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美国海军舰炮[二战舰炮系列1

合集下载

画说 “弗莱彻”级:二战美国海军驱逐舰队绝对主力

画说  “弗莱彻”级:二战美国海军驱逐舰队绝对主力

画说“弗莱彻”级:二战美国海军驱逐舰队绝对主力这幅绘画中的战舰是“弗莱彻”级驱逐舰,它是美国二战中最著名的驱逐舰,是二战中后期美国海军驱逐舰队的主力。

它诞生在“需要速度”的年代,总共175艘的“弗莱彻”级在短短两年间赶造出来,并参加了战争中后期的各次重要海上战役。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驱逐舰的设计从“弗莱彻”级开始又回到了平甲板船型的路子上来。

二战后,幸存的“弗莱彻”级进行了改装,部分舰只重新定级为DDE和DDR,70年代全部退役。

有一部分移交其他国家海军。

在1940年1月“弗莱彻”级以1941型驱逐舰的名义定型并开始详细工程设计的同时,一项庞大的驱逐舰建造计划也渐渐浮出水面。

1940年6月28日,美国海军开出首批7艘“弗莱彻”级的建造订单,接着又在7月1日追加了另外17艘。

同年9月9日,军方再次向全国造船企业抛出一个大蛋糕,一举订购了多达96艘“弗莱彻”级驱逐舰,虽然在同年12月16日取消了其中7艘的建造计划,但同时又增加了6艘新舰,使得“弗莱彻级的建造数量达到119艘,所需资金全部由1941财年的预算拨付。

在1941年12月日军奇袭珍珠港后,美国海军立即决定增建56艘同级舰,由1942财年的预算提供资金支持,这样“弗莱彻”级的总建造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75艘!“弗莱彻”级的建造计划极大刺激了美国造船业的扩张和由民船建造向军船建造的转型。

由于建造数量庞大,需要更多的船厂参与其中,一些民间船厂借此东风得到政府的资助,完成升级改造,承建新型驱逐舰,比如加利福尼亚州圣佩德罗的伯利恒船厂最初只是一座修船厂,在承接海军订货后升级为造船厂,最终建造了10艘“弗莱彻”级驱逐舰,一些老牌造船企业也借机开辟新的生产线,扩大产能,带来了不少就业机会。

最终有11家造船企业瓜分了175艘驱逐舰的订单,其中包括8家民间船厂和3家海军船厂,以缅因州的巴斯钢铁公司建造数量最多,达到31艘!最先开工的“弗莱彻”级驱逐舰是1941年3月3日在巴斯钢铁公司铺下龙骨的“尼古拉斯”和“奥班农”号,其中“尼古拉斯”号于1942年2月19日下水,1942年6月4日竣工,成为第一艘服役的“弗莱彻”级驱逐舰,到1942年底时已经有22艘同级舰建成。

二战世界各国海军所有舰艇名单

二战世界各国海军所有舰艇名单

二战世界各国海军所有舰艇名单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二战世界各国海军所有舰艇编号及名称德意志第三帝国一、航空母舰:1)“格拉夫·齐柏林”号航空母舰·二、战列舰:1)俾斯麦级战列舰:俾斯麦号、提尔皮茨号·2)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德意志”号、“舍尔海军上将”号、“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3)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诺”号·三、巡洋舰:1)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布吕歇尔”号、“欧根亲王”号2)柯尼斯堡级轻型巡洋舰:柯尼斯堡号、卡尔斯鲁厄号、科隆号3)轻型巡洋舰:“埃姆登”号、“莱比锡”号、“纽伦堡”号4)辅助巡洋舰:“亚特兰蒂斯”号、“奥利安”号、“科罗内尔”号、“汉萨”号四、驱逐舰:Z级驱逐舰1)1934年级驱逐舰·Z-1莱伯勒希特·麻司、Z-2乔治·蒂勒、Z-3马克斯·舒尔茨、Z-4里夏德·拜茨恩、Z-5保罗·雅各比、Z-6西奥多·里德尔、Z-7赫尔曼·舍曼、Z-8布鲁诺·海纳曼、Z-9沃尔夫冈·岑克尔、Z-10汉斯·洛迪、Z-11伯恩德·冯·阿尼姆、Z-12埃里希·吉泽、Z-13埃里希·克勒纳、Z-14弗里德里希·伊恩、Z-15埃里希·斯坦布林克、Z-16弗里德里希·埃科尔特。

2)1936年级驱逐舰Z-17迪特尔·冯·勒德尔、Z-18汉斯·吕德曼、Z-19赫尔曼·库纳、Z-20卡尔·加尔斯特、Z-21威廉·海德坎姆、Z-22安东·施米特。

1936A型驱逐舰Z-23——Z-30:Z-24、Z-281936A改型驱逐舰(增产型)Z-31——Z-39:Z-311936B型驱逐舰Z-35——Z-43,Z-44、Z-45停止建造。

二战美国海军战列舰

二战美国海军战列舰

BB-8 Alabama 亚拉巴马号伊利诺伊级BB-9 Wisconsin 威斯康辛号伊利诺伊级BB-10 Maine 缅因号缅因级BB-11 Missouri 密苏里号缅因级BB-12 Ohio 俄亥俄号缅因级BB-13 Virginia 弗吉尼亚号弗吉尼亚级BB-14 Nebraska 内布拉斯加号弗吉尼亚级BB-15 Georgia 佐治亚号弗吉尼亚级BB-16 New Jersey 新泽西号弗吉尼亚级BB-17 Rhode Island 罗德岛号弗吉尼亚级BB-18 Connecticut 康涅狄格号康涅狄格级BB-19 Louisiana 路易斯安那号康涅狄格级BB-20 Vermont 佛蒙特号康涅狄格级BB-21 Kansas 堪萨斯号康涅狄格级BB-22 Minnesota 明尼苏达号康涅狄格级BB-23 Mississippi 密西西比号密西西比级BB-24 Idaho 爱达荷号密西西比级BB-25NewHampshire新罕布什尔号康涅狄格级BB-26 South Carolina 南卡罗来纳号南卡罗来纳级BB-27 Michigan 密歇根号南卡罗来纳级BB-28 Delaware 特拉华号特拉华级BB-29 North Dakota 北达科他号特拉华级BB-30 Florida 佛罗里达号佛罗里达级BB-31 Utah 犹他号佛罗里达级BB-32 Wyoming 怀俄明号怀俄明级BB-33 Arkansas 阿肯色号怀俄明级BB-34 New York 纽约号纽约级BB-35 Texas 得克萨斯号纽约级BB-36 Nevada 内华达号内华达级BB-37 Oklahoma 俄克拉何马号内华达级BB-38 Pennsylvania 宾夕法尼亚号宾夕法尼亚级BB-39 Arizona 亚利桑那号宾夕法尼亚级BB-40 New Mexico 新墨西哥号新墨西哥级BB-41 Mississippi 密西西比号新墨西哥级BB-42 Idaho 爱达荷号新墨西哥级BB-43 Tennessee 田纳西号田纳西级BB-44 California 加利福尼亚号田纳西级BB-45 Colorado 科罗拉多号科罗拉多级BB-46 Maryland 马里兰号科罗拉多级BB-47 Washington 华盛顿号科罗拉多级建造中途取消并拆除BB-48 West Virginia 西弗吉尼亚号科罗拉多级BB-49 South Dakota 南达科他号南达科他级建造中途取消并拆除BB-50 Indiana 印第安纳号南达科他级建造中途取消并拆除BB-51 Montana 蒙大拿号南达科他级建造中途取消并拆除BB-52 North Carolina 北卡罗来纳号南达科他级建造中途取消并拆除BB-53 Iowa 艾奥瓦号南达科他级建造中途取消并拆除BB-54 Massachusetts 马萨诸塞号南达科他级建造中途取消并拆除BB-55 North Carolina 北卡罗来纳号北卡罗来纳级BB-56 Washington 华盛顿号北卡罗来纳级BB-57 South Dakota 南达科他号南达科他级BB-58 Indiana 印第安纳号南达科他级BB-59 Massachusetts 马萨诸塞号南达科他级BB-60 Alabama 亚拉巴马号南达科他级BB-61 Iowa 艾奥瓦号艾奥瓦级BB-62 New Jersey 新泽西号艾奥瓦级BB-63 Missouri 密苏里号艾奥瓦级BB-64 Wisconsin 威斯康辛号艾奥瓦级BB-65 Illinois 伊利诺伊号艾奥瓦级建造中途取消并拆除BB-66 Kentucky 肯塔基号艾奥瓦级建造中途取消并拆除BB-67 Montana 蒙大拿号蒙大拿级建造计划取消BB-68 Ohio 俄亥俄号蒙大拿级建造计划取消BB-69 Maine 缅因号蒙大拿级建造计划取消BB-70NewHampshire新罕布什尔号蒙大拿级建造计划取消BB-71 Louisiana 路易斯安那号蒙大拿级建造计划取消BB-72至BB-78未有使用。

海上霸主的巅峰之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航母海战

海上霸主的巅峰之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航母海战

海上霸主的巅峰之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航母海战航海小达人世界上什么军舰最强大?毫无疑问,你一定会说是航空母舰。

没错。

在所有的舰船中,无论是吨位、体积,还是作战能力,航空母舰都居于首位,它的海上霸主地位不可撼动。

可是你知道吗?在20世纪中期之前,海军的主力舰一直是战列舰。

那么,航空母舰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海上霸主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那些惊心动魄的航母大海战吧!海战的前奏在航空母舰发展初期,大舰巨炮的威力正如日中天,拥有巨大身躯、厚重装甲、强大火力的战列舰独步海上,而航空母舰主要担负舰队侦察、护航和火炮校正等辅助任务,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经闪现了航空母舰的影子,但它并没有给世人留下多少印象。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军备竞赛时期,航空母舰在改装和建造上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不仅在数量上迅速增加,在整体性能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也为后来航母在“二战”的海战战场上大出风头打下了基础。

小达人24航海小达随着“二战”中太平洋战争的扩展,美、日之间以航空母舰为主要攻击力量的海战接踵而至。

1941年12月8日早晨,在波涛汹涌的北太平洋上,一支以航空母舰为主力的日本特混舰队准备去执行一项冒险的任务——偷袭珍珠港。

该舰队共出动飞机354架,先后分成两批,对珍珠港内停泊的舰艇和岸上各种军事设施进行狂轰滥炸,仅仅 2 个小时就使美军太平洋舰队遭受毁灭性打击——共有12艘舰船被击沉或损坏了,188架飞机被摧毁,2 000多名美国人遇难。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

在偷袭珍珠港的第三天,日本海军又击沉了英国一艘号称永不沉没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彻底打破了战列舰统治海洋的神话。

一鸣惊人的珍珠港事件1939年9月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拉开序幕。

战争初期,由于体积大而易遭攻击、飞机性能差和缺乏优秀飞行员等因素,一些航空母舰遭到潜艇和其他军舰攻击后沉没。

但是,随着战争的发展,航空母舰上的设备日益完善,鱼雷技术和俯冲轰炸技术更加成熟,海军航空兵的战斗力也显著提升,这时的航空母舰对其他舰艇构成了足够的威胁,开始让人们刮目相看。

二战大口径舰炮

二战大口径舰炮
这可能是所有在海军服役的最好的战列舰主炮。最初设计为发射较轻的1016公斤的Mark 5型穿甲弹,但在依阿华号开始建造前,他的装弹系统被重新设计以发射1225公斤的Mark 5型“特重”穿甲弹。这种穿甲弹的穿甲能力接近于日本大和级战列舰装备的460mm主炮,但是它的重量不到460mm炮弹的3/4。
在1942年的卡萨布兰卡海战中,麻萨诸塞号(BB-58)发射的2发穿甲弹击穿了法国战列舰让?巴尔号的甲板装甲,另一发穿甲弹暂时压制了他唯一能作战的一个主炮塔。在同一个月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海战中,华盛顿号(BB-56)击沉了日本海军雾岛号战列巡洋舰,直接命中至少9发穿甲弹。
此型406mm炮由膛管,身管,外管,和3层套管组成,采用了2道套管环,膛管身管环,炮尾环,和闩锁膛组成。部分组件采用了液压自紧技术制成,炮管镀铬以延长炮管寿命。使用了下启式Welin式断隔螺式炮闩。
重量:双联装532吨(纽约级)
双联装532吨(内华达级)
三联装748吨(内华达级)
三联装714-724吨(宾夕法尼亚级)
俯仰角度:-5°/+15°(纽约级)
-5°/+30°(其他)
俯仰速度:4°/秒
旋转角度:-150°/+150°
射程:38720米(AP Mark 8)
38059米(HC Mark 13)
穿甲能力(侧装甲):
20000码(18228米):509mm
30000码(27432米):380mm
初速:762m/s(AP Mark 8)
820m/s(HC Mark 13)
有一种说法,亚利桑纳号(BB-39)从来没有发出过愤怒的炮弹。1944年秋,内华达号(BB-38)的1号炮塔装备了从打捞上来的亚利桑纳号2号炮塔上拆卸下来的356mm/45炮。在1945年太平洋战役中,这些炮参加了对岸炮击。最终我们还是能说亚利桑纳号的大炮发射了他复仇的炮弹。亚利桑纳号的3和4号炮塔被完整的打捞了上来并被用为夏威夷的岸防炮,但是他们在二战快结束时才安装完毕。亚利桑纳号的1号炮塔由于损坏严重,仍旧留在了沉没的亚利桑纳号上。

