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经历“折纸、画图、观察、归纳”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推理的思考方法,进一步提高说理、分析、猜想和归纳的能力;
4. 引导学生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都是获得数学结论的重要途径,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探索并能应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分析法”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提问:
1.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2.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学生回顾: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
2.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
(1)根据定义,证明三角形有两边相等;
(2)根据“等角对等边”,只要证明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 应用反馈
根据你所掌握的方法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如图,∠EAC 是△ABC 的外角,AD 平分∠EAC ,AD ∥BC .求证:AB =AC .
思考:(1)上图中,如果AB =AC ,AD ∥BC ,那么AD 平分∠EAC 吗?试证明你的结论.
B D
(2)上图中,如果AB=AC,AD平分∠EAC,那么AD∥BC吗?
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代表发言.
学生交流想法,代表发言.
归纳结论:①AB=AC;②AD平分∠EAC;③AD∥BC三个论断中,其中任意两个成立,第三个一定也成立.
活动一:操作·探索
1.提问: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将一个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吗?
2.提问:△ACD与△BCD为什么是等腰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3.提问:观察图形,你还有哪些发现?
学生思考,操作,小组内交流.
1.学生代表发言,说明折纸的方法,指出△ACD与△BCD是等腰三角形;
B B
2.在学生代表带领下操作,将剪出的直角三角形纸片,分别按图(2)(3)折叠,标出点D,连接CD.
3.观察图形,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代表发言.
有4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BD=CD=AD;
……
活动二:探索·说理
1.提问.
(1)D是斜边AB的中点吗?
(2)斜边AB上的中线CD与斜边AB有何数量关系?
2.刚才我们通过折纸活动发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你能说明理由吗?
(1)你能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说明的结论画出图形来表示吗?
图(2)图(3)
(2)思考:怎样说明CD =12
AB ? 分析:
在折纸活动中,你怎样找出斜边上的中线?
假设已知CD =12
AB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这对于你说明结论有启发吗?
3.小结.
(1)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并用符号语言表述;
(2)证明中常用的一种思考方法:即分析法从需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逆推出要使结论成立所需要的条件,再把这样的“条件”看作“结论”,一步一步逆推,直至归结为已知条件.
4.尝试练习.
(1)Rt △ABC 中,如果斜边AB 为4cm ,那么斜边上的中线CD =_______cm .
(2)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DE ⊥AC ,垂足为E . ①如果CD =2.4cm ,那么AB = cm .
②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和角.
(3)在Rt △ABC 中,∠ACB =90°,CA =CB ,如果斜边AB =5cm ,那么斜边上的高CD = cm .
例题讲解
1.如图,Rt △ABC ,∠ACB =90°,如果∠A =30°,那么BC 与AB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试证明你的结论.
C B A
C C
提问引导:
(1)对于BC 与AB 的数量关系,你有何猜想?你为什么作这样的猜想?
(2)我们猜想BC =21AB ,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什么与2
1AB 相等?这对于你证明结论有启发吗?
(3)指导学生完成证明过程(投影).
2.已知:如图,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 ∠AMB =∠ANB =90°.CM 与CN 是否相等?为什么?
指导学生完成证明过程,对板演点评. 指导学生活动 完成练习: 1.课本P66练习2. 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 =∠ADC =90°,M 、
N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试说明:
(1)MD =MB ; (2)MN ⊥BD .
B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B