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2年苏轼研究综述
苏东坡和陶诗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1.(前言:简要说明目的和范围,必要时简介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及争论焦点)苏轼和陶诗,主要创作于晚年,共109首,始于元祐七年(1092)谪扬州时所作的《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余作于谪惠、儋时期,其中寓惠时期共作和陶诗15题47首。
本文欲对寓惠时期和陶诗进行专题研究,初步设想是:将惠州47首和陶诗与扬、儋两个时期的102首和陶诗分离开来,研究苏轼寓惠期间和陶诗开始繁荣创作的原因、创作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征,从而从整体上探讨寓惠和陶诗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有关苏轼和陶诗的研究并不多,在20世纪前半叶,几乎没有什么相关论文。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对苏轼和陶诗的研究才逐渐升温。
据张建伟在《近三十年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中统计:20世纪80年代相关文章为5篇,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发表相关论文至少18篇。
此外,王运生编著的《陶诗及东坡和陶诗评注》(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对全部陶诗和苏轼和陶诗作了评注。
而最近5年中,据查阅,发表相关文章至少10篇。
2.(主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综合前人文献中提出的理论和事实,比较各种学术观点,阐明所提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陶渊明在南北朝时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唐人对他的推崇也很有限,直到苏轼出现才改变了这种风貌。
他不但在诗文中盛赞陶渊明,而且开始和陶诗的创作, 说:“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
”“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共愧渊明。
”(苏辙《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引》)。
自苏轼以后,“和陶”之风长兴不衰、蔚为大观,当时就有苏辙继和,稍后有晁补之、张耒、秦观等人和作,晚些又有李纲、吴芾、陈起、家铉翁等人和陶。
且除和作陶诗外,宋以后开始有人对苏轼和陶诗进行评论,且争议从未间断,如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卷十四“绝唱不可和”条说: “坡公天才,出语惊世。
如追和陶诗,真与之齐驱。
”对苏轼和陶诗评价颇高。
而在1984年苏轼研究学会第三次惠州会议上,有学者提出:苏轼晚年的岭南创作平淡得很,除了《荔枝叹》外,几乎没有名篇,而他的和陶诗更没有什么惊人之作。
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综述(2007-2016年)
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综述(2007-2016年)引言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汉语古诗词的英译研究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2007年至2016年间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做出全面的回顾和评述。
一、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概况在过去的十年间,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研究范围涉及古代诗词的翻译、接受及文化传播等多个方面,研究方法丰富多样,涵盖了文学翻译、文化传播、语言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研究者主要以汉语古诗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英译在国际上的接受情况及影响。
二、英译汉语古诗词的问题与挑战1. 语言差异汉语古诗词与英语有着巨大的语言差异,而且古诗词的语言更是古朴、深沉,诗意纵横,对翻译者的语言功底和文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翻译中保持原作的韵味与意境成为了主要的挑战之一。
2. 文化隔阂古诗词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岳飞的“精忠报国”、辛弃疾的“青山有幸落,天台无尘事”等,如何在翻译中将其传达给西方读者,是翻译者需要克服的难题,这需要翻译者对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3. 受众接受由于汉语古诗词的独特性,其在国际上的接受度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西方读者理解和接受汉语古诗词成为了译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研究热点1. 传统文化与现代翻译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传统文化与现代翻译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古诗词翻译的意义和方法。
同时也有研究者尝试将现代翻译理论引入到古诗词翻译中,开展了具有深刻影响的研究。
2. 文化传播与诗词翻译在国际化背景下,文化传播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开始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分析汉语古诗词的英译接受情况,探讨文化传播对翻译的影响。
3. 翻译策略研究者对古诗词翻译中的策略进行分析,讨论了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和技巧,对古诗词的英译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现状与趋势在过去的十年间,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一.序论1.本文中心论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二.本论1.苏轼生平事迹。
2.苏轼人格魅力分析,根据其人生经历。
3.苏轼文学成就分析,从文,诗,词入手。
三.结论1.我心中的苏轼及我对苏轼的评价。
摘要:苏轼是我国宋代最为杰出的文学大家,他一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从思想上加以组合,形成了一个三教合一的文化体,其文学成就更是人类的一宝贵财富,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是个多才多艺,性格多面,刚直、真诚、忘我、爱民的文人。
