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克的灯光
爱尔克的灯光
18年前,作者离开家乡后一直没有再回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家乡没有一丝留恋。1937年,巴金在小说《家》的“十版代序”中曾这样写道:对自己的家虽然是充满愤怒的,然而“那些人物,那些地方,那些事情,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任是怎样磨洗,也会留下一点痕迹。我想忘掉他们,我觉得应该忘掉他们,事实上却又不能够。到现在我才知道我不能说没有一点留恋”。正是这种留恋,18年后,作者终于重新踏上故乡的土地。但是,18年过去了,作者故地重归又见到了什么呢?
我在外面一直跑了十八年。我从没有向人谈过我的姐姐。只有偶尔在梦 里我看见了爱尔克的灯光。一年前在上海我常常睁起睛睛做梦。我望着远远 的在窗前发亮的灯,我面前横着一片大海,灯光在呼唤我,我恨不得腋下生 出翅膀,即刻飞到那边去。沉重的梦压住我的心灵,我好像在跟许多无形的 魔鬼手挣扎。我望着那灯光,路是那么远,我又没有翅膀。我只有一个渴望: 飞!飞!那些熬煎着心的日子!那些可怕的梦魇!
善良的姐姐永远地离去了,“死带走了她的一切”。她的悲剧正是这罪恶的家造成的。那么,18年来,这个家中的其他人又怎样呢?1932年,当作者的长篇小说《家》刚在报上发表以后,家中又传来了噩耗:作者的大哥在悲痛中自杀了。18年来,这个家中的人有的死去了;活着的,有的堕落了,有的也只能“摘吃自己栽种的树上的苦果”。正因为这样,作者悲愤地说:十几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变化了的是“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没有改变的是“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还是有那么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也正因为这样,作者在痛苦中清醒地意识到;“长宜子孙”只能是先辈们的一个梦想。一个富裕的家庭,即使有万贯家财,也不能拯救其中一代代人被毁灭的命运。“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出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由此,作者将对“长宜子孙”这一封建家族遗训的批判,拓展到了对封建道德,以及整个封建没落制度的批判。当然,作者在否定旧道德、旧思想的同时,还进一步坚定了自己“走向广大世界”,追求光明的信念。文章最后说:“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爱尔克的灯光的赏析
爱尔克的灯光的赏析爱尔克(Alfredo Jaar)是一位著名的视觉艺术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灯光设计而闻名。
在他的作品中,灯光被用来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同时也展现了对艺术形式的创新和探索。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爱尔克的灯光艺术进行赏析,探讨其作品背后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爱尔克的灯光艺术作品常常以公共空间为展示场所,通过灯光的照射和投影,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张力和挑战的艺术世界。
在他的作品中,灯光往往被用来烘托和突出作品的主题,通过不同的灯光色彩和亮度,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同时,爱尔克还善于利用灯光的投影效果,将文字、图像和影像投射到建筑物、地面和空气中,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立体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赏体验。
在爱尔克的作品中,灯光常常被用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他的作品《灯光之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这个作品中,爱尔克利用灯光的投影效果,将一些社会现实中的不公正和不公平的现象呈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这种方式,爱尔克希望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促使他们思考如何改变现状,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和谐的社会。
除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爱尔克的灯光艺术作品还展现了对艺术形式的创新和探索。
他常常通过灯光的变化和运用,创造出一种动态的艺术效果,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生动而富有张力的视觉效果。
在他的作品中,灯光不仅是作品的一部分,更是作品的灵魂和核心。
通过对灯光的精心设计和运用,爱尔克成功地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空间,使得他们可以在其中自由地感受和思考。
在爱尔克的作品中,灯光的赏析不仅仅是对艺术形式和技术的赞美,更是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关怀和思考。
通过对灯光的运用,爱尔克成功地将艺术与社会联系在一起,使得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地思考和反思。
这种艺术的力量和魅力,正是爱尔克的作品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
总之,爱尔克的灯光艺术作品以其独特的创新和表现力,成功地将艺术与社会联系在一起,为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观赏体验。
爱尔克的灯光(课堂PPT)
课文理解
阅读第1~4段,概括层次大意。 写作者“我”回到了阔别十八年的故居,在故居门前的所思、
