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2020高考历史之专题复习教案设计——先秦时期

2020高考历史之专题复习教案设计——先秦时期

2020高考历史之专题复习——先秦时期先秦(一)一、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井田制与分封制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三、主要教法:讲述法、讨论法四、教具及现代化教育技术设计:投影仪导入新课奴隶社会的兴衰过程夏朝——奴隶社会形成前2070年—前1600年商朝——奴隶社会发展前1600年—前1046年西周——奴隶社会强盛前1046年—前771年春秋——奴隶社会瓦解前770年—前476年东周春秋(前770—前476)——奴隶社会瓦解(前770—前256)战国(前475—前256)——封建制度确立大变革时期新课讲授夏朝是奴隶社会的确立时期,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国家机器初具规模。

1、为什么说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原始社会实行公有制和原始共产主义是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的产物。

进入了奴隶社会,有利阶级,有了压迫和剥削,但与原始社会相比却是历史的进步。

其原因是这一制度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并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如俘虏不再被杀而保存下来(实际就是保存了劳动力),这是奴隶身份地位提高的表现;奴隶主占有大量生产资料而可以组织大规模生产,进行简单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出辉煌的文明;劳动分工的扩大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2、为什么说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1)夏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武装、官职、监狱、制订刑法。

(2)从阶级关系来看:夏朝有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和平民对立。

3、西周的分封制问题西周建立后,适应统治统治的需要,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周王把土地和俘虏分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在地方上建立诸侯国,辅助周王、拱卫王室。

也就是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论及的“封建”诸侯的制度。

被封的诸侯,在封国内继续分封。

通过逐步分封的方式,建立一个完善的统治网,其原则是上级对下级分封,下级听命于上级,并承担交纳贡赋、军事保卫等义务,从而建立了一个诸侯各自为政的周王朝。

高中历史提纲(全)

高中历史提纲(全)

高中历史全套复习提纲依据:人教版: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提纲练习第一单元、先秦时期一.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夏、商、西周的更替1.夏朝(建立、统治范围、桀的暴政、商汤灭夏、夏亡原因)2.商朝(建立、迁都、纣的暴政、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商亡原因)3.西周(建立、强盛、国人暴动、西周灭亡、平王迁都)(二)夏、商、西周的制度1.王位世袭制含义2.井田制(性质、内容、作用)3.分封制(性质、内容、重要的诸侯国、作用)4.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文化(一)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1.时代特征2.春秋诸侯争霸⑴背景①②③⑵目的(奴隶主掠夺土地人口)⑶性质(奴隶主贵族争夺霸权的战争)⑷大事①齐桓公称霸(改革、口号、会盟)②晋楚争霸(城濮之战、楚王问鼎)③吴越争霸(地理位置、人物)⑸评价3.战国兼并战争⑴背景:战国七雄争霸格局的形成标志(、)⑵性质(封建统一性质的兼并战争)⑶大事①齐魏(桂陵之战、马陵之战)②秦赵(长平之战)⑷评价4.民族融合⑴主要民族、、、、⑵融合方式⑶作用: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二)春秋战国的经济1.农业(铁农具、牛耕、水利)看图2.手工业⑴冶铸业:技术,比欧洲早年以上青铜铸造出现了新技术⑵漆工业:出现了技术⑶纺织业:麻布⑷煮盐业⑸酿酒业:用造酒技术⑹手工业工艺专著《》内容3.商业、城市4.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由公田到私田)⑴生产力发展⑵生产关系发生变化①②③(三)春秋战国的改革和变法(政治)1.春秋①齐国:②鲁国:实质:逐步承认土地私有2.战国⑴背景⑵目的⑶主要变法①魏国:②楚国:③秦国:⑷性质新兴地主阶级实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⑸结果新的封建制度确立⑹商鞅变法①时间②内容 a b c d e f g③评价积极局限④成功原因⑤认识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比较春秋战国变法异同】(四)春秋战国文化A.特点:、、、B.原因(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前代基础)C.表现:1.思想(派别、主张或观点、评价)⑴老子:①②③⑵孔子:①派别②政治思想③教育成就④文化成就⑶墨子:派别、主张、评价⑷孟子:派别、主张①②③、评价⑸庄子:派别、主张①②、评价⑹韩非子:派别、主张①②③、评价【比较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的作用】2.科学技术⑴天文:春秋、战国⑵物理:⑶医学:3.文学:《诗经》和屈原4.艺术:绘画、音乐【概括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第二单元、秦汉时期(封建大一统)一、秦朝的统治(统一——巩固——灭亡)(一).统一1.条件①社会基础②人心所向③经济条件④主观条件2.经过①②③3.疆域:东临,西到,南濒,北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先秦史+讲义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先秦史+讲义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先秦史(一)、阶段性特征说明: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分开的阶段性特征过于单一,学生无法形成整体地、相互关联的立体化认识。

