具体到各个阶段ꎬ又各有特点ꎬ不尽相同ꎮ(二)生育水平变动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大致呈下降趋势ꎬ但前期波动较大ꎬ后期趋于平缓ꎬ阶段性特征明显(见文后图3)ꎮ1957 1961年ꎬ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ꎬ出生婴儿死亡率很高ꎬ导致当时的总和生育率由1957年的6.41迅速下降至1961年的3.29ꎮ1963年推行了补偿性生育政策后ꎬ总和生育率迅速上升至7.5ꎬ而后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ꎮ1980年下降至2.24ꎬ接近更替水平ꎬ少儿人口总数及比重也随之快速下降ꎮ此后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出现先缓慢增长后较快下降态势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73①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网站ꎬhttp://stats.gov.cn.口普查数据显示ꎬ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水平为1.22ꎬ已经远远低于更替水平ꎮ根据2015年全国1%抽样调查数据显示ꎬ中国总和生育率进一步下降至1.05ꎬ即平均每个育龄妇女只生育1个孩子ꎮ日本的总和生育率总体上也呈下降态势ꎬ但具体到各个时期却不尽相同(见文后图4)ꎮ1925 1949年ꎬ日本的总和生育率虽然缓慢下降ꎬ但绝对值较高ꎬ是更替水平的2倍以上ꎻ1949 1966年ꎬ日本的总和生育率遭遇较大危机ꎬ从4.32跌落至1.58ꎬ甚至低于更替水平ꎻ从1966年起ꎬ总和生育率开始缓慢提升ꎬ其水平大致相当于更替水平ꎻ1974年总和生育率又开始缓慢下降ꎬ并且持续低于更替水平ꎮ根据总和生育率走势预测ꎬ日本未来的生育水平可能会维持在目前的水平ꎮ通过比较中国和日本总和生育率的变化可以发现ꎬ一方面ꎬ两者的总和生育率均呈下降趋势ꎬ并且均为前期下降速度较快ꎬ后期下降速度缓慢ꎬ但在数值上ꎬ中国前期的总和生育率高于日本ꎬ后期总和生育率低于日本ꎬ表明人口增长动力严重缺乏ꎮ另一方面ꎬ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受政策影响变化较大ꎬ而日本的总和生育率更多受经济运行影响ꎬ总和生育率变化幅度与中国相比相对较小ꎮ(三)少儿抚养比变动中国的少儿抚养比大体呈下降趋势ꎬ且下降速度缓慢ꎮ由文后图5可以看出ꎬ1990年中国的少儿抚养比处于较高水平ꎬ虽然开始出现下降趋势ꎬ但比较缓慢ꎮ中国的少儿抚养比由1990年的41.5%下降至1999年的37.5%ꎬ十年间仅下降了4个百分点ꎻ从2000年开始ꎬ中国的少儿抚养比持续下降ꎬ并且下降速度有所加快ꎬ由2000年的32.6%下降至2009年的25.3%ꎬ下降了7.3个百分点ꎻ2010年以来ꎬ中国的少儿抚养比总体水平较低ꎬ并且变化趋势平缓ꎬ甚至呈现缓慢增长态势ꎬ由2010年的22.3%增长到2017年的23.4%ꎬ增加了1.1个百分点ꎮ日本的少儿抚养比大体呈下降趋势ꎬ与中国的变化情况类似ꎮ日本的少儿抚养比由1950年的59.4%迅速下降至1965年的37.9%ꎬ下降了21.5个百分点ꎬ下降幅度较大ꎻ随后ꎬ日本的少儿抚养比呈现先缓慢增长再较快下降的特点ꎬ但总体上仍然呈下降趋势ꎬ由1970年的34.9%下降至1995年的23.0%ꎬ2005年下降至20.8%ꎬ2010年以来基本维持在20.6%左右ꎬ下降速度缓慢ꎬ变化幅度较小ꎮ(四)老少比变动中国的老少比总体呈增长趋势ꎬ但从增速来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0 1999年ꎬ中国的老少比总体上水平较低ꎬ且增速缓慢ꎬ仅由1990年的20.1%增长至1999年的27.2%ꎬ增长了7.1个百分点ꎻ第二阶段为1999 2017年ꎬ中国的老少比依然保持增长态势ꎬ并且增长速度有所加快ꎬ由1999年的27.2%增长至2017年的67.8%ꎬ增幅较大(见文后图6)ꎮ日本的老少比总体趋势为上升增长ꎬ并且与中国一样ꎬ增速具有明显的二阶段特征ꎮ第一阶段为1950 1985年ꎬ日本的老少比增速缓慢且水平相对较低ꎬ仅增加了37.9个百分点ꎻ第二阶段为1985 2017年ꎬ日本的老少比增速加快ꎬ其水平也不断提高ꎬ并在2000年达到119.2%ꎬ此后老少比水平持续提高ꎬ2017年老少比水平已经达到225.5%ꎬ即老年人口的总数已经超过少儿人口总数的2倍ꎬ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日本少子化和老龄化同步加重的问题ꎮ从中国和日本的老少比变化情况来看ꎬ两者均表现出二阶段特征ꎬ但日本特征更加明显ꎮ无论是老少比增速还是其水平ꎬ日本均高于中国ꎬ也就是说日本面临的是少子化和老龄化同时出现的问题ꎬ而中国由于人口基数较大ꎬ目前少子化问题还没有老龄化问题突出ꎬ短时间内少子化问题及其影响还未显现出来ꎮ㊀㊀三、少子化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其影响(一)少子化原因的比较分析1.婚姻观念和生育观念的变化日本的少子化问题异常严峻ꎬ其带来的影响已成为阻碍日本发展的主要因素ꎮ少子化的直接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日本年轻人选择晚婚㊁晚育ꎬ甚至不结婚不生育ꎬ而他们的这种选择又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根源ꎮ无论男性还是女性ꎬ日本人83口的初婚年龄逐年提高ꎬ2015年男性和女性的初婚年龄分别达到31.3岁和29.4岁ꎬ其直接影响就是初育的年龄也随之提高ꎬ2017年日本育龄妇女的平均初育年龄已经超过30岁ꎮ受结婚年龄较大以及工作和养老负担等因素的影响ꎬ日本选择不生育孩子的年轻人口比重越来越多ꎬ导致少子化程度不断加重ꎮ而越来越多的婚龄人口选择晚婚或者终身不婚ꎬ同样导致日本结婚的对数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ꎮ20世纪末以来ꎬ日本终身未婚人口的比例迅速上升ꎬ2015年男性和女性终身未婚人口的比例分别达到23.4%和14.1%ꎬ并且还有继续升高的趋势ꎮ由此可见ꎬ对婚姻持不积极态度直接影响了日本人口的增长[4]ꎮ高学历和积极就业被认为是改变日本女性生育观念的重要原因ꎮ 二战 后经济高速发展ꎬ日本急需的大量劳动力缺口被女性填充ꎬ女性人口就业率迅速提高ꎮ同时ꎬ日本素有重视教育的传统ꎬ女性人口素质的提高被看作是 优生优育 的前提ꎬ女性教育更受重视ꎮ传统的婚姻观念和生育观念迫使日本女性要在工作和生育之间做出艰难选择ꎬ加上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和养老保障制度的健全ꎬ导致生育孩子的养老效用逐渐降低ꎮ2.女性社会意识的变化随着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率的不断提高ꎬ性别平等观念逐渐被日本社会认可ꎬ日本女性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ꎬ越来越多的女性主动参与生产活动ꎮ日本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促进性别平等的法律法规ꎬ对缩小性别差距起到了积极作用ꎮ日本企业还推出了多种非正规就业的用工模式ꎬ促使女性更加主动就业ꎬ寻求自身价值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ꎬ在经济和精神方面更加独立ꎮ越来越多的日本女性人口社会参与意识发生了改变ꎬ而且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和育儿成本的不断增加ꎬ参与社会和照顾家庭㊁养育孩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ꎬ进而影响了生育行为选择ꎮ3.家庭育儿支出与少子化育儿成本过高导致晚育少育甚至不育也是日本少子化问题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育儿观念的改变ꎬ日本家庭支出中的育儿成本比重不断增加ꎬ导致了生育水平的下降ꎮ进入21世纪以来ꎬ日本经济持续低迷ꎬ沉重的家庭育儿负担使育龄夫妇压力越来越大ꎮ作为日本家庭三大支出之一的教育费用ꎬ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增长ꎮ日本2010年进行的 教育费用负担的实际情况调查 显示ꎬ小学以上孩子的学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超过30%ꎬ各种教育支出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ꎮ为了积极应对少子化和老龄化带来的影响ꎬ日本政府从2019年10月起正式开始幼儿教育免费化ꎬ2020年正式开始实施高等教育免费化ꎮ这表明日本政府正试图通过缓解教育负担来提高居民育儿的积极性ꎬ进而解决少子化带来的危机ꎮ(二)少子化现象带来的影响1.