所见、所感。 第一部分:作者怀着亲切的心情在故居门外徘徊,当他看到大门 内“长宜子孙”四个字,原样的嵌在那里时,一下了触动了他的情 怀,他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于是展开了对18年前的往事的回 忆。“长宜子孙”有引领全篇的作用。故居的大门内闪亮了昏暗的 灯光,然而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当他 再看那微弱的一线光时,猛然联想到哈立希岛上的灯光。由此引出 欧洲关于爱尔克姐弟的传说。接着,文章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3
作家作品
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 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 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4
写作背景
作者巴金自幼生活在成都一个号称“首富” 的封建家庭,19岁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 1941年初,37岁的巴金回到故乡成都。经过18 年漫长岁月的奋斗,他已成为著名作家。他怀 着希望家乡有所改变的心愿回来看望,在故乡 住了50天,但他感到这个家和他18年前出走时 没有什么两样,所谓的变化只是装束和名词,而 封建礼教、封建家庭对青年的毒害和束缚丝毫没 有改变。于是他思绪万千地离开故乡,写下了 《爱尔克的灯光》这篇文章。
5
写作背景
本文为抒情散文,选自散文集《龙·虎·狗》。文章写于1941 年3月,原载1941年4月19日重庆《新蜀报》副刊《蜀道》,最初 收入散文集《龙·虎·狗》 ,后收入《巴金文集》第十卷。
题目“爱尔克的灯光”出自欧洲的古传说,爱尔克是人名,姐 弟俩的经历、情感与巴金姐弟俩同。
6
写作背景
爱尔克的灯光简介
爱尔克的灯光简介爱尔克的灯光简介爱尔克的灯光原指一个欧洲的古老的故事,姐姐爱尔克等待出海远航的弟弟,为怕弟弟找不到回家的方向,总是点上一盏灯为弟弟引航,结果最终死去也没有等到弟弟回来(详细见注释)。
巴金的经历跟这个故事很像,他出了远门不久姐姐就去世了,所以引用了这个标题。
文中提到了三种灯光,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的灯光,是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崩溃的像征,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爱尔克并没有等到弟弟归来),而“我的心灵之灯”则是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象征。
爱尔克的灯光原文傍晚,我靠着逐渐暗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
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
但是它们的改变了的面貌于我还是十分亲切。
我认识它们,就像认识我自己。
还是那样宽的街,宽的房屋。
巍峨的门墙代替了太平缸和石狮子,那一对常常做我们坐骑的背脊光滑的雄狮也不知逃进了哪座荒山。
然而大门开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
我望着那同样的照壁,我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我仿佛要在这里看出过去的十九个年头,不,我仿佛要在这里寻找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
守门的卫兵用怀疑的眼光看我。
他不了解我的心情。
他不会认识十八年前的年轻人。
他却用眼光驱逐一个人的许多亲密的回忆。
黑暗来了。
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
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
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
我只得失望地走了。
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
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
依旧是阴暗中的一线微光。
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
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
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
她用这灯光来给她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
爱尔克的灯光
第五部分:(13~15段)作者再次离开狭小的家,在“心灵的灯”的指 引下,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作者回到阔别18年的故居,在门外徘 徊时的所思所感,并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第15段中的“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 间……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 路。”请你指出这句话的内在含义,并说明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作者以自己深切的感受和再度出走的行 动向人们表明: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他引到“家” 里来的;只有18年来一直亮在心中的“心灵的 灯”——人生道路的指路明灯,会指引他战胜离 愁。坚决投身到广大世界中去。
巴金则认为祖父辈给设定的那条路是走不通的。因为“长 宜子孙”的观念如同精神麻醉剂,它摧残磨灭青年人的自 立精神和创造性,让他们走一条坐享其成的寄生道路,断 送了许多有为的青年。即使有万贯家财,即使有理想抱负, 即使人品正直善良,但因生活在封建家庭的小圈子里,受 封建思想的束缚,又没有生活的本领,到头来,只能成为 眼界狭窄、懒惰挥霍的败家子,或封建礼教的殉葬者。
