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民间文学的美学价值

合集下载

简析对于民间文学的内涵与价值的进一步认识

简析对于民间文学的内涵与价值的进一步认识

简析对于民间文学的内涵与价值的进一步认识【摘要】民间文学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起来的自然观、伦理观、道德观和世界观及其精神情操和审美取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项目。

本文从民间文学的内涵界定以及民间文学的价值,对民间文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简析民间文学内涵价值认识民间文学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由劳动人民自主创造的具有文学意义的作品,并通过口口相传流传下来,形成当地的语言文化特色。

它既表达了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和习俗习惯,又能体现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这些作品中往往还包含广大人民对社会现状、人生观念的态度,对生活情感的自然流露,对审美情趣的体现,对宗教、科学文化的记载等,对后世研究民间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民间文学是在民众中产生、流传的。

关于“民众”,中外学者的观点各异。

以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民众”就是“社会群体”,由共同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把一群人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社会群体;爱德华·泰勒从进化论的角度将人类文明史划分为野蛮时期、半开化时期、文明时期三个阶段,他认为民众只是保存了古代文化“遗留物”的人群,是古人、野蛮人或半开化人;20 世纪后半期,国际民间文学界对民众提出了新的观点,美国的阿兰·邓迪斯指出,民俗学中的“民众”可以是任何两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具有某种共同点的群体,且这一群体具有共同的文化传统。

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认为,“民间”是与“官方”相对的,指民众之间,主要指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

民间文学是与人类社会基本同步的一种文化现象,但作为学术名词,民间文学是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出现和流行使用的一种表述。

关于民间文学的概念、范畴、内涵等众多学者说法不一,其中钟敬文先生的说法最具权威性。

民间文学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起来的自然观、伦理观、道德观和世界观及其精神情操和审美取向,世代百姓口耳相传,绵延不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学相比,特性鲜明。

民间文学价值

民间文学价值

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
• 首开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表现方法之先 河,为文学上这两种创作方法的产生奠 定了基础 • 为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创作源泉 • 为人类文学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 为人类文学语言宝库增色添彩
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及价值
1、 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
• • • • 1知识传授功能 2道德塑造功能 3 礼俗伴生功能 4娱乐休闲功能
2、 民间文学的多重价值
3、 民间文学的实用价值 1 协调劳动、振奋情绪 2总结经验,传播知识
民间文学的科学价值
• 历史研究价值 • 自然科学研究价值 • 文化学研究价值

3 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3 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一、认识价值1、民间文学与民众历史民间文学是人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人们可以从民间文学中窥见人类历史发展的脉络。

高尔基:如果不知道人民的口头创作,那就不可能知道劳动人民的真正历史。

拉法格是马克思的学生,也是他的女婿,后来成为19世纪法国工人运动中的积极分子,他说:民间文学是人们的灵魂的忠实、率真和自发的表现形式,是人民的知已和朋友,也是人民的科学、宗教和天文的备忘录。

所以说,民间文学是民众口传的历史,在早期的各种神话、史诗,形象地传递着史前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

这种都以其特有的人类童年时期的天真、与执着,表现出了无可替代的文化史价值。

阶级社会出现以后,阶级压迫、阶级剥削以及被压迫阶级的反抗,构成了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就成了口头文学频繁表现的重要题材。

在这里,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对抗的天然性与农民阶级反叛的合理性都表现得十分充分,这些作品,不仅真实地现现着现实社会的苦难与不平,而且还以其特有的敏锐与深刻,反映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它是用艺术方式口撰而成的民众生活史,它给后世人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活的生活文化史资料,从而使民间作品的价值不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会随着历史的延续,而愈被人们当作反思的对象去加以认识、加以研究。

2、民间文学与民俗风情民间创作,本身就是民俗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

民俗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它以一种思绪形式出现时,它是一种民俗心理、民俗观念;当它以某种行为方式出现时,就构成某种信仰活动或民俗仪式;而当它表现在人们口头的时候,在很多情况下,就成了口头创作。

如牛郎织女的传说,它不仅是传说,又是一种信仰的遗留,也是一种民俗活动的实录。

所以从某种角度说,民间作品,既是习俗内容,也是习俗形式。

是一种风俗画。

3、民间文学与民众伦理民间作品对人伦关系的反映也是很广泛、很深刻的。

其中,家、家庭、亲族关系是民间作品中经常涉及的内容,这对于认识我国家族结构的民族性特点及民众伦理观念,有独特的价值。

民间文学的价值

民间文学的价值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旅游正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民间文学不仅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本身也蕴涵有丰富的价值。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旅游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赋予民间文学新的意义,使其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云南陆良爨文化为例,探讨民间文学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功能和价值。

第一部分前言介绍爨文化;第二部分具体阐述民间文学在陆良旅游业开发中的价值;最后总结陆良民间文学的发展前景。

二、陆良民间文学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价值民间文学主要是由不识字的人们所口头传播的知识,它以诗歌、传说、神话、戏剧、谚语、谜语等组成。

民间文学是一部口传的社会历史,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人们可以民间文学中窥见人类历史发展的脉络。