美国驱逐舰序列2—1945年前

美国驱逐舰序列2—1945年前

DD-108Williams 威廉斯号维克斯级DD-109Crane 克兰号维克斯级DD-110Hart 哈特号维克斯级DD-111Ingraham 英格拉罕号维克斯级DD-112Ludlow 拉德洛号维克斯级DD-113Rathburne 拉斯伯恩号维克斯级DD-114Talbot 塔尔博特号维克斯级DD-115Waters 华特斯号维克斯级DD-116Dent 登特号维克斯级DD-117Dorsey 多西号维克斯级DD-118Lea 利号维克斯级DD-119Lamberton 林巴顿号维克斯级DD-120Radford 拉德福号维克斯级DD-121Montgomery 蒙哥马利号维克斯级DD-122Breese 布利斯号维克斯级DD-123Gamble 甘布尔号维克斯级DD-124Ramsay 拉姆齐号维克斯级DD-125Tattnall 塔特纳尔号维克斯级DD-126Badger 白吉尔号维克斯级DD-127Twiggs 特维格号维克斯级DD-128Babbitt 巴比特号维克斯级DD-129DeLong 德隆号维克斯级DD-130Jacob Jones 雅各·琼斯号维克斯级DD-131Buchanan 布坎南号维克斯级DD-132Aaron Ward 阿伦·华特号维克斯级DD-133Hale 海尔号维克斯级DD-134Crowninshiel d 克伦西号维克斯级DD-135Tillman 提尔曼号维克斯级DD-136Boggs 博斯号维克斯级DD-137Kilty 凯提号维克斯级DD-138Kennison 肯尼逊号维克斯级DD-139Ward 华德号维克斯级DD-140Claxton 克雷斯顿号维克斯级DD-141Hamilton 汉密尔顿号维克斯级DD-142Tarbell 塔贝尔号维克斯级DD-143Yarnall 雅诺号维克斯级DD-144Upshur 厄普舍号维克斯级DD-145Greer 基尔号维克斯级DD-146Elliot 艾略特号维克斯级DD-147Roper 罗柏号维克斯级DD-148Breckinridge 布雷肯里奇号维克斯级DD-149Barney 巴尼号维克斯级DD-150Blakeley 布莱克利号维克斯级DD-151Biddle 比德尔号维克斯级DD-152Du Pont 杜邦号维克斯级DD-153Bernadou 伯纳度号维克斯级DD-154Ellis 艾利斯号维克斯级DD-155Cole 高尔号维克斯级DD-156J. Fred Talbott J·弗雷德·塔尔博特号维克斯级DD-157Dickerson 迪克森号维克斯级DD-158Leary 利里号维克斯级DD-159Schenck 申克号维克斯级DD-160Herbert 赫伯特号维克斯级DD-161Palmer 帕尔默号维克斯级DD-162Thatcher 戴卓尔号维克斯级DD-163Walker 沃克号维克斯级DD-164Crosby 克罗斯比号维克斯级DD-165Meredith 梅雷迪思号维克斯级DD-166Bush 布什号维克斯级DD-167Cowell 高维尔号维克斯级DD-168Maddox 马多克斯号维克斯级DD-169Foote 富特号维克斯级DD-170Kalk 科克号维克斯级DD-171Burns 伯恩斯号维克斯级DD-172Anthony 安东尼号维克斯级DD-173Sproston 史波斯顿号维克斯级DD-174Rizal 黎刹号维克斯级DD-175MacKenzie 马更些号维克斯级DD-176Renshaw 蓝萧号维克斯级DD-177O'Bannon 欧班农号维克斯级DD-178Hogan 霍根号维克斯级DD-179Howard 霍华德号维克斯级DD-180Stansbury 史坦贝利号维克斯级DD-181Hopewell 霍普维尔号维克斯级DD-182Thomas 汤马斯号维克斯级DD-183Haraden 哈拉登号维克斯级DD-184Abbot 阿博特号维克斯级DD-185Bagley 巴格莱号维克斯级DD-186Clemson 克莱蒙森号克莱蒙森级DD-187Dahlgren 戴尔根号克莱蒙森级DD-188Goldsborough 高斯伯号克莱蒙森级DD-189Semmes 西门斯号克莱蒙森级DD-190Satterlee 沙特利号克莱蒙森级DD-191Mason 梅森号克莱蒙森级DD-192Graham 葛兰姆号克莱蒙森级DD-193Abel P.Upshur 阿贝·P·厄普舍号克莱蒙森级DD-194Hunt 亨特号克莱蒙森级DD-195Welborn C.Wood 韦邦·P·伍德号克莱蒙森级DD-196George E.Badger 乔治·E·白吉尔号克莱蒙森级DD-197Branch 布兰奇号克莱蒙森级DD-198Herndon 亨顿号克莱蒙森级DD-199Dallas 达拉斯号克莱蒙森级DD-200至DD-205未有使用DD-206Chandler 钱德拉号克莱蒙森级DD-207Southard 苏哈德号克莱蒙森级DD-208Hovey 哈维号克莱蒙森级DD-209Long 朗号克莱蒙森级DD-210Broome 布鲁姆号克莱蒙森级DD-211Alden 艾登号克莱蒙森级DD-212Smith Thompson 史密斯·汤普森号克莱蒙森级DD-213Barker 百克号克莱蒙森级DD-214Tracy 崔西号克莱蒙森级DD-215Borie 波利号克莱蒙森级DD-216John D.Edwards 约翰·D·爱德华号克莱蒙森级DD-217Whipple 惠普尔号克莱蒙森级DD-218Parrott 帕罗特号克莱蒙森级DD-219Edsall 艾德索号克莱蒙森级DD-220MacLeish 麦克利什号克莱蒙森级DD-221Simpson 辛普森号克莱蒙森级DD-222Bulmer 鲍尔默号克莱蒙森级DD-223McCormick 麦科米克号克莱蒙森级DD-224Stewart 斯图尔特号克莱蒙森级DD-225Pope 波普号克莱蒙森级DD-226Peary 皮里号克莱蒙森级DD-227Pillsbury 皮斯伯里号克莱蒙森级DD-228John D. Ford 约翰·D·福特号克莱蒙森级DD-229Truxtun 特鲁斯顿号克莱蒙森级DD-230Paul Jones 保罗·琼斯号克莱蒙森级DD-231Hatfield 赫特福德号克莱蒙森级DD-232Brooks 布鲁克斯号克莱蒙森级DD-233Gilmer 吉尔默号克莱蒙森级DD-234Fox 霍士号克莱蒙森级DD-235Kane 凯恩号克莱蒙森级DD-236Humphreys 汉弗莱斯号克莱蒙森级DD-237McFarland 麦花伦号克莱蒙森级DD-238James K.Paulding 詹姆士·K·保尔丁号克莱蒙森级DD-239Overton 奥文顿号克莱蒙森级DD-240Sturtevant 斯图尔特文号克莱蒙森级DD-241Childs 徐斯号克莱蒙森级DD-242King 金恩号克莱蒙森级DD-243Sands 森斯号克莱蒙森级DD-244Williamson 威廉森号克莱蒙森级DD-245Reuben James 劳本·詹姆斯号克莱蒙森级DD-246Bainbridge 班布里奇号克莱蒙森级DD-247Goff 戈夫号克莱蒙森级DD-248Barry 巴里号克莱蒙森级DD-249Hopkins 霍普金斯号克莱蒙森级DD-250Lawrence 罗伦斯号克莱蒙森级DD-251Belknap 贝尔纳普号克莱蒙森级DD-252McCook 麦考克号克莱蒙森级DD-253McCalla 麦卡拉号克莱蒙森级DD-254Rodgers 罗杰斯号克莱蒙森级DD-255Osmond Ingram 奥斯蒙·英格拉姆号克莱蒙森级DD-256Bancroft 班克洛夫号克莱蒙森级DD-257Welles 威尔士号克莱蒙森级DD-258Aulick 欧力号克莱蒙森级DD-259Turner 屠纳号克莱蒙森级DD-260Gillis 吉利斯号克莱蒙森级DD-261Delphy 杜菲号克莱蒙森级DD-262McDermut 麦杜莫德号克莱蒙森级DD-263Laub 拉乌伯号克莱蒙森级DD-264McLanahan 麦蓝纳翰号克莱蒙森级DD-265Edwards 爱德华号克莱蒙森级DD-266Greene 格林号克莱蒙森级DD-267Ballard 巴拉德号克莱蒙森级DD-268Shubrick 舒伯里克号克莱蒙森级DD-269Bailey 贝利号克莱蒙森级DD-270Thornton 桑顿号克莱蒙森级DD-271Morris 莫里斯号克莱蒙森级DD-272Tingey 廷杰号克莱蒙森级DD-273Swasey 史旺斯号克莱蒙森级DD-274Meade 米德号克莱蒙森级DD-275Sinclair 辛克莱号克莱蒙森级DD-276McCawley 麦考利号克莱蒙森级DD-277Moody 穆迪号克莱蒙森级DD-278Henshaw 亨肖号克莱蒙森级DD-279Meyer 梅尔号克莱蒙森级DD-280Doyen 杜因号克莱蒙森级DD-281Sharkey 夏基号克莱蒙森级DD-282Toucey 杜西号克莱蒙森级DD-283Breck 布雷号克莱蒙森级DD-284Isherwood 伊舍伍号克莱蒙森级DD-285Case 格斯号克莱蒙森级DD-286Lardner 拉德诺号克莱蒙森级DD-287Putnam 普特南号克莱蒙森级DD-288Worden 沃登号克莱蒙森级DD-289Flusser 傅拉瑟号克莱蒙森级DD-290Dale 戴尔号克莱蒙森级DD-291Converse 康佛斯号克莱蒙森级DD-292Reid 里德号克莱蒙森级DD-293Billingsley 比林斯利号克莱蒙森级DD-294Charles Ausburn 查理·欧斯本号克莱蒙森级DD-295Osborne 奥斯本号克莱蒙森级DD-296Chauncey 昌西号克莱蒙森级DD-297Fuller 富勒号克莱蒙森级DD-298Percival 白思华号克莱蒙森级DD-299John Francis Burnes 约翰·法兰斯·伯恩号克莱蒙森级DD-300Farragut 法拉格特号克莱蒙森级DD-301Somers 森麻士号克莱蒙森级DD-302Stoddert 斯托德特号克莱蒙森级DD-303Reno 雷诺号克莱蒙森级DD-304Farquhar 法夸尔号克莱蒙森级DD-305Thompson 汤普森号克莱蒙森级DD-306Kennedy 肯尼迪号克莱蒙森级DD-307Paul Hamilton 保罗·汉密尔顿号克莱蒙森级DD-308William Jones 威廉·琼斯号克莱蒙森级DD-309Woodbury 伍德伯里号克莱蒙森级DD-310S. P. Lee S·P·李号克莱蒙森级DD-311Nicholas 尼古拉斯号克莱蒙森级DD-312Young 杨号克莱蒙森级DD-313Zeilin 塞林号克莱蒙森级DD-314Yarborough 亚伯洛号克莱蒙森级DD-315La Vallette 拉瓦列号克莱蒙森级DD-316Sloat 斯洛特号克莱蒙森级DD-317Wood 伍德号克莱蒙森级DD-318Shirk 史力号克莱蒙森级DD-319Kidder 基德号克莱蒙森级DD-320Selfridge 塞弗里奇号克莱蒙森级DD-321Marcus 马可斯号克莱蒙森级DD-322Mervine 梅伐因号克莱蒙森级DD-323Chase 蔡斯号克莱蒙森级DD-324Robert Smith 罗拔·史密夫号克莱蒙森级DD-325Mullany 梅兰利号克莱蒙森级DD-326Coghlan 柯格兰号克莱蒙森级DD-327Preston 普雷斯顿号克莱蒙森级DD-328Lamson 林森号克莱蒙森级DD-329Bruce 布鲁斯号克莱蒙森级DD-330Hull 赫尔号克莱蒙森级DD-331Macdonough 麦克多诺号克莱蒙森级DD-332Farenholt 法伦霍号克莱蒙森级DD-333Sumner 萨姆纳号克莱蒙森级DD-334Corry 科尼号克莱蒙森级DD-335Melvin 梅尔文号克莱蒙森级DD-336Litchfield 利奇菲号克莱蒙森级DD-337Zane 赞恩号克莱蒙森级DD-338Wasmuth 沃蒙斯号克莱蒙森级DD-339Trever 德雷佛号克莱蒙森级DD-340Perry 培里号克莱蒙森级DD-341Decatur 迪凯特号克莱蒙森级DD-342Hulbert 赫尔伯特号克莱蒙森级DD-343Noa 诺亚号克莱蒙森级DD-344William B.Preston 威廉·B·普雷斯顿号克莱蒙森级DD-345Preble 普雷贝尔号克莱蒙森级DD-346Sicard 西卡号克莱蒙森级DD-347Pruitt 普鲁特号克莱蒙森级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皇家加拿大海军,更名圣克莱尔号,曾参与搜索俾斯麦号战列舰太平洋战争期间用作训练舰一战后改装为布雷艇,并派驻远东亚洲舰队一战后改装为布雷艇一战后改装为布雷艇官方命名时错拼舰名,曾派驻远东亚洲舰队,太平洋战争后期改装为高速运输舰,遭神风特攻队击伤改为高速运输舰后参与太平洋战争多场战役改为高速运输舰后参与太平洋战争多场战役改为高速运输舰后参与太平洋战争多场战役改为高速运输舰后参与太平洋战争多场战役,遭神风特攻队击伤一战后改装为扫雷舰,珍珠港事件时在港外一战后改装为布雷艇,参与太平洋战争多场战役一战后改装为布雷艇,珍珠港事件时击沉日军袖珍潜艇,参与太平洋战争多场战役一战后改装为布雷艇,珍珠港事件后为企业号提供反潜掩护,参与太平洋战争多场战役一战后改装为扫雷舰,珍珠港事件时在港内,参与太平洋战争多场战役改为高速运输舰后,参与二战的地中海战役及太平洋战争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英国皇家海军,更名利明顿号,曾服役于皇家加拿大海军,二战时转交苏联海军,更名为炽热号一战后搁浅受创而出售拆解二战时期于美国近海遭德国潜艇击沉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英国皇家海军,更名坎贝尔镇号,于二轮马车行动中用作炸药舰,炸毁圣纳泽尔船坞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英国皇家海军,更名卡瑟顿号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英国皇家海军,更名考德威尔号,服役于皇家加拿大海军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英国皇家海军,更名切尔西号,曾服役于皇家加拿大海军,二战时转交苏联海军,更名为勇猛号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英国皇家海军,更名威斯号二战后改装为扫雷舰及高速运输舰改为高速运输舰后,参与参与太平洋战争多场战役二战后期用作飞机训练舰改为高速运输舰后,参与太平洋战争多场战役,遭神风特攻队重创后自沉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英国皇家海军,更名梳士巴利号,曾服役于皇家加拿大海军改为高速运输舰后,参与地中海战役及太平洋战争多场战役,战事末期改为训练舰一战后曾派驻远东亚洲舰队,二战后期用作飞机训练舰一战后曾派驻远东亚洲舰队,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英国皇家海军,更名林肯号,曾服役于皇家加拿大海军及皇家挪威海军,二战时转交苏联海军,更名为友谊号一战后曾派驻远东亚洲舰队,二战后期用作飞机训练舰美国参战前曾与纳粹德国潜艇交战,二战后期用作飞机训练舰一战后曾派驻远东亚洲舰队,后改为扫雷舰,曾参与阿留申群岛战役,后作训练舰一战后曾派驻远东亚洲舰队,二战时改为高速运输舰后,参与太平洋战争晚期战役,遭神风特攻队击伤二战后期用作训练舰二战后期用作训练舰二战后期用作训练舰二战后期用作训练舰二战后期用作训练舰参与二战的地中海战役,二战后期用作训练舰二战后期用作训练舰二战后期用作训练舰二战后期用作训练舰二战时改为高速运输舰后,参与太平洋战争战役,遭神风特攻队重创沉没二战时遭德国潜艇击沉二战后期用作训练舰二战时改为高速运输舰后,参与太平洋战争战役二战后改为扫雷舰后,参与地中海战役及太平洋战争战役,后遭日军飞机击沉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皇家加拿大海军,更名尼亚加拉号二战时改为高速运输舰后,参与太平洋战争战役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英国皇家海军,更名布莱顿号,二战时转交苏联海军,更名为热烈号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英国皇家海军,更名佐治镇号,曾服役于皇家加拿大海军,二战时转交苏联海军,更名为英勇号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英国皇家海军,更名罗布鲁号,二战时转交苏联海军,更名为刚强号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英国皇家海军,更名汉密尔顿号,曾服役于皇家加拿大海军一战后改装为布雷艇一战后改装为布雷艇一战后改装为布雷艇以菲律宾国父黎刹为名,一战后改装为布雷艇,并派驻远东亚洲舰队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皇家加拿大海军,更名安那波利斯号一战后改装为扫雷舰,二战时参与地中海战役及太平洋战争二战时改装为扫雷舰,参与地中海战役及太平洋战争二战时改装为扫雷舰,参与地中海战役及太平洋战争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英国皇家海军,更名巴斯号,曾服役于皇家挪威海军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英国皇家海军,更名圣奥尔本斯号,曾服役于皇家挪威海军,二战时转交苏联海军,更名为可敬号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英国皇家海军,更名哥伦比亚号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英国皇家海军,更名查尔斯顿号二战时按租借法案转交英国皇家海军,更名圣玛利号。

