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调控
分子生物学第七章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
01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通常由特 定的转录因子、RNA聚合酶以及 其他调控蛋白介导,通过与DNA 的结合或解离来调节基因转录。
02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具有快速 响应环境变化的特点,能够在短 时间内调整基因表达模式,以适 应外界刺激和压力。
翻译后加工的调控
翻译后加工的调控
在翻译后加工阶段,新合成的蛋白质经过一系列修饰和加工,最终成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原 核生物通过控制翻译后加工酶的合成和活性来调控翻译后加工过程。此外,原核生物还可以通过控制 蛋白质的稳定性来影响其功能和表达水平。
总结
翻译后加工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环节,原核生物通过控制翻译后加工酶的合成和活性,以及蛋白质 的稳定性来精细调控基因表达。
翻译延伸的调控
翻译延伸的调控
在翻译延伸阶段,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将氨基酸组装成蛋白质。原核生物通过控制翻译延伸因子的合成和活 性,以及核糖体的合成和组装来调控翻译延伸。此外,原核生物还可以通过控制mRNA的结构和稳定性来影响翻 译延伸。
总结
翻译延伸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环节,原核生物通过控制翻译延伸因子的合成和活性,以及核糖体的合成和组装, 以及mRNA的结构和稳定性来精细调控基因表达。
翻译起始的调控
原核生物通过控制翻译起始来调控基因表达。在翻译起始阶段, mRNA与核糖体结合,招募翻译所需的起始因子和其他成分。原 核生物通过控制起始因子的合成和活性,以及mRNA与核糖体的 结合来调控翻译起始。
总结
翻译起始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环节,原核生物通过控制翻译起 始因子的合成和活性,以及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来精细调控基 因表达。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九版)-16基因表达调控说课讲解
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及其关闭机制
A.前导序列的结构特征;B.在Trp低浓度时,核糖体停滞在序列1上,2/3发卡结构形成,转录继续进行; C.在Trp高浓度时,3/4发卡结构和多聚U序列使得转录提前终止
3.转录衰减的机制 ①色氨酸的浓度较低时,前导肽的翻译因色氨酸量的不足而停滞在第10/11的色氨酸密码子 部位,核糖体结合在序列1上,因此前导mRNA倾向于形成2/3发夹结构,转录继续进行; ②色氨酸的浓度较高时,前导肽的翻译顺利完成,核糖体可以前进到序列2,因此发夹结构 在序列3和序列4形成,连同其下游的多聚U使得转录中途终止,表现出转录的衰减。
3.真核生物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是不连续的,转录后需要剪接去除内含子,这就增加了基因表 达调控的层次。
4.原核生物的基因编码序列在操纵子中,多顺反子mRNA使得几个功能相关的基因自然协调 控制;而真核生物则是一个结构基因转录生成一条mRNA,即mRNA是单顺反子 (monocistron),许多功能相关的蛋白、即使是一种蛋白的不同亚基也将涉及多个基因的 协调表达。
1.原核生物大多数基因表达调控是通过操纵子机制实现的
2.操纵子(operon):由结构基因、调控序列和调节基因组成 ①结构基因:包括数个功能上有关联的基因,它们串联排列,共同构成编码区。这些结 构基因共用一个启动子和一个转录终止信号序列,因此转录合成时仅产生一条mRNA长 链,为几种不同的蛋白质编码。这样的mRNA分子携带了几个多肽链的编码信息,被称 为多顺反子(polycistron)mRNA。
5种E.coli 启动子的共有序列
b. 操纵元件:是一段能被特异的阻遏蛋白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③调节基因(regulatory gene):编码能够与操纵序列结合的阻遏蛋白
生物化学——基因表达调控
CCAAPP CAP CAP CAP
cAMP
有葡萄糖,cAMP浓度低时
.
9
(3)阻遏蛋白与CAP的协调调节
低半乳糖时 (有阻遏蛋白)
高半乳糖时 (无阻遏蛋白)
葡萄糖浓度低 cAMP 浓度高
(有CAP)
葡萄糖浓度高 cAMP 浓度低
(无CAP)
RNA-pol
O
O
mRN
A
O
O
.
10
三、真核基因基因表达的调节
阻遏基因
DNA mRNA
I C Ppo O l
Z YA
阻遏蛋白
没有乳糖存在时
.
7
有乳糖存在时
DNA mRNA
I C pPol O Z Y A
启动转录
mRNA
阻遏蛋白
β-半乳糖苷酶
半乳糖
乳糖
.