简介巴金的大家庭:
巴金有同胞两兄、两姊、两弟、三妹:大哥李尧 枚(1897——1931),三哥李尧林(1903—— 1945);二姐李尧桢(1898——1915),三姐李 尧彩(1899——1924);十四弟李尧椽(1913— —),十七弟李尧集(继母生,1917——);九妹 李琼如(1909——),十妹(1910——1917),十 二妹李瑞珏(继母生,1916——)。(以上兄弟姊 妹均按大排行)。
家庭、旧礼教束缚人性,吞噬妇女的例子难以计数。
大学语文《爱尔克的灯光》课件
《巴金中篇小说选》(下卷)
1929.10 1931 1932.08 1932.10 1933.01 1933.01 1933.05 1933.09 1935.03 1936.01 1936.11 1938.08 1940.08 1940.09 1944 1946 1947.03
创办家业,长久地宜于子孙后代舒适的生活。要保证“长宜子
孙”,既要有足够的财富,还要维护封建家庭,继承与恪守封
建礼教。
2.文中所展示的两种人生道路。
一条路是祖辈依照“长宜子孙”的家训,为子孙创建家业,
积攒财富,希望为子孙谋求舒适的生活,实质却葬送年轻可爱
的生命,囚禁了许多年轻人的心灵。
另一条路是作者自己正走着的路,即与封建大家庭彻底决
1980.06
1980.08
上海开明书店 上海新中国书局初版 上海开明书店 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上海开明书店 上海现代书局 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上海开明书店 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 上海开明书店 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 良友复兴图书公司 上海晨光出版公司 四川人民出版社
最新课件
激流三 部曲 《家》 《春》 《秋》
《告青年》
1928.06 1929.10 1930 1930.04 1930.07 1931.04 1933.06 1936.05 1936.08 1937.03
1938.01
上海开明书店 上海新宇宙书店
上海开明书店
上海马来亚书店 上海开明书店
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叛逆者之歌》
1938.02
《一个家庭的戏剧》
上海太平洋书店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
1930.07
上海自由书店
《俄国社会运动史话》
巴金:爱尔克的灯光
Hale Waihona Puke 终她带着无望进入坟墓。 大街仍旧是喧嚣的。遽然一个熟谙的声响在我耳边轻轻地唱起了
这个欧洲的古传闻。在这儿不会有人歌咏这样的故事。应当是书本在 我心上留下的影响。可是这个时分我想起了自己的工作。
十八年前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我脱离这个城市、这条街的时分,我 也曾有一个姐姐,也曾容许过有一天回来看她,跟她谈一些外面的工 作。我信任自己的许诺。那时我的姐姐仍是一个出阁才只一个多月的 新嫁娘,都说她有一特性格温良的老公,因而也会有长久的美妙的年 月。可是人的组织终于被;偶然;毁坏了。这应当是一个;意外;。可是 这;意外;却毫无怜惜地冲击了年青的心。我离家不过一年半光景,就 接到了姐姐的死讯。我的哥哥用了哆嗦的泣诉的笔叙说—个慈爱 女人的凄惨的结局,还说起她身后遭到的萧瑟的待遇。从今那个作过 她老公的所谓温良的人改动了,他往一条损失人道的路走去。他想往 上爬,成果却不停地向下面落,终于到了用鸦片烟连续生命的境地。关 于姐姐,她生前我没有好好地爱过她,身后也不曾做过相同留念她的 事。她孤寂地活着,孤寂地死去。死带走了她的全部,这便是在咱们那 个当地的老式女子的命运。
在这个我永不能忘掉的城市里,我度过了五十个黄昏。我花费了 自己不少的眼泪和欢乐,也耗费了他人不少的眼泪和欢乐。我仓促地 来,也将仓促地去。用眷恋的眼光看我出世的房子,这应当是最终的一 次了。我的心犹如想在那里找寻什么。可是我所要的东西绝不会在那 里找到。我不会像我的一个姑母或许嫂嫂,设法进到那所现已易了几 个主子的第宅,对着园中的花树垂泪,慨叹着一个宗族的盛衰。摘吃自 己栽种的树上的苦果,这是一个人的本分。我没有跟着那些人走一条 路,我当然在这儿找不到自己的脚印。几回走过这个当地,我所望见的 还仅仅那四个字:;长宜后代;。
爱尔克的灯光思想内容
爱尔克的灯光思想内容
和平将来走向全球,是每一个人梦想的现实。
20世纪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爱尔克(Albert Einstein)曾提出“光明改变世界”的理论。
光象征着智慧,它还隐含着对世界的和平,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光之使者”。
也许这个理论似乎有点遥远,有些人认为这只是一个空中楼阁,但是我们不应低估它的精神意义,它是爱尔克的真心希望,也是他的未来和平的信心支撑,更是人类未来的指引。
根据爱尔克的观点,灯光具有内在的艺术道德,它不仅能够照亮肉眼看不到的世界,而且能够让人在历史中更加彼此接近,学习彼此体验的精神。
灯光不仅可以为个人提供精神上的安慰和治疗,还可以引导更宽广的社会发展,提供希望和勇气为世界更好的未来努力。
因此,我们也应该追随爱尔克的建议:用灯光从一个小小的古代定律思想转化到当今的光明思想,使大家能够在全球拥有爱与和平的理念;以新的的方式借助灯光改变世界,让世界成为一个完美的世界。
历经磨难,我们应继承爱尔克的思想,把和平之光渗透到全球,并用团结和谐、文明和科技来推动和平的船只在每一个角落航行,让世界更加美好!。
爱尔克的灯光巴金
爱尔克的灯光巴金《爱尔克的灯光》巴金是中国著名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描写和情感表达而著称。
其中,他的短篇小说《爱尔克的灯光》是一部具有深层寓意的作品。
小说中的爱尔克是一个孤独而受苦的人,他在黑暗中寻找着光明,这无疑象征着人在困境中追求希望和奋斗的精神。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爱尔克的灯光》的主题和意义。
小说以描绘体的方式展开,通过对爱尔克的心理和行为的描写,表现出他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爱尔克是一个失去了视力的人,他沉浸在黑暗中,孤独无助。
然而,他对灯光的渴望却不曾消逝,他疯狂地追逐着希望的光芒。
小说通过对爱尔克的追求描写,既展示了人类对光明的渴望,也反映了人在困境中的努力和挣扎。