美国战后驱逐舰简史

美国战后驱逐舰简史

美国战后驱逐舰简史本文是根据资料整理而成,如有遗漏和不准确之处请指出。

美国战后的分类很多,有DD,DDG,驱逐领舰之分。

这里不区分了。

另外,像基德,其实就是斯普鲁恩斯的基础上发展的加强防空能力的版本。

但是还是将其作为两型。

看看差距其实还是很大的,不知道咱们的112,113除了电子设备,比亚当斯这样的能强多少。

1. 福雷斯特·谢尔曼”级是美国二战后设计的第一代驱逐舰,主要为执行反潜任务而设计,在外形布局上仍与二战末期的“基林”级相似。

该级共建造了18艘,其中后7艘(DD-945—951)原本定为“赫尔”级,但它们在服役后被统归为“福雷斯特·谢尔曼”级,但这7艘舰不同于前几艘之处是其上层建筑全部采用铝合金材料,以减轻重量和增加稳定性。

随着形势的需要,该级中的4艘舰于60年代后期被改装成导弹驱逐舰,称“德凯特”级,另有6艘舰在70年代初被改装成反潜驱逐舰。

进入80年代后,该级舰的主机存在严重的维修问题,于是海军当局在1983年一下子就淘汰了17艘。

现有3艘“福雷斯特·谢尔曼”级驱逐舰作为纪念舰保存下来,其余舰均已解体或等待解体。

标准排水量:2750吨(原“赫尔”级的7艘为2850吨);满载排水量:3950吨(原“赫尔”级的7艘为4050吨);主尺度:全长127.56米(原“赫尔”级的7艘为127.41米),全宽13.78米(原“赫尔”级的7艘为13.72米),吃水6.1—6.7米;航速:33节;舰员:319—332人;主炮:Mk.42单管127毫米炮3座;鱼雷:Mk.25固定式鱼雷发射管4具;防空兵器:Mk.34双联76毫米防空炮2座,机枪4挺;反潜兵器:Mk.15刺猬弹发射器2座。

雷达:SPS-40对空搜索雷达,SPS-10对海搜索雷达,SPG-35火控雷达,SPG-53炮瞄雷达;声纳:SQS-23舰壳式。

2 .孔茨级美国海军大型导弹驱逐舰,首制舰1957年开工建造,1958年下水,1960年服役,本级舰共10艘。

二战美国海军战列舰

二战美国海军战列舰

战列舰列表BB-8 Alabama 亚拉巴马号伊利诺伊BB-9 Wisconsin 威斯康辛号伊利诺伊级BB-10 Maine缅因号缅因级BB-11 Missouri 密苏里号缅因级BB-12 Ohio 俄亥俄号缅因级BB-13 Virginia 弗吉尼亚号弗吉尼亚级BB-14 Nebraska内布拉斯加号弗吉尼亚级BB-15 Georgia 佐治亚号弗吉尼亚级BB-16 NewJersey 新泽西号弗吉尼亚级BB-17 RhodeIsland 罗德岛号弗吉尼亚级BB-18 Connecticut 康涅狄格号康涅狄格BB-19 Louisiana路易斯安那康涅狄格BB-20 Vermont 佛蒙特号康涅狄格级BB-21 Kansas 堪萨斯号康涅狄格级BB-22 Minnesota 明尼苏达号康涅狄格级BB-23 Mississippi 密西西比号密西西比级BB-24 Idaho 爱达荷号密西西比BB-25New新罕布康涅狄Hampshire 什尔号格级BB-26 SouthCarolina 南卡罗来纳号南卡罗来纳级BB-27 Michigan 密歇根号南卡罗来纳级BB-28 Delaware 特拉华号特拉华级BB-29 NorthDakota 北达科他号特拉华级BB-30 Florida 佛罗里达号佛罗里达BB-31 Utah犹他号佛罗里达级BB-32 Wyoming 怀俄明号怀俄明级BB-33 Arkansas 阿肯色号怀俄明级BB-34 NewYork纽约号纽约级BB-35 Texas 得克萨斯号纽约级BB-36 Nevada 内华达号内华达级BB-37 Oklahoma 俄克拉何马号内华达级BB-38 Pennsylvania 宾夕法尼亚号宾夕法尼亚级BB-39 Arizona 亚利桑那号宾夕法尼亚级BB-40 NewMexico 新墨西哥号新墨西哥BB-41 Mississippi 密西西比号新墨西哥级BB-42 Idaho 爱达荷号新墨西哥级BB-43 Tennessee 田纳西号田纳西级BB-44 California加利福尼亚号田纳西级BB-45 Colorado 科罗拉多号科罗拉多级BB-46 Maryland 马里兰号科罗拉多级BB-47 Washington 华盛顿号科罗拉多级建造中途取消并拆除BB-48 WestVirginia西弗吉尼亚号科罗拉多级BB-49 SouthDakota 南达科他号南达科他级建造中途取消并拆除BB-50 Indiana 印第安纳号南达科他级建造中途取消并拆除BB-51 Montana 蒙大拿号南达科他级建造中途取消并拆除BB-52 NorthCarolina 北卡罗来纳号南达科他级建造中途取消并拆除BB-53 Iowa 艾奥瓦号南达科他级建造中途取消并拆除BB-54Massachusetts马萨诸塞号南达科他级建造中途取消并拆除BB-55 NorthCarolina 北卡罗来纳号北卡罗来纳级BB-56 Washington 华盛顿号北卡罗来纳级BB-57 SouthDakota 南达科他号南达科他级BB-58 Indiana 印第安纳号南达科他级BB-59Massachusetts马萨诸塞号南达科他级BB-60 Alabama 亚拉巴马号南达科他级BB-61 Iowa 艾奥瓦号艾奥瓦级BB-62 NewJersey 新泽西号艾奥瓦级密苏里艾奥瓦BB-63 Missouri号级BB-64 Wisconsin 威斯康辛号艾奥瓦级BB-65 Illinois 伊利诺伊号艾奥瓦级建造中途取消并拆除BB-66 Kentucky 肯塔基号艾奥瓦级建造中途取消并拆除BB-67 Montana 蒙大拿号蒙大拿级建造计划取消BB-68 Ohio 俄亥俄号蒙大拿级建造计划取消BB-69 Maine缅因号蒙大拿级建造计划取消BB-70NewHampshire新罕布什尔号蒙大拿级建造计划取消BB-71 Louisiana路易斯安那蒙大拿级建造计划取消BB-72至BB-78未有使用。

美国二战驱逐舰

美国二战驱逐舰

美国二战驱逐舰桑普森级驱逐舰(Sampson)简介“桑普森”级驱逐舰又被称为“一千吨级”型(" Thousand Tonners " Type),基本上是先前的“塔克”级的翻版,但增加了鱼雷武装。

“桑普森”级的6艘皆在1916-17年完工,但仅有“艾伦”号保存到了二战,其余舰只皆在30年代解体。

数据标准排水量:1073吨;主尺度:全长96.09米,全宽8.96米,吃水3.05米;航速:30节;舰员:101人;主炮:单管4吋炮4座;鱼雷:三联21吋鱼雷管2具;防空兵器:3吋防空炮1座。

小档案“桑普森”级驱逐舰是第一种搭载防空武器的美国驱逐舰。

二战中的桑普森级舷号舰名译名完工备注DD-66 Allen 艾伦1917 1946年解体“艾伦”号在二战中主要用于训练用途。

考德威尔级驱逐舰(Caldwell)简介“考德威尔”级是著名的“平甲板”型驱逐舰的原型,装有相当强的鱼雷武备。

共造6艘,其中3艘1940年通过《驱逐舰换基地协议》移交英国皇家海军,并成为英国50艘“城”级驱逐舰的一部分。

数据满载排水量:1200吨;主尺度:全长96.16米,全宽9.53米,吃水3.50米;航速:30节;舰员:146人;主炮:单管4吋炮4座;鱼雷:三联21吋鱼雷管4具;防空兵器:单管1磅乒乓炮2座,0.3吋机枪2挺。

二战中的考德威尔级(按字母音序排列)舷号舰名译名完工备注DD-72 Conner 康纳1918 1940移交英国,改名为“利兹”号,1947年解体DD-70 Conway 康威1918 1940移交英国,改名为“刘易斯”号,1946年解体DD-74 Manley 曼利1917 1938 1940 1945改为杂用军辅船AG-28改为快速运输舰APD-1改回驱逐舰,1946年解体DD-73 Stockton 斯托克顿1917 1940移交英国,改名为“勒德洛”号,1947年解体到二战时“考德威尔”级已减少两具鱼雷发射管。