8
(2)CAP的正性调节 + + + + 转录
DNA I C P O Z Y A
CAP CAP CAP CAP 无葡萄糖,cAMP浓度高时
24
2. 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其调节机制
控制区
信息区
DNA I C P O Z Y A
调控 序列
启动 序列
操纵 序列
CAP结合位点
编码基因 Z: β-半乳糖苷酶 Y: 透酶
A:乙酰基转移酶 代谢产物基因激活蛋白(cataboli.te gene activator protie6n,CA
(1)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
第十四章 基因表达调控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1961年,法国科学家F. Jacob和J. Monod通过研究大肠杆菌乳糖代谢的调节机制, 提出了著名的操纵子学说,从而开创了基因表 达调控研究的新纪元。
分子生物学:真核基因表达调控
真核基因表达的多级调控
在真核生物中基因表达的调节其特是
(1)多层次; (2)无操纵子和弱化子; (3)个体发育复杂; (4)受环境影响较小;
研究基因调控3个问题:
① 什么是诱发基因转录的信号?
基因扩增是指某些基因的拷贝数专一性大量增加的现象,它 使细胞在短期内产生大量的基因产物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是 基因活性调控的一种方式。
实例: 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中原有rRNA基因(rDNA)约500个拷
贝,在减数分裂I的粗线期,这个基因开始迅速复制,到双线 期它的拷贝数约为200万个,扩增近4000倍,可用于合成1012个 核糖体,以满足卵裂期和胚胎期合成大量蛋白质的需要。
二、基因扩增、基因重排和基因丢失
三、DNA甲基化与基因活性的调控
一、 染色质结构对转录的影响
按功能状态的不同可将染色质分为: (1)活性染色质(有转录活性) (2)非活性染色质(没有转录活性)
染色质的核小体发生构象改变,松散的染色质结构,便 于转录调控因子和顺式用元件结合和RNA聚合酶在转录模板上 滑动。
真核基因调控中虽然也发现有负性调控元件,但其存在并不 普遍;
顺式作用元件: 由若干可以区分的DNA序列组成,并与特定的功能
基因相连,组成基因转录的调控区,通过与相应的反 式作用因子结合,实现对基因转录的调控。
反式作用因子: 能直接地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
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因子, 也被称为转录因子(TF)。
哺乳类基因组中约存在4万个CpG 岛,它们大多位于结构基 因启动子的核心序列和转录起始点,其中有60%~ 90% 的 CpG 被甲基化, CpG 岛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分子生物学原理:第十二章 基因表达调控1
基本方式。
二、乳糖操纵子调节机制
结构基因:lacZ(β-半乳糖苷酶) lacY(通透酶) lacA (乙酰基转移酶)
操纵序列:O1、 O2、O3 启动子:P
CAP结合位点
调节基因:I
Lac操纵子结构及其负性调节
Lac操纵子的调节
1、阻遏蛋白的负调节
阻遏基因
DNA
I
真核基因组结构庞大
真核基因组含有大量重复序列
多拷贝序列
高度重复序列(106 次) 中度重复序列(103 ~ 104次)
单拷贝序列
真核生物以染色质的形式储存遗传信息
真核生物转录与翻译分割进行
真核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
真核基因具有不连续性
真核生物线粒体DNA也储存遗传信息
二、染色质的活化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 ——由某一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因子,与被
调节的DNA调节序列相互作用而发挥作用,这些蛋 白质分子称为反式作用因子。
反式作用因子直接作用: •直接结合DNA序列
反式作用因子间接作用: •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 互作用发挥功能
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理意义
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
基因表达的持续性
管家基因
基因表达的可诱导性
诱导与阻遏
二、基因表达调控
1
多层次
DNA 基因激活 、拷贝数重排 、DNA 甲基化 RNA 转录起始、转录后加工、mRNA降解
蛋白质 蛋白质翻译、翻译后加工修饰、蛋白质降解
2
在一定机制控制下,功能上相关的一组基因,无论其为
II. 增强子(enhancer)
增强子是一种能够提高转录效率的顺式调控元件。
植物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表达调控
植物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表达调控在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者们致力于了解植物中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通过研究这些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对环境的响应。
本文将探讨植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一、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基因表达调控是指植物细胞中基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调控,从而实现基因的表达或沉默。