在小说中,爱尔克表现出了对黑暗世界的恐惧和对光明的渴望。
他无法看到外界的颜色和形状,他感到无助和恐惧。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爱尔克却不停地寻找光明,他追寻着一片片微弱的光芒,希望能够逃离黑暗的包围。
这种对光明的追求象征着人类对希望和幸福的追逐,同时也反映出人在困境中寻找变革和改变的渴望。
小说中的爱尔克不仅对光明充满了渴望,同时也受到了他人的斥责和嘲笑。
他本可以选择安逸地生活在黑暗中,但他选择了追逐光明的梦想。
然而,他的选择却遭到了来自周围人的非议和冷嘲热讽。
这好像在告诉我们,当我们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时,也许会遭受外界的嘲笑和指责,但我们不能放弃追求光明的信念,因为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真正抵达成功的彼岸。
小说通过爱尔克的追寻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在爱尔克追逐光明的过程中,他也遭遇到了放弃的念头。
毕竟,黑暗中的他看不见希望,也无法预知光明是否存在。
然而,他内心的力量驱使他继续坚持,追求着光明。
这里告诉我们,当我们处于困境之中时,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信念,没有哪个困难是无法克服的,只要我们勇敢前行。
爱尔克的追寻不仅是对希望的追逐,也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
尽管他无法看见,但他通过灯光触摸到了生活的美好。
小说中的灯光象征着爱尔克的精神支撑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巴金:爱尔克的灯光(简2014-3)
3、独立思考:倡导对“五四精神”的回归
在《嚼火集》的序里我已经看出那顶纸糊的桂冠不 过是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衣”。我的眼睛终于给拨开 了,即使是睡眼矇眬,我也看出那个“伟大的”骗局。 于是我下了决心:不再说假话!然后又是:要多说 真话!开始我还是在保护自己。为了净化心灵,不 让内部留下肮脏的东西,我不得不挖掉心上的垃圾, 不使它们污染空气。我没有想到就这样我的笔会变 成了扫帚,会变成了弓箭,会变成了解剖刀。
2、“說真話”:解剖人的靈魂
那些年我就是在謊言中過日子,聽假話,說假 話,……起初為了“改造”自己,後來為了保全 自己;起初假話當真話說,後來假話當假話 說。……哪怕是給鋪上千萬朵鮮花,謊言也不會 變成真理。 “奴隸,過去我總以為自己同這個字眼毫不相干, 可是我明明做了十年的奴隸!……我就是„奴在心 者‟,而且是死心塌地的精神奴隸。這個發現使 我十分難過!我的心在掙扎,我感覺到奴隸哲學 像鐵鍊似地緊緊捆住我全身,我不是我自己。”
巴金——
《愛爾克的燈光》
一、作者介紹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堯棠, 四川成都人,「五四」新文化運動 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1920年 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1923年從 封建家庭出走,就讀于上海和南京 的中學。1927年赴法國留學,寫成 了處女作長篇小說《滅亡》,始用 巴金的筆名。1928年回上海從事創 作和翻譯。代表作《家》、《寒 夜》、《憩園》、《隨想錄》。
三個人物形象系列
A.“腐朽生命”
衛道者
B.“萎頓生命”
制度和禮教的犧牲品
C.“充實生命”
叛逆者
3、《家》與《紅樓夢》:我始終記住,青春是美麗 的東西,而且它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①題材:封建大家族的衰亡,尤其是內部的潰敗
爱尔克的灯光巴金爱尔克的灯光阅读答案
爱尔克的灯光巴金爱尔克的灯光阅读答案爱尔克的灯光阅读答案《爱尔克的灯光》这篇文章是巴金先生的作品,非常值得去品味阅读。
阿呆网为您整理了这份《爱尔克的灯光》阅读答案以供大家参考练习,请大家阅读下面《爱尔克的灯光》的选段,并根据阅读内容和问题作答。
下面是WTT整理的爱尔克的灯光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爱尔克的灯光(有删节)文/巴金爱尔克的灯光阅读答案傍晚,我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
我认识它们,就像认识我自己。
巍峨的门墙代替了太平缸和石狮子,那一对常常做我们坐骑的背脊光滑的雄狮也不知逃进了哪座荒山。
然而大门开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
我望着那同样的照壁,我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我仿佛要在这里看出过去的十九个年头,不,我仿佛要在这里寻找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
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
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
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
我只得失望地走了,向着来时的路回去。
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
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
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
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里希岛上的灯光。
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
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
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十八年前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我离开这个城市、这条街的时候,我也曾有一个姐姐,也曾答应过有一天回来看她,跟她谈一些外面的事情。