二战美军舰炮

二战美军舰炮

二战美军舰炮十二吋五十倍徑 (30.5 cm)12"/50 Mark 8此種無畏艦時代口徑的艦砲是運用在美國海軍的大型巡洋艦阿拉斯加級上.跟日本的超級甲等巡洋艦一樣,阿拉斯加級是美國海軍史上僅有的奇怪船艦之一.為了填補新型戰艦和條約型重巡間的戰力,列強間開始有了設計介於兩者之間戰力軍艦的構想.近似於以前的巡洋戰艦,但是在武裝裝甲配合度上和運用思想尚未盡相同.本砲基本上是以採用於美國舊戰艦懷俄明級上的12"(30.5)Mark7為基礎來發展改良.跟老型砲比起來,本砲擁有一個較輕而且較為簡易的構造.而且,本砲可以發射新型的超重穿甲彈,這使得這種砲的舷側裝甲貫透值在18290~27430公尺時跟口徑更大的14"/50(35.6)相當,而甲板貫透值更是勝於後者.雖然看起來是一門十分優秀,極具意義的迷你戰艦砲,但是因為二次大戰戰局的推演,和大型巡洋艦的出廠時間,這種砲從來沒有機會當過場.彈砲諸元使用船艦阿拉斯加級設計年代 1939服役年代 1944砲重 55262kg砲長 15.545m膛長 15.240m容積 194.4 liters射速每分2.4-3發彈種與重量穿甲彈-517.093kg高爆彈-426.38kg推進藥所需 123.672kg NC砲口初速穿甲彈:762m/s增大膛室後:808m/s工作壓力 2,835 kg/cm2壽命 344發每砲攜帶彈數 166發射程諸元射角(度) AP Mark 18shell517.093kg穿甲彈之射程(m)10 1572015 2030020 2432325 2784330 3072435 3291840 3456445 35271穿甲力距離側邊裝甲甲板裝甲接觸速度落角0m 24.48"(622mm) / 762m/s 0.04572m 21.34"(542mm) 0.51"(13mm) 675m/s 2.6 9144m 18.23"(463mm) 1.26"(32mm) 594m/s 6.0 13716m 15.56"(395mm) 2.14"(54mm) 532m/s 11.0 18288m 12.73"(323mm) 3.02"(77mm) 472m/s 17.5 22860m 10.52"(267mm) 4.02"(102mm) 437m/s 25.3 27432m 9.08"(231mm) 5.11"(130mm) 427m/s 32.8 14630m 8.9"(226mm) 7.18"(182mm) 437m/s 44.5砲塔諸元裝數配置阿拉斯加級:三連裝三基重量 922-934噸俯仰 -3~+45度俯仰速率每秒12度旋轉 +150/-150度轉速每秒5度裝填角度 +7度大型巡洋艦夏威夷號上的十四吋聯裝主砲塔.jpg2006-3-26 18:05:23十四吋四十五倍徑 (35.6 cm)14"/45 Marks 1, 2, 3 and 5此種砲是美國海軍初次使用的十四吋砲,事實證明他是一種可靠的武器.14"/45的Mark1歷經了多達十四次的改良與現代化,其中在Mod6時導入了向下開啟的膛塞,在Mod12的時候增大了膛室空間以增加火藥量來發射需要更高初速的砲彈.最早的Mark1 Mod1在砲身上有連結結構的問題,所以在改良的時候都陸續加上箍環加強.Mark2很類似於Mark1,而Mark3引進了較長的滑道,但是他只有三個箍環,到了Mark5的時候則增加為五個.這些砲都能互換,而在美國戰艦上也常看到這些混用型式的砲.這種最初期的十四吋砲後來持續改良,衍生出Mark8及以後的砲種.彈砲諸元使用船艦德克薩斯級.奧克拉荷馬級.賓夕法尼亞級設計年代 1910服役年代 1914砲重 64633kg砲長 16.318m來福線部分長 13.530m容積 251.2 dm3射速每分1.25-1.75發彈種與重量穿甲彈-635kg推進藥所需 165.6kg NTC擴大膛室後:190.5kg NTC砲口初速穿甲彈:792m/s(原始)增大膛室後:823m/s工作壓力 2,835 kg/cm2射程諸元射角(度) 635kg穿甲彈之射程(m)15 21030m穿甲力距離側邊裝甲5490m 17.2"(437mm)8230m 14.4"(366mm)10920m 11.9"(302mm)14630m 8.9"(226mm)18290m 6.7"(170mm)砲塔諸元裝數配置德克薩斯級:聯裝五基奧克拉荷馬級:聯裝兩基,三聯裝兩基賓夕法尼亞級:三聯裝四基重量聯裝(德克薩斯級):506噸聯裝(奧克拉荷馬級):532噸三聯裝奧克拉荷馬級)748噸三聯裝賓夕法尼亞級)714-724噸俯仰原始:-5~+15度俯仰速率每秒四度旋轉 +150/-150度轉速每秒一點七度戰艦紐約號上的十四吋聯裝主砲塔.jpg2006-3-26 18:06:13十四吋四十五倍徑 (35.6 cm)14"/45 Marks 8, 9, 10 and 12在一九三零年代的現代化工事中,老舊的14"/45(35.6cm)砲在結構上升級改良,並加大了膛室以容納更多火藥來給砲彈提供更大的初速.Marks1,3,5就變成了Marks8,9,10.另外,Mark12更進一步的鍍上了鉻層來提高砲管使用壽命.這些各種形式的十四吋砲都可以互換,而且大多數的美國戰艦上都有混用的情形.戰艦奧克拉荷馬級和賓夕法尼亞級的主砲又更進一步的改良,使得仰角可達30 度.這兩級的戰艦上的十四吋主砲可以使用新型較重的穿甲彈,因為他們的給推進藥裝的容量較大.但是較老的德克薩斯級的兩艘,德克薩斯號(BB35)和紐約號(BB34)並沒有以上的近代化,不能承受新式穿甲彈所需求的藥量,所以他們只能用舊式的穿甲彈.兩座從亞利桑那號戰艦上搶救起來的砲塔原本預定要裝設在夏威夷基地的陸地上當作岸防砲,但是一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實現.彈砲諸元使用船艦德克薩斯級.奧克拉荷馬級.賓夕法尼亞級設計年代 1928服役年代 1933砲重 62000kg砲長 16.318m膛長 16.002m來福線部分長 13.530m容積 294.0dm3射速每分1.25-1.75發彈種與重量穿甲彈-635kg穿甲彈-680.4kg高爆彈-578kg推進藥所需 190.5kg NC砲口初速穿甲彈:792m/s(原始)高爆彈:834m/s工作壓力 2,835 kg/cm2壽命 Marks8,9,10:175-200次Mark12:250次射程諸元射角(度) 680kg穿甲彈之射程(m) 578kg高爆彈15(現代化前最大仰角) 21030m 21490m30(現代化後最大仰角) 31360m 31730m穿甲力距離側邊裝甲甲板裝甲10520m 18"(457mm) /12350m / 2"(51cm)13530m 16"(406mm) /17190m 14"(356mm) /21400 12"(305mm) /22400 / 4"(102mm)25880 10"(254mm) /28800 / 6"(152mm)31360 8"(203mm) /33190 / 8"(203mm)砲塔諸元裝數配置德克薩斯級:聯裝五基奧克拉荷馬級:聯裝兩基,三聯裝兩基賓夕法尼亞級:三聯裝四基重量聯裝(德克薩斯級):532噸聯裝(奧克拉荷馬級):618噸三聯裝奧克拉荷馬級)748噸三聯裝賓夕法尼亞級)714-724噸俯仰原始:-5~+15度(紐約號,德克薩斯號)現代化後:-5~+30度(賓夕法尼亞級,奧克拉荷馬級)俯仰速率每秒四度旋轉 +150/-150度轉速每秒二度戰艦賓夕法尼亞號上的十四吋三聯裝主砲塔.jpg2006-3-26 18:06:54十四吋五十倍徑 (35.6 cm)14"/50 Marks 4and 1214"/50(35.6cm)Mark4十四吋五十倍徑砲被裝用於戰艦新墨西哥級和加利福尼亞級上.在1920年代時,美國海軍被遠距離的砲彈散射問題所困擾,在遠距離的砲戰中,數枚同時發射的砲彈在飛越長距離後,往往落在相差很遠的地點,這是因為誤差和飛行距離成正比的原因.其改良辦法就是:增加砲彈飛行時的阻力,和縮緊膛室以免造成砲彈裝填時的鬆動.更重要的是改良砲基使得砲彈在搖晃的狀態下也能正確的就定位置.這些砲在1930年代的時候大多已經現代化,變成Mark11,但是留駐夏威夷的戰艦田納西號仍然裝備著舊式的Mark4.彈砲諸元使用船艦新墨西哥級.加利福尼亞級. 設計年代 1916服役年代 1918砲重 81473kg砲長 18.136m膛長 17.780m來福線部分長 15.427m射速每分1.75發彈種與重量穿甲彈-635kg高爆彈-578kg推進藥所需 213.2kg NC砲口初速穿甲彈:853m/s(原始)高爆彈:610m/s工作壓力 2,835 kg/cm2壽命 Mark12:250次射程諸元射角(度) 680kg穿甲彈之射程(m)15 21950m穿甲力(325kg穿甲彈)距離側邊裝甲甲板裝甲5490m 17.2"(437mm) /8230m 14.4"(366mm) /12980m 11.9"(302mm) /14630m 8.9""(226mm) /18290m 6.7"(170mm) /砲塔諸元裝數配置新墨西哥級和加利福尼亞級:三聯裝四基俯仰 -5~+15度(新墨西哥級)-5~+30度(加利福尼亞級)戰艦愛達和號上的十四吋五十倍徑三聯裝主砲塔.jpg2006-3-26 18:08:16十四吋五十倍徑 (35.6 cm)14"/50 Marks 7 ,11 and MarkB14"/50(35.6cm)Mark7和Mark11是Mark4的改良版,他們擁有一個比較緊縮的膛室和許多機構上面的改良.Mark11則鍍上了一層鉻來延長砲管的壽命.在一九三零年代的現代化改裝中,14"/50(35.6cm) Mark11被用在改裝新墨西哥級和加利福尼亞級的戰艦上,其中加利福尼亞級裡的田納西號則未參與這次的改裝,直到1942年才換上這種新式砲.美國海軍在Mark4上所擔憂的散彈問題似乎已經在Mark11上獲得解決,在雷伊太大海戰中的蘇利哥海峽戰鬥中,戰艦田納西號和加利福尼亞號所傳回來的數據顯示在遠距離砲戰中Mark11的誤差距離並不亞於新式戰艦的主砲.另外,14"/50(35.6cm)MarkB是一門夢幻砲種,他本來預計裝在新型戰艦北卡羅來納級上,打算以四聯裝砲塔的形式裝用三基.數據顯示這種砲是美國海軍有史以來最具威力的十四吋砲,比起14"/50(35.6)Mark4和Mark11,這種砲更顯得結構簡易和重量輕量化.但事實上美國海軍在新戰艦上裝載這種砲只是為了掩蔽軍縮條約的限制,等待條約限制解除,未完工的新戰艦紛紛改用16"/45砲,所以這種砲從來就沒有機會服役.註:以下數據除標明外都是指14"/50Mark11彈砲諸元使用船艦 Mark11:新墨西哥級.加利福尼亞級.MarkB:北卡羅來納級設計年代 Mark11:1930Mark B:1938服役年代 Mark11:1935Mark B:/砲重 81473kg砲長 18.136m膛長 17.780m來福線部分長 15.427m容積 278.3 dm3射速 Mark11:每分1.75發Mark B:每分鐘兩發彈種與重量穿甲彈-680kg高爆彈-578kg推進藥所需 190.5kg NC砲口初速穿甲彈:823m/s(原始)高爆彈:861m/s工作壓力 2,835 kg/cm2壽命 Mark7:175-200次Mark12:200-250次射程諸元射角(度) 680kg穿甲彈之射程(m) 578.3kg高爆彈之射程(m) 2.8 5490 /5.0 9140 /8.75 14630 /10.0 / 1737412.0 18290 /15.0 / 2286017.6 23770 /20.0 / 2697522.4 27430 /25.0 / 3063230.0 33650 3346735.0 36393 3611940.0 38496 3794845.0 39502 38940穿甲力(680kg穿甲彈)距離側邊裝甲甲板裝甲接觸速度落角0m 28.03"(712mm) / 823m/s 04572m 23.66"(601mm) 0.48"(12mm) 709m/s 2.369144m 20.12"(511mm) 1.27"(32mm) 622m/s 5.6113716m 16.76"(426mm) 2.13"(54mm) 545m/s 10.2318288m 13.75"(349mm) 3.02"(77mm) 484m/s 16.3322860m 11.27"(286mm) 4.05"(103mm) 443m/s 24.0827432m 9.29"(297mm) 5.31"(135mm) 424m/s 33.032004m 7.82"(199mm) 6.97"(177mm) 427m/s 42.5砲塔諸元裝數配置 Mark11:新墨西哥級和加利福尼亞級:三聯裝四基Mark B:北卡羅來納級:四聯裝三基重量 897-958噸俯仰 -5~+30度俯仰速度每秒九度旋轉速度每秒兩度戰艦加利福尼亞號上的十四吋五十倍徑三聯裝主砲塔.jpg2006-3-26 18:09:07十**十五倍徑 (40.6 cm)16"/45 Mark 1相對應於日本長門級的十六吋主砲級戰艦,美國海軍在1916年度計劃中擺了美國首次出現的十六吋主砲艦馬里蘭級,該級戰艦計劃建造四艘,每艘裝用四個聯裝十六吋砲塔.16"/45(40.6cm)Mark1就是美國最初實用的十六吋艦砲.