植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机制包括转录调控、转录后调控以及表观遗传调控。
1. 转录调控:转录调控是指在基因转录过程中,一系列转录因子和其他调控蛋白结合到基因启动子上,调节基因的转录水平。
这些转录因子可以促进或抑制基因的转录,从而控制基因的表达。
2. 转录后调控:转录后调控是指已经被转录成mRNA的RNA分子在转录后发生的调控过程。
这些转录后调控包括RNA剪接、RNA修饰、RNA转运和RNA降解等,可以改变mRNA的稳定性和转录后处理,从而调节基因的表达。
3. 表观遗传调控:表观遗传调控是指在基因表达过程中,DNA和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表观遗传标记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
这些表观遗传标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结构等,可以影响染色体的结构和可及性,从而控制基因的表达。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为了深入研究植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研究者们利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1. 基因组学研究:通过对植物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可以鉴定出植物基因的序列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等信息。
基因组学的发展使我们可以全面了解植物基因的组成和结构。
2. 转录组学研究:转录组学研究通过对植物转录过程的全面分析,可以揭示基因的表达模式以及转录因子的调控网络。
最常用的转录组学方法包括RNA测序技术(RNA-seq)和芯片技术。
3. 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研究可以揭示植物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包括质谱分析、蛋白质互作研究和蛋白质修饰分析等。
4. 遗传学研究:遗传学研究通过研究植物的突变体或基因敲除植物,可以揭示基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分子生物学 第十一章 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被cAMP激活 结合位点~22bp I -70 ~ -50
II -50 ~ -40
结合位点序列保守 不同基因受cAMP激活的水平不同
3 CAP的结合对DNA构型的影响
DNA弯曲 弯曲点位于CAP结合位点二重对称的中心 弯曲使CAP能与启动子上的RNA pol 接触
Summary
CA
B A: RNA polymerase B: lac repressor C: CRP-cAMP
Summary of lac operon regulation
Glucose High High Low Low
cAMP Low Low High High
Lactose Absent Present Absent Present
• 加入CAP,转录
• lac UV-5突变, -10区 TATGTT → TATAAT 在无CAP时,转录
• DNA topI 突变,降低起始转录对CAP的依赖
cAMP-CAP复合物的结合,使位点II附近的富含GC 区域双螺旋结构稳定性降低,因而-10区的熔解温度降 低,促进开放型启动子复合物的形成
9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9.1 基因表达概述 9.2 操纵元控制理论 9.3 基因转录的时序调控 9.4 转录后加工的调控 9.5 翻译水平的调控
孙朱乃玉恩贤
9.1 基因表达概述
9.1.1 生物遗传信息
9.1.1.1 C值矛盾 C value paradox
Genome DNA
10%; 结构基因的编码序列
triplet codon 90%; 重复,间隔,调节序列…
基因选择性表达指令 重要的遗传信息
.9.1.1.2 遗传信息的两大类别
分子生物学第5章
(2)当色氨酸充足时,色氨酰tRNA供给充足,核糖体迅速翻译序列1
合成前导肽,并对序列2形成约束,使序列2、3不能形成茎环结 构,转而序列3、4形成转录终止子结构衰减子,使下游正在转 录结构基因的RNA聚合酶脱落,终止转录
转录衰减机制:
新生肽链 核糖体
5’ 1 2
衰减子结构 (attenuator)
3
4
mRNA
UUUU 3’
DNA
trp 密码子当色氨酸来自度高时核糖体5’
1
2
3 4
当色氨酸浓度低时
高Trp时: Trp-tRNATrp 存在
核糖体通过片段1(2个Trp密码子) 封闭片段2
片段3,4形成发夹结构 类似于不依赖ρ因子的转录终止序列 RNA聚合酶停止转录,产生衰减子转录产物 转录、翻译偶联,产生前导肽
前导序列:在trp mRNA5'端trpE基因的起始密码前一 个长162nt的mRNA片段。
第10和第11位上有相 邻的两个色氨酸密码子
转录与翻译的偶联是衰减调控的基础 色氨酰tRNA浓度的变化是衰减调控的信号
(1)当色氨酸缺乏时,色氨酰tRNA供给不足,合成前导肽的核糖体
停滞于序列1的色氨酸密码子位点,序列2、3形成茎环结构,使
结合乳糖、G存在与否及与操纵子正、负控因素、 基因开放与关闭情况如下:
葡萄糖(G) 乳糖 基因开放 基因关闭 机理简述(学生填充)
①
×
× √ √
√
× × √
√
√ √ √
CAP正控、乳糖去阻遏、基因开放、转录进行 不能诱导去阻遏,CAP即使结合,基因未开放 细菌优先用G,无CAP结合,无诱导去阻遏 CAMP-CAP复合物无,CAP位点空,去阻遏 也无RNA pol结合
分子生物学第一篇基因表达调控和蛋白质修饰
分子生物学第一篇: 基因表达调控和蛋白质修饰基因组(Genome): 生物个体所携带遗传性物质的总量。
即细胞中的DNA总量,或病毒的DNA或RNA量“C值悖论”(C-value paradox): C值:一种生物细胞中特异不变的DNA总量(单倍体基因组)。
物种的C值和它进化的复杂性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这种现象称为C值悖论。