因此笔者将知识点用小论文的方式写出来,既解决的知识点问题,又训练了小论文题,一举两得。

观点:周制度的建立推动了文明的发展。

论述:人类文明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向前演进的趋势,且后者总是吸取了前朝的得失。

从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文明演进看,商采取内外服制,中央对地方控制程度较弱,而西周在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后,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分封制度,分封诸侯,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从而推动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

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从王位传的演进趋势看,商以前在继承方式上采取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方式,易造成统治内部动荡,周亦有所改进,推行了宗法制,这不仅继承了,缓和了继承矛盾,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家族、亲戚、姓氏等,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在新时代,我们应重视先秦文明,特别是周文化的剑基石作用,团结人民,创造幸福生活。

观点: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论述:历史总是处于转型的浪潮中,而春秋战国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特殊且重要的时期马克思唯物史观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出现,原有的井田制逐渐遭到破坏,出于富国强兵的现实需要,小农经济在各国以不同形式得以确立,从而使我国步入了长达2000多年的小农社会。

成为封建时代一切存在的经济基础。

经济上的转型也影响着上层建筑的变化。

随着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瓦解,诸侯间出现争霸兼并战争,为了适应这。

各国变法改革为了提高国家正式的运行效率,郡县制的雏形开始出现。

文化上的变动更是特殊,为了解决十字路口上的方向问题,诸子百家各抒己见,最终以儒、墨、法、道成为时代主流。

这些学派不仅为当时提供了方向,亦为后世人民心理情感奠定了基础。

综上可知,春秋战国为我国在漫长的封建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源泉(二)、高频知识梳理之高频点一、分封制1:分封特点:王族最多、层层分封、等级森严2:意义:A: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诸侯国的控制。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共9篇)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共9篇)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共9篇)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一):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1.先秦时期主要王朝是怎样更替的2.宗法制实质是什么核心是什么主要作用……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整理高一历史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两代的社会政治制度1、夏朝的政治制度A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B夏朝的政治制度是: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C夏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带有氏族社会组织的痕迹.2、商朝的政治制度A商朝的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指:王畿,使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指:附属国管辖的地区B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1)通过内、外服制度,商王控制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2)通过神化王权,强化商王的盟主地位(3)但商王的控制力有限,方国有较大自主权二、封邦建国(本节重点知识)1、西周建立:A周族以农耕著称,生活在陕西关中地区.B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2、分封制(重点掌握)A、目的:核心目的:巩固周王室;具体目的: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安抚商的降族,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便于监督管理;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B、分封的对象:同姓亲族;异姓封国:功臣、姻亲、殷商降族、古方国.掌握受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C、受封者应该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周王授予一定的土地和人民;诸侯要要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可以继续分封.D、影响:①分封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③形成了西周贵族集团“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E、西周的分封制与商朝的内外服制度的关系:继承与发展2、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宗法制度(重点掌握)A、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B、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二): 安徽省宣城市最新版教材高一必修一《经济生活》政治、历史、生物、地理预习复习提纲1.必须是安徽省宣城市的.书本才是根本吧!光看大纲只能知道框架,培养全局观还可以,但是要好好品味枝干还得靠课本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三):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一、 1、什么是商品和商品经济 2、商品的基本属性及其含义是什么它们的关系如何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怎样 4、什么是劳动生产率...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四): 求高一政治历史期末复习提纲~建议买高中《思想政治》学习与探究(高一分册)内容很全,全年的都有,还有练习历史么...参照去年考纲吧...