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众所周知ꎬ生育水平是影响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ꎬ因此ꎬ少子化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改变人口的年龄结构ꎬ使得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㊁程度越来越深ꎮ日本«人口统计资料集»显示ꎬ2017年日本总人口数为12670.6万人ꎬ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3515.2万人ꎬ占总人口数的27.7%ꎬ比2016年同期上升了0.4个百分点ꎮ虽然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间不是很长ꎬ但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所显现的问题很是严峻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ꎬ中国大陆总和生育率仅为1.18ꎬ属于 超低生育率 ꎬ甚至低于日本2005年1.26的最低水平ꎮ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19亿人ꎬ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数量超过1亿人的国家ꎮ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ꎬ总和生育率出现了一些上升趋势ꎮ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亿人ꎬ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2.6%ꎮ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预测ꎬ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7%增长至14%所需要的时间与日本相同ꎬ仅次于韩国ꎬ与新加坡并列第三位ꎬ而由10%增长到20%所需要的时间比日本还短ꎮ少子化是导致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的间接原因之一ꎬ少子化现象值得关注ꎬ如何应对少子老龄化问题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的一个难题和挑战ꎮ932.劳动年龄人口的社会负担1982 2010年ꎬ中国的总抚养比基本表现为下降趋势ꎬ并大致呈现出五阶段特征ꎻ2010 2017年ꎬ中国的总抚养比呈现缓慢增长趋势(见文后图7)ꎮ与此同时ꎬ中国的少儿抚养比也呈现出类似的变化趋势ꎮ在第一个时间段内ꎬ1982 1990年的总抚养比急速下降ꎬ相应的少儿抚养比也出现急速下降ꎮ由于总抚养比是0~14岁人口总数+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之和与15~64岁人口总数的比ꎬ所以在老年人口缓慢增长的前提下ꎬ少年儿童人口数量的下降ꎬ必然导致总抚养比的下降ꎬ同时ꎬ少儿抚养比也随之下降ꎮ在此期间ꎬ中国施行了计划生育政策ꎬ使得出生人口数急速减少ꎬ这一政策直接影响了抚养比ꎮ1990 1999年的十年间ꎬ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均呈缓慢降低趋势ꎬ变化幅度很小ꎮ与此同时ꎬ老年抚养比在1982 2009年间一直徘徊在10%ꎬ呈现近乎停滞的状态ꎮ因此ꎬ1982 2009年的总抚养比更多受到少儿抚养比的影响ꎮ1999 2000年中国的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均出现了第二次下降ꎬ但下降速度变缓ꎮ在此基础上ꎬ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进入较快速下降的第四阶段ꎬ该阶段从2000年开始ꎬ一直延续到2009年ꎬ出现第三次下降ꎬ但这次的下降速度较之以往更加缓慢ꎮ从2010年开始ꎬ老年抚养比开始加速ꎬ呈现较快增长趋势ꎬ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也开始扭转下降趋势ꎬ呈现出缓慢增长状态ꎬ其中ꎬ总抚养比的增长速度稍快ꎬ而少儿抚养比的增长相对较缓ꎮ从2010年开始ꎬ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ꎬ而人口生育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ꎬ并且长期徘徊ꎬ因而这一时期的总抚养比主要受老年人口总数影响ꎮ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ꎬ总抚养比尤其是老年抚养比必然持续增长ꎬ对于中国而言ꎬ不仅人口红利可能消失ꎬ而且还要背上沉重的养老负担ꎬ进而影响和改变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格局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完成的«人口统计资料集»中的数据显示ꎬ1884 1995年ꎬ日本的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大致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ꎬ这一点和中国类似ꎻ1884 1920年ꎬ日本的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均呈现波动增长ꎻ1920 1970年则均呈现波动下降ꎬ并且下降速度很快ꎻ1970 1995年间两者又呈现先增长㊁后下降的变化状态ꎮ18841995年日本的总抚养比从59.6%下降至43.9%ꎬ下降了15.7个百分点ꎻ而少儿抚养比从50.5%下降至23%ꎬ下降了27.5个百分点ꎮ这段时期是日本历史上的人口红利期ꎬ为日本的经济腾飞提供了人力保障ꎮ与此同时ꎬ1884 1970年日本的老年抚养比持续稳定在10%左右ꎮ从1970年开始ꎬ日本的老年抚养比便突破了10%ꎬ并在1995年之后和少儿抚养比数值相等ꎬ随后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ꎮ而«中国统计年鉴(2018)»的数据则显示ꎬ中国的老年抚养比是在2010年才突破10%的ꎬ并且其数值一直低于少儿抚养比ꎮ此外ꎬ1995 2017年日本的三大抚养比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ꎬ其中总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ꎬ而少儿抚养比却长期徘徊在20%ꎬ由于该时期日本的人口生育率已经维持在较低水平ꎬ因而日本的总抚养比主要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ꎮ伴随着老年人口的持续增加ꎬ总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也会随之快速增长ꎮ值得注意的是ꎬ在此期间ꎬ日本的总抚养比从43.9%上升至66.8%ꎬ上升了22.9个百分点ꎻ日本的老年抚养比从20.9%上升至46.3%ꎬ上升了25.4个百分点ꎻ而2017年ꎬ日本的少儿抚养比仅为20.5%ꎬ比同时期日本的老年抚养比少了25.8个百分点ꎬ这一差距目前还在扩大ꎮ不得不说ꎬ由于日本老年人口总数已经超过少年儿童人口总数的2倍ꎬ人口老龄化程度异常严重ꎬ日本在养老负担方面将比中国更加严重ꎬ因此ꎬ必须提高人口生育水平和老龄人口服务水平来应对当下和未来的困境ꎮ比较而言ꎬ2000 2017年日本的总抚养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ꎬ其数值从2000年的46.9%上升到2017年的66.8%ꎬ增长较快ꎮ2000 2010年中国的总抚养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ꎬ数值从2000年的42.6%下降至2010年的34.2%ꎮ2010年以后ꎬ中国的总抚养比开始缓慢上升ꎬ2017年数值达到39.2%ꎬ比2010年上涨了5个百分点ꎬ但略低于2000年的水平ꎮ此外ꎬ中日总抚养比之间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拉大ꎬ据此可以预测ꎬ中日之间的总抚养比差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扩大ꎬ04中国自身的总抚养比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ꎬ因此中国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来大力发展经济ꎮ3.劳动力供给不足随着生育水平的持续下降ꎬ日本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ꎬ进而表现出劳动力供给不足等问题ꎬ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ꎮ1970年日本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为7156.6万人ꎬ持续增长至1995年达到峰值8716.5万人ꎬ随后开始呈现下降态势ꎬ2017年已经下降至7596.2万人ꎮ从增长率来看ꎬ2000年开始日本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增长率即为负值ꎬ除2016年以外其他年份均为负值ꎮ从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看ꎬ从1995年的69.5%下降至2017年的60.0%ꎬ22年间已经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ꎮ无论从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㊁增长率还是占总人口的比重来看ꎬ日本劳动力供给不足现象明显ꎬ人口红利已经逐渐消失ꎬ甚至转变为人口负担ꎮ4.