民间文学曾经不是系统理论分析过的一门学科,它只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用来反映现实、表达意愿、抒发情感的口头语言,它具有朴素真实夸张离奇等特征,在陆良,民间文学就是老辈人说的“谱白话”、“款嘴”(聊天、讲故事的意思),那这样一些土得掉渣、难登大雅之堂的文学,在经历了新时期的变革之后,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所体现的价值也更加深刻,下面将详细举例说明民间文学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起到怎样的价值。

(一)文化价值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爨文化作为陆良地区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

比如说具有陆良特色的火把节: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的火把节,彝族在陆良主要分布于龙海山区,关于他们的来历有一个洪水神话: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天君决意发洪水淹没道德败坏的人们。

奥玛和俄童姐弟俩良心好,天君派天神去凡间解救他们。

洪水涨来时,天神变为一条大鱼托起他俩,逃脱了灾难。

后在天神的旨意下婚配成亲,传下了人种。

据说兄妹成婚后,生下一块肉瘤,砍成六块撒向四方,撒在坝区的为白彝,撒在深山的为黑彝。

简述民间文学价值

简述民间文学价值

简述民间文学价值
民间文学是指由民间个体或群体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如传说、故事、诗歌、歌谣等,它们来自于社会生活和经验,通常是口头创作,并传承于家族、社区和民间组织之中。

民间文学具有以下几个价值:
1. 文化传承和价值传递:民间文学是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承,我们可以了解和传承古代的文化、历史、道德和价值观念等。

2. 民间故事和传说的叙事美学:民间文学往往以生动的故事和
传说的形式展现人类的历史、生活和社会文化,这些故事和传说具有美学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想象力。

3. 民间诗歌的抒情美学:民间文学中的诗歌往往充满人文关怀
和情感表达,通过诗歌的语言和韵律,可以呈现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
感状态,具有一种独特的美学价值。

4. 社会批判和文化传承:民间文学中也包含一些对社会现实的
批判和揭示,可以作为文化传承和社会批判的重要手段。

5. 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民间文学是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民间文学的交流和理解,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文
化交流。

民间文学作为社会文化的传承和表现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价值传递作用,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

浅析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价值

浅析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价值

浅析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价值发布时间:2021-12-21T02:51:03.229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20期作者:梁定发[导读] 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由勤劳民众口头撰写,并在民间广泛传播梁定发南昌大学江西南昌 330103摘要: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由勤劳民众口头撰写,并在民间广泛传播,以表现勤劳民众生活和思想趣味的口头传播语言文字艺术[1]。

它的重要艺术体裁包含了散文体的神话故事、传奇民间故事、民俗寓言和段子等,韵文体的民俗歌曲、小说诗、史诗和谚语,与韵散体紧密结合的民俗说唱、民俗戏剧等。

民间文学作品通常围绕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社会、了解社会事物为主题,以展示劳动人民的政治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法、审美趣味,及其对社会各类客观事物的评论为重要题材,以劳动人民的自身形象为重点刻画对象,具有表现社会普遍性和深刻性的特征。

关键词:民间文学;功能;价值一、民间文学的相关特征(一)口头性口头性是指民间文学作品的口头撰写、口头传播的基本特征。

虽然在个别时期也有对民间文学作品的抄录家,有文本收集笔录本,有电子本,但文本并非传播民间文学所必需的传播载体,是辅助性的传播载体。

相反,作家文学用笔书写、借助书面文本传播。

在个别时期,作家文学也采取了口头传递形式,如诗歌朗诵会,但口头传递形式对作家文学来说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到目前为止,人类内部的社会交流中仍然以口头语言形式为最普遍的工具。

(二)集体性集体性也确保了民间文学作品在群众之间的最高限度的自由流传。

例如,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都经过了众多人的再创造,已经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也变成了汉族民间文学的杰作。

他们的思想和艺术作品,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社会的某些特征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

(三)传承性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创新,不断变化的。

同样,民间文学也具有一定的家族承袭特点,可以世世代代流传。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毕业论文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毕业论文

精心整理201109考试批次《民间文学》大作业学生姓名李杰学习中心山东省金乡县教师进修学校奥鹏学习中心[25]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人民口头上。