修改的应该不多【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五): 求高一人教版数学必修一的复习提纲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íA②真子集:如果AíB,且A1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A)③如果AíB, BíC ,那么AíC④ 如果AíB 同时BíA 那么A=B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三、集合的运算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 = A, A∩φ= φ, A∩B = B∩A,A∪A = A,A∪φ= A ,A∪B = B∪A.4、全集与补集(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由S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 CSA 即 CSA ={x | xS且 xA}SCsAA(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3)性质:⑴CU(C UA)=A ⑵(C UA)∩A=Φ ⑶(CUA)∪A=U二、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注意:2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则函数的定义域即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3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定义域补充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6)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又注意: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为函数的定义域.)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再注意:(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见课本21页相关例2)值域补充(1)、函数的值域取决于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不论采取什么方法求函数的值域都应先考虑其定义域. (2).应熟悉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函数及各三角函数的值域,它是求解复杂函数值域的基础.3.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y=f(x) , (x∈A)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集合C,叫做函数y=f(x),(x ∈A)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 . 即记为C={ P(x,y) | y= f(x) , x∈A }图象C一般的是一条光滑的连续曲线(或直线),也可能是由与任意平行与Y轴的直线最多只有一个交点的若干条曲线或离散点组成.(2) 画法A、描点法:根据函数解析式和定义域,求出x,y的一些对应值并列表,以(x,y)为坐标在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P(x, y),最后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B、图象变换法(请参考必修4三角函数)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即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和对称变换(3)作用:1、直观的看出函数的性质;2、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解题的思路.提高解题的速度.发现解题中的错误.4.快去了解区间的概念(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3)区间的数轴表示.5.什么叫做映射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作“f:A B”给定一个集合A到B的映射,如果a∈A,b∈B.且元素a和元素b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叫做元素a的象,元素a叫做元素b的原象说明: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①集合A、B及对应法则f是确定的;②对应法则有“方向性”,即强调从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它与从B到A的对应关系一般是不同的;③对于映射f:A→B来说,则应满足:(Ⅰ)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Ⅱ)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Ⅲ)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常用的函数表示法及各自的优点:1 函数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等,注意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函数图象的依据;2 解析法:必须注明函数的定义域;3 图象法:描点法作图要注意: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化简函数的解析式;观察函数的特征;4 列表法:选取的自变量要有代表性,应能反映定义域的特征.注意啊:解析法:便于算出函数值.列表法:便于查出函数值.图象法:便于量出函数值补充一:分段函数(参见课本P24-25)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在不同的范围里求函数值时必须把自变量代入相应的表达式.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不能写成几个不同的方程,而就写函数值几种不同的表达式并用一个左大括号括起来,并分别注明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1)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不要把它误认为是几个函数;(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补充二:复合函数如果y=f(u),(u∈M),u=g(x),(x∈A),则y=f[g(x)]=F(x),(x∈A) 称为f、g 的复合函数.例如: y=2sinX y=2cos(X2+1)7.函数单调性(1).增函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六): 高一化学必修1复习提纲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先秦政治文明复习提纲-文档资料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先秦政治文明复习提纲-文档资料

历史读背001——专题一复习提纲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

先秦文明(远古~公元前221年)【总的阶段特征】:本阶段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华农耕文明从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一)夏商西周时期:(1)政治:世卿世禄制,贵族政治;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2)经济:井田制下集体耕作;青铜铸造;“工商食官”。