生源减少导致教育资源浪费受少子化的影响ꎬ生源不足已经成为日本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ꎮ2018年日本文部省进行的各类学校基本调查结果显示ꎬ高中以下的各类学校的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均有所减少ꎬ高中㊁初中㊁小学和幼儿园的数量分别减少了10所㊁55所㊁203所和404所ꎬ在校生人数分别减少了44586人㊁81664人㊁20791人和64034人ꎬ其中小学和中学的人数均创日本在校生人数的最低点ꎮ这说明日本低年龄组生源不足问题已经相当严重ꎮ大学生源的数量变化不大ꎬ并且在校生人数还有所增加ꎬ主要是因为很多私立大学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规模有所扩大ꎮ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之间对生源的竞争也日趋激烈ꎮ实际上ꎬ日本私立大学也面临生源不足问题ꎬ日本大多数私立大学为了确保生源而采取设置各种奖学金等多项措施ꎬ但总体生源数量减少的问题并无法从根本上得到遏制ꎮ根据«2019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发展公报»ꎬ中国各阶段在校生人数均有所增加ꎮ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较大ꎬ因少子化对生源的影响而导致学校合并或关闭的现象还没有出现ꎬ可以说少子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还没有显现ꎮ但是ꎬ如果长期保持低生育水平ꎬ生源不足问题可能会在个别城市或地区先出现ꎮ日本在应对生源不足方面的努力将为中国提供有益的借鉴ꎮ㊀㊀四、中日缓解少子化影响的对策及比较分析(一)日本缓解少子化影响的对策及实施情况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少子化现象相当重视ꎬ通过制定和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缓减少子化问题的影响ꎮ一方面日本政府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ꎬ进而缓解少子化进程ꎻ另一方面也在寻求应对少子化社会的有效办法ꎬ把少子化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ꎮ1.日本缓解少子化影响的对策1990年日本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57ꎬ为缓解少子化问题ꎬ日本政府以此为契机ꎬ充分认识到出生率的下降和少年儿童人口数量的减少已经成为日本人口的主要问题ꎬ开始关注如何解决工作和养育孩子之间的矛盾ꎮ1994年12月ꎬ日本厚生省㊁文部省㊁劳动省和建设省制定了«关于今后支援育儿施策的基本方向»(简称 天使计划 )ꎮ该计划是日本政府提出的第一项少子化综合性政策ꎮ随后ꎬ日本政府为了扩大保育人数㊁加强针对低年龄人群(0~2岁)的保育以及建立地区性的保育支援中心等ꎬ1999年制定了«紧急保育对策5年计划»[5]ꎮ1999年12月日本政府基于«少子化对策推进基本方针»ꎬ由厚生省㊁文部省等6部门共同制定了«关于重点推进少子化对策具体实施计划»(即 新天使计划 )ꎮ 新天使计划 从2000 2004年代替 天使计划 和«紧急保育对策5年计划»ꎬ在幼儿照护㊁教育及保健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充ꎮ为了应对家庭和地方养育能力的下降ꎬ从支持家庭养育下一代的角度出发ꎬ日本推进地方社会团体和企业合作制定了«下一代养育支持推进法»ꎮ这个计划到2014年又更新了有效期限ꎬ延长了10年时间ꎮ同时ꎬ为了明确少子化社会的理念和综合推14。
少子化与社会发展
少子化与社会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国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少子化。
少子化是指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导致人口结构中年轻人口比例减少的现象。
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少子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应对之策。
首先,少子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
人口的减少意味着劳动力的减少,这将导致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进而影响到生产力的提升和经济增长。
此外,少子化还会导致消费市场的萎缩,因为家庭规模减小,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会相应减少。
这将对各个行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与家庭消费密切相关的房地产、教育、医疗等行业。
其次,少子化对社会保障体系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将大幅增加。
然而,由于少子化导致劳动力减少,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将由越来越少的劳动力来承担。
这将给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可能导致养老金不足、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
此外,少子化还对教育系统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随着学生数量的减少,学校面临着招生困难、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同时,少子化还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因为许多学校将不得不关闭或合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教育质量的下降。
此外,少子化还会导致教育机构的竞争加剧,家长和学生的选择面将更加广泛,学校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面对少子化带来的挑战,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一些国家通过实施鼓励生育政策来提高生育率。
例如,一些国家提供生育津贴、育儿假期等福利措施,以鼓励年轻夫妇生育。
其次,一些国家通过放宽移民政策来增加劳动力资源。
通过引进外来劳动力,可以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
此外,一些国家还通过提高老龄人口的就业率来缓解社会保障压力。
通过延迟退休年龄、提供老年人就业机会等措施,可以减轻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
总之,少子化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对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教育系统等方面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各国提供了机遇和思考。
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中国人口龄化社会的到来似乎不可避免,虽然说现在开放了二胎政策,但是高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让大多数的家庭根本无法生育第二个孩子,再者,关于孩子的素质教育,80、90、00三代人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一代人比一代人承受的心理压力要大,但是同样的没有受到正确地家庭和社会教育,而这种代价,只能是孩子自己来承担。
中国现在有多老?中国将会有多老?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中国13.67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10.1%。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按照这个标准看,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门槛,处于老龄化逐步加深的阶段。
来看一组体现变化的数据: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82年为4.9%,1990年为5.6%,2000年为7.1%,2021年为8.9%,2021年为10.1%。
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的老龄化正呈加速度上升状态。
而根据北京大学人口学者郭志刚的研究,由人口变动调查数据取得的老年人口比例比统计公报还要高,最多高出2个百分点。
最后来看看老龄化的未来,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可按程度做以下划分:65岁以上人口达到7%为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达到20%为超级老龄化。
从1990到2035年,短短45年,中国就跨越各阶段,成为超级老龄化社会。
在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看来,中国的老龄化拥有两个世界第一:一是老龄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二是老龄化速度世界第一。
的确,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老化得像中国这么迅速。