例如西北山歌和纳西古乐的传承;民间文学中的散文故事、叙事诗等大都有人物、情节、长诗、短谣以及部分谚语、谜语,大都有一定的句式和韵律,小戏有故事情节与对唱形式等。

但仅仅这些还不能完全证明它的艺术性。

许多民间文学作品还有独自的和优越的艺术特点。

中国近年陆续发现的兄弟民族史诗,其艺术成就使世人惊异。

至于那些多得数不清的情歌和抒情歌谣,在表现欢乐和痛苦的情思上,往往超越作家的同类作品。

而那些短小的故事、谚语、歇后语,真正使思想、经验、智慧凝缩得像5个指头捏紧的拳头。

从风格上说,朴素、简练,是一般民间文学的特点。

总之,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和优点是多方面的,有的还是不可企及的。

因素,而有所变异。

这种特征是上文所述的口头性、集体性所产生和自然的果实。

④传承性。

民间文学同风俗习惯一样,一般都靠行动、语言传播和继承。

这种群众集体传承的文化具有不可低估的生命力。

德国16世纪的民间故事《约翰·浮士德博士的一生》不仅在当时深为人们所喜爱),后来也一直在民间流传,成为后世作家(如歌德)创作取材的源泉。

⑤直接的人民性。

在衡量文学的价值时,往往提出“人民性”的概念。

在这个意义上,人民的口头创作有它的巨大优越性。

民间文学的作者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它的见证人。

具有优越的人民性的民间文学,内容相当广阔,它蕴藏和放射着人民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乐观主义、人道主义和献身精神等崇高思想和美德。

民间文学不仅表现了人民的痛苦和希望,也表现了他们的典范人格和崇高品质。

得像学,一种用语言以及兼用表演的艺术。

它必须也必然在某些方面具有艺术的特点。

一般文学体裁,分为三大类,就是诗歌的、散文的和戏剧的。

在这方面,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文学基本上是相同的。

散文故事、叙事诗等大都有人物、情节、长诗、短谣以及部分谚语、谜语,大都有一定的句式和韵律,小戏有故事情节与对唱形式等,这也都与作家文学大略相同。

探索民间文学的美学价值

探索民间文学的美学价值

探索民间文学的美学价值探索民间文学的美学价值内容摘要: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民间文学是大众文化基础上的归纳总结。

其中,民间文学涵括了民众的美学价值,体现了民众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追求。

关键词:民间文学审美价值美学价值在文学的一切价值中,审美的价值是其首要的和最高的价值。

俄国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唯美主义认为,艺术的唯一功能,就是审美的功能。

我国知名美学家敏泽教授认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其根本特征和价值根源在于审美。

审美价值是艺术的其它社会价值的安身立命之所。

”[1]这些观点都极力强调审美价值在文学所有价值中的首要性,是可靠的。

民间文学是多样文学形式中的一种,体现了民众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追求,依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世间百态作出了审美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一、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价值主体在与其价值客体相互作用中“唯一的”、“最有效的”价值中介。

民间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创作,它用语言构筑形象、编织情节,通过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反映人们的生活、心理、情绪、感情等等。

”[2]其语言在呈现出与一般的文学样式相一致的共性的同时,也呈现出它独有的个性。

民间文学作为全民口头文学,包括了生活故事、神话传说、民歌民谣、民间长诗、民间曲艺等等。

这些不同文学样式采用的语言也不尽相同。

最初的民众创作,是靠口耳相传的形式来传达各种知识、技能。

这就要求讲述者把繁杂冗长的句子进行浓缩,变成简洁凝练的短句,变为大家容易接受的语言。

在长期的揣摩探索中,就形成了民间文学简洁凝练的语言风格。

谚语的精炼简洁一直为大作家们称道。

鲁迅称谚语是“炼话”,是“相世相的神髓”。

高尔基说:“谚语和歌曲总是简洁的,然而在他们里面却包含着可以写出整部书的思想和情感。

”有的谚语只用三、四个字就能说出一条经验或一个道理。

如“斤鸡叫”是说公鸡长到一斤多重就会啼鸣报晓,句子结构完整,意思清楚,达到了增一字嫌多,减一字则少的精洁程度。

论述民间文学的价值

论述民间文学的价值

论述民间文学的价值民间文学是指在民间流传的文学作品,包括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戏曲等。

这些作品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民间文学的价值。

一、民间文学是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

这些作品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是人民智慧的珍贵财富。

它们记录了人们的生活、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演进。

因此,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是维护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

二、民间文学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戏曲等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它们的语言、形式、节奏、韵律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价值。

三、民间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民间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这些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它们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思想价值和教育价值。

通过阅读和研究民间文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四、民间文学是社会历史的见证民间文学是社会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人们的生活、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演进。

这些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通过研究这些作品,可以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探究社会文化的变迁和演进。

五、民间文学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民间文学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和民族精神的内涵。

这些作品中蕴含着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通过阅读和研究这些作品,可以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复兴。

民间文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它是文化遗产、文学艺术、人类智慧、社会历史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因此,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是维护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文化繁荣和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

民间故事中的文学价值

民间故事中的文学价值

民间故事中的文学价值在民间文学中,有许多流传至今的故事,其中不乏许多具有文学价值的珍品。

这些故事或许并非正式的文学作品,但它们能够感染读者,激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这篇文章将探讨民间故事中的文学价值,并且探讨它们之所以如此经久不衰的原因。

一、反映生活许多民间故事都是反映生活的人物、事件、场景或社会风俗。

它们能够把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们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像《聊斋志异》中的《牡丹亭》、《马丹阳镇岳传奇》、《神仙耍大聪明》等故事,都是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行为、对话交流,展现出一个个立体、鲜活的形象,使人们真切感受到生命的魅力。

