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精品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

一、厘米、分米、米第一课时认识厘米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2、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厘米的含义。
3、在测量、交流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体会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能估计较短的物体,培养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重点: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2、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厘米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做单位测量物品的长度,能估测熟悉物品的长度。
教学设计:反思:个别学生在测量物体长度是没有对齐0刻度线,需要加强测量物体的练习。
第二课时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2、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
教学设计:反思:通过学生亲自动手量黑板的长度,让学生感觉到厘米这个单位小了,需要一个更大的适合的单位。
在教授1米=100厘米时,有的学生在观察米尺时不是很理解,需要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三课时分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厘米、米、分米之间关系的过程。
2、认识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3、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获得与同伴解决问题的经验。
了解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认识分米,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准备:米尺、直尺、8厘米、1米、60厘米的彩带各一根,长纸条。
教学过程:反思: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分米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分米的应用上学生把握不是特别准确,需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加强单位换算的联系。
(完整版)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推荐文档
![(完整版)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f0ba32f700abb68a982fbd8.png)
第一单元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分析: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包括:学习计算有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教学重难点: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课时安排:5 课时信息窗1:第1 课时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二、重点难点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1、谈话导入课题:2、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并回答:A.你看到了什么?从这些信息中你体会到了什么?B.学生观察并交流汇报。
(提出问题)2、探索新知:(一)千的认识1、解决问题“一千是多少?”。
A、你认为一千是多少?学生说一说。
B、交流:a、根据回答让学生用小棒数一数,感知 10 个一百是 1 千。
b、再让学生用计数器数拨出 1 千来(关注学生拨珠过程,适当引导),近一步感知 10 个一百是一千,并理解百、千的十进制关系。
2、让学生再用计数器拨一拨,一个数一个拨。
3、让学生感知一千的多少,1000 页纸,1000 粒玉米粒。
4、感知“千”这个计数单位和“千”在数位顺序中的位置。
(二)百的认识1、解决问题“一百二十五是多少”。
A、学生合作尝试用计数器拨珠认识一百二十五从99 开始,边拨边数,数到125。
(关注99-100、101、110 几个段的拨珠)B、怎样写一百二十五?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写一写,说一说写数的方法。
C、学生说一说 125 的组成。
并说出为什么。
2、尝试:三百和八百零八怎样写?并说一说组成。
(关注空位)(三)千以内数的读法1、376 是多少?怎么读?学生说一说怎么读,读数的方法。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

3.用数据表达和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借助实例初步认识近似数。
3、用数据表达和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借助实例初步认识近似数。
教学重点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索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估数,理解近似数
教学设想
1200○950 895○806
第2课时
自主练习:
1、第1题:结合现实情境比较数的大小的题目。题目中有位数相同和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两种情况。教师可多为学生提供现实性的素材,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现实生活中较大数的感性认识。
2.在○里填上“<”或“>”
987○ 1002 658 ○568 879 ○883
2.学生写数比读数好,读数时经常漏写数位,把汉字写为数字,应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习惯。
2、学生写数比读数好,读数时经常漏写数位,把汉字写为数字,应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习惯。
二
班
1.个别学生808不会写,写数时应强调把数读完再写,先写好数位,再写数。
2、读数、写数有的学生分辩不出,以后须多练习。
2.读数、写数有的学生分辩不出,以后须多练习。
(2)、一十一十的数,从五百八十数到七百一十
(3)、一百一百的数,从二百数到一千
2.我说你写
3.432.304.840每个数中的“4”各表示多少呢?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1000的大小,并知道了生活中的很多大数的写法和读法,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收集生活中的大数,并将它写出来好吗?
(1)怎样写一百二十五呢?
(2)怎样写三百和八百零八呢?