对日本少子高龄化社会的认识及措施
03
房地产市场萧条
经济不景气会导致消费市场萎靡 ,企业收益下降,进而影响投资 和就业。
经济不景气会导致房地产市场需 求下降,房价下跌,影响相关产 业和经济发展。
社会观念的转变与适应
要点一
家庭观念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 事业和追求,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导致生育意愿下降 。
少子高龄化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现状
日本是全球少子高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老年人口比例和年轻人口比例均处于世界较低水 平。
趋势
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预计未来日本少子高龄化问题将更加严重。
少子高龄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01
02
03
经济影响
少子高龄化导致劳动力短 缺,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对日本经济发展产生负面 影响。
社会影响
少子高龄化导致社会福利 负担加重,医疗保障压力 加大,对社会稳定和可持 续发展带来挑战。
文化影响
少子高龄化导致传统文化 传承困难,家庭观念逐渐 淡化,对日本社会文化产 生深远影响。
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
03
借鉴日本经验,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
护理服务。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鼓励生育
通过政策鼓励生育,提高出生率,缓解少子化问 题。
吸引海外人才
吸引海外人才来华工作和生活,增加人口数量和 活力。
提高女性地位
提高女性地位,鼓励女性参与社会和职业发展, 平衡家庭和工作。
THANK YOU
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社会保障开支将大幅增加,对财政状况 造成巨大压力。
日本少子化的原因及对策
日本少子化的原因及对策日本少子化的原因.对策摘要:日本已经成为全球少子化的先驱国家。
日本不仅人均寿命全球第一,出生率在国际上也是处于最低水平。
另一方面,生活方式、企业形态、社会保障制度等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形成的经济社会体系随着经济的国际化、成熟化而出现扭曲,并加速了少子化问题的进程。
本文试着就日本的经济、社会现状找出了少子化存在的原因,并分析了日本就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制定的一系列政策。
1.日本少子化的社会现状日本厚生劳动省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日本的晚婚、少子、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日本厚生劳动省下属的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每5年进行一次“出生动向基本调查”。
该所对女方为50岁以下的6949个初婚家庭进行的调查显示,平均初婚年龄男方为28.5岁,女方为26.8岁,与5年前的调查相比,女方晚婚的倾向更加明显。
在结婚不满5年的家庭中,计划要孩子的数量也首次减少到2个孩子以下。
另外,独生子女的家庭也有所增加。
日本总务省发表的最新调查报告也指出,日本六十五岁以上高龄者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居全球之冠,未满十五岁人口跌至百分十三点六,创全世界最低纪录,成为全球最少子高龄化的国家,少子化问题的严重可想而知。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合计特殊出生率(女性一生产小孩数的平均推算值)若低于2.08名,将使得人口迈向减少。
日本的出生率过去三十年来一直减少,去年的合计特殊出生率跌至只有1.25名,而且总人口自战后首次出现「自然减」的现象,显示日本社会步入人口减少的时代。
2.少子化产生的原因总的来说低出生率是造成少子化的主要原因,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是造成低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二战期间,日本政府鼓励多生育,禁止人工流产;战后日本颁布了《优生保护法》,随着人流解禁,经济逐渐复苏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倾向于少生子女以得到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这样一来,使日本的生育率大幅下降。
从当今日本女性的婚育观转变也不难看出:少子化也来自于未婚率的上升以及晚婚化和晚产化的升高,结婚育儿在人生的优先顺位走低。
日本少子化
-
1 现象及问题 2 原因分析 3 政府应对措施 4 未来展望与影响
1
现象及问题
现象及问题
01
02
日本少子化是指日本出生率下降,导致人 口数量减少的趋势。这一现象已经持续了 数十年,对日本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具体来说,日本的出生率从1970年代开始 下降,尽管在1990年代有所反弹,但整体 趋势是下降的。这一现象引起了政府和学 者的关注,因为出生率的下降意味着未来 的人口数量将减少,进而影响到劳动力、
-
汇报结束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也是影响日 本少子化的原因之一 。日本文化强调尊重 长辈、注重传统价值 观和家庭观念。然而 ,随着社会的变化, 这些价值观逐渐淡化 ,导致年轻人对家庭 和婚姻的态度发生变 化
原因分析
3
政府应对措施
政府应对措施
为了应对少子化问题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 系列措施。其中包括
政府应对措施
消费市场和社会福利等方面
2
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
经济因素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经济不景气。在1990年 代初,日本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导致许 多企业倒闭,人们失去工作。这使得许多年 轻夫妇感到难以承担孩子的养育成本
社会因素
原因分析
社会因素也是导致少子化的重要 原因。随着日本社会的变化,年 轻人对婚姻和家庭的观念也在改 变。许多年轻人更注重个人发展 和自由,而不是结婚生子。此外 ,城市化进程也导致了家庭结构 的变化,许多年轻人选择独居或 与朋友合租,而不是与家人住在 一起
鼓励生育政策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 鼓励生育政策,包括 提供生育津贴、免费 产前检查和产后护理 等。这些政策旨在降 低生育成本,鼓励年 轻夫妇生育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第一部分1关于东男京女的探究(日语专业选题)2关于严重自杀倾向的日本人(川端康成的自杀成因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3关于中国中小企业的雇用(日语专业选题)4关于中国企业进军日本市场(日语专业选题)5关于中国和日本的食文化——进餐的礼仪(日语专业选题)6关于中国和日本的食文化--围绕进餐的礼仪(日语专业选题)7关于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母语干涉(日语专业选题)8关于中国的日本料理的现地化(日语专业选题)9关于中日七夕文化的差异-以唐代和平安时代的七夕诗歌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0关于中日两国女性自杀现象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11关于中日两国姓名的对比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2关于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探究(日语专业选题)13关于中日两国的贸易比较优势(日语专业选题)14关于中日两国语的四字熟语的对应关系(日语专业选题)15关于中日中学生暴力现象比较(日语专业选题)16关于中日企业文化(以丰田公司和海尔集团为例)(日语专业选题) 