我相信自己的诺言。
那时我的姐姐还是一个出阁才只一个多月的新嫁娘,都说她有一个性情温良的丈夫,因此也会有长久的幸福的岁月。
然而人的安排终于被“偶然”毁坏了。
这应该是一个“意外”。
但是这“意外”却毫无怜悯地打击了年轻的心。
我离家不过一年半光景,就接到了姐姐的死讯。
我的哥哥用了颤抖的哭诉的笔叙说个善良女性的悲惨的结局,还说起她死后受到的冷落的待遇。
爱尔克的灯光
爱尔克的灯光重难点:1、本文的主旨及现实意义2、灯光的象征意义一、解题:《爱尔克的灯光》是巴金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
巴金,原名李尧(yao)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巴金出生于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从小目睹封建家庭内部腐败堕落、勾心斗角的生活方式,封建专制主义压迫、摧残年轻一代的罪恶行径,他对封建制度、封建家庭的痛恨和对自由生活的热情向往,充盈于作品之中。
最终1923年他从封建家庭出走。
二、课文分析从内容上看,文章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4。
这一部分,主要写作者回到18年前的故居,在门外徘徊时的所思所感。
第二部分,5-7。
这一部分,作者集中笔墨写了自己对一位被旧制度吞噬掉生命的姐姐的深切怀念。
第三部分,8-9。
这一部分,作者满怀激愤之情,抨击了旧社会、旧制度摧残人才、浪费生命的罪恶。
第四部分,10-12。
这一部分,作者批判了“长宜子孙”对子孙们的迫害,并指出:“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第五部分,13-文章结束。
这一部分主要写作者再次离开狭小的家,在“心灵的灯”的指引下,走向广大的世界。
三、主题探究从内容看,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是相当深刻丰富的。
全文以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为中心,引发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索:祖辈们安排的囿(you)于家庭和礼教的“平坦而舒适”的道路,实际上是一条窒息青春和生命的死路,只有冲破旧家庭、旧礼教,到“广大的世界中去”,才是一条光明之路。
这所表现的作者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彻底否定,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
18年前,18年后,作者终于重新踏上故乡的土地。
但是,18年过去了,作者故地重归又见到了什么呢?傍晚,当作者“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指引”,伫立在18年前的故居面前时,尽管故居的面貌已有些改变,但最终没有变的,是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大字。
爱尔克的灯光
写作特色
3.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 作为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怀着浓烈的感情,将抒情、叙事、议
论熔为一炉。抒情,情随景迁;叙事,按时间顺序推移;议论,精 深透彻,富于哲理。
例如文章开头,与叙事中包含着深情,情由景生。故地重游, 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憎恨和对亲人的怀念。 这里,作者自然地将叙事、抒情熔为一体。
巴金的代表作是《家》,通过对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生活内幕的生 动描绘,深刻暴露了封建末世的黑暗与腐朽,控诉了旧礼教、旧势力的 罪恶,歌颂了“五四”初期知识青年的觉醒及对封建势力的斗争。
除小说外,巴金还有《生之忏悔》、《旅途随笔》、《静夜的悲剧 》等十多个散文集。他的散文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世态,洋溢着渴望 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意境清新,语言流畅。解放以后,人民文学出 版社出版了《巴金文集》十四卷 。
课文理解
阅读第1~4段,概括层次大意。
写作者“我”回到了阔别十八年的故居,在故居门前的所思、 所见、所感。
第一部分:作者怀着亲切的心情在故居门外徘徊,当他看到大门 内“长宜子孙”四个字,原样的嵌在那里时,一下了触动了他的情 怀,他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于是展开了对18年前的往事的回 忆。“长宜子孙”有引领全篇的作用。故居的大门内闪亮了昏暗的 灯光,然而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当他 再看那微弱的一线光时,猛然联想到哈立希岛上的灯光。由此引出 欧洲关于爱尔克姐弟的传说。接着,文章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写作特色
1.灯光具有深邃的象征意蕴,使文章充满了诗意。 本文写到的三种灯光,都包含着深邃的象征意蕴。
第一种灯光: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的灯光。这灯光从色彩来 看“是阴暗中的一线微光”;给作者的感觉是“并不曾照亮什么, 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使他感到好像盛满希望的水碗被打碎 了一般失望。这灯光象征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崩溃。
爱尔克的灯光原文及解析
爱尔克的灯光原文及解析
爱尔克的灯光源于一个欧洲的古老故事,姐姐爱尔克等待出海远航的弟弟,为怕弟弟找不到回家的方向,总是点上一盏灯为弟弟引航,结果最终死去也没有等到弟弟回来。
巴金的经历跟这个故事很像,他出了远门不久姐姐就去世了,所以引用了这个标题。
在解析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象征意义:文章中出现了三种灯光,分别是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和“我的心灵之灯”。