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在一定调控机制下基因经过激活、转录、翻译、等过程产生具有生物学功能分子从而赋予细胞一定功能或表型,即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基因表达调控(Regulation of gen expression): 细胞或生物体接受环境信号刺激或适应环境营养状况变化在基因表达水平上作出应答的分子机制。
这包括对表达基因种类和数量上的调调控。
基础基因表达(basic gene expression):又称持续性/组成型基因表达(constitutive gene expression): 不易受环境变化而改变的基因表达。
这其中包括一类“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s)”, 这类基因产物是细胞生存活动所必需的,在个体各生长阶段都表达。
可调节基因表达(regulated gene expression):易受环境变化而改变的基因表达。
对环境应答时被增强表达的过程称为诱导(induction), 被激活的基因称为可诱导基因(inducible genes);对环境应答时被抑制表达的过程称为阻遏repression),被抑制的基因称为可阻遏基因(repressible genes)基因表达规律:组织特异性(tissue specificity) 时间特异性(temporal specificity)基因表达调节的生物学意义:(一) 适应环境,维持生长和增殖(二) 维持个体发育与分化.真核细胞的结构特性:1、庞大基因组,结构复杂,大量重复序列,基因组大部分是非蛋白质编码的序列,基因内部常被内含子(intron)隔开2、结构基因转录产物是一条单顺反子(monocistron) mRNA,基本上没有操纵元件的结构,而且真核细胞的许多活性蛋白是由相同和不同的多肽链形成的亚基构成的,涉及到多个基因的协调表达。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五章基因表达调控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16
AraC蛋白同时显正、负调节因子的功能。阿拉伯 糖操纵子的操纵基因受AraC蛋白调节。AraC蛋白具有 两种不同的功能构象,即正、负调节因子的双重功能 构象。一般认为Pr是起阻遏作用的构象形式,可与操 纵区位点相结合,Pi是起诱导作用的构象形式,通过 与PBAD启动子结合进行调节。Pr和Pi两种构象处于动态 平衡之中。当缺乏诱导物阿拉伯糖时,AraC处于Pr状 态,不结合araI而是结合操纵基因位点,阻碍araBAD 的表达。当阿拉伯糖存在时,由araC编码的激活蛋白 AraC与其结合,改变了AraC的构象显出Pi,该复合物 结合于araL区后可激活PBAD转录。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8
2.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机制 当培养基中没有乳糖时,调节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结合到操纵基因上,阻 止了结构基目的表达。将大肠杆菌转到乳糖培养基中时,由于诱导物分子结 合在阻遏蛋白的特异部位,引起阻遏蛋白构象改变,而不能结合到操纵基因 上,操纵子被诱导表达。在这个系统中的诱导物分子不是乳糖本身,而是乳 糖的同分异构体——异乳糖。乳糖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后被转化成了异乳搪。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3
(一)细菌细胞对营养的适应
为了生存,细菌必须能够适应广泛变化的环境条件。这些环境条件包括 营养、水分、溶液浓度、温度、pH等。而这些条件又必须通过细胞内的各种 生化反应途径,为细胞的生长繁殖提供能量和构建细胞组分所需的小分子化 合物。一般细菌如火肠杆菌所需的碳源首先是葡萄糖,利用葡萄糖发酵获得 能量,维持生存。在缺乏葡萄糖时细菌也可以利用其他糖类(如乳糖)作为 碳源维持生存。 (二)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 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是编码蛋白质或功能RNA的基因。细菌的结构 基因一般成簇排列,多个结构基因受单一启动子共同控制,使整套基因或都 表达或者都不表达。结构基因编码大量功能各异的蛋白质,其中有组成细胞 和组织器官基本成分的结构蛋白、有催化活性的酶和各种调节蛋白等。调节 基因(regu1ator,gene)是编码合成那些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RNA和蛋白质的 特异DNA序列。调节基因编码的调节物通过与DNA上的特定位点结合控制转录 是调控的关键。调节物与DNA特定位点的相互作用能以正调控的方式(启动或 增强基因表达活性)调节靶基因,也能以负调控的方式(关闭或降低基因表达 活性)调节靶基因。它们通常位于受调节基因的上游,但有时也有例外。
分子生物学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ppt课件
一、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环节
1、转录水平上的调控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2、转录后水平上的调控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① mRNA加工成熟水平上的调控 ② 翻译水平上的调控
15
二、操纵子学说
1、操纵子模型的提出 1961年,Monod和Jacob提出 获196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54
55
③ 操纵基因是DNA上的一小段序列(仅为26bp), 是阻遏物的结合位点。
56
RNA聚合酶结合部位
阻遏物结合部位