他以其丰富、独特的文化人格,不仅在宋代民众中具有巨大的影响与号召力,对后世文化人格模式的形成也具有示范作用。
关键词:人格魅力文学成就率真诗词巅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在中国词学史上,有一位泰斗人物、风流人物是永远不会被大浪淘尽的,是不得不提的,不仅现在要提,将来永远也要提。
他就是中国词坛第一人: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苏轼不仅文学功底非凡,其画意也很高超,擅长画竹子,学习文同,也喜画枯木怪石。
他较早的倡导文人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作品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他是"苏、黄、米、蔡" 四大书法家之一。
他擅长行书、楷书,他的书法吸取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
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进行创造,不是简单机械的去学习古人。
他在拿笔上运用不同于常人的特殊方法,注意书写工具的改革。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黃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黃、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家事:祖父苏序,字仲先。
文献综述演讲苏东坡黄州诗词
第二,我从哪几个角度来写 的以及我找到了那些文献
角度3、:苏东坡黄州作词 的文学特点分析
所属文献: 1.《苏轼黄州词的思想意蕴》 《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年02期 2.《苏轼的黄州诗》 《才智》2010年01期
第二,我从哪几个角度来写 的以及我找到了那些文献
角度3、:苏东坡黄州作词 的文学特点分析
文献综述演讲 苏东坡的黄州词
第一,我要表达什么观点
苏轼,一位被我们熟知的大文豪。究其一声 来说历经磨难,而贬谪黄州是苏轼仕途生涯的重 大转折点。苏轼黄州词的创作却达到了一个巅峰 的境界。身为罪人的苏轼时常表现出对淡泊功名 的想法,并且更多地关注于个体人生底蕴和价值, 其作品也常常直接抒写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命运 的思考和感悟。 黄州时期虽是苏轼政治上的失意期,却是他 艺术创作上的成熟与丰收期。正如余秋雨在《苏 东坡突围》中所说,他“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 的脱胎换骨,也使得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 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到黄州是苏轼 的不幸,也是他的万幸,因为在此他实现了自我 尊严,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的超脱。
角度1、:从黄州词中所看 出的情志分析
所属文献: 3.《超然与幽怨并存:谪居黄州期间 苏轼诗歌创作中的情志矛盾》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 第04期
4.《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诗歌创作情 志分析》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3年02期
第二,我从哪几个角度来写 的以及我找到了那些文献
角度1、:从黄州词中所看 出的情志分析
第二,我从哪几个角度来写 的以及我找到了那些文献
角度1、:从黄州词中所看 出的情志分析
所属文献: 1.《苏轼黄州诗词中的“如梦人生”》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 第11期 2.《黄州看“道”话苏子——从苏轼 “赤壁三唱”看他的道家精神》 《南方论刊》2011年第04期
苏轼形象总结分析
苏轼形象总结分析引言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他是中国文化史上杰出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文学、美术领域的泰斗。
苏轼的文学作品广泛而丰富,覆盖诗、文、词等多种体裁,其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见长,给人以豪放不羁、志向远大的印象。
本文将对苏轼的形象进行总结分析,从他的才华、情感表达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才华横溢苏轼以其卓越的才华而闻名于世。
他具备了多重才能,包括诗歌、散文、词曲、书法和绘画等艺术形式。
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深刻的思考。
他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以及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抒情写意为主要特点,展现了他的豪放不羁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此外,苏轼还以其出色的书法和绘画技巧著称。
他的书法造诣极高,与黄庭坚、米芾、范仲淹并称为“宋四家”。
他的书法作品融汇了楷、隶、行、草等多种字体,展示了他的独特风格和广泛的艺术造诣。
在绘画方面,苏轼的作品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意境的表达,不拘泥于具象的表现,极富创意和想象力。
情感表达苏轼的作品充满了深情和热爱。
他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他喜欢山水和江河的壮丽景色,常将自然景色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
例如,他在《赤壁赋》中运用写景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长江的奔流和山水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苏轼的作品中,情感表达也常常与个人经历相结合。
他的人生经历曲折多变,经历了政治风云和困境,但他总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挑战。
他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道:“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逆境的坚持。
社会影响苏轼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也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公务方面表现出才华出众和勤政爱民的一面。
他曾任过多个官职,包括提举大都水监、参知政事等,虽然在政治上有过争议,但他十分关心民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提出了不少具有现实意义的改革建议。