(3)文化:学在官府,礼乐文化;商朝殷历;甲骨文;等。

思考: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春秋战国(前770年—前476年、前475年—前221年)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一、政治1、政局:诸侯争霸,王室衰微;从封邦建国到诸侯割据,从战乱纷争到秦朝一统天下。

战国后期,分裂中统一因素日益明显。

2、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地主阶级兴起,改革变法风潮云起,中央集权制度萌芽;贵族政治衰落,官僚政治兴起;从世卿世禄到军功授爵;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向中央集权制发展;3、民族关系:民族大融合,形成华夏族。

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4、阶级关系:奴隶主贵族衰落;“士”阶层活跃;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的兴起。

二、经济1、农业:(1)生产力:铁犁牛耕,私田大量出现;精耕细作农业出现,耕作技术、水利事业的发展(铁犁牛耕、垄作法、都江堰等)。

(2)生产关系: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由井田制下的集体耕作转向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3)土地制度:井田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从井田时代到土地私有)。

2、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突出,冶铸业突出。

3、商业:商业发展,出现大商人大市场;“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重农抑商。

三、文化1、思想:“百家争鸣”,儒道法墨。

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岳麓版高中历史通史版知识总结古代史提纲

岳麓版高中历史通史版知识总结古代史提纲

古代史提纲中国古代政治史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夏(前2070-前1600年):公共权力,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二)商(前1600-前1046年):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对外服即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前1046-前770年)1、分封制(权力分配),分封制也叫封邦建国(“封建时代”)(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开疆扩土。

(2)主体:同姓亲族、姻亲、功臣和先代贵族。

(3)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4)权利与义务:权利: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5)影响:A积极:使西周疆土不断扩大,巩固了统治,使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B消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易导致分裂割据;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浓厚。

2、宗法制(权利继承)(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容: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最大特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3)作用:保障了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4)选官制度:世官制3、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4、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一是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二是地方分权: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尚未形成高度集权。

三是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和小宗之间存在着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四是王权与神权结合,迷信色彩浓厚。

二、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确立1、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人民渴望统一与政治安定。

(2)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高中历史】先秦通史复习

【高中历史】先秦通史复习

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制度: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孟子·告子》
材料四
请回答:
特点: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主,层层分 封,等级森严;宗法制:血缘纽带和政治关 系相结合,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1.指出材料中所述政治制度。结合所目学的知:识巩概固括奴其隶特主点国。家
政权,稳定统治秩序 2.据材料说明以上制度的实施目的。
1. 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实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宗法分封制 破坏。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它与材料一、二有何联系?
现象:百家争鸣。 联系: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材料四 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 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吕氏春秋·审分》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开始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大趋势和结果: 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19
具体表现:
远古 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
政治 禅让制
西周分封制 西周宗法制
王室衰微 礼崩乐坏 诸侯争霸 各国变法
经济
1.土地制度 2.农业 3.手工业 4.商业
1.土地制度 2.农业 3.手工业 4.商业
(1)规模: 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分散性; (2)分工: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3)目的: 自给自足——封闭性; (4)技术: 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5)地位: 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6)土地制度: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 (7)长远发展: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落后性; (8)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脆弱性。

历史先秦提纲

历史先秦提纲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一)先秦历史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云南省的元谋人距今 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会制造工具,知道使用火)2.北京人距今 70--20万年,保留了猿的特征,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三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会人工取火。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二、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1.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使用磨制石器,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

2.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是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主要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普遍使用打制石器,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子,会制作彩陶(人面鱼纹陶盆)。

三、华夏之祖1.炎帝和黄帝是我国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

黄帝、炎帝联合在涿鹿大败蚩尤,炎帝、黄帝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汉族前身)。

2.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后人称为“人文初祖”。

3.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实行于尧舜禹时期。

四、夏、商、周的更替1.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建立者是禹。

(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于禹时期)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朝最后一个王是桀,是有名的暴君。