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的灯光象征着旧家庭、旧礼教的没落和崩溃;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爱尔克并没有等到弟弟归来);而“我的心灵之灯”则是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象征。
2. 情感表达: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姐姐的怀念和对旧生活的感慨。
在描述爱尔克的灯光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感叹和陈述,表达了对姐姐的思念和悲痛。
同时,通过描述姐姐的死,作者也表达了对旧生活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3. 启示:姐姐的死给同时代的青年们启示,即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不畏艰难险阻。
在文章中,作者提到了一些关于生活的启示,例如“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我们为了某些目标而奋斗,但却往往在追求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失去了更加重要的东西,有时候甚至是我们最亲爱的人”。
这些启示可以给当时的青年们以启示,鼓励他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总之,《爱尔克的灯光》是一篇充满情感和启示的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姐姐的怀念和对旧生活的感慨。
同时,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和启示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生和追求理想的方式。
爱尔克的灯光
爱尔克的灯光2《激流三部曲》(《家》、《电》),《春》、《秋》)以及《寒夜》、精心整理《憩园》等。
3、散文集有《生之忏悔》、《旅本文通过作者在离开旧家十八精心整理年后又回到故居门外时的所忆所念、所思所感,抒写了对被定了投身到广大世界中去的不精心整理可动摇的信心。
总体来说,本文一方面表现了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
精心整理照壁:就是古人所说的萧墙。
古时臣子朝见国君,至壁而肃后Array光,来给他航海的兄弟照路。
精心整理(3)那些可怕的梦魇。
梦魇:噩梦,梦中惊骇。
就了一份家业,留下“长宜子精心整理孙”四个字,其意图是为了给后代安排一种舒适的生活,平孙’”。
很清楚,一个富裕的封精心整理建家庭,即使有万贯家财,也不能拯救其中一代又一代青年被毁灭了。
这是一个残酷的现精心整理实,只要头脑清醒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着苦果而不能自拔。
精心整理另一条路是作者自己正在走着的路:即与封建旧家庭做彻底属于自己的世界。
当作者再一精心整理次离开家的时候,更坚定了投身到广大世界中去的信心。
4阴暗中的一线微光”;给读者的精心整理感觉是“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使他悲哀的故事,既表现了作者与精心整理姐姐的深情,又象征着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
索,使文章浑然一体精心整理本文以“灯光”为题,还以“灯光”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宜子孙”的批判,从中清楚地精心整理领悟到“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于是作者又6、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精心整理作为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怀着浓烈的感情将抒情、叙事、议念,这里,作者自然地将叙事、精心整理抒情融为一体。
又如文章的后面,作者集中笔墨批判“长宜术力量。
精心整理7、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常常做我们坐骑的脊背光滑的精心整理雄狮也不知逃进了哪座荒山”,真切地表达出作者对久别的故善良希望和美好心灵的毁灭,精心整理表达出作者无比失望与痛苦的心情。
再如,文中批判旧家庭、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精心整理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
自考考点——爱尔克的灯光
自考考点——爱尔克的灯光巴金题解:一、题解:欧洲古老的传说:在古老的欧洲哈立希岛上,曾经有一束明亮的灯光,那是一位叫爱尔克的善良的姐姐点燃的。
为了使远去航海的兄弟不迷失方向,这位细心的姐姐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但是,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二、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自幼在家延师读书。
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春》和《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
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
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三、文章的结构三种灯光是统领全文的线索。
作者的思想和感情随着灯光的依次闪现而逐层向前推进。
课文共15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一)第一部分(1)作者满怀希望的回到十八年前的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字引发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作者满怀希望的回到十八年前的故居,这时故居已几易主人。