研究评述范文
研究评述范文篇一:研究综述范例1研究综述案例社会工作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治理和建设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
众多研究表明,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农民支出居高不下,乡村集体经济薄弱,普遍负债;村民自治和民主建设与制度设计尚有距离,甚至出现恶化和瘫痪现象;尤为突出的是,干群冲突和各种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张厚安等,2000;于建嵘,2001;应星,2001;曹锦清,2001;肖唐镖,2003;贺雪峰,2005)。
乡村治理陷入困境或危机,直接关系到亿万农民的生存与发展,也影响到中国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改革或创新乡村社会的治理机制,进而构建一个和谐的乡村社会,迫在眉睫。
乡村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可以有多种路径。
目前学界对此的分析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一个是基层组织的角度,一个是农民的角度。
对于前者,总体上看,由于基层组织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乡镇公共管理体制也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赵树凯,2003;党国英,2007),因而“基层组织的改造已经是化解乡村冲突、改善乡村治理的核心环节”。
对于后者,学界提出了使农民组织合法化、构建和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增加农民收入等建议(于建嵘,2001;程同顺,2003;张鸣,2005等)。
创新乡村社会的治理机制,社会工作是上述两种思路之外的又一条可行路径。
一般认为,社会工作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并顾及到所有成员的需求,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协助个人、家庭、团体或社会发挥潜能、调整群体间关系,解决或预防各种社会问题而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与帮助。
其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就方法而言,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实务有社区工作、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三大支柱,并且可以针对个体、家庭、团体、组织和社区等不同的对象同时实施(苏景辉,1996;殷妙仲,高鉴国主编,2006)。
其中,“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目标是藉由社区人民参与来改造社区,使社区变得更好”。
近十年(2007-2016年)苏颋文学研究综述
大 手 笔 ” 公文 文 学 价 值 的 探 索 , 以 及 对 得 注 意 的 是 , 这 时 期 学 者 们 转 变 了对 应 制 诗 模 式 化 写 作 加 侧 重 于 对 苏 颂 “
‘
味贬低 的态度 ,J ¨ F 始挖 掘苏颧应制 诗 “ 戴着脚镣 跳舞 ”
所 展 现 的 独 特 魅 力 。 其 中 些 学 者 从 应 制 诗 或 入 蜀 诗 的 总 邦 主 编 的 《 中 国散 文 通 史 》 中 肯 定 了 “ 燕 许 ” 上承 陈 予 昂 体 风 格 入 于 进 行 研 究 :2 0 0 7 年 郊 洁 的硕 士 论 文 《 苏 颧 诗 文 等 人 的 崇 雅 黜 浮 , F启 陆贽 的 骈 散 结 合 , 是 文 体 革 新 中 的
公 。 因 为 擅 长 草拟 制 诰 ,与 燕 圈 公 张 说 并称 为 “ 燕 许 大 手 献 巨 大 ” ,在 初 盛 唐 诗 歌 的 转 型 过 程 中 起 到 了 相 当 重 要 的 笔 ”。1 _ j j = 颈 是 初 盛 唐 之 交 的 重 要 文 人 ,他 的 文 风 上 承 陈 子 作 用 , 对 李 白等 盛 唐 诗人 也 产 生 了很 大 影 响 , 角 度 新 颖 , 昂 等 人 的 崇 稚 黜 浮 ,下 启 陆 贽 的 骈 散 结 合 。 但 是 很 长 … 段 论 证 出 色 。还 有 一 些 学 者 分 析 了 苏 颂 单 篇 诗 作 的 艺 术 特 时 问 ,学 界 对 苏 颧 的研 究 都 处 于 空 白状 态 。2 O 世纪9 O 年 色 :2 O l 2 年岳德虎 《 华赡 飚举 首开 宗 风 — — 评 苏 颁 < 奉 和
2 0 ] 6 年 的研 究成 果 进 行 分类 综 述 。
一
《 奉 和 春 曰幸 望 春 宫 应 制 》 这 首 应 制 诗 。2 0 1 5 年 羊红 《 浅 寺 》 诗 进 行 详 细 分 析 , 具体 探 讨 苏颈 如 何 运 用 佛 教 语 汇 来
苏轼研究综述作业
苏轼黄州诗研究综述摘要:苏轼是我国北宋著名的词人,现当代学者对他的词进行了较为充分地研究,但对其诗却缺乏研究,尤其是对苏轼的黄州诗的研究却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苏轼;黄州;诗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
为人宽大如海。
苏轼中进士时二十一岁,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
哲宗即位后,一、苏轼年谱曾任翰苏轼于1037年1月8日生于眉州眉山。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综述(2007-2016年)
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综述(2007-2016年)汉语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
近年来,随着中文研究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了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上。
本文旨在对2007年至2016年间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一、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汉语古诗词的翻译和传播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的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将中国古诗词传播到世界各地,使其更好地为国际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2007年至2016年间,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的研究涌现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涉及翻译策略、文化传播、接受美学等方面,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支持。