2.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得到伊尹辅佐,后来盘庚迁殷,最后一个王是纣,是有名暴君。

3.周文王任用姜尚国力强大,后来武王伐纣(牧野大战是重要战役),建立西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

后期,发生国人暴动。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1.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我国西南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即“三星堆”文化。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3.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品种已基本完备。

4.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中国古代史通史资料:先秦时期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中国古代史通史资料:先秦时期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通史复习提纲第一讲【先秦时期】第一课时一、夏商西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夏朝存在约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存在于约BC1600-BC1046;西周存在于BC1046-BC771)※阶段特征1、政治:早期国家产生并初步完善;以血缘为纽带的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确立,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夏商周被成为“青铜时代”,盛行井田制(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农业生产以奴隶集体劳动为主;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工商业基本为官府所垄断。

3、文化:商朝的神本文化;西周的礼乐文化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核心主干知识政治【夏商政治制度】1、夏朝(1)“家天下”制度的确立:夏朝国君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禹的地位。

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变为“传子”,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中央官制:王下有“三正”和“六事之人”。

三正主管政事,六事之人经常在王左右,有戎事时候,可以代王统率军队。

(3)地方官制:夏王统治下,任然存在许多部落。

这些部落首领大多称“伯”。

伯是一方之长,有相对的独立性。

2、商朝政治制度(1)商朝实行内服和外服管理制度。

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和外服的实际权利。

(2)中央官制(内服官):分内廷官和外廷官,内廷官负责商王私人事务,外廷官负责处理国家事务。

(3)地方行政制度(外服官):实行分封制,地方由诸侯统治(称方国),多由商王诸妻、诸子、功臣以及臣服于商的部族首领担任。

地方诸侯有侯、伯、男、甸不同称号。

地方诸侯对商王承担一定的义务,平时为商王守边,有戎事听调随征,同时还有为王室服役、进贡。

(4)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5)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甲骨刻辞)进行决策,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先秦时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总复习

先秦时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总复习
.
二、夏商西周时期 (一)夏商西周的政治
1. 夏商国家制度 2. 西周的分封制 3. 西周的宗法制 4. 西周的礼乐制度 5.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二、夏商西周时期 (二)夏商西周的经济
1. 农业 ①青铜农具和石制农具 ②土地制度:井田制
所有权:土地属于国家(周王) 使用权: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
——《礼记·礼运》
.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 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 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 《尚书·禹贡》
政治
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分封制瓦解,社会动荡;各 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 国为增强国力纷纷改革。中
治制度。
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出现。
早期农业生产,实行土地国 土地私有制度逐步确立,以
经济 有制度的井田制;青铜文明 精耕细作、小农经济为特征
辉煌灿烂。
的传统农业出现
古代文明的起源:甲骨文、 “百家争鸣”:中国历史上
夏后氏官百。 ——《. 礼记》
※ ※

北土
殷。殷
复道
东土


西土
,,
诸诸
南土
侯侯
归或
之不

.
(武王分封)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
(安定),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 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
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高中历史教材精读:先秦时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中历史教材精读:先秦时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中历史教材精读:先秦时期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以前的历史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确立的发展过程,历史学界也分别称之为远古时期、上古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要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更加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

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习近平: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22年5月27日)一、远古时期:原始社会后期,中华文明起源,进入古国文明阶段。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实证了中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呈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成体系、独立发展、多元一体、博大精深等特征。

以云南元谋人遗址为代表,距今约170万年,是中国拥有百万年人类史的见证。

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南北各地都有人工栽培粮食作物遗存的考古发现,这是中国拥有一万年文化史的证明。

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出现(“农业革命”),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这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前提。

稍后的黄河中游仰韶文化、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等,均是距今约7000—5000年前,属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典型遗址,中华农耕文化南稻北粟格局呈现南北融合的趋势,大量使用陶器。

随着生产、生活的稳定,产品出现剩余,私有制开始出现,社会逐渐出现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现象。