57
操纵位点的回文序列
58
④当阻遏物与操纵基因结合时,lac mRNA的转 录起始受到抑制。
59
未诱导:结构基因被阻遏
阻遏物 四聚体
LacI P O
lacZ
lacY
lacA
32
酶合成的诱导操纵子模型
调节基因
操纵基因
结构基因
阻遏蛋白
调节基因
操纵基因
结构基因
诱导物
如果某种物质能够促使
阻遏蛋白
mRNA
细菌产生酶来分解它,
这种物质就是诱导物。
诱导物
酶蛋白
33
• 可阻遏调节:基因平时是开启的,处在产生蛋白质 或酶的工作过程中,由于一些特殊代谢物或化合物 的积累而将其关闭,阻遏了基因的表达。 例:色氨酸操纵子 合成代谢蛋白的基因
1、根据操纵子对调节蛋白(阻遏蛋白或激活蛋白) 的应答,可分为: 正转录调控 负转录调控
29
调节基因
操纵基因
结构基因
激活蛋白 阻遏蛋白
正转录调控 负转录调控
分子生物学: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添加葡萄糖后,细菌所需要的能量便可从葡萄糖得到 满足,葡萄糖是最方便的能源,细菌无需开动一些不 常用的基因去利用这些稀有的糖类。
葡萄糖的存在会抑制细菌的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减少
环腺苷酸(cAMP)的合成,与它相结合的蛋白质,
即 环 腺 苷 酸 受 体 蛋 白 CRP 又 称 分 解 代 谢 物 激 活 蛋 白 CAP,因找不到配体而不能形成复合物。
负控诱导 阻遏蛋白不与效应物(诱导物)结合时,结 构基因不转录;与之结合则转录。
负控阻遏 阻遏蛋白与效应物结合时,结构基因不转录。 阻遏蛋白作用的部位是操纵区。
在正转录调控系统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激活蛋 白(activator)。
正控诱导系统 效应物分子(诱导物)的存在使激活蛋白 处于活性状态;
葡萄糖 cAMP Lac操纵子被抑制
DNA
+ + + + 转录
CAP P O Z Y A
CAP CAP CAP CAP 无葡萄糖,cAMP浓度高时
CAP
有葡萄糖,cAMP浓度低时
协调调节
负性调节与正性调节协调合作
阻遏蛋白封闭转录时,CAP不发挥作用 如没有CAP加强转录,即使阻遏蛋白从P上解聚仍无转录活性
23
• 乳糖操纵子的控制模型,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 Z、Y、A基因的产物由同一条多顺反子的mRNA分子所编码。 ② 这个mRNA分子的启动子紧接着O区,而位于I与O之间的启动子区(P), 不能单独起动合成β-半乳糖苷酶和透过酶的生理过程。 ③ 操纵基因是DNA上的一小段序列(仅为26bp),是阻遏物的结合位点。 ④当阻遏物与操纵基因结合时,lac mRNA的转录起始受到抑制。 ⑤诱导物通过与阻遏物结合,改变它的三维构象,使之不能与操纵基因结 合,从而激发lac mRNA的合成。当有诱导物存在时,操纵基因区没有被阻 遏物占据,所以启动子能够顺利起始mRNA的合成。
分子生物学第七章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三)、阻遏物 lac I 基因产物及功能
Lac 操纵子阻遏物 mRNA 是由弱启动子控制下组 成型合成的,该阻遏蛋白具有4个相同的亚基,每个亚 基均含347个氨基酸残基。
lacI 基因为组成型,通过启动子的上升突变体可获 得较多的阻遏蛋白;
阻遏物 2022/10/18
β-半乳糖苷酶 透过酶 转乙酰3酶2
2022/10/18
16
调节机理:
细胞中某一氨基酸或嘧啶的浓度发生改变
氨酰 – tRNA的浓度变化
核糖体在转录产物RNA上的结合位置不 同,使得RNA形成特定的二级结构 由RNA的二级结构判断基因能否继续转录
2022/10/18
17
3、降解物对基因活性的调节P252
葡萄糖效应或降解物抑制作用:细菌培养基中在 葡萄糖存在的情况下,即使加入乳糖、半乳糖等 诱导物,与其对应的操纵子也不会启动,这种现 象称为葡萄糖效应或降解物抑制作用。
这是通过阻止乳糖操纵子表达来完成的,这种 效应称为降解物抑制(catabolite repression)。
2022/10/18
35
(五)、cAMP与代谢物激活蛋白
葡萄糖
葡萄糖-6-磷酸
甘油 某些代谢产物抑制活性
腺苷酸环化酶
ATP
cAMP
编码
cAMP-CAP
Crp基因
代谢物激活蛋白 CAP
葡萄糖对其它糖的代谢抑制,是通过对 cAMP的抑制完成的。
2022/10/18
22
一、酶的诱导 ——
lac 体系受调控的证据
两种含硫的乳糖类似物:
异丙基巯基半乳糖苷
(IPTG)
巯甲基半乳糖苷(TMG)
E. coli 在不含乳糖的培养基生 长时,β-半乳糖苷酶含量极低;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期末习题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期末习题第5章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基因表达调控:所有生物的信息,都是以基因的形式储存在细胞内的DNA(或RNA)分子中,随着个体的发育,DNA分子能有序地将其所承载的遗传信息,通过密码子-反密码子系统,转变成蛋白质或功能RNA分子,执行各种生理生物化学功能。
这个从DNA到蛋白质或功能RNA的过程被称之为基因表达,对这个过程的调节称之为基因表达调控。
组成性基因表达:是指在个体发育的任一阶段都能在大多数细胞中持续进行的基因表达。
其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对生命过程必须的或必不可少的,一般只受启动序列或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相互作用的影响,且较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及其他机制调节,也称为基本的基因表达。
管家基因:某些基因产物对生命全过程都是必须的获必不可少的。
这类基因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均表达,被称为管家基因。
诱导表达:是指在特定环境因素刺激下,基因被激活,从而使基因的表达产物增加。
阻遏表达:是指在特定环境因素刺激下,基因被抑制,从而使基因的表达产物减少。