4.学习数的组成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新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2、在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师:在数学王国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图形娃娃,他们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玩得可开心啦!(课件播放许多图形在一起跳舞的场景)在这些图形中,数角最可爱了,小朋友想认识它吗?生:想!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去认识图形王国里的新朋友角,好吗?揭示课题:认识角。
[评析:新课伊始,通过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开门见山地引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建构1、联系生活实例感知角。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8页的情境图。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图中哪些地方有角?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
生1:三角尺上有角。
师:你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吗?学生指角时,教给学生指角方法(先指角的两边,再在角的两边之间画弧线)。
师:还有什么地方有角?你能上来指一指吗?生2:正方形上有角。
(边说边到投影上指)生3:剪刀张开的地方有角。
(边说边指)生4:钟面上有角。
(边说边指)2、抽象出角的图形。
师:如果把这些角画出来,是什么样的图形呢?请小朋友看屏幕。
动画演示,分别画出剪刀、长方形纸片、钟面上的角。
师:(指画出的角)像这样的图形都是角。
角就藏在我们的身边,请小朋友试着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
组织交流,并让学生指出课桌、数学书等物体面的角。
[评析: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在找角、指角的活动中感知角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
]3、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学期计划和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总第1课时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2012年2 月27 日第 1 节总第6 课时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CHUFUQIANGTIGONG
8/15/2013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2012年 3 月 1 日第 3 节总第 12 课时
XXX小学活页教案
教师引导:学校运动场有这样的四个看台,请你估计一下学校运动场看台大约能坐多少人?
先估计一个看台有大约有多少人,再推断四个看台大约有大约有多少人。
XXX小学活页教案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总第17课时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XXX小学活页教案
XXX小学活页教案。
全册教案(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全册教案(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概述本教案是根据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编写的,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教案涵盖了全册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测量、数据统计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对简单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够进行基本的图形分类和识别。
3. 引导学生了解长度、质量、时间等基本测量单位,学会使用工具进行简单测量。
4.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运用数据回答简单问题。
5. 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观察力、注意力等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1.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正确进行加减法运算。
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分组练习、游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认识几何图形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的特征和分类。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几何图形之间的异同。
3. 教学方法:运用实物模型、图片、动画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三单元:测量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长度、质量、时间等基本测量单位,学会使用工具进行简单测量。
2. 教学难点:掌握测量方法,能够准确读取和记录测量结果。
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使用尺子测量长度、使用天平测量质量等。
第四单元:数据统计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能够运用数据回答简单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数据的含义,能够运用图表展示数据。
3.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分析能力。
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小学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备课(全册)

柳山镇
小学数学教案
年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
授课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张培军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吴丹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吴丹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侯瑞增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侯瑞增使用教师:
柳山小学备课活页
年级:二年级主笔备课教师:王玉丽使用教师:
柳山小学备课活页
年级:二年级主笔备课教师:王玉丽使用教师:
柳山小学备课活页
年级:二年级主笔备课教师:王玉丽使用教师:
柳山小学备课活页
年级:二年级主笔备课教师:王玉丽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张培军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张培军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张培军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吴丹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吴丹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吴丹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吴丹使用教师:
三、独立学习,巩固新知。
.自主练习估算。
273+302≈ 297+401≈ 352
698-505≈ 709-604≈ 653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二年级:主笔备课教师:王国伟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二年级:主笔备课教师:王国伟使用教师:。
最新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全册)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目录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平均分若干物品的过程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理解余数与除数关系中的重要性。