二、研究成果1. 翻译策略在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中,翻译策略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汉语古诗词的英译中,译者常常采用意译策略,以更好地传达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译者会通过增补描写、调整韵律、修辞转化等手段,使译文更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和文化背景。
也有学者研究了直译、意译和改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并探讨了它们对译文接受的影响。
2. 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是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探讨了译者如何在诗词翻译中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感等。
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古诗词英译的分析,他们揭示了译者在文化传播中的选择、调整和再现策略,以及传统文化在译作接受中的作用和影响。
3. 接受美学接受美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也在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中得到了应用。
学者们通过对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美学的研究,探讨了译作对英语读者的审美效果和影响。
他们关注译作如何在接受者心目中再现原诗的意境和韵味,以及接受者对译作的情感和美感反应。
三、问题与展望尽管在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近五年(2007-2012年)我国网络舆论引导研究综述
调 节 ; 时 阐 述 了 国外 网 络 舆 论 管 理 对 我 国 的启 示 : 同 网络 舆
要 据 中国互联 网络信 息中心 ( N C)第 2 C NI 《 9次 中国互联 论 管 理 方 式 要 多管 齐 下 ,网络 舆 论 引 导 方 式 是 整 合 疏 导 ;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明, 至 2 1 表 截 0 1年 1 底 , 国 网 培 养 网络 舆 论 中 的 意 见 领 袖 , 主 既要 把 关 又 要 导 航 , 极 2月 中 版 积 民规模 突破 5亿 , 到 51 达 . 3亿 , 全年 新 增 网 民 5 8 5 0万 。 互联 引 入 社 会 主 流 意 见 。
线 舆 论 ” “ 上 舆 论 ” 者 “ 联 网舆 论 ” 如 此 类 的 提 法 。 、网 或 互 诸 用 , 逐 渐 在 认 知 上 得 到普 及 。 … 于 此 , 文 对 于 网 络舆 论 并 基 本
二、 深入 研究 网络舆 论特征 , 讨网络 舆论 引导 的方法 探 有 四位学者在 对 网络舆 论 的特 点进行 了详 细的 分析 之
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 4个百分点 , 达到 3 %。网民数量的 8 3
由此 可 见 , 有 一 个 国 家对 本 国 的 网 络舆 论 是 听 之任 之 没
大 规模 增加 , 互联 网络 的发 展 增 添 了无 限 的 新 鲜 活 力 , 此 的 , 管 管理 的 方式 方 法 各 种 各 样 有 所 差 异 , 最 后 总 的 结 为 与 尽 但
展 的研 究探 讨 。
主 题 专 犍 量
关 键 词 : 网络 舆 论 引导 传 播 理 论 文 化 层 面
近 五 年 是 网络 舆 论 蓬 勃 发展 的 活 跃 时 期 , 络 舆 论 日益 引导 的研究综述 ,是从 2 0 网 0 7年 网络舆 论的繁荣期开始直 到 占据 大 众 媒 介 的视 线 , 为 社 会 舆 论 的有 机 组 成 部 分 。 网络 今 天。纵观相关的文献资料 , 成 关于 网络舆论 引导 的研究 , 要 主 舆 论 引 导 问题 也 逐 渐 走 进 学 者 们 的视 野 , 为 学 界 研 究 的 重 是 从 以下 七 个 方面 深 入 展 开 的 。 成
各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综述及典型题例解析
2007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综述及典型题例解析一、’07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一览二、’07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综述1、题量分值稳定今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所选诗(词)一般为一首,题量基本为2题,分值大致在6-8分,这样适宜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思考解读一首诗,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只有北京、上海卷出了三道题,但这三道题中题型多样,有选择,有填空,因而降低了解题的难度,学生思考动笔的内容并不太多。
湖南卷虽出一道题目,但要求学生就颈联、颔联逐联赏析,其实动笔量也不小,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为海南、宁夏出的新课标试卷将诗歌鉴赏的分值提高到了11分,其地位与散文、文言文逐渐接近,表明新课程对诗歌鉴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引起’08课改地区广大考生的注意。
今年不少省份的自主命题还注意考查诗歌的比较阅读,除辽宁、重庆、湖北、江西卷选用二首内容相关的诗进行比较阅读外,浙江卷选了唐代刘禹锡的《乌衣巷》、金人吴激的词《人月圆》、元人赵善庆的曲《山坡羊·燕子》,让考生从三篇截然不同的作品中找相同的答题要素,旨在培养学生异中求同的思维能力。
不过三首诗词,只考6分,这样的阅读量与赋分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2、体裁趋向集中今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的体裁中,唐诗6套,宋诗7套,宋词3套,其他体裁的有元曲1套、明诗1套、清诗1套、清词1套、《诗经》1套,累计起来有16套试卷涉及到唐宋诗词,这与新课程选修模块中《唐诗宋词选读》基本合拍,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考生可以将学习重点投放到中国古典诗歌高峰的唐宋诗词上。
确实,如果具备了解读唐诗宋词的能力,还愁解读不出其他的诗词吗?3、作家面孔亲切中学课本中出现的作家有辛弃疾、苏轼、王维、王安石、白居易、韦庄、刘禹锡,选考这些作家的诗词,使得广大考生心里有底,解题时不感到陌生,有利于考生发挥真实的水平。
并且,有3份试卷考苏轼的作品、2份试卷考王安石的诗、2份试卷考王维的诗,因此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重点抓住唐宋诗词中代表作家的作品,如李清照、陆游、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等人的诗歌,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心理作用,在考场上真正起作用的还是考生自己扎扎实实的诗歌鉴赏基本功。