17关于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误用—「検討」「莫大」「愛人」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8关于中日同形词比较关于(日语专业选题)19中日国际婚姻里中国女性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20关于中日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第二部分1关于中日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异同(日语专业选题)2关于中日筷子文化-以禁忌与礼节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3关于中日茶文化的特色(日语专业选题)4关于中日茶道的对照研究(日语专业选题)5关于中日语言中二字词的逆序现象(日语专业选题)6关于中日酒文化(日语专业选题)7关于中日酒文化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8关于中日酒文化的比较研究(日语专业选题)9关于中日青少年中性化问题(日语专业选题)10关于中日食品安全管理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11关于中日饮食文化的考察——以鱼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2关于人工智能(日本机器人的发展) (日语专业选题)13关于优衣裤(日本服装店)的销售策略(日语专业选题)14关于使役句表示使役对象的格助词「ヲ」「二」(日语专业选题)15关于吉本芭娜娜《厨房》中体现的丧失与疗伤(日语专业选题)16关于吉本芭娜娜的小说《厨房》(日语专业选题)17关于在国务军制下武士发生的历史过程(日语专业选题)18关于在日“家政妇”发展的探究(日语专业选题)19关于夏目漱石的《心》-—以人物的心理分析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20关于夏目漱石的《然后》(日语专业选题)第三部分1关于夏目漱石的批判现实主义(日语专业选题)2关于外语的学习方法(日语专业选题)3关于大江健三郎作品的人性思考—《饲育》为例(日语专业选题)4关于大江健三郎的作品里面的人类本性-以饲养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5关于学习日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日语专业选题)6关于宫崎骏电影的环境意识(日语专业选题)7关于岩井俊二的电影(分析残酷和唯美为主) (日语专业选题)8关于川端康成《雪国》审美意识(日语专业选题)9关于川端康成文学中的物哀(日语专业选题)10关于川端文学的“物哀"美学理念-—《雪国》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1关于当代日本女性婚恋观分析(日语专业选题)12关于形式体言“の”的用法(日语专业选题)13关于志贺直哉和史铁生的生死观-《在城崎》和《我与地坛》(日语专业选题)14关于志贺直哉和史铁生的生死观—《在城崎》和《命若琴弦》(日语专业选题)15关于接续助词“から”的省略句(日语专业选题)16关于日中对称词的对比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7关于日企加班的实际状况(日语专业选题)18关于日本“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日语专业选题)19关于日本与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语专业选题)20关于日本企业中武士道精神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第四部分1关于日本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日语专业选题)2关于日本企业文化与工资制度(日语专业选题)3关于日本企业的年功序列制度(日语专业选题)4关于日本企业的集体意识(日语专业选题)5关于日本企业的雇佣形态-以派遣员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6关于日本优秀的企业文化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7关于日本传说结尾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8关于日本便当文化的历史变迁(日语专业选题)9关于日本公司的加班问题(日语专业选题)10关于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1关于日本动画产业的研究—以《龙珠》为例(日语专业选题)12关于日本厕所文化的思考(日语专业选题)13关于日本各种婚礼形式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14关于日本和美国的恐怖片(日语专业选题)15关于日本在垃圾回收利用精细化管理上的思考(日语专业选题)16关于日本地下空间的利用(日语专业选题)17关于日本外交两面性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18关于日本大学评价制度(日语专业选题)19关于日本天皇崇拜的传统(日语专业选题)20关于日本女性婚姻观变化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第五部分1关于日本女性就业劳动及其原因的分析(日语专业选题)2关于日本女性就业现状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3关于日本女性用语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4关于日本女性的婚姻观(日语专业选题)5关于日本女性的就职意识(日语专业选题)6关于日本女性的社会参与(日语专业选题)7关于日本妇女地位的变化(日语专业选题)8关于日本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9关于日本对保存传统文化的措施(日语专业选题)10关于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日语专业选题)11关于日本小学的道徳教育(日语专业选题)12关于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的问题(日语专业选题)13关于日本少子化问题的分析(日语专业选题)14关于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研究—-以对日本的影响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5关于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6关于日本已婚女性的就业(日语专业选题)17关于日本年功序列制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18关于日本年轻人的公司内失业(日语专业选题)19关于日本御宅族与ACG产业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20关于日本战国时代的下克上文化(日语专业选题)第六部分1关于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和盛行(日语专业选题)2关于日本推理文学的考察(东野圭吾)(日语专业选题)3关于日本无障碍旅游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4关于日本校园暴力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5关于日本温泉文化――从女性健康美肤效果的角度考察(日语专业选题)6关于日本漫画对中国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7关于日本男女平等的法律保障的调查(日语专业选题)8关于日本社会中闭门不出现象的原因—-以成年人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9关于日本社会生活中的流行语(日语专业选题)10关于日本社会的恋母情结(日语专业选题)11关于日本禁烟活动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12关于日本职场上的男女平等问题(日语专业选题)13关于日本艺妓的没落(日语专业选题)14关于日本茶道与禅的关系(日语专业选题)15关于日本茶道的变迁(日语专业选题)16关于日本萌文化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7关于日本萌系御宅族文化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8关于日本补习产业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9关于日本贺卡风俗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20关于日本雇佣制度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第七部分1关于日本青少年成为手机控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2关于日本高龄化的社会問題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3关于日本高龄者再雇佣的现状问题(日语专业选题)4关于日语中女性用语的重要性(日语专业选题)5关于日语会话文的误用的考察—围绕省略现象(日语专业选题)6关于日语动词和汉语动词的时态——以日语动词时态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7关于日语学习者中的元音与辅音的发音问题(日语专业选题)8关于日语条件表现「ば?と?なら?