反式作用因子:又称为分子间作用因子,指一些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蛋白质因子。
它们由某一基因表达后通过与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反式激活另一基因的转录。
操纵子:是指原核生物中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转录翻译调控元件组成的基因表达单元。
SD序列:存在于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种4~7个核苷酸的保守片段,它与16S rRNA 3’端反向互补,所以可将mRNA的AUG起始密码子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用。
根据首次识别其功能意义的科学家命名。
阻遏蛋白:是一类在转录水平对基因表达产生负控作用的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与DNA结合,一般具有诱导和阻遏两种类型。
在诱导类型中,信号分子(诱导物)使阻遏蛋白从DNA释放下来;在阻遏类型中,信号分子使阻遏蛋白结合DNA,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只要阻遏蛋白与DNA结合,基因的转录均将被抑制。
分子生物学第八章 基因表达调控
4、阻遏蛋白与操作子的相互作用
阻遏蛋白与操作子是否发生相互作用? 硝酸纤维素膜可以和蛋白质结合而不与DNA结合 阻遏蛋白四聚体结合与膜上,可以与野生型DNA片段形 成复合物。并可被IPTG抑制。 而用lacOc 突变体的DNA片段,则不能与阻遏蛋白结合
Luxury gene
顺、反因子间互作方式的基因表达调控
♫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能够影响 同一条或相连DNA序列活性的特定DNA片段。例如,启 动子 ♫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一种基 因的蛋白质产物,能够影响位于基因组另一条染色体上的 (或基因组别处的)另一个基因的表达活性。例如,RNA polymerase
经典锌指的三维结构:一个β发卡和一个α-螺旋
锌指上的α-螺旋 负责与DNA作用
b、Cys-Cys(C2/C2)锌指
Zn++与4个Cys残基 形成配位键
酵母的转录激活 因子GAL4、哺 乳类的固醇类激 素受体为典型代 表。
糖皮质激素受体
• ZYJ272 •
The DNA-binding domain of Cys2-Cys2 zinc finger proteins (Figure 1.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is composed of two irregular antiparallel beta-sheets and an alpha-helix, followed by an extended loop.
♫ 操纵元中各结构基因按一定比例协调翻译 ♫ 聚有极性突变效应:
操纵元中一个近基因的无义突变能够影响远基因表, 且根据距离远近呈极性梯度效应
医学分子生物学原理-真核基因表达与调控
(抑制)二种方式。 • 其调节机制涉及顺式作用元件、RNA聚合酶
和其它调节蛋白。
(二)转录调节因子分类 (按功能特性)
* 基本转录因子
是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子所必需的一组 蛋白因子,决定三种RNA(mRNA、tRNA及 rRNA)转录的类别。TF I;TF II;TF III
一个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需要3至5个转 录因子。转录因子之间不同方案组合,生成 有活性、专一性的复合物,再与RNA聚合酶 搭配而有针对性地结合、转录相应的基因。
按不同组合,人类约3.5万个基因,估 计需转录因子300余个即可。
(四)转录起始调控模式
主要通过调节反式作用因子的活性控制转录起始;
反式作用因子(有活性) 反式作用因子(无活性)
为重要,需要2个帽结合蛋白参与(CBP80 和CBP20)
A基因表达
A
B
C
A
B
B基因关闭 D
三、转录后调控
(一)mRNA加帽和加尾的调控意义
• 5′帽子结构的作用:
– 防止mRNA被5′→ 3′核酸酶降解; – 能被帽结合蛋白识别,增强mRNA的可翻译
性,没帽子结构,翻译效率降低; – 促进mRNA从核到胞浆的运输过程; – 增强mRNA的剪接效率, 帽对exon1的剪接尤
• Ⅱ类顺式作用元件包括: 核心启动子( Core promoter),增强子(enhancer),沉 默子(silencer ),及各种反应元件等。
1. 核心启动子( Core promoter)
• Ⅱ类启动子的核心启动子常由TATA盒、位于 TATA盒上游的的上游启动子元件、以转录点 为中心的起始子和下游启动子元件,4个元件 组合而成。
分子生物学-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3 基因重排与交换
将一个基因从远离启动子的地方移到距它很
Hale Waihona Puke 近的位点从而启动转录,这种方式称为基因 重排。
通过基因重排调节基因活性的典型例子是免
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基因的表达。
V、C和J基因片段在胚胎细胞中相隔较远。编码产生免疫球蛋白的细胞发 育分化时,通过染色体内DNA重组把4个相隔较远的基因片段连接在一起, 从而产生了具有表达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基因。
发育早期:只有一个着丝点行使功能,
从头合成型甲基转移酶:催化未甲基化的CpG成 为mCpG
基因丢失
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可以通过丢失掉某些基
因而去除这些基因的活性。某些原生动物、 线虫、昆虫和甲壳类动物在个体发育中,许 多体细胞常常丢失掉整条或部分的染色体, 只有将来分化产生生殖细胞的那些细胞一直 保留着整套的染色体。
一.