3.体会数学与正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推理、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的算式。
教学难点: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磁铁卡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猜图的游戏。
出示磁铁卡片,按红黄绿、红黄绿、红黄绿、红黄绿顺序排列。
师:我猜第15个应该摆放绿色的卡片,第20个应该摆放黄色的卡片,对吗?谁愿意上来验证一下?学生验证。
师: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卡片的颜色呢?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了。
【设计意图:利用猜颜色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自主提出“为什么老师这么快猜出来,有什么秘密?”的问题。
这一生成性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你问我说师:我们班参加过野营的同学请举举手,好吗?(同学们纷纷举手)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出你参加野营得最大感受。
(学生发言)野营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学生说说)既然大家都这么喜欢野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野营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带着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师:请大家仔细地观察画面,你能够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够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课件出示情境图)生:①10片饼干,每人分3片,可以分给几个人?②7根火腿肠平均分给3个人,怎么分?③17瓶酸奶平均分给3个人,怎么分?④12个草莓平均分给3个人,怎么分?【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相应数学问题的能力。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案标题: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围绕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展开,包括以下几个单元:1. 单元一:加法与减法2. 单元二:数字的认识3. 单元三:长度与重量4. 单元四:时间与日历5. 单元五:图形与位置6. 单元六: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步骤:第一课:加法与减法1. 导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加法与减法的概念。
2. 呈现: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理解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过程。
3. 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加法与减法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加法与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数字的认识1. 导入:通过数字卡片和数学游戏,引起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2. 呈现:通过数字的排列和组合,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和顺序。
3. 练习:设计一些数字认识的活动,如填写数字表格、数数等。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计算时间等。
第三课:长度与重量1. 导入:通过实物比较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理解长度和重量的概念。
2. 呈现:通过测量实物的长度和重量,让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设计一些测量长度和重量的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长度和重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买食材、制作手工等。
第四课:时间与日历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引导学生对时间的认识。
2. 呈现:通过时钟和日历的展示,让学生理解时间的表示和计算方法。
3. 练习:设计一些时间计算和日历填写的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和日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安排日程、制定计划等。
第五课:图形与位置1. 导入:通过图形卡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对常见图形的认识。
2. 呈现:通过图形的比较和组合,让学生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单元备课单位:设计人: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信息窗1 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单位:设计人: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信息窗1 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单位:设计人: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信息窗2 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
单位:设计人: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信息窗2 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
单位:设计人: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单元备课教案设计洪河小学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信息窗1 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单位:设计人: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信息窗1 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
单位:设计人: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信息窗2 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
单位:设计人:。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学期计划和单元计划

后朱家小学春学段教学计划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总第1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2年 2 月27 日第 1 节总第2 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2年 2 月27 日第 2 节总第3 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2年 2 月27 日第 2 节总第4 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2年 2 月27 日第 3 节总第5 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2年 2 月27 日第 1 节总第6 课时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总第7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2年 2 月27 日第 1 节总第8 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2年 2 月27 日第 1 节总第9 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2年 2 月28 日第 2 节总第 10 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2年 2 月 29 日第 2 节总第 11 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2年 3 月 1 日第 3 节总第 12 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2年 2 月27 日第 1 节总第13 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2年 2 月27 日第 4 节总第14 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2年 2 月27 日第 4 节总第15 课时生活估一估。