二、传承文化民间故事中许多都富有文化内涵,它们能够让人们了解历史,细品古人智慧,了解祖先的智慧和历史传承,这也是它们得以在历史长河中延续的原因。

比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经典,它们拥有浓厚的文化内涵,通过生动的人物、细腻的情节、深情的描写,向读者传递着文化和历史的价值。

三、独特的艺术价值民间故事的艺术形式各种各样,它们有的是民歌、有的是传说、有的是谚语,还有许多先辈留下的箴言、警句等,它们通过丰富的艺术手法,使人感受到不同的美学体验。

比如《秦娥奔腾》、《小李飞刀》、《白蛇传》等,通过作者的巧妙构思,使文学作品更富有戏剧性,将人物及其所处环境、社会背景等描绘得异常真实,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五味杂陈,似乎如真似幻的世界。

四、独特的审美趣味许多民间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理,这些事物不仅是对人生、世界的一种解释,同时也包含了人们所拥有的价值观和审美体验,它们的象征主义手法,巧妙地使用了许多寓意,将一些深奥的哲学原理、某种价值观、思想归纳到佳文中,使得读者既能够从故事中深远的意蕴中领会生活中最本质的真理,又能够享受到这样美的艺术表现。

综上所述,民间故事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文学价值。

它们让人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历史、传承人类固有的智慧、寻找生命的真谛,同时也使人领悟到审美、欣赏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民间文学概论笔记

民间文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民间文学的定义与范围一民间文学的性质1、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类别,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相并行的独特语言艺术。

2、文学分为:作家文学通俗文学民间文学3、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民间文学是原始社会的唯一文学。

5、民间文学从创作主体来说,主要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下层人民的作品6、民间文学作品: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7、拉法格“民间文学是人民的灵魂忠实、率直和自发的表现形式,是人民的知心朋友,人民向他倾吐悲欢苦乐的情怀,也是人民的科学、宗教和天文知识的备忘录。

”8、民间文学创作和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口语9、西方国家称为Folklore 苏联称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日本称为口承文艺10、定义: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

二民间文学的范围1、民族集体创造的和传承的口头文学,主要体裁有:神话、民间史诗、传说、民间故事、歌谣、长诗、谚语、谜语、俗语、歇后语、民间说唱、小戏。

2、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共同性:形式上通俗易懂差异性:A创作者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通俗文学是个人创作B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是以口语来创作,通俗文学是以书面创作和流传C内容和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文学反映了整个民族或某一群体的思想和情趣,通俗文学反映的内容出自个人的生活感受。

第二节中国民间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一中国民间文学的起源1、民间文学源于原始社会的口头文学活动2、民间文学类型:A原生态 B 再生态 C 新生态3、原始形态民间文学:A建立在劳动基础上,渗透在生活各方面的歌谣活动B宗教活动仪式伴随的神圣叙事,称为神话C休闲消遣故事和传说二、中国民间文学丰富遗产1、民歌是诗歌创作的奶娘,民间故事则是叙事文学的源头2、甲金文字以及《易经》卜辞里,有很好的歌谣。

2500年前的中国诗歌总集《诗经》3、公元2世纪三国时代,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笑林》4、唐宋用于讲故事的底本叫“话本”对长篇小说的形成决定性的作用。

论述民间文学的功能及价值

论述民间文学的功能及价值

论述民间文学的功能及价值
1、认识功能:民间文学,是民众智慧的结晶。

在民众生活中,还发挥着生活教科书的功能。

劳动大众在世代相续、年复一年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知识、劳动经验。

特别是一些农事谚语、歌谣乃至谜语,常常只用一两句,或三四句话,便能概括出一条规律,或总结一个经验。

2、教化功能:民间作品中,深刻地反映了劳动大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理想,是民众进行自我道德教育最方便、最常用的形象教材。

3、审美和娱乐功能:民间文学文艺属性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学性。

民间文学具有文学的美学特点,同时又具有表演性,具有审美价值。

口头创作是广大民众休闲时光自娱自乐的重要方式之一。

讲故事、说笑话、猜谜语、唱山歌、演小戏等都具有很强的娱乐功能。

这种娱乐活动,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表现尤为集中和突出。

4、族群认同功能:在生产劳动中,民间文学可以协调劳动动作,统一劳动节奏;坚定劳动信心,表达人民战胜大自然的愿望和信念;鼓舞劳动热情,提高劳动兴致;总结劳动生产经验,传授劳动知识和技能,因而增加凝聚力和族群认同力。

5、文化传承功能:民间文学作品大都经过长期流传、千锤百炼,是无数人智慧与才能的结晶,往往思想精粹、艺术高超,其优秀之作可以和第一流大作家的名著相媲美。

民间文学历史悠久,出现了许多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经典文献。

既有民谣、谚语、
笑话、寓言、谜语那样的精致小品,也有四大传说、史诗那样的篇幅较长甚至结构恢宏的名篇巨著。

论民间文学的审美价值

论民间文学的审美价值

论民间文学的审美价值论民间文学的审美价值————从审美特征谈起明尧(凯里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2)班2009403087)摘要:民间文学是国家、各民族广大劳动人民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有自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还有独特的表演方式和传播形式。