但是由於軍縮條約的關係,四艘中只有三艘得以建造完成.此種砲提供了比12"/50(30.5cm)砲近兩倍的能量,也比14"/45(35.6cm)砲多了近百分之五十.彈砲諸元使用船艦馬里蘭級設計年代 1913服役年代 1923砲重 106959kg砲長 18.694m膛長 18.288m來福線部分長 15.668m容積 385.3 dm3射速每分1.5發彈種與重量穿甲彈-957.1kg穿甲彈-1016kg高爆彈-862kg推進藥所需 267.6kg砲口初速穿甲彈957.1kg-792m/s 穿甲彈1016kg-768mps高爆彈:803m/s工作壓力 2,835 kg/cm2壽命 350次射程諸元射角(度) 951kg穿甲彈之射程(m) 15 2094020 2505525 2852930(砲塔最大仰角) 31090穿甲力(957.1kg穿甲彈)距離側邊裝甲甲板裝甲5490m 25.8"(655mm) /8230m 22.2"(564mm) /10920m 18.9"(480mm) /14630m 14.8"(376mm) /18290m 11.5"(292mm) /砲塔諸元裝數配置馬里蘭級-聯裝砲塔四基重量 880-920噸俯仰 -4~+30度俯仰速度每秒八度旋轉速度每秒兩度戰艦科羅拉多號上的十六吋四十五倍徑聯裝主砲塔.jpg2006-3-26 18:09:47十**十五倍徑 (40.6 cm)16"/45 Marks 5 and 8這種砲是用在美國首次十六吋砲戰艦馬里蘭級上,在一九三零年代的近代化改裝裡用來取代原先裝用的16"/45(40.6cm)Mark 1艦砲.這些砲雖然不能發射較重的2700磅(1224.7kg)Mark 8超重穿甲砲彈(因為此彈太重且太長),但是仍可以發射2240磅(1016kg)Mark 5穿甲彈.而這種穿甲彈的威力仍遠比早期16"/45(40.6cm)Mark 1艦砲使用的957.1kgMark 3穿甲彈來的大.相對於16"/45(40.6cm)Mark 1,本砲的改良在於結構和材質的強化,使得本砲能承受更高的裝藥量.而後來發展的Mark 8則是鍍上了鉻來增加砲管壽命.以下數據是16"/45(40.6cm)Mark 5 Mod 5的資料彈砲諸元使用船艦馬里蘭級設計年代 1920服役年代 1923砲重 106959kg砲長 18.694m膛長 18.288m來福線部分長 15.668m容積 385.3 dm3射速每分1.5發彈種與重量穿甲彈Mark 3 -2100磅(957.1kg)穿甲彈Mark 5 -2240磅(1016kg)高爆彈-1900磅(862kg)砲口初速穿甲彈Mark 3 -792m/s穿甲彈Mark 5 -768m/s高爆彈-803m/s工作壓力 2,835 kg/cm2壽命 Mark 5 -320次Mark 8 -395次射程諸元射角(度) 1016kg穿甲彈之射程(m) 接觸速度(m/s) 落角(度) 2.9 5490 671 3.15.1 9140 612 5.99.1 14630 536 11.512.3 18290 497 16.318 23770 459 25.122.7 27430 449 31.731.7 32920 456 42.4仰角(度) 862kg高爆彈時射程(m)30(砲塔最大仰角) 31910m穿甲力(1016kg穿甲彈)距離側邊裝甲甲板裝甲15360m 18"(457mm) /18560m 16"(406mm) 2"(51mm)20120m / 4"(102mm)22400m 14"(356mm) /25790m / 6"(152mm)26970m 12"(305mm) /31550m / 8"(203mm)32460m 10"(254mm) /35200m / 10"(254mm)砲塔諸元裝數配置馬里蘭級-聯裝砲塔四基重量 880-920噸俯仰 -4~+30度俯仰速度每秒八度旋轉速度每秒兩度戰艦科羅拉多號上的十六吋四十五倍徑聯裝主砲塔,他現在正在砲轟沖繩島.jpg2006-3-26 18:10:33十**十五倍徑 (40.6 cm)16"/45 Mark 6相對於舊式的十六吋砲艦馬里蘭級搭載的16"/45(40.6cm)Mark 5,本砲是為了美國海軍的新戰艦群所設計.在軍縮條約失效後,美國紛紛將建造中的新型戰艦換上這種口徑的主砲.包括了北卡羅來納級的北卡羅來納號,華盛頓號,和其改良型的南達科他級的南達科他號,印第安那號.麻薩諸塞號,阿拉巴馬號都是裝用這種主砲.本砲可謂構成美國海軍新35000噸級戰艦群的主要兵器.各艦都裝載了三聯裝砲塔三基,以前二後一的方式配置.本砲與之前馬里蘭級所使用的舊型砲的最大改良點就在於能使用2700磅(1224.7kg)Mark8重型穿甲彈-因為他在結構上有更進一步的強化,這種重型穿甲彈給予這門砲極大的威力,使他成為有史以來16"/45艦砲中威力最大的一種.由於初速較低,擊角較大,使得這門砲具有較16" /50(40.6cm)Mark 7更高的甲板穿透力,是一門美國風格十足的艦砲.數種類型中從Mod 1開始就具有鉻層鍍金以增加砲管壽命.Mod 2則是有特別的套件裝置以改裝到馬里蘭級上.本砲約生產了120門,其中大多是屬於Mod 1.彈砲諸元使用船艦北卡羅來納級,南達科他級設計年代 1936服役年代 1941砲重 97231kg砲長 18.694m膛長 18.288m來福線部分長 15.668m容積 380.1 dm3射速每分2發彈種與重量穿甲彈Mark 8 -2700磅(1225kg)高爆彈Mark 13 -1900磅(862kg)彈長穿甲彈-182.9cm高爆彈-162.6cm推進藥量 247.04kg NC砲口初速穿甲彈Mark 8 -701m/s高爆彈Mark 13 -803m/s工作壓力 2835 kg/cm2壽命 395次射程諸元射角(度) 1224.7kg Mark8穿甲彈之射程(m) 861kg Mark13高爆彈的射程(m) 10 14539 1618515 19202 2139720 23317 2556825 26975 2898630 29444 3191335 31547 3421940 33010 3584445 33741 36741穿甲力(2700磅 1224.7kg Mark 8穿甲彈)距離側邊裝甲甲板裝甲接觸速度落角(度)0m 29.74"(755mm) / 701m/s 04572m 26.6"(676mm) 0.76"(19mm) 637m/s 39144m 23.51"(597mm) 1.87"(28mm) 579m/s 6.813716m 20.47"(520mm) 3.04"(77mm) 529m/s 11.718288m 17.62"(448m) 4.29"(109mm) 489m/s 17.922860m 15.05"(382mm) 5.76"(146mm) 463m/s 25.427432m 12.77"(324mm) 7.62"(194mm) 454m/s 34.132004m 10.49"(266mm) 10.57"(268mm) 488m/s 45.2砲塔諸元裝數配置北卡羅來那級,南達科他級-三連裝砲塔三基重量 1403-1437噸俯仰 -2~+45度俯仰速度每秒十二度旋轉 -150度~+150度旋轉速度每秒四度戰艦北卡羅來納號上的十六吋四十五倍徑三聯裝主砲塔.jpg2006-3-26 18:11:22十六吋五十倍徑 (40.6 cm)16"/50 Mark 7裝載於愛荷華級戰艦和預定裝載於超級戰艦蒙大拿級上的這款16"/50(40.6cm) Mark 7艦砲無疑是美國海軍有史以來最具威力的艦砲,也可以說是世界上從古到今數來最理想的一門艦砲.本砲原來預計使用2240磅(1016kg)Mark5穿甲彈,但是後來改良到能使用2700磅(1224.7kg)Mark8超重穿甲彈.這種高性能砲彈使得這門十六吋五十倍徑砲在遠距離穿甲能力上直逼裝用於日本超級戰艦大和級上的十八吋(46cm)四十五倍徑主砲,而且毫無遜色.Mark8穿甲彈在這種砲的配合下,能貫穿達九公尺厚的混凝土.而當本砲裝用Mark 13高爆彈時,能在地上開出一個15公尺寬6公尺深的彈坑.彈砲諸元使用船艦愛荷華級,蒙大拿級設計年代 1939服役年代 1943砲重 121519.2kg砲長 20.726m膛長 20.320m來福線部分長 17.344m容積 442.5 dm3射速每分2發彈種與重量穿甲彈Mark 8 -2700磅(1225kg)高爆彈Mark 13 -1900磅(862kg)彈長穿甲彈-182.9cm高爆彈-162.6cm推進藥量 301.5kg NC砲口初速穿甲彈-762m/s高爆彈-820m/s工作壓力 2910kg/cm2壽命 290-350次射程諸元射角(度) 1224.7kg Mark8穿甲彈之射程(m) 861kg Mark13高爆彈的射程(m) 10 16139 1664215 21854 22.3720 26518 2633525 30450 2990130 33558 3291835 36119 3534240 37884 3716345 38720 38059穿甲力(2700磅 1224.7kg Mark 8穿甲彈)距離側邊裝甲甲板裝甲接觸速度落角(度)0m 32.62"(829mm) / 762m/s 04572m 29.39"(747mm) 0.67"(17mm) 695m/s 2.5 9144m 26.16"(664mm) 1.71"(43mm) 632m/s 5.7 13716m 23.04"(585mm) 2.79"(71mm) 577m/s 9.8 18288m 20.04"(509m) 3.90"(99mm) 530m/s 14.9 22860m 17.36"(441mm) 5.17"(131mm) 497m/s 21.1 27432m 14.97"(380mm) 6.65"(169mm) 478m/s 28.25 32004m 12.97"(329mm) 8.48"(215mm) 474m/s 36 36576m 11.02"(280mm) 11.26"(286mm) 490m/s 45.47 38720m 9.51"(241mm) 14.05"(357mm) 514m/s 53.25砲塔諸元裝數配置愛荷華級-三連裝砲塔三基蒙大拿級-三連裝砲塔四基重量 1701-1708噸俯仰 -5~+45度俯仰速度每秒十二度旋轉 -150度~+150度旋轉速度每秒四度戰艦愛荷華號上的十六吋五十倍徑三聯裝主砲塔正在怒吼.jpg2006-3-26 18:29:29中口径舰炮四吋五十倍徑 (10.2cm)4"/50 Marks 7,9 and 10本砲廣泛的運用在美國海軍幾乎所有在1914年到1922年間建造的"平甲板"型驅逐艦上,s級潛艦上也搭載這種砲.這種砲由於輕便,容易操作,十分適合在小型船艦上運用.