论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心灵历程
收稿日期:2008-04-26.作者简介:帅杨(1978-),女,辽宁东丰人,黄冈市第一医院附属护士学校教师。
黄 冈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28卷Journal of Huangg ang N or mal U niv ersity2008 论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心灵历程帅 杨(黄冈市第一医院附属护士学校,湖北黄冈438000)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苏轼在谪居黄州四年多的时间里,通过礼佛清心和修道养身,对儒、释、道三家思想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领悟,他将佛家绝灭生命的信仰、道家简化生命的信念以及儒家生活的哲学融为一体,使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经历了反思、成熟和超脱三个阶段的心灵历程。
在这段时间里,苏轼通过不断反思和总结,达到了旷达、超脱的人生境界,他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社会与个人这些在士大夫心灵上历来相互纠结缠绕的矛盾,为后来在类似社会条件下生存的文人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文人生存模式。
关键词 苏轼;思想;谪居;黄州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宋神宗时,苏轼因与王安石实行的熙宁变法政见相左而离朝廷,先任杭州通判,后知密州、徐州、湖州。
元丰二年(1079年),又因写诗“谤议朝廷”而被捕至京,入御史台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至1084年被召还为翰林学士止,苏轼在黄州共生活四年又四个月。
贬谪黄州的生活、复杂的政治实践和矛盾的心境丰富了苏轼的生活视野,促进了他的世界观的变化,从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人生而又作玄思,苏轼在审美意识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其思想融合了儒、释、道的成分,迸射出超时代的光辉。
[1] 一、初到黄州元丰三年(1080年)大年初一,苏轼带着21岁的长子苏迈离开京师,前往谪居地黄州,经过一个多月的行程,他于元丰三年二月一日到达黄州,凭着自己的第一感觉,写下了《初到黄州》: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2007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综述及典型题例解析
2007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综述及典型题例解析一、’07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一览二、’07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综述1、题量分值稳定今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所选诗(词)一般为一首,题量基本为2题,分值大致在6-8分,这样适宜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思考解读一首诗,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只有北京、上海卷出了三道题,但这三道题中题型多样,有选择,有填空,因而降低了解题的难度,学生思考动笔的内容并不太多。
湖南卷虽出一道题目,但要求学生就颈联、颔联逐联赏析,其实动笔量也不小,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为海南、宁夏出的新课标试卷将诗歌鉴赏的分值提高到了11分,其地位与散文、文言文逐渐接近,表明新课程对诗歌鉴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引起’08课改地区广大考生的注意。
今年不少省份的自主命题还注意考查诗歌的比较阅读,除辽宁、重庆、湖北、江西卷选用二首内容相关的诗进行比较阅读外,浙江卷选了唐代刘禹锡的《乌衣巷》、金人吴激的词《人月圆》、元人赵善庆的曲《山坡羊·燕子》,让考生从三篇截然不同的作品中找相同的答题要素,旨在培养学生异中求同的思维能力。
不过三首诗词,只考6分,这样的阅读量与赋分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2、体裁趋向集中今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的体裁中,唐诗6套,宋诗7套,宋词3套,其他体裁的有元曲1套、明诗1套、清诗1套、清词1套、《诗经》1套,累计起来有16套试卷涉及到唐宋诗词,这与新课程选修模块中《唐诗宋词选读》基本合拍,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考生可以将学习重点投放到中国古典诗歌高峰的唐宋诗词上。
确实,如果具备了解读唐诗宋词的能力,还愁解读不出其他的诗词吗?3、作家面孔亲切中学课本中出现的作家有辛弃疾、苏轼、王维、王安石、白居易、韦庄、刘禹锡,选考这些作家的诗词,使得广大考生心里有底,解题时不感到陌生,有利于考生发挥真实的水平。
并且,有3份试卷考苏轼的作品、2份试卷考王安石的诗、2份试卷考王维的诗,因此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重点抓住唐宋诗词中代表作家的作品,如李清照、陆游、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等人的诗歌,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心理作用,在考场上真正起作用的还是考生自己扎扎实实的诗歌鉴赏基本功。
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综述(2007-2016年)
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综述(2007-2016年)汉语古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内容丰富、意蕴深刻,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由于古诗词语言和意境的独特性,其英译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近年来,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学者们对这一课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对2007年至2016年间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现状在2007年至2016年的十年间,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研究者不再满足于对古诗词译文的表面分析,而是开始深入探讨古诗词英译的方法论和审美理念。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学者对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也开始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出现了一些国际合作的研究项目。