三、总结。
四、作业。
教师引导:学校运动场有这样的四个看台,请你估计一下学校运动场看台大约能坐多少人?先估计一个看台有大约有多少人,再推断四个看台大约有大约有多少人。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一个看台大约有多少人。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自主练习第5题。
学生独立寻找估计策略。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估计策略。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
板书设计信息窗4—练习课看台有大约有多少人课后反思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2年 2 月27 日第 5 节总第16 课时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总第17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2年 3 月9 日第 1 节总第18 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2年 3月9 日第 1 节总第 19 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2年 3 月12 日第 3 节总第20 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2年 3 月13 日第 4 节总第21 课时。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最新】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野营——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野营——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材通过学生春游时分面包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时会有剩余,然后结合具体实例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
通过野营时分小鱼的活动,引出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无论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还是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教材都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体会有余数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几个小朋友分食品的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有关平均分的问题,从而引出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通过分一分,得出结果。
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一些小朋友参加野营活动的情境,通过提出一些有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学习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境,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体会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合作、交流、表达,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的重点;除法竖式的写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1 有余数的除法信息窗1—分食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平均分有剩余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盒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完整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数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及两步的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空间与图形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2、指出并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统计与概率1、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实践与综合运用1、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2、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的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2、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
3、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的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1、能用加减法、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用统计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四)情感与态度1、在他人的鼓励和鼓励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裴家庄小学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数、读数的兴趣。
2、利用计数器,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正确数、读万以内的数。
3、让学生灵活运用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数数时,数到“拐弯”的地方学生易错(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重点练习
2、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自己总结出的读数方法。
特别注意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信息窗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和简单的求近似数
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做鸟巢。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篇)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篇)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知识点】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时) 1时=60分1分=60秒时间的两种标准写法:8时零5分:8:058时55分:8:55注:当两个表中时针表示的时间相同时,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即可得到经过的时间。
【练习题】1、一节数学课上了40。
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
课间休息10()。
3、小明吃饭用了20()。
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4、爸爸每天工作约8()。
王艳跑50米用了10()。
5、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