彈砲諸元使用船艦平甲板型驅逐艦s級潛艦設計年代 1910服役年代 1914砲重 2.725噸砲長 5.2496m膛長 5.080m容積 10.73dm3射速每分8-9發彈重含殼彈重-62.4磅28.3kg 推進藥所需 14kg砲口初速 884m/s工作壓力 2,680kg/cm2壽命 500發每砲攜帶彈數 300發射程諸元射角(度) 33磅穿甲彈之射程(m) 20 14560使用33磅穿甲彈時穿甲力距離側邊裝甲甲板裝甲3380m 3.0"(76mm) /57600m 2.0"(51mm) /16730m / 1.0"(25mm)砲塔諸元裝數配置單裝:Mark12連裝:Mark14重量 Mark12:4.53~5.63噸Mark14:9.41噸俯仰 -15~+20度俯仰速率人工操作旋轉 +150/-150度轉速人工操作裝填角度人工操作驅逐艦平甲板型瓦德號(DD-139)上裝備單裝四吋砲.jpg2006-3-26 18:30:25五吋五十一倍徑 (12.7cm)5"/51 Marks 7,8,9,14 and 15本砲是美國海軍典型的舊式五吋砲,廣泛的運用在1910年到1920年中建造的戰艦,驅逐艦和潛艦上.在戰艦上,這種砲被拿來當作驅逐水雷艇的小型火砲. 有些早期的航艦也搭載這種砲.另外,這種砲也大量的被拿來當作岸防砲使用,最有名的恐怕舊式在太平洋戰爭開頭在威克島擊沉來襲日本驅逐艦疾風號和如月號的砲台了.美國海軍十分寵愛這門砲,並給予極高的評價,雖然他和當代同時期的其他各國海軍的五吋砲比起來並沒有特別出色.到了1930年代,這些砲的地位都被新型的5"/38(12.7cm)Mark12高平雙用砲所取代.彈砲諸元使用船艦戰艦紐約級,內華達級賓夕法尼亞級,新墨西哥級田納西級,科羅拉多級航艦蘭格雷號,長島號桑加孟號平甲板驅逐艦DD231-DD235潛艦梭魚級(SS-163)和T級(SS198)設計年代 1912服役年代 1914砲重 5.05噸砲長 6.636m膛長 6.477m容積 19.7dm3射速每分8-9發彈重 50磅22.7kg推進藥所需 11.1kg砲口初速 960m/s工作壓力 2,680kg/cm2壽命 900發每砲攜帶彈數戰艦:230發射程諸元射角(度) 50磅穿甲彈之射程(m) 15 1285020 1449045 18420使用50磅穿甲彈時穿甲力距離側邊裝甲甲板裝甲2930m 4.0"(102mm) /4750m 3.0"(76mm) /7320m 2.0"(51mm) /17920m / 1.0"(25mm)砲塔諸元裝數配置單裝:P13,P15潛艦用:Mark18重量 P型:10.0~11.9噸Mark18:10.7噸俯仰 P13:-10~+20度P15:-15~+20度Mark18:-8.5~+25度俯仰速率人工操作旋轉 +150/-150度轉速人工操作裝填角度人工操作戰艦加利福尼亞號上的五吋單裝砲正在進行夜間射擊訓練.jpg2006-3-26 18:31:19六吋五十三倍徑 (15.2cm)6"/53 Marks 12~15 and 18本砲是美國海軍在二次大戰時算較舊型的中型中口徑艦砲.輕巡洋艦奧馬哈級,以單裝和連裝型式並載此砲,裝置方式十分特別,艦首和艦尾分別有一座連裝砲塔, 而在前後艦橋上又各有四座單裝砲.美國海軍中罕見的大型"巡洋潛艦"舡魚級(SS-166)和角鯨級(SS-167)也以此砲作為搭載砲,在艦橋前後各有一門.另外,條約前的計劃戰艦南達科他級(BB-49,請勿與二戰新銳戰艦南達科他級BB-57混淆)和巡洋戰艦列克新敦級也以此砲作為副砲使用.彈砲諸元使用船艦輕巡奧馬哈級戰艦南達科他級(未成戰艦)巡戰列克新敦級(未成巡戰)潛艦舡魚級,角鯨級設計年代 1920服役年代 1923砲重 10.27噸砲長 8.255m膛長 8.077m容積 34.4dm3射速每分6-7發彈種與重量穿甲彈-105磅47.6kg 通常彈-105磅47.6kg推進藥所需 20kg NC砲口初速穿甲彈:914m/s工作壓力 2,760kg/cm2壽命 Mark12:400發Mark18:700發每砲攜帶彈數奧馬哈級:200發潛艦:360發(通常彈)射程諸元射角(度) 47.7kg穿甲彈之射程(m) 20 1929025 2130030 23130使用105磅47.6kg穿甲彈時穿甲力(巡洋艦用)距離側邊裝甲甲板裝甲5760m 4.0"(102mm) /8230m 3.0"(76mm) /12620m 2.0"(51mm) /15730m / 1.0"(25mm)19020m / 1.5"(38mm)21580m / 2.0"(51mm)砲塔諸元裝數配置奧馬哈級:連裝二基,單裝6-8基南達科他級,列克新敦級:單裝潛艦:單裝兩基(無盾)重量連裝:51.8噸單裝:19.1噸單裝潛用(無盾):17.71噸俯仰連裝:-10~+30度單裝:-10~+20度單裝潛用:-10~+25度俯仰速率連裝:每秒7.6度單裝,單裝潛用:人力調整旋轉連裝:+150/-150度單裝;+75/-75度單裝潛用:360度輕巡洋艦奧馬哈級洛利號CL-7上的6吋主砲,請注意艦上有單裝型式也有連裝型式.配置方式奇特.jpg2006-3-26 18:32:19**十七倍徑 (15.2cm)6"/47 Mark 16本砲是美國海軍為了接續使用於輕巡奧馬哈級上的6"/53(15.2cm)砲而開發的砲種.本砲與舊式使用推進藥包的艦砲不同,這種砲是將推進藥用殼附接在砲彈後面,發射後再將彈殼退出,就像是手槍或步槍的子彈一樣.這樣的好處是再發射裝填時能比較利便.舊式的砲需要先放置好藥包,再放上砲彈一並推入砲膛,而這種新式的砲在裝填時只需要將一整個砲彈裝入砲膛,因為藥包和砲彈已經整合在一起,能夠提高發射裝填的效率.基於舊型15公分級艦砲的發展基礎,美國海軍在本砲上作了不少革新,使得本砲能成為一門優秀的近代化中口徑艦砲.另外,在美國海軍輕巡洋艦上使用本砲的砲塔,採取三連裝的方式,砲塔裡的每一門砲都無法獨自動作,必須三門同時俯仰.彈砲諸元使用船艦輕巡布魯克林級聖路易級克利夫蘭級設計年代 1932服役年代 1937砲重 6.5噸砲長 7.62m膛長 7.169m容積 24.1dm3射速每分8-10發彈種與重量穿甲彈(超重)-130磅59kg穿甲彈-105磅47.6kg通常彈-105磅47.6kg推進藥所需 14.5kg NC砲口初速穿甲彈(超重):762m/s穿甲彈,普通彈:853m/s工作壓力 2,910kg/cm2壽命 750-1050發每砲攜帶彈數 200發射程諸元射角(度) 使用130 lbs(59 kg)穿甲彈射程接觸速度(m/s) 落角3.3 5,490 m 548 4.156.5 9,140 m 435 9.714.5 14,630 m 344 24.322.3 18,290 m 336 36.644.5 23,770 m 369 58.147.5 23,881 m / /使用105磅47.6kg穿甲彈時穿甲力射距舷側裝甲甲板裝甲7,500m 6.0"(152mm)---9,330m 5.0"(127mm)---11,520m 4.0"(102mm)---13,530m --- 1.0"(25mm)14,810m 10"(254mm)---17,010m --- 1.5"(38mm)20,120m --- 2.0"(51mm)24,320m --- 3.0"(76mm)砲塔諸元裝數配置布魯克林級:三連裝五基聖路易級:三連裝五基克利夫蘭級:三連裝四基重量布魯克林級,聖路易級:154-167噸克利夫蘭級:165-173噸俯仰原始:-5~+40度增加後:-5~+60度俯仰速率布魯克林級,聖路易級:每秒10度克利夫蘭級:每秒11度旋轉 +150/-150度旋轉速率每秒十度裝填角度 ~20度輕巡洋艦克利夫蘭級曼徹斯特號CL-83上的6吋三連裝主砲.jpg2006-3-26 18:33:27八吋五十五倍徑 (20.3 cm)8"/55 Marks 9~14此種砲是廣泛為美國條約型重巡洋艦採用的典型砲種.彭薩克拉級,北安普敦級,阿斯托利亞級,和印第安那波里斯級都是採用這種八吋砲.這種較舊式的八吋砲無法發射所謂的"超重穿甲彈".另外,由圖片上可以清楚看出,這種砲的連裝或三連裝型式砲塔無法讓各砲管單獨動作,也就是說他們是連在一起動作的.除了條約重巡以外,由巡洋戰艦改造過來的航空母艦列克新敦號和薩拉托加號也配備了這種砲,不過是連裝的.當這些搭載在航艦上的砲被更換下來後,他們被安置在夏威夷歐胡島當作海岸砲台使用.Mark9是此砲群中最早的設計,約在1920年代出現.Mark10沒有被製造出來過.Mark11在構造上有些許改變,Mark13是Mark9加鍍鉻曾以增加砲管壽命.Mark14也是有鍍有鉻層,他的膛室比起Mark9更小一點.在二次大戰中,大部分的這些其他形式都被更換為Mark14.彈砲諸元使用船艦空母列克新敦級重巡彭薩克拉級,北安普敦級阿斯托利亞級印第安那波利斯級設計年代 1922服役年代 1930砲重 30噸砲長 11.405m膛長 11.179m容積 79.6 dm3射速每分3-4發彈種與重量穿甲彈-118kg高爆彈-118kg推進藥所需 40.8kg NC砲口初速穿甲彈:853m/s工作壓力 2,680kg/cm2壽命 715發每砲攜帶彈數 150發射程諸元射角(度) 118kg穿甲彈之射程(m) 接觸速度(m/s) 落角(度) 2.5 5490 660 3.04.8 9140 549 6.49.7 14630 421 15.414.2 18290 374 24.424.1 23770 359 40.433.8 27430 374 51.441 29131 / /使用118kg穿甲彈時穿甲力距離側邊裝甲甲板裝甲8230m 10.0"(254mm) /11340m 8"(203mm) /12340m / 1.0"(25mm)14630m 6.0"(152mm) /16090m / 1.5"(38mm)17830m 5.0"(127mm) /19390m / 2.0"(51mm)21580m 4.0"(102mm) /24140m / 3.0"(76mm)27070m 3.0"(76mm) /27610m / 4.0"(102mm)砲塔諸元裝數配置列克新敦級:連裝四基彭薩克拉級:連裝兩基,三連裝兩基北安普敦級:三連裝三基阿斯托利亞級:三連裝三基印第安那波里斯級:三連裝三基重量 294噸俯仰 -10~+41度俯仰速率每秒6度旋轉 +150/-150度轉速每秒3.5度裝填角度 +5度重巡洋艦印第安那波里斯號上的八吋三聯裝主砲塔.jpg2006-3-26 18:34:33八吋五十五倍徑 (20.3 cm)8"/55 Marks 12 and 15本砲是前代Mark14的改良型,從重巡洋艦阿斯托利亞級中的區分級塔斯卡魯沙級(CA-37)開始裝備於美國重巡洋艦上.裝備於塔斯卡魯沙級上的砲塔型式跟舊型重巡砲塔一樣,三連裝砲管一起動作,無法獨自俯仰.但是到了重巡維契托級和巴爾第摩級以後的重巡洋艦,搭載的此型砲砲塔都可以讓每門砲獨自作俯仰的動作,如照片所示.巴爾第摩級以後使用此砲的重巡因為擁有較強的機構而足以發射較強的335磅152kg"超重穿甲彈".比舊式重巡使用的260磅118kg穿甲彈威力更上一層樓,在對甲板上的貫穿利達兩倍之譜.彈砲諸元使用船艦重巡塔斯卡魯沙號(CA-37)維契托級,巴爾第摩級阿斯托利亞級印第安那波利斯級明尼安那波里斯號(CA-36)(1944改裝)設計年代 1933服役年代 1939砲重 17.11-17.17噸砲長 11.405m膛長 11.179m容積 79.6 dm3射速每分3-4發彈種與重量穿甲彈-335磅152kg穿甲彈-260磅118kg高爆彈-118kg推進藥所需 39kg NC砲口初速 335磅穿甲彈:762m/s高爆彈:823m/s工作壓力 2,870kg/cm2壽命 715發每砲攜帶彈數 150發射程諸元射角(度) 118kg穿甲彈之射程(m) 接觸速度(m/s) 落角(度) 3.1 5490 608 3.75.8 9140 519 7.511.3 14630 418 16.916.5 18290 380 25.727.5 23770 372 41.640.7 27430 394 54.541 27480 395 54.7使用335磅152kg穿甲彈時穿甲力距離側邊裝甲甲板裝甲9880m 10.0"(254mm) /14080m 8"(203mm) /16820m / 2.0"(51mm)19020m 6.0"(152mm) /21760m / 3.0"(76mm)22310m 5.0"(127mm) /25240m / 4"(102mm)26150m 4.0"(102mm) /砲塔諸元裝數配置所有級別:三連裝三基重量塔斯卡魯沙號:250噸。