各民族的民间审美文化被誉为“天籁之音”,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

本文拟从民间文学的审美特征方面去对民间文学的审美价值进行一些探索。

关键字:民间文学;审美价值;审美特征“真诗在民间,真美在人间”,充满诗性智慧的民间文学传人,创制并传承着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以独特的表演方式和途径,创造出美的图画,营建美的结构,烘托美的境界,将文学的艺术感染力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令人心旷神怡。

(1)在民间文学的作品中有讲述神奇的故事,优美的民歌演唱,多姿多彩的民间戏剧表演,神圣庄严的祭祀仪式。

这些都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对民间文学美感的真切体验。

通过对这种美感的真切体验,开始了一系列的审美活动。

由于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真切体验到美感,所以由此衍生的审美效应比文人作家的审美实践更具有悠久的历史,更为强劲有力的生命力。

在文学的所有价值中,审美的价值是文学作品首要的和最高的价值。

美学家敏泽教授认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其根本特征和价值根源在于审美。

审美价值是艺术的其它社会价值的安身立命之所。

”[1] 俄国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唯美主义认为,艺术的唯一功能,就是审美的功能。

李德顺教授也说:“审美价值,是人们的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精神价值,指主体审美需要的满足。

”[2] 以上所说的观点都极力强调审美价值在文学所有价值中的首要性。

民间文学是多样文学中的一种体现了民众的审美理想,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世间百态作出了审美评价,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本文拟从民间文学的审美特征方面对民间文学的审美价值进行一些探索。

审美特征是审美价值的艺术表现形式,审美价值要通过其特征来加以表现。

民间文学的价值

民间文学的价值

民间文学的价值
• 例如苗族唱古歌被当作一桩隆重 庄严的事,平时不轻易唱,一般 是在逢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唱。 古歌讲述了苗族的起源、迁徙、 发展等历史,使苗族人民知道本 民族的由来以及祖先创业之艰辛。
民间文学的价值
• 又如“穿不穷吃不穷,不会算计 一世穷”,教人要节约;“只有 懒人,没有懒地”,教人要勤劳; “钢铁怕火炼,困难怕志坚”、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 于行”等都是教人注意品格意志 的修养,有传授经验的作用。
民间文学的价值
• 在宗教活动中,民间文学也 运用得十分普遍。
• 我国各民族的各种宗教仪式 中,祭神禳灾、祈雨丰年的 祷词等在民间口头上广为流 传。
民间文学的价值
• 四,民间文学的政治价值
民间文学的价值
民间文学的价值
民间文学的价值
民间文学的价值
民间文学的价值
民间文学的价值
(3)民间文学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 利益的手段。
• 解放前,我国有不少民族,保 存了古代的道德风范,有的在 发布公约、条例时要运用民间 歌谣。有的在发生民事纠纷时, 也用民间歌谣来排难解纷。
民间文学的价值
• 例如贵州苗族从古代留下一 种“议榔”制度,即由若干 寨子联合起来,制订共同的 某种公约的会议形式。议榔 所制订的公约,一般称为 “榔规”,是不成文的规章 制度。
民间文学的价值
• 2、社会科学方面。 在历史学的研究中,特别是上古 史、史前社会历史的研究中,除 了出土文物外,民间口头文学是 极重要的资料。
民间文学的价值
•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对于研究 有些少数民族的历史,很少文字 记载的依据,大量材料要从世代 相传的民间文学中去发掘,所以 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几乎成了 少数民族的历史教科书。

简述民间文学价值

简述民间文学价值

简述民间文学价值
民间文学是指流传于民间的文艺作品,如民歌、民谣、民间故事、俚语等。

这些作品通常由普通民众口头传唱或传说,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和文化传统。

民间文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1.反映社会生活: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表达,是对社会现象和事件的一种反映。

其中的人物形象、情节、描写等,具有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特点。

2.传承文化传统:民间文学是各地不同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记录着一个地区的历史、民俗、民间信仰等文化遗产。

通过民间文学的传承,可以使文化传统得以延续。

3.反映思想意识:民间文学不仅反映社会生活,也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如对人生的理解、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等,这些都是反映一个地区文化精神的重要表现。

4.提高民众素养:民间文学具有普及性和启迪性,它可以启发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使人们对生活有更深的理解。

总之,民间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媒介,也是一
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美学价值。

论民间歌谣的审美价值

论民间歌谣的审美价值

论民间歌谣的审美价值【内容摘要】民间歌谣是民间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以及“反璞归真”的审美情趣。

它涵盖了劳动歌、时政歌、儿歌、情歌等等诸多方面,以其独特的产生方式与传播途径,实现着其丰富多彩的社会价值。

这其中,就涵括了民众的审美价值,体现了民众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追求。

【关键词】民间文学歌谣审美价值民间歌谣虽历经千年,但经久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民间歌谣形式的多样性与功能的广泛性。

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着社会生活的经验与劳动丰收的喜悦,实现着自身不可忽略的教育、娱乐、审美等价值。