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知识点:1、对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初步的分析和预测。
2.通过“泡豆芽”小实验记录的数据,能在方格纸上绘制统计图并作出分析。
辨认方向1、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2、用八个方向的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路线1、会使用八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2、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辨认方向知识点:1、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地图中的其他七个方向。
认识路线知识点:1、学会使用八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2、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31、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才不会选重或选漏。
最新新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新新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新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新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2、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小朋友喜欢“六.一”儿童节吗?(喜欢)六一儿童节是小朋友的节日,电视台的叔叔阿姨准备给小朋友送上一份节日礼物——动画片大餐,那么小朋友们都喜欢什么样的动画片呢?他们请老师帮忙调查一下。
昨天老师对二(2)班的小朋友进行了调查。
老师根据调查情况制作了一幅统计图(出示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画片情况统计图)二、活动探究,认读统计表(一)认读纵向统计图表1、先独立思考:请你仔细观察统计图,从统计图面,你知道了什么?想好的举手2、同桌交流:有好多小朋友已经知道了,那么请你跟你的同桌说一说、比一比谁从图中了解的信息多。
3、反馈交流:师:谁愿意向大家说一说从统计图里,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人最多,喜欢看《西游记》的人最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我是看边上有24就是个人(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的这部分涂得)(实际上这种统计图我们可根据各种直条的高矮一眼看出喜欢什么节目的人最多、最少。
我们来数一数各涂了几格)师:这边上有哪些数?这些数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喜欢看的人数《喜羊羊和灰太狼》。
师:从统计图里你还知道什么?生2:喜欢《海绵宝宝》的小朋友有8人--------师:(我们来数一数)谁还有补充吗?生3:喜欢《海绵宝宝》的人数和喜欢《猫和老鼠》的人数一样多师:你是怎么知道喜欢《海绵宝宝》的人数和喜欢《猫和老鼠》的人数一样多的?生3:它们都是8人,师:我们还可以从它们的高度上看出它们是一样高的。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全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全册教材内容本册单元教学内容具体如下:万以内数的认识;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图形与拼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混合运算;统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分、秒的认识;图形的周长;总复习。
一、数与代数1、有余数的除法:⑴、有余数除法的认识;⑵、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⑴、千以内数的认识;⑵、万以内数的认识;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⑷、估算;⑸、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⑴、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⑵、简单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⑶、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⑷、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4、万以内加减法(二):⑴、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⑵、估算;⑶、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⑷、回顾整理。
5、混合运算:⑴、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⑵、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⑶、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6、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
二、空间与图形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⑴、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⑵、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
2、对称:认识对称现象。
3、图形与拼组:⑴、平面图形的认识: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②、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⑵、图形的拼组。
三、统计:分段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1、奇妙的动物世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2、户外活动: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五、回顾与整理:回顾整理全册内容。
全册教材内容分析一、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认识了除法的意义,并掌握了表内除法,第一单元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
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是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现象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应二、用,加强对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二单元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将认识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
全册教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全册教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基本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与运算:包括整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乘法运算等。
2. 量的计量:包括长度、面积、重量、时间等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3.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等。
4. 数据的初步认识: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与运算、量的计量、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数据的初步认识。
2. 教学难点:乘法运算、面积的计算、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挂图、实物模型、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新课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方法。