从外观看,巍巍的门墙已代替了太平缸,卫兵也代替了原来的石狮子。
但通过敞开的大门,作家却看到了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大字,而且那完全是18年前见过的样子。
作者受到震动,感到万般的失望。
然后由阴暗中亮起的一线微光,想起了欧洲古老传说中关于爱尔克的灯光的故事。
解析第1段:1、引起作者对人生思索的触发物:长宜子孙四个字2、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
寓意:象征虽过18年的风风雨雨,但中国的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基本没变。
3、本段的抒情特点:抒情和叙事、议论结合;情真且强烈。
(二)第二部分(27)故居大门闪亮起昏暗灯光引发我对死去姐姐的回忆和联想。
(插叙)姐姐曾给作家以温暖,对于她的出走他乡也寄寓过很大的希望。
爱尔克的灯光——巴金-赏析
【作品原文】傍晚,我靠着逐渐暗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
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
但是它们的改变了的面貌于我还是十分亲切。
我认识它们,就像认识我自己。
还是那样宽的街,宽的房屋。
巍峨的门墙代替了太平缸和石狮子,那一对常常做我们坐骑的背脊光滑的雄狮也不知逃进了哪座荒山。
然而大门开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
我望着那同样的照壁,我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我仿佛要在这里看出过去的十九个年头,不,我仿佛要在这里寻找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
守门的卫兵用怀疑的眼光看我。
他不了解我的心情。
他不会认识十八年前的年轻人。
他却用眼光驱逐一个人的许多亲密的回忆。
黑暗来了。
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
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
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
我只得失望地走了。
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
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
依旧是阴暗中的一线微光。
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
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
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
她用这灯光来给她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
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街道仍然是清静的。
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耳边轻轻地唱起了这个欧洲的古传说。
在这里不会有人歌咏这样的故事。
应该是书本在我心上留下的影响。
但是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自己的事情。
十八年前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我离开这个城市、这条街的时候,我也曾有一个姐姐,也曾答应过有一天回来看她,跟她谈一些外面的事情。
我相信自己的诺言。
那时我的姐姐还是一个出阁才只一个多月的新嫁娘,都说她有一个性情温良的丈夫,因此也会有长久的幸福的岁月。
然而人的安排终于被“偶然”破坏了。
这应该是一个“意外”。
但是这“意外”却毫无怜悯地打击了年轻的心。
爱尔克的灯光巴金
在深层意义上巴金是寂寞的思考者、体验 者和感受者,很长时间陷入孤独和苦闷中.他有 过高兴,但不满足于浅薄的欢天喜地,而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 关注人、文学、精神,他具有纯粹的文学家精 神深处的素养,一直用忧郁的眼光看着中国人 的精神世界.在经历人生苦难时,巴老维系住高 贵的孤独和忧郁,他提出讲真话也是一种忧郁, 他在忧郁的过程中享受着生命.这种精神品格 对社会的文化气氛起了提醒的作用.
2、欧洲古传说中 爱尔克的灯光,这一灯 光在引出作者思念姐姐的感情的同时,也象 征着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 同时也暗示 青年人只有冲出家庭走向世界才能找到生 活的真正意义.
3、第三种灯光出现在作品的结尾,是作者 心灵的灯,是追求理想和光明的象征.
这三种灯光在文中依次出现,是贯穿全文 的结构线索,使作者的思绪和感情层层推进, 文章内容不断深化,前后呼应,把全文内容有 机联系起来,增强了作品的诗意,给人思之不 尽、味之无穷的艺术感受.
爱尔克的灯光
巴金
巴金,汉族,四川成都人,原名尧棠,字芾甘, 笔名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 等.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 派爱国民主人士.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 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 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 匠.
巴金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 心,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 化大革命博物馆.
1927年1月赴法国巴黎求学.在法期间,一方面 大量阅读西方哲学和文学作品;另一方面, 时时关心着中国,写下了反抗黑暗势力的第 一部长篇小说灭亡.
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 引起文坛内外的普遍关注.