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善着人们的生活习性以及道德情操,以多样化的形式传播到世间的每一个角落,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本文通过对民间歌谣的分析,进一步阐释其实用价值、科学价值以及艺术价值。

一、民间歌谣的实用价值(一)协调劳动动作,统一劳动节奏,提高工作效率。

以劳动歌为例,它包含了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等,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方式在劳动中实现着各自不同的社会价值。

劳动号子具有双重功效,一方面,它可以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

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

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一般随劳动强度的大小而改变着号子的节奏与旋律。

人们以这样一种独特的艺术方式,来缓解工作中的疲劳,享受劳动中的喜悦。

用歌曲的节奏,来协调大家的工作方式和劳动节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总结生活经验,传达知识技能如时令歌、二十四节气歌、九九歌、农谚等,以歌谣的形式,传达着自然事物的本质规律和社会生活经验。

韵律和谐、格调优美且方便记忆,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特别是农谚,农谚的内容几乎包括了农业生产的个个主要方面,有关于农时节令的、关于气象的。

在农业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从选种、播种到耕地施肥、锄草、灌溉、收割......等技术经验都有无数谚语来反映,这是几千年来和自然做斗争的经验的结晶,如关于选种的“籽大儿肥”,关于田间管理的“锄头自带三分水,多锄抗旱苗发肥”。

民间文学价值欣赏写作提纲范文

民间文学价值欣赏写作提纲范文

标题:民间文学的瑰宝:价值欣赏一、概述1.1 民间文学的定义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1.2 本文旨在通过对民间文学的价值欣赏,探究其魅力所在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二、民间故事与传说2.1 民间故事的起源和传承2.2 民间传说的特点与民间故事的区别2.3 民间故事与传说中的智慧和人生哲理三、民间歌谣与谚语3.1 民间歌谣的流传与变迁3.2 谚语的智慧与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3.3 民间歌谣与谚语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影响四、民间戏曲与曲艺4.1 民间戏曲的起源与发展4.2 曲艺的地域特色与表现形式4.3 民间戏曲与曲艺的文化价值及对当代文学和表演艺术的影响五、民间文学与当代生活5.1 民间文学的魅力对当代文学与艺术的启示5.2 民间文学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5.3 民间文学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观六、结语6.1 总结民间文学的价值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6.2 展望未来民间文学在文化交流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结语:民间文学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智慧,对于人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民间文学的价值欣赏和探究,我们能更好地领略其魅力所在,也能更好地将其价值传承下去,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七、民间文学的瑰宝:价值欣赏扩展在我国悠久的历史过程中,民间文学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它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民间文学的各个方面,以及它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价值。

二、民间故事与传说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无论是寓言故事、神话传说还是传统民间故事,都反映了古代先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感悟。

比如《三只脚怪》、《姜太公钓鱼》等故事,通过夸张、讽刺的手法,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教化人们要勇敢正义地与邪恶斗争。

而神话传说中的《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形象地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界的崇拜、敬畏和对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民间故事的文学审美价值

民间故事的文学审美价值

民间故事的文学审美价值民间故事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方式,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了文学审美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故事是人们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将智慧、经验和情感融入其中的艺术表达,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能够引发人们对人性、生活和社会的思考。

首先,民间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

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描写,将复杂的情节和深刻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民间故事通过富有节奏感的叙述方式和生动形象的描写,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使人们在阅读中体验到喜怒哀乐,感受到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和情感。

其次,民间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民间故事是人们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

通过民间故事,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同时,民间故事也是人们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途径,它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将文化传统融入到故事中,使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和魅力。

此外,民间故事还能够引发人们对人性、生活和社会的思考。

在民间故事中,人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这些形象和情节往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通过这些故事,人们可以思考人性的善恶、生活的意义以及社会的问题,进而对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进行反思。

民间故事中的智慧和哲理,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思考的角度和启示,还能够激发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民间故事在文学审美价值中的地位逐渐被忽视。

人们更倾向于追求快节奏、刺激和娱乐性的内容,而对于那些需要耐心品味和思考的故事,往往缺乏兴趣。

这使得民间故事的文学审美价值在当今社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我们重视和保护。

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重视民间故事的文学审美价值。

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方式,民间故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并能够引发人们对人性、生活和社会的思考。

探究成都非遗“民间文学”的艺术魅力及生态传播路径

探究成都非遗“民间文学”的艺术魅力及生态传播路径

探究成都非遗“民间文学”的艺术魅力及生态传播路径成都非遗“民间文学”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文化遗产。

它是以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至今,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民间智慧。

探究成都非遗“民间文学”的艺术魅力及生态传播路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同时也能进一步挖掘其商业价值和社会意义。

成都非遗“民间文学”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成都非遗“民间文学”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包括吟诵、评诗、说唱等,常常伴随着特殊的节奏和抑扬顿挫的声调。

这些独特的艺术形式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使人们沉浸感受到非遗所包含的魅力和力量。

成都非遗“民间文学”蕴含着深厚的民间智慧。

这些文学作品中往往融入了作者对社会、生活、人情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琐事和细节,民间文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呈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和思想。