たら」的意思、用法(日语专业选题)9关于日语流行语的研究-以特征与流行原因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0关于日语的暧昧性―以表达方式和产生原因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 11关于日语的自动词和他动词(日语专业选题)12关于日语能力测试及其改革的分析(日语专业选题)13关于日语补助动词“いる”“ある”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4关于日语表示评价的语气(日语专业选题)15关于条件复句“なら、ば、たら、と" (日语专业选题)16关于松下电器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7关于樱花和日本人的国民性(日语专业选题)18关于歌舞伎发展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9关于武士道的影响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20关于汉语介词「对」与日语复合格助词「に対して」(日语专业选题)第八部分1关于漫画在日本流行原因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2关于狗的中日文化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3关于现代日本女性用语的特征(日语专业选题)4关于现代日语的可能表达(日语专业选题)5关于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6关于织田信长的残忍性分析(日语专业选题)7关于终身教育的日中比较(日语专业选题)8关于给予听解力影响的要因(日语专业选题)9关于资生堂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渠道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0关于高达系列动画-—以战争观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1内外兼修―从燕青和冲田总司看中日美男子观(日语专业选题)12内心的觉醒与因循守旧的并存(日语专业选题)13出口贸易中电汇结算方式的选择及风险防范(日语专业选题)14分析“飞特族”产生的原因、现状和影响(新型的雇佣关系) (日语专业选题)15分析こうべ、あたま、かしら的差异(日语专业选题)16分析世袭政治对日本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7分析中日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差异(日语专业选题)18分析中日语访谈中礼貌策略使用情况和特点(日语专业选题)19分析中日饮食文化的差异(日语专业选题)20分析吉本芭娜娜小说《厨房》(日语专业选题)第九部分1分析善待他人与经营管理-日式经营管理(日语专业选题)2分析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人数的变化趋势(日语专业选题)3分析安冈作品中的母亲形象-“海边的光景"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4分析将来日本女性天皇出现的可能性(日语专业选题)5分析战后日本两次教育改革——以教育基本法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6分析战后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日语专业选题)7分析战后至经济高速发展期日本女性地位的变化(日语专业选题)8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日本直接投资在我国变化原因(日语专业选题)9分析日本人的上下级关系意识(日语专业选题)10分析日本人的义务加班的原因(日语专业选题)11分析日本人的生死观与自杀现状(日语专业选题)12分析日本人的高危机意识(能源危机意识) (日语专业选题)13分析日本人眼中的中国人(中国人的说话声很大吗?) (日语专业选题)14分析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日语专业选题)15分析日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环境对策与战略(日语专业选题)16分析日本政府教科书检定制度(历史教科书)(日语专业选题)17分析日本的垃圾分类方法(环境保护)(日语专业选题)18分析日语学习者对尊敬语与自谦语的误用(日语专业选题)19分析日语寒暄语的文化特征(日语专业选题)20分析日语暧昧的拒绝表现(日语专业选题)第十部分1分析来自日语的借用语(日语专业选题)2分析比较中日两国特殊教育差异(日语专业选题)3分析比较中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日语专业选题)4分析海尔与松下的企业文化(日语专业选题)5分析织田信长为什么能统一天下(日语专业选题)6分析芥川龙之介作品的魅力-罗生门、鼻子、橘子、竹林中(日语专业选题)7分析谷崎润一郎《细雪》中的雪子(日语专业选题)8分析近代日本外来语的历史(日语专业选题)9创新型日本企业文化(日本松下电器为例) (日语专业选题)10动漫中的日本自然观—以手冢治虫的作品为例(日语专业选题)11动画片产业和游戏产业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2助詞「も」の用法について(日语专业选题)13包含在日本茶道中的禅文化(日语专业选题)14北海道的旅游文化—从“非诚勿扰”效应来看(日语专业选题)15北野武和《菊次郎的夏天》(日语专业选题)16十六世纪中日中央集权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17变化的形式、不变的心—-从標章看日本人的意识(日语专业选题)18古代诗人喜欢的花―以《古今和歌集》和《唐诗三百首》为为例(日语专业选题)19同乡文化给潮商带来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20周作人与日本以及日本文学的关系(日语专业选题)第十一部分1和制汉字词在汉语中的吸收与融合(日语专业选题)2和服看日本人的性格特征和美意识(日语专业选题)3咒术在日本当今社会的表现形式(日语专业选题)4唐代的中日交流及其启示(日语专业选题)5唐代的建筑风格对奈良时代建筑风格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6唐朝对日本的影响分析(日语专业选题)7商务日语中敬语使用特征探析(日语专业选题)8商务日语会话语用特征分析(日语专业选题)9回顾日本泡沫经济以及对中国的启示(日语专业选题)10围绕《伊豆舞女》分析早期川端文学作品里的审美意识(日语专业选题)11在中国的日本手机的失败原因分析(日语专业选题)12在华日资企业的人才本土化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3在南京的日本人会(团体)调查分析(日语专业选题)14在南京的日本留学生的留学生活(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日语专业选题)15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日语专业选题)16在日本的大众料理中调味料的使用和作用—寿司和生鱼片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7在日语中关于敬语的使用法(日语专业选题)18基督教在东亚的转型和变迁—日本和中国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9夏目漱石—《我是猫》与《狂人日记》创作手法之比较(日语专业选题)20夏目漱石《哥儿》的实证性研究(日语专业选题)第十二部分1夏目漱石『吾辈は猫である』における批判的思考(日语专业选题)2夏目漱石与鲁迅的讽刺艺术比较(日语专业选题)3夏目漱石和《我是猫》——对近代文明的批判(日语专业选题)4夏目漱石的文明批判观-—以《哥儿》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5大元方の世襲制度から見る日本の株式会社(日语专业选题)6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分析(日语专业选题)7大江健三郎民族危机感分析-《被偷换的孩子》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8大河剧和中国历史剧—以《笃姬》和《康熙王朝》的分析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9太宰治对诚实的人性美的追求-《快跑吧!