1928年12月,他从法国回到.在这期间,翻译了 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托尔斯泰的丹东之 死、高尔基的草原的故事等大量外国文学 、思想文化作品;随后,以极大的热情投身 于文学创作之中,写下了长篇小说家、春爱 情的三部曲、中篇小说死去的太阳,出版了 复仇集、光明等多部短篇小说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金1923年离开他生活了十九年的成都的大家庭到南京、上海、法国等地读书,并开始写作生涯。
此后,他辗转各地,直到1941年才回到阔别十八年的旧家。
这其间他的故居已数易其主,当时的主人是国民党的—个保安处长。
巴金在故居门外思绪万千,故居照壁上的“长宜子孙”四个字引发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思索。
他写下了与此有关的长篇小说《憩园》和散文《爱尔克的灯光》。
封建家训“长宜子孙“和“爱尔克的灯光”这两个对立的意象展开的。
“长宜
所表现出的落后性,它成为禁锢、腐蚀子孙的“狭的笼”,成为封建意识对青
是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文章通过姐姐的悲剧以及在“家”这个小圈子里发生的许多悲剧,揭示了封建家庭对许多年轻的心灵的囚禁和对许多年轻生命的摧残,从而在理性和感情上彻底否定了这一条“长宜子孙“的道路。
作者还
生动形象的表现。
灯光还成为本文的线索,三种灯光的出现,展示了作者心灵的轨迹,尤其是爱尔克的灯光,贯穿始终,把不同地点、时间的生活材料有机地串联在一起,最后以心灵的灯光作结,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推进和深化。
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记叙,引发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并进一步引发了他
巴金散文的一贯特色。
[本文要点]
1.文学常识
巴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
处女作《幻灭》,《爱情三部曲》(雾,
本文写作于1941
2.本文主旨
本文通过抒写作者回故乡时的所忆所念,所思所感,控诉了所谓“长宜子孙”的封建家庭对年轻生命,年轻心灵的摧残,表现出巴金对受害者的深深同情,并由18年后“回来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景”的观感,显示作者对封建势力的本
“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唯一的出路就是和旧家庭决裂,年轻人应该走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寻求光明的前途。
3.本文所展示的两种人生道路。
一条路是祖辈依照“长宜子孙”的家训,为子孙创建家业,积攒财富,希望为子孙谋求舒适的生活,实质却葬送年轻可爱的生命,囚禁了许多年轻人的心灵。
另一条路是作者自己正走着的路,即与封建大家庭彻底决裂,冲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
4.掌握灯光是贯穿全文的行文线索(注意:灯光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一是象征,二是行文线索)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C 4.B 5.B】
1 . 奠定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长篇小说是()
A. 《雾》
B.《家》
C.《春》
D.《灭亡》
2. 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中最著名的是()
A.《蚀》三部曲
B.《爱情三部曲》 c.《激流三部曲》 D.《抗战三部曲》
3. 巴金的散文集有()
A.《华盖集》
B.《朝花夕拾》 c.《龙·虎·狗》 D.《闲书》
4. 《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的四个大字是()
A.“家门和顺” B.“长宜子孙” c.“光明正大” D.“顽廉懦立”
5. 受五四新思潮的冲击,巴金最先接受了什么思想的影响()
A. 革命民主主义
B. 俄国民粹派 c. 马克思主义 D.自由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1.DE 2.BC 3.ABE 4.ABCDE 5.ABCE】
1. 《激流三部曲》除了家之外,还有()
A.《雾》
B.《雨》 c.《电》 D.《春》 E.《秋》
2.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通过回忆姐姐的命运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
A. 对故居的留恋
B. 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否定
c. 对封建家庭和礼教摧残人才、浪费生命的批判
D. 对理想的追求
E. 对不幸者的哀悼
3. 贯穿《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象征性灯光有()
A. 故居大门内亮起的“一线微光”
B. 哈立希岛上姐姐爱尔克的灯光
c. 照亮船只海上航行路线的灯塔 D. 指引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灯光
E. 指引作者走了18 年的“心灵的灯”
4.《爱尔克的灯光》的抒情方式有()
A. 在记叙中抒情
B.在议论中抒情
c. 在夹叙夹议中抒情 D.直抒胸臆
E. 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
5. 下列《爱尔克的灯光》中的描述,具有象征暗示意义的有()
A.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被风雨剥蚀
B.我好像看见了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
c.我望着那灯光,路是那么远,我又没有翅膀。
我只有一个渴望:飞!飞!
D.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E.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天气
三、简答题
1. 概括作者由“长宜子孙”四个字所引发的思想感情。
答:祖辈们所安排的囿于家庭和礼教的“平坦而舒适”的道路,实际上是一条窒息青春和生命的死路,只有冲破旧家庭、旧礼教,才是一条光明之路,表达了对封建道德思想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彻底否定。
2. 以“灯光”为线索,简要说明文章的内容脉络。
答:三种灯光的依次出现,体现着作者思想和情绪的层层推进,标志着文章内容的不断深化:由看到旧家庭、旧礼教的败落,到揭露和抨击它的罪恶,再到指出新的生活道路,这正是全文的内容发展脉络。
四、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1. 黑暗来了。
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
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
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
我只得失望地走了。
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
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
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
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
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
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罢。
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
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1)这段文字中有两种灯光的描述。
它们分别有何象征意义?
(2)这段文字所提及的“爱尔克姐姐点的灯的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 这段文字叙述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
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
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
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
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
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
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1) 在这十九年中,改变的是什么?没有改变的是什么?
(2)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
汽车离站时我心里的确充满了留恋,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
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
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责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
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
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1) 这两段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 作者为什么要“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
(3) 这两段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