成都非遗“民间文学”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这些文学作品常常以成都为背景,以成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为素材,展示了成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独特魅力。

这种地域特色使得成都非遗“民间文学”具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人们更加热爱和珍视这一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传播和保护成都非遗“民间文学”,我们可以探索以下生态传播路径:政府应加大对非遗“民间文学”的保护和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非遗“民间文学”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同时鼓励和支持非遗“民间文学”创作和研究。

媒体和社会机构可以发挥自身的力量,推动非遗“民间文学”的传播与推广。

媒体可以开设专栏或节目,介绍和推广非遗“民间文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它。

社会机构可以举办展览、演出等活动,展示和传播非遗“民间文学”的艺术魅力。

学校可以加强对非遗“民间文学”的教育和培养。

学校可以将非遗“民间文学”纳入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非遗的魅力,培养对非遗的热爱和认同,从小培养非遗的传承意识和责任感。

探究成都非遗“民间文学”的艺术魅力及生态传播路径,能够促进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民间文学的美学价值
内容摘要: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民间文学是大众文化基础上的归纳总结。

其中,民间文学涵括了民众的美学价值,体现了民众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追求。

关键词:民间文学审美价值美学价值
在文学的一切价值中,审美的价值是其首要的和最高的价值。

俄国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唯美主义认为,艺术的唯一功能,就是审美的功能。

我国知名美学家敏泽教授认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其根本特征和价值根源在于审美。

审美价值是艺术的其它社会价值的安身立命之所。

”[1]这些观点都极力强调审美价值在文学所有价值中的首要性,是可靠的。

民间文学是多样文学形式中的一种,体现了民众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追求,依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世间百态作出了审美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一、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价值主体在与其价值客体相互作用中“唯一的”、“最有效的”价值中介。

民间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创作,它用语言构筑形象、编织情节,通过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反映人们的生活、心理、情绪、感情等等。

”[2]其语言在呈现出与一般的文学样式相一致的共性的同时,也呈现出它独有的个性。

民间文学作为全民口头文学,包括了生活故事、神话传说、民歌民谣、民间长诗、民间曲艺等等。

这些不同文学样式采用的语言也不尽相同。

最初的民众创作,是靠口耳相传的形式来传达各种知识、技能。

这就要求讲述者把繁杂冗长的句子进行浓缩,变成简洁凝练的短句,变为大家容易接受的语言。

在长期的揣摩探索中,就形成了民间文学简洁凝练的语言风格。

谚语的精炼简洁一直为大作家们称道。

鲁迅称谚语是“炼话”,是“相世相的神髓”。

高尔基说:“谚语和歌曲总是简洁的,然而在他们里面却包含着可以写出整部书的思想和情感。

”有的谚语只用三、四个字就能说出一条经验或一个道理。

如“斤鸡叫”是说公鸡长到一斤多重就会啼鸣报晓,句子结构完整,意思清楚,达到了增一字嫌多,减一字则少的精洁程度。

民间文学的语言,是劳动人民从生活、习俗、环境中得到的活生生的语言,总是能够从即时即景中信手拈来,脱口而出,它未经任何的雕凿粉饰,具有朴实无华的特点。

《线秀》的语言也非常朴实无华:“你离开我们了,好比池塘里没有鱼,好比草地上没有露水”,“一颗星星照不亮地上的路,一粒种子不会使田野变绿”。

《线秀》中的这些语言,完全是从现实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乡音口语,非常具有亲切感,常常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在民间文学创作中,充斥着大量的乡土话、口头语,这些“家常语”从劳动人民的口中表达出来,是那么的自然、贴切,富有表现力,令人常常情不自禁地沉醉在那浓浓的乡土气息中,领略乡间那独一无二的美。

体现生活美是民间文学语言的另一个特点。

民间文学语言虽然简洁、朴素,但是,“朴素、简洁和三言两语”却具有“塑造形象的雄壮的力量”。

民间文学语言的形象生动不是像文人创作那样刻意
挑拣一些艳丽、夸张,而在于它善于从身边的人、事、物、景“引类譬喻”、“借物发端”。

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天地万物,自然山川,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无一不被民间文学取用。

那些从实际生活中得来的、现成的语言表达,就显得更加形象生动,常常能引起人们感情上的沟通。

在《线秀》里,线秀向线玲求爱时唱道:“亮晶晶的宝石啊,开口回答吧,不讲满一箩箩,也要讲豌豆粒那么大,我就好把它包好带回家。

”这是一个憨厚的小伙子对心爱姑娘的诚挚追求,短短几句话就把小伙子焦急、迫切的心情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

这些形象生动的描写,在作家文学里头是很难找到的。

普希金就曾深有感触地说:“多听听民间的口语吧……在其中你们会学到许多在我们的杂志里决找不到的东西。


总之,民间文学的语言魅力是丰富的,在整体上呈现出亦庄亦谐、雅俗共赏的美学风格。

二、内容美
民间文学所描写的内容主要是民众的主流思想价值观,是民众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寄托。