3. 练习: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2. 主要内容:数的认识与运算、量的计量、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数据的初步认识3. 重点与难点:乘法运算、面积的计算、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巩固基本知识和方法。
2. 提高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实践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课后认真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
3.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案根据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编写,内容丰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课题野营1——分食品(一)总课时数 1 单元课时数1预授时间2月23日主备教师参与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与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4.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培养学生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新旧知识链接点:除法的意义、用乘法口诀求商拓展应用点:余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资源包:课件、课前准备:学生准备20根小棒学生自主学习:1.观察情境图,整理图中的信息2.尝试提出、解决问题方法推荐:1.先观察,再书面整理2.用喜欢的方式记录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主动1.同学们,你们喜欢野营活动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一次野营活动,愿意吗?(引出课题:野营)看看我们带了些什么?(出示信息窗一情境图) 你能从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9个蛋糕、10碗方便面……)〖教学策略〗通过教师谈话,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有序观察情境图,找到数学信息。
1.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根据这些,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4个人来分,18瓶酸奶可以平均分给几个人?学生在教师问题引领下,观察情境图。
探究,构建新知三、教师总结,归纳提升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呢? 10碗方便面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几碗?……)2.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解决“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请同学们先自己想想,用小棒代替面包分一分。
(巡视)3.谁来说说你的分法和分得的结果?(汇报交流)(1个1个地分,最后发现每人分2个,还剩下1个。
2个2个地分,结果也是每人分2个,还剩1个。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篇一: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青岛版认识方向教案】《认识方向》教学设计(详案)教学内容:教材第74~76页的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 给定东西南北中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方向。
3. 认识平面图,在平面图上辨别方向。
重点:1.认识辨认东西南北四方向。
2.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方向。
难点:在生活中能辨认方向。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么?生1:因为我们的学校很漂亮。
生2:我们的学校还有很大的花坛,还有教学楼、实验室、餐厅??师:今天,我们就邀请热情的小导游——小军,带着我们一起去参观他美丽的学校。
(教师板书课题:美丽的校园)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的东、西、南、北。
(1)、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师:瞧,多美的校园呀!走进学校的大门,你们发现校园里都有什么建筑物呢?生:有教学楼、实验楼、还有宽敞的操场。
师:同学们,那他们都在小军的什么方向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得问问大家,你们认识方向吗?生:认识。
师:谁能说说你们都认识哪些方向?生:我认识东。
师:你能指指吗?(学生用手指指东方。
)师:你怎么断定那里是东?生:那是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
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除了东方,你们还认识哪些方向?生:我认识西方。
师:你能给大家指指哪是西方吗?(学生指西方。
)师:为什么那里是西方?生:因为太阳从西方落下。
师:真是个有心的孩子。
太阳落山的方向是西方。
除了东、西两个方向,你们还知道哪些方向呢?生:左边是北方。
师:你是怎么知道左边是北方呢?生:因为晚上北极星在那个方向。
师:你还知道晚上北极星在北方,你的知识真渊博。
师:还知道哪个方向呢?生:这边是南方。
(学生用手指着右边。
)师:为什么?生:太阳中午就偏向南方,指南针也指向南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精品版第一单元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分析: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包括:学习计算有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教学重难点: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课时安排:5课时信息窗1: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二、重点难点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1、谈话导入课题:2、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并回答:A. 你看到了什么?从这些信息中你体会到了什么?B. 学生观察并交流汇报。
(提出问题)2、探索新知:(一)千的认识1、解决问题“一千是多少?”。
A、你认为一千是多少?学生说一说。
B、交流:a、根据回答让学生用小棒数一数,感知10个一百是1千。
b、再让学生用计数器数拨出1千来(关注学生拨珠过程,适当引导),近一步感知10个一百是一千,并理解百、千的十进制关系。
2、让学生再用计数器拨一拨,一个数一个拨。
3、让学生感知一千的多少,1000页纸,1000粒玉米粒。
4、感知“千”这个计数单位和“千”在数位顺序中的位置。
(二)百的认识1、解决问题“一百二十五是多少”。
A、学生合作尝试用计数器拨珠认识一百二十五从99开始,边拨边数,数到125。
(关注99-100、 101、110几个段的拨珠)B、怎样写一百二十五?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写一写,说一说写数的方法。
C、学生说一说125的组成。
并说出为什么。
2、尝试:三百和八百零八怎样写?并说一说组成。
(关注空位)(三)千以内数的读法1、376是多少?怎么读?学生说一说怎么读,读数的方法。
2、读出下面的数629 700 360 204(关注零的读法)3、练习1、写出下面的数四百一十七五百五十二百零三九百2、读出下面的数,并说一说组成。
701 680 2474、小结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计数单位百千、数位顺序、千以内数的读写及数的组成。
四、课后反思本节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以情境入手,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以手拉手活动为线索,为学生提供了较广泛的素材。
在手拉手活动中,城市学生可以充分领略到农村的广阔和农民生活的变化,农村学生也可以感受到城市的繁荣与先进文化。
教学时,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介绍农村学生来到城市看到的情景。
然后,在通过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借助学生已有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象。
2、有充分的时间数数,感知数,对学生数数进行方法指导。