美国海军驱逐舰列表

美国海军驱逐舰列表

美国海军驱‎逐舰列表 (1945年‎后)本列表收录‎了美国海军在冷战后设计的各‎种驱逐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驱逐‎舰设计以反潜为主要考虑‎,由此衍生了‎米契尔级驱‎逐领舰(Destr‎o yer Leade‎r,舷号由DD-927至D‎D-930改为‎D L-2至DL-5)及福里斯特·舍曼级驱逐‎舰(按照弗莱彻级驱‎逐舰蓝本改良,舷号DD-931至D‎D-951)。

随着舰载导‎弹的技术一‎日千里,美国的驱逐‎舰很快亦安‎装了导弹发‎射系统,并在舷号加‎上G字识别‎。

美国第一艘‎导弹驱逐舰‎是由基灵级驱逐‎舰盖雅提号改装,舷号由DD‎-712改为‎D D G-1;而接着海军‎设计的查理·F·亚当斯级驱‎逐舰,则占去舷号‎D D G-2至DDG‎-24。

但与此同时‎,海军的驱逐‎领舰一直采‎取另一套舷‎号系统。

如法拉格特级‎导弹驱逐领‎舰在中途安装‎导弹系统,占去舷号D‎L G-6至DLG‎-15、李海级导弹‎驱逐领舰占去DLG‎-16至DL‎G-24、核动力李海‎级班布里奇号‎占去DLG‎N-25、贝尔纳普级‎导弹驱逐领‎舰占去DLG‎-26至DL‎G-34、核动力贝尔‎纳普级特鲁斯顿号‎占去DLG‎N-35、旧金山级核‎动力导弹驱‎逐领舰占去DLG‎N-36至DL‎G N-37、弗吉尼亚级‎核动力导弹‎驱逐领舰的首三舰,又占去DL‎G N-38至DL‎G N-40。

至于197‎2年设计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虽然同样安‎装了导弹系‎统,却采用驱逐‎舰原本的舷‎号,占去DD-963至D‎D-997。

由于以上的‎分类系统繁‎杂混乱,再加上驱逐‎舰的角色又‎日渐与巡洋舰互相重叠,故海军在1‎975年决‎定重整编制‎系统,并废除驱逐‎领舰的分类‎。

在新的分类‎下,导弹驱逐舰‎(D DG)包括原本的‎盖雅提号(DDG-1)、亚当斯级(DDG-2至DDG‎-24),再加上仍然‎在役的米契‎尔级、舍曼级及法‎拉格特级(占去DDG‎-31至DD‎G-46)。

二战中美军最重要的自行榴弹炮——美国M7“牧师”自行榴弹炮

二战中美军最重要的自行榴弹炮——美国M7“牧师”自行榴弹炮

二战中美军最重要的自行榴弹炮——美国M7“牧师”自行榴弹炮作者:季伏枥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7年第7期季伏枥“牧师”也风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参战是比较晚的。

德军的铁蹄踏遍波兰、横扫西欧、进攻苏联,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都在“坐山观虎斗”。

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美国才正式对日宣战,紧接着,美国又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

这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打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的光景。

二战的头两年,美国奉行的是“先欧后亚”、“力避决战”的原则,尽管英美联合声明中明确“德国是主要敌人,大西洋和欧洲是主要战场”,但是,美国多多少少有点“隔岸观火”的想法。

直到法西斯德国的胃口越来越大,直接侵犯了英美的利益,美国才明确表态,成立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

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是一个重要的事件。

从此,美国的军火工业和战争机器开足马力生产各种武器,从而使美国成为二战中盟军最大的军火供应者,而获得美国武器最多的国家是英国和苏联。

本来,美国有强大的海军,但是,“偏安于一隅”的思想,使得二战前期美国陆军和空军的发展严重滞后。

有了《租借法案》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刺激,美国的陆军和空军一下子膨胀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陆军的坦克装甲车辆和自行火炮一类,才有了火箭般的发展速度。

本文所要介绍的M7“牧师”自行榴弹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制出来的。

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陆军就有了“野战炮兵部队自行化”的想法。

但是,由于需求不旺,各方面都不积极。

直到二战爆发后,美国军方预感到潜在的威胁,才重新关注起自行野战炮的研制工作。

1940年6月,美国陆军兵器局下达了“研制自行野战炮的指令”。

一开始,试验过多种底盘,包括:轻型坦克、轮式装甲车和半履带式装甲车的底盘。

但是,当M3中型坦克研制成功之后,为了使自行野战炮具有与中型坦克同样的机动力,决定采用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为底盘,使自行火炮的研制工作走向正规。

钢铁的咆哮——舰炮篇

钢铁的咆哮——舰炮篇

主炮篇在一个不曾有过条约的时代的1940年......15W吨,7烟囱巨舰灰暗的身影并肩航行在太平洋上......大西洋首劈波斩浪,21英寸巨炮指向远方......在水天交接处,林立着高耸雄伟的三角桅......21英寸巨炮高歌着,将CV淹没在众神的唾沫中!——31节伯克1.发展时期二十世纪初期,大炮成为海军舰艇主要武器,装甲舰艇亦成为了舰队主要骨干。

海军战术家对舰队发展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与西班牙的战争,证明了炮弹具有贯穿钢板的可能性。

但是,两国海军很少能够击中移动中的目标。

史考特(Perry Scott)与西姆斯(William S. Sims)等优秀海军军官,曾领导小组对火炮射控进行改良工作,期能有效提高火炮的准确性。

(原注:海军助理部长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曾视察一次炮火试射,主力舰在2,800码距离对一艘征用的轻型船舶射击了200发炮弹,结果仅有2发命中目标。

)下表系一位战术家在1910年时,采用距离做为函数所评估的武器效能:极远距离10,000-8,000公尺重型大炮射程远距离8,000-5,000公尺重型及中型大炮射程;中型大炮主要用以对付人员与无装甲的舰艇中距离5,000-3,000公尺中型大炮相当有效短距离3,000-2,000公尺依据相对船位,鱼雷是危险的近区域2,000公尺之内可能相撞(但未提及冲撞作战)赞同在所有舰艇配备大型火炮的人(无畏舰[Dreadnought]构想),并未完成他们所持构想,小型及中型口径火炮却已具备了相当的准确度与较高的发射率。

费斯克(Bradley Fiske)指出了下列三项一般性法则:(1)6寸炮的射速是12吋炮的八倍。

(2)12寸炮发射的炮弹的能量是六寸炮炮弹的八倍。

(3) 12寸炮重量系6寸炮重量的八倍。

在铁甲舰和前无畏舰时期,中小口径舰炮由于具有较高的射速,在中距离内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而用于远距离攻击的大口径舰炮由于缺乏有效的火控系统,精度不足,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二战:惨烈的塞班岛战役【一】

二战:惨烈的塞班岛战役【一】

二战:惨烈的塞班岛战役【一】美军从6月11日起实施航空和舰炮火力准备,摧毁岛上的大部地面工事。

15日,美国第2陆战师、第4陆战师在塞班岛西岸查兰干诺地区登陆,傍晚占领登陆场。

当日和16日夜,日军多次实施小规模反击,均被击退。

17日夜,日军再次发起反击,一度突入美军阵地,但由于缺乏后续梯队,次日晨被击退。

美军巩固登陆场后,第27步兵师登陆增援,并赶修机场和部署炮兵。

6月19-20日,美、日海军在马里亚纳以西海域激战,日本海军惨败,守岛日军完全陷于孤立。

26日,美军攻占该岛中部制高点塔波乔山,随后向北发展进攻。

经20天激战,日军伤亡惨重,只剩3000人。

7月6日,南云忠一与第43师团师团长斋藤义次自杀。

次日凌晨,日军残部向美军反扑,遭到全歼。

9日,美军占领全岛。

在塞班岛战役中,日军伤亡4.1万余人,被俘近2000人;美军伤亡1.6万余人。

美军夺取塞班岛,为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其他岛屿创造了条件,也为B-29远程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提供了基地。

美军登陆部队为第2、第4陆战师和第27步兵师共6.7万人,由北部突击舰队(特纳海军中将指挥)的470余艘舰艇和近2000架飞机负责海上输送和掩护支援。

守岛日军为第31集团军(司令为小畑英良中将)所辖第43师、第47混成旅等,以及海军中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司令为南云忠一海军中将)所属第55海军警备队、横须贺第1特别陆战队等共4.3万余人,有舰艇55艘和飞机630架。

日军企图依托滩头阵地,以火力和反冲击歼灭登陆后立足未稳之敌。

美国鱼雷轰炸机攻击一艘日本油轮,鱼雷爆炸。

在特鲁克泻湖。

特鲁克,Paliau,加罗林群岛拍摄日期:1944年2月受到美国飞机攻击,日本的埃尼威托克环礁飞机跑道上炸弹爆炸飞机支离破碎。

地点:埃尼威托克环礁,马绍尔群岛拍摄日期:1944年2月美军进军塞班岛。

马里亚纳群岛日期:1944年6月在进攻塞班岛战役,日本炸弹在一个美国的航空母舰边缘危险的爆炸。

日期:1944年6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带着防毒面具准备两栖登陆,进攻塞班岛。

二战各国海军战列舰

二战各国海军战列舰

能修复,战后作为战争赔偿交付美国,1946 年 7 月 29 日在比基尼环礁原子弹
爆炸试验 a 试验中倾覆沉没;
陆奥号:1943 年 6 月 8 日在广岛湾由于事故发生大爆炸沉没; 大和级: 大和号:1945 年 4 月 7 日冲绳天号作战途中在九州坊之岬附近海域被美国舰载 机击沉; 武藏号:1944 年 10 月 24 日莱特阿号作战途中在锡布延海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德国海军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 老式战列舰 赫尔戈兰级: 黑森号 heisse:作为无线电靶舰使用。战后赔偿给苏联 德意志级: 汉诺威号 hannover:靶舰。战后拆毁
马萨诸塞号,作为纪念舰保存在马萨诸塞州 fall river 亚拉巴马号,作为纪念舰保存在亚拉巴马州莫比尔 衣阿华级: 衣阿华号,停泊在旧金山。作为封存舰只保留 新泽西号,停泊在新泽西州,作为博物馆舰开放 密苏里号,停泊在珍珠港亚利桑那号残骸旁边,作为博物馆舰开放 威斯康星号,停泊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港,向公众开放 日本海军战列舰 金刚级:金刚号、榛名号、雾岛号、比睿号 扶桑级:扶桑号、山城号 伊势级:伊势号、日向号 长门级:长门号、陆奥号 大和级:大和号、武藏号 大和级是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大和级两舰均是在挨了三
"主义是牺牲火力来换取的,多一门炮不一定打得到敌军,多一寸装甲可 以抵挡多发敌舰的炮弹。 速度快:德舰拥有世界一流的引擎,因为数量居于劣势,有较高的速度才能采用 "打带跑"战术,否则英军玩起"一换一"战术,德舰就被 耗光了。 火控优良:精度奇佳的光学瞄准仪与雷达,配合其火炮优良的冶金技术,炮击的 威力与准度相当可观。 外观相似:德国受凡尔赛条约限制军备,故虽在造舰技术上虽有先进的理论,却 缺乏实务经验,故其船舰设计略嫌保守,每型船舰都像是同一版本的不同比例, 外观都差不多。 英国海军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 旧式战列舰 铁公爵级:铁公爵号(作为海军舰艇母船使用

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炮

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炮

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炮火炮是利用火药燃气压力等能源抛射弹丸,口径不少于20毫米(0.78英寸,美国为16.7毫米)的身管射击武器。

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

现在就跟着小编去看看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炮吧,资料仅供参考。

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炮:卡尔臼炮.900MM口径. 晕了.记得有900口径的么! 二战最大口径的迫击炮(914mm) “小戴维”是二战时期制造的最大口径火炮--二战期间,盟军为正面攻破德军齐格菲防线而秘密设计和制造的。

炮筒重65304公斤,口径为914毫米,炮座重72560公斤,发射的弹头重1640kg,其中包括700kg的炸药以及970kg的抛射药。

射程达10,000米,战时仅建成1门,没有来得及投入实战。

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官里陈列着一门制造十分精致的大炮。

这门被誉为“巨炮王”的大炮是世界上最重的滑膛炮。

“巨炮王”口径为915毫米,炮身长为5.18米,炮身重达40吨,整炮全重80吨;铜制弹膛长1.74米,直径440毫米,发射的空心球形生铁弹重达2吨。

由于火炮太重,人们不得不用粗大的圆木来移动这门火炮。

后来,人们还为这门炮王制作了装饰性炮架。

这门巨炮是为了保卫克里姆林宫主城门和莫斯科渡口而铸造的。

然而有趣的是,这门巨炮至今一炮未发,堪称是徒有虚名的“巨炮王”。

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炮:二战美军“小戴维”914mm迫击炮德国巨炮世界第一宽 : 7米高 : 11.6米重 : 1,350吨炮口径 : 800毫米炮长: 32.48米炮重: 400吨射击角度: +53 度炮弹重 : 7.1吨(穿甲弹) 4.8吨(高爆弹) 1.8 - 2.0吨工业品(推进燃料) 炮弹射速: 720米/秒(穿甲弹) 820米/秒 (高爆弹) 射程 : 28 - 47 公里呵呵,好像是巴比伦炮。

以前伊拉克的。

口径有两米那么大,有300多米长的炮身。

是一位加拿大的大炮天才设计出来的。

他的名字我。

史上最大口径的火炮:利托尔.戈维特迫击炮又称“小戴维”该迫击炮的炮筒重65304公斤,口径为914毫米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炮:日本二战时的大和号战列舰1945年4月6日,以“大和”号为旗舰的第2舰队10艘军舰(还有1艘巡洋舰及8艘驱逐舰)在伊藤整一海军中将的指挥下,从濑户内海西部的德山锚地起航。

【装备】Mark12型127mm舰炮:二战美军舰高空保护伞

【装备】Mark12型127mm舰炮:二战美军舰高空保护伞

【装备】Mark12型127mm舰炮:二战美军舰高空保护伞看过《男人们的大和》,一定会对里面声势浩大的空袭机群所震撼,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共计有6艘战列舰死于美国飞机之手,而美国海军仅有两艘——“亚利桑那”号和“俄克拉荷马”号,而且他们都死于1941年12月7日的日军偷袭珍珠港。