基因丢失: 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些原生动物、线虫 、昆虫等体细胞通过丢失某些基因而除去 这些基因的活性。 马蛔虫:只有一对染色体,染色体上有许 多着丝点。
假基因
是基因组中因突变而失活的基因,无蛋白质产
物。
一般是启动子出现问题。
8.2 DNA水平的基因表达调控
1染色质水平的调节:“开放”型活性染色质
(activechromatin)结构对转录的影响
2基因扩增
3基因重排与交换
4
DNA甲基化与基因活性的调控
1 染色质状态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能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成套组合称为基因家族。 如:编码组蛋白、免疫球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基因都 属于基因家族 同一家族中的成员有时紧密地排列在一起,成为 一个基因簇(gene cluster) 。
1、简单多基因家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经典的src激酶家族 b) JAK激酶家族
➢ 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 PPase) •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
(主要成员: PPl, PP2A, PP2B, PP2C等。)
• 酪氨酸蛋白磷酸酶(PTP)及双重特异性蛋白磷酸 酶(DSP)
蛋白的翻译后加工
20
蛋白质的磷酸化与脱磷酸化在细胞内的信 号传导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 活性受到信号分子的间接调节(共价修饰), 因此应答的特异性高;
• 存在放大效应; • 反应迅速; • 几乎涉及所有的生理过程
06
➢ DNA甲基化转移酶:
➢ DNA甲基化的功能:
一. 转录激活因子的结构 二. 转录激活因子的作用机制
转录水平/转录起始水平
一. 转录激活因子的结构
08
转录起始
顺式作用元件
反式作用因子
启动子
(Promoter)
基础/通用转录因子
(basal /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s)
例:小鼠免疫球蛋白 μ重链基因的选择性拼接
分泌型
膜结合型
反式拼接(Trans-Splicing)
顺式拼接: 涉及的外显子在同一个基因中; 反式拼接: 涉及的外显子不在同一个基因中,甚至不在同一个染色体中。
二. RNA的编辑
14
RNA编辑(RNA editing): 指的是转录后的RNA上发生的碱基插入,缺失,替换等现象。
பைடு நூலகம்
翻译后水平
蛋白的翻译后加工
蛋白的翻译后加工
18
翻译过程中, 一旦多肽链从核糖体中伸出, 就开始多肽链折叠和翻译后修饰。
N端氨基酸的去除
翻
共价修饰
译
后
多肽链的拼接
加
工
多肽链的折叠
剪切和修剪
磷酸化、 乙酰化、 甲基化、 γ-羧基化、 羟基化、 糖基化、 脂化、 泛素化等多种方式
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二硫键异构酶 (PDI)、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
16
网织红细胞中血红蛋白mRNA的翻译调节:
(以保证血红蛋白的量与血红素/铁的含量相当 )
三. RNA干扰
17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是指由双链RNA(dsRNA)诱发的同源m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
RNA干扰的作用机制为:
• Dicer酶属于RNase III家族的一种核糖核酸内切酶,识别dsRNA, 将其切割为21~23核苷酸长度的siRNA。
转录激活因子中各结构域彼此独立地发挥作用
二. 转录激活因子的作用机制
增强子(Enhancer):
无位置的限制(可近可远) ; 无方向性(倒转后仍有效) ;
10
✓ 增强子的远距离作用:DNA环出机制
多个增强子之间的协同作用 许多基因有多个增强子; 使基因对激活因子的不同组合做出不同的应答, 使
细胞对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进行精细的 调控,决定基因在不同时间、 不同部位表达。
蛋白的翻译后加工
磷酸化
• 主要发生在Ser、 Thr、 Tyr残基上; • 由蛋白激酶催化; • 可逆过程: 磷酸酶催化去磷酸化
19
➢ 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PK) •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Thr PK)
① 蛋白激酶A(PKA): 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 ② cGMP依赖的蛋白激酶(PKG): 调节胞内钙离子; ③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等 。
09
DNA结合结构域BD
转
录
激
转录激活结构域AD
活
因
子
结
二聚化结构域
构
效应分子结合位点
锌指模块 同源结构域 bZIP和bHLH模体