随着研究者对跨文化翻译的重视,古诗词英译的研究也开始与文化研究、跨文化传播等领域结合,形成了一些跨学科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成果1. 古诗词英译的审美理念在古诗词英译的研究中,学者们对古诗词的审美特征和英译的审美理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有学者从诗歌的语言特点出发,提出了“诗之美”、“诗之境”、“诗之音”等一系列审美概念,试图揭示古诗词在英译过程中的审美特点和翻译原则。
也有学者对英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文化适应”、“文化再现”等审美理念,试图在诗歌英译中实现跨文化的审美表达。
2. 英译方法论的探讨关于古诗词英译的研究不仅局限于对译文的分析,还涉及到翻译方法论的探讨。
学者们试图从翻译理论和实际翻译实践出发,总结古诗词英译的一般方法和策略,提出了“音译”、“义译”、“意译”等不同的翻译原则,为古诗词英译提供了理论的支撑和实践的指导。
3. 跨学科研究的拓展三、存在的问题及展望尽管在近年来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古诗词英译的研究仍然集中在一些经典作品和名家译作上,对于其他诗词的英译还存在一定的空白。
苏轼课题小结总结
苏轼课题小结总结1. 引言本文是对苏轼课题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文档。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鉴赏家和画家。
他的诗文独具特色,对中国文学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苏轼的生平、文学贡献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
2. 苏轼的生平苏轼于北宋崇宁四年(1035年)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
他自幼聪明好学,很早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
他曾经担任过吴县、杭州等地的官职,但由于政治触犯,被贬谪到惠州。
在惠州期间,苏轼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诗词和散文,成为了他文学生涯的重要阶段。
苏轼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曲折,但他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文学艺术。
他对于诗歌、散文、书法以及绘画等方面都有着出众的造诣和贡献。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充满了豪放、自由与忧郁等情感。
3. 苏轼的文学贡献苏轼是北宋时期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文学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诗歌创作苏轼的诗歌创作精湛绝伦,从诗的形式上广泛涉猎,包括律诗、绝句、人间诗等多种形式。
他的诗作不仅选材广泛,内容丰富,还以其独特的语言和艺术表现力赢得了后人的赞赏。
3.2 散文创作苏轼的散文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散文作品以纪实性和感悟性为主,对社会风貌和人生哲理有着独到的见解。
3.3 书法艺术苏轼的书法堪称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他以笔力雄健、构图方正、气韵生动著称。
他的书法作品尤以“颜真卿之法,柳公权之骨”而闻名。
3.4 绘画艺术苏轼的绘画造诣也非常高深,尤其擅长山水画。
他的画作或潇洒明快,或意境深沉,似乎与他的诗歌和书法技艺相呼应。
4. 苏轼的影响苏轼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对后世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苏轼的文学作品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资源和创作借鉴。
他的作品启迪了许多后来的文人墨客,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方向。
其次,苏轼的文学传承和创新精神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苏轼_夜雨对眠_意象阐释_姚明今
2007年10月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O ct.2007第25卷第5期H u m anities&Socia l Sciences Journa l o fH a i n an Un iversity V o.l25N o.5苏轼 夜雨对眠 意象阐释姚明今1,徐宇春2(1.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49;2.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处,陕西西安710049)[摘 要]苏轼与其弟苏辙早年寓居京城怀远驿时订下了 夜雨对眠 的盟誓,此后辗转飘徙的仕宦生涯中,他们曾无数次追忆前约, 夜雨对眠 意象成为苏轼兄弟感情的高度浓缩与象征,是二人深厚感情的一种特指符号。
在这一意象之下,蕴含着苏轼对仕途艰险的隐忧、对人生流逝的感伤和对归居田园的渴盼,集中反映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眷恋。
[关键词]苏轼; 夜雨对眠 ;悲秋意识;归隐田园[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710(2007)05-0559-05宋史 中称苏轼与苏辙兄弟 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此段话恰可从二人创作的以亲情为主题的唱和诗中得到佐证。
二苏唱和诗共计350多首,从嘉祐四年苏轼兄弟同舟出蜀至靖国元年苏轼遇赦北归,时间跨度长达42年。
唱和诗本是文人士大夫间一般性的社交手段,主要功能在于往来应酬。
然而二苏唱和诗却不同于一般性的社交酬唱,它主要表达思亲抒怀的主题,而二人的学识和身份彰显了其文学价值。
追溯历史,西晋时期的陆机、陆云兄弟曾有过诗歌的赠答,但无论其质量、数量均无法与苏轼、苏辙兄弟相比。
就二苏唱和诗所表现的兄弟情深来看,在中国文学史上可称得上是绝无仅有。
在这些唱和诗中, 夜雨对眠 是二人反复吟咏的主题,从青春时期的相约盟誓,到步入仕途后的不断追忆, 夜雨对眠 逐渐凝聚成为苏轼作品中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学意象,折射着苏轼对仕途、故园、亲情、自我、归隐等人生主题的理解与体验,充分展示了其生命和精神的内涵。
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综述(2007-2016年)