民间文学具有强烈的生活属性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它反映了人类日益完善成熟的过程,记录着人类的思想和经验,描述了某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表现了日常生活行为中的意义和价值。

说来民间文学是—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伦理、民俗等等留有先民的心理痕迹和经验残余的评议符号,是民众的心理生活和现实生活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深化的记载。

民间文学作为“承载和认识文化传统的文本”,它肩负着传播历史记忆的责任,因此,它必须以独特的审美方式,用优秀的作品,反映人类文明的精华。

民间文学具有极其丰富的教育和娱乐功能,特别是具有历史记忆的功能,它是承载和认识文化传统的文本。

民间文学在各种民俗传承中最富有活力的,是其表现了人民的生活, 反映了广阔的社会风貌, 蕴含了大量的民俗材料, 在许多时候, 民间文学与民俗环境相辅相承, 水乳交融, 诸如七夕之夜, 妇女们在月色朦朦下“乞巧”的种种俗行, 就最为真挚地表达了她们的感情和愿望。

民间四大爱情传说都用曲折奇妙的情节讲述着各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其中这些故事中都有一对深受民众喜爱的情侣,故事里的女主人公,都聪明美丽、情深似海,而且敢作敢为。

综观四大传说,无不充满着浓烈的悲剧气氛,体现出深沉的悲剧美。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四大传说主人公对幸福的追求均以失败告终,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最终遭致毁灭。

织女私自下凡与牛郎结成夫妻而被王母捉回,牛郎追至长天却被银河隔绝,二人隔河相望,终年分离;梁祝同窗三年,情意甚笃,然未能聚合,梁死祝吊,纵身人坟;白蛇废弃千年修炼的正果,历尽艰辛,追随、扶持许仙,终被压于雷锋塔下;孟姜女千里寻夫,夫死骨埋,仰天恸地,哭倒长城。

这四大传说描写的都是爱情故事,然而其中最动人心弦的却常常不是爱情的描写,而是爱情的毁灭,这四则传说历经千年广泛流传,流泻出我们民族巨大的悲剧情愫。

这些悲剧无不使人深感同情,同时又使人们从悲剧的不幸中激发斗志,受到鼓舞。

“悲剧的亮色在于主人公的精神不灭,他们的毁灭正是为了实现美好理想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3]四大传说的悲剧意义在于表现出人民反抗现实,寄美好理想于未来的乐观顽强的斗争精神。

他们往往以自身的毁灭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自由的爱情。

在对光明与自由的热烈追求中,向黑暗和压迫作了彻底的否定。

他们敢于以自身的毁灭,不倦地探索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真谛,并以自身的悲剧引发人们深思,唤起人们的良知和正义感,鼓舞人们在否定不幸生活的同时去追求另一种幸福生活。

这正是悲剧美的力
量所在,正是悲剧显示出来的撼人心魂的艺术感染力所在。

[4]
三、形式美
俄国民主主义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民歌中有许多新鲜和淳朴的地方,而这足够我们的美感来欣赏。

”[5]不仅是民歌,其他民间文学作品也是如此。

许多文学体裁起源于民间文学形式。

民间文学形式是是指各族人民过去和现在所创作传承和享用的各种口头文学作品, 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童话、笑话、寓言、歌谣、谚语、谜语、史诗、叙事诗、快书、相声、小戏等等。

民间文学新鲜淳朴,不仅在于它们各种各样的外在结构形式上,更在于它们的修辞方式、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上。

《诗经》的主要形式是四言诗,早在《诗经》之前的民间歌谣中已有四言诗的雏形。

在屈原写作楚辞之前的一百多年, 这种形式的民歌即已流传。

词起源于民歌, 原是可以唱的歌曲, 曲起源于北方古代民族的民歌。

古典小说的产生也同神话、传说、民间说书有密切联系。

戏曲则是歌舞、对话、表演、故事等相结合而成的综合艺术, 它产生的过程有相当长的演变经历, 最初只是歌舞表演与故事传说的结合, 这两种文艺形式都来自民间。

各种修辞方式,使各种形式的民间文学作品俗而不厌。

民间流传着大量的歇后语,也叫俏皮话。

它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口头文学样式;它通常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却又不乏诙谐幽默。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各种表现手法的熟练使用,使民间文学的魅力臻于极致。

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歌、民间长诗这些有散文、有韵文的篇幅较长的民间文学形式中,运用各种表现手法。

比如远古的神话、传说,就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民间文学是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时时散发着它那淡而长久的清香。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故事性强的文学形式更容易让人接受。

因为在古代,民众的娱乐方式单一,作为娱乐方式的民间文学,要被大众接受,必须通俗易懂、长于叙事。

民间文学通过自己博大的家族,丰富的内容,通俗而深刻的思想,富于变化的艺术手法,奇诡的想象力,自由奔放的性格,给我们展示了它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敏泽、党圣元.《文学价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156.
[2]毕桪.《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
[3]赵凯.《悲剧与人类意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181,179.
[4]张元.《论我国古代四大传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7(2):42.
[5]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