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域地理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区域地理的学习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大多需要在区域地理中落实和验证,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形成等,都需要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去完成。近年来的文综高考,区域地理所占的比例很大。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察地理知识与技能是高考的重要走向。初中地理中区域地理知识在高三阶段对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是高中地理各册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运用平台,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对初中知识的机械复习上,而要与高中系统地理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对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和整合,并巩固在图像上,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才能学好区域地理,下面提出几点方法:
一、重视空间定位,强化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区域性。空间位置是地理事物属性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个区域、聚落、地形单元、河流、交通线、旅游景点等都有其特定的地理位置。通过分析得出事物的空间位置,可以推断出地理事物的特征和与其他事物的差别。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题大多从地理空间位置入手,要求考生以此为基础,分析、推断有关地理特征和规律。如果空间位置判定失误,一切均无从谈起。因此,地理空间定位在理解地理原理、探索地理规律、解决地理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确判定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是地理应考的首要问题。
1、掌握重要的地理事物的轮廓或形状,根据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特征定位。
根据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判断:我国34各省级行政区的轮廓,世界各大洲、13各区域、主要国家的轮廓、一些主要湖泊(如五大湖、贝加尔湖、里海、咸海、洞庭湖、等)的轮廓。
根据线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判断:我国主要山脉、世界主要山脉的走向,世界主要河流的流向,重要交通线的分布等。
2、在地理学习中,对一些经线、纬线及其经过的主要地区的掌握,是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的最准确的方法。
对照地图,掌握各大洲的大致经、纬度位置。
掌握几条重要的经纬线及其经过的重要地区。赤道:刚果盆地、乞力马扎罗山
(3.5°S)、新加坡(1°N)、基多、亚马孙河河口。北回归线: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红海,恒河三角洲,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四省区,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南回归线: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澳大利亚中部、巴西圣保罗、40°N:伊比利亚半岛、土耳其海峡、里海、塔里木盆地、北京、华盛顿。本初子午线:伦敦、西班牙东部、非洲西部。。75°E: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克什米尔、德干高原。120°E:北京、台湾海峡、菲律宾西、澳大利亚西。75°W:北美东(纽约)、南美西(秘鲁)。
3、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
首先判断出熟悉的地理事物的位置,然后推知要定位的地理事物,由已知到未知,逐一解题。如掌握了北京的位置(40°N、116°E),即可推知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的位置。
进行区域的空间定位,大致依照的是:从轮廓形状进行初步推断,再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加以准确定位,然后利用地理事物(地形、河流、地名、资料等)加以辅助验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用地图学地理的习惯,发挥地图作为地理第一语言的功能,通过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将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及分布印入脑海,同时,经常对各种类型的轮廓、
分布进行对比,形成“心理地图”,做到“胸有成竹”。
二、立足于整体性,掌握区域的综合性特征。
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特征是自然和人文要素在区域内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体现。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由于所处的位置、所具备的条件、影响的因素有别于其他地区,因此,形成了该地区的独有特征。掌握区域的整体特征,可运用以下方法:
1、纲要法。
如,概括德国的自然条件与工农业生产:
又如,以尼罗河为线索掌握埃及的自然、经济特征:
通过“纲要”,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形成视觉表象,发挥联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不但提高了对知识的掌握,而且提高了智力的发展。
2、图文结合法、
以区域地图为载体,将学科内容与它所在的区域两者结合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既落实了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又有利于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如,分析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主要工业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
又如,地形对美国气候的影响。
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要学会用地图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像信息,识记、理解、运用地理知识,学会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具体化、规律化并落实在地图上。学习区域地理,要站在高中地理的高度,重新解释初中地理中比较散、浅的知识,对知识和信息加以整合和提炼,并转化为具体的图像,进而综合分析自然、人文地理现象。还可以利用地理课本或地图册中的一些图像加以有机编辑、拆分或重新组合,在图像方式的变化中优化读图分析的思路。
三、从区域差异入手,分析区域间自然和人文要素的不同。
区域差异是不同地区因自然条件、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文化景观、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掌握区域特征,运用归纳法;掌握区域差异,则宜运用比较法。比较的区域可大可小,可以是自然区域,也可以是人文区域。区域差异的比较,有助于理解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有助于理解人类活动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的必要性。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区域地理的学习,重在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观念,并用案例分析。综合分析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可按以下思维线索进行:
高考命题以能力为立意,考查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的“认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区域地理时,要以系统地理知识来统领,用系统地理中学过的原理或理论去分析、解释区域性地理事象的原因,如复习美国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农业时,能够用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在复习系统地理时,应该用区域地理的事例去印证系统地理中的理论,帮助学生理解系统地理中所学的理论或与原理,如复习工业区位指向时,可选择鲁尔工业区、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硅谷”、上海宝钢、日本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带、贵阳的炼铝工业等典型事例,分析说明工业区位选择有那些指向型。时的训练中,切忌只看答案不分析,只看得分不反思。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暂时不会全面解答,但不能不会思考。这就要求大家通过平时的积累,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方法,灵活地学习区域地理,重视思维和应用,使答题更科学,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