汉语古诗词英译接受研究综述(2007-2016年)汉语古诗词一直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者和爱好者。
在过去的十年中,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文将对2007年至2016年间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综述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近年来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学者们对于具体作品的翻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对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如梦令》等著名古诗词的英译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探索了诗人原意的表达和英译的艺术手法。
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们开始尝试运用跨文化翻译理论和语言学理论来剖析汉语古诗词的英译现象,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
三是在研究成果的应用上,一些研究成果已经被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交流等实际领域中,为实际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2007年至2016年间,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成果涉及了多个方面。
在具体作品研究方面,李白、杜甫、王维等古诗词大家的作品是研究的热点。
在研究方法上,有关翻译理论、语言学理论、文化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得到关注。
在研究应用上,一些学者开始探讨汉语古诗词英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未来有望继续深入发展。
一方面,可以继续对中国古代诗歌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挖掘其中的瑰宝,为其英译提供更多更好的参考。
可以深入研究翻译理论、语言学理论等方面,提升对汉语古诗词英译现象的把握和理解。
还可以继续深入探讨汉语古诗词英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对文化交流的作用,为实际工作提供更多更好的参考。
2007年至2016年间关于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进展和特点,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对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和拓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古诗词英译的研究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
2007-2012年我国学生幸福研究综述
望、 目的得到满足和实现时产生的愉快 的心理体验 ” 。还有 认为学生幸福是一种生活 , 如胡春梅认为学生 的幸福 , 应该
而分 析存在 的问题 , 展望未来研 究 , 以期望 能够推 动学生幸
福研 究 的发 展 。 关 键 词 中 国 学 生 幸福 研 究 综述
教 育 心理
2 0 0 7 -2 0 1 2年我国学生幸福研究综述
石 畅
( 湖北大 学教 育学院 湖北 ・ 武汉
中 图分 类 号 : G4 4 4 文 献标 识码 : A
4 3 0 0 6 2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3 l 2 8 _ 0 1 7 6 — 0 2
l y d i s c u s s e d t h a t e d u c a t i o n i n v o l v e s t u d e n t s ’ h a p p i n e s s . Re v i e w es r e a r c h e s o n s t u d e n t s ’ h a p p i n e s s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a n a l y z e e x i s t — i n g p r o b l e ms , p r o s p e c t f o r f u t u r e r e s e a r c h e s ,a n d e x p e c t t o b e a b l e t o p r o mo t e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r e s e a r c h e s o f s t u d e n t s ’ h a p —
2007-2012年我国民生档案研究举要——基于档案学、档案事业类10种核心期刊的论文综述
基 于档案 学、 档案事业类 1 0 种核 心期刊 的论 文综述
● 陈 忠 海 王 丽 蕊
摘要 : 随 着 十 七 大 重视 民 生 问题 的提 出 . 民生 档 案 理 论层 面 对 民生档 案 进行 了研 究。 随着 我 国人 本社 会 的
进 入 了档 案 界 的 视 野 , 并 逐 渐 成 为 了关 注 的 热 点 。 自
建 设 和 政府 职 能 由管 理 型 向服 务 型 的 转 变 , 学 术界 开 始
2 0 0 7 年 国 家档 案局 提 出加 强 民生 档案 工作 以来 , 学 者们 意 识 到 民生档 案 的重 要 性 , 相 关 的理 论 研 究迅 速开 展 起 从 民生档 案 的 内涵 和特 点 、 资源 建设 与 管理 、 服务与利用 来。 等 角度 进行 了多 方 面的 研 究 , 取 得 了阶 段 性 的 成果 。笔
关注 和 探索 。起 初 , 绝 大 多数 有 关 民生档 案 的文章 , 是来 作 的机 关 、 企 事 业单 位 直 接 形成 的 与社 会 群 众 利 益直 接
自档 案馆 ( 室) 实践 部 门或档 案 行 政管 理部 门的作 者 对开 相 关 的 , 具 有 一 定保 存 查 考 价值 的 各种 原 始 记 录 的 各 类 展 民生 档 案 工 作 现状 的介 绍 与 工 作经 验 总结 , 以及加 强 专 门档 案 。 ” 即将 民生档 案 归属 为专 门档 案 。 民生档 案 工 作 的 措 施等 方面 的探讨 , 仅 有 少数 的文 章 从
数量 1 0 3 8 4 7 4 6 4 0 4 5
人 在 社 会 活动 中直 接 形 成 并 保 存 备查 的、 与 民生 有 关 的各 种 形式 的历 史 记 录 。 ” 倪 丽 娟 则将 民生 档 案
苏轼苏辙兄弟唱和诗研究
and SU ZHE’S
鲥ef
about SU SHI’S
death.Their
writing mentality is that they admired TAO
also contains their
YUAN—Ming and his poems.It personality pursing,the pursing and
experience,encounter'
practice of prosaic style about poems・
In epilogue I'll summarize the whole paper.