距今约5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特别是传说中三皇五帝后期,中华大地万邦林立,开始出现国家的雏形和文明社会的特征。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第1单元先秦时期(大纲版)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第1单元先秦时期(大纲版)

课时1 │ 要点探究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 其子,货力为己。”文中的“大道”是指( ) ①禅让制 A.①③ C.③④ ②世袭制 B.②③ D.①②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变式题 A [解析] 从材料中的“天下为家”来看,社 会已发展到“家天下”的奴隶社会,再结合“大道既隐” 判断,“大道”是指已过去的原始社会的制度。
第一单元 │ 使用建议
2 .夯实基础 建议应该课前使用考点整合,课后回归课 本,课后回归课本是第一轮复习的根基,因为能力源于知识, 知识源于课本。高考题也是这样,万变不离其宗,这“宗”就 是课本。
课时1 │ 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
课时1
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
课时1 │ 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课时1 │ 考点梳理
第一单元 │ 阶段特征
第二次“变”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该时期王室 衰微,分封制瓦解,各诸侯国经过改革和变法最终确立了 封建制度。经济上突出了“发展”:农业在社会生产部门 中的主体地位确立,并带动相关手工业发展,取得了辉煌 的成就,从而为政治上的变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 时奴隶制的生产关系瓦解,封建的生产关系产生并逐步确 立。民族关系上,以华夏族为主干,出现了第一次与周边 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文化上,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 奠基并开始形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课时1 │ 要点探究
【易错提示】 王位世袭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从夏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后随着民主制推行被完全取代。 但世界范围内一些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在王位继承上仍采取世 袭制,因此王位世袭制并没有随着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结 束而完全结束。
(
例 1 [2010· 绵 阳 模 拟 ] 启 对 中 国 政 治 文 明 的 贡 献 是 ) A.建立夏朝 B.开创王位世袭制 C.推行禅让制 D.实行分封制

高一历史古代史提纲 通史部分

高一历史古代史提纲 通史部分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古代史·课后复习提纲一、先秦时期(一)夏、商、西周:(前2070-------前771)★政治部分:分封制★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或“封建制”,是西周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巩固统治。

2.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即巩固西周的统治)。

3.内容:①分封的对象:主体:亲族。

异姓诸侯:、先代贵族、姻亲等。

②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周王把、人口、物资等分封给诸侯臣下,受封的诸侯国君要向周王效忠朝见、纳贡、随同周王作战等义务。

③层层分封,形成“周王-----------------士”的等级序列。

4.影响:①积极:扩大,巩固了周王的统治,周王确立了“”的地位。

②消极:权力过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5.变化历程:形成成熟于西周,衰落于春秋,崩溃于战国(根本原因是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宗法制★1、含义:与分封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把家族等级关系同政治隶属关系结合起来,为了解决继承问题的政治制度。

2、内容: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其核心是制;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3、宗法制的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能享受“”的特权。

②宗法制有利于凝聚,防止内部纷争,把“”与“”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③对以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部分:(1)农业:商周时期,土地制度实行制,有“”和“私田”之分,是以土地国有为名的制。