• 模体(motif):每一个DNA结合结构域都 含有一个DNA结合模体;结构域的一部分, 具有特定的形状以保证和特定的DNA序列特 异结合;
• 依靠α螺旋中的氨基酸残基与DNA 大沟中的 碱基直接作用
• siRNA在细胞质内与RNA诱导沉默复合体 (RISC)结合,其中RISC中 包含两种酶,即解旋酶与核苷酸内切酶。
• 解旋酶使siRNA双链打开并使其处于活化状态,其中与靶序列 mRNA互补的siRNA称为反义siRNA。
• 反义si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识别目的mRNA ,利用核酸内切酶对 靶序列的mRNA进行剪切而起调控功能。
识别和结合核心启动子; 招募RNA pol II; 仅支持本底水平的转录
增强子
(Enhancer)
转录激活因子
(transactivators)
辅激活因子
(coactivators )
与增强子结合; RNA pol及基础转录因子相互作用; 促进转录起始复合物形成; 提高转录的特异性
一. 转录激活因子的结构
未乙酰化的组蛋白可以抑制转录; 乙酰化的组蛋白抑制转录的能力减弱;
酶: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
• 甲基化修饰(主要发生在H3、H4的精氨酸和赖氨
酸残基上)
例:H3(K4、K9、K27、K36)
酶:组蛋白甲基转移酶(HMT) 组蛋白去甲基酶(HDM)
➢ DNA甲基化:
✓ 增强子的近距离作用:结构转录因子
二. 转录激活因子的作用机制
11
➢ 介导因子(mediator)
➢ 转录激活因子的活性受到多种方式的调节 又称辅激活因子(coactivator) ;
与配体结合; 多数转录激活因子需要通过介导因子与基础转录复合物相互作用;
磷酸化与去磷酸化的调节; 介导因子的作用依赖于转录激活因子
分子生物学
—基因表达调控
目 录
CONTENTS
染色质水平 转录水平/转录起始水平 转录后水平 翻译水平 翻译后水平
染色质水平
01
组蛋白: ➢ 真核生物有5种组蛋白: H1、H2A、
H2B、H3、H4; ➢ 富含Arg、Lys的碱性蛋白质; ➢ 在中性PH条件下带正电荷; ➢ 重复基因、 连续基因、 不加poly A; • 染色质经过不同层次的折叠形成高度压缩的规则结构。 ➢ 可以被修饰: 乙酰化、 甲基化等;
例: • 催乳素选择性稳定酪蛋白的mRNA; • 哺乳动物细胞内铁离子的动态平衡;
转铁蛋白受体(铁输入蛋白) 铁蛋白(铁贮存蛋白) 细胞内铁离子浓度变化可以调节铁蛋白mRNA的翻译速度, 调节转铁蛋白受体mRNA的稳定性。
二. 翻译的起始调控
翻译起始
起始因子的磷酸化调节翻译起始: 例: • 起始因子eIF2的磷酸化调节; • 起始因子eIF4E的磷酸化调节等
在mRNA水平改变遗传信息。
➢ 碱基的缺失和插入
例:锥体虫动质体(kinetoplastid)中 mRNA的编辑,涉及上百个U的缺失和添加
➢ 碱基的替换
• 腺嘌呤核苷酸的脱氨: A转变为I, 导致密码子 含义的改变,如ACG (Thr) → ICG=GCG (Ala) 催化脱氨反应的酶:ADAR
• Guide RNA( gRNA )可以直 接指导UMP的插入或者删除;
➢ 反式作用因子 ① snRNP
② 拼接因子(splicing factor); 负责3’拼接位点的选择; 负责拼接的定向(commitment)
一. mRNA的选择性拼接
13
选择性拼接(Alternative splicing ):是指从一个mRNA前体中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选择不同的剪
接位点组合)产生不同的mRNA剪接异构体的过程。
按锯齿状排列,形成染色质纤维; ➢ 没有H1时,不能形成30nm纤维
04
➢ 组蛋白本身的影响:
• 组蛋白与转录因子竞争基因的转录调控区
如果转录因子优先结合,则基因保持活性; 如果组蛋白优先结合, 则基因活性被抑制;
• 组蛋白H1对基因活性有抑制作用
➢ 组蛋白修饰的影响 :
• 乙酰化修饰(主要发生在H3、H4的赖氨酸残基上)
与抑制蛋白的结合或解离;
外界刺激通常并不直接改变转录激活因子的 活性,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蛋白质将信号逐级传 递, 构成信号传导途径。
转录后水平
一. mRNA的选择性拼接 二. RNA的编辑
一. mRNA的选择性拼接
12
RNA拼接:
➢ 顺式作用元件:
➢ 拼接过程
① 5’拼接点为GU, 3’拼接点为AG,称GU-AG规则。 ② 3’拼接点上游的一段富含嘧啶的序列; ③ 分支点(branch point)序列中高度保守的A。
• RNA pol与启动子的结合受染色质结构的限制。 • 基因转录的活化依赖于染色质重塑(remodeling)。
02
核心组蛋白: ➢ H2A、H2B、H3、H4各2分子形成八聚体核心; ➢ 中心结构域:参与组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与
DNA的相互作用; ➢ 氨基末端结构域:富含Lys、共价修饰位点 组蛋白H1: ➢ 结合在DNA进出核小体的位置附近,使核小体
• 编辑由 3’→5’ 方向进行
• 胞嘧啶核苷酸的脱氨: C 转变为 U, 导致密码子 含义的改变; 催化脱氨反应的酶:CDAR (在某些肿瘤中存在这种 C→U editing 的缺陷)
一. mRNA的稳定性 二. 翻译的起始调控 三. RNA干扰
翻译水平
一. mRNA的稳定性
15
mRNA转录速度不变但稳定性改变, 也可以改变蛋白质的表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