The addenda part
Sm
shows the production about
responsorial poems between
facets:contents,the compares of poetic style and skill,their writing
contents contain class of people,beast
mentality.The
stone.At
landscape,conifer and
style is bold,
往往忽略了他的同胞弟弟——个同样极具才华的文学家。学者历来认为苏辙的散文成
就高于诗歌,对其诗歌关注程度略显不够。苏轼与苏辙既为兄弟又为知己,二人自幼一 起长大,同学习共嬉戏,同登进士共策制举。其父苏洵逝世后二人更是相依为命,仕途
宦海共沉浮同进退,他们所展现的手足知已情不仅令时人所推崇,更令后人为之敬仰, 为之动容。
or to
be common persons living 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2012年苏轼研究综述
苏轼(1036-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擅长书法、绘画,可谓之文学全才。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文学大家,在政治上却遭遇不少坎坷。
正是基于这样的状况,苏轼也成为了学者们的热门研究对象,各种有关苏轼的研究论文散见于国内各大杂志报刊。
本文试就2007-2012年的苏轼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苏轼艺术思想的探寻
苏轼在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内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堪称历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天才。
苏轼一生中从未间断过文学创作,也未中断过艺术创作,他对文学以及书画作品的中肯评论,他对文房四宝的由衷喜爱,都体现出兴会淋漓的艺术气质。
因此,对苏轼艺术思想的探寻一直是苏轼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程磊《论苏轼“以禅解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06期)一文中写道:“‘以禅解陶’是苏轼重塑陶渊明形象的最大特色,也是禅宗影响宋代士大夫人生思想和审美趣味的典型反映。
”,认为“禅宗思想”与“慕陶情结”对苏轼艺术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刘靖飞的《苏轼的诗歌代表着宋调的特点》(《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14期)则从时代背景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宋朝历史上,北宋文学一方面顺应着思想控制强化的时代要求,另一方面也在寻求文学新的立足点和艺术风格。
”而苏轼在这场文学变革中“代表了这场文学变革的最高成就”。
作者对此作了深刻的归纳:“这一时代文化精神的形成,与文人们关注视野的变化及生活情趣的转变,特别是转变背后的深刻思想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
金燕《论苏轼在黄州时期的艺术创作及思想观》(《文学教育(上)》2010年第05期)则把对这一问题的探寻放在了苏轼的黄州时期,全文首先分析了苏轼黄州初期的境遇,随后从两个方面说明了黄州时期文化创作特点以及思想观的形成,最终得出结论:“黄州时期是苏轼文化艺术创作思想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其个人思想观超越传统的形成时期。
”赵彩芬的《论庄子对苏轼谪居诗主题风格的促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4期)对黄州时期对苏轼艺术思想的影响描述得更加具体,文章认为,“随着谪居黄州以来受庄子哲学、审美思想影响程度的加深,苏轼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和自然率真的艺术追求日益明朗化。
”
此外,段永强《论苏轼凤翔时期的写景记游诗》(《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6期)、徐洁《苏轼的文艺美学思想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第09期)、高健龙《浅析道家思想对苏轼人生的影响》(《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第08期)等众多论文也从不同方面对苏轼艺术思想进行了研究,各具特色,这里不一一列举。
二.关于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的分析
张美丽《从苏轼诗词看苏轼天地人生之境界》(《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03期)将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称之为苏轼的天地境界,指出正是由于这种境界,才使他的诗词写得极为旷达。
文章还认为,苏轼诗词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即使自己得到了升华,更影响了与他同时和后世的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天,“依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并成为人们一生用心认真学习的典范。
”而文俊萍《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05期)则直接将苏轼称为“哲学家”,说他“是蜀学的代表,其哲学的原点在于情本论。
”文章还对其诗词进行了划分,认为“他的诗词中不仅大部分含有发人深省的哲理,更有一部分以表达哲理为主。
”此外,文章更对苏轼诗词中的自然物和揭示的人生哲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苏轼常常借助自然物的力量,彰显人生的真谛,从而进一步表现: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和谐。
”这一观点。
如果说前两篇文章侧重于对苏轼诗词的人生哲理本身及其影响的研究,那么邱红的《苏轼黄州诗词中的“如梦人生”》(《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第11期)则侧重于对苏轼诗词中人生哲理的形成的研究。
该文认为,“如梦人生,人生如梦”,是苏东坡对人生哲理的界定,也是苏东坡黄州时期人生哲理的核心。
苏轼这种人生的态度的形成主要在黄州时期,因此,“他在黄州期间感叹‘人生如梦’的诗词特别多。
”同时,文章又不局限于对形成的研究,将苏祠中的人生感喟归结为“苏词中传达的独特的人生态度”。
当然,对苏轼诗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的研究远不止这些,另外,一些对苏词进行具体研究的论文也如泉水般涌现,揭示了独特的“苏轼哲学”。
三.关于苏轼对词的创新性贡献的简析
李汉南的《简析苏轼对词的创新性贡献》(《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0期)一文是这样分析苏轼对词的创新性贡献的:“北宋一代文豪苏轼,以其多方面的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当以他的词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
苏轼对宋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从内容到风格,从用调到音律,都打破了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
苏轼词作的创新,促进了词体革新,苏词从风格上、题材上、立意上、手法上大胆创新,极大拓展了词的意境和表现力。
”乔长阜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的《从苏轼的词论看他的词体革新》(《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04期)一文从苏轼的词论入手,分析了他的词体革新,从而揭示了苏轼对词的创新性贡献。
文章认为,苏轼在创建豪放词风的同时,破“柳七郎风味”也是他词体革新的重要方面;他所崇尚和要创立的是以“豪放”为主的词风;以诗歌的标准要求词,以写诗的笔力写词,则是他进行词体革新的主要途径。
文章如此总结苏轼的贡献:“苏轼的词体革新在宋代以至中国古代词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
2007-2012年苏轼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不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有了更深入细致的思考,而且开辟了新的领域,提出了不少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今后,寻找新的角度和切入点,运用新理论和新方法,将成为未来苏轼研究迈向一个新台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