耕作方式:石器锄耕,青铜农具出现,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

经营方式:大规模简单协作的方式,又称为“千耦其耘”。

(2)手工业: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文化:礼乐文化二、先秦时期(二)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郡县制出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雏形初步形成;经济: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百家争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张燧《千百年眼》 材料二 周家投其亲贤于半开化的蛮族丛中,使之 从事于开拓吸化之大业,经数百年艰难缔造,及其末 叶,而太行以南大江以北尽为诸夏矣。
——梁启超
材料一、二中,作者对分封制的态度如何?理由各是 什么?
材料一否定分封制,理由是诸侯势力壮大后挑战王室 权威,割据混战,最终导致了周朝的灭亡;
二、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
一、夏、商、西周政治文明 1、内容 (1)夏——王位世袭制 (2)商——内外服制度 (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2、特点:
等级严密,政权与族权相结合,家国一体的 血缘政治,带有神权色彩,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二、夏商西周的经济 (1) 农业生产的发展 青铜农具很少,主要农具是耒耜、石锄、石犁等。 夏商周实行井田制 (2) 手工业 夏商周时期,手工业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由官府垄断。早期的 手工业由官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凭借国家 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 多精美。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 (3) 商业 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2.秦统一六国【选修4】 (1)统一的主客观条件 (2)统一的经过和时间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的 学
术 文 化 圈
诸子百家的地域分布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思想解放运动。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入了第一 个枝繁叶茂的时期;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诸子百儒家家的思想影响了道中家国文明进法步家的进程,墨并家在很大 程度上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 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孔子、老子、墨子的思 想主张
阶级: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孟子、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文化: 私学兴起 “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天文历法: 先秦时期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 哈雷彗星等记录。 战国的石申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 星表。后人辑成《石氏星表》, 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坐标。 《夏小正》的制作。
生产 力的 提高
东周 朝代更替结构示意图:
周平王 (770BC-256BC)洛邑
西周
春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战国
1046BC 771BC
476BC 221BC 475BC
春秋——因鲁史《春秋》而得名; 战国——因诸侯争霸连年不断的阶段特征而得名
也因西汉刘向作史书《战国策》而得名。
阶段特征: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兼并战争不断和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2.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手工业兴起。包括小农的家庭手 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3.商业的发展和重农抑商政策 (1) 私营商业的兴起P12 (2) 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P17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1.秦国的商鞅变法 (1) 变法的背景和变法的开始 (2)主要的变法措施 (3)变法的成效和结局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
经 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逐步确立 政治格局:诸侯分封→争霸·兼并·县制 行政权力:宗法世袭→专职官僚 社会关系:世袭→流动 文化学术:贵族→民间(百家争鸣)
A、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1.农业生产的发展 (1) 井田制破坏和土地私有制形成(破坏原因、初税 亩和土地私有制确立、土地私有制特点) (2) 生产工具的进步和水利 铁农具和牛耕、都江堰 (3) 小农经济产生(原因、特点、作用)
(4)春秋(前770年----前476年,300多年) 衰亡
3.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1840年
单元特征
一、政治——传统政治文明的萌生与发展 二、经济——传统农耕经济模式的形成发展 三、思想文化——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一、原始社会
经济:传说神农氏“制末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 的始祖。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北 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 表。 2、原始农业的耕作形式是刀耕火种。主要使用石斧 、木耒、石铲、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工具。 3、中国古代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牛、鸡、狗等。 4 、从二里头文化(原始社会后期)开始。我国进入青 铜时代。 5、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上古时 代.人们就已经学会养蚕缫丝了。距今约4800年的原 始文化遗址出土有丝织品。
巩固: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统辖关系 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 C.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 D.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材料一 大封同姓而命之曰藩屏周室,自周始。至 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 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以致于移祚,谓 非封建之弊乎?
汨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我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我匆忙的就象是在赶路一样 怕的是如箭的光阴弃我飞掉 我在春天去攀折山上的木兰 我在冬天去收揽水边的青藻
孔孟荀 子子子
老庄 子子
韩非子
创立 思想 文化
继承 丰富 思想 思想
思想 方法
思想
理论 主张 影响
墨子
宗旨 主张 特点 贡献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为 什么在这样的时期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经济: 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 荀子关于人与自然的认识
材料二肯定分封制,理由是它加强了边远地区的开发, 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的团结。
【1】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如何?
关系:是支撑周朝政权的两大支柱; 宗与分之间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宗法制(里)是分封制的基础、实施的法 则; 分封制(表)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
思考:为什么分封制会走向崩溃?
——周天子势力衰微; ——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
单元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先秦
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 夏朝建立前
2.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1)夏朝(前2070年- 前1600年,400多年)建立 启
(2)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400多年)发展 汤
(3)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大约280多年)强盛 武 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