让学生数数并不是说让学生自己随便数,教师在指导学生数的时候应当采用多种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在运用的时候也不是说一根一根数完就两根两根数,十根十根数完就一百根一百根数,什么时候要一根根数,什么时候要十根十根数,什么时候需要一百根一百根数,每一种方法数的时机,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到了,通过这样的数数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数数而且突破了难点。
通过教师这样细致的指导,学生不仅能数而且能有条理地数。
3、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中,还重视了对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了起来,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百、千的含义。
2、正确读写万千以内各数。
二、重点难点千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1、前置复习数的读写及组成2、练习:1、学生口答:几个百是1千?几个十是一百?()个百是三千。
()个十是600。
2、填一填。
A.B.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3、自主练习:1)、利用计算器拨一拨。
(注意学生拨珠过程。
)2)学生独立填一填,并说明理由。
3)学生独立完成,并补充5道。
(教师拨,学生说)4)同学之间一个说数,一个写数,各写5个。
5)说一说下列各数的组成。
A.607 254 36 482 600B.一个数由5个百,3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6)相互练习:说数、拨珠、说组成。
(5分钟,小组内进行)7)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
3、课堂小结。
四、课后反思这节课是一节练习课,本节课采用了游戏的形式,把练习课变成了活动课,形式多样,灵活、开放。
这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在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首先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各种数学游戏,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不易持久,因此儿童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容易注意力分散。
所以在教学中间,把教学内容转换成一些游戏活动,穿插安排,可以使学生在玩中悟理益智,形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在“玩”与“乐”中获取了知识,增长了智慧。
3、要在练习课中体现评价的功能,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是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呵护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亲体下进行的,主要以表扬为主,在关注学生现实表现的同时,激起每个学生客观认识自我的需要,而且要特别关注有差异的学生,不能忽视在练习课中的评价作用,在声声真挚的评价声中,为学生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启迪孩子的悟性与自信,使其更好的发展。
信息窗2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
2、使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等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感受身边的数据。
1、师: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你还记得哪些有关数的知识?能大声的说给同学们听吗?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更多,更大这样的数,你瞧:(多媒体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图。
)这是老师收集到的数据,你呢?(请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数据并展示。
)二、认识计数单位“万”1、故事竞猜:课件出示故事画面森林里小猪、小熊、小猴比赛数数,大象当裁判。
它们从989开始数,比比谁先数到5000。
小熊是这样数的:989、990、991、992、993……小猪是这样数的:989、990、1000、1010、1020、1030、1040……小猴是这样数的:989、990、1000、2000、3000……(1)小朋友你猜猜谁先数到5000?为什么?数数都可以怎样数?(2)你能像小猴这样继续数下去吗?试试看。
(3)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师生一起边数边拨,当拨到9000时,问:再拨1000是多少?怎样拨珠?小结:10个1000是10000,这就用到一个新的计数单位“万”(板书:万),他所在的位置是什么?你能联系前面的知识说说吗?(4)今天学了“万”你觉得应该怎样补充数位顺序表?(5)读数位顺序表。
从右往左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2、感知“一万”。
问:你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用过“万”这个计数单位吗?你们觉得万这个计数单位大不大呢?你知道“一万”究竟有多少吗?我们来看看吧。
A、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八届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邢慧娜获得了女子10000米跑的冠军。
你知道她围着体育场的跑道跑了多少圈吗?(25圈)(课件二)B、我们学校有多少人?(1036)想象一下,一万人大约有多少?(10个我们学校这么多人。
)(课件三)C、一张纸非常薄,10张纸叠起来大约厚1毫米。
一万张纸叠起来有多厚呢?(1米)(课件四)D、如果每秒数一个数,连续不停的数,数到一万,大约需要多长时间?(3小时,就是同学们从上早自习起到第三节课下课那么长的时间。
)(课件五)3、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刚才听你们读起这些数时都那么流利,真不错。
那你们是怎么读的呢?(1)认、读、写几千几百几十几教师一次在计数器上拨出3个百、6个十和5个一。
问:这个数是多少?试着读一读。
再问:你是怎样读的?再在千位上拨上2个千。
问:这个数是多少?试着读一读。
再问:你是怎样读的?(千位上的“2”读作“二千”,百上的“3读作“三百”,十位上的“6”读作“六十”,个位上的“5”读作“五”。
)学生齐读一遍。
学生尝试写数。
(一生板演,并讲解:千位上写2,百位上写3,十位上写6,个位上写5。
)练习:师在每个数位上再添一个珠。
问: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3个千、4个百、7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学生试读写,一生汇报,一生板演。
(2)认、读、写万以内中间有0的数。
A、去掉百位上所有的珠(3个千、7个十、6个一)。
问:这个数是怎样组成的?你能读出它是多少吗?(强调:百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要读作“零”。
)你能写出来吗?(一生板演)B、去掉十位上所有的珠(3个千、6个一)。
问:这个数是由什么组成的?应该怎样读?学生试读,指名汇报,强调: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零。
学生尝试写数,一生板演。
练习:师写出6003,让学生说一说它的组成和读法。
独立练习P17第2题(强调:末尾的0不读)问:像这样的万以内的数,你们在生活中遇见过吗?把你们收集到的数据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读一读。
请几生汇报:1202,6078,2002,6008,2260,2200,2000。
读一读小结万以内数的读法与写法。
三、练一练。
1、P18D32、发散练习:按要求写数。
(1)4个千和9个百组成的数是()。
(2)4个千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
(3)4个千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4)1个万、6个千、4个百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5)写一个比 3205 小的四位数。
(6)写一个比 9080 大的四位数。
(7)写一个最接近 10000 的四位数。
(8)写一个比 7839 小 2000 的数。
(9)写一个比 6045 大 5 的数。
(10)组数游戏:请你用0、6、0、1组成四位数并读一读,写一写。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万以内数的认识既是学习多位数读、写法的基础,也是学习万以内数计算的基础,如果学生对万以内数的概念不清,读写数不熟练,将直接影响对万以内数的计算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