梅乐斯》(日语专业选题)10太宰治的孤独感—《斜阳》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1女性社会地位、家庭和社会问题分析(日语专业选题)12存在与美的冲突—-以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 13学校欺凌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日语专业选题)14宫崎骏动漫电影中的人文色彩(日语专业选题)15宫崎骏动画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日语专业选题)16家庭垃圾收费化在日本的减量效果和效果経済(日语专业选题)17寒暄的中日对照研究-各场景中的语言和动作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8对《破戒》中丑松内心的描写(日语专业选题)19对于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和创作生涯的探究(日语专业选题)20对日本人“侘"意识的研究—以茶道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第十三部分1对日本青少年自杀现象社会问题解析(日语专业选题)2对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3对现代日语中外来语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4对现代日语中外来语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5对英语采用日本译词的原因探析(日语专业选题)6导致现代日本人自杀的文化因素(日语专业选题)7寿司看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日语专业选题)8小林多喜二《蟹工船》与现代日本(日语专业选题)9少女漫画变质的实体化(腐女) (日语专业选题)10少子化不断发展的未来日本(日语专业选题)11少子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2少子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劳动力方面看(日语专业选题)13少子高齢化による日本家族の構造と意識変化について(日语专业选题)14少子高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5少子高龄化对经济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6山上忆良与杜甫的相关比较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7山部赤人の叙景歌における「静と動」の世界(日语专业选题)18岩井俊二の映画(極端な美学の魅力)(日语专业选题)19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中展现出的独特的审美观(日语专业选题)20工薪族的天堂—关于日本居酒屋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第十四部分1巴金与岛崎藤村同名小说《家》的对比(日语专业选题)2平城京迁都的背景及其深意(日语专业选题)3平安时代阴阳道的流行及安倍晴明(日语专业选题)4年中行事から日本人の生活の色彩を見る(日语专业选题)5年轻人用语产生的原因以及其造词法(日语专业选题)6年轻人用语的特征—-“出处”“形成原因”的中日比较(日语专业选题) 7年轻人语言的特征和语言心理、文化的背景(日语专业选题)8影视旅游--以新型营销方式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9微博对当代日本人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0徳川家康の忍耐力と武士道精神(日语专业选题)11忍者在战国时代的存在意义(日语专业选题)12忍者考-中国是否存在忍者(日语专业选题)13志贺直哉的《暗夜行路》—自然与自我(日语专业选题)14志贺直哉的心境小说ー以《在城崎》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5快餐文化对中国80后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6情态副词的中日对照—「やっと」「ようやく」「ついに」「とうとう」(日语专业选题)17惯用句的比喻构成和翻译(日语专业选题)18战后关于中日两国对女性劳动者的保护对比(日语专业选题)19战后十年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原因(日语专业选题)20战后日本劳动者与雇佣者之间的关系(日语专业选题)第十五部分1战后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日语专业选题)2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期(日语专业选题)3战后日本职业女性婚姻观的变迁(日语专业选题)4授受动词与日本人的心理(日语专业选题)5授受动词句的结构意义及助词分析(日语专业选题)6授受表現における日中比較研究(日语专业选题)7探析《心》中“先生"的生死观(日语专业选题)8探析《贫穷的人们》中的“救助”与“求助"意识(日语专业选题)9探析川端文学中的美意识—以《我在美丽的日本》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0探析年功序列制和终身雇佣制对日本企业发展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1探求安倍晴明的魅力根源——以正邪两立的气质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2探究日本人长寿的原因-以中日饮食差异为主(日语专业选题)13探究日语中原因助词用法的不同(日语专业选题)14探讨我国民工问题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与日本民工比较) (日语专业选题)15提高中国人日语学习者听解力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6插花艺术看日本“和”精神(日语专业选题)17摇摆不定的人性—《俘虏记》(日语专业选题)18敬语和日本社会的人际关系--以亲友间的礼仪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9料理から見る日本の米の文化(日语专业选题)20无助词的日常会话表现形式分析(日语专业选题)第十六部分1无印良品的设计和日本禅宗美学(日语专业选题)2日中日网络用语中的新词研究(日语专业选题)3日中酒文化―特别以饮酒规则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4日常生活中的“すみません”的意义(日语专业选题)5日本5s管理制度在中国的作用(日语专业选题)6日本ACG领域的BL文化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7日本“失落的一代”与中国“ 80后”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8日本“少子化"的应对政策对中国人口前景的启示(日语专业选题)9日本“民俗艺能"的社会意义、构成及特色(日语专业选题)10日本“神前式”婚礼诞生与发展(日语专业选题)11日本と中国の箸から見る文化の違い(筷子文化)(日语专业选题) 12日本における、狐のイメージの変遷(日语专业选题)13日本のグローバル化の傾向――クリスマスを中心に(日语专业选题)14日本の漫画について(日本漫画) (日语专业选题)15日本の英語教育(口语能力培养方面)(日语专业选题)16日本の雇用制度の変遷と問題点について(日语专业选题)17日本中世审美意识——以佛教“无常观”为视角(日语专业选题)18日本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90年代产业结构调整启示)(日语专业选题)19日本人“家"观念与日本人的集团意识(日语专业选题)20日本人“闭门不出”现象分析-宅文化(日语专业选题)第十七部分1日本人の蛇信仰について(蛇信仰が日本人への影響) (日语专业选题) 2日本人の集団意識の発展と影響(日语专业选题)3日本人与奢侈品消费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4日本人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日语专业选题)5日本人国民性的集团意识方面(日语专业选题)6日本人战前战后的“东南亚观”(日语专业选题)7日本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民族特性(日语专业选题)8日本人痴迷奢侈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日语专业选题)9日本人的「小社会」与「大世界」(缩小意识) (日语专业选题)10日本人的动物观(以猫文化为中心) (日语专业选题)11日本人的动物观--以猫为例(日语专业选题)12日本人的压力带来的社会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3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佛教,神道,基督教为例)(日语专业选题)14日本人的性观念与其在社会生活上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5日本人的生死观――从日本高自杀率看(日语专业选题)16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以食和住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7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以日本人对死的态度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8日本人的美意识研究-和服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9日本人的语言行动的交际表现(日语专业选题)20日本人的鲤鱼崇拜研究—以鲤鱼旗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第十八部分1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改革以及对中国的启示(日语专业选题)2日本企业在中国取得成功的研究(技术转让和发展核心能力来看) (日语专业选题)3日本企业工资制度的改革研究-—年功薪金向年薪制的转变(日语专业选题)4日本企业文化中的神道信仰研究(日语专业选题)。
2023年失业率为什么这么高?