悬殊的对比之后,固然有两国航空兵发展的差距,但舰载高射炮的发展差距也不容忽视。

二战末期,日本的各种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在美国海军F6F“地狱猫”战斗机、的Mark 12型127mm/38倍径炮、40mm“博福斯”高炮和20mm“厄利空”高炮远近高低组合的防空火力网中几乎不能有效地发起进攻。

回顾整个二战,美国海军的Mark12型127mm/38倍径炮,装备了二战中美军几乎所有的驱逐舰以上的战舰和很多辅助舰以及一些较小的战舰,不少老式战列舰和航母也换装了这一舰炮。

毫无疑问,这是二战中最好的高平两用炮,最初它是为三十年代新建的驱逐舰设计的,Mark 12型127mm/38倍径舰炮在1934年到1945年装备了几乎所有的美国海军主要水面舰艇,并一直沿用到六十年代初的新舰。

这种在各国海军中不常见的标准化大大方便了太平洋战争中美军的后勤保障。

这型炮是手动装弹,机械压弹,使它具有了高射速和全方位装弹能力,这在防空作战中是很宝贵的。

1943年列装的无线电近爆引信更使它大显神威。

在不能对飞机进行精确打击的时代,要想击落一架飞机,通常只有两种方式:尽可能高地提高射速,提高弹药的投送密度,总能击中飞机,但小口径高炮的弹丸威力小,不直接命中就几乎没有伤害,或者提高口径,虽然不能直接命中,但爆炸的炮弹会散布大量的弹片,达到毁伤飞机的目的。

在二战使用,通常使用延时引信去对抗呼啸而来的飞机,面对高速运动的飞机,延时引信的效果可想而知,无线电近炸引信这一杰作瞬间让大口径的高炮的作战效率不知道提高了多少。

Mark12型127mm/38倍径舰炮配上美军二战舰艇大量装备的Mark 37火控系统,更使它有力的承担了防空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册∙广场∙游戏∙登录∙∙注册关注此空间帝国海军司令部帝国兴废,在此一战,各员一层,奋勉努力2010-06-03 17:48二战中的美国海军舰炮[二战舰炮系列]战列舰主炮 vj I EQNH^?*t~ / |d#在二战中,随着航空母舰的崛起,战列舰在海上作战的龙头地位被推翻了。

但是战列舰在水面舰艇作战中还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主炮就是他的灵魂;同时他是支援两栖登陆作战的利器。

' ){nX >b二战中美军共有10级26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在役,他们装备了406mm,356mm,和305mm三种口径的主炮。

@ EEOk " l!m< !}r~Mark 7型406mm/50,装备于依阿华级战列舰。

BU$C4** 这可能是所有在海军服役的最好的战列舰主炮。

最初设计为发射较轻的1016公斤的Mark 5型穿甲弹,但在依阿华号开始建造前,他的装弹系统被重新设计以发射1225公斤的Mark 5型“特重”穿甲弹。

这种穿甲弹的穿甲能力接近于日本大和级战列舰装备的460mm主炮,但是它的重量不到460mm炮弹的3/4。

b^ %AL v"Mark 7型406mm炮所发射的穿甲弹能穿透9m的水泥,而它的高爆弹能制造一个15m宽6m深的弹坑。

':xU}{ dlv Mark 7型406mm炮由膛管,身管,外管,和3层套管组成,采用了2道套管环,膛管身管环,炮尾环,和闩锁膛组成。

部分组件采用了液压自紧技术制成,炮管镀铬以延长炮管寿命。

使用了下启式Welin式断隔螺式炮闩。

7I[(/PibSM 炮管组件示意图建造中的衣阿华号(BB-61)前炮塔i FM/Dl+Mark 7型406mm炮管组件,左起膛管,身管,套管,外管。

|B#Q ~ ? 216英寸炮弹,左起弹体,弹帽,成品。

koZ BNNCLBD J 8 i)~型号:16英寸/50(406mm)Mark 7 Ynh2CV7wfs 设计时间:1939年 WLe{|iv1服役时间:1943年 q0>C<gL炮重:108.5吨 7CF:{- +i全长:20.726米 n HRPU管长:20.320米 n hn7L {p6膛线长度:17.344米 6I 7 )|Bvt膛线:96条,3.88mm深 -J M]4<,,射速:2发/分钟 \m8z *^HCp弹种:穿甲弹AP Mark 8 (1,225 kg) H kO d, 6高爆弹HC Mark 13 (862 kg) ',`r=_L sg射程:38720米(AP Mark 8) ^ ro 76lY38059米(HC Mark 13) l%T7 ZCaAR穿甲能力(侧装甲): $ ]z $20000码(18228米):509mm x0vS5e~B*30000码(27432米):380mm y_ ?2 ^| G初速:762m/s(AP Mark 8) TNnyw >*820m/s(HC Mark 13) SHrJ ? '6炮管寿命:290-350发 1frD (ZI>备弹:1号炮塔387发 +/ KT7b02号炮塔456发 /"H(T 5S3号炮塔367发 (! Jw*]Ca总计1210发,备弹数据各处出入较大,以上是密苏里号1955年退役时的数据。

X~\RX++ #"炮塔:三联装三炮炮塔 CBhIoNM重量:1701-1708吨 6W7cI,BuM俯仰角度:-2°/+45°(1号和3号炮塔) U m S/V2 0°/+45°(2号炮塔) 18 Gg n俯仰速度:12°/秒 tzK UPTPB旋转角度:-150°/+150° 6=vHsgu vR旋转速度:4°/秒 Dh & r l J后座:1.19米 # g uYG i装填角度:+5° L C; [~k^+I f"V =Mark 6型406mm/45,装备于北卡罗莱纳级和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p/ e1%}&UMark 6型是科罗拉多级装备的Mark 1型406mm/45的改进型,他的设计重量更轻,结构更简单。

最主要的区别是Mark 6型的炮塔是为支持1225公斤的AP Mark 8的穿甲弹而特别设计的。

同Mark 7型相比,由于它的低初速,它的甲板装甲的穿透能力稍强一点。

aj'* =u 6在1942年的卡萨布兰卡海战中,麻萨诸塞号(BB-58)发射的2发穿甲弹击穿了法国战列舰让•巴尔号的甲板装甲,另一发穿甲弹暂时压制了他唯一能作战的一个主炮塔。

在同一个月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海战中,华盛顿号(BB-56)击沉了日本海军雾岛号战列巡洋舰,直接命中至少9发穿甲弹。

&rWYLU r[此型406mm炮由膛管,身管,外管,和3层套管组成,采用了2道套管环,膛管身管环,炮尾环,和闩锁膛组成。

部分组件采用了液压自紧技术制成,炮管镀铬以延长炮管寿命。

使用了下启式Welin式断隔螺式炮闩。

&_ WI O\ _ 阿拉巴马号(BB-60)的前主炮_[9]0@26m16英寸炮塔的弹药升降机&k"_c@ 9/! J n)q{E型号:16英寸/45(406mm)Mark 6 w n {W 0,>设计时间:1936年 tS `n{ e服役时间:1941年 e_s ' [g炮重:97.2吨 ) O R Cgo0全长:18.694米 XW}Qy//2/管长:18.288米 Fx :eUc p膛线长度:15.688米 C7aP3 # D膛线:96条 P/vJs*29bo射速:2发/分钟 ZX* p H弹种:穿甲弹AP Mark 8 (1,225 kg) ]pik2t 4< 高爆弹HC Mark 13 (862 kg) U= w 8LB^@射程:33741米(AP Mark 8) h\A F u D36741米(HC Mark 13) vgs dJ Z {穿甲能力(侧装甲): M!PQ3^ f _20000码(18228米):448mm /Pw/ wN'%30000码(27432米):324mm E^0,:p) U初速:701m/s(AP Mark 8) T3bw% ,_j-803m/s(HC Mark 13) Q)Q ;~o Tg炮管寿命:395发 m Ox ^J备弹:每门130发 Pq 4<g J炮塔:三联装三炮炮塔 NHw B ET重量:1403-1437吨 _ zH q p俯仰角度:-2°/+45°(1号和3号炮塔) C)DU4 skhn 0°/+45°(2号炮塔) q, F7e#i俯仰速度:12°/秒 y8k S\];旋转角度:-150°/+150° Y"gR sl Kb旋转速度:4°/秒 n@X@3 A X后座:1.219米 r!VD=G9@装填角度:+5° |*M)`!P?Y@北卡罗来纳号(BB-55)8m2 iMf t2主炮瞄准仪上方是CXAM-1火控雷达 U1N G*2:^?Nu `Mark 5型和Mark 8型406mm/45,装备于科罗拉多级战列舰。

: V LT uMark 5型是科罗拉多级最初装备的Mark 1型406mm/45的改进型,他的炮膛被重新设计以允许使用更大的药包。

稍后的Mark 8型与之相同,只是对膛线有所改进和对炮管进行了镀铬处理以延长寿命。

~HP;TZ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不能发射1225公斤的Mark 8穿甲弹,它的弹药升降机无法承受Mark 8穿甲弹的重量和长度。

在三十年代后期,他们配发了1016公斤的重型Mark 5型穿甲弹,比他们原装备的Mark 3穿甲弹有更好的穿甲能力。

1942年科罗拉多级战列舰配发了高爆弹。

I rzK&,ZQ硫磺岛战役中的科罗拉多号(BB-45)ZUDd'7LP\T1944年大修后的西弗吉尼亚号(BB-48)F >Tk1X `k: #=| Yy型号:16英寸/45(406mm)Mark 5 和 Mark 8 QF hw ^bY 设计时间:1935年 I ;X ZnB服役时间:1938年 'w { #Tt v炮重:104.8吨 js#i #{~|全长:18.694米 (Doo1BEBr.管长:18.288米 YT< k !A膛线长度:15.688米 T=h7/ G|膛线:96条 qg h1 }射速:1.5发/分钟 ZK26K < k弹种:穿甲弹AP Mark 5 (1016 kg) [.hrUw^$ 高爆弹HC Mark 13 (862 kg) bCZ7j$ WN射程:36760米(AP Mark 5) J =7 1o M(36730米(HC Mark 13) 8 e _4穿甲能力(侧装甲): *O 'Bj^t>20000码(18228米):412mm m 863S }30000码(27432米):297mm t4w -zG7IC初速:768m/s(AP Mark 5) 9V;,o%T*803m/s(HC Mark 13) G B?\'L As炮管寿命:320发(Mark 5),395发(Mark 8) =yqC ipt+: 备弹:每门100发 5nbA|[L7 g炮塔:二联装二炮炮塔 7 zDf 3`重量:880-920吨 w \~5?"9I*俯仰角度:-4°/+30° r y@y,俯仰速度:8°/秒 w r3>!5g -旋转角度:-150°/+150° YoN NzT旋转速度:2°/秒 5 *? lBko后座:1.22米 ` s7XnGPu装填角度:+1° ]T{{>%/2科罗拉多号(BB-45)单炮射击K_@@/ b]D<a=2 "]r,Mark 7型和Mark 11型356mm/50,装备于新墨西哥级和田纳西级战列舰。

;G dQf$aMark 7型356mm/50炮是在Mark 4型356mm/50炮的基础上改造的,Mark 11型是在Mark 7型的基础上对炮管进行了镀铬处理。

Mark 炮型456mm/50在二战开始时已全面取代原装的Mark 7型。

Pkm E ~tC加利福尼亚号(BB-44)后主炮z_M KY OHh新墨西哥号(BB-40)补给炮弹*{ *vHY.y!NmZ! K z型号:14英寸/50(356mm)Mark 7 和 Mark 11 -P )a5OO>v 设计时间:1930年(Mark 7),1935年(Mark 11) >F rlghy服役时间:1935年(Mark 7),1940年(Mark 11) 6 U |{0>( 炮重:80.5吨 `Xx(M)|p`#全长:18.136米 fF/tCW% W管长:17.780米 DT:67 * <膛线长度:15.427米 [tcdw Ul&膛线:92条 NDDqyCs%射速:1.75发/分钟 ox Q}! 3R弹种:穿甲弹AP Mark 16 (680.4 kg) @]&4";g.ZS 高爆弹HC Mark 22 (578.3 kg) f/<YW&s[CI射程:39502米(AP Mark 16) & Z2 [ ,v38940米(HC Mark 22) 7U)SQe0a%穿甲能力(侧装甲): _j? e*A20000码(18228米):349mm cT~ 0HV j30000码(27432米):297mm hFUo' I#t初速:823m/s(AP) 8 _ FgR861m/s(HC) x:J}*[K炮管寿命:320发(Mark 5),395发(Mark 8) N:8d gK\i 备弹:每门100发 _>qG$? k炮塔:三联装三炮炮塔 E; / ` `重量:897-958吨 D<hH l o7W俯仰角度:-5°/+30° m Fw5WwKx4俯仰速度:9°/秒 B8+; }# Q"旋转角度:-150°/+150° gF[O \BJO旋转速度:2°/秒 {I; x}A-后座:1.219米 ' `;z$$/z装填角度:+1°新墨西哥级,0°田纳西级 Ut 8 5&U 新墨西哥号(BB-40)前主炮K{(5vq zjf ef Le&Mark 8,9,和10型和Mark 12型356mm/45,装备于纽约级,内华达级和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