2023年失业率为什么这么高?2023年失业率为什么这么高少子化导致劳动力不足过去二十年里,日本一直处于少子化的阶段。
随着一代又一代的退休,人口规模在不断缩小,而年轻人的生育率也在下降。
劳动力不足,导致了企业无法招到足够的员工,也就无法遂行更大规模的项目。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导致失业率上升在过去的十年里,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技术发展进步迅速,越来越多的工作被机器人和软件程序接替。
这意味着许多工作机会消失了,特别是那些要求低技能的工作,比如工厂和销售行业的工作机会减少了很多。
全球疫情对经济造成冲击日本也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影响。
消费市场大幅收缩,工厂停产,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因为无法持续正常生产,很多企业开始裁员。
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导致财政难题人口老龄化加剧,意味着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
医疗、养老金等社会福利支出急速上升,这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因此,政府削减了对于各种社会福利计划的支持。
无家可归、雇佣不稳定、普惠性越差等社会现象也日益增加,使得许多人难以生存。
2023大学生就业现状如何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076万,比2021年增长167万人,规模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了1100万人的年初预期目标。
另据多所中国高校近期陆续披露的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指深造和就业毕业生数量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保持稳定,不少高校毕业去向落实率在九成以上。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宏观经济遭遇了多重冲击,能超额完成就业目标实属不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建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从2022年全年来看,中国总体失业率保持基本稳定,尤其是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落地显效,近期就业形势有所改善。
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11月份下降了0.2个百分点。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现代日本少子化原因的分析
摘要21世纪的日本面临着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是抑制少子化的进程。
日本仅次于意大利和德国,步入世界少子化国家的行列。
如果任其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日本民族将面临严重的存亡问题。
日本少子化问题最大的原因,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当今女性未婚,晚婚等原因所导致的。
但是少子化问题不单是女性不生小孩的问题,它与日本的经济环境,女性意识,社会文化等有着紧密联系。
日本政府已采取政策处理问题,但是没有明显的效果。
所以本文来分析日本少子化的原因来尝试探究日本政府政策没有奏效的原因。
关键词少子化;经济;价值观念;政府政策
(一)日本少子化的现状
日本的人口在23年达到顶峰,从那之后一直处于减少状态。
日本的少子化现象是劳动力人口减少,国家税收减少,以至于使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停滞的主要原因,长期来看的话,日本少子化对于日本的存亡有着莫大的关系。
日本的政治家分析日本的少子化是由于日本女性在大学或者企业上班,总之,是由于日本女性进入社会的原因导致的。
对于日本少子化问题,日本政府出台的政策至今效果并不大。
据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与出生率高的冲绳县和福岛县
等相比,出生率低的反而是京都,北海道,京都府等这样的大都市。
日本的年出生率在1973年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现在的出生率减少到当时的5%。
出生率最高的发生在1971年,当时的出生率是16跌落到23年的29。
现在的29对于长时间保持人口,日本的少子化对于日本的经济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二)日本少子化的原因
晚婚晚育的原因
日本的少子化变得越来越严重,应经成为日本国家的一大重大课题。
全国的国民对于少子化抱有不安全感。
这一重要的理由是晚婚和未婚。
进入2世纪8年代开始,日本年轻人的结婚率越来越低。
单身贵族越来越多,很多人甚至不愿意生孩子。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女性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这又导致了晚婚和非婚化。
不结婚,不生孩子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所以晚婚化的推进,未婚率的提高,严重影响了全体社会的出生率。
日本晚婚晚育现象加剧,女性生育率仅仅39。
日本厚生劳动省在212年6月6日发表了211年的人口动态统计结果。
据调查显示,日本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龄为3.1岁,首次突破了3岁大关。
据了解,1975年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龄为27岁,到了3年后的5年则上升到了21岁,而去年更是达到了29岁,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如果这种生育率
低的现象没有改观的话,势必将会对日本未来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经济原因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是造成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原因。
在二战期间,日本政府鼓励国民多生育孩子,禁止各种人工流产。
并且在战后日本政府颁布了《优生保护法》,随着经济逐渐复苏,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少生孩子来得到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这样一来,使日本的生育率大幅下降。
但是近年来经济不景气,使年轻一代对养育孩子倍感压力。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上升,尤其是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长时间受不良债权通货紧缩以及国内需求不足等各种问题的困扰,经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收入的不稳定使人们不得不降低消费水平。
同时,对于已婚的年轻一代,更是感到养育孩子的压力。
且不谈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所需的费用,仅上大学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高额的教育费用使年轻的夫妇在养育下一代时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
这又使得很多年轻夫妇不要孩子甚至少生孩子。
另一方面,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完善的养老制度以及优越的医疗条件,使得日本国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不用担心过多,再加上医学的进步社会养老保险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年
轻人不要孩子,从而使得日本社会出生率持续下降。
男女平等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现代日本社会倡导男女在法律上平等,在现实生活当中,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男主外,女主内”的价值观念已经
赶不上社会的潮流,越来越多的日本女性开始走进社会,开始在公司,企业以及工厂上班。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社会,了解世界,从而更加激起了她们愿意与日本男性一起参与社会的强烈
愿望。
随着男女平等意识的增强,社会地位以及经济地位的提高,新一代的日本女性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再甘心做专职的家庭主妇,她们想参与社会。
同时,一些公司,企业也开始招聘女性职员。
但是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公司为了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各个企业不欢迎育儿母亲,这样的企业普遍认为这样的育儿母亲家务事比较多,需要休假,劳动效率低,能力差。
所以,女性为了自身的提高,为了在工作中得到晋升的机会,她们都会更加努力,更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进修。
从而耽误了生儿育女。
现代年轻的女性也追求个性化的生活,她们热衷于交友聚会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一旦生儿育女,她们就会被孩子牢牢套住,从而没有了自由。
所以更多的女性选择不生孩子。
虽然日本社会倡导男女平等,但是日本男人“大男子主义思想”仍然很严重,他们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家务上,他
们也不愿意参与家庭育儿上。
他们一心忙于工作和应酬,不愿意与妻子一起分担家务事和养育孩子的事。
导致妻子一直处于劳累的状态,使得更多的女性因为恐婚而不敢结婚。
在这样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要想在工作中获得同等的成绩,她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因此越来越多的日本女性不甘心因为结婚后又生孩子失去自己的生活,从而导致晚婚晚育甚至终生不结婚的也屡见不鲜。
从而使日本社会少子化的问题越来越深刻。
(三)日本少子化的影响
日本少子化给日本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劳动力的减少上。
随着日本少子化的发展,劳动力越来越少,现在6岁以上的老人占整个劳动人口的13%,到225年,将会占到21%,劳动人口的年龄组合发生了许多变化。
必须意识到日本少子化给日本的劳动力带来的影响。
再次,日本的少子化也会使日本消费减少,3岁以下的年轻人减少也会导致消费者减少,从而使经济规模越来越小。
少子化的推进一方面也会使与孩子有关联的教育,产业以及与之有关的服务行业变得糟糕。
例如由于少子化,有关儿童服装和儿童玩具买的人少了,从而产业受损。
孩子少了,这些企业也难以维持下去。
最后,社会保障负担将会增加。
社会保障的费用,每年都会增加,其增加的幅度比日本经济增加的幅度要快得多。
今后社会保障费用的增加会使年轻一代的责任
更大。
因此,面对日本少子化现象的严重趋势,日本政府需要出台的政策势必刻不容缓。
日本社会应该给年轻人创造一个想生孩子以及愿意生孩子的环境。
那么,日本的少子化问题就能得到缓解,工作与生活得以调和,才能实现日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参考文献
[1]施锦芳.对日本少子化问题的新思考[J].日本问题研究.21
[2]厚生劳动省.家庭变化预测[R].(2年).
